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汇总.

合集下载

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

甲状腺手术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

2.3 术中 RLN 监测的指标参数
• • • •
2.3.1 RLN 连续性指标 术中肉眼识别 RLN 连续性,所有暴露的 RLN 拍照记录。 2.3.2 RLN 功能完整性指标 严格执行 IONM 四步法,喉镜监视气管导管电极接触,患者肌松状态 控制平稳下,记录 V1,R1,R2,V2 肌电信号。 • 2.3.3 RLNi 诊断指标 • 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术后第 1 天均需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情况,并保留录 像资料。喉镜检查声带活动不对称或固定,诊断为 RLNi。术后每隔 2 周复查喉镜,声带活动恢复后,每隔 1 月复查 1 次喉镜。通过术中 拍照记录神经连续性、肌电信号保证功能完整性,术后第1天喉镜检 查声带运动情况,最后将术中 RLN 照片、肌电信号波形图及喉镜下 声带图附于病历,循证医学,避免纠纷。
• • • • •
2.2 术中 RLN 监测信号解读
• 术中 RLN 监测四步法可在 RLN 解剖前后获得非常有用的数据。 • 2.2.1 RLN 功能完整性良好 • 解剖 RLN、切除甲状腺肿瘤、术野止血后, V2 与 V1, R2 与 R1 相比,信号无
• • • •
明显减弱。 2.2.2 pRLNi V1 信号可引出,排除监测故障、气管导管电极与声带接触及肌松状态影响, R2 及 V2 信号丢失。 2.2.3 tRLNi 术中监测 RLN 肌电信号减低,立即停止操作。通过探查 RLN 入喉处,如获得信 号,可沿神经向近端探测直到肌电信号无法引出;或者沿RLN暴露部的最近端探 测无法引出信号,向远端探测直到获得信号,既可精确定位“损伤点”。术中分 析查找损伤原因,及时处理(解除误缝误扎或结缔组织束带压迫,修复不小心切 断的部分神经纤维,观察神经钳夹损伤点功能恢复情况),避免出现 pRLNi。通 过逐步探测 VN 及 RLN 肌电信号,阐明神经受损的部位及原因,监测 RLN 功能完整性,这是肉眼观察无法实现的。

神经监护仪定位后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监护仪定位后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

8 5例患 者 均 确 定 了 神 经 位 置 , 功 解 剖 出 喉 返 神 经 13条 , 以 保 护 , 成 3 加 无
例 损 伤 。 结论
在 甲状 ( ) 手 术 巾 , 旁 腺 采用 神 经 监 护 仪 探 测 , 确 定 喉 返 神 经 位 置 , 行 解 剖 , 短 了 时 间 、 高 先 再 缩 提
喉返神经监测是 近年来开展的新技 术 , 由于只 但 是间接探测 , 不可 能全过 程持 续监测 , 也不 能完 全避 免损伤 。为 解 决 这 一 问题 , 科 自 20 我 07年 3月 ~ 20 09年 1 0月采用二 者相结合 的方 法 , 即先 利用 神经
毕 即可开始手 术 。 14 手 术方法 . 按常 规方法进 行 甲状 腺手术 , 在安
国 M d ncX m d公 司生 产 的 N M M E et i o e r I T MG加 强 型
后发声 正常 。其 中 l例 甲状 腺癌 行 颈清 扫 患者 , 术
后 1 月出现 声音 嘶哑 , 个 考虑 为 瘢痕 压 迫所致 , 3个
月后恢 复正 常发声 。
3 讨 论
气 管插管 式表面 电极 。麻 醉方式选 用低 流量异氟 醚 吸人合并 丙泊 酚静 脉输注 的静吸复 合全麻 ¨ 。
1 08
神 经监 测 技术 最 早始 于 面神 经 的保 护 , 国内开
N Pl M—u e型肌 极 位置 与电 阻是 否符 合 要求 并 予 以调 整 , 直 流 电刺 激 的 电流范 围 0~3m 刺激 电 流持 续时 间 A, 为 5 2 0 I 的单相 波 , 激频 率 4次/ 。检测 完 0~ 5 s x 刺 s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O卷第 4 4

神经监测仪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监测仪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效率 8 .% 。 89
3 讨 论
定位 精 度 和放 射 治 疗 剂 量 是 伽 玛 刀 放 射 治 疗 能 否取 得 满 意疗 效 的两 个 重要 的硬性 指 标 , 定 位 而
精 度是 第 一 位 的 , 它是 整个 伽 玛 刀放 射 治疗 过 中
每 个 环节 精 确 度 的总 和 , 要 由定 位 精 度 、 疗 摆 主 治
< . m, 保 了治 疗 的精确度 。 0 5m 确 全 部 患者在伽 玛 刀治 疗 3个 月 后 , 据 临 床症 根
() 4 由于 每例 患 者 的 体形 及 头 部 大 小 形 状 不 同 , 定
位 头架在 高度 上 最好 可 调 节 , 样 可 以大 大 提 高 患 这 者 的舒适 度 。

9 ・ 4
21 年 3 0乏= 月第 3 卷第2 3 期
J rao Nv ein o nlf ay d i u M ce

V0 .3 1 3.N0 2.M | _2 2 . d r 01
尺 , 病 灶 位 于 标 尺 框 内 , 记 录 定 位 标 尺 的 初 使 并 始值 。 15 C . T扫描 方法 先 扫描 出治 疗 部位 的正 位 定位 像, 设定 出扫描 的上 下界 范 围。根 据 常 规 增 强 扫描 程序 , 定 注射 造影 剂 后 开 始 扫 描 的 时 间 。扫 描参 设
通过应 用上述 定位 方法 对 1 3例 头颈 部肿 瘤 患 5
者进行 C T扫 描定位 , 能精 确 制定 治疗 计 划 , 且 由 并 于头 颈部肿 瘤不 受 呼 吸 运 动 的影 响 , 者 分 次 治疗 患 的摆 位重 复 性 极 高 ,所 有 患 者 的 治 疗 综 合 精 度 均

甲状腺手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临床应用体会

甲状腺手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临床应用体会

甲状腺手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临床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探查喉返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常规行喉返神经探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结果实验组100例甲状腺手术共探查喉返神经178例次,暂时性损伤发生率2.0% (2/100),无永久性损伤。

62.0% (62/100)的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深面,33.0% (33/100)位于动脉浅面,5.0% (5/100)穿行于动脉分叉处。

对照组60例甲状腺手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8.3% (5/60) ,无永久性损伤,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P=0.065)。

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探查喉返神经是安全、实用的,能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并预防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中图分类号]R4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2-0023-02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甲状腺术中是否有必要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一直存在争议[1,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甲状腺手术160例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录2008年8月~2010年3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45例,女性115例,年龄36~72岁(平均58岁);单侧50例,双侧110例;其中甲状腺癌32例,占20.0%(32/160),甲状腺良性疾病128例,占80.0%(128/160)。

实验组100例手术共显露喉返神经178例次。

1.2 麻醉及术式选择本组160例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单侧次全切除25例,单侧全叶切除14例,一侧全叶切除+对侧次全切除38例,双侧次全切除51例,甲状腺癌根治术32例。

1.3 喉返神经探查方法本组100例喉返神经探查术全部采用甲状腺下入路法,即:常规在甲状腺囊内进行甲状腺分离,扎甲状腺中静脉,处理甲状腺上极,分离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游离下极,结扎甲状腺下静脉,根据Simon三角(甲状腺下动脉、喉返神经及颈动脉组成的三角)关系确定喉返神经,紧贴甲状腺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各分支,然后沿喉返神经内侧向上解剖至其入喉处,切除甲状腺。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附559例临床分析)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附559例临床分析)
医 源性 喉 返 神 经损 伤 。
关 键 词 喉 返 神 经 ; 术 中显 露 ; 术 中损 伤 ; 甲状 腺
中 图分 类 号 R 6 5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7 —9 5 6 4 ( 2 0 1 4 ) 0 1 —0 0 9 1 —0 2
D 0I 编 码 1 O . 1 1 7 2 3 / mt g y y x 1 0 0 7 —9 5 6 4 2 0 1 4 0 1 0 3 7
变3 6 7例 ; 再 手 术患 者 4 9例 ; 甲状 腺 癌 1 0 9例 , 微
小癌 5 9例 , 1 0 9例 甲癌 中行 患 侧 腺 叶切 除 +峡 部 切除 4 2例 , 患 侧 腺 叶 +峡 部 +对 侧腺 叶大 部切 除 4 3例 , 甲状腺 全 切 2 4例 ; 单 纯 行 中 央组 淋 巴结 清 扫5 6例 , 功 能性 颈廓 清 5 3例 。
中 国煤 炭 工 业 医学 杂 志 2 0 1 4年 1月 第 1 7卷第 1 期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C o a l I n d u s t r y Me d i c i n e , J a n .2 0 1 4 , V o 1 . 1 7 , N o . 1
双侧喉返神 经损伤 可导致失语 、 呼吸困难 , 缺乏 明显 有效 的补救 措施 , 故 术 中喉 返神 经损 伤 的预 防显 得 尤为 重 要 。本 文 回 顾 性 分 析 我 院 2 0 1 0年 1月 1
日一2 0 1 3年 6月 3 1日 5 5 9例 甲状 腺手术患 者 , 术中 均解剖并显 露喉返神 经 , 效 果 良好 , 现报 告如下 。
甲状 腺手 术 所 致 喉 返 神 经 损 伤 发 生 率 为 1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

讲座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5-0409-03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刘晓莉,孙辉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术中神经监测;喉返神经Keywords 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规避喉返神经损伤,一直是外科医生探索的课题。

甲状腺术中常规识别喉返神经是喉返神经保护的金标准。

但即使外科操作标准化,国内文献报道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0.3%~18.9%[1],仍然较高,而且不同医生间差别较大。

近年来,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在欧美国家广泛使用,术中快速定位喉返神经,甄别解剖变异,特别是在复杂甲状腺手术中提示风险操作,降低神经损伤率,成为喉返神经保护的有效辅助手段。

本文将对此项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做一阐述。

1喉返神经监测的技术原理1.1常规监测原理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原理(图1),基于喉返神经含有运动神经纤维,在术中应用探针(A)直接刺激喉返神经,喉返神经传递电刺激,使支配声带肌产生肌电信号,通过气管导管表面与声带接触的电极(B)接受肌电信号,神经监测仪显示肌电波形并发出提示音(C)。

如探测点至神经支配肌肉端功能完整,可引起声带肌电反应;喉返神经受损,声带肌电信号明显减弱,通过分析声带肌电信号波形、波幅、潜伏期变化,监测神经功能状态。

部分肌电信号消失也可能归咎于设备连接失误[2]。

喉返神经损伤点远端,仍能与声带肌、外围监测系统形成电生理环路,产生肌电信号;而损伤点近端探测时,电流无法跨越神经损伤点,导致支配肌肉接收不到电流刺激,无法诱导肌电信号。

根据以上表现,定位肌电信号发生变化的位置,即为神经损伤点。

限定神经损伤位置,便于快速查找分析损伤原因,及时处理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缩短手术时间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减少手术中寻找和辨认喉返神经的时间,从而 缩短手术的整体时间。
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
通过监测喉返神经的位置,医生可以更加彻底地切除肿瘤,减少复发 的风险。
局限性
设备成本高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需要使用专门的设 备,这些设备的成本较高,可能增加 手术的整体费用。
操作难度大
使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需要医生具备 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否则可能影 响手术效果。
指导术后治疗和康复
根据监测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术后治疗和康复方案, 促进喉返神经的功能恢复。
04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
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减少神经损伤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喉返神经的位置和功能,从而降低手 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少术后声带麻痹等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测喉返神经,医生可以更加精确地识别和保护神经,避免 不必要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为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好 的治疗体验。
02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原理和种类
电生理监测技术
01
02
03
神经电生理监测
通过记录喉返神经的电生 理信号,实时监测神经功 能状态,判断神经是否受 损。
肌肉电活动监测
通过监测喉返神经所支配 的肌肉电活动,判断神经 功能是否正常。
手术中监测
实时监测喉返神经的电生理活动
通过神经监测仪器,实时监测喉返神经的电生理活动,帮助术者准确识别神经的 位置和功能状态。
指导手术操作
根据监测结果,术者可以更加精确地分离和保护喉返神经,避免误切或损伤神经 。
手术后评估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在困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在困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在困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傅平;周凯;洪华章;王俊;林良庆;李坚【摘要】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在困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神经监测技术应用到6例困难甲状腺手术中,探寻和保护喉返神经.结果 6例患者无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应用到困难甲状腺手术中,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避免神经损伤.【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07【总页数】2页(P694-695)【关键词】喉返神经监测;甲状腺;手术【作者】傅平;周凯;洪华章;王俊;林良庆;李坚【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普外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普外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普外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普外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普外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普外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甲状腺手术相关纠纷以及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1-3]。

据统计,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0.3%~18.9%[4-6]。

而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因初次手术造成的解剖间隙、层次消失、瘢痕牵拉等因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甚至可高达25%[7]。

2016年11月开始我科将喉返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应用到困难甲状腺手术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例,女4例,男2例,年龄39-65岁。

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首次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乳头状癌,1周后再次手术2例。

2例良性疾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例恶性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

1.2 操作方法⑴喉返神经监测仪(型号为NIMResponse3.0,Medtronic公司生产)的连接:①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医师使用可视喉镜,使NIM气管插管式电极与双侧声带充分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B超
CTPET-CT细针 Nhomakorabea刺甲状腺癌的外科规范化治疗
最小切除范围: 患侧腺叶+峡部切除
甲状腺癌手术: 甲状腺切除+淋巴结清扫
最大切除范围: 全甲状腺切除
病例介绍
• 患者胡某某,女,84岁,因憋喘3天入院,在内一科 接受治疗,完善辅助检查后诊断为甲状腺占位,为求 手术治疗转入我科。 • 2016-04-13 行颈部强化CT示甲状腺双侧叶体积增 大,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病灶,最大者位于左侧叶, 最大截径面积约3.8*3.3cm,其内见不规则钙化影, 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气管略向右移位伴受 压变窄。 • 拟诊断为甲状腺癌
2016-04-20 在全麻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 术中使用神经探测仪 • 因术中探查见左侧喉返神经与肿瘤长在一起,决定给 予结扎,右侧喉返神经在神经探测仪的帮助下避免了 操作中受到损失。 • 患者术后恢复正常,于2016-04-28治愈出院。
该技术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高发趋势,尤其 是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亦 呈现扩大趋势,相应地手术造成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 亦见增多。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 两侧喉返神经损伤除了造成患者发声障碍,还可引起 患者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发 生医疗事故、产生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
• 在总结术前预测甲状腺肿瘤可能侵犯、压迫或与 RLN 粘连、 以及不排除神经变异存在 NRLN 的复杂甲状腺手术 IONM 经 验基础上,添加术中喉镜监视肌电信号接收电极这一关键步骤, 并进一步规范指标参数,建立了标准化 IONM 方法,包括:手 术前后纤维喉镜记录声带运动情况,术中喉镜监视保证气管导 管电极与声带接触良好,解剖 RLN 前后记录 VN 肌电信号, 照相记录暴露后 RLN, 大大减少了错误的监测信息,显著提高 了此项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术中肉眼识别联合神经监测保 证 RLN 连续性与功能完整性。
临床表现
• 1、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 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现 。 • 2、未分化癌可在短期内出现上述症状,除肿块 增长明显外,还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 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 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侵犯颈丛出现耳、 枕、肩等处疼痛,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 表现。颈淋巴结转移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 • 3、有的患者甲状腺肿块不明显,因发现转移灶 而就医时,应想到甲状腺癌的可能。髓样癌患者 应排除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可能。对 合并家族史和出现腹泻、颜面潮红、低血钙时应 注意。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 技术的应用
惠民县人民医院 外一科 闫进贵
Company
LOGO
甲状腺解剖
流行病学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1.5%,发病率为2.5/10万~ 4.0/10万/年, 近年来发现率呈上升 趋势。甲状腺癌是人体发病率最高的 内分泌器官肿瘤,全世界发病率上升 最快的实体瘤,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
病因
环境
基因
现代生活 方式
病理分型
滤泡状癌
约10%
髓样癌
约3-5%
乳头状癌
约80%
未分化癌
约2-5%
病理分型
类型 乳头状癌 组织起源 滤泡细胞 分化程度 高 临床特点 易淋巴转移和复发,预后佳
滤泡状癌
未分化癌 髓样癌
滤泡细胞
滤泡细胞 滤泡旁细胞

低 高
易血液转移,预后良好
早期转移,预后极差 遗传倾向,降钙素 CEA
• 以往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完全依赖于手术者的经验,术 者凭借肉眼观察解剖喉返神经或者采用远离喉返神经 走行区域进行操作的方法。由于喉返神经走行经常有 变异,并且肉眼辨识喉返神经很容易与血管、淋巴管 等相混淆,因而缺乏客观准确性,而且远离紧贴甲状 腺后方的喉返神经走行区域进行操作的方法,很容易 导致肿瘤病灶残留,影响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效果。
• 术中神经监测(INOM)是指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 术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在发达国家已经临床应用近20年,并逐步完善,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跨越多学科的手术中监测体系。术中 监测技术可以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已经逐 渐形成了现代手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ONM 在耳鼻喉科,颌面外科,脊柱外科,神经科等已经较 早应用。其在甲状腺外科的开展与应用对甲状腺手术 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仅手术更加合理,安全性提 高,而且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
一侧喉返神经
术中 RLN 监测技术原理
• 术中解剖 RLN 前,应用神经刺激 Prass 探针在气管食管沟定 位识别,快速限定 RLN 走行范围;显露 RLN后,应用探针直 接刺激 RLN,RLN 传递电刺激,支配肌肉—声带肌产生肌电 信号,通过气管导管表面与声带接触的电极接受肌电信号,神 经监测仪显示肌电波形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RLN 受损时, 声带肌电信号明显减弱,通过比较肌电信号变化,监测神经功 能状态,分析受损原因,及时解除损伤,避免 RLNi。
术中 RLN 监测技术原理
• 尽管此项技术存在缺陷,如肌电信号接收电极失灵, 肌松状态难以控制平稳,电刺激“击晕现象”等多方面 影响。IONM 肌电信号良好预测 RLN无损伤准确率 较高(92%-100%),但术中肌电信号丢失预测术 后出现声带麻痹准确率变异较大(10%-90%)。
术中 RLN 监测技术原理
标准化甲状腺 RLN 监测的方法及步骤
• • • • 2.1.1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情况。 2.1.2 术中麻醉管理及设备连接 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麻醉诱导给予中效非去极化 肌松剂 0.05mg/kg 体重,术中不再追加肌松剂,比 0.1 mg/kg 体 重肌松诱导更易保持患者肌松状态平稳。气管插管采用 NIM 标准加强 型TM气管内导管(女式导管内径 6.0 mm,男式导管内径 7.0 m m)。选择双肩皮下留置回路电极及接地电极,距离 RLN 及声带较近, 减少肌电信号传递干扰。在监测仪电极界面常规检查电极阻抗,单电 极阻抗<5.0k ,阻抗差值<1.0 k ,回到监测界面,肌电信号基线波 动在 10μV 左右,监测仪准备就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