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上海博物馆东馆三星堆参观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东馆三星堆参观观后感宝子们!我最近去了上海博物馆东馆看三星堆的展览,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一个神秘又奇幻的世界,简直酷炸了!刚走进那个展厅,就感觉一股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
哇塞,那些面具的眼睛啊,又大又突出,就像外星人一样。
我当时就想,这三星堆的古人是不是真的见过啥天外来客,不然怎么能做出这么奇特的东西呢?那眼睛大得感觉能看穿宇宙似的,而且面具上的纹路特别精致,每一道线条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还有那些青铜人像,一个个身姿挺拔,姿势各异。
有的站得笔直,双手好像拿着什么东西,感觉像是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这些人像的发型也很有特色,有的像是梳着冲天辫,在现代那就是超级前卫的造型啊。
我站在那些人像面前,就感觉他们仿佛是从远古走来的巨人,虽然静静地站在那里,但是却有一种无形的威严,好像在守护着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再说说那些青铜树吧。
我看到青铜树的时候,嘴巴张得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了。
这树也太高了吧,而且枝繁叶茂的,每一根树枝上都有一只小鸟或者别的小物件。
我就琢磨着,这树在三星堆文化里是不是代表着连接天地的通道呢?树上的小鸟是不是就是传递信息的使者呢?感觉这背后的想象力简直要冲破天际了。
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一边看一边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他们能做出这么精美的青铜器,简直就是奇迹啊。
而且这些三星堆的文物每一件都充满了未解之谜,越是看就越是让人好奇。
比如说那些器物的用途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制作成这样奇特的形状呢?这些问题就像小爪子一样,挠得我心里痒痒的。
我觉得这次参观就像是一场冒险,一场探索古老文明的冒险。
我在那些展品之间穿梭,就好像在和远古的三星堆人对话一样。
从展厅出来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奇特的青铜器,感觉自己像是被三星堆施了魔法一样,深深着迷。
我想,这就是历史和文化的魅力吧,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不管过了多少年,都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上海博物馆人民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人民馆观后感前几天去了上海博物馆人民馆,那可真是一场超酷的体验,感觉就像跳进了一个装满宝藏和故事的魔法盒子。
一走进人民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琳琅满目的展品,每一件都像是在大声说:“朋友,我可有好多故事要告诉你呢!”那些精美的瓷器,光滑得就像被仙女施了魔法一样。
你看那上面的花纹,细致得不得了,感觉像是工匠们拿着世界上最微小的画笔,一笔一笔精心勾勒出来的。
我站在那儿,眼睛都看直了,心里就在想,这得花多少时间和耐心啊,要是我,估计没画几笔就得抓狂了。
再说说那些古老的青铜器吧。
它们就像一群威严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有的青铜器造型特别奇特,感觉像是来自外太空的东西,但又透着一种古老的韵味。
我凑近去看上面的铭文,那些小小的文字就像神秘的符号,我一个都看不懂,但就是觉得它们特别厉害,像是在诉说着几千年前的秘密。
我就瞎猜呢,说不定是在讲当时的一个超级大的战争,或者是某个很牛的部落的故事。
还有那些书画作品,简直绝了。
一幅一幅地挂在墙上,就像一扇扇通往古代的窗户。
看着那些笔触,有的豪放得像奔腾的骏马,有的细腻得像春天的微风。
我看着一幅山水画,感觉自己都能走进画里去,跟着画家一起在那山水之间漫步。
我就在想,这些画家肯定都是有一双魔法的手,能把他们看到的美景、心中的意境这么完美地呈现在纸上。
在馆里走着走着,我还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民俗展品。
像那些古老的服饰,花花绿绿的,样式特别奇特。
我就想象着以前的人穿着这些衣服走在街上的样子,肯定特别有范儿。
还有那些小玩意儿,像精致的荷包、古怪的小摆件之类的,每一个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这让我觉得,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呀。
而且,馆里的氛围也特别好。
周围的人都在静静地欣赏展品,偶尔能听到一些小声的惊叹或者轻声的讨论。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是一群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人,因为这些展品聚在了一起,共同感受着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9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9篇)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暑假的一天,小姑妈让表哥和我去参观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
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也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半,地面四层半,建筑总高度为29.5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哇!博物馆里面的人真多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
看了简介,我知道了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3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通用13篇)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中午时分,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馆,这是1996年新建的馆。
里面有四个楼面,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展出了上起一万年前,下至二十世纪初的青铜、陶器、书法、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
我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馆,里面陈列着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它们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而美观实用。
雕塑馆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铜铸件件是精雕细刻。
二楼的陶瓷馆详细地介绍了制陶的.每一个过程。
书法馆里是浓墨喷香,会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
玉器馆里的400多件宝贝是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家具馆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欢少数民族馆,里面的服饰、染织绣、陶器、面具、藤竹编,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创造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
让老外们流连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二月十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上海博物馆。
那天天空下着雨,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到达了博物馆大门前,我看到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一个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馆共有4层建筑,里面拥有很多精品馆藏,汇集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铜器、书法、绘画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一楼为古代青铜馆,二楼为古代陶瓷馆,三楼为古代书法绘画玺印馆,四楼为古代玉器、钱币、明清家具馆。
整幢楼气势磅礴,上圆下方的形状寓意为“天圆地方”,我们从四楼到一楼依次参观。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钱币馆,我从中了解到钱币的起源,从最开始海贝到刀币、铜钱、银锭等金属钱币,它们形式多样、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状的刀币、外圆内方的开元通宝、各种制作钱币的陶范,还有让我震惊的钱树……在参观过程中,我看见了许多外国友人,他们很认真地欣赏着每件藏品,我想这些宝贝不仅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们代表着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最新文档】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三篇-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三篇引导语:上海博物馆很多人都去过,里面充满了许多有趣的东西,那么要怎样写一篇有关上海博物馆观后感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一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二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是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观后感

参观上海博物馆东馆的观后感朋友们!我最近去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东馆,那可真是一场超级有趣又涨知识的奇妙之旅啊!一走进东馆,首先就被它那超现代又充满艺术感的建筑风格给震撼到了。
宽敞明亮的大厅,简洁流畅的线条,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未来世界与历史文化交融的奇妙空间。
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繁华都市的喧嚣中被拉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静谧天地。
在馆里溜达的时候,就像是在穿越时空隧道。
那些精美的文物啊,简直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细腻的瓷器,每一件都像是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站在那些青铜器前,仿佛能看到几千年前的工匠们在精心打造它们,那一个个神秘的纹饰,说不定都藏着古人对神灵的敬畏或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我就琢磨着,这些古人可真厉害啊,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居然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咱现代人有时候还得向老祖宗好好学习学习。
说到瓷器,哇塞,那简直是人间绝美的艺术品。
薄得像纸一样的瓷壁,上面绘制着精美的图案,颜色还那么鲜艳。
我看着那些瓷器,就跟看仙女似的,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把它们给惊着了。
而且不同朝代的瓷器风格差别还特别大,就像在看一部瓷器的时尚演变史。
唐代的瓷器大气磅礴,宋代的瓷器简约高雅,元代的瓷器又有那种豪迈的异域风情,到了明清,那工艺就更加精湛得不像话了。
我还特别喜欢馆里的互动展示区。
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只能干巴巴地看,这里有好多好玩的互动装置。
你可以通过触摸屏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还能模拟一些古代的制作工艺。
我在一个互动装置前玩了半天,就像个好奇的小孩子一样,探索着古代文化的奥秘。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让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可远观的地方,而是可以让我们真正参与进去,和历史文化来一场亲密互动。
当然啦,在参观过程中也看到了好多小朋友。
他们那充满好奇的小眼神,跟我一样在文物前流连忘返。
这时候我就觉得,这样的博物馆真的太有意义了。
它不仅仅是一个存放文物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文化的课堂。
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说不定这里面就有未来的考古学家或者历史学家呢。
参观上海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上海市博物馆观后感《参观上海市博物馆观后感》去参观上海市博物馆,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横跨古今的奇妙旅程。
刚踏入博物馆的大门,那种静谧、庄重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大厅里宽敞明亮,布局有序,能感觉出这个承载无数历史文化瑰宝的地方充满了神秘。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走进古代青铜器展区的时候。
那些青铜器具摆放得错落有致,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仍散发着古朴厚重的气息。
看到那些精美的纹饰、奇特的造型,我感觉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比如那个大克鼎,鼎身上细致的饕餮纹和铭文,真的是让人惊叹于古人技艺的精湛。
当时我就在想,在没有现代科技工具的古代,他们是怎么把那繁密的纹饰雕刻得如此入微的呢是花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啊。
在书法绘画区,看着一幅幅珍贵的书画作品,让人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无论是那笔锋刚劲的书法,还是笔触细腻的绘画,都像是在无声地讲述着创作者的心境与那个时代的故事。
有一幅山水画,画面中连绵的山脉、潺潺的流水,整个画面充满着灵动,就像一扇通往古时文人墨客内心世界的窗户。
我站在那幅画前,久久不能移步。
在参观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
比如说在古代货币展区,有很多造型奇特、各式各样的货币,那些货币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当时货币体系里的流通规则,我没能完全搞明白。
但就是这种半知半解的状态,更激发了我想要深入了解古代商业和经济的兴趣。
还有陶瓷展区,看着从简单质朴到华丽精致的陶瓷,我想到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工艺水准和生活需求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一件宋代的青白瓷,淡雅的色泽,简洁的造型,体现出那个时期独特的艺术品味。
看完上海市博物馆的展览后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无数历史沉淀之上的。
这些展品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们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博物馆就像是一个无声的老师,在这里你能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厚度。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走进这样的文化殿堂,去探索,去感受。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能够很好地保护中国的珍贵文物。
参观了博物馆,小伙伴们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感想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品才网篇一: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篇二:上海博物馆观后感暑假的一天,小姑妈让表哥和我去参观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
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宝库,也是上海社会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整幢建筑是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的传统说法:"天圆地方"。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半,地面四层半,建筑总高度为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
哇!博物馆里面的人真多呀,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也有许多是中国各地来的参观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上海博物馆总面积达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建筑以圆顶方体的基座象征着“天圆地方”,它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所得到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馆中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晴朗的冬日,我有幸与同学一同前往并参观了上海博物馆这座沉淀了华夏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自豪的丰碑。
怀着一份期待的心情去寻觅历代能工巧匠和文人墨客的足迹。
展馆宽绰,光线暗淡,人影稀疏,寂静幽幽的。
你可以静心、自由浏览,也允许拍照。
这里,没有喧哗,人们墨守契约,用眼和心观察,平和静穆,品位历史文化艺术珍品,沐浴一种精神享受。
整个博物馆设有青铜、陶瓷、书法、绘画、雕塑、印章、玉器、钱币、少数民族工艺十个固定陈列厅,另有国际交流书画展等。
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
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他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在一件件的文物熏陶下,我们沉睡的感觉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
我只能说,有一些文物,他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留下了痕迹......
在陶瓷馆里,各种形态迥异的陶瓷作品中凝聚着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我不禁为古人的心灵手巧而赞叹;在青铜馆里,我见识了中国铸造艺术的博大精深;步入绘画和书法馆,我顿时被那一幅幅大气恢宏的作品所感染,俗话说字如其人,透过风格各异的作品对各位书画大家的性情可见一斑;在历代钱币馆里,我们领略了中国及波斯等文明古国的货币演化的历史;四楼的明清家具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一件件散发着檀木香的案几或是摇椅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去感受其中的独特韵味。
从一开始看到上博的标志性古代铜板建筑开始,我们就对我们的参观充满了期待。
从一楼的雕塑馆和青铜器馆到四楼的少数名族工艺馆和中国古代货币馆,每个馆都展示了中国历史独特的一面。
所有馆共同构成了辉煌的中国历史,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在看每一件展品的时候心中一定会有一种自豪感,一种作为中华儿女独有的自豪感。
我只想用一句话来表达心中的感想:中国,我以你为豪。
此一游让我收获颇丰,让我暂时从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解脱,让心灵得到一次净化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