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汽车空调系统布置

合集下载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课件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课件

14
6.1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部件
6.1.7 环境温度开关、冷却液过热开关及除霜开关
环境温度开关
感测环境温度, 并根据设定的条 件切断电磁离合 器线圈电流,使 离合器分离,压 缩机停机。
冷却液过热开关
感测发动机冷却 液温度,防止发 动机过热 。
除霜开关
消除蒸发器外表 面的积霜 。
2020/10/20
36
丰田
LS
400
冷却 风扇 系统 电路 图
2020/10/20
37
压力开关与电脑组合控制冷却风扇
2020/10/20
38
电控液力马达冷却风扇电路
2020/10/20
39
6.2.2 汽车空调系统典型实例电路
桑塔纳汽车 空调控制电路
夏利轿车 空调控制电路
2020/10/20
40
桑塔纳汽车空调控制电路
要使车内有个舒适的环境,除了控制车室温度,还应控 制送风量,即控制风机转速,以适应环境变化,满足驾驶员 和乘客的不同需求。
鼓风机调速一般通过改变线路中电阻来实现,根据控制 方法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手动鼓风机开关和调速电阻控制 (2)电控模块通过大功率晶体管控制 (3)晶体管与调整电阻器组合型
15
除霜开关工作原理
膨胀阀 除霜开关
空调A/C开关
2020/10/20
蒸发器 感温管 继电器
电磁离合器
16
6.1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部件
6.1.8 电子膨胀阀
电子膨胀阀采用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压力信号,经过控制器, 实现多功能的流量控制和调节。 电子膨胀阀由检测、控制和执行三部分组成。
驱动方式
电磁式 电动式
油压 控制器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配风方式

第六章汽车空调掌握系统及配风方式6.1 手动调整的汽车空调系统目前,大多数中级轿车都采纳手动调整的汽车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依靠驾驶 员拨动掌握板上的各种功能键实现对温度、通风机构和风向、风速的掌握。

下面 以国产BJ2021型汽车为例介绍手动调整的汽车空调系统。

空调掌握板空调掌握板安装在驾驶室前壁,由驾驶员操纵。

板面布局如图5-1所示。

空调掌握板上设有三个掌握开关,分别是风机开关、空调方式选择开关和温 度选择开关。

1 .风机开关风机开关设有四个不同的转速挡位,以掌握风机四种不同的转速。

风机为始 终流电动机,其转速的转变是通过调整串入风机电路的电阻来实现的。

风机调速电阻安装在风机罩的左前方,暴露在风道内,与它串联的还有一个 限温开关,当温度超过某一值时,开关断开。

风机调速电阻如图5-2所示。

风机除在停用状态不工作外,在制冷、取暖及通风状态下均可工作。

2 .空调方式选择开关图5-2风机调速电阻结构图 I-限温开关2一调速电阻3一安装板图5・1空调控制板结构图1 一风机开关2一空洞方式选择开关3 —温度选择开关空调方式选择开关用于确定空调系统的功能,即要求空调是制冷、取暖、通风还是除霜。

通过驾驶员拨动开关可处在七个不同的位置:OFF一停止位置;MAX一最冷位置;NoRM 一中冷位置;BILEVEL 一微冷位置;HEAT 一取暖位置;VENT 一通风位置; 一除霜位置。

此外,在掌握板的后面,设有真空掌握开关。

当驾驶员操纵空调方式选择开关时,真空掌握开关随之联动,通过转变真空 通路掌握真空驱动器来调整各风门的状态及热水阀的开度。

3 .温度选择开关温度选择开关是掌握温度门的开关,用钢丝和温度门连接。

温度选择当开关 处于左半区(称之为冷风区)时,温度门关死通向加热器的风道,出来的空气是未 经加热的空气。

当开关处于右半区(称之为热风区)时,温度门打开通向加热器的 风道,送入车内的空气是经过除湿后的暧空气。

温度选择开关可在左右两半区无 级连续调整,可停在任意位置,对应温度门也有确定的位置。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7供暖与通风系统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7供暖与通风系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常见的空气净化器是静电式空气清洁器
朱明工作室 zhubob@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的动作原理模式图 1-放电极 2-正电极(接地电极) 3-负电极 4-电离部 5-集尘部 6-微粉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空气中气溶胶在电过滤器中的过滤过 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悬浮微粒的带电。
主要由蒸发器、热交换器和调温门组成, 用来调节所需温度的空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空气混合段 1-调温门 2-蒸发器 3-空气混合段 4-热交换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三部分为空气分配段,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主要由各种风门和风道组成,分别使空气吹向面部、
冷气出口不再调节。且有除湿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半空调方式工作方式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蒸发器不开:空气全部送到加热器,送出暖风。 2.加热器不开:送出全部是冷风。 3.两者均不开:送出的是自然风。
提问:空气经蒸发器冷却后又再经加热器加热,是 否浪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排出受污染空气—利用光电传感器测出空气中污染程度, 与设定值比较,自动控制新风门开启,排出烟气和受污 染空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五、通风措施:
朱明工作室 zhubob@
①自然通风—通过风窗或天窗;或车身结构。利用行驶 时气流压力差进行换气。进风口开在正压区,有过滤措 施;出风口开在负压区。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配气系统
朱明工作室
汽车通风装置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到车内,zhubob@
将车内空气排出,实现车辆通风,一般装
备有自然通风装置和强制通风装置两种通

《汽车空调》电子教案

《汽车空调》电子教案

《汽车空调》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1.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汽车空调的作用及重要性第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2.1 压缩机2.2 冷凝器2.3 蒸发器2.4 节流装置2.5 干燥瓶2.6 传感器第三章:汽车空调的维护与保养3.1 汽车空调的日常检查与维护3.2 汽车空调的定期保养3.3 汽车空调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第四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与调试4.1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工具与设备4.2 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装与检修4.3 汽车空调系统的调试与检测第五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5.1 汽车空调的节能技术5.2 汽车空调的环保技术5.3 汽车空调的节能与环保发展趋势第六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原理与制冷剂6.1 制冷原理简介6.2 制冷剂的性质与选择6.3 制冷剂的充注与回收第七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制热原理与供暖系统7.1 制热原理简介7.2 供暖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7.3 汽车空调的采暖与除湿第八章: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其故障诊断8.1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8.2 空调控制模块的故障诊断8.3 常见汽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维修与调试第九章: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与舒适性9.1 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分析9.2 汽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调节9.3 汽车空调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10.1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与挑战10.2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10.3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的电气系统11.1 汽车空调电气系统的组成11.2 汽车空调控制电路的分析11.3 汽车空调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二章: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12.1 汽车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12.2 汽车空调环保技术的发展12.3 汽车空调节能环保的未来趋势第十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案例分析13.1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案例分析13.2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案例分享13.3 汽车空调系统设计改进案例探讨第十四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法规与标准14.1 汽车空调系统的相关法规14.2 汽车空调系统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14.3 汽车空调系统的认证与检测第十五章:汽车空调技术的未来发展15.1 汽车空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5.2 新技术在汽车空调领域的应用15.3 汽车空调技术的前景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并掌握汽车空调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工作流程。

8.1 桑塔纳2000GSi轿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

8.1 桑塔纳2000GSi轿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
图8.3 桑塔纳2000GSi和GSi-AT型轿车空调系统控制电路
1.中央出风口 2-空调控制开关 3-自然风鼓风机开关 4、5-气流分布拨杆 6-温 度选择拨杆
图8.4 空调系统操纵机构

• 8.1.2空调系统的检修举例
图8.5 V带轮的检查 1-V带轮 2-与离合器前板的摩擦面
图8.6 电磁线圈电阻值的检测
图8.2 通风系统分解图
E9-鼓风机开关 E30-空调开关 E33-蒸发器温控开关 F18-冷却风扇热敏开关 F38-环境温度开关 F40-空调水温控制开关 F129-组合开关 J126-压缩机切 断继电器 J32-空调控制器 J293-空调控制器 PEL1、PEL2、PEL3-继电器 S1-冷却风扇熔断丝 S14-空调继电器熔断丝 S104-冷却风扇熔断丝(高速档 30A) S108-冷却风扇熔断丝(低速档20A) S126-空调鼓风机熔断丝 N25压缩机电磁离合器 N63-新鲜空气电磁阀 V7、V8-左、右冷却风扇
第八章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举例
8.1桑塔纳2000GSi轿车空调系统结构及检修
• 8.1.1空调系统的结构
l-控制装置 2-进气罩 3-蒸发箱 4-S管 5-D管 6-冷凝器 7-C管 8-空调压缩机 9-储液干燥管 10-L管 11-加热器
图8.1 空调系统布置
1、2-导风管 3-中央出风口 4-鼓风机开关及旋钮 5-空调控制板 6-密封圈(安装时使用粘接剂) 7-气流板和温度选择拨杆 8-暖风调节装置 9-暖风调节阀拉索 10-新鲜空气风箱 11-新鲜空气风 箱阀门 12-鼓风机调速电阻 13-鼓风机 14-风箱盖 15-排水箱挡水罩 16-侧面出风口
图8.7 电磁离合器前板的检查
1~8-接线端 J32-空调继电器 图8.8 空调继电器(J32)的检查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电子教案 第七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电子教案 第七章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
二、一般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
1.汽车空调系统的拆卸 (1)制冷液的排空 (2)空调制冷系统的拆卸空调制冷的拆卸,见图7-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和拆卸 与检查
2.空调系统的检查 (1)检查温度在正常情况下,低压管路呈低温状态,高压管路呈高温 状态。从压缩机出口一冷凝器一储液干燥器一膨胀阀进口处是制 冷系统的高压区,这些部件应该先暖后烫(注意手摸时要小心被烫 伤),如有特别热的部位(如冷凝器表面),则说明此部位有问题, 散热不好;如有特别凉的部位(如膨胀阀入口处),也说明此部位有 问题,可能有堵塞。储液器进出口之间若有明显温差,则说明此 处有堵塞或者制冷剂量不正常。从膨胀阀出口一蒸发器一压缩机 进口处是低压区,这些部位表面应该由凉到冷,但膨胀阀处不能 发生霜冻现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和拆卸 与检查
2.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汽车制冷就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动力把制冷剂由气体转变成液
体,然后再利用由液体转变成气体过程中吸收外部热量来达到汽 车制冷的目的。其工作过程见图7-2 (1)压缩过程将流经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 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输送到冷凝器。 (2)冷凝过程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却,使其变为中温、高压 的液态制冷剂,送入干燥瓶。 (3)干燥过程将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过滤,除去制冷剂中的杂质 和水分,送入节流阀,并储存小部分的制冷剂。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和拆卸 与检查
(3)干燥瓶干燥瓶就是在制冷系统中,临时性地存储一下制冷剂。根 据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负荷的需要,随时供给蒸发器,并对系统中的水分和杂质 进行干燥和过滤,即存储制冷剂、过滤杂质、吸收湿气。

刘占峰版汽车空调2

刘占峰版汽车空调2

冷凝器通常放置在发动机水箱前部,靠水箱的风扇强迫冷 凝器对流换热,当汽车行驶时还可借助迎面风强化换热。 但是,这样安装冷凝器对发动机散热效果有不良影响, 会使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风量减少,其减少量不应超 过25%。为此,冷凝器与水箱之间的距离必须慎重确定。 有的汽车在冷凝器前增设风扇,这样可以增大风量,而且 冷凝器的冷却还不受汽车行驶速度的影响,风扇的驱动电 源由蓄电池供电,只要安装位置方便,也可将冷凝器装在 其它部位。
第2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1 轿车空调布置
轿车要求结 构紧凑、质量小、 舒适和节能,因 此轿车空调系统 设计原则是在可 靠运行的前提下 尽可能简单紧凑, 图为LS400车系 空调布置图。
图4-4 LS400车系空调布置图
第2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1 轿车空调布置 轿车常常采用非独立式制冷装置,由主空调器式
隐蔽式加车顶中置式布置图
第2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2.1双空调器式
隐蔽式加车顶中置式送风方式
第2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2.1双空调器式 ⑵隐蔽式加立箱式 隐蔽式加立箱式适用于 7~9座的客车。两个蒸发器, 一个隐蔽在仪表板下,一个放 在副驾驶员座靠背后,是特制 的直立式结构。两个蒸发器的 送风都属于直吹式,这种送风 方式不均匀,舒适性较差,但 占用空间较少,适用于车身高 度较矮,而乘客位置略为靠后 的车辆采用。
第2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2 轻型客车空调布置
中央顶置式轻型客车空调系统布置图
第2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2 轻型客车空调布置 2.2.4 独立式轻型客车空调机组 为解决车用发动机(主机)后备功率不足等问 题,有的轻型客车也会采用独立式空调机组。独立 式系统的压缩机由一台单独的副发动机驱动,副发 动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其他一些部件组 装在机架上,布置在汽车的后部或中部(车架需要 适当下沉以降低后排座位的高度),再用竖风管与 车厢顶部两侧的风道相连向车内送冷风,控制板装 在驾驶室,由驾驶员控制,如图所示。

1. 汽车空调系统(85页PPT).ppt

1. 汽车空调系统(85页PPT).ppt

a)R12 (CCL2F2)
b)R134a(CH2F-CF3)
图8-6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8-7 汽车空调蒸汽压缩制冷系统 1-电磁离合器;2-压缩机;3-轴流式冷却风机;4-车外冷空气;5-冷凝器; 6-储液干燥器;7-热空气(吹向发动机);8-高压管路;9-车内热空气;10-离心式冷却风机; 11-节流膨胀阀;12-蒸发器;13-冷空气(吹入车内);14-低压管路;15-压缩机驱动皮带
3.汽车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物 态)在密闭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一循环包括四个基本过程:
1)蒸汽压缩过程
当发动机带动压缩机运转时,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低温 (约0℃)低压(约0.147MPa)的气态制冷剂,将其压缩成 高温(70~80℃)、高压(约1.471MPa)的蒸汽排出压缩机。
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 的转换装置,其正常工作是实现热交换的必要条件。
汽车空调制冷容积式压缩机种类繁多。按排量变化与否可 分为定量式和变量式两大类。常用的定量式压缩机按运动形式 和主要零件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大 类。常用的轴向活塞式压缩机有斜盘式和摇板式两种。
8.1.3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现代汽车全功能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 统、空气净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①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用于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进车内,达 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②采暖系统。采暖系统用于对车内空气或车外进入车内的新鲜 空气进行加热、除湿,使车内达到温暖舒适。
1.动压通风方式
动压通风(自然通风)方式是利用汽车行驶时,车外空 气对汽车产生的风压,通过进风口和排风口,实现通风换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顶置空调器总成;5—继电器盒;6—风道;7—压缩机; 8—冷却液循环泵(水泵);9—电磁控制阀;10—过滤器(滤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7-18 空调器总成 1、4—蒸发器;2—伺服电动机;3—鼓风机; 5—继电器盒;6—风道(冷却后吹向车内的冷风风道);7、18—复热器(reheat core,对冷却后的空气进行再次加热);8、15—膨胀阀;9—储液罐; 10—干燥器;11—冷凝器(和/或过冷器);12—冷凝器风扇及其驱动电机; 13—冷凝器单元;14、17—观察窗口;16—蒸发器单元
7.1.2双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总体布置
图7-4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发动机舱)
图7-6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置 (后空调ECU)
图7-5 双蒸发器空调系统的布 置(后空调)
2.前部空调装置的布置
图7-7 丰田皇冠乘用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前部空调装置的布置
图7-8 丰田皇冠乘用车双蒸发器空调系统前部鼓风机及蒸发器的结构
7.2 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7.2.1客车空调采暖系统的布置
1.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的布置
对于长期在温带地区行 驶的客车,由于其冷负荷较 小,为简化结构,多采用与 乘用车类似的汽车发动机冷 却液余热采暖系统(图79),其布置方式也与乘用 车采暖系统的布置相似,只 不过送风风道要长,出风口 的数量较多。
汽车空调技术
泸职校汽修组 游玲
第7章 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7.1 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目前,绝大多数乘用车都属于单蒸发器空调系统,即空 调系统只有一个蒸发器,车室内的冷风均由一个蒸发器提供。 但也有一些高档乘用车,为了进一步改善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装备了两个蒸发器,形成双蒸发器空调系统。
7.1.1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2.后置式
图7-14 后置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布置 1—外部环境空气质量传感器;2—排风电动机;3—空调器总成;4—顶部风道;5—空调系统控 制面板;6—冷凝器单元;7—压力保护开关;8—预热器;9—热水阀(电磁控制阀);10—地 板风道;11—热水泵滤清器;12—外部空气风道;13—1号压缩机;14—2号压缩机
前置
整体式空调
裙置
后置
蒸发器
冷凝器机组顶置
(前、中、后 )
客车空调
分体式空调
蒸发器顶置



冷凝器
前置 (发动机前 )
裙置
( 车身侧围下部
后置 ( 车身后围下部
压缩机
压缩机
冷凝器机组
压缩机单独安装
)
)
前置
裙置
后置
图7-11 燃气水暖式采暖系统的总体布置 1、3—电动天窗;2—空调器总成;4—燃油泵;
对于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为解决机组散热何灰尘问 题,常在冷凝器和车身之间增设导流板,以加强冷凝器水箱的 散热效果。
图7-15 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压缩机;2—加热器热风管;3—空调器总成; 4—空调系统控制线束;5—驾驶人附近的空调控制面板
后置整体式汽车空调系统组件相对集中,车内空间布置灵 活,在双层客车(图7-16)以及双层卧铺客车上应用较多。
1.总体布置
乘用车由于其自身空间限制,一般采用非独立式空调系 统,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典型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 统的总体布置如图7-1和图7-2所示。
图7-1 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典型布置方案(整车背景) 1—压缩机出口制冷剂管路(D管路);2—制冷剂消声器;3—压缩机入口制冷剂管路(S管 路);4—暖风加热器总成;5—蒸发器入口制冷剂管路(L管路);6—空调控制面板;7—暖风 入口空气滤清器;8—真空控制阀;9—鼓风机;10—暖风加热器(暖风热交换器);11—暖风 加热器连接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水管);12—连接蒸发器的制冷剂管路;13—膨胀阀; 14—蒸发器;15—温控器;16—储液干燥器;17—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管路(C管路);18—冷 凝器;19—压缩机
5、7—风道;6—独立式燃烧器
7.2.2客车空调系统常见布置形式
图7-12 常见的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形式
1.裙置式 裙置式布置形式在整体式空调中应用较多,机组安装之
处通风良好,便于独立式发动机及各轴承部位散热,且整车 载荷分布均匀。
图7-13 裙置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布置 1—风道;2—蒸发器单元(置于车顶后部);3—压缩机(置于车辆后部);4—冷 凝器单元(置于裙部地板下);5—空调系统控制面板(置于驾驶人座椅附近)
图7-16 双层客车空调系 统的布置
1—冷凝器排风口; 2—蒸发器单元; 3—为顶层送风的风道; 4—空调系统控制面板; 5—为底层送风的风道; 6—冷凝器进风口; 7—为底层制冷的压缩机; 8—为顶层制冷的压缩机; 9—主发动机(即汽车后置 式发动机); 10—观察窗口
3.顶置式
图7-17 顶置式客车空调系统的布置 1—外部环境温度传感器;2—空调系统控制面板;3—车内温度传感器;
2.主要部件的布置
图7-3 典型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气流分布 1、2—蒸发器总成;3—暖风加热器总成;4—鼓风机
图3-14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POA制冷系统 1—压缩机;2—电磁离合器;3—冷凝器;4—储液干燥器;5—高压液体管 路;6—高压气体管路;7—低压气体管路;8—加热软管;9—鼓风机电机; 10—POA阀;11—蒸发器;12—膨胀阀;13—消音器
图7-2 单蒸发器乘用车空调系统的典型布置方案(散件) 1—储液干燥器;2—发动机散热器(水箱);3—制冷剂管路;4—蒸发器总成;5—暖风加热器 总成;6—空调控制面板;7—风门驱动机构(风门伺服机构);8—空调器总成;9—连接暖风加 热器的冷却液管路(水管);10—冷凝器;11—发动机散热器盖(水箱盖)
图7-9 发动机冷却液余热采暖系统原理图
7-10
2.燃料燃烧加热冷却液采暖系统的布置 在大客车中常采用燃气采暖系统。
燃气采暖系统的示意图如图7-10所示,燃油和空气在燃 烧室中混合燃烧,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加热后的冷却液 (热水)进入加热器芯向外散热,降温后返回发动机再进行 循环。

燃 气 水 暖 式 采 暖 系 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