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
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比较分析

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比较分析
赵宪元
【期刊名称】《国家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04(013)003
【摘要】重点分析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各自的特点,论证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参考文献2.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赵宪元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4.1
【相关文献】
1.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以新浪网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例 [J], 杨沅瑗;周慧;朱筱婧
2.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以搜狐网和《中图图书馆分类法》为例 [J], 朱海燕
3.传统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系统的比较分析 [J], 邱陆英
4.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 [J], 王心刚
5.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分析——以Yahoo!和《中图法》为例[J], 王丽瑜;李梅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信息分类法_信息组织_[共2页]
![网络信息分类法_信息组织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829fab148d7c1c709a14521.png)
第十四章 网络信息组织网络信息数量巨大而繁杂,内容广泛;信息类型众多,动态性强,常出现超文本链接。
网络信息用户范围广,受教育程度差别极大,利用网络信息的目的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用户使用的网络服务不同。
网络信息组织就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将Internet 中某一方面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网站或网页中可索引的公共信息,不包括各种专门数据库的信息)经过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有效利用的系统的过程。
分类法与主题法是网络信息组织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网络信息组织的工具还有学科信息门户、机构知识库等。
第一节网络信息分类法网络信息分类法主要满足对互联网上各种类型信息组织的需要,充分揭示信息内容的相关性,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过滤,能与主题检索相互配合。
目前,各大网站和大型搜索引擎的分类导航系统就运用了网络信息分类法,它们通常多是将几种分类法融合使用,这些分类法主要有主题分类法、学科分类法、分面组配分类法、体系分类法等。
目前的网络信息分类侧重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类名措辞通俗,多角度重复列类并设置镜像类目,体系力求新颖,应变及时;但同时具有分类体系覆盖能力较差、列类五花八门、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类名措辞随意、类名一味强调吸引力等缺点。
一、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区别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传统分类法以学科为基本的分类基础,网络分类法以网络资源为分类的基本对象。
2.传统分类法通过对文献进行标引,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组织分类排架,分类标引基本是手工的。
网络分类法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标引,建立网络信息分类导航系统,提供浏览式检索手段,分类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主要是手工的,也有人机结合。
网络分类的对象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文本、聊天室、新闻组、多媒体对象、网站地址等。
3.传统分类法强调类目之间的内容联系和逻辑关系,科学性、规律性强。
网络分类法为了方便、快速、自动地排列众多同位类,也广泛使用字顺、重要性排列法。
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以搜狐网和《中图图书馆分类法》为例

传 统 文 献 分 类 法 中 国 图 书馆 分 类 法 搜狐 网
法进 行 比较 研 究 , 析 了 网络 信 息 分 类 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 完善 网络信 息分 类 法 的几 点 意 见 。 分 提
网络信息分类 系统分类标 准较传 统分类 法更加多元化 。 它采用 以主题为 中心 或者主题 与学 科相结合 的两种方式 立 类 , 目之 间逻辑关 系不 够严密 , 类 不需要 以标 记符号来 表示 类 目之 间的关系 , 主观上不存 在分类标准 的使用数量 问题 , 客观 上每一等级的划分都使用 了多重分类标准 , 划分 后子类
语 言命 名 类 目 , 旨在 便 于 用 户 理 解 和 使 用 。不 少 类 目名 称 不 够 科 学 , 有 准 确 地 表 达 类 目的 内涵 和外 延 , 是 网 民 常 见 没 多 的俗称 、 称 、 简 习惯 用 语 。
1 . 分 类标 准不 同 2
成 为网络信 息使 用者关注的重点。在 目前网络环境下 , 采用 分类法进行信息组织 主要有 两种方式 : 一是人 一标引方式 的 [ 传统文献分类法 , 二是 以人工标引或 自动标 引方式采用 自编 的网络信息分类法… 如搜狐网。笔者 以搜狐 网和《 , 中图法》 为 例 ,对 网络信息 资源分类 法与传统 文献 分类 法进行 比较 , 并 分析其特点 , 指出其不足及完善之方法 。
分; 娱乐 、 财经 等是根据主题进行的划 分。而在国际和国内新
闻中也包括有军事 、 经 、 乐 等多种类 型的新 闻, 经 、 财 娱 财 娱
传统分类法与网络分类法PPT

2.3 网络分类的类目设置
2.3.2 子类目的设置
• 网络上的各分类系统对子类目的设置一般是根据知识内容 的学科属性来确定事物的类目归属,但对一些复杂知识的类 目展开上,各分类系统所设的子类目却不尽相同。
• 例如,对于“图书馆”类目,“中国导航”将其设为“教 育与科技”的下位类;“常青藤”、“搜狐”将其定义为 “参考信息”的下位类;“悠游”则将其安排为“图书出版” 的下位类。
2 网络分类法简介
2.1 一些著名网站搜索引擎的分类体系分析
2.1.2 搜狐
• 搜狐是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中国搜索引擎的鼻祖。
• 搜狐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新闻、军事、读书、财经、
理财、教育、娱乐、美剧、音乐、房产、城市等近50个大类,是同类网 站中一级类目数量最大的网站。
• 搜狐网以主题与学科相结合的形式列类,类目的排列无明显的规律。
2.4 网络分类法的特点
2.4.2 类目体系的多维性
• 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一个主题或事物,可以同时 从属于两个或多个知识门类,也可以在从属关系以外有其他 的联系。 • 网络分类搜索引擎具有不同角度的检索入口,适应各种类 型终端用户的需要。
2.4 网络分类法的特点
2.4.3 类名语言的易用性
2.4 网络分类法的特点
网络分类法有着不同于传统分类法并优越于传统分 类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2.4.1 类目设置的实用性
• 网络分类法采取以主题为中心并与学科结合的设类方式,可以 使其在具有直接性的同时增加包容性。 • 突出了“教育、娱乐、旅行、生活”等与日常生活密切有关, 普通用户感兴趣的类目,弱化科学技术、学术性类目的设置。
1.4 传统分类法组织网络信息的 优势与劣势
网络信息分类法

3. 文献分类法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类等级 体系,类目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全面 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非常适合于浏 览检索和对主题进行分类控制,是目前 搜索引擎所不能达到的。 4. 文献分类法正向电子化和分类-主题一体 化方向发展,更适合于对网络信息的组 织
文献分类法适应网络信息组织的改造
增加必要的非学术信息类目,包容 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和多媒体资源, 适当突出信息量大、利用率高的类 目。 把按学科聚类和按主题聚类结合起 来,满足不同出发点的浏览查询需 要。
4) 类目排列:前者强调类目之间的内 容联系和逻辑关系,科学性、规律 性强。后者为了方便、快速、自动 地排列众多同位类,也广泛使用字 顺、重要性排列法。 5) 说明和注释:前者将其作为标引人 员的重要参考。后者不设参照注释, 有选择地列举下位类,便于链接。
6) 类名:前者力求科学、准确、规范, 稳定性高。后者选择类名更注意面 向用户,力求通俗易懂、时新、简 练,准确性不如前者,面向用户和 面向后台技术运作的类名可以不一 致。 7) 维护:前者修订很慎重。后者可随 时修订,但更复杂、繁重。
第一节 概述
网络信息的特点:数量巨大而繁杂; 内容范围广泛;信息类型众多;动 态性高;超文本链接;有序与无序。 网络信息用户的特点:用户范围极 广;受教育程度差别极大;利用网 络信息的目的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用户使用的网络服务不同。
网络信息技术环境的特点:TCP/IP、 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 WWW、人工智能、数据库技术及相应 的硬件等。 网络信息的组织和网络 信息分类法的编制,只有与当时网 络信息环境技术相适应,才能最大 限度地发挥信息组织的作用。
5. 编制方法: 1) 知识框架。前者以文献内容的学科 属性为主要的聚类标准,形成学科 分类和高校专业设置为基础,兼顾 文献特点的分类大纲。后者以主题 为主要标准,把相关的信息加以集 中,构成符合各类用户查询习惯的 大纲。
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比较

网络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随着网络环境的出现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类法的处理对象和手段有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分类法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类工具。
这些分类系统以网络中常见的信息资源为对象,按便利终端用户使用的方式确定类目,组织成逐级展开的等级系统,通过对应信息资源的连接,组织和揭示网络文献。
由于这一形式适合实际使用,受到用户的欢迎,得到迅速推广,逐步发展成通用性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主流,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分类法类型。
下面我就以中图法和搜狐为例来比较一下网络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的优缺点:(1)揭示的角度不同。
文献分类法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建立体系,而将有关主题的文献集中在学科这下的,例如,中图法有22个大类,分别是:而网络分类法则改变了文献分类法的这一展开方式,采用以主题为中心或者主题结合学科的方式组织体系,例如,搜狐将所有网络信息资源共分为18个部类,也囊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2)类目的设置特点不同。
分类体系的类目的设置是与资源情况和用户需求相结合的。
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一般根据传统文献资源和一定的用户对象进行,比较重视类目设置的逻辑性、系统性,设类全面、不同门类之间类目设置均衡;网络分类体系则由于网络资源的内容分布和服务用户更加社会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类目设置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不仅增加了网络资源的形式类目,而且根据资源的分布和多数用户的需求,对类目的等级做了较大的变动。
例如,在搜狐的基本部类中出现的像“计算机与互联网”、“新闻与媒体”、“地区”等,在传统分类体系中只不过是二、三级类目;相反一些在传统分类体系中作为重点设置的自然科学、应用技术门类的专门性资源,由于网络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及用户需求的影响,多数通用性分类搜索引擎大多只设置了概括性类目,从而在类目设置和组织上出现了与传统文献分类法不同的特点。
网络信息分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编制 第三节 网络信息分类组织和著录
第一节 概述
网络信息的特点:数量巨大而繁杂; 内容范围广泛;信息类型众多;动 态性高;超文本链接;有序与无序。 网络信息用户的特点:用户范围极 广;受教育程度差别极大;利用网 络信息的目的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 用户使用的网络服务不同。
信息的分类查询和主题查询是最基本的查询需要
1. 信息的检索离不开分类和主题两种 基本方法; 2. 互联网上需要分类查询与主题查询 的一体化。在特定知识范围内进行 字顺检索;用特定的类限定字顺检 索。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
网络信息的自动分类问题
搜索引擎或门户网站的分类导航系 统人工标引和维护与网络信息增长 的矛盾,要求分类导航系统的自动 标引和维护。 我们所讲的网络信息自动分类,是 针对网站的整体,针对文本信息而 言。
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
1. 纵向等级关系的处理。从大类到各 级类目均可设置必要的平行体系。 2. 横向相关关系的处理。设置“交叉 类目”。
类目与信息的排列
原则和方法。 类目排列:“内容相关”、“逻辑 相关”、“形式相关”。 网站信息排列:重要程度、点击频 率、字顺。
类目注释和说明:两种方式。 1. 简练的文字指明该类所含/不包含 内容范围; 2. 列举下位类揭示本类内容范围,或 提示重点、热点、隐藏较深的内容。
5. 类目名称。准确、通用和精练。 6. 多分类体系的运用。“主-从分类体 系”。例如, 主分类体系
娱乐休闲、求职与招聘、艺术、生活服务、 文学、计算机与互联网、教育就业、体育健 身、医疗健康、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社会 科学、政治军事、新闻媒体、参考资料、个 人主页、商业经济、少儿搜索
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

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以淘宝网和《中图法》为例摘要:本文以淘宝网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例,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的不足之处,并对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进一步完善给出了若干意见。
关键词:网络信息分类法;传统文献分类法;比较;Comparative Research on Network 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 andTraditional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Taking TaoBao Web and Chinese LibraryClassification as ExamplesAuthor:Sun YinanAbstract: Taking TaoBao web and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as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study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Key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compare;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信息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以淘宝网和《中图法》为例摘要:本文以淘宝网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例,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的不足之处,并对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进一步完善给出了若干意见。
关键词:网络信息分类法;传统文献分类法;比较;Comparative Research on Network 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 andTraditional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Taking TaoBao Web and Chinese LibraryClassification as ExamplesAuthor:Sun YinanAbstract: Taking TaoBao web and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as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study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mprove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Key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compare;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
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兴起,关于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
笔者就淘宝网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实例进行了研究,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研究分析出了网络信息分类法现存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一、网络分类法与传统文献分类法的比较网络信息分类法和文献分类法,是目前信息组织的两种基本方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文献分类法在进行信息资源组织、建立分类检索工具、分类统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网络环境的出现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分类法的处理对象和手段,在这种环境下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分类工具———网络分类法。
采用传统文献分类法的分类系统和网络信息分类系统在知识体系上的明显区别是:前者沿用了传统分类法的知识体系,后者则根据网络信息环境现状设计了新的知识体系。
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类目的划分传统的文献分类法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建立分类体系,将有关主题的文献集中在学科之下。
《中图法》的基本大类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文献分类的需要,在五大部类的基础上展开的,分为22个基本大类。
网络分类法,是以主题为中心、或者主题结合学科的方式组织分类体系。
淘宝网就是采用主题与学科结合方式的代表,建立了以事物对象为中心的分类体系。
淘宝网共有15个基本大类,分别为:虚拟、服装、鞋包配饰、运动户外、珠宝手表、数码、家电、美容护发、母婴用品、家具建材、美食特产、日用百货、汽车车品、文化玩乐、本地生活。
2、类目的设置传统文献分类法的类目设置主要使用概念逻辑方法对类目进行划分,每一次划分使用一个分类标准,逐级进行,层层展开,比较重视类目设置的逻辑性、系统性,设类全面、不同门类之间类目设置均衡。
《中图法》就是在考虑到各学科领域平衡的基础上,以国际上通用的基本学科划分和专业。
网络分类体系则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性、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单一的逻辑划分无法满足网络信息的组织与检索的需求,因此,“多重列类”成为网络分类法类目设置的重要方法。
其中在类目设置中增加了网络资源形式的类目,而且根据资源的分布和多数用户的需求,对类目的等级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如“运动服”“运动鞋”等,在中图法中这些类名只作为很小的分支,而在淘宝网导航栏中,被用作二级类目。
这是由于由于其在网络信息资源中数量集中,用户服务对象需求量大,往往被设置为基本大类;反之,一些在传统文献单位比较集中,作为重点设置的自然科学、应用技术门类的专门性资源,由于网络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以及用户需求的影响,多数通用性分类型搜索引擎只设置了概括性类目,从而在类目设置和组织上出现了与传统文献分类法不同的特点。
3、类目的展开传统文献分类体系由于组织文献的需要以及传统手工使用环境的影响,基本上采用线性序列。
《中图法》分类体系中采用的是从属关系、并列关系、交替关系和相关关系四种关系类型。
从属关系、并列关系揭示类目体系展开的主要线索,反映了类目的纵向联系;交替类、类目参照则是对类目体系显示的主要关系的补充,揭示被类目体系分散了的横向联系。
通过两者的结合,文献分类法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了纵横交叉、严密而又实用的分类体系。
网络信息分类系统中,不同等级类目的排列是以超文本的链接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等级关系,同一等级的类目按字顺或热点程度来排列。
4、类目交叉关系处理的不同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是指涉及多个学科的类目或涉及多个主题的类目在不同学科或主题下的揭示和反映。
网络信息分类系统对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采用类目重复反映的方法,也就是涉及多个学科的主题在多个类目下重复设置。
比如在淘宝网中,基本大类服装下面有“女装”和“夏装”两个二级类目,但“夏装”里面有“女装”,并且“女装”里面也有“夏装”。
传统文献分类法对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有3 种手段:一种是设交替类目。
对于与两个学科有关的、可以隶属于两个科学部门的学科或类目,根据需要将一个类目设为正式类目,将另一个类目设为供选择使用的交替类目。
其次是作注释说明。
对于一类事物的总论和分论,一般在总论的类目下说明“总论人此,专论人有关各类”,或注明总论与分论的关系。
第三是设参见项。
对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类目,互设参见。
二、网络信息分类法中现存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发的中文网络信息分类法已有282种之多,而各种自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目前,网络信息分类法在各个网站及搜索引擎得到广泛应用,但就其本身而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知识覆盖不全几乎所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体系都存在着知识残缺不全、体系设计粗略的通病。
主要原因是在设置类目时,往往只从商业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吸引用户,对于用户使用较少的内容信息不设置类目,因而并未真正从知识领域、知识体系的角度分类,使得分类体系遗漏掉了许多重要的知识领域,同时又有重复列类的现象,使得知识领域的完整性、类目体系的严密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如淘宝网,是个电子商务型的网站,因此其所有类目都是以消费品为主题的。
2、类目排列随意大多数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体系都存在着类目排列混乱的通病。
如新浪、网易、中华网、木子网(中文)、263在线等的分类体系,都把“文学”与“艺术”、“电脑网络”与“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及“政治”等原本密切的大类,却人为地分割开来。
有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分类类目之间界限模糊。
如网易分类体系中新增的“行业分类”大类与原有的“公司企业”大类,外延多有交叉重叠,因为后者也是按行业划分的。
3、类目关系紊乱网络信息分类法中存在类目隶属关系不清、逻辑关系混乱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些未能按照知识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类目的归属,上、下位类关系混乱;有些是下位类的相关类目设置范围过宽,设置了一些超过一级类目外延的类目;有些在同位类的设置上缺乏规律性。
如在网易网中,“娱乐”一级类目又隶属于“视频”二级类目;“体育”、“娱乐”、“博客”等既作为一级类目又作为某些一级类目下的二级类目。
又如三陆搜索将“计算机与互联网”作为一级类目,同时又将它列入“个人主页与博客”二级类目下。
4、分类体系不统一各个网站及搜索引擎信息分类体系不统一,在类目的划分、排列上都存在很大差别。
有些网络分类体系内部的类目级数划分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的类目划分为两三层,有的类目则多达十几层。
用户从分类途径查找某个类名,往往要链接十多个页面,既费时又费力。
这些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不统一,使得用户很难掌握分类规律,并为信息检索设置了障碍,给用户查询网络信息增添了麻烦。
三、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完善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信息分类法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和问题,随着网络资源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网络资源的大量利用,必然涉及网络的信息组织和网络信息分类法,因而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完善和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讨论的热点之一。
下面,笔者就如何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给出几点建议:1.知识覆盖的全面性知识覆盖面全是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至关重要条件。
它要求在其分类大纲及其层次展开的设计上都要体现出知识的全面性,其知识范围要涵盖所有的主题、学科、行业、产品等,即人类的全部知识领域和各种知识需求;其信息类型要包括所有的政府信息、事业信息、企业信息、社会信息等,即人类的全部活动所产生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
一般来说,收集网站信息越多,概括出的类目就越多,分类体系的知识覆盖就越全面,所以说,尽可能地收集网站信息,是编制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关键。
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动索引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能够快速地把网络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序、建库,把新数据加入到自己的索引库中。
2、设计的完备性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设计,既要以原有的文献分类法为基础,又要建立一个不同于文献分类的、以网络信息资源为对象的网络检索系统。
这就要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信息用户的特点,充分考虑新技术环境下的检索方法、检索手段和技术条件,按照科学性、统一性、通用性、兼容性、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设计网络信息分类体系。
最重要的是应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用学科分类与主题分类相结合,遵循从总到分,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关系,设计网络信息分类法。
3、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分类法,对用户界面的要求主要是:①类目清晰。
不同级别的类目应采取不同的版面形式,类目与其相关的网站信息也应采取不同的版面形式,使网民一目了然。
②路径明确。
网络信息分类法要在所有用户界面中设置路径指示标,用以指明网民查找的途径及其网站数,以明确网民自己所处的位置。
③跳转便捷。
网民可能从用户界面上所显示出的各种入口进行检索或转向检索,编制用户界面时应采用链接技术,使逆向检索或转向检索更方便。
④帮助切实。
网络信息分类法应在所有的用户界面中设置帮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