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8-2016)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8-2016)

河南大学文学考研历年真题(2008-2016)2008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一、《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1、给第一段加标点。

2、翻译后两段。

3、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二、《枯枝和鲜花》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

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那天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光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定开的牵牛花。

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花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

天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咸到它们原来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真题】2015河大古代文学专业真题

【真题】2015河大古代文学专业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真题】2015河大古代文学专业真题
古代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楚辞江西诗派三言二拍
简答: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现代文学部分:
名词解释:新格律诗
给出作品写作家:《天狗》《秋》《上海的狐步舞》《燃烧的荒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其他忘记了,很基础)
论述《日出》的思想内涵
文艺学部分:
名词解释:审美距离艺术典型
简答: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创作主体的创造能力有哪些?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认识。

专业二:古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比兴正始文学沈宋江湖诗派骈赋传奇
简答:三曹诗歌创作特色
柳永对词体建设的贡献及创作手法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论述:中唐诗歌的变化及其原因
明清小说在章法结构上的艺术成就
作品分析:《满庭芳·用东坡韵题自画莲社图》,给该词加标点并分析内容及风格。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历史专业课试卷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历史专业课试卷

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历史专业课试卷2001年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2、董仲舒3、玄学4、永贞革新5、行省制度6、班匠银二、简答:1、简要评述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措施。

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

3、中唐以前府兵制与中唐以后募兵制的区别何在?4、清朝在周边地区采取了哪些特别管理制度?三、论述:关于王安石变法,学术界有哪些不同观点?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新法的评价。

2001年河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1、明治《五条誓文》2、凯末尔革命二、简答:1、法国的启蒙运动2、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1、分析英法德美工业革命的过程和特点。

2、分析1926年后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四、翻译:(加标点,再翻译,是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一篇繁体史料略)2006年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基础课(中国通史<1949年之前>)一、名词解释:1.氏族公社2.楚汉之争3.八王之乱4.《唐律疏议》5.猛安谋克6.中国共产党第7次代表大会二、简答:1.简述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的必然性。

2.简述东汉田庄经济。

3.简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4.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措施。

5.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6.简述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意义。

三、论述:1.试评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2.试评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和意义。

2006年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卷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史、历史文选)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2.董仲舒3.靖难之役4.理藩院二、简答:1.简述春秋大国争霸的实质和意义。

2.简述秦朝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3.简述清朝官员考察制度。

三、论述:论述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历史文选部分(其它题目略)将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文。

20-21年903真题

20-21年903真题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 .东北作家群
2 .象征派诗歌
3 .故事新编
4 .《白毛女》
简答:
1 .郁达夫小说艺术风格
2 .《女神》艺术风格
3 .《阿Q正传》艺术成就
论述:
结合作品,分析沈从文小说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
名词解释:
1 .《古诗十九首》
2 .四家诗
3 .桐城派
简答:
1 .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的核心与实质
2 .简述李清照前后诗风的不同
3 .《庄子》艺术特色
论述:
1 .结合作品,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
2 .《风》《骚》不同的创作手法
河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903古代文学:三言二拍5,七体5,风雅颂5
简答: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10,
史记的思想价值10,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0o
论述:孟子和庄子艺术特点的异同点15。

拥刘反曹的倾向及看法15o
现代文学:孤岛文学5,中国诗歌会5,女神5,现代诗派5。

简答: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特色10,
张爱玲的艺术成就10,
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10o
论述: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京派小说的艺术成就25。

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河南大学2007年真题文学综合部分一、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5)1、风雅颂2、两汉乐府诗3、元白诗派4、四人南戏5、三言二拍(二)论述:试述《史记》的叙事艺术(25)二、现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5)1、《新青年》2、问题小说3、中国诗歌会4、语丝派5、小剧场运动(二)问答题(25)以相关的文本为例,谈谈鲁迅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三、文学理论(10*5)1、文学的审美意识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文学意境的特征是什么?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总的原则是什么?阅读与写作部分(文章自己搜索)一、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1、给文章的第二段加上标点符号。

(25)2、翻译文章的第三段(25)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2*5)明年诸特立向介4、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为了表达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15)二、阅读鲁迅的散文诗《立论》,完成下列两道题目。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对它的内容的理解。

(25)2、根据自己对《立论》的理解,自命题目,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1200字,50 分)河南大学2008年真题文学综合部分一、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4)1、风雅颂2、花间派3、古文运动4、二拍(二)问答题(30)北宋有哪些具有里程碑氏的词人?写作特色是什么?二、现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4)1、小剧场运动2、新感觉派3、中国新诗派4、语丝派(二)问答题(30)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鲁迅、茅盾的写作艺术。

三、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5*2)1、文学的审美艺术2、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问答题(10*4)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2、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其关系。

3、文学的“无用之用”。

4、风格及其特点。

阅读与写作部分一、阅读宋濂的《送天台陈庭学序》,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2016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专业一:文学批评与写作
文学理论 50
一、名词解释 10 文艺学意境
二、简答题
艺术的繁荣期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与作为社会骨骼的物质基础的发展也不成比例,谈理解。

(大概是这样)
三、论述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文言文阅读 50
一、《十三经注疏》的体例,《毛诗正义》 16
二、《战国策赵策》
1.加点词的词性,用法,意义。

16
2.加点词的用法,意义。

8
3.翻译。

10
现代文阅读 50
读拉封丹《肢体和胃》写800字左右作文。

专业二:中国语言文学
古代文学 50
一、名词解释 20 风雅颂《七发》古文运动董西厢
二、简答题 30
1.孟子散文的特点
2.苏轼对词的贡献
现代文学 50
一、名词解释 10 “人的文学”延安文艺座谈会
二、简答题 20
1.新月派新格律诗的特点与创作实践
2.结合作品谈谈萧红小说的特点
三、论述题
结合作品谈谈老舍小说的创作特征和艺术特色。

语言学概论 50
一、分析 20
1.同义词辨析爱护----庇护失望----绝望
2.短语结构精神饱满春天的到来爸爸和妈妈吃苹果
3.分化歧义句老教授楼。

菜不热了。

欢迎的是张三。

二、名词解释 15 音位的条件变体组合关系语素
三、论述题1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河南大学2007年真题文学综合部分一、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5)1、风雅颂2、两汉乐府诗3、元白诗派4、四人南戏5、三言二拍(二)论述:试述《史记》的叙事艺术(25)二、现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5)1、《新青年》2、问题小说3、中国诗歌会4、语丝派5、小剧场运动(二)问答题(25)以相关的文本为例,谈谈鲁迅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三、文学理论(10*5)1、文学的审美意识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文学意境的特征是什么?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总的原则是什么?阅读与写作部分(文章自己搜索)一、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1、给文章的第二段加上标点符号。

(25)2、翻译文章的第三段(25)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2*5)明年诸特立向介4、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为了表达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15)二、阅读鲁迅的散文诗《立论》,完成下列两道题目。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对它的内容的理解。

(25)2、根据自己对《立论》的理解,自命题目,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1200字,50 分)河南大学2008年真题文学综合部分一、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4)1、风雅颂2、花间派3、古文运动4、二拍(二)问答题(30)北宋有哪些具有里程碑氏的词人?写作特色是什么?二、现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4)1、小剧场运动2、新感觉派3、中国新诗派4、语丝派(二)问答题(30)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鲁迅、茅盾的写作艺术。

三、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5*2)1、文学的审美艺术2、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问答题(10*4)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2、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其关系。

3、文学的“无用之用”。

4、风格及其特点。

阅读与写作部分一、阅读宋濂的《送天台陈庭学序》,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1、给第一段加标点。

2019年河南大学文学专业考研真题

2019年河南大学文学专业考研真题
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神韵说
2、春秋三传
二、问答
1、《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聊斋志异》艺术特点
三、论述
《西游记》艺术特色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语素
2、组合
3、关系
4、语言的谱系分类
二、简答
①混合语和洋滨径的区别联系
②无字时期人们的记事方式
2019年河南大学文学专业考研真题
文学理论:
一、名解
1、共鸣
2、期待
3、视野
二、简答
1、影响艺术构思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
2、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三、论述
艺术真实性的特点?
现当代:
一、名词解释
1、文学
2、研究会
3、社会剖析
4、小说
二、简答
①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萧红的小说
②分析周作人的文学史贡献
三、论述
结合作品谈对新月派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试题————————————————————————————————作者:————————————————————————————————日期:2008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一、《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

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

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1、给第一段加标点。

2、翻译后两段。

3、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

二、《枯枝和鲜花》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

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那天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光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定开的牵牛花。

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花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

天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咸到它们原来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屎,脚下卷着萧条的风。

也看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棵树,我微笑着。

1、文章用了什么手法,对内容的理解。

2、对内容的理解写篇文章。

2008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二:文学综合古代部分一、名词解释(共20分)1、风雅颂2、花间派3、古文运动4、二拍二、问答题(共30分)北宋有哪些具有理程碑式的词人?写作特色是什么?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共20分)1、小剧场运动2、新感觉诗派3、中国新诗派4、语丝派二、问答题(共30分)结合具体作品,谈谈鲁迅、茅盾的写作艺术。

文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共10分)1、文学的审美艺术2、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问答题(共40分)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2、文学活动四要素及其关系3、文学的“无用之用”4、风格及其特点2009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一,古文阅读:苏辙的《黄州快哉亭》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1、给选文第二段加标点2、解词(括号里的字)其势益(张)以览观江流之(胜)变化(倏忽)草木(行列)王(披襟)当之3、翻译“士生于世”至“乌睹其为快也哉”4、概括出此文的主旨和写作特点二、现代文阅读郭沫若的《寄生树与小草》寄生树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气中洋洋得意。

它倨傲地俯瞰着下面的细草说道:“你们可怜的小草儿,你看我的位置是多么高,你们是多么矮小!”细草们没有回答。

寄生树又自言自语地唱道:“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

有大树做我庇护,有大树供我养料。

我是神不亏而精不劳,高瞻乎宇宙,君临乎小草,披靡乎浮云,揖友乎百鸟。

啊哈哟,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

”一场雷雨,把大树劈倒了。

寄生树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上。

细草儿们为它哀哭了一场。

寄生树渐渐枯死了。

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便追悼它,为它哀哭。

寄生树被老樵夫捡拾在大箩筐里,卖到瓦窑里去烧了。

每逢下雨的时候,细草们还在追悼它,为它哀哭。

1924年,在上海1、概括此文的艺术特点2、结合本文主旨,自命题目,写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

2009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二:文学综合古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风雅颂2、汉赋四大家3、文章四友4、江西诗派5、诸宫调二、论述:红楼梦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现代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2、文学研究会3、沦陷区文学4、海派5、人的文学二、论述:以鲁迅的《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和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为例,谈谈三人在塑造农民形象的特点。

文学理论部分1、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2、举例说明王国维的意境划分类型。

3、象征型文学的特征4、艺术构思的方式有哪些?5、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2010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一,相州昼锦堂记[宋]欧阳修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于是乎书。

1,给第二段加标点202,翻译最后一段303,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是什么25二,拉封丹的<陷入泥泞中的车夫>艺术手法15,写一篇文章(1000字左右)602010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二:文学综合文学理论部分10*51,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2,对于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正确方针是什么?3,文学创造主客体关系是什么?4,小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古代文学部分一.名解:江西诗派,公安派,苏州剧派3*5二.简答:2*81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 <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段唱词表现了杜丽娘怎样的思想情怀?三,论述:你怎样看待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痴情"性格?19现代文学部分一名解:新文化运动,问题小说(5*2)二简答10*21,艾情诗歌独特的意象?2,老舍小说的京味特色三论述20以具体作品,论述鲁迅<呐喊>和<彷徨>的叙事艺术?2011河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一:阅读与写作现代文学部分:屠格涅夫《麻雀》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

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象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

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嘶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

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向后退下来……。

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恭敬的心情,走开了。

是啊,请不要见笑。

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

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一八七八年四月一、分析写作特色二、根据你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作文古代文学部分欧阳修《苏氏文集序》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

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

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