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技术在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与研究

水力压裂技术在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煤炭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浅谈煤炭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余瑞品周波郭泰 摘要:文章简要讲解了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意义及发展历程, 介绍了近年来煤矿瓦斯抽采新技术的发展, 并简要的阐述几种比较适用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 的几种抽采方法技术,分析了现有抽采技术下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矿井瓦斯;瓦斯抽采;技术发展;抽采技术;展望 0 引言 广义的矿井瓦斯是指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来源是煤层和围岩内赋存并能涌入到矿井的气体,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的伴生物。为了减少和解除矿井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的威胁,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管道造成负压,将煤层中存在或释放出的瓦斯抽出来,输送到地面或其他安全的地方并加以利用的做法叫瓦斯抽采方法。近几年来,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增大,地应力越来越大,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瓦斯灾害严重地威胁着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制约着矿井生产的发展。同时,瓦斯又是一种经济的可燃气体,是一种清洁、方便、高效的能源,研究表明,瓦斯的主要成分CH4 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比CO2 要强很多,大力抽采瓦斯,既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资源, 又可以改善矿井安全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 并有利于保护环境和遏制温室效应。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煤层瓦斯,一直以来都是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我国煤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95%以上为井工开采,国有重点煤矿70%以上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大部分为低透气性煤层(渗透率<1m/d),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生产,近几年来我国在防治瓦斯灾害方面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很多矿井都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从采掘部署上把瓦斯抽采纳入正规生产的工艺流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充分保证,促进煤层瓦斯开发和 利用的规模化、系统化。 1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 随着煤炭工业技术的发展, 瓦斯抽采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我国煤 矿瓦斯抽采技术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 高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阶段 50 年代初期, 在抚顺高透气性特厚煤层中首次采用井下钻孔预抽煤层瓦斯, 获得了成功, 解决了抚顺矿区向深部发展过程中的瓦斯安全问题, 而且抽出的 瓦斯还被作为民用燃料进行利用。 (2) 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阶段 50 年代中期, 在开采煤层群的矿井中, 采用穿层钻孔抽采上邻近层瓦斯的试验在阳泉矿区首先获得成功, 解决了煤层群开采中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 的问题。此后在阳泉又试验成功利用顶板收集瓦斯巷(高抽巷) 技术抽采上邻近层瓦斯, 抽采率达60~70 %。到了60 年代以后, 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3) 低透气性煤层强化抽采瓦斯阶段

淮南矿区瓦斯抽采技术_赵干

第16卷第1期 2008年2月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 f Anhui Inst itute of A rchitecture &I ndustr y Vol.16No.1 Feb.2008 收稿日期:2007-10-28 作者简介:赵 干(1957-),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采矿工程及安全技术。 淮南矿区瓦斯抽采技术 赵 干 (淮南矿业集团,淮南 232001) 摘 要:瓦斯是长期困扰淮南矿区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1998年以来,矿区从强化瓦斯抽采入手,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并举的方法,逐步走出了一条有效的瓦斯治理路子,形成了瓦斯抽采技术体系,大大减少了瓦斯事故,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快速发展。关键词:瓦斯;抽采;技术 中图分类号:T D7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540(2008)01-012-04 Gas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Huainan mining area ZH A O Gan (H uain an M inin g group corporation,H uainan,An hui province,232001) Abstract:Gas is a long -term pro blem that perplexes the safe production in H uainan mining ar ea.Since 1998,starting w ith streng thening the gas ex traction,through the unio n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 ac -tice,and the metho d of techno logy integr 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prom oting ,an effectiv e method of the g as co ntro l w as gradually found out and a g as ex tr actio n technolo gy sy stem w as form ed w hich greatly r educed the gas accidents and effectively pr omoted the r apid developm ent o f safe pro duction.Key words:gas;extraction;technolo gy 1 矿区概况 淮南矿区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横跨淮河,纵穿一市(淮南市)两县(凤台县、颍上县),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5km,面积约1750km 2 。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总厚度大于1900m,其中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下段)为主要含煤岩系(厚约800m),一般含煤40层,最多达56层,总厚30~40m,自下而上分为A 、B 、C 、D 、E 5组,B 、C 组为主要开采煤组,可采10~19层,可采总厚度23~36m 。煤层大部分属缓倾斜、倾斜,部分为急倾斜和倒转。淮南老区可采煤层13~19层,可采总厚度25~36m ,平均30m 。潘谢新区可采煤层9~18层,可采总厚度25~33m,平均30m 。在2000m 以浅,矿区保有和预测煤炭储量501亿t,瓦斯(煤层气)储量5928亿m 3,瓦斯资源密度为1.42~ 4.05亿m 3/km 2。1500m 以浅已探明储量285亿t,1000m 以浅保有储量123亿t,预测瓦斯储量约2600亿m 3。 淮南矿业集团有90多年开采历史,是国家520点企业之一和安徽省17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现有10对生产矿井、4对在建矿井,14个子公司。2006年生产原煤3384万t,抽采瓦斯1.72亿m 3;2007年计划生产原煤3805万t,抽采瓦斯1.9亿m 3 。 2 开采技术条件及主要安全威胁 矿区开采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俱全。10对生产矿井有9对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对为高瓦斯矿井;开采煤层均具有自然发火倾向,自然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仅为28d;煤尘普遍具有爆炸危险性。自开采以来,矿区共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26起,煤与瓦斯突出145次,自燃火灾228次。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温、地压也日趋严重。

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瓦斯是煤矿由事故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变,现在煤矿的瓦斯较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我国煤矿瓦斯抽采理念的发展先后经历的“局部防突措施为主、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和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四个阶段到瓦斯抽采技术发展的四阶段;论证了五种主要的瓦斯抽采技术以及瓦斯抽采技术装备;论述了瓦斯抽采后的消突评价;最后展示了未来瓦斯抽采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瓦斯抽采方法;技术装备;消突评价;瓦斯抽采技术 我国在2002年提出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1]十二字工作方针以来,中国煤炭产量由13.93亿t增加到30亿t,煤矿瓦斯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煤矿开采技术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煤矿瓦斯治理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为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同时把瓦斯作为一种有用的资源进行开采,转变了瓦斯治理的思路;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于2008年7月提出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随后颁布《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使得瓦斯治理工作有条不稳的推进。 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938年我国就首次在抚顺矿务局龙凤矿利用抽采泵进行采空区抽采[3]。近五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数量及煤炭产量迅速增加,矿井向深部延伸过程中,一些低瓦斯矿井变为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因此需要抽采瓦斯的矿井越来越多,由此带动了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迅速发展。 2007年全国瓦斯抽采量达到44亿m3,阳泉、晋城、淮南、淮北等10个矿业集团年瓦斯抽采量超过1亿m3。在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时,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类型有: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燃烧和窒息等四种[4]。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且经常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煤层瓦斯大量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煤层瓦斯是一种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大20倍以上。煤层瓦斯同时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目前我国煤矿埋深在2000m以内的煤层瓦斯储量为(32~35)×1012m3,几乎与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将煤层中赋存的高浓度瓦斯抽采出来并加以利用,不仅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瓦斯灾害事故,而且瓦斯资源可以得到合理利用,还可以降低瓦斯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5],有下列情况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采瓦斯系统: (1)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

抽采瓦斯的方法分类

抽采瓦斯的方法分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抽采瓦斯的方法分类 更具从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同可以分为 采前抽采、采中抽采、采后抽采 本煤层、临近层、采空区、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抽采 开采层瓦斯抽采 选择瓦斯抽采方法的原则 开采层、邻近层和采空区瓦斯抽采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三种煤矿瓦斯抽采办 法。选择合理有效的瓦斯抽采方法需要综合考虑矿井主要瓦斯来源、煤层赋存特征、采掘布置方式以及煤层开采程序等许多客观因素。经前人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以下五个选择瓦斯抽采方法的原则首先要与矿井地质条件、煤层基本赋存特征、采掘巷道布置方式和煤炭开采技术条件相符。其次要考虑煤矿瓦斯涌出主要来源及构成,尽可能应用综合瓦斯抽采技术来提高抽采效果。然后要做到抽采与采掘巷道相结合,以达到减少井巷工程量的目的。再次要有助于抽采巷道的布置、维护和维修,己达到降低抽采成本的目的。最后,应尽量方便于抽采管路的敷设,确保抽采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增加抽采时间。、瓦斯抽采方法概述 回采工作面瓦斯来源及构成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构成预测结果表明其一部分来源于开采层煤壁和落煤解析的瓦 斯,另一部分来源于采空区丢煤解析的瓦斯和周围岩层及上下邻近层涌出的瓦斯。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于采空区含采空区丢煤、周围岩层及邻近层和开采层涌出的瓦斯。 采前预抽、边采边抽和强化抽采等方式都属于开采层瓦斯抽采方式。 ①采前预抽主要是一项对未卸压的煤层或岩层进行瓦斯抽采的技术手段,它多应 用钻孔技术将被采煤体中的瓦斯在煤层开采之前预先抽采出来。因此说,当煤层透气性

瓦斯抽采技术管理要求

瓦斯抽采技术管理要求 瓦斯抽采技术管理要求 一、抽采泵站 第一条井上、下瓦斯抽采系统应有专项设计,设计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等要求。抽采系统设计按集团公司规定程序审批。 地面瓦斯抽采泵抽采能力不小于200m3/min;井下瓦斯抽采泵抽采能力不小于90m3/min。抽采泵采用软化水为介质,并有停水断电保护装置。 井下瓦斯抽采泵安装在抽采地点附近新鲜风流的硐室中,并有独立的通风系统,泵站硐室应有两个供人员撤离的安全出口,出口设置向外开启的防火、防爆门。抽采泵硐室及其防火铁门外5m范围内巷道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引入引出的电缆有穿墙管,并用黄泥封堵。 第二条泵房设备冷却水宜采用闭路循环。水池容量、给水管路、水量及水质(软化水处理装置)满足瓦斯抽采泵安全连续运行的需要。软化水药剂至少每六个月添加更换一次。 第三条矿井瓦斯抽采泵站设置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抽采瓦斯浓度、负压、流量、泵站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环境瓦斯浓度、循环供水、供电、设备开停状态等,同时对泵站设备运行异常、环境瓦斯浓度超限和供水系统故障报警,并进行断电控制。抽采瓦斯监控系统并入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第四条抽采泵站有专人值班,负责每小时巡检一遍设备运行状况和抽采参数,并做好记录。当泵站抽采负压超过73kPa或低于20kPa 时,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进行处理。停泵有汇报、有记录,严禁私自停泵。 第五条抽采泵站配专用电话、消防器材、抽采泵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泵站平面与管网(包括阀门、安全装备、检测仪表等)布置图、高低浓光学瓦斯测定器、水银柱计、水柱计、人工观测记录等。 消防器材配置要求:灭火器不少于两台、砂箱不小于0.2m3、消防水桶不少于2个、消防铁锹不少于2把、软管不小于20m等。 第六条井下瓦斯抽泵站抽出的瓦斯可引排至地面、总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或分区回风巷,保证稀释后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 建有地面永久抽采系统的矿井,井下泵站抽出的瓦斯可送至永久抽采系统的管路,但应编制专项设计和措施,确保整个联网抽采系统稳定运行。 二、抽采管路其附属装置 第七条地面抽采系统主管路直径不得小于400mm,干、支管直径不得小于300mm。井下瓦斯抽采系统主管路直径不得小于300mm,干、支管不得小于200mm。瓦斯抽采管路系统按设计要求选材安装,管路安装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条管路敷设要做到“平、直、牢”,离地离度不小于0.3m。每节抽采管至少吊挂(或固定)一次。抽采管路(钢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煤矿瓦斯抽采新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级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煤矿瓦斯抽采新技术 考试时间 学生 学号 所在院系 任课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 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已成为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煤系地层普遍属于低渗透性煤层,与国外相比瓦斯抽采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利用煤层增透技术,增大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的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已成为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诸多专家学者们关于煤层透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接着通过实例说明了国煤矿煤层瓦斯抽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增加煤层透气性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手段,并列举数据和相应实例对各种增透技术的效果和优缺点进行说明。最后,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对现阶段煤层增透技术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原因,并对将来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研究现状 1 前言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瓦斯灾害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而我国煤系地层普遍属于低渗透性煤层,研究表明:我国煤层渗透率一般在(0.001~0.1)×10-3um2,国渗透率最大的煤田也仅为(0.54~3.8)×10-3um2,其渗透性比美国低2~3个数量级,并且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透气性随之减小,致使煤层气预抽难以实施,效果很差,从而严重影响了煤层瓦斯的抽采率和瓦斯抽采效果。因此,通过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提高抽采钻孔的单孔有效影响围,已成为实现煤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2 国外煤体透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1988年Mckee等通过对美国皮申斯、圣安和黑勇士盆地煤层渗透率与埋藏深度关系的研究发现,随着煤层埋藏深度和有效应力增加,煤层割理缝的宽度减小,渗透率呈指数降低。Harpalani和Mcpherson研究了应力对美国中西部煤的气体渗透率的影响,得出渗透率随应力呈指数下降。1997年Enever等通过对澳大利亚煤层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相关研究发现,煤层渗透率变化值与地应力的变化呈指数关系。 2.2国研究现状 1987年林柏泉、周世宁研究了在孔隙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渗透率和围压力以及煤样变形间的关系;得出在围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孔隙压力和渗透率以及煤样变形值间的关系基本

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王魁军 张兴华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辽宁抚顺 113001) 摘 要: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近年来煤矿瓦斯抽采新技术的发展,较详细地阐述了适合于中国煤层瓦斯赋存条件的几种典型抽采方法,并对中国的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关键词:矿井瓦斯 抽采技术 装备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MM Drainage Technologies in China Wang Kuijun and Zhang Xinghua (Co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t Fushun,Liaoning 113001) Abstract:The history of C MM drainage technologies in China is briefly revie wed 1The new C MM draina ge technologie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re introduced 1Several typical drainage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occur -rence conditions of coal seam gas in China are detailed 1The future trend of CMM drainage technologies in Ch-i na is forecast. Keywords:C MM;drainage technology;equipment 1 概述 我国煤矿瓦斯抽采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938年我国就首次在抚顺矿务局龙凤矿利用抽采泵进行采空区抽采,50年代在抚顺、阳泉、天府和北票局开展矿井抽采瓦斯,50年代末瓦斯抽采量约为100Mm 3。60年代又相继在中梁山、焦作、淮南、包头、松藻、峰峰等局的矿井开展了抽采瓦斯工作,抽采瓦斯量达到170Mm 3 。70年代至90年代末期,抽采矿井数和抽采量都稳步增加。近五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数量及煤炭产量迅速增加,矿井向深部延伸过程中,一些低瓦斯矿井 变为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因此需要抽采瓦斯的矿井越来越多,由此带动了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 的迅速发展,目前瓦斯抽采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应用。到2000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共有141对矿井建立了地面永久瓦斯泵站进行瓦斯抽采,年抽采量达8167亿m 3 ,2002年抽采矿井数193对,年抽采量11146亿m 3,2004年全国重点煤矿抽采矿井数达到221对,年抽采量达到19126亿m 3 ,1952~2004年抽采瓦斯矿井数和抽采瓦斯量的变化动态见图1。 在瓦斯抽采方法方面,各专业研究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与煤矿现场协作,结合我国矿井的地质和 作者简介 王魁军,男,1957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抚顺分院总工程师、抚顺分院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矿瓦斯防治方面的科研工作。 第3卷第1期 中国煤层气 Vo113No 11 2006年1月 C HINA COALBED ME THANE Jan.2006

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

前言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综采放顶煤采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采区巷道布置方式有了新的改变,采掘推进速度加快、开采强度增大,使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存在『临近层的工作面,其瓦斯涌出量的增长幅度更大,采区瓦斯平衡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工作面允许的最高风速和工作面回风允许的最大瓦斯浓度,决定工作面所担负的瓦斯涌出量是有限的,再者矿井的通风能力、通风系统以及防治煤炭自燃的限制,工作面供风量往往达不到极限供风量,因此为解决高产高效工作面多瓦斯涌出源、高瓦斯涌出量的问题,确保其高产高效必须结合矿l 井的地质开采条件,实施矿井瓦斯抽放。 1 矿井瓦斯和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1 .1 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份是煤中伴生的甲烷( c | I 4 ) ,从褐煤到无烟煤、吨煤生成甲烷( c H 4 ) 量为6 8 ~ 4 1 9 m 。瓦斯以吸附和游离两种状态赋存于煤孔隙表面和空隙中,一般吸附量占8 5 %以上,影响吸附瓦斯和游离瓦斯量决定因素:a .瓦斯压力. b .煤的性质即纯煤极限吸附量.c .与压力有关的吸附常数。 瓦斯的化学名称叫甲烷( c } { 4 ) 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可燃的气体,当空气中瓦斯达到一定浓度( 5 %~ 1 5 %) ,并遇高温( 6 5 0 —7 5 0 o C ) 时能引起爆炸,空气中瓦斯浓度达 4 3 %,氧气浓度小于1 2 %,可以使人窒息,甲烷的分子直径为0.3 7 6 x 1 0 - g m,密度( 标况) 0.7 1 6 k g/m,比空气轻,与空气相比的相对密度为0 .5 5 4 ,其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 . 3 4倍。 1 . 2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1 . 2 .1 从矿井目前的瓦斯涌出现状来看瓦斯抽放的必要性。七星煤矿西 三区煤层 2 1 1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0 . 6 5 m3 /m i n 、西三区8 煤 层2 0 6掘进丁作面瓦斯涌出量为0 . 2 9 m 3 /m i n 、东四区 1 2 煤层 2 1 4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为0 .7 6 m3 /mi n 。 1 . 2 .2 从矿井通风能力来看瓦斯抽放的必要性。采掘工作面实行瓦斯抽 放的必要性判断标准是:采掘工作面设计风量小于稀释瓦斯所需要的风 量,即下式成立时,抽放瓦斯才是必要的。 Q o < 式中Q 一采掘工作面设计风量,m 3 /s ;Q _ 一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 量,m 3 /mi n ;K 一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K = I .5 ;c 一《煤矿安全规程》允 许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c≤1 .0 。 根据上面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瓦斯预测结果,可知七星煤矿西三区 6 煤层2 l 1 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 .6 5 m3 /mi n ,计算设计风量 1 .6 3 m3 /s ,实际风量为 2 . 2 7 m 3 /s 、东四区1 煤层2 1 4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 涌出量为0 .7 6 m3 /mi n ,计算设计风量1 .9 0 m3 /s ,实际风量为3 .8 7 m a /s 、东四 区八层四片采面长度1 3 0 m,风量 1 7 0 0 m 3 /mi n,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 4 m3 /mi 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 4 .5 6 m 3 /t ,日产量1 0 0 0 t /d ,在1 7 0 0 m 3 /mi n风量情 况下回风瓦斯浓度控制在0 .7 5 %以下风排瓦斯1 2 .7 5 m 3 /mi n ,所以必须抽

2021新版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应用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抽 采技术的应用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2021新版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的应 用 摘要:为了加大下保护层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力度,解决下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威胁,潘一矿在下保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利用在被保护层工作面底板抽采巷道内施工下向穿层钻孔抽采保护层瓦斯技术,提高了下保护层工作面的瓦斯抽采率。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并对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抽采;下保护层 淮南潘一矿是一座年产400万t的特大型矿井,井田走向长14.6km,倾斜宽4.0km,1983年投产,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中下部山西组及石盒子组,含煤28~42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5层。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0m3

/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0m3 /t,目前主采煤层为13-l煤和11-2煤。 随着矿井高产高效的发展需要及“可保尽保,应抽尽抽”战略方针的实施,保护层工作面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但保护层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及被保护层工作面的瓦斯涌入,保护层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15~20m3 /min。虽然在保护层采煤工作面采取了顶板走向钻孔、老空区埋管等方法抽采本煤层采空区瓦斯及在被保护层底板瓦斯抽采巷道内施工上向穿层钻孔抽采被保护层瓦斯的综合治理瓦斯技术,但仍难以满足保护层工作面开采的需要,使保护层工作面的开采进度受到严重制约。针对这种现状,潘一矿决定利用现有的被保护层底板抽采巷道,向保护层工作面施工下向穿层钻孔抽采保护层瓦斯技术,达到“一巷两用”,解决了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这一难题,并对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下向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方案 1.1技术方案提出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