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土的渗水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土的渗水性
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3、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4、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4.观察比较
1、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
2、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5.实验总结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6.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整洁。
2、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塑料杯中。
3、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得过于板实。
3.倒水
1、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毫升效果较好;
2、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观察土壤样品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2.放土
1、提供实验器材:过滤器。(工具箱中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不同
实验器材、药品:
沙土、黏土和壤土样本、小花盆、水、放大镜、小水盆、种子
实 验 方 法和 步骤
1、把沙土、黏土和壤土样本放到纸上用放大镜观察。
2、把沙土、黏土和壤土分别装入3个小花盆是,浇上同样多的水,观察它 们的渗水性。
3、在3盆土中种上同一种种子,同样的条件下观察植物的生长。
实验器材、药品:
量杯、酒精、水、小天平、
实 验 方 法和 步骤
1、用天平称50克的酒精、50克的水。
2、把各50克的酒精和水混合到一起再称观察重量的变化。。
3、把各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到一起再量观察体积的 变化。
实验结论:两种液体混合后重量是两者的和,而体积并不等于两者的和。
日期:2012年 月 日
实验器材、药品: 烧杯、植物油、水、蜂蜜、
实 验 方 法和 步骤
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实验结论:。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实验名称:观察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
2、倒同体积的油、水、蜂蜜、牛奶在小烧杯中用天平测,和水比 一下谁重一些。
3、把油、水、蜂蜜、牛奶分别倒在斜放的木板上观察比较它们流 动的速度。
实验结论: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气味、味道;在同一斜面上的流速不同, 单位体积的重量也不一样。
实验评价:日期:2012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 观察液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学生实验报告14
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溶解和分离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实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好了。

【注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部分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实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部分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

【实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实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

【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地表受到巨大的力时,会产生褶皱或断裂,形成地震(五)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有盖得大口玻璃瓶、谁、砖、锤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结晶分离的实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结晶分离的实验
3、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2.制作彩色结晶树枝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均匀,对盐水进行着色。
2、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
3、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容易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教师演示的可以放在班级中让学生持续观察)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
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调制饱和盐水
1、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
2、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要充分,使饱和度达到最高。
4、几天后,让学生把制作的成品带回学校展示、评比。
3.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将待冷却的溶液放置在不易接触的地方。
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蓝色和红色的混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蓝色和红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并探索颜色混合的原理。

实验材料:•2杯透明的玻璃杯•蓝色颜料•红色颜料•1杯清水•搅拌棒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蓝色颜料。

2.在第二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红色颜料。

3.各自向玻璃杯中加入相同的清水,使颜料与水的比例相同。

4.用搅拌棒搅拌每个玻璃杯中的混合物,确保颜料充分溶解。

5.将两个玻璃杯中的混合物倒入一个新的玻璃杯中。

6.用搅拌棒搅拌新的玻璃杯中的混合物,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混合后,我们发现颜色变成了_____________(填入实际观察到的颜色)。

实验分析: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的颜色混合相互作用所致。

在光的折射和吸收过程中,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的颜色被混合,形成了新的颜色。

实验结论: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得出了颜色混合的结论:蓝色和红色混合后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填入实际观察到的颜色)。

实验拓展:你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颜色的颜料进行混合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混合反应。

你还可以探索不同比例下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你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避免颜料溅到眼睛或衣物上。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不要乱扔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要将玻璃杯和搅拌棒清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颜色混合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颜色混合实验。

希望同学们能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并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5)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6)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7)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2)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3)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1)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5)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6)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7)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2)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3)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