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解剖实验全身骨
运动系统解剖试验全身骨

四、胸廓
肋体
肋颈 肋头
肋角 肋结节
肋沟
肋弓
柄
胸
骨
角
体
剑突
(一)胸骨
分柄、体、剑突三部分。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
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 对第4胸椎下缘。
(二)肋
组成:肋骨 + 肋软骨 数量: 12对
分类:真肋 ——1~7对; 假肋 —— 8~10对; 浮肋 —— 11~12对;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横突
椎体与椎弓围成 →椎孔 (24个)→椎管 (容纳脊髓); 椎弓根——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的部分; 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
和血管通过;
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 1个、
横突 1对、
上关节突1 对
下关节突 1 对。
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
(1)颈椎 共7块。 特点: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 第2颈椎又名枢椎、 第7颈椎又名隆椎。
实验一 运动系统解剖
一、目的和内容
★ 观察骨的一般形态、骨骼组成 ★ 观察典型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了解脊柱、胸廓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 观察颅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 观察上、下肢骨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骨盆、
足弓的组成,比较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别。 ★ 观察主要关节的组成 ★ 观察主要骨骼肌形态、分布、起止点、作用
二、材料和用具
? 人体全身骨架标本及各部分骨骼标本 ? 人体全身肌肉解剖标本
三、操作
?注意事项
一、骨的形状
长 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短 骨:分布于腕和 跗部(成群分布、 立方形)
扁 骨:位于颅、胸、盆部 不规则骨:如椎骨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实验三全身骨[实验内容]观察全身各骨。
[实验目的](一)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三)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方法与步骤](一)观察上肢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上肢带骨肩胛骨上肢骨肱骨自由上肢骨桡骨尺骨手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图2-3-1 锁骨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锁骨(图2-3-1)①呈“∽”形,无骨髓腔,位于胸廓的前外上方,分为“一体两端”。
②锁骨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称胸骨端,其末端为胸骨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呈扁平状,称肩峰端,其末端有肩峰关节面,与肩峰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③锁骨内侧2/3 凸向前,外侧1/3 凸向后。
④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2)肩胛骨(图2-3-2)①呈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上方,第2到第7肋之间,为扁骨,可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②两个面:腹侧面,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背侧面,有一自内下向外上方的横行隆起,称肩胛冈,其向外延续为肩峰,肩峰内侧有肩峰关节面,与锁骨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肩胛冈上、下分别有一浅窝,称冈上窝和图2-3-2 肩胛骨冈下窝。
③三个缘: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2.1运动系统动物解剖生理

髋骨
耻骨
骨盆联合 坐骨弓
髂骨
荐结节
坐骨结节
髂结节 髋臼 坐骨
后肢连结
荐髂关节:几乎不动 髋关节:髋臼-股骨头,多轴单关节。 膝关节:股胫和股髂,均为单轴复关节 跗关节(飞节):小腿-跗-跖,单轴单关节 趾关节:与前肢指关节相似
第二节 骨骼肌
一、概述
构造
肌腹:横纹肌纤维构成 肌腱: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肩关节:肩臼-臂骨头,多轴单关节,角顶向前。
前肢关节
肘关节:臂-前臂,单轴单关节,角顶后,屈伸。
腕关节:前臂-腕-掌,单轴复关节,角顶前
指关节
系关节 冠关节 蹄关节
均为单轴单关节
2.后肢骨骼
后肢骨
髋骨1:体内最大的骨。 膝盖骨(膑骨)1 股骨(大腿骨)1 小腿骨2:胫(大)-腓(小) 跗骨5:三列:近-距骨、跟骨;中央;远-1、23跗骨 跖、趾、籽与前肢掌、指、籽对应
面皮肌 额皮肌(牛特有) 颈皮肌(牛无) 肩臂皮肌 躯干皮肌 皮肌的作用:位于浅筋膜内,可使皮肤颤动。
一、皮肌
猪的浅层肌肉
(二)头部肌肉
面部肌:开肌和环形肌 咀嚼肌:开口肌和闭口肌 作用:1.开张和关闭自然孔。
2.使下颌骨运动,出现口腔的开张、关闭、咀嚼和吸吮动作。
(三)躯干肌肉
1. 脊柱肌 背侧肌群:背最长肌,髂肋肌 腹侧肌群:腰大肌和腰小肌(里脊肉) 作用:两背肌群同时收缩可伸脊柱,并提举头颈和尾; 一侧收缩可使脊柱向左或向右侧屈; 两腹肌群同时收缩可屈头、颈、腰尾部; 一侧收缩可使头、颈、尾偏向一侧。
关节腔
关节运动及类型
关节的运动:
屈伸 内收与外展 旋转 滑动
关节的类型:
骨数 运动轴
三天学会系解 系统解剖背诵顺口溜

系统解剖背诵顺口溜1. 运动系统全身骨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廓歌诀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肩关节歌诀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
肘关节歌诀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手腕骨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跗骨歌诀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人体解剖

⑦ 放气、听音、观察——然后扭开打气球气门旋钮缓慢放气,此时可听到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从无到有,由低而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A、在徐徐放气减压时当第一次听到血管音时的水银柱高度即代表收缩压,B、继续放气,在血管音突然由强变弱时(或声音突然消失)的水银柱高度即代表舒张压。
3.观察左心房。在心脏放大模型上可见左心房的后部较大,壁光滑,两侧有左、右肺静脉的4个开口。前部左前方为左心耳,将左心耳取下,可见其内有发达的梳状肌。腔内可见通向左心室的大裂口,即左房室口。
4.观察左心室。将心脏放大模型的左心室前壁取下,或取心脏解剖标本,辨认左房室口及其周缘的纤维环上附着的二尖瓣,瓣膜也借腱索连于乳头肌尖端。在左房室口的前内侧观察主动脉口,辨认口周缘纤维环上附着半月形的主动脉瓣,其结构与肺动脉瓣相同。
[实验器材] :
血压计(检压计、脉压带、打气球、气门旋纽)、听诊器
[实验方法步骤] :
1、安静时脉搏的测定: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在被试者的桡动脉上,以10秒为单位连续计数每10秒钟的脉搏频率,如连续三个10秒的脉搏数是一样的,即以这个数字乘6,得出被试者每分钟的脉搏频率。如果被测者用相邻两个10秒的频率只差一次,连续测时每两个10秒的情况都是这样,即可以用邻近两个10秒的频率相加乘3,求得安静时每分的脉搏频率。
4.静置室温下10—15min后,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假如只是A侧发生凝集,则血型为B型;若只是B侧凝集,则为A型;若两边均凝集,则为AB型;若两边均未发生凝集,则为O型(图3-7)。这种凝集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所以有时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确定是否出现凝集。
实验三 心血管系统观察
实验三 运动系统——骨形 态、 骨结构与骨成分[可修改版ppt]
![实验三 运动系统——骨形 态、 骨结构与骨成分[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0a558abe1e650e52ea99d7.png)
4、骨发生与发育
❖ 1)骨发生 ❖ 在胚胎时期的间充质,出生后骨继续生长,
直到成年才停止生长,但骨的内部改建维持 终生。 ❖ 存在两种形式: ❖ (1)膜内成骨(顶骨、额骨和锁骨等)
膜内成骨
❖ 由间充质 ❖ 形成未来 ❖ 骨的膜性 ❖ 雏形-骨化 ❖ 中心。血管 ❖ 增生,间充质细胞增殖,骨祖细胞—成骨细
❖ 国际骨质疏松日。提醒大家人一生都应 该补钙。骨质疏松是导致中老年骨折的主要 原因。而老年人骨折往往是髋骨骨折占1/3。 预防需从小做起:
❖ 1、饮食的合理搭配 ❖ 2、良好的生活习惯 ❖ 3、户外的运动
R HO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 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 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 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 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 3、观察脱钙骨,理解骨的物理特性。 ❖ 4、了解骨生长和发育
❖ 依据骨的性质,了解骨形态,骨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
三、方法与步骤: 问题:
1、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运动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3、正常成人共有多少骨?幻灯片 4 4、颅骨+ =29块幻灯片 5 5、躯干骨是多少块? 6、126块是什么骨?
(3)红骨髓与黄骨髓的区别
骨的构造
❖ 骨膜 :生长修复重
❖建
❖ 骨质 :骨密质
❖
骨松质
❖ 骨髓 :红骨髓
❖
黄骨髓
❖ 3 、观察脱钙骨和煅烧骨 ❖ 观察要点: ❖ (1)观察脱钙骨有什么特征 ❖ (2)观察煅烧骨 有什么特征 ❖ (3)通过该小实验骨有什么物理特性 ❖ (4)人一生的骨成分比例是否 一样?
实验三 运动系 统——骨形 态、 骨结构与骨成分
人体解剖学课件之运动系统

1、椎骨旳一般形态
椎体
椎骨 椎弓 椎孔
椎弓根 椎间孔 棘突(1) 横突(2) 上、下关节突(2对) 椎管
2、多种椎骨旳主要特征
• 1)颈椎 • 椎体水平位。
第2-6颈椎旳 棘突短,末端 分叉。 • 第7颈椎又称隆 椎,棘突尤其 长,末端不分 叉。
• 2)肩胛骨
• 有3缘、3角及前 后2面。内缘薄; 外缘厚;上缘外 侧有一喙突。外 侧角有一卵圆形 旳关节盂,与肱 骨头有关节。
• 肩骨旳前面凹陷,称肩胛下窝;背面被隆起旳 肩胛冈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冈外侧端旳扁突 称肩峰。
2、自由上肢骨
• 涉及肱骨、前臂骨和手骨 • 1)肱骨 • 肱骨头:外是大结节,前
• 2)肘关节
• 构造:三个关节位于一种 关节囊中形成复关节:
• ①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 与桡骨小头连结。
• ②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 与尺骨半月切迹连结。
• ③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 小头与尺骨旳依额状桡骨 切迹连结。
• 运动:
• 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 与桡尺远侧关节可依共同 旳垂直轴作旋前、旋后运 动。
• 成人骨组织按排列形式和空间构造分为松 质骨和密质骨。
• 骨密质 • 骨松质
• 2、骨膜
• 分骨内膜和骨外 膜。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 骨外膜富有血管、 神经和淋巴管。
• 3、骨髓
• 在骨髓腔和骨松质旳网眼 内;
• 由多种细胞和网状结缔组 织构成,并有丰富旳血管 分布。在小朋友 期全部为 红骨髓,有 造血功能;约 到5-7岁 时,骨髓腔内旳 红骨髓 逐渐转变为黄骨髓, 失 去造血机能;骺、短骨 和扁骨中旳红骨髓终身 存 在。
运动体育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骨骼、关节、肌肉的形态和功能,为今后学习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骨骼观察-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的形态、结构及命名。
- 比较不同骨骼的形态差异,如长骨、短骨、扁骨等。
- 分析骨骼的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2. 关节观察- 观察人体关节标本,了解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命名。
- 分析不同类型关节的运动形式,如滑动关节、旋转关节、球窝关节等。
- 探讨关节的功能,如连接骨骼、实现运动等。
3. 肌肉观察- 观察人体肌肉标本,了解肌肉的形态、结构及命名。
- 分析不同肌肉的功能,如屈肌、伸肌、拮抗肌等。
- 探讨肌肉的生理特性,如收缩、放松等。
4. 运动系统整体观察- 观察人体运动系统整体标本,了解骨骼、关节、肌肉的相互关系。
- 分析人体运动系统的运动机制,如骨骼杠杆、肌肉拉力等。
- 探讨运动系统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准备- 携带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标本。
- 准备显微镜、解剖图谱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步骤- 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的形态、结构及命名。
- 观察关节标本,了解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命名。
- 观察肌肉标本,了解肌肉的形态、结构及命名。
- 分析骨骼、关节、肌肉的功能。
- 观察运动系统整体标本,了解骨骼、关节、肌肉的相互关系。
- 分析人体运动系统的运动机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观察结果- 观察到人体骨骼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类。
- 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等功能。
2. 关节观察结果- 观察到人体关节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球窝关节等类型。
- 关节具有连接骨骼、实现运动等功能。
3. 肌肉观察结果- 观察到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类型。
- 肌肉具有收缩、放松等功能。
4. 运动系统整体观察结果- 观察到骨骼、关节、肌肉的相互关系,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运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肋体
肋颈 肋头
肋角 肋结节
肋沟
肋弓
二、颅骨
组成: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 分类:脑颅骨(8块)
面颅骨(15块)
面
脑
颅
颅
骨
骨
(一)脑颅骨
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成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
蝶
筛
骨
骨
顶
额
骨
骨
蝶 骨
颞 骨
颌
颌
骨
骨
腭
骨
下颌骨 分1体2支。 下颌体: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
下颌支:包括冠突、髁突、下颌头(参与构成颞下颌关节)、 下颌颈、下颌切迹、下颌角。
冠突
下颌头 下颌颈
下颌孔
牙槽弓
下颌体 下颌底
髁 突
下 颌 支
颏孔 下颌角
(三)颅的整体观
1.顶面观(外面)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冠状缝
矢 状 缝
人字缝
为骺软骨(使骨不断加长),成人遗 留为一骺线(骺软骨骨化)。
二、骨 的 构 造
骨密质 骨质 骨松质
骨膜
骨
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血管、淋巴和神经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煅烧骨
脱钙骨
四、脊柱
颈
(一)组成
颈椎 7
胸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5
腰
1个
尾椎4-5
1个
1 2
3 4
(二)椎骨的形态
椎体 椎弓 突起
椎孔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横突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 (24个)→椎管 (容纳脊髓);
椎弓根——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的部分; 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
和血管通过;
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 1个、
横突 1对、
上关节突 1 对
下关节突 1 对。
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
(1)颈椎 共7块。 特点: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 第2颈椎又名枢椎、 第7颈椎又名隆椎。
•颞窝
新生儿颅的特征
特征 脑颅远大于面颅,面颅/全颅为1/8;颅囟(前囟、后 囟、蝶囟、乳突囟)。
前囟
蝶囟
乳突囟
后囟
2人、颅人的颅特的点特点。
鼻旁窦
1、额窦
筛板
筛骨垂直板
3、蝶窦
犁骨 骨腭
2、筛窦 4、上颌窦
额窦
蝶窦
筛窦 上颌窦
鼻旁窦 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
名称
位置
额窦(最高) 眉弓深面
筛窦
筛骨迷路
枕 骨
•脑颅骨 8块 顶骨2 颞骨2 额骨1 筛骨1 枕骨1 蝶骨1
•面颅骨15块 鼻骨2 泪骨2 颧骨2 下鼻甲2 上颌骨2 下颌骨1 犁骨1 舌骨1
额
顶
蝶颞
枕
(二)面颅骨:
成对的(共12块)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
下鼻甲
不成对的(共3块)有犁骨、
颧
鼻骨 下颌骨和舌骨。
骨
犁骨
泪骨
上
下
二、材料和用具
人体全身骨架标本及各部分骨骼标本 人体全身肌肉解剖标本
三、操作
注意事项
一、骨的形状
长 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短 骨:分布于腕和 跗部(成群分布、 立方形)
扁 骨:位于颅、胸、盆部
不规则骨:如椎骨
不规则骨
含气骨
扁
骨
扁骨
短骨 不规则骨
体:骨干,髓腔,骨髓,滋养孔; 两端: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 干骺端:为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幼年时
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
前脱出的作用。
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四)脊柱生理弯曲 颈
颈、腰曲
胸
后天形成,向前凸 胸、骶两曲
先天形成,凸向后 腰
优点:胸腔、盆腔扩大, 重心向后,有利 于直立
1 2
3 4
脊柱外行歌诀
脊柱形似竹节鞭, 二十四块椎骨连, 颈七腰五胸十二, 骶尾各一下端连, 脊柱前观有特点, 上细下粗尾部尖, 如此形态很科学, 承受压力密相关, 翻过脊柱后面观, 棘突连成一条线, 颈椎棘突短分叉, 胸棘细长叠瓦状, 腰棘水平向后伸, 腰隙最大易进针, 侧观生理四个弯, 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两曲凸向后, 颈曲腰曲向前凸, 胎儿脊柱呈C形, 生后抬头现颈曲, 坐力行走腰曲观, 胸骶后凸为先天, 颈腰前凸胸骶反, 弹性减震形体妙.
C4
横
突
前弓
孔
齿突凹 寰椎
后弓
C1
C7 齿 突 C2
枢椎
(2) 胸椎 共12块。 椎体两侧上、下肋凹,横突有肋凹, 棘突伸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
肋 凹
(3) 腰 椎 :共 5块 椎体粗壮 棘突水平伸向后方,呈板状
(4) 骶 骨 :1块 三角形,
岬 (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 骶前孔、骶后孔、 骶管、骶管裂孔、 骶角 ( 骶管麻醉以此作定位标志)、 耳状面。
活动度较大) ②颈腰部的纤维环前厚后薄,加之椎间盘
后外侧无韧带加固,因此纤维环破裂时, 髓核容易向后外侧脱出,入椎管或椎间孔, 压迫脊髓和脊神经,临床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
功能:使椎体连结紧密并起缓冲垫的作用。
发育:20-30岁是发育的旺盛期,30岁后逐
渐停止发育,弹性开始降低而脆性
增大。
韧带:
耳 状 面
骶管裂孔
骶角
骶岬 骶后孔
骶前孔
(5)尾骨 退化
歌诀
椎骨外形不规范, 各有特点记心间; 颈椎体小棘发叉, 横突有孔很明显; 胸椎两侧有肋凹, 棘突迭瓦下斜尖; 腰椎特点体积大, 棘突后伸宽双扁。
(三)椎骨的连接 ——椎间盘
椎间盘
构成:髓核、纤维环 数目:23个,总厚度约占脊柱长度1/4-1/5。 厚度:①中部最薄、颈部次之、腰部最厚(颈腰
四、胸廓
肋体
肋颈 肋头
肋角 肋结节
肋沟
肋弓
柄
胸
骨
角
体
剑突
(一)胸骨
分柄、体、剑突三部分。 颈静脉切迹、锁切迹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
对 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 对第4胸椎下缘。
(二)肋
组成:肋骨 + 肋软骨 数量:12对
分类:真肋 ——1~7对; 假肋 —— 8~10对; 浮肋 —— 11~12对;
1.顶面观(内面) 上 矢 状 窦 沟
颗 粒 小 凹
2.后面观 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下项线
枕外隆凸
颅侧面观 (1)乳突 (2)颧弓 (3)颞窝 (4)颞下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颞窝 颞下窝
外耳门
乳突 颧弓
翼点
•颅侧面观
翼点(太阳穴)
颞窝前下部较薄,在 额、顶、颞、蝶骨会 合处最为薄弱,此处 常构成H形的缝,称 翼点。其内面有脑膜 中动脉前支通过。
实验一 运动系统解剖
一、目的和内容
★ 观察骨的一般形态、骨骼组成 ★ 观察典型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了解脊柱、胸廓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 观察颅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 观察上、下肢骨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骨盆、
足弓的组成,比较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别。 ★ 观察主要关节的组成 ★ 观察主要骨骼肌形态、分布、起止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