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当代文学七套试卷(2013——201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国文学通论试卷 (7)

C. 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
)。 B.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D.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
9. 反思文学大多描写以社会底层小人物为主角的"苦难故事",其中, ((英蓉镇》的 作者是( )。 A. 张贤亮
C. 高晓声 10. 与《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姐妹篇的小说是(
给摒弃了'一一一一的长诗<<0 档案》就是一例。
30." 私人化写作"一般认为始于 创作的《私人生活》。
689
|得分|评卷人|
!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要求:内容切题,要点完整,表达流畅。错别字扣 1 分。
3 1.什么是"启蒙文学"?什么是"文学启蒙巧二者是什么关系? 32. 简要说明《在细南中呼喊》在表现暴力方面的主要特点。
D.<< 许三观卖血记》
|
!得分|评卷人 i
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要求: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21. 1917 年 1 月和 2 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一一一一一的《文学改良鱼议》和陈独秀的《文学
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正式开始。
22. 1921 年 10 月出版的郁达夫的《一一一一》是新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4. 主要因成功塑造了杨梦痴、汪文宣等人物形象而获得成功的巴金小说是(
A.(( 家)) ((春)) ((秋>> B.<< 憨园)) ((寒夜》
)。
c.(( 第四病室>>
((寒夜>>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手段网络);终考(比例70%、手段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答案]《布谷鸟又叫了》孙犁表现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的小说是()。
[答案]《山地回忆》梁斌写出的第一篇反映高蠡暴动的短篇小说是()。
[答案]《夜之交流》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位以表现石油建设和石油工人著称的“石油诗人”是()。
[答案]李季茹志鹃表现“游击队之母”英雄本色的小说是()。
[答案]《关大妈》受传统小说“五虎将”模式影响的战争小说主要有刘流的()等。
[答案]《烈火金刚》《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
[答案]省港大罢工在五六十年代坚持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七月诗派”诗人是()。
[答案]绿原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以()为代表。
[答案]《回延安》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原始神话很多,但英雄史诗不多,主要有()。
[答案]傣族的《召树屯》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等。
[答案]张爱玲;朱光潜;沈从文《红岩》的三条线索是()。
[答案]“重庆中美技术合作所”里的狱中斗争;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农村武装斗争;许云峰、江姐与国民党面对面的个人斗争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三千里江山》《上甘岭》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答案]陆柱国;巴金;杨朔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
[答案]《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我国的民族叙事诗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答案]民间叙事诗;英雄史诗;原始神话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_______”。
[答案]第一次文代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的《_______》的批判。
2013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24082013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是:B.《布谷鸟又叫了》2.《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于:A.省港大罢工3.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B.“半自由体”4.陈翔鹤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是;D.《陶渊明写《挽歌》》5.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英雄史诗是:A.傣族的《召树屯》6.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张扬的著名小说是:B.《第二次握手》7.《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C.胡玉音8.张贤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说,其总标题是:B.《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9.中国“西部文学”的代表诗人是:D.昌耀10.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D.《神鞭》二、多项选择题11.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A.《白雪的赞歌》C.《深深的山谷》D.《严厉的爱》12.著名杂文集《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A.邓拓C.吴晗D.廖沫沙13.体现出80年代戏剧创作“文化热”的主要作品有:B.《桑树坪纪事》C.《红白喜事》D.《狗儿爷涅架》14.在90年代产生的读物型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B.《情爱画廊》C.《无雨之城》D.《文化苦旅》15.马原运用“元叙事”手法创作的小说主要有:A.《冈底斯的诱惑》B.《虚构》C.《西海的无帆船》三、填空题16.中国20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____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194917.在50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掌与被称为“神童”的____,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
刘绍棠18.李犟的《李双双小传》与____的《“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
A.孙犁B.赵树理C.丁玲D.刘白羽2.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
A.杨沫B.冯德英C.梁斌D.欧阳山3.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
A.《红岩》B.《野火春风斗古城》C.《小城春秋》D.《铁道游击队》4.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郭小川体”的诗歌形式是( )。
A.“楼梯式” B.“半自由体” C.“民歌体” D.“散曲小令体” 5.唐提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 )。
A.《海陵王》B.《幻美之旅》C.《泪瀑》D.《划手周鹿之歌》6.《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通过历史的回忆、现实的抒情和对未来的幻想三段不同时空,描写了三个女性,其中,作家沈从文幻觉中的女性是( )。
A. 丁玲B.萧萧C.张兆和D.翠翠7. 60年代前期,专注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是( )。
A.《为了61个阶级兄弟》B.《谁是最可爱的人》C.《祁连山下》D.《县委书记的榜样一——焦裕禄》8.“陈奂生系列”作品分两个时期完成,其中,写于90年代的是( )。
A.《“漏斗户”主》B.《陈奂生上城》C.《陈奂生包产》D.《种田大户》9.谌容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中的作品是( )。
A.《人到中年》B.《光明与黑暗》C.《减去十岁》D.《沉重的翅膀》10.《孩子王》中,王福与“我”打赌是为了( )。
A. 到学校当音乐教师B.得到一本字典C.帮父亲上山砍竹子D.获得下棋比赛的资格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 20世纪50年代,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当代文学

试卷代号:24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011年 1 月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50 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A.李双双 B.布谷鸟又叫了 C. 三里湾 D.山那边人家2.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主要有知侠的等; A.铁道游击队 B.战斗在滹沱河上 C.烈火金刚 D.敌后武工队3.50 年代中期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小说中,发表得最晚的是 ; A.爱情 B.达吉和她的父亲 C.美丽 D.西苑草4.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 ; A.谢小山 B.叶和甫 C. 杨显之 D.王和卿5.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 A.光的赞歌 B.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C.在智利海岬上 D.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6.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 ; A.以老革命的人生遭际和革命历程作为叙事主体 B. 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去看待这 40 多年的历史 C.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 D.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看待这 40 多年的政治风云7.“改革文学”中着名的戏剧作品是 ; A.乔厂长上任记 B.三千万 C.血,总是热的 D.改革者8.在中国的“西部文学”中,其代表诗人是 ; A. 舒婷 B.顾城 C.江河 D.昌耀9.80 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 A.西线轶事 B.高山下的花环 C.金色叶片 D.雷场相思树lo.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位太太是 ; A.颂莲 B.毓如 C.卓云 D. 米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题有 1—4 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1.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等; A.沈从文 B.郭沫若 C.张爱玲 D.朱光潜12.郭小川着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 ; A.白雪的赞歌 B.一个和八个 C. 深深的山谷 D.严厉的爱13.茶馆表现中国近代最黑暗的三个时代是 ; A.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的清朝末年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初年 C. 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军阀混战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14.1985 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 ; A. 陈凯歌的黄土地 B.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 C. 田壮壮的猎场札撒 D.郑洞天的邻居15.王安忆 90 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 ; A.纪实与虚构 B.香港的情与爱 C. 叔叔的故事 D.岗上的世纪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6.中国 20 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 “中国当代文学”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年以后的中国文学;17.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 18;赵树理的——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19.罗广斌与——、刘德彬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 ,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 ; 20.上海文艺出版社于 1979 年 5 月出版的—— ,标志着“右派”作家的重新结集和面世;21.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的人屈指可数,——称得上是执着于十四行诗艺术的“独行侠” ;22.“文革”中着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23.巴金自 1978 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专栏,其间历时 8 年,共发表“随想”150 篇;24.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25.最能体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系列作品;26.在 80 年代前后形成的现代主义思潮中,绘画方面的主要作品有——的油画父亲等;27.将苏北高邮地区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28.描写了陶珂等六个女电话兵和男步话兵刘毛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29.、“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品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0、——的烦恼人生叶兆言的艳歌等;30.1986 年, 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31.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3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所谓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五、分析题30 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 800 字; .33.“锻炼锻炼” 的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4.风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试卷代号:24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当代文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 1 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1.B 2.A 3.B 4.B 5.A 6.C 7.C 8.D 9.A 10.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说明:每题有 1—4 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1.ACD 12.ACD 13.ABD ’ 14.ABC 15.ABC三、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6.1949 17.秦兆阳 18.登记 19.杨益言 20.重放的鲜花 21.唐浞 22.红灯记 23.随想录 24.芙蓉镇 25.高晓声 26.罗中立 27.汪曾祺 28.西线铁事 29.池莉 30.莫言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说明: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31.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 1第一幕时,他才 20 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3 分. 2到第二幕时,他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撒去了财神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4 分 3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 u, ,甚至用上了女招待;3 分3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所谓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 1“两代作家”:一是指曾活跃在“文革”前的中年作家;二是指出生于 50 年代以后的青年作家;2 分 2中年作家主要有徐怀中、黎汝清等;青年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军门子弟,如朱苏进、刘亚洲等,一是农家子弟,如李存葆、莫言等;5 分3“三条战线”指三种题材的创作,一是当代战争题材,二是和平军营题材,三是历史战争题材;3 分五、分析题30 分说明: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该题不得少于 800字; 33.俨锻炼锻炼”的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1第一次是干部与个别群众的冲突;第二次是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冲突;第三次则发展为群众与群众的冲突;3 分 2其意义在于,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冲突,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粗暴,农民群众有理无处说,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尖锐,以致造成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群众还带有抵触情绪等严重问题;7 分 3举例具体、恰当;10 分 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 分34.风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位“死者”来担当叙述者评分标准 1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使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也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 6 分 2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都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4 分 3举例具体、恰当;10 分 4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0 分试卷代号 : 24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011 年7 月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北京召开;2. 的百合花几经周折 , 发表在1958 年第3 期的延河杂志 ;3. 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4. 1951 月 , 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 ,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5. "文革"中着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沙家洪、、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队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泯;6. 1957 年 ,被列为审查对象的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 ;7. 中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8. 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为代表的系列作品;9. 1985 年 , 的文学的 " 根 " 第一次明确阐述了 " 寻根文学 " 的立场 ;10. 方方的风景和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 年 , 是 " 新写实小说 " 的两部开山之作;11. 于1979 年发表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 ;12. 在20 世纪80 年代 " 文化热 " 的影响下 , 在小说创作中出现一批以 " 文化化 " 为特征的系列作品,主要有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13. 在90 年代的 " 新历史小说 " 中 , 比较着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红高粱、的白鹿原等;14. "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 的花园街五号等;15. 在关于 " "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得分|评卷入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5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o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 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A. 火光在前B. 开不败的花朵C. 保卫延安D. 铜墙铁壁2. 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原始神话很多 , 但英雄史诗不多 , 主要有 ;A. 傣族的召树屯B. 纳西族的创世纪C. 苗族的苗族古歌D. 白族的开天辟地3. 爱 , 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A. 曹荆华B. 梁倩C. 钟雨D. 柳泉4. 在高山下的花环众多的英雄形象中 , 因两发臭弹而牺牲的英雄是 ;A. 梁三喜B. 赵蒙生C. 靳开来D. 薛凯华5. 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A. 颂莲B.毓如C. 卓云D.米兰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 1-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0 年代 , 记叙朝鲜战争的小说作品主要有英雄的故事、上甘岭、三千里江山等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 ;A. 王愿坚B. 巴金C. 陆柱国D. 杨朔2. 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A. 邓拓B. 吴南星C. 吴晗D. 廖沫沙3. 预示着当代文学新走向的 " 三只报春的燕子 " 是A. 曙光B. 班主任C. 伤痕D. 哥德、巴赫猜想4. 1985 年崛起的 " 第五代导演 "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A. 陈凯歌的黄土地B. 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 田壮壮的猎场札撤D. 郑洞天的邻居5. 韩少功 " 寻根文学 " 的主要作品有A. 爸爸爸B. 诺日朗C. 女女女D.归去来四、简答题每题 10分,共 30分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无错别字;1. 从对重大题材的处理和对现代战争场面的描写两个方面 , 简要说明保卫延安的开创性意义;2. 傅雷家书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内心苦闷3. 白鹿原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有哪些特点五、分析题 25分要求: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锻炼锻炼" 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 1957年秋末,"争先农业社"在整风运动中农村干部整治落后农民的故事;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1. 第一次文代会2. 茹志鹊3. 青春之歌4. 流沙河5. 红灯记6. 穆旦7. 芙蓉镇 8. 陈奂生上城 9. 韩少功10. 池莉 11. 蒋子龙 12. 陆文夫13. 陈忠实 14. 李国文 15. 朦胧诗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 5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1. D2.A3. C4. D5. A、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分说明:每题有 1 - 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1.BCD2.ACD3.ABD4.ABC5.ACD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 30分说明: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1. 从对重大题材的处理和对现代战争场面的描写两个方面 , 简要说明保卫延安的开创性意义;1 保卫延安通过不同类型的战斗场面 , 第一次在较大规模上正面地全景式地表现了整个战争进程;2 保卫延安从英雄主义的审美原则出发 , 通过战斗的惨烈、环境的残酷、生死的考验 ,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性格各异的英雄形象;2. 傅雷家书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内心苦闷1 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 , 一是对儿子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要求 , 通过对儿子近乎残酷的要求,可以看到一个严慈的父亲"为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表现了自己未能实现人生理想的苦闷;2 二是自己对各种文艺问题以及时局的看法 , 表现了一个有着稽康、刘伶式的精神风貌的现代知识分子,"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的真实内心,表现了一个感情极为丰富而元处倾诉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痛苦;3. 白鹿原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有哪些特点1 在叙事结构上 , 一方面采用多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 , 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 , 还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主线突出、明暗清晰的特点,围绕着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不仅展示了白鹿村的家族历史,而且也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过程;2 在叙事视角上 , 主要采用一种 " 全知视角 " , 既不有于已有的社会历史观点 , 也不完全依从自己的个人见解,而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来叙述历史和故事;五、分析题说明: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锻炼锻炼" 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 1957年秋未,"争先农业社"在整风运动中农村干部整治落后农民的故事;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 第一次是干部与个别群众的冲突 ;第二次是干部与广大群众的冲突; 第三次则发展为群众与群众的冲突;2 其意义在于 , 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冲突 , 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工作中存在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粗暴,农民群众有理无处说,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尖锐,以致造成劳动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群众还带有抵触情绪等严重问题;3 举例具体、恰当 ;4 论述正确深入 , 文字优美流畅 , 逻辑清楚明了 ;试卷代号:24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010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2.李准的与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3.“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合集;4.姚雪垠的第一卷以撞关南原大战和起义军在商洛东山再起为主要情节;5.“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等;6.在50年代因诗歌大风歌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西北荒地;7.的我的家在哪里,凝聚着她晚年的生命,可以看作是她近一个世纪生命历程的总结;8.杨绛在80年代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9.“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郑义的枫、的在小河那边等;10.艾青在被打成右派20年后,以一首小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上的一个新的高峰期;11.在80年代前后形成的现代主义思潮中,绘画方面的主要作品有袁运生为首都机场绘制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罗中立的油画;12.描写了陶坷等六个女电话兵和男步话兵刘毛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13.1979年,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脱颖而出,改革文学开始了它的发韧期;14.“新写实小说”名称的正式确立,是杂志1989年第3期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15.在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中,比较着名的作品有的红高粱、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创业史第一部中,哪一个人物形象存在着理念化的弊病A.梁三老汉B.梁生宝C.王二直杠D.郭振山2.三家巷中描写的“沙基惨案”发生在中;A.省港大罢工B.国民革命军北伐C.广州起义D.第一次国共合作3.对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历史题材创作影响最大的创作模式是;A.华阳国志模式B.子夜模式C.死水微澜模式D.财主底儿女们模式4.“改革文学”中着名的戏剧作品是;A.乔厂长上任记B.三千万C.血,总是热的D.改革者5.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A;颂莲B.毓如C.卓云D.米兰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 1.“山药蛋派”或“山西派”的主要作家有等;A.马烽B.西戎C.束为D.孙犁2.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A.小鲍庄之恋B.小城之恋C.锦绣谷之恋D.荒山之恋3.灵旗在重新审视历史时,设置了三种叙述视角,分别是;A.作家自己B.逃兵汉子 C.青果老爹D.二拐子4.方之的内奸描写的两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事件是;A.田玉堂护送杨曙 B.田玉堂当上了蚊香厂长C.田玉堂当上了政协委员D.田玉堂在“文革”中入狱5.孙甘露语言实验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主要有;A.访问梦境B.我是少年酒坛子C.信使之函D.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要求: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无错别字;1.简述正红旗下的主要特点;2.梁斌在红旗谱中没能实现预想目的的客观原因是什么3.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所谓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五、分析题25分要求:论述正确深人,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锻炼锻炼”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1957年秋末,“争先农业社”在整风运动中农村干部整治落后农民的故事;故事主要由三次冲突组成;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三次冲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1.百花齐放2.李双双小传3.九叶集4.李自成5.茹志鹃6.张贤亮7.冰心8.洗澡9.孔捷生10.红旗11.父亲12.西线铁事13,蒋子龙14.钟山15.莫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1.B2.A3.B4.C5.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说明:每题有1一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1.ABC2.BCD3.ACD4.AD5.ABC四、简答题每题l0分,共30分说明: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1.简述正红旗下的主要特点;1在题材上与作家以前的创作不同,主要表现作家自己本民族满族的生活;2在创作思想上,与作家在50年代后的创作不同,又回到了以前创作审视国民性的角度,对历史和风俗进行反省;3在表现手法上,与茶馆相类似,主要采用一种把重大的历史事件与思想主题化人日常生活的描绘之中的手法;4在创作风格上,与其他京味小说不同,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风俗描写,而是在其中寄托着对民族性的反思和批判;2.梁斌在红旗谱中没能实现预想目的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梁斌希望把朱老忠塑造成理想化的“农民英雄”,但红旗谱所表现的主要是农民斗争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广大农民还没有真正地觉醒,农民的发动主要还是靠运涛、江涛等革命知识分子;2在作品的第二部播火记中,有组织有觉悟的农民阶级才逐步承担起革命的历史重任,才能成为作品的主角;因此,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只能是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的成长过程;3.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所谓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是什么意思请简要说明; 1“两代作家”:一是指曾活跃在“文革”前的中年作家;二是指出生于50年代以后的青年作家;2中年作家主要有徐怀中、黎汝清等;青年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军门子弟,如朱苏进、刘亚洲等,一是农家子弟,如李存葆、莫言等;3“三条战线”指三种题材的创作,一是当代战争题材,二是和平军营题材,三是历史战争题材;五、分析题25分说明:论述正确深人,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8)202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的小说的是()。
A.赵树理《“锻炼锻炼”》B.周立波《山乡巨变》C.柳青〈创业史》(第一部)D.吴强《红日》2.50年代中期,大规模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主要有()等。
A.《登记》B.《布谷鸟又叫了》C.《三里湾》D.《山那边人家》3.“双百”方针期间出现的有益的文学探索不包括()A.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B.诗歌《草木篇》C.小说《红豆》D.小说《青春之歌》4.50年代中期活跃在诗坛的诗人不包括()。
A.郭小川B.贺敬之C.闻捷D.绿原5.老舍的剧作中,以表现北京市民对人民政府的感激之情为主题的是()。
A.《龙须沟》B.《胆剑篇》C.《茶馆》D.《明朗的天》6.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赵振开的()等。
A.《九级浪》B.《第二次握手》C.《波动》D.《火神交响曲》7.古华的《芙蓉镇》对当代文学的贡献之一是塑造了“运动根子”()的形象。
A.黎桂桂B.胡玉音C.秦书田D.王秋赦8.中国“西部文学"中的代表诗人是()。
A.舒婷B.顾城C.江河D.昌耀9.1985年,()发表《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A.阿城B.韩少功C.张承志D.贾平凹10.“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品不包括()。
A.《狗日的粮食》B.《一地鸡毛〉C.《烦恼人生》D.《现实一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其作者是俞平伯。
12.赵树理的《登记》完全可以看作是《小二黑结婚》的姊妹篇。
13.在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专科)历年试题及答案(一)电大《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008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l. 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2. 小说《林海雪原》在人物设置上,除套用“五虎将”模式外,也承袭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少剑波不仅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儒将”,身边还有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卫生员白茹。
3. 欧阳山早就有意要创作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历史小说,最初取名为《革命与反革命》,正式动笔时才改名为《一代风流》。
4. 梁斌的《红旗谱》原计划写四部,后来又发展为六部,但只完成了前三部,即《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烟图》。
5. 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刘半九”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
6. 老舍在当代文学史上继《方珍珠》后创作的第二部话剧是《龙须沟》。
7. 诗刊《星星》1957年1月创刊于成都。
8. “八个样板戏”中的两部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9. 巴金自199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八年,共发表“随想”150篇。
10. 徐怀中的小说《西线轶事》描写女电话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后的生活故事,主要受到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
11.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12. 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描写了菱花和两个女儿存妮、荒妹在爱情和婚姻上的悲剧故事。
13. 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4. 崔健首次唱出的《一无所有》,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
15. 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和张炜的《古船》的发表,标志着一种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当代文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
2.的《百合花》几经周折,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
3《》描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中,还有追名逐利的余永泽、贪图享乐的白莉苹,以及叛变革命的戴愉等。
4. 1957年1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5.“文革”中著名的“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现代戏《沙家浜》《_ 》、《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6. 1957年,被列为审查对象的发表了他归国后的第一首诗作《葬歌》。
7.《》中的“运动根予”王秋赦的形象是古华对当代文学的一个贡献。
8.最能体现高晓声创作特点的作品是以《》为代表的系列作品。
9. 1985年,的《文学的“根”》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
10. 方方的《风景》和的《烦恼人生》都问世于1987年,是“新写实小说”的两部开山之作。
11.于1979年发表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
12.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影响下,在小说创作申出觋一批以“文化化”为特征的系列作品,主要有的《美食家》等“小巷人物志”系列等。
13.在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中r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莫言的《红高梁》、的《白鹿原》等。
14.“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柯云路的《新星》、的<花园街五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13一、单项选择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表现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话剧作品是«布谷鸟又叫了》2.«三家巷》中描写的" 沙基惨案"发生于: 省港大罢工3. 被人们称为"新辞赋体"或" 郭小川体" 的诗歌形式是: 半自由体4. 陈翔鹤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是: «陶渊明写〈挽歌>>>5. 南方少数民族关于世界初创的英雄史诗是: 傣族的《召树屯»6. 在"文革" 的潜在写作中,张扬的著名小说是: «第二次握手》7. «芙蓉镇》中因政治运动而成为罪人和牺牲品的女主人公是: 胡玉音8. 张贤亮有九部著名中篇小说,其总标题是: «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9. 中国" 西部文学" 的代表诗人是: 昌耀10. 在冯骥才的市井民俗小说中,刻意表现民间文化中恶俗的小说是: «神鞭》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 0分)要求: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1. 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A.«白雪的赞歌» c. ((深深的山谷» D. ((严厉的爱》12. 著名杂文集《三家村札记》的作者是:A. 邓拓c.吴晗D. 廖沫沙13. 体现出80 年代戏剧创作" 文化热" 的主要作品有:B. ((桑树坪纪事》c. ((红白喜事» D. ((狗儿爷涅架》14. 在90 年代产生的读物型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B. ((情爱画廊》c. ((元雨之城» D. ((文化苦旅》15. 马原运用"元叙事"手法创作的小说主要有:A.«冈底斯的诱惑»B.«虚构》C.«西海的元帆船»三、填空题16. 中国20 世纪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 " 中国当代文学" 只是其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17. 在50 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题材作家中,李率与被称为"神童" 的刘绍棠,都是当时以产量高而著称的青年作家。
18. 李擎的《李双双小传》与的赵树理« "锻炼锻炼" »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
19. 罗广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儿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20. 1957 年1 月,诗刊«星星»在成都创刊,第一期就由于发表了日白的短诗《吻》和流沙河的散文诗《草木篇》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2 1. 在《关汉卿》中,田汉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创作的《蝶双飞》充满了浪漫的诗情,是爱情与理想的一曲浪漫主义绝唱。
22. 七月派诗人绿原在狱中自修了德语,阅读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的原著,后以"刘半九为笔名从事德语文学的编译,成为了著名的德语翻译家。
23.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出自北岛的诗。
24. "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的卢新华《伤痕》、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等。
25. 艾青在被打成右派20 年后,以一首小诗《红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上的一个新的高峰期。
26. 张贤亮在5 0 年代因诗歌«大风歌»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西北荒地。
27.80 年代"市井小说" 的主要作品有的邓友梅《那五》、《烟壶》等"市井文化" 系列等。
28. 汪曾祺将苏北高邮一带的风土人情、世俗生活、自然景观组合成一幅明媚的风俗画。
29. 崔健的《一无所有»,既是他的创作起点,也是中国第一首真正的摇滚作品。
30. 在90 年代的"新历史小说" 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的莫言《红高粱》、陈忠实的《白鹿原上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等。
四、简答题3 1. 简要说明周炳、区桃和陈文婷的形象特点。
(1) 周炳是一个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一个" 长得很俊的傻孩子" ,具有憨直、软弱、幼稚、温情等性格弱点,不切实际、富于幻想等思想弱点,既对革命胜利充满浪漫主义幻想,又经受不了革命失败的打击。
在一次次实际的革命斗争中得到锻炼后,逐渐成长和转变。
(2) 区桃是工人女儿的理想形象,一个精致的南国美女,既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又温柔敦厚、纯洁善良,既甘于贫寒,又勇于革命。
( 3分〉(3) 陈文婷是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幼稚、热情而任性,具有"娇骄"二气。
(3 分〉32. ((白鹿原》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有哪些特点?(1) 在叙事结构上,一方面采用多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还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主线突出、明暗清晰的特点,围绕着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不仅展示了白鹿村的家族历史,而且也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过程。
( 6分)(2) 在叙事视角上,主要采用一种"全知视角" ,既不有于已有的社会历史观点,也不完全依从自己的个人见解,而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个普通人的眼光来叙述历史和故事。
( 4分)五、分析题33.«茶馆》创造出独具特色的" 老舍式戏剧结构" ,克服了时间跨度大、情节松散和人物众多造成的困难。
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从作家在场景和人物安排两个方面分析《茶馆》的戏剧结构。
(1) 作者以"裕泰大茶馆"作为三幕戏的唯→场景,避免了三幕戏被分成孤立的三大块,同时,还特意设置了"傻 ."这个幕前人物,以民间曲艺形式"数来宝"穿针引线,起连缀作用。
( 4分)(2) 作者以"人物带动故事" 的方法,让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二爷( 秦仲义〉三个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唐铁嘴、刘麻子,以及宋恩子、吴祥子等其他次要人物则采用父子相承的方法,而其他人物,则随到随走。
( 6分)(3) 举例具体、恰当。
(10 分)(4) 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10 分〉34. 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例,简要说明顾城诗歌的风格特点。
(1) 纯净是顾城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
(2 分)(2) 顾城诗歌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批判到童话理想的过程,而批判主题又是服从于童话主题的。
( 4 分)( 3)((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一则失去了童年的诗人为怀念童年纯洁与率真理想而补写的童话。
( 4分)(4) 举例具体、恰当。
(10 分〉(5) 论述正确深入,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
(10 分)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014 年1 月一、单项选择题1.«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孙犁2. 在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敌后传奇故事中,知侠创作了著名的«铁道游击队»3. 在"保定二师学潮" 和" 高蠢暴动" 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梁斌4. 在《关汉卿》一剧中描写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的反面形象是叶和甫5. 在20 世纪60 年代坚持用十四行诗写作诗歌的诗人是唐提6. 方之的《内奸》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以一个富有民间色彩的普通商人作为叙述人7.«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描写的知识女性是: 钟雨8. 中国"西部文学" 的代表诗人是昌耀z9.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当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 «西线轶事»10.«妻妾成群》中陈佐千的四姨太是: 颂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 0分}1 1. 被排除在"第一次文代会"之外的重要文学家主要有《边城》的作者、主编《文学杂志》的著名美学家,以及在沦陷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等,他们是:A. 沈从文C. 张爱玲D.朱光潜12. 郭小川著名的叙事长诗"爱情三部曲"是指:A.«白雪的赞歌» C.«深深的山谷» D.«严厉的爱》13. 1985 年崛起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探索影片主要有2A.陈凯歌的《黄土地»B. 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c.田壮壮的《猎场札撒»14. 孙甘露语言实验较有代表性的小说主要有:A.«访问梦境» c.«信使之函» D.«我是少年酒坛子》15. 王安忆90 年代以后表现现代都市现实与历史的作品主要有zA.«纪实与虚构»B.«香港的情与爱》c.«叔叔的故事»三、填空题16.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俞平伯对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17.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提倡现实主义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秦兆阳〈何直〉的《现实主一一广阔的道路》。
18. 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反映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有王愿坚的《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系列短篇小说。
19. 罗广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作创作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又合作创作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
20. 王蒙于1953 年就创作了反映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而他刊登在物上的第一篇小说则是儿童文学作品《小豆儿》。
21. «阿诗玛》是彝族支系撒尼人口头流传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22. 在五六十年代"潜在形态" 的写作中,主要有沈从文的《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队傅的《致傅聪》、曾卓的《有赠队张中晓的《元梦楼随笔》和无名氏的多卷本长篇小说《元名书》等。
23. 巴金自1978 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其间历时8年,共发表"随想" 1 5 0篇。
24. 1978 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办的民间文艺刊物«今天»,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5高晓声26铁凝27汪曾祺28. 钟山29. 池莉30. 陈忠实四、简答题3 1. 简要说明《红岩》在许云峰、江姐、徐鹏飞这三个人物塑造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