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葡萄球菌与链球菌详解演示文稿
实验三_葡萄球菌属和链球

3.每个试验应设立空白对照、阴性对照。
抗O试验(ASO test):
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 当两者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 多,未被中和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凝集,为阳性;无凝 集,为阴性。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链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 呈链状排列,链的长短和细菌的种类及生长
环境有关
肺炎链球菌
• 呈矛尖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成双排列 • 无芽胞、无动力,但能形成荚膜和粘液层
化脓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肠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呈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琼脂 平板上生长的细菌呈球杆状
无芽胞和荚膜,个别菌种有稀疏鞭毛
球菌相关的鉴定试验
1.触酶试验
原理: 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
菌能分解过氧化氢生 成水,并释放出初生 态氧,因生成氧分子 而出现气泡。
2.凝固酶试验
原理:
Sau能产生结合型血 浆凝固酶,可使血浆 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 原变为不溶性的纤维 蛋白,附着于细菌表 面,在玻片上形成凝 集颗粒;游离型的血 浆凝固酶则可使试管 中血浆发生凝固。
3.DNA核酸酶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产生DNA 酶,可使长链DNA 水解成寡核苷酸链。 因为长链DNA可被 酸沉淀,寡核苷酸链 则溶于酸,所以当在 菌落平板上加入酸后, 会在菌落周围出现透 明环。
4.甘露醇发酵试验
原理:致病性葡萄球菌多能发酵甘露醇 产酸,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
5.新生霉素敏感性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肠 球菌属的培养和鉴定
微生物链球菌ppt演示课件

.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
荚膜
蛋白质Ag 多糖Ag
肽聚糖 .
核蛋白Ag
1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抵抗力
抵抗力不高 不耐热,55℃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及抗 生素敏感
.
1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是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LTA)、F蛋白
β-溶血
.
4
甲链
丙链 乙链
.
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 属于A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 型。如A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分13型
.
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A群链球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
41
.
27
油镜 ×1000
.
28
肺炎链球菌
Gram’s染色镜检图
.
29
扫描电镜
.
30
电镜
.
31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
菌落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
32
脐样凹陷 . 18-24h
33
胆汁溶解试验
.
34
致病物质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球菌的培养与鉴定(实验)

链球菌属
(一)菌落特征(血琼脂平板) • 肺炎链球菌
– 灰色,较小, α溶血,“脐窝”状凹陷,有荚膜菌株可 成粘液样
• 化脓性链球菌(A群)
– 灰白色,较小,半透明,无/有光泽,周围有较大的β 溶血环
• 无乳链球菌(B群)
– 灰白色,较A群大,平坦,有光泽,不透明,周围有狭 窄的β溶血环
蕈糖 乳糖 麦芽糖 蔗糖 甘露糖
四、操作步骤
(2)肺炎链球菌
Optochin敏感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有对照)
(3)化脓性链球菌与无乳链球菌
杆菌肽敏感试验 CAMP试验
四、操作步骤
(4)粪肠球菌
触酶试验 65g/LNaCl 胆汁-七叶苷试验 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有对照管) 甘露醇 山梨醇 阿拉伯糖 棉子糖
球菌的培养与鉴定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婷婷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材料
4
操作步骤
5
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
• 掌握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的 菌落特点、染色形态及鉴别实验;
• 了解其它球菌的菌落特点、染色形态及鉴 别。
二、实验内容
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链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3 结果
在两种细菌划线交界处出现箭头状透明溶血环区 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CAMP试验
链球菌属
2、肺炎链球菌
Optochin敏感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荚膜肿胀试验:+ 分解菊糖
Optochin敏感试验
1 原理
Optochin能干扰肺炎链球菌叶酸合成,抑制 细菌生长,故肺炎链球菌对其敏感。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青岛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实验报告题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姓名:阿芳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专业:动物科学班级: 201X级X班学号:(201XXXXX)指导教师:任慧英完成日期 2014年3月22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摘要目的:对实验提供的A、B两种细菌进行分离鉴定。
主要方法:通过对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的观察以及生化反应的现象等方法进行鉴定。
关键词:葡萄球菌;链球菌;分离鉴定引言1葡萄球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
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
28~38℃均能生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4.5~9.8,最适为7.4。
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
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也有不发生溶血者。
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生气。
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健康禽类的皮肤、羽毛、眼睑、粘膜、肠道等都有葡萄球菌存在。
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常排列成链状,无芽胞,无鞭毛,有菌毛样结构,革兰氏染色阳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有些为厌氧菌。
营养要求较高。
普通培养基中需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
最适温度37℃,最适PH7.4~7.6,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有乳光、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
根据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的溶血特征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α型溶血性链球菌又称草绿色链球菌,菌落周围出现草绿色溶血环,致病力弱。
β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强烈的溶血毒素,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可使菌落周围出现宽2~4毫米、界限分明、无色透明的溶血环,致病力强。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1 目的和要求(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2)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检验步骤的依据及原理2 基本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人体内,可引起局部的痈疾和蜂窝组织炎,还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骨骼炎、肾盂肾炎等系统化脓性感染,甚至可发展成败血症。
此外,食品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卫生中的一种潜在危险,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是中会产生肠毒素,食用后将引起食物中毒,这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
因此,检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实际意义。
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金黄色色素,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圈,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甘露醇产酸,产生血浆凝固酶和耐热的DNA酶。
3 实验材料3.1 检样乳与乳制品(如奶粉、消毒乳)、肉制品、饮料3.2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斜面培养物。
3.3 培养基7.5%氯化钠肉汤、肉浸液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氏培养基3.4 试剂与染色剂无菌生理盐水、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等。
3.5 仪器与其他用具无菌吸管(1mL、5、10)、无菌试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均质器、恒温箱等。
4 检样程序5 操作步骤5.15.1.1样品的处理称取25 g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
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 mL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
5.1.2 增菌和分离培养5.1.2.1 将上述样品匀液于36 ℃±1 ℃培养18 h~24 h。
葡萄球菌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葡萄球菌实验报告篇一:微生物实验报告xxx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报告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分离鉴定摘要目的:对A.b两种菌种进行分离鉴定主要方法:通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进行鉴定关键词葡萄球菌链球菌分离鉴定引言葡萄球菌,属微球菌科葡萄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
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碱性厌氧,最适培养温度为37摄氏度。
最适ph7.4.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湿润光滑隆起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
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可以分解甘露糖,还可以产生血浆凝固酶。
有致病性的葡萄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可通过色素颜色,溶血性,过氧化氢酶实验(触酶试验),凝固酶实验,甘露糖发酵试验等鉴定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老龄菌或被吞噬的的细菌或呈现阴性。
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0.5~1.0微米,常呈链状或成双排列。
一般致病性链球菌的链比非致病性的链长。
个别菌株有鞭毛,有的菌株有菌毛,幼龄培养物可形成荚膜。
大多数为兼性厌氧菌,少数为厌氧菌。
致病菌对营养要求比较高,普通培养基中生长不良。
在加入血液血清葡萄糖等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在血琼脂平板上可长成直径约0.1~1.0mm,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多数致病菌落可形成溶血现象.强致病菌可形成β溶血.产生α溶血环的链球菌致病性不强,为条件致病菌.γ型溶血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一般不治病.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两种未知的实验菌种A菌b菌1.1.2培养基的制作材料(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I琼脂0.1mol/L和1mol/Lnaoh溶液,0.1mol/L和1mol/LhcI溶液。
(2)仪器天平或台秤,高压蒸汽灭菌器。
(3)玻璃器材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玻璃漏斗。
球菌的培养和鉴定实验课件

1. 致病性球菌的鉴定流程? 2. 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的细菌染色和形态
区别?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实验三 球菌的培养和鉴定III
教 员: 顾 江 单 位: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E-mail: jianggu2012@
实验内容三 生化反应鉴定
1.触酶试验 【原理】 H2O2 过氧化氢酶 H2O + O2 【操作】取洁净玻片一张,滴加3% H202一滴,以接种环分别
取待检细菌培养物少许,在H202中磨匀,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阳性为半分种内产生大量气泡。葡萄球菌为阳性,链 球菌为阴性。
【意义】 触酶试验可区分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甲型链球菌为阴性。
【意义】
胆汁溶菌试验可用以区分甲型链球菌和
肺炎链球菌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实验内容三 生化反应鉴定
【注意事项】
▪ 无菌操作 ▪ 挑取细菌培养平板上的单个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掌握:
1.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的检验程序 2.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葡萄球菌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葡萄球菌属 • 感染与疾病 • 耐药性与抗菌治疗 • 检测与诊断 • 预防与控制
01
葡萄球菌属
简介
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引起多种感染和 疾病。
具有多种毒力因子 和致病机制。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 和人类环境中。
生物学特性
1 2
形态和染色
03
耐药性与抗菌治疗
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
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有些葡萄球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灭活酶,例如 β-内酰胺酶,能分解抗生素中的β-内酰胺 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另一种耐药机制是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使抗生素无法与细菌结合,从而失去抗菌 作用。
外膜通透性降低
药物泵出机制
葡萄球菌外膜通透性降低,使抗生素难以进 入菌体,进而导致耐药。
换药治疗
如果初始抗菌治疗无效,应考虑换 用其他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选择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 生素,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但应避免滥用 。
氟喹诺酮类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 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但需注意耐药性和中 枢神经系统不良反现为 咳嗽、咳痰、喘息和胸痛。
膀胱炎
葡萄球菌引起的膀胱炎可表现为尿 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
尿道炎
葡萄球菌引起的尿道炎可表现为尿 道分泌物、尿道瘙痒和尿道疼痛。
全身感染
败血症
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可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和白细胞增多 。
脓毒症
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症是在败血症的基础上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坏死, 表现为寒战、高热、意识障碍、白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球菌形态
链球菌形态
链球菌形态
链球菌形态
链球菌培养特性
链球菌培养特性
链球菌培养特性
链球菌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性
链球菌培养特性
在血液琼脂平板形成的菌落较大,产溶血 素的菌株为病原菌,在菌落周围呈现明显的 β溶血。
致病葡萄球菌形态
致病葡萄球菌形态
致病葡萄球菌形态
葡萄球菌培养特性
葡萄球菌培养特性
葡萄球菌培养特性
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病料 (脓汁、渗出液、血液乳汁等)
直接涂片镜检:普通染色、革兰氏染色 培养:增菌培养 普通肉汤
实验五葡萄球菌与链球菌详 解演示文稿
优选实验五葡萄球菌与链球 菌
致病性葡萄球菌常引起各种化脓性疾患、 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葡萄球菌属分为3种:金黄色葡萄球 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在普通琼脂平板形成湿润、光滑、隆起的 圆形菌落,直径1~2mm。菌落颜色依菌 株而异,初呈灰黄色,继而为金黄色、白色 或柠檬色。致牛乳腺炎以及耐药菌株常为深 黄色。色素的形成也依培养条件而异,通常 在22℃或在含糖、牛乳、血清的培养基中, 产生色素较多;有氧及CO2条件下易形成色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