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合集下载

回流提取大黄实验报告

回流提取大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回流提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提取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即蒽醌类化合物。

3. 了解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二、实验原理大黄(Rheum palmatum L.)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素、大黄酚等。

这些成分具有泻下、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回流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通过加热使溶剂沸腾,使得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冷却后分离溶剂和药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大黄药材:20g- 乙醇:500ml- 水浴锅- 烧瓶:500ml- 冷凝管- 滤纸- 玻璃棒- 烧杯- 分液漏斗- 蒸馏水仪器:- 电子天平- 粉碎机- 薄层层析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药材预处理:- 将大黄药材剪碎,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

- 粗粉过80目筛,得到大黄粉末。

2. 回流提取:- 称取大黄粉末20g,置于500ml烧瓶中。

- 加入500ml乙醇,装上冷凝管。

- 将烧瓶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

- 提取过程中,每隔30分钟搅拌一次。

3. 过滤与浓缩:- 提取结束后,关闭水浴锅,待烧瓶冷却。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中浓缩至约50ml。

4. 纯化:- 将浓缩后的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 静置分层,将有机层(乙醇层)分离出来。

- 将有机层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锅中蒸干,得到大黄蒽醌粗品。

5. 鉴定:- 取适量大黄蒽醌粗品,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定。

- 在薄层层析板上点样,用适当的溶剂进行展开。

- 通过比较大黄蒽醌粗品的Rf值与标准品的Rf值,鉴定大黄蒽醌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回流提取法,成功提取了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

2. 提取率约为80%,表明回流提取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

3. 通过薄层层析法鉴定,大黄蒽醌粗品中主要含有大黄素和大黄酚。

六、实验讨论1. 回流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

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泄火等药性。

其中的游离蒽醌组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游离蒽醌组分在大黄中存在量较少,提取难度较大。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利用pH梯度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是一种利用酸碱性差异来实现物质分离提取的方法。

通过调节溶剂的酸碱度,可以使目标物质在不同的pH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从而达到有效提取的目的。

对于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pH梯度萃取法可以帮助提高提取效率。

通过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可以有效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降低成本。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大黄药材的活性成分、提高其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pH梯度萃取法在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提取中的应用价值,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可行性及方法优化,为提高药材中游离蒽醌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游离蒽醌在大黄中的存在形式和提取条件下的转移规律,探索最佳的pH梯度条件和提取方法,从而实现对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高效提取和纯化。

将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进一步阐明pH梯度萃取法在中药提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潜力,为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组分的提取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推动中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促进中药现代化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1.3 研究意义中药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游离蒽醌组分,具有明显的药效活性。

游离蒽醌是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利用pH梯度萃取法提取中药大黄中的游离蒽醌组分的方法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大黄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
概述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 燥根及根茎。主要产地是甘肃青海等地。具有通里攻下清热 解毒,活血通瘀等多种功能。大黄中化学成分复杂"有蒽苷, 芪苷,鞣苷等。其中蒽苷为最主要成分。大黄中羟基蒽醌衍 生物总量约为5%分为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包括大黄酸大黄 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其苷等。其中游离蒽醌较 少"呈酸性"可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结合蒽醌可溶于 热水"也可溶于甲醇及乙醇中。大黄是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 对其研究报道较多"传统提取工艺一般采用水提或乙醇提取 后"直接干燥成干膏而得。传统工艺虽然保留了大黄药材中 的大部分有效成分"但出膏率较高"在解决中药粗黑的问题上 存在局限性。因此"采用现代工艺和技术对大黄有效成分进 行提取及纯化将成为大黄制剂的重点目标。近年各种方法在 中药的提取分离富集方面广泛运用"不断受到药学研究者的 重点关注。对于大黄有效成分的富集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概述?蒽醌类?非蒽醌类?单宁类?苷类化学成分在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个蒽醌类成分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一大黄酸等对窄叶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得个葱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酸毗喃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毗喃葡萄糖苷
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 将水解提取及减压抽滤后合并的氯仿液以的碳酸氢钾溶 液振荡提取,水层呈紫红色,分出水层,再重复提取数次,直至红 色明显减弱为止。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二左右,即 得黄色沉淀。过滤,先用水洗沉淀数次,再用少量冰冷的丙酮 洗去有色杂质。干燥后用冰醋酸结晶一次,得黄色稻草束样针 状结晶,。 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 碳酸氢钾提取后的氯仿层再以的碳酸钠溶液振荡提取数 次,水层呈深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得黄色沉淀, 过滤,用水洗沉淀,再以少量丙酮洗,冰醋酸结晶数次,得橙色针 状结晶,融点℃一℃,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分析鉴定为纯 大黄素。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

长治学院2011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小白鼠泻下作用的研究——大黄素的提取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系别:完成时间:2011年5月目录摘要 (Ⅰ)关键字 (Ⅰ)1引言 (1)2 材料、试剂与仪器 (1)2.1材料 (1)2.2试剂 (1)2.3仪器 (1)3 提取与分离 (1)3.1 材料的预处理 (1)3.2 溶剂提取 (1)3.2.1混合溶剂提取 (1)3.2.2苯回流提取 (2)3.2.3碱液提取 (2)4结果分析 (3)4.1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 (3)4.1.1乙醇(A)和水(B)混合液回流提取结果分析 (3)4.1.2氯仿(A)和乙醇(B)混合溶剂提取结果分析 (4)4.2苯提取结果分析 (5)4.3碱液提取结果分析 (6)4.3.1碳酸钠提取结果分析 (6)4.3.2碳酸氢钠提取结果分析 (7)4.3.3氢氧化钠提取结果分析 (8)4.4结论 (9)5 结构鉴定 (9)5.1 熔点的测定 (9)5.2 颜色反应 (9)5.2.1 Borntrager`s反应 (9)5.2.2 醋酸镁反应 (10)6小鼠实验 (10)7总结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2)Abstract (13)Keywords (13)致谢 (14)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小白鼠泻下作用的研究——大黄素的提取摘要:用六种不同的提取剂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从中药大黄中提取大黄素。

根据各提取剂的不同因素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出大黄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50mL的10%碳酸钠溶液煎煮提取0.5h。

小鼠实验表明大黄素具有的泻下作用较弱。

运用颜色反应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初步鉴定。

关键字:大黄大黄素正交试验提取1引言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guticum Maxin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nale Bail l)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研究摘要:中药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会不断发展和扬弃。

从《内经》到《神农本草》,到张仲景的《伤寒论》等等,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中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

大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

它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之功效。

通过对中医方剂理论的学习,对大黄有了初步了解。

在此,我们开展了对大黄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研究活动。

关键字:大黄、成分提取、纯化研究。

ABSTRACT:Chinese medicine is a science, science isevolving and will be abandoned. "Nei Jing" to "Shen Nong's Herbal," Zhang to "typhoid" and so on, reflect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ommon wealth of mankind, it should be shared by all humanity. Rhubarb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spilled heat-enteroviru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ling blood detoxific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with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hubarb. Here, we have embarked on the active ingredient extracted Rheum purific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ies.Key words:rhubarb, component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research.一引言(Introduction)大黄为棕褐色或黄褐色干燥粉末,味苦,有大黄特殊气味,易吸潮。

大黄泻下实验报告

大黄泻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黄的泻下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了解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大黄泻下作用的强度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体重20-25克。

2. 药材: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

3. 试剂:蒸馏水、盐酸、乙醇、氨水、苯、石油醚等。

4. 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1)称取大黄粉末5克,加入50毫升70%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

(2)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大黄提取物。

2. 小鼠泻下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小鼠灌胃大黄提取物(0.5克/只),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

(3)观察小鼠排便情况,记录排便次数和排便量。

3. 大黄泻下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肠黏膜变化。

(2)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肠道内水分含量。

(3)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肠道内电解质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大黄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验结果显示,大黄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其中以番泻苷和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主。

2. 小鼠泻下实验:实验组小鼠灌胃大黄提取物后,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大黄泻下作用机制研究:(1)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小鼠肠黏膜皱襞变浅,绒毛变短,绒毛上皮细胞脱落。

(2)分光光度法:实验组小鼠肠道内水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

(3)组织化学方法:实验组小鼠肠道内电解质(Na+、K+、Cl-)含量显著增加(P<0.05)。

五、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如番泻苷、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加肠蠕动,导致排便。

2. 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可增加肠道内水分含量,降低肠道内渗透压,促进排便。

大黄的提取分离

大黄的提取分离

⼤黄的提取分离⼤黄的提取分离实验报告⼀.背景和⽬的⼤黄,⼜名黄良、⽕参、将军等,为我国传统常⽤中药材。

⼤黄(Radixe RhiZomaRhei)为寥科植物掌叶⼤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黄(Rheum tangutieumMaxim.exBal勺或药⽤⼤黄 (RheumoffieinaleBaill)的⼲燥根和根茎。

掌叶⼤黄和唐古特⼤黄药材称北⼤黄,主产于青海、⽢肃等地。

药⽤⼤黄药材称南⼤黄,主产于四川。

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

除去须根,刮去外⽪切块⼲燥,⽣⽤,或酒炒,酒蒸,炒炭⽤。

味苦、性寒。

归脾、胃、⼤肠、肝、⼼包经。

1.1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概述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种类很多,因此在着⼿研究⼀个植物的有效成分时,⾸先要⼤致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这就需要对各类化学成分的进⾏简单的定性预试验。

通常先⽤⼏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分别进⾏提取,进⾏⽣物活性筛选,确定哪⼀个溶剂提取部位有效后,再对该部位进⾏各类化学成分的预实验。

另外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作中,常常根据⼯作需要,定向的寻求某类化学成分,这就要进⾏某类化学成分的单项预实验。

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判断可能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然后按照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设计有效成分分离的具体⽅法。

通常将植物分别⽤⽯油醚、95%⼄醇和⽔提取。

这样便可以把绝⼤部分植物成分提取出来,假使我们不着重研究挥发油,⼀般经过酒精和⽔两种溶剂的提取就可以进⾏预实验。

预实验往往只能提供初步的线索。

1.1.1.⽔提液取植物粉末5g,加50mL蒸馏⽔,在50-60℃的⽔浴上加热约1⼩时后过滤,此滤液即可在试管及滤纸上作糖、多糖、有机酸、皂苷、苷类、酚类、鞣质、氨基酸、⽣物碱等项的预试验。

1.1.2.酒精提取液取植物粉末5g,加50mL95%的酒精,在⽔浴上加热回流约1⼩时后过滤,滤液即可进⾏酚类、鞣质、有机酸等项的预实验。

其后将滤液浓缩⾄浆状,置于研钵中,⽤少量5%盐酸溶解,取盐酸⽔溶液进⾏⽣物碱的预实验。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

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大黄的提取分离的实验报告引言:大黄,又称黄连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因此提取和分离大黄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分离的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好干燥的大黄根,乙醇、水、醋酸等溶剂。

2. 粉碎大黄根:将大黄根研磨成粉末状,以增加提取效果。

3. 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大黄素的溶解性,选择适合的溶剂。

在本实验中,选用乙醇为主要溶剂。

4. 提取:将粉碎后的大黄根与乙醇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利用乙醇的溶解性,将大黄素从大黄根中提取出来。

5. 过滤:将提取液过滤,去除大黄根的残渣。

6.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减少体积,提高大黄素的浓度。

7. 结晶: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的浓度,使大黄素结晶出来。

8. 分离:将结晶后的大黄素与溶剂进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从大黄根中提取分离出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通过对提取液的浓缩和结晶,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其他杂质,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讨论:1. 提取溶剂的选择:乙醇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溶剂,对大黄素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其他溶剂进行提取。

2. 结晶条件的控制: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晶体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成功得到了结晶良好的大黄素晶体。

温度和溶剂浓度的选择对结晶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分离的重要性:分离是提取分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分离可以去除杂质,提高目标物的纯度。

在本实验中,通过分离过程,成功去除了大黄根中的其他成分,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提取分离过程,成功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黄素。

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选择、结晶条件的控制以及分离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大黄素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取大黄细粉,每份109,分别加水60和50mL, 超声提取两次,每次分别处理5、10、20、30、 40、5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再用少量水洗 涤药渣,调整总药液量为100ml.得到蒽醌类总 物质。
有效成分的分离

1大孔树脂 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 3纸色谱法 4柱层析法 5薄层色谱法 6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7梯度萃取分离
有效成分的提取
1连续回流法 2渗漉法: 3亚临界水提取法 4超临界CO2提取 5超声提取 6醇调PH值法 7醇提法 8pH值溶液进行萃取 9明胶沉淀法 10溶剂提取法 11碱提酸沉法 12微波萃取法 13闪式提取
超声萃取作用
超声萃取作用机理主要是超声力学产生的空化效应。 空化效应存在于萃取液中的微气泡。微气泡在声场作 用下振动,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 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激波,造成很大压力,将植物组 织中细胞破裂,以利于溶剂浸透到植物细胞内部,使细胞 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溶剂中。超声提取法所用时间短,对 蒽类成分没有破坏作用。研究了超声频率和超声提取 时间对大黄蒽醌。指出在频率为20 kHz的超声提取的 提出率最高,且同一频率的超声,随着时间的增加提出率 有一最高值。
大黄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
概述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 燥根及根茎。主要产地是甘肃青海等地。具有通里攻下清热 解毒,活血通瘀等多种功能。大黄中化学成分复杂"有蒽苷, 芪苷,鞣苷等。其中蒽苷为最主要成分。大黄中羟基蒽醌衍 生物总量约为5%分为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包括大黄酸大黄 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其苷等。其中游离蒽醌较 少"呈酸性"可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结合蒽醌可溶于 热水"也可溶于甲醇及乙醇中。大黄是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 对其研究报道较多"传统提取工艺一般采用水提或乙醇提取 后"直接干燥成干膏而得。传统工艺虽然保留了大黄药材中 的大部分有效成分"但出膏率较高"在解决中药粗黑的问题上 存在局限性。因此"采用现代工艺和技术对大黄有效成分进 行提取及纯化将成为大黄制剂的重点目标。近年各种方法在 中药的提取分离富集方面广泛运用"不断受到药学研究者的 重点关注。对于大黄有效成分的富集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芦荟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 碳酸钠提取后的氯仿层再以的氢氧化钾溶液振荡提取水 层,水层呈暗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得橙色沉淀, 过滤后用水洗沉淀,干燥后冰醋酸结晶数次,得橙色针状结晶, 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分析鉴定为芦荟大黄素。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分离和提纯 上述芦荟大黄素分离后的氯仿液用氢氧化钾溶液振荡提 取数次,直至氯仿层的颜色近乎土色为止。合并深红色的水层 溶液,加盐酸至酸性,得黄色沉淀。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大黄酚 和大黄素甲醚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溶于氯仿液中,经硅胶柱 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先出现的组分为大黄酚,后出现的 为大黄素甲醚,再分别经丙酮结晶纯化的大黄酚黄色片晶和黄 色针晶。两者经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分析鉴定均为纯品。
大黄酸的分离和提纯 将水解提取及减压抽滤后合并的氯仿液以的碳酸氢钾溶 液振荡提取,水层呈紫红色,分出水层,再重复提取数次,直至红 色明显减弱为止。合并水层提取液,用盐酸酸化至二左右,即 得黄色沉淀。过滤,先用水洗沉淀数次,再用少量冰冷的丙酮 洗去有色杂质。干燥后用冰醋酸结晶一次,得黄色稻草束样针 状结晶,。 大黄素的分离和提纯 碳酸氢钾提取后的氯仿层再以的碳酸钠溶液振荡提取数 次,水层呈深红色,合并水层提取液,加盐酸至酸性,得黄色沉淀, 过滤,用水洗沉淀,再以少量丙酮洗,冰醋酸结晶数次,得橙色针 状结晶,融点℃一℃,经元素分析、红外类 非蒽醌类 单宁类 苷类
蒽醌类
在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个蒽醌类 成分,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 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一,大黄酸, 等,对窄叶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 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得个葱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大黄 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大黄酸毗喃葡萄糖苷, 芦荟大黄素毗喃葡萄糖苷。一经基大黄素,哪。杨秀 伟等从秦岭大黄根茎的乙醇溶性部分分离出个化合 物,其结构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大黄酚毗喃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一毗喃葡 萄,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芦荟大黄素 毗喃葡 萄糖苷,大黄素 、大黄酸,丙二酸单酞基毗喃葡萄糖 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