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的自然地理

合集下载

河北省邢台市五地2022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pdf

河北省邢台市五地2022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pdf

河北省邢台市五地2022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第 1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西湖龙井"(绿茶,即不发酵茶),因产于杭州西湖(西南山地)龙井一带而得名传说这口井泉与海相通,大旱不枯,四时不绝,疑为神龙所居,故名“龙井”(又名“龙泌”或“龙秋”)。

“西湖龙井”成为全国首批筹建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的168平方于术,据此完成1~2题。

1. “西湖龙井“茶园地属千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的()A.华南湿润热带地区B.华北湿润、半湿润地区C.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D.东部湿润亚热带地区2.下列关千“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的生产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句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有明确的界线@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无连续性@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有一定优势、特色@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地有差异性A.Q)@B.@@ c.@@ D.@@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

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下图为冬奥会各分会场场地交通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S中才七弓亏3.与北京相比,张家口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的直要赛区的主要优势是()A.经济发展水平低B.劳动力丰富廉价C.配套设施完善D.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4.冬奥会的举办,对张家口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正确的是()A.提升知名度,利千吸引投资B.加强与京津地区联系,促进经济发展C.利千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D.利千张家口房价的稳定5.冬奥会的举办,对京张地区发展的意义包括()心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等级,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地域文化沟通交流,带动冰雪经济快速发展A.印@@B.@@@C.CD®@D.$@@@随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一带一路”概念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西湖龙井的简介

西湖龙井的简介

“龙井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村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有时简而化之,索性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风格的茶叶为龙井。

西湖龙井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风韵,精湛的制作工艺而蜚声于国内外市场,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誉满全球。

历史上龙井茶有“狮、龙、云、虎、梅”字号之分,分别产于杭州市西湖区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和梅家坞一带,其中产于狮峰的“狮”字号品质最好。

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

若以杭州虎跑泉水冲泡,香清味冽,号称杭州“双绝”。

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炎解毒等功效味道很好的呢.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

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

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御茶园、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老龙井等景点点缀其中,为茶乡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整治工程重塑了龙井村山涧溪流景观,再现了茶乡农居溯溪而上、择水而居的山地景观风貌,基本恢复了富有西湖龙井茶乡特色的自然村落风貌。

西湖龙井茶区——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土地肥沃,周围山峦重叠,林木葱郁,地势北高南低,既能阻挡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区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云雾。

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水源,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龙井茶被誉为“中国第一茶”,也实在是得于这山泉雨露之灵气。

“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

”狮峰龙井之所以驰名,还要感谢乾隆爷。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学着茶女采茶。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赶回京城,也带回了一把已经干了的杭州狮峰山的茶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龙井茶产地哪个省份

龙井茶产地哪个省份

龙井茶产地哪个省份龙井茶产地哪个省份?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

龙井茶产地哪个省份?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

龙井茶的产地是浙江省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

“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

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

林木茂盛,溪润常流。

年平均气温16°C,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

龙井茶是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龙井茶”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龙井茶的产地范围是根据龙井茶的历史和现状,确定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萧山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等12个县(市、区)行政区域贩龙井茶产区,以及上虞市毗邻绍兴的磐安县、东阳市、天台县等4个县的部分龙井茶产品为受保护区域。

龙井茶生产分为三大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龙井茶杭州产区、龙井茶绍兴产区。

龙井茶的品质特征是: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

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茶文化发源地

茶文化发源地

茶文化发源地茶文化发源地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佛、道、老、庄、墨诸家的优秀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发源地在哪里?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发源地,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发源地1、云南古茶树王中国事最早发明和利用茶叶的国度,茶的种植和利用历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社会现象形成了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古茶树是中华茶文化的根,研究中国茶文化应该从古茶树谈起。

何谓古茶树?2005年3月在云南省召开的古茶山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云南省古茶树掩护条例》发起稿指出:古茶树是指漫衍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林)。

据统计,全世界的山茶科植物共23属,计380余种,而中国就有15属260种,其中大部漫衍在西南。

有古茶树王国之称的云南所拥有的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在中国和世界具有唯一性,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科学代价、文化代价和经济代价。

古茶树是茶树起源的实物依据茶起源于中国,这是自古以来为世界所公认的。

唐代茶圣陆羽曾明确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据专家们研究考证,云南西南部勐海、镇源、澜沧等县都有古茶树的发明。

勐海县内有两株古茶树王,证实了西双版纳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是人类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这可以从两株古茶王得到证实。

其中最老的一棵在巴达区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树身高34米,树围3.3米,直径一米多,预计树龄1700多年,也就是从三国时代活到现在,并且生长良好。

这株茶树的茶叶含简单儿茶素达46.05%,比我国栽培型茶叶含量要高得多,这对高血压等现代型疾病具有很高疗效,对癌症具有预防作用。

另一株在盛产普洱茶六大山茶之一的南糯山,树高5.4米,树幅10.9米×9.8米,主树干直径为1.38米,树龄约800年,是宋代人种的。

这株茶树,形状奇特,简单儿茶素含量达30%,比一般栽培型茶树含量要高,直至现在都仍然可以采摘茶叶。

西湖龙井茶区的自然环境

西湖龙井茶区的自然环境

西湖龙井茶的自然属性地理位置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是指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范围内的茶地。

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范围: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村,北至新玉泉。

该范围内现有茶地459.2公顷,划入保护基地面积328.6公顷,保护率为71.6%,划入后备基地41.7公顷。

西湖龙井茶基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在《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规定的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范围以外的区域。

现有茶地932.5公顷,划入保护基地面积583.3公顷,保护率为62.6%,划入后备基地162.4公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湖龙井茶基地和后备基地范围划区定界的通告杭政函〔2004〕57号)地理环境西湖龙井茶区地跨北纬30'04~30'20度,东经119'59~120'09度,处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嘉、湖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它东濒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湖一江”水气调节和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雾,在三面环抱的群山中,白云峰、白鹤峰、北高峰、南高峰形成自然屏障,挡住西北寒流的侵袭,密林与多雾造成大量散射光和紫外线。

群山蜿蜒直下的山脉,由高向低伸向钱塘江和西子湖,形成多条水气山谷地带,吸纳南来的和风细雨,朝暮云雾缭绕。

独特的小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

茶园的土壤主要有白砂土、黄泥土与油红泥土四种。

其中白砂土面积约占20%左右,分布于山地上部及陡坡上,优质龙井茶大多产自这里。

浙江农业大学陆景岗教授在《名茶狮峰龙井形成的地质背景》一文中指出,狮峰的成土母岩主要为泥盆系上部,属“西湖石英岩”的残、坡积物,质地为砂壤土,土壤通气透水性好,有机质、磷、硼、锰等含量适宜,特别是岩石、土壤、茶体均具有高钾或适量钾与低钙的特征,这与狮峰龙井茶的优良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黄泥土占60%左右,遍布低山丘陵。

它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千里岗砂岩等多种岩石风化而成。

17 西湖龙井

17  西湖龙井

與茶共舞17:西湖龍井楊惟婷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西湖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戀之處。

舉例來說,蘇東坡曾有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美人」將西湖龍井茶葉與美人相比來形容它的清香幽麗。

西湖龍井主要是指產於大陸杭州西湖風龍井一帶的一種炒青綠茶,以「色、香、味、形」而聞名,亦流傳著「不是畫、而勝於賞畫;不是詩、而勝於吟詩」的美譽。

【起源】西湖龍井茶屬於一種炒青綠茶,據茶文化專家考證,大約有1500年歷史。

唐朝茶學家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有「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錢塘就是杭州古稱,天竺寺和靈隱寺都位於西湖的西部低矮的山丘中。

關於西湖龍井茶的來源說法很多,有一說為清朝乾隆皇帝一次南巡杭州時,曾經在杭州西湖之獅峰山胡公廟前歇息品綴龍井茶,喝下後覺淡然無味,未料卻在片刻後,香氣瞬間瀰漫於齒頰之間,他順手摘了幾片嫩芽夾於書本中,回到北京後,乾隆皇帝忽然憶起龍井茶的獨特香氣,便下令進貢龍井茶,幾經查詢,才知它產於龍井的王氏茶園,於是把十八株種在那裏的茶樹下旨封為「御茶」,專為皇上進貢,使得龍井茶名揚天下,價值瞬間倍增,後來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尤其在清明節之前摘取的新茶,叫做「明前龍井」,品質為最上等。

另外還有一說,古時龍井山上的荒涼村落住著一個孤苦無依的老太婆,只要是經過此處的旅客或是辛苦勞動的人們,老太婆便以經年留下的粗茶供他們解渴休歇,不論晴雨,始終如一。

在某一個風雪的冬夜,有位老頭前來茅屋避雪,看見鍋中正冒著熱氣,於是便好奇的問老婆婆鼎中燒些什麼東西,老太婆無限感慨的回答說:「我不過是個貧窮又無依的老太婆,只能為過路行人燒點粗茶解渴。

」老頭聽完竟拍手大笑說:「你並不窮啊!門前石臼內的茶渣便是寶貝,你賣給我,明天派人來抬。

」那老太婆誤以為老頭要買的是石臼,於是先將臼內的茶渣倒在後院十八株茶樹上,後來那十八株茶樹因被茶渣滋潤培育,長得非常壯大,這便是龍井茶樹原始的樹種。

【產區概況】龍井茶原產地是浙江杭州西湖龍井一帶,茶區位於三面環山的自然屏障的獨特小氣候中。

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龙井茶是中国的一种著名绿茶,产于杭州西湖周边的龙井村及其周边地区。

龙井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杭州市西湖区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些茶园,以及西湖周边的一些村庄和农田。

这个范围是根据龙井茶的原产地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而确定的。

龙井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确定是为了保护龙井茶的地域特色和品质,防止其他地区生产的茶叶冒充龙井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当地茶农的利益。

在这个范围内生产的龙井茶可以享受地理标志保护,保证其质量和原产地的特色。

除了上述范围,龙井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还包括了一些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茶叶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龙井茶原产地,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相似性,其生产的茶叶也具有一定的龙井茶特点,因此也被纳入了龙井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之内。

总的来说,龙井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主要包括杭州市西湖区的部分地区,以及周边具有相似地理环境的地区,这个范围的确定是为了保护龙井茶的地域特色和品质,保护消费者和茶农的利益。

西湖龙井实训报告

西湖龙井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尤其是被誉为“绿茶皇后”的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我们一行人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西湖龙井茶实训。

此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操作和理论学习,提升我们对西湖龙井茶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实训内容1.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文化在实训的第一天,我们通过观看纪录片和文献资料,了解了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渊源。

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对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到宋代西湖龙井茶名的确立,再到明清时期的盛名,西湖龙井茶经历了千年的演变,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2. 自然地理特点与茶树种植接下来,我们学习了西湖龙井茶的自然地理特点。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茶园,了解了茶树的种植和管理。

3.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是实训的重点。

我们学习了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等关键步骤。

特别强调了采摘标准,即“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以及杀青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亲身体验了茶农的辛勤劳动,对西湖龙井茶的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 西湖龙井的品质鉴定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鉴定西湖龙井茶的品质。

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专业导师的指导,我们掌握了鉴定技巧,能够初步判断茶叶的优劣。

三、实训心得1. 对茶文化的认识通过此次实训,我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茶道、茶艺、茶宴等都是茶文化的体现。

2. 对西湖龙井的敬畏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知西湖龙井茶的价值和珍贵。

从茶树的生长到茶叶的制作,每一步都充满了茶农的辛勤和智慧。

我们对于每一片茶叶都充满了敬畏之心。

3. 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同样不可或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级
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三叶不超过30%,叶长于芽,芽叶完整,芽叶长度不超过4cm。
四 级
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 一芽三叶不超过50%,叶长于芽,有部分嫩的对夹叶,长度不超过4.5 cm。
地方标准
西湖龙井茶按其品质不同,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级别的内部结构揉捻成人们希望的形状,但龙井茶的形状要求青叶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刚性,以便茶叶成型后还能看到部分青叶的原状,因此就将揉捻工艺弱化了。即将炒分解成炒-晾-炒-晾-炒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部分揉的要求。
炒制
西湖龙井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2.西湖龙井冲泡置茶量:3g/杯(或因个人口味而定)。
3.西湖龙井冲泡用水的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农夫山泉就很不错,多次沸腾会降低水中的含氧量,影响茶汤滋味)。
4.冲泡器具选择:陶瓷、玻璃茶具皆可。
5.用开水温过杯,倒出水,再投放茶叶,然后,倒五分之一开水,浸润,摇香30秒左右,再用悬壶高冲法注下七分满之开水,35秒之后,即可饮用。
西湖龙井茶的自然地理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林木茂盛,溪润常流。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经过摊放的鲜叶需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不同档次的原料,采用不同锅温、不同手势来炒制,才能恰到好处。
西湖龙井茶的价值功能
西湖龙井茶素有“绿茶皇后”之称,其原因之一主要得益于西湖龙井茶的功效及作用。西湖龙井茶是未经发酵而制成的茶性寒,故龙井茶的功效中较为显著的一点即清热、利尿。
龙井茶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鉴别西湖龙井有四大招数:
一摸:判别茶叶的干燥程度。随意挑选一片干茶,放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力捻即成粉末,则干燥度足够;若为小碎粒,则干燥度不足,或者茶叶已吸潮。干燥度不足的茶叶,比较难储存,同时香气也不高。
二看:看干茶是否符合龙井茶的基本特征,包括外形、色泽、匀净度等。
三嗅:嗅闻干茶香气的高低和香型,并辨别有否烟、焦、酸、馊、霉等劣变气味和各种夹杂的不良气味。
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狮”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五云山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梅”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
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誉。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西湖龙井茶具有十一大功效及作用,功能主治如下:
(1)消臭、助消化功效:口臭时食物残渣在酶的作用下形成甲基硫醇化合物产生臭味。西湖龙井茶汤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更能刺激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帮助消化。
十大炒法
传统的龙井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不同品质的茶叶又有不同的炒制手法。先要抛,再压、推,再搭,然后抓、抖……每一步骤中又可以增加或是分解成若干个动作。
"抛"是为了让茶叶变松,把水分散发掉,有时也为了控制鲜叶的温度。"压"则是为了把鲜叶压得扁而平,扁平而挺直是龙井茶的外形特色所在,有时为了使龙井茶表面变得光滑,还要边压边推。"抖"是为了把茶叶的形状抖出来,使叶和心包在一起,于是不仅香味被牢牢地包在每一片茶叶内,冲泡后一芽一叶的形状也完整而立体,非常漂亮。
4.叶底的评定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5.龙井茶的级别评定龙井茶的级别应对照标准茶样而定,若外形与标准样有差别的(如有机茶),只能按嫩度与标准样相当的级别确定。大部分散装龙井茶制后就上市,部分不标级别,只有价格。若是小包装龙井,则必须标明产品名称和级别,这些茶应对照标准样评定。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查询防伪标志。精、特级“西湖龙井”的每个包装都贴有专用的防伪标志和带防伪标志的产地证书。标志和证书都具有唯一性,且必须同时使用。茶叶包装外需贴销售企业用防伪标识,并有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标志。[8]
冲泡方法
1.西湖龙井冲泡水温:85-95℃沸水(切不可用即开开水,冲泡之前,最好凉汤,即在储水壶置放片刻再冲泡)。
四尝:当干茶的含水量、外形、色泽、香气均符合要求后,进行开汤审评。取3至4克龙井茶置于杯碗中,冲入沸水150至200毫升,5分钟后先嗅香气,再看汤色,细尝滋味,后评叶底。这个环节更为重要。
龙井茶的审评内容与其他名优绿茶类同,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1.外形审评取具有代表性的茶叶100g左右,放在茶样盘内评外形,主要评定形态、色泽、茸毛等项因子。通过外形评定,可以判定其属于西湖龙井还是浙江龙井。因这两种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区用龙井种鲜叶(如龙井43、龙井长叶)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与西湖龙井也难分伯仲,这就给判别龙井茶的产地带来很大的难度,这也是市售龙井茶中标识混乱的原因。但有经验的审评者,根据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对大多数茶叶的产地是能够加以区分的。
整个炒茶过程分为青锅、回潮、辉锅三个阶段:
青锅:是在15分钟内将茶叶初步成型为扁平,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
回潮:是将经过了青锅步骤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筛中回潮,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辉锅:是将回潮后的茶叶加入锅中炒干,使水分小于5%,并且进一步定型。大约需要20分钟。辉锅后的茶叶起锅晾凉就是成品的西湖龙井了。
"搭"的动作很轻巧,左手捞起满满的茶叶时,老师傅总喜欢右手在满手的茶叶上轻轻一按一抹,茶叶的色泽、温度和水分情况可基本看出,下一把怎么炒心里就有数了。最关键还是要看茶做茶,不是每一个等级的茶都要用到这十种手势,也不是每一个手法只有一个动作,一切都要根据手里的茶叶质量来定手法。每一捧鲜叶的水分含量、新鲜程度、大小都不同,经验老到的茶农会根据鲜叶的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手势。同样是压,高档茶叶只要压扁就行,中档茶叶就要压得扁而紧,低档茶叶则要紧,手法和力度都不同。就像年纪大了,筋骨老了,能压紧就好。[6]
3、采摘次数多:采摘次数多,也是龙井茶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已经成了习惯。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晾晒
西湖龙井在采摘后要竹筛上进行晾晒,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达到炒制的要求,同时使新茶在炒制时不至于结团。然后再对晾好的新叶进行大致分类,根据叶子的品质档次来决定下一步炒制的锅温、力道等条件。所谓晾就是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得在阴凉处堆放上大半天,大约相当于机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过堆晾,去掉茶叶里残余的大部分刚性。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
西湖龙井茶的主要品类及品质特征
西湖龙井中有几个有名的品类“大佛龙井”、“狮峰龙井”“梅坞龙井。“大佛龙井”产于新昌,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狮峰龙井”产于龙井村、狮子峰、翁家山一带,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产于云栖、梅家坞一带,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茶的品牌有30多个。
2.茶汤色泽的审评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6]
3.香气和滋味的审评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若使用“多功能机”炒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由于改变了传统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两者的香气无明显的区别。其他扇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风味。但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
西湖龙井茶的冲泡方法
明前新茶和雨前新茶的区别主要是由于两者的采摘时间造成的。明前新茶在清明之前采摘,雨前茶在清明之后谷雨之前采摘。明前茶数量稀少,茶汤也更加香醇。虽然雨前茶的茶汤略带苦涩,但是雨前茶的营养物质含量较丰富。
“茶叶越新鲜越好”,这是一个悖论。因为新鲜的茶叶中酚类物质、醛类物质、醇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长期饮用新茶,会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如果茶叶存放一年半以上或者因为保存不当而发霉变质,也不能饮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