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基本的保髋手术技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
手术讲解模板: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2.显露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沿髂嵴切开前壁肌附丽,连同髂腰肌一同 自髂骨翼内侧面剥离,直至真骨盆边缘, 显露骨折与脱位,纱布填塞止血。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平行于腹股沟韧带上方2cm,切开腹外斜 肌腱膜及皮下环,切开腹股沟管,分离精 索,并予以保护。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沿腹股沟韧带上缘切开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及腹股沟的连接处,显露髂腰肌鞘,找出 股神经并予以保护。沿髂前上棘切开腹内 斜肌与腹横肌下缘附着时,避免伤及股外 侧皮神经。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沿真骨盆边缘剥离髂肌膜,直至充分显露。 于髂股部血管内侧分离联合腱及腹横肌膜, 即进入耻骨后间隙。如有必要,腹直肌可 在耻骨上缘1cm处切断。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在股骨大粗隆外侧做一小切口,将股骨头 牵引器通过大粗隆导入股骨颈,靠助手或 手术台上的侧方牵引架做侧方维持牵引, 也可在大粗隆部前后方向穿针,连接牵引 弓牵引。另在股骨髁上部穿针向下牵引。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内固定
手术资料: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固定术
手术步骤:
显露满意后,牵出股骨头,借助持骨钳手 法整复骨折,直接推回骨折片于原位,或 用骨撬插入骨折线以助复位。用巾钳或持 骨钳横跨骨折线供暂时维持对位,然后用 螺钉将骨折片固定在臼盖上。并根据需要 应用钢板,板必须与骨面接触密切,螺钉 固定在髂嵴上或内面、髂耻线、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坐骨结节等部位。
注意事项:
①手术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髋关节伸直,膝 关节屈曲位,这样可以减少坐骨神经张力, 避免坐骨神经医源性牵拉损伤,能够最大 限度地暴露后柱,同时减小后柱骨折移位 的力量。
髋关节外科脱位后髋关节内手术入路

手术技术:髋关节外科脱位后髋关节内手术入路2015-01-09 13:49来源:中华外科杂志作者:张洪邹吉扬肖凯字体大小-|+髋关节的关节囊近端附丽于髋臼缘,远端附丽于股骨颈基底,关节内结构除髋臼与股骨头之外,还包括全部股骨颈。
在髋关节手术中,需要充分显露髋关节所有结构方得以观察和处理髋关节内的畸形和病变,例如:股骨头骨折、股骨髋臼撞击症(FAI)、股骨头骨骺滑脱(SCFE)、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关节内畸形与疾病。
但是髋关节脱位后引发股骨头血运损伤和股骨头坏死很常见,是关节外科医生最担心的手术并发症。
本文重点围绕髋关节外科脱位这一主题,介绍了该外科脱位技术入路的临床应用。
一、股骨头的主要血管解剖既往股骨头主要血供被认为是来自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发出的,环绕在股骨头颈交界处的基底动脉环,并以此发出数条侧骨骺动脉以及圆韧带动脉,后续证实圆韧带动脉对股骨头血运供应微弱,没有临床意义。
同时发现当股骨头颈交界处从下向上切断90%,仅保留股骨头颈在上端的连续时股骨头动脉灌注良好;当股骨头颈交界处上端被切断时股骨头血运完全丧失说明股骨头颈交界上端血管对股骨头血运的重要性。
有研究发现起于股动脉的旋股内侧动脉(MFCA) 于髂腰肌与耻骨肌间,经闭孔外肌与短收肌之问到达髋关节后面,其终支在股方肌深侧沿闭孔外肌下缘向外上至转子窝,最后跨过闭孔外肌腱浅面或深面直接延续为MFCA 的深支。
MFCA 深支通过股骨颈外上方在股骨头颈交界处进入股骨头(图1)。
MFCA 深支是股骨头血供的命脉,仅靠MFCA 深支即可保证股骨头的血供,而如果任何原因伤及股骨头颈交界处外侧MFCA 深支进入股骨头的穿支,股骨头的血供基本丧失。
因此,保护好该血管进入股骨头的穿支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的核心。
二、手术技术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1) 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来自MFCA 深支,并从股骨头颈交界处外上方进入股骨头。
(2) 应用大转子截骨并向前翻转,保持大转子后方外旋肌群的完整性,使在其中穿行的MFCA 得以保护。
髋关节脱位手术方案

2.术后患肢保持适当体位,根据情况进行皮牵引或石膏固定。
3.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4.指导患者进行逐渐增强的主动功能锻炼,促进关节恢复。
5.定期复查,评估关节恢复情况。
七、风险评估与预防
1.术中出血:术中严密止血,必要时备血。
2.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切口护理。
-陈旧性髋关节脱位,伴有持续疼痛和功能障碍。
-髋关节脱位伴随有骨折或软组织严重损伤。
2.手术方法:
-闭合复位:适用于无软组织嵌入的新鲜脱位。操作过程中应轻柔牵引,避免过度力量导致进一步损伤。
-切开复位:对于闭合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需行切开复位。术中应详细检查关节内结构,清除血肿和瘢痕组织,修复关节囊和圆韧带。
二、患者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受伤机制、既往病史及治疗情况。
2.体格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患侧髋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及周围软组织的状况。
3.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片、CT扫描或MRI,评估髋关节脱位的类型、程度以及伴随的骨和软组织损伤。
三、手术策略
1.手术指征:
-新鲜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失败或存在复位困难的病例。
-骨折固定:若伴随有骨折,应选择适当内固定或外固定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对于严重髋关节破坏,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四、术前准备
1.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2.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确保能耐受手术。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4.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和预期效果。
三、手术方案
1.术前评估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受伤原因、受伤时间、伤后治疗情况等。
一项基本的保髋手术技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

⼀项基本的保髋⼿术技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1960年以来,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臻完善,⾮置换的保髋⼯作进⼊低⾕[1];但髋关节置换在年轻患者的远期疗效不尽理想,使⽤年限较短、翻修率较⾼、不能参加活跃活动及中重度体⼒劳动[2,3]。
随着髋关节镜技术[4]、MR关节直接造影技术[5]、新的超声成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6],以及近年对股⾻头⾎液供应深⼊的临床解剖学研究[7],对年轻患者髋关节疾患的认识程度愈发深⼊和准确。
为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留⾃⾝关节功能、推迟或避免关节置换的⽬标,保髋⼯作再次得到关注。
特别是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技术的出现[8],给保髋⼯作提供了新的、⾮常有效的⼿段。
现将髋关节外科脱位⼿术技术及应⽤介绍如下。
1股⾻头⾎运的研究进展长期以来,普遍认为股⾻头的⾎运主要由股⾻颈基底部动脉环的多个分⽀、股⾻头圆韧带⾎管供给,⽽且股⾻颈基底动脉环主要通过髓腔内穿⽀上⾏供给股⾻头⾎运。
⽽近年来的临床解剖研究证明,这种认识有严重的不⾜,甚⾄错误。
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股⾻头⾎液供应主要来⾃旋股内动脉深⽀(deep branch of the medial 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 MFCA)[7],该动脉⾃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发出,绕股⾻颈内下⽅经髂腰肌腱与耻⾻肌之间向后绕⾏,再经短收肌和闭孔外肌腱之间到达后关节囊,发出⼤转⼦⽀,之后沿髋关节外旋短肌深⾯与⼤转⼦之间上升,⾄闭孔外肌腱下⽅穿过关节囊,进⼊股⾻颈⾻膜下上⾏,延续为外侧颈升动脉,分为2~3⽀⾄头颈交界处9~12点处进⼊股⾻头,供应股⾻头外上⽅4/5的⾎运[7]。
MFCA经过股⾻颈内下⽅时发出数条分⽀,称内侧颈升动脉,穿⼊关节囊后沿股⾻颈纤维条索(Weitbrecht韧带)分多束进⼊,供应股⾻头内下⽅约1/4的⾎运。
股⾻头圆韧带⾎管仅供应股⾻头⼩凹附近很⼩部分的⾎运。
股⾻颈前⽅和后⽅的颈升动脉不恒定,或缺如。
股⾻头⾎液供应并⾮从股⾻颈内部的哈佛⽒系统进⼊股⾻头的。
创伤骨科髋关节脱位诊疗技术

创伤骨科髋关节脱位诊疗技术髋关节的结构相当稳定,只有强大的暴力才可引起脱位。
髋关节脱位常合并髋臼、股骨头或股骨颈骨折,以及其他部位骨骼或重要器官损伤。
一、损伤机制造成髋关节脱位的损伤暴力可作用于大转子部、屈曲的膝关节前方、膝关节伸直时的足部或骨盆后部,从而传导至髋关节。
当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位时,股骨头顶于髋臼后上缘,上述暴力使股骨头向后,或使骨盆由后向前,从而造成股骨头向后脱位,并可合并髋臼后缘或股骨头骨折。
当髋关节处于过度外展位时,大转子顶端与髋臼上缘相撞形成支点,股骨头便冲破前方关节囊至闭孔或耻骨前方,形成前脱位。
当下肢处于轻度外展位,膝部伸直足跟着地时,股骨头直接撞击髋臼底部,引起髋臼底部骨折,使股骨头内陷而向盆腔内移位,形成中央脱位。
有典型的外伤史,伤肢剧烈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后脱位的患者患髋弹性固定在内收、内旋、屈曲位。
前脱位的患者下肢处于外旋、外展、屈曲位。
中心脱位的患者无特殊体位畸形,股骨头移位严重者下肢轻度短缩。
有时由于并发其他部位损伤如骨盆、脊柱、膝部损伤,可改变脱位后肢体的位置。
因此需要详细观察X线片的表现,包括股骨头、髋臼的形状、Shenton线、股骨干的位置、股骨头的大小等,以明确脱位类型和是否并发骨折。
应注意检查排除坐骨神经损伤和同侧膝部损伤。
复位后应再次摄片,以了解复位情况并再次明确是否合并骨折,必要时应加做CT 检查。
三、分类(一)髋关节后脱位根据Thompson的分类法,可以分为5型:1.I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或伴有髋臼缘裂纹骨折。
2.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处骨折。
3.Ⅲ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粉碎性骨折。
4.IV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和髋臼底骨折。
5.V型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
(二)髋关节前脱位髋关节前脱位较少见,包括:1.I型耻骨部脱位,可分为:(1)IA:单纯脱位,不伴有骨折。
(2)IB:伴有股骨头骨折。
(3)IC:伴有髋臼骨折。
2.Ⅱ型闭孔部脱位,可分为:(1)ⅡA:单纯脱位,不伴有骨折。
髋关节外科脱位医学PPT课件

手术步骤
用合适的Hohmann拉钩伸入截骨间隙, 勾于大转子前缘,仔细清理残留的 臀中肌止点、股外侧肌起点,将外展装置牵向前方。于大转子顶端梨状窝处 仔细分离,找到梨状肌腱,分离后自梨状肌腱止点处离断,稍行游离后令其 自行回缩。于臀小肌与髋关节囊之间锐性分离显露关节囊,必要时切断臀小 肌长头;在髋关节外展、屈髋、外旋浮动状况下充分游离关节囊外附着软组 织,彻底显露髋关节的外侧、前侧、后侧,近端抵达髋臼及髋关节囊起点, 前下部远端抵达转子间前部、髂腰肌腱、小转子。
05 5
髋关节外科脱位手术步骤
手术原理
基于股骨头的解剖结构 , Ganz等提出了骸关节外科脱位的手术原理。( Ganz R, Gill TJ, Gautier E, et al. Surgical dislocation of the adult hip a technique with full auess to the femoral head and acetabulum nithort the risk of avascular necrosis. [J]. J Bone Joint Surg(Br), 2001, 83(11): 11191124. )
髋关节外科脱位
手术应用及分析
1
01
背景
02
髋关节 血运研究
03
外科脱位 手术步骤
04
外科脱位 手术应用
05
外科脱位 优势与风险
2
背景
近年来,随着对年轻患者髋关节疾患的认识程度愈发深入和准确。为了达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保留自身关节功能、推迟或避免关节置换的目标,保髋工 作再次得到关注。 然而在髋关节手术中,我们需要充分显露髋关节所有结构方得以观察和处理髋 关节内的畸形和病变,但是髋关节脱位后引发的股骨头血运损伤和股骨头坏死 很常见 Ganz等首先报道外科脱位技术作为髋关节良好视野和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以 来,该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这项技术也给保髋工作提供了新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手术指南-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与后脱位两大类,临床常见为后脱位。
一般说来,髋关节新鲜脱位无论前后,在完善的麻醉下,手法复位甚易成功,疗效也好。
但陈旧性脱位;并有大块髋臼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因而妨碍手法复位的新鲜脱位;或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手法复位失败的新鲜脱位,则均须切开复位。
陈旧性脱位还应在切开复位的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及股骨头病理改变等行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前脱位甚少,本节仅介绍后脱位的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1.陈旧性脱位术前应作持续骨牵引1周左右。
2.显露途径的选择:髋关节脱位的显露途径可选用前外侧显露途径或后侧显露途径。
前者取仰卧位,手法复位比较方便,但脱位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的后面,比较深,分离有一定困难。
后侧显露一般取俯卧位,显露股骨头、坐骨神经及髋臼比较直接,容易;但手法复位不方便。
如将体位改为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则可克服此困难。
因此,前脱位及某些不须探查坐骨神经,不须内固定髋臼的新鲜后脱位;或虽为陈旧性后脱位,但股骨头的活动度较大者可考虑用前外侧显露。
反之,后脱位并有坐骨神经损伤或大块髋臼骨折,或脱位的股骨头在髋臼以上,而且活动度甚小者,可考虑用后侧显露途径。
[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与显露采用前外侧显露途径(见下肢骨关节显露途径),病人仰卧,将患侧腰背部及臀部垫高,与手术台面成20°~30°。
作前外侧切口,近侧于骨膜下剥离髂骨翼内、外侧的肌肉,远侧自缝匠肌及阔筋膜张肌之间进入,下翻股直肌,即抵髋关节的前面。
采用后侧显露则病人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使病人腹部与手术台成45°角。
作后侧切口,裂牙臀大肌,先探查坐骨神经,予以分离和保护[图1 ⑴分离并保护坐骨神经]。
自大转子切断梨状肌、闭孔内肌及上、下孖肌肌腱,并翻向内侧,即可见脱位的股骨头[图1 ⑵分离股骨头和颈部]。
2.分离股骨头和颈部一般髋关节后脱位时,股骨头穿破后侧关节囊,位于髋臼的后上方。
髋关节脱位教学演示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1-21
目录
• 髋关节脱位概述 • 髋关节脱位影像学检查 • 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 •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髋关节脱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髋关节脱位是指股骨头从髋臼中 完全或部分脱出,造成关节正常 对应关系丧失的一种损伤。
患者教育内容
髋关节脱位的定义和原因
向患者解释髋关节脱位是指股骨头从髋臼中滑出,导致关 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介绍可能导致脱位的原因,如外伤 、先天性发育不良等。
症状和体征
告知患者髋关节脱位后可能出现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 受限等症状,以及可能出现的体征,如肢体短缩、外旋畸 形等。
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
介绍医生如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 断髋关节脱位,并解释治疗过程,包括手法复位、牵引、 手术等。
心理支持策略
建立信任关系
提供情绪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 担忧和疑虑,给予关心和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提供情绪支持,帮助 他们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解答疑问和困惑
提供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对髋关节脱位的疑问和困惑,给 予详细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和应对疾病。
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如抑郁、 焦虑障碍等,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转介服 务,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
髋关节脱位的遗传学研究
深入研究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机制,为疾病的早期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提 供理论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血液供 应可能受到影响,长期缺血可
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F C A) , 该动脉 自股深 动脉或 股动 脉发 出 , 绕股 骨颈 内下 方经髂腰肌腱与耻骨肌 之间向后绕行 , 再经 短收肌 和闭孔外
2 . 3 关 节囊 显 露
囊, 进入股 骨颈骨膜下上行 , 延续为外侧颈升动脉 , 分为 2~3 支至头颈交界处 9~1 2点处进 入股骨头 , 供应股 骨头外上方 4 / 5的血运 。MF C A经过股 骨颈 内下方 时发 出数条分 支 , 称 内侧 颈 升 动 脉 , 穿 入 关 节 囊 后 沿 股 骨 颈 纤 维 条 索 ( We i t b r e c h t 韧带 ) 分多束进 入 , 供应 股骨 头 内下方 约 1 / 4的 血运 。股骨头 圆韧 带血管 仅供 应股 骨头 小 凹附 近很 小 部分 的血运 。股骨颈前方 和后方的颈升动 脉不恒定 , 或 缺如 。股 骨头血液供应并非从 股骨 颈 内部 的哈佛 氏 系统进 入股 骨头 的。少数个体 MF C A 的主要血 运 由股骨 颈 内后方 的臀 下动
1 股 骨头 血 运 的研 究 进 展
长 期 以来 , 普遍 认 为 股 骨 头 的血 运 主 要 由 股 骨 颈 基 底 部
动脉环 的多个分支 、 股 骨 头 圆韧 带血 管供 给 , 而且 股骨 颈基 底动脉环主要通 过髓 腔 内穿支 上行供 给股 骨头 血运 。而近 年来 的临床解 剖研 究证 明 , 这种 认识 有严 重 的不 足 , 甚 至错 误。实际上 , 多数情 况下股骨头血液供 应主要来 自旋股 内动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i nt e r n a l f ix a t i o n f o r s l i p p e d c a p i t a l f e mo r a l
e p i p h y s i s ) “ 驯 、 股骨颈截骨矫形术 ( m o d i i f e d D u n n s f e m o r a l n e c k o s t e o t o my ) 1 3 ] 等 。实践证 明 , 该 入路 和相关手术 技术安 全可靠 。 2 . 1 体位 、 入 路 患者采取侧卧位 , 患侧 在上 ; 常规 消毒 铺单 , 患肢包裹保 证术 中 自由活动 ( 图1 A) 。取 髋关 节外侧 纵行直 切 口, 以股 骨大转子顶点为 中点 , 做长 1 5— 2 0 e m切 口( 图1 A) , 切开 皮 肤、 皮下组织 , 于 阔筋膜浅层将前侧筋膜 向前游离 , 找到臀 大 肌与 阔筋膜 张 肌交 界处 , 切 开 阔筋 膜 , 自臀 大 肌前 缘进 入 。 向前牵开 阔筋膜 张肌、 向后牵开臀大肌 , 显露大转 子滑囊 、 臀 中肌 、 股外侧肌起始 部 。纵行 切开 大转子 滑囊 , 可见 大转 子 及其后侧缘 2~ 3支滋养血管 , 此 滋养血 管为 M F C A的大转子 分支 , 提示 MF C A的行走部位 , 注意保 护相应部 位的软组织。
张 洪
骨颈软组织瓣 延 长术 ( e x t e n d e d r e t i n a c u l a r s o f t — t i s s u e l f a p ) 或
罗殿 中
1 9 6 0年 以来 , 随 着 髋 关 节 置 换 技 术 的 日臻 完 善 , 非置换
的保髋工 作进入低谷… ; 但髋关 节置换在年轻患 者的远期疗
2 . 2 大转 子 截骨
断、 早期治疗 、 保 留自身关节 功能 、 推迟 或避免关 节置换 的 目 标, 保髋工作再 次得 到关注 。特别是髋 关节外科 脱位手 术技 术 的出现 J , 给保髋 工作 提供 了新 的 、 非常 有效 的手段 。现 将髋 关节外科脱位手术技术 及应用介绍如下 。
髋 关பைடு நூலகம்节 疾 患 的 认 识 程 度 愈 发 深 入 和 准 确 。 为 了 达 到 早 期 诊
称股 骨 颈 支 持 带 延 长 术 ( r e l a t i v e f e mo r a l n e c k l e n g t h e n i n g ,
R F N L) E 9 ] 、 股 骨 头缩 小成 型术 ( f e mo r a l h e a d r e d u c t i o n p r o c e d u r e ) “ 、 股 骨头 骨骺 滑 脱 复位 内固定 术 ( o p e n
2 0 1 5年 1 0月 第 2 O卷 第 5期
C h i n J A n a t C l i n , Oc t o b e r 2 0 1 5, V o 1 .2 0
.
.
解剖 与临床知识讲座 .
一
项 基 本 的保 髋 手术 技 术 ・ I 髋 关节 外 科脱 位 技 术
效不尽理 想 , 使用年 限较 短 、 翻修率 较高 、 不能参 加活跃 活动 及 中重度体力劳动 - 3 ] 。随 着髋关 节镜 技术 、 MR关节 直 接造 影技术 J 、 新 的超 声成像 技术 的成 熟和 普及 , 以及 近 年对股骨 头血液供应深入 的临床解 剖学研究 , 对年轻 患者
肌腱之间到达后关 节囊 , 发 出大 转 子 支 , 之 后 沿 髋 关 节 外 旋 短肌深面与 大转 子之 间上 升 , 至 闭 孔 外 肌 腱 下 方 穿 过 关 节
轻度 内旋髋关节 , 自臀中肌止点至股外侧 肌起点做股 骨 大转子斜行截骨 ( 图 1 B) , 保持 臀 中肌 、 大 转子 、 股外 侧肌 的 连续性 , 大转子 保 留 1 . 0~1 . 5 c m厚度 , 避免 截骨过 深损 伤 在大转子基底部后缘行走 的 M F C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