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合集下载

手术室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护理教学查房

手术室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护理教学查房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护理教学查房查房目的:1.掌握膀胱的局部解剖。

2.熟悉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

3.掌握“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器械护士的配合“4.掌握"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的配合°5.掌握“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查房重点:1.膀胱的局部解剖。

2.“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一一器械护士的配合。

3.“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一一巡回护士的配合。

4.“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思考题:1•什么是膀胱三角?其特征是什么?2.膀胱癌外科手术方法有几种?3.“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适应证?4.“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体位要求有哪些?5.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护士长: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是目前泌尿外科膀胱癌手术治疗较为常见的术式。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开展得越来越普遍,它具有细致、精确地处理盆底深部的重要结构,术中创伤小、出血少、减少术后感染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业界广泛的认可。

所以,今天我们选择一位膀胱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来系统学习一下相关手术知识,提高此类手术的配合质量。

下面就请洗手护士来介绍一下这位患者的病历。

洗手护士:汇报病历资料患者李某,男性,58岁,主因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4个月,肉眼血尿10天。

诊断:膀胱肿瘤,于20XX年6月8日收入院。

外科查体:T36。

C,P90次1分,R23次1分,BP118∕68mmHg,神清语利,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及肿大,呼吸音清,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a专科检查:双侧肋脊角区对称无隆起,双肾区未触及肿块,无压痛,无叩击痛,吸气相未闻及血管杂音。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前言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dical Cystectomy with Ileal Conduit)是一种常见的膀胱癌手术方式,一般需要在手术后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术后护理相关知识。

术后病情观察疼痛由于手术切口较大,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并做好镇痛措施。

常用药物包括可待因、吗啡等。

呼吸手术后患者的呼吸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快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引流术后需要在膀胱和肠道之间造口,留置尿管和引流管,用于排除尿液和肠液。

在管路留置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排液量、排液性质,及时发现排液异常。

外伤手术后的外伤包括手术伤口和留置管路的创口,需要对疮口进行妥善护理,避免感染。

护理措施翻身手术后需多次翻身,以避免出现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在翻身过程中,患者需要有专人帮助,同时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避免疼痛加重或创口出血等并发症。

营养手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营养补充,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饮食方面,可以进行高蛋白、低脂、低纤维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

疼痛手术后的疼痛需要及时缓解,常用的方法包括镇痛药物、热敷、按摩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疼痛管理。

留置管道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尿管护理:尿管出口周围需要进行清洁,注意避免尿管的牵拉和移位。

当尿液排出量下降或停止,建议及时进行尿管通畅操作,以保证排尿通畅。

2.引流管护理:定时更换引流袋,观察排液量和排液性质是否正常。

避免拉扯并及时发现管口渗漏现象。

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肠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

总结通过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并提高治愈率。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护理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护理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护理目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68例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对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

标签:护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效果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于未累及尿道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通过该手术进行尿路改道,术后新膀胱在生理功能及容量上与正常膀胱接近[1]。

近年来,我院对部分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8例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病理报告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Ⅲ级,术前患者均行彩超多普勒、CT等检查+活检确诊为膀胱癌,均符合手术指征,所有入选者均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将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34例患者。

实验组中,患者年龄46~72岁,平均(53.8±4.7)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54.2±4.9)岁。

两组膀胱癌患者在年龄等资料上大致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2心理护理患者在被确诊为膀胱癌后,在护理时,要向患者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优越性、安全性及手术流程及术中配合要点等,同时向患者介绍膀胱癌治疗成功病例。

由于该手术需要尿流改道,因此向其讲解手术的创新性及注意事项,术前做好新膀胱功能的锻炼。

1.2.2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手术疗效。

患者术前3d即进食无渣流质食物,同时给予链霉素、甲硝唑等口服,术前1d禁食,口服硫酸镁导泄,术前晚及术晨用生理盐水灌肠,直至排出液颜色清亮、无渣物,则结束灌肠。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膀胱全切是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及膀胱肿瘤复发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工作都有较大影响,2006年12月~2007年1月我科成功地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例,均经B超、CT检查确诊,男1例,74岁,女2例,年龄32和47岁,2例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中1例为结核性膀胱挛缩,伴有血尿和排尿困难,肿瘤复发,均行全面检查,行STPCT确定,无全身肿瘤转移,心、肝、肺、肾功能正常,能耐受手术。

1.2 结果:本组术后随访3~10个月,3例均能自尿道正常排尿,一次最大排尿量250~300 ml。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及时对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原位新膀胱的优点、麻醉、手术方式以及预后,使患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各种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前检查:全面了解患者有无全身性疾病,采取综合治疗,全面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血糖、尿脱落细胞。

2.3 术前准备:(1)肠道准备:回肠膀胱手术的肠道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3天口服链霉素0.5 g/d,分2次服。

甲硝唑以杀灭肠道细菌,防止术后感染,术前2天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进全流质饮食,术前2天每晚清洁灌肠,术晨置胃管保留,以减轻全麻后的胃扩张,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减少全麻的并发症。

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

3 术后护理3.1 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手术返回病房后,按全麻术后要求平卧6小时,头偏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及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持续性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每30分钟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病情稳定后酌情延长时间,做好记录,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渗血多,术后遵医嘱及时补液、静脉高营养(TNA)、输血,每日确保液体准确输入,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5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

结果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结论积极地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来愈多的腔镜手术代替开放手术,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等优势,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手术患者接受。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开展,也证明了微创手术的进步。

我院自2012年至今开展了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术中强调医护之间默契配合,护士应充分了解膀胱的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岁。

其中3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病检均为高分化肌层侵润性尿路上皮癌,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头部降低15度。

采用五点穿剌法建立气腹进行腹腔内操作。

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游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下输尿管,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壁;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离断尿道;然后分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切除膀胱前列腺;在下腹正中作5~6cm切口,取出标本,再将回肠拉至切口外,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Bricker术)。

1.3结果本组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10~430min,平均387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2~5d,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1~3月患者回肠膀胱造口無并发症发生,能自我护理,恢复正常生活。

2巡回护士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1d,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访视,并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从而对患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等。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疼痛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如放松、冥想、冷敷等,以缓解术后疼痛。 患者及家属教育:介绍疼痛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认识和应 对能力。
引流管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 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 压迫、扭曲
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 操作,预防感染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 的围手术期护理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术前准备 2 术中护理 3 术后护理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5 康复指导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 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安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 其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原因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 安全性,增强其对手术的信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 的心理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肠道准备
术前3-5天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到全流质食物 术前1天和手术当天早上进行清洁灌肠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肠道炎症等疾病 术前2周内禁止食用含有大量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肠瘘
定义: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器官或组织之间的异常通道,导致肠内容物外泄
原因: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感染、肠道炎症等
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加强术后护理,控制感染
处理方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肠出血
原因:手术创伤、吻合口狭窄、回肠代膀胱黏膜坏死等 预防: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处理:药物治疗、压迫止血、手术治疗等 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遵循医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造口皮肤颜色,观察有无坏死2.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3.术区有无渗血、渗液4.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1.1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效果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营养支持: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饮食,体质弱的患者,给予静脉补液并输血,以改善全身状况。

1.3肠道准备: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2日进无渣流质饮食,口服甲硝唑片0.2g,3次/d,术前一天禁食,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

术晨留置胃管。

1.4其他:术前系统检查心、肝、肺、肾功能,并备皮、备血。

吸烟患者劝其戒烟,预防肺部感染。

2术后观察及护理2.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与尿量的变化,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及尿液引流。

观察腹部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及时处理。

2.2饮食护理:术后7-9天左右开始进食少量流食。

当天无腹胀、腹痛时循序渐进半流食,继而少量多餐进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2.3加强基础护理:术后协助翻身,预防褥疮。

协助指导四肢活动,预防血栓发生。

鼓励患者深呼吸、拍背、雾化,预防肺部感染。

2.4各引流管的护理2.4.1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引流管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如有血块堵塞,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吸,或生理盐水少量冲洗。

如无异常,术后2周左右拔管。

2.4.2留置导尿管的护理:需妥善固定,及时挤压,保持通畅。

术后14-20天经逆行造影检查无漏尿和输尿管无反流现象即可拔管。

2.4.3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勤挤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耻骨后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

引流液少于20ML/1d时可拔出引流管,通常在术后1周。

2.5造口的观察及护理2.5.1造口的观察:造口黏膜红润有光泽,直径2.3Cm,略高于皮肤1.5-2CM,必要时涂氧化锌软膏。

如造口黏膜大量出血或变为紫黑色,应警惕造口缺血坏死,及时汇报医生。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护理

降低复发率
术后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 和护理,有助于降低肿瘤 复发的风险。
02
CATALOGUE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介绍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流程、预 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以减轻其焦虑 和恐惧。
提供心理支持
解答疑问
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提供专 业建议,确保其充分了解手术相关内 容。
术后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 步调整饮食,从流质食物逐渐
过渡到正常饮食。
高蛋白、低脂肪
为满足术后恢复所需的营养, 应摄入富含蛋白质、低脂肪的 食物,如鱼、瘦肉、蛋等。
多喝水
回肠新膀胱术需注意保持充足 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 食物,以免影响肠道功能。
康复训练
排尿功能训练
手术过程
手术前的准备
进行全身检查,评估患者的身体 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进行
切除膀胱,利用回肠构建新的膀胱 ,并进行输尿管与新膀胱的吻合。
手术后处理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必要的药 物治疗和护理。
手术效果
01
02
03
消除肿瘤
通过根治性膀胱全切,可 以彻底消除肿瘤的生长。
恢复排尿功能
回肠新膀胱术能够恢复患 者的排尿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复查项目
复查时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尿常规 、腹部B超等,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 的恢复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血液检查
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 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检查。
03
CATALOGUE
术后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准备
•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接触, 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 2.饮食护பைடு நூலகம்。术前血尿及手术创伤大失 血,所以术前给予患者高蛋白、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增加 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术前准备
• 3.严格肠道护理。术前肠道护理的目的是避 免术中污染腹腔,减少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 (尿瘘和粪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尤为 重要。要求患者术前2~3d无渣饮食,术前 1d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术前3d起口服 肠道抗菌药(如甲硝唑,链霉素)。术前晚清 洁灌肠。因术中使用电刀,禁止口服甘露醇 ,术日晨需再次清洁灌肠。
康复指导
• 指导患者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 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增加尿量,冲洗尿路。如 发现不适及时就诊。指导患者坚持不懈练习控制 新膀胱的能力及增强外括肌的功能,尽早恢复新 膀胱的可控力。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精心护 理及病情的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 感染,无肠吻合口瘘发生,出现短暂代谢紊乱, 经对症治疗已纠正,术后1个月内有尿失禁现象, 通过收缩提肛肌功能锻炼,3个月后可自行控制尿 液,术后半年患者未见尿道残端肿瘤复发及转移 。
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的护理
• 术后,留臵的双侧输尿管支架管从代膀胱回肠穿 出,暴露于腹部,有利于修复新膀胱及伤口愈合 。必须保证该引流通畅,避免早期脱落引起吻合 口水肿和狭窄而使上尿路梗阻。为防止逆行感染 一般不做冲洗,如有血块堵塞,须在严格无菌操 作下抽吸或用生理盐水少量冲洗。肾盂冲洗量每 次不超过5ml,不可用力过猛。如无异常,术后20 天拔管。
气囊三腔导尿管护理
• 留臵气囊三腔导尿管的目的使新膀胱切口 愈合,尿管从尿道插入新膀胱引出尿液、 肠液,因此应保持导尿管通畅,尿管阻塞 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次<100ml,避免 量过大影响新膀胱创面及吻合口愈合
膀胱造瘘管的护理
• 膀胱造瘘管是从代膀胱回肠穿出,暴露于腹部, 有利于修复新膀胱及伤口愈合,新膀胱是载取回 肠所制。肠黏膜层有小肠腺,会分泌小肠液。回 肠代膀胱术后初期肠道仍不断分泌黏液,小肠液 中含有多种消化酶,黏稠度较高,加之术后早期 各吻合口轻度渗血,形成小血块,两者混合,极 易堵塞新膀胱各路出口,使尿液排出障碍,膀胱 内压增高,导致各吻合口漏或尿漏,手术失败。 病人遭受更多的痛苦,故进行新膀胱冲洗,保持 各导管的通畅,及时有效将新膀胱内的尿液、黏 液、血凝块引出,保持新膀胱新膀胱内低压,有 利于新膀胱愈合尤为重要。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 术的护理
胸泌外科:熊俊蓉 2012年11月30日
病例介绍
患者,匡传松,男,62岁,于两年半 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肉眼血尿,呈全程 间发性,无疼痛,不发热,无尿急等症 状,近两个月来血尿加重,小便时疼痛 ,并有排尿困难,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 后示:膀胱占位,前列腺增生,收入我 科。
术前准备
• 4.肺部管理:术前教会病人翻身叩背,做 扩胸运动及下肢运动,术前一周不能抽烟
术后观察及护理
• 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术毕后返回重症监护室 应设专人护理,24h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准 确记录24h出入量,特别注意尿量和引流量。膀 胱全切术后由于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渗血可能 较多,观察腹部有无渗血及渗液情况,有无腹 胀,及时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 证输血输液通畅,合理应用抗生素,禁食期间 保证充足热量及水分,每天补液2000~3000ml ,密切关注并发症。
查体:
• T36.2℃,P76次/分,R18次/分,Bp118/70mmHg 于10月15日14:30行膀胱镜检术后,尿液颜色较 深,无其他特殊不适。拟于10月24日8:30在全 麻下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输尿管改造术,因 患者及家属要求请省级医院专家会诊手术,故 手术取消。于11月3日8:30在全麻下行膀胱癌根 治性切除术+回肠膀胱术,手术结束于14:00返 回病房,意识清楚,行心电监护,吸氧3升/分 ,持续膀胱冲洗,耻骨后引流管通畅,目前患 者病情稳定。
耻骨后引流管的护理
• 耻骨后引流管功能是引流伤口的渗出液,同时也 可观察代膀胱回肠有无漏尿发生,因此要始终保 持引流管负压吸引状态,达到有效引流,防止耻 骨后感染及伤口愈合。正常情况,引流液的颜色 将由第1天引出的较多的血性液体,逐渐减少,直 至无液体流出。当引流液24h<5ml时,可拔出引流 管,通常在术后1周。引流液24h<5ml可拔出引流 管。
术后观察及护理
• 2.饮食护理。由于术中肠吻合,避免发生 吻合口瘘,应延长禁食时间,即便肠道功 能恢复、肛门排气,也要在术后7~10d左 右开始进少量流食,如无腹胀腹痛,逐渐 开始进半流质,继而少食多餐进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术后观察及护理
• 3.术后卧床时间长,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鼓励 患者咳嗽、翻身,拍背及雾化吸入治疗。腹胀时 及时给予胃肠减压以避免发生吻合口瘘。 • 4.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 术涉及泌尿和消化两大系统,术后各引流管的护 理很关键。因此,所有导管一定要保持无菌,防 止逆行感染,保持管道通畅,不受压、扭曲、阻 塞和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 准确记录。并将各引流管贴明标签,分别管理。
碳酸氢钠冲洗膀胱
• 为了新膀胱更好成活,维持良好状态,我 们需要:减小尿液对新膀胱的各种刺激, 保持新膀胱及出口的畅通。用碳酸氢钠冲 洗液可以缓冲酸性尿液对吻合口、新膀胱 的刺激,防止吻合口和新膀胱狭窄、感染 ,有利于新膀胱的成活,和流出道的畅通
新膀胱可控能力的练习
• 拔除导尿管前3天开始夹管,定时(一般2小时) 放尿,锻炼膀胱反射功能,开始时每贮尿50ml放 尿1次,以后逐渐增加,当膀胱容量可容纳150ml 左右时即可拔管。拔管后指导患者定时排尿,间 隔30min~1h排尿1次,以后逐渐延迟至2~3h排尿 1次,如有尿失禁,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锻炼吸气 时缩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括约肌,以尽快恢复尿 道括约肌功能,及早完成新膀胱的可控力。晚上 也要定时放小便,防止逆行感染,多饮水。
康复指导
• 总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代膀胱手术创 伤大,出血较多。但其代膀胱功能较好,术后并 发症较少,可以让患者彻底甩掉尿袋,提高生活 质量。是理想的治疗方式,术前肠道准备,心理 护理,术后膀胱冲洗,新膀胱控尿功能锻炼是该 手术成败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新膀胱冲洗和功能 锻炼。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