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看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的作用
美丽吴中美在太湖--苏州市吴中区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湖水域 、1 8 0 余公里优美岸线 ,独揽太湖 7 2
峰 中的 5 8 峰 ,被誉为 “ 太湖最美地方” 。近 年来 , 吴 中区紧紧围绕 “ 美丽吴 中、美 在太
湖”主题 主线 , 牢 固树立尊重 自然、顺应 自
“ 该保护 的严格保护好 、 可开发的科学开发 好”问题 , 努力实现既不 以牺牲当代人的发
代表 团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寄语 苏州 : “ 天堂之 美在 于太湖 美… …希望 苏州 为太
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 。 吴中区坐拥 3 / 5的太
的任务 。根 据 《 江苏省主体功 能区规划 》 , 吴 中区禁 ( 限 )开发区域 4 2 5 . 9 8 平方公里 , 其 中限制 开发区域 面积为 3 5 2 . 3 6 平方公里 ,
紧扣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内涵 ,处理好
( 一) 牢牢把握依托太 湖六分水 , 做足 太湖 十分美 , 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在环境建设 中的全 面 自 觉 。约 3 / 5 的太湖碧波水域、4 / 5
的苏州 丘陵 山体 ,是大 自 然 馈赠的绿 色厚 礼。 吴 中区坚 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发展的 “ 生命线 ”来对待 ,作为 “ 美丽吴中、美在 太湖 ”的战略优势来 打造,先后创建成全国
主题 主线 ,主要 基于 三个方 面的认 识 和判 断。
差别化 考核 , 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突 出环境保护 、 旅游工作 和现代农业发展 等内容 , 激发沿太湖地 区镇
( 街道 ) 环境保护动力 。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 2 0 1 0 年 以来 , 共计下拨市、区两级生态补偿
太湖地 区 “ 生态美 ” 、“ 经济好” 、“ 百姓富” 上升到 区域协调 、 科 学、创新发展的战略高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

3uildmg^色建筑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Effect of Green Building in Eco Urban Development王浩i,童山中$(1.苏州北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2.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摘要: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建设为例,重点分析新兴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建设的经验。
以GB/T51255-2017«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为对照,分析了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所达到的建设标准。
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对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坚持绿色建筑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市;案例分析;城市建设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20)02-029-021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绿色生态城区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于2018年初通过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验收,完成了一个新城市的初始阶段建设工作。
验收后城市如何落实绿色和生态的理念,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的研究方向。
2018年4月1日,GB/T51255-2017《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为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的建设指明了一个方向。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陆地30km2,启动区面积10km2(片区规划),如图1所示。
经过6a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核心区(即中心商务区)以东吴郡半岛和湾东片区的开发建设,目前重点建设区域为核心区及核心区以西。
中心勸务区图1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2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在GB/T51255-2017中,绿色建筑重要性占比为15%,且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具体要求,女口:要求区域内新建建筑应全面按现行国家标准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并以单独章节对绿色建筑提出详细具体要求。
本文结合吴中太湖新城建设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绿色建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何贡献

绿色建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何贡献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和实践,正逐渐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那么,绿色建筑究竟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怎样的贡献呢?首先,绿色建筑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传统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来维持照明、空调、供暖等系统的运转。
而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的建筑朝向和遮阳设计、自然通风系统以及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等手段,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例如,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降低建筑物在冬季的热量散失和夏季的热量吸收,从而减少供暖和空调的使用时间和强度。
自然通风系统则可以利用自然风来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减少机械通风设备的运行。
此外,绿色建筑还会广泛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据统计,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可以节能 50%至 70%,这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绿色建筑有助于节约用水。
在城市中,水资源的消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以及中水回用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节水器具如低流量的水龙头、马桶等,可以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用水量。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建筑物屋顶和地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景观用水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则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冲厕、洗车等,从而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通过这些措施,绿色建筑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城市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减轻城市供水压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再者,绿色建筑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建筑垃圾、废水、废气等。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会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施工技术,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对城市生态有何影响

绿色建筑对城市生态有何影响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而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理念和实践,正逐渐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力量。
那么,绿色建筑究竟对城市生态有着怎样的影响呢?绿色建筑首先在能源利用方面为城市生态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传统建筑往往依赖大量的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这不仅导致能源的快速消耗,还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而绿色建筑则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装置等,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以太阳能为例,在绿色建筑的屋顶和外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的日常运行提供部分甚至全部的电力需求。
这不仅减少了对传统电网的依赖,还降低了因发电而产生的碳排放。
此外,绿色建筑在能源管理上也更加智能化。
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建筑内的能源消耗,根据室内外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自动调整照明、空调等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这种精细化的能源管理模式,有助于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形成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绿色建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需求急剧增加,同时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技术等措施,有效地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建筑屋顶和地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技术则可以将建筑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再次用于建筑内部的清洁、景观灌溉等。
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还降低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还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这对城市生态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使用大量的不可再生材料,如钢材、水泥等,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还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
装配“绿色建筑”的吴中之梦

装配“绿色建筑”的吴中之梦记者I 亦安冉色建筑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L EE D,生态,三星标准,似乎人人都能张嘴就 来,却又说不出多少门道。
甚至在许多情况下,绿色建筑B 经作为“健康生活”的代名词,沦 为名副其实的“噱头”。
那么,绿色建筑是否仅仅是屋面上装的太阳能 板,或是用来节水的马桶,甚至像很多设计师效果图 中爬满高层的绿色植物?吴中区的一家建筑企业,拥 有苏州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在企业的车间,我们见到了房子的一些“零件”,把 这些“零件”拼装起来,■成了房子。
这就是传说中的装配式建筑。
传统的住宅设计 模式有诸多缺点: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 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这 一系列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需求。
因此,要使建筑工业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就得开创新 路,废除秦砖汉瓦,采用新型建材,用新技术建房。
吴中就是抓住了绿色建筑这个核心问题,认识到绿色 发展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关键,而装配式建筑对发 展绿色獅和促进经济转型具有突出作用。
苏州最大的PC 生产基地“装配式建筑”,也就是所有的楼板、墙、楼梯 等部件都在流水线上生产好,每一块钢筋混凝土的预 制件“积木”都预留了安装节点,运输至施工现场, 在施工现场,不必一步一步砌筑砖墙,只需要把这些 工厂流水线定制生产的构件,像搭积木一样完成吊装 组合、连接、安装就可以了。
在装配式建筑的工地现场,再也看不到灰尘飞 扬,还有随地乱放的建筑垃圾,关于建筑施工的传统在装配式建筑的工地现场,再也看不到灰尘飞扬,2有随地乱放的建筑垃圾观念正在翻覆,建筑工业化时代眼看着不远了。
这几年,吴中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走出了一条稳 扎稳打的实践之路。
在吴中,有这么一家企业,走在 了装配式建筑的前沿。
太湖畔,七子山旁,吴中区宝带西路和珠江南路 口,嘉盛远大PC工厂,首期占地面积121.1亩,总投资 3.8亿元。
于2017年5月下旬正式建成投产,是目前苏 州规模最大,体系最全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正在 为上海桂碧园项目、宝山顾村等项目雛PC构件。
绿色建筑对城市发展有什么作用

绿色建筑对城市发展有什么作用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城市的需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居住和工作功能。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理念和实践,正逐渐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绿色建筑到底对城市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呢?绿色建筑首先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
传统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浪费严重等。
而绿色建筑则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这不仅减少了城市对外部能源的依赖,还有助于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保障城市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绿色建筑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城市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同时,绿色建筑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减少了有害物质的释放,从而降低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污染。
此外,绿色建筑还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构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手段,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城市的空间规划和利用方面,绿色建筑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绿色建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建筑的容积率。
例如,采用多层和高层建筑形式,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效地节省了土地资源。
同时,绿色建筑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通过景观设计和绿色空间的营造,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宜人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对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是保障居民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有效的通风系统、合理的采光设计以及优质的室内装修材料,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绿色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绿色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和实践,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首先,绿色建筑对于城市的能源节约有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往往较高,特别是在供暖、制冷和照明等方面。
而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智能照明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大大降低了建筑的能源需求。
这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降低了能源成本,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一些绿色建筑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的恒温特性来实现高效的供暖和制冷,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电能。
其次,绿色建筑有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城市水资源短缺是许多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
绿色建筑通过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以及高效的节水器具等措施,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压力。
例如,建筑屋顶和地面的雨水可以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绿化、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
同时,采用低流量的水龙头和马桶等节水器具,也能够有效减少日常用水的浪费。
再者,绿色建筑对于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日益稀缺。
绿色建筑强调合理规划和设计,通过提高建筑密度、优化空间布局以及利用地下空间等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例如,在一些城市中,建设多层或高层的绿色住宅建筑,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能够减少对土地的占用,为城市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和绿地。
此外,绿色建筑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建筑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通过在建筑周围和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那么,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呢?首先,绿色建筑能够显著减少能源消耗。
传统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来维持其功能,比如采暖、制冷、照明等。
而绿色建筑则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合理的建筑设计以及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等手段,大大降低了能源需求。
例如,良好的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
据统计,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能够节能 30%至 50%,这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绿色建筑有助于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在建筑的运营过程中,水的消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水器具、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回用技术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节水器具如低流量的水龙头、马桶等可以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水的流量。
雨水收集系统则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可用于灌溉、洗车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技术则是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再次用于冲厕、绿化等,从而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
这些措施不仅降低了建筑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减轻了城市供水系统的压力,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者,绿色建筑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传统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
绿色建筑则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化材料的使用,尽量采用可再生、可回收和环保的建筑材料。
例如,使用再生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等材料,不仅减少了对原材料的开采,还降低了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建筑的可拆卸和可重复利用设计,以便在建筑寿命结束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材料回收和再利用,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为例看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绿色建筑的作用
摘要: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建设为例,重点分析新兴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
建筑建设的经验,并以《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为对照,分析
了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所达到的建设标准。
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对于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坚持绿色建筑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市;太湖新城
1 概述: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绿色生态城区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于2018年初通过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验收,完成了一个新城市的初始阶段建设工作。
验收后城市如何落实绿色和生态的
理念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的研究方向。
同年度即2018年4月1日《绿色生态城区
评价标准》GB/T51255-2017正式实施,该标准为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的建设指
明了一个方向。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陆地30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见图1)。
经过6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核心区(即中心商务区)以东吴郡半
岛和湾东片区的开发建设,目前重点建设区域为核心区及核心区以西。
图1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规划
2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作用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中绿色建筑重要性占比为15%,
并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区域内新建建筑应全面按现行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执行。
并以单独章节对
绿色建筑提出详细具体要求,本文结合吴中太湖新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2.1高星级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立城建设之初即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要求,并于2013年申报成功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在后期城市建设过程中自发
提高建设要求,将原计划一星级建筑100%覆盖,二星级建筑占比50%,调整为
二星级及以上建筑占比100%。
截至本文发稿前已完成绿色建筑二星级申报项目19个,三星级建筑一个。
竣工交付的小区有新城郡未来、融创壹号院、天地源太湖颐景、建屋吴郡半岛、永
旺梦乐城等;正在建设的有歌林小镇、吴郡幼儿园、吴郡小学、吴郡邻里中心等。
申报完成项目集中于图一的吴郡绿岛片区和湾东片区;绿色建筑星级完美完成建
设要求(图2)。
因此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对标《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要求,相关条文可得满分。
2.2绿色建筑的上位规划
上位规划对于城区的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并最终决定城区建设的品质,因此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对上位规划逐步进行优化和调整,如:提出
高绿色建筑星级要求、出台财政补贴制度、提供系统专业技术服务制度等一系列
保障措施,尤其是财政补贴制度不仅刺激了入区开发商的建设积极性,同时保障
了绿色建筑建设的技术投入。
自2013年创建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至2018年初针对苏州太湖
新城吴中片区绿色建筑项目共完成补贴1100万元,极大的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建
设工作。
图2 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验收汇报
2.3重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的意义
新兴城区的建设需要有亮点工程进行指引,并形成示范效应,亦可达到城区
的宣传效果。
因此在太湖新城建设初期即选中一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建设——苏
州轨道交通四号线支线溪霞路站配套地下空间项目(图3)。
图3 地下空间效果图
地下空间项目位于图1的南北向中央景观带下方,为太湖新城CBD区域,以
地铁4号线溪霞路站为中心,由地面首层至地下3层构成:地面为都市景观轴,
地下1层为地下商业空间,地下2、3层为停车场。
总用地面积为138583.8m2,
总建筑面积为305435.84m2。
作为国内首个单体绿色三星级地下空间建筑,本项目主要采用了开发利用地
下空间技术、室外透水地面铺装系统、区域能源站综合利用技术、光伏发电综合
利用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技术、可调节外遮阳技术、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光导管和下沉庭院采光优化措施、
建筑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
项目于2015年1月获得设计标识证书
(图4)。
图4 三星级地下空间项目标识证书
该重点工程正在申报国家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且已通过中期检查验收;目前
改工程整体正准备竣工验收工作。
2.4城区绿色建筑专项技术服务的作用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管委会在城区的建设过程中及时总结绿色建筑及相关
建设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针对性提供专项技术服务工作以解决工作中
的问题。
同时,为配合城区内新入建设企业有序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等工作,经与上级主管部门反复商讨并征求入住建设企业意见后形成正式办事流程。
在办
事流程试行取得效果后,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委会与苏州吴中区住建局联合制定
专项服务管理制度(图5),完善服务环节。
图5 绿色生态专项服务管理办法
此管理制度对城区的绿色建筑建设具有极重要作用,不仅确保所有入住建设
企业在第一时间知晓绿色建筑建设的意义及开展工作的环节,也确定了所有工作
能够有专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
该服务管理办法在建筑工程土地出让、方案报批、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及验收等环节均提出了相关要求并明确了服务内容,实现
了专业机构专人一站式服务目标,方便建设企业办事。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吴中太湖新城绿色生态管理实施办法》吴太管委【2017】84号文,不仅对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系统的服务指导环节,同时也涵盖了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工作。
这些工作为城区开展绿色生态建
设提供了基础。
2.5绿色建筑运营监管的趋势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的建设以城市最高建设标准开展工作,在经过6年的
建设后现已进入运营管理阶段。
城区的管理者目前已经提前开展了相关准备工作,成立了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图6)。
图6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运行管理中心
结合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目前正在搭建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初步完成了
已竣工单体项目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图7),未来将依托城市运行中心综合
平台衔接所有单体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一个城区一个平台综合管理。
图7 单体项目运营管理平台
2.6绿色建筑后评估的跟进保障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完成江苏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验收前已经
开展完一轮系统的绿色建筑后评估工作,相关工作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后评估效果良好。
其中节能、节水、生态、绿色出行等指标均处于省里先进
水平。
3 绿色建筑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的未来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为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绿
色生态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导理念。
绿色建筑作为生态城区的基础组成,决定
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成败。
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为例,经过系统分析总结,可以看出从上位规划对
绿色建筑的建设提要求,严格绿色建筑星级,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可以实现绿色
生态城区建设对绿色建筑的所有要求。
目前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正在积极申报
国家绿色生态城市(图8)。
图8 2019.10.08中国绿建委王有为主任来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区交流绿色生
态城区建设
作者简介:王浩,现供职于苏州北建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探讨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