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无线网络测试方案V1.2

合集下载

XXX项目测试方案范文模板 (一)

XXX项目测试方案范文模板 (一)

XXX项目测试方案范文模板 (一)XXX项目测试方案范文模板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技术创新的力量,这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在这种趋势下,XXX项目的出现,为市场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

为了确保该项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优质性,测试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针对XXX项目的测试方案范文模板,以帮助各位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该方面的工作。

一、测试目的在介绍具体测试步骤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测试的目的。

XXX项目测试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安全、稳定、可靠、高效、易用和用户友好。

同时,也需要在不同的环境、平台、设备和网络条件下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兼容性、可用性和高性能。

二、测试覆盖范围测试的覆盖范围是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了测试的深度和广度。

XXX项目的测试覆盖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测试:主要测试产品的各种功能是否正常、完整、可靠和易用,包括输入、输出、计算、处理、存储、传输、交互、权限等方面。

2.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产品的响应时间、内存占用、磁盘占用、网络带宽等性能指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3.兼容性测试:主要测试产品在不同平台、环境、浏览器、设备和网络条件下是否正常工作。

4.界面测试:主要测试产品的界面设计是否美观、简洁、易用和符合用户习惯。

5.安全测试:主要测试产品的安全性,包括信息加密、病毒防护、权限管理等方面。

6.易用性测试:主要测试产品是否符合用户体验、界面友好、指引清晰等方面。

三、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是测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测试的关键环节。

XXX项目的测试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环境:确定测试需要使用的环境,例如硬件、软件、网络,以及与产品的集成和互动情况。

2.测试工具:确定测试需要使用的软件工具,例如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安全测试工具、缺陷管理工具等。

3.测试任务:制定测试的具体任务,包括测试的时间、人员、活动和文档等。

4.测试用例:编写和管理测试用例,确保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得到充分的覆盖和检测。

无线网络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

无线网络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

无线网络系统安装调试测试验收方案一、安装方案1.准备工作:根据网络规划图,确定无线AP(接入点)的布置位置,准备所需的无线设备和相关设备。

2.无线AP的安装:根据布置位置,将无线AP进行固定安装,并确保其与有线网络设备的连接稳定。

安装时需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电器设备或金属物体过于接近,以减少信号干扰。

3.有线网络设备的连接:将无线AP与有线网络设备进行连接,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连接正常。

4.电源接入:将无线AP连接至电源,确保其供电正常。

5.IP地址设置:根据需要,对无线AP进行IP地址的设置,确保其与网络环境相匹配。

二、调试方案1.AP与有线网络设备连接: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对无线AP与有线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测试,确认连接正常。

2.无线信号检测:使用无线信号检测仪或手机等设备,测试无线AP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和强度,优化布置位置或调整天线方向,确保信号的良好覆盖。

3.网络速度测试:使用网络速度测试工具,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确认网络速度满足需求。

4.安全设置:配置无线AP的安全设置,包括无线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三、测试方案1.无线网络连接测试: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测试无线网络的连接稳定性和速度。

2.多设备连接测试:通过多台设备同时连接无线网络,测试网络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3.弱信号测试:移动设备到离无线AP较远的位置,测试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必要时进行信号增强或调整AP的布置位置。

4.漫游测试:通过移动设备离开一个无线AP的覆盖范围,进入另一个无线AP的覆盖范围,测试漫游的切换速度和稳定性。

1.网络连接测试:对整个无线网络系统进行网络连接测试,确保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正常,网络速度满足需求。

2.安全性测试:利用渗透测试工具,对无线网络进行安全性测试,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3.故障排除:当发现网络存在问题时,及时进行排查与解决,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用户体验测试:请用户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对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连接速度、稳定性等进行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方案(硬件类)(模板)

测试方案(硬件类)(模板)

XXXXXX XXXXXXXXXXXXXX 项目名称测试方案XXX公司二〇XX年X月文档修改记录目录第一章引言 (4)1。

1编写目的 (4)1.2项目背景 (4)1。

3测试对象及范围 (4)1。

4适用范围 (5)1.5参考资料 (5)第二章测试概述 (6)2。

1测试环境准备 (6)2.1.1测试环境准备 (6)2.1.2测试人员准备 (7)2.1。

3测试任务和进度 (7)2。

2测试原则 (7)2.3测试目的 (8)2。

4测试方案 (8)2。

4.1单项测试 (8)2.4。

2系统联调测试 (8)第三章设备外观测试 (10)第四章设备加电测试 (11)第五章硬件性能测试 (12)5。

1服务器性能测试 (12)5。

2存储性能测试 (12)5.3PC性能测试 (12)5.4备份软件测试 (12)第六章测试总结 (13)第一章引言1.1编写目的提示:该文档对测试工作的指导作用及阅读该文档的主要对象【编写实例参见如下:】编写该文档的主要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明确××××××学生工作管理系统Beta1版本的功能模块和实现方法,从而在后期测试活动中更好的把握测试范围,制定适当的测试策略和方法。

并为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和后期实施人员提供工作指导。

本文档预期的读者包括:项目经理、系统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1.2项目背景1.说明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2.列出本项目的任务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协作单位、用户单位3.说明项目背景,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

如果本次开发的软件系统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要说明该更大系统的组成和介绍本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的关系和接口部分4。

保密说明:本项为可选项,一般的软件公司都会要求对软件开发的概要设计文档进行保密,不允许被复制、使用和扩散到公司之外的范围,如果需要强调则允许做相关的保密说明5.版权说明:本项为可选项,若有必要,才要作有关的描述。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模板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模板

×××GSM900 无线网络测试报告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22年4月27日目录第1章网络测试概述 (3)1.1网络测试主要指标列表 (3)1.2测试方法 (3)1.3本次网络测试总结 (4)第2章DT测试统计与分析 (5)2.1XX移动/联通DT整体测试指标 (5)2.2测试概况 (6)2.3××县城DT测试主要指标 (7)2.3.1 ××县城DT测试接入统计 (7)2.3.2 ××县城移动联通信号场强对比分析 (7)2.3.3 ××区城双频网移动联通通话质量对比分析 (9)2.3.4 ××县城双频网主小区覆盖区域及BCCH分布情况 (10)2.3.5 ××县城切换统计图 (10)2.4××董家方向主要公路DT测试网络指标分析 (11)2.4.1 ××董家方向主要公路DT接入统计 (11)2.4.2 ××董家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信号场强对比分析 (11)2.4.3 ××董家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通话质量对比分析 (12)2.5××龙头方向主要公路DT测试网络指标分析 (13)2.5.1 ××龙头方向主要公路DT接入统计 (13)2.5.2 ××龙头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信号场强对比分析 (14)2.5.3 ××龙头方向主要公路移动联通通话质量对比分析 (15)第3章XX CQT测试 (17)3.1××CQT移动联通测试指标对比 (17)3.2××联通CQT测试分析 (17)3.2.1 ××县城CQT测试分析 (17)3.2.2 ××郊区CQT测试分析 (21)第4章致谢 (24)说明:无线网络测试报告模板主要针对辖区特别多的网络优化合同而设置的,需要体现出每条DT路线和每个CQT测试点的情况,避免评估和优化报告内容过于庞大而重点不突出现象,如重庆移动的网络优化。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测试方案方案名称:XXX系统测试方案生产单位:开发XX系统的公司执行单位:执行测试方案的公司报告日期:版本修订记录:版本标识:1.0注释:初始版本作者:XXX日期:XXX文档使用对象:姓名:XXX职务:XXXXX 审批人员:姓名职务日期目录1.文档标识2.概要2.1文档用途本文档旨在介绍XXX系统的测试方案,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2.2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XXX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

2.3测试范围本次测试的范围包括系统的所有主要功能和模块。

2.4测试环境描述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

硬件设备包括XXX,XXX,XXX等。

软件环境包括XXX操作系统,XXX数据库,XXX浏览器等。

2.5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包括XXX需求文档,XXX设计文档,XXX用户手册等。

2.5.1 缩写在本文中,将使用以下缩写:QA:质量保证QC:质量控制UAT:用户验收测试SIT:系统集成测试API:应用程序接口2.5.2 定义在本文中,以下术语的定义如下:测试:一种用于评估软件质量的过程,旨在发现缺陷并提供反馈以改进软件产品。

缺陷:软件中的错误或问题,可能导致软件无法正确执行其预期的功能。

测试用例:一组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输出,用于测试特定软件功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测试计划:测试活动的整体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和时间表。

测试报告:测试活动的结果总结和评估,包括测试结果,缺陷报告和测试建议。

2.5.3 文档测试文档是测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记录了测试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和缺陷报告。

这些文档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跟踪测试进度,评估测试结果并提供反馈以改进软件产品。

3.组织机构3.1 角色与职责测试团队通常由以下角色组成:测试经理:负责测试计划和测试资源的管理,监督测试活动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测试工程师:负责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报告。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无线测试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评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2. 实验环境- 硬件设备:一台电脑、无线路由器、手机- 软件工具:网络测试工具、浏览器3.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的测试内容和指标,如网络速度、延迟等。

2. 配置无线路由器的参数,如网络名称、加密方式、信道等,并启动路由器。

3. 通过电脑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网络。

4.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测量网络速度和延迟,记录测试结果。

5. 在不同位置(如离路由器远近、有无障碍物等)进行测试,观察网络性能的变化。

6. 使用手机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网络,测试手机上网速度和延迟。

7. 使用浏览器打开不同网站,观察页面加载速度和网络稳定性。

8. 结合实际需求,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测试后,得到以下结果:- 在近距离(约5米)测试时,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为10Mbps,延迟为20ms,上传速度为5Mbps。

- 在远距离(约10米)测试时,无线网络的下载速度为8Mbps,延迟为30ms,上传速度为4Mbps。

- 在有障碍物(如墙壁)阻挡的情况下,无线网络的性能有所下降,下载速度为6Mbps,延迟为40ms,上传速度为3Mbps。

- 手机连接到无线网络后,上网速度和延迟与电脑连接类似,但在远距离测试时稍微有些下降。

- 在浏览器打开不同网站时,页面加载速度在1-3秒之间,网络稳定性良好。

5. 实验分析和改进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短距离内,无线网络的性能良好,满足常规上网需求。

- 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网络的性能下降,可能会影响在线游戏、高清视频等对网络速度和延迟要求较高的应用。

- 障碍物对无线信号传输有一定影响,建议在布置网络时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 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后,网络性能基本与电脑连接类似,但信号强度稍弱。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在网络布置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信道,避免信道拥塞。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2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2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 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优化中心目录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 (1)一、总则 (4)二、适用范围 (4)三、测试范围 (4)四、相关术语、缩略语解释 (5)五、测试时间和测试区域 (5)5.1测试时间 (5)5.1.1WLAN热点质量验收测试 (5)5.1.2周期优化测试 (5)5.1.3用户投诉测试 (6)5.2测试区域 (6)六、测试设备 (8)七、WLAN测试用例 (9)7.1WLAN热点验收测试项目 (9)7.1.1WLAN热点网络功能验收测试 (9)7.1.1.1AP配置检查 (9)7.1.1.2用户隔离控制 (10)7.1.1.3AP间切换 (10)7.1.1.4热点压力测试 (10)7.1.1.5热点吞吐量测试 (11)7.1.1.6混合接入认证 (11)7.1.2WLAN热点无线质量验收 (12)7.1.2.1信号覆盖强度测试 (12)7.1.2.2载干比测试 (13)7.1.2.3同邻频干扰检测 (14)7.1.2.4AP关联平均时间 (14)7.1.2.5AP关联成功率 (15)7.1.2.6Portal 页面弹出时延 (15)7.1.2.7Portal页面弹出成功率 (16)7.1.2.8Web认证时长 (16)7.1.2.9Web 认证成功率 (17)7.1.2.10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18)7.1.2.11Http页面响应时延 (18)7.1.2.12Http完整显示时延 (19)7.1.2.13Http页面访问成功率 (20)7.1.2.14Ping测试平均时延 (20)7.1.2.15Ping测试成功率 (21)7.1.2.16FTP下载平均速率 (21)7.1.2.17FTP下载成功率 (22)7.1.2.18FTP上传平均速率 (22)7.1.2.19FTP上传成功率 (23)7.1.2.20与电信、联通对比测试 (24)7.2.1.1信号覆盖强度测试 (25)7.2.1.2载干比测试 (26)7.2.1.3同邻频干扰检测 (26)7.2.1.4AP关联平均时间 (27)7.2.1.5AP关联成功率 (27)7.2.1.6Portal 页面弹出时延 (28)7.2.1.7Portal页面弹出成功率 (28)7.2.1.8Web认证时长 (29)7.2.1.9Web 认证成功率 (30)7.2.1.10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30)7.2.1.11Http页面响应时延 (31)7.2.1.12Http完整显示时延 (32)7.2.1.13Http页面访问成功率 (32)7.2.1.14Ping测试平均时延 (33)7.2.1.15Ping测试成功率 (33)7.2.1.16FTP下载平均速率 (34)7.2.1.17FTP下载成功率 (34)7.2.1.18FTP上传平均速率 (35)7.2.1.19FTP上传成功率 (36)八、WLAN测试结果反馈和测试求报告 (38)一、总则1.为了解WLAN网络覆盖情况及服务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规范移动WLAN网络质量测试内容,提高WLAN网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制定《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指导今后WLAN网络验收测试、周期优化测试、客户申告测试中的工作。

WLAN无线测试方案

WLAN无线测试方案

WLAN无线测试方案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局域网中使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WLAN无线设备的开发和设计,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来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WLAN无线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等内容。

一、测试目标1.信号覆盖范围:测试设备在不同距离、障碍物等条件下的信号覆盖范围,确定设备的传输性能。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设备在不同信道、带宽等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速率,评估设备的网络速度和带宽利用率。

3.连接稳定性:测试设备在高负载、干扰等条件下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4.安全性:测试设备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验证设备是否能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

二、测试环境1.设备配置:测试需要使用至少两台支持WLAN无线通信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2. 网络环境:测试设备需要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中,可以使用路由器或者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来提供无线网络。

3.信号环境:测试需要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以模拟真实使用场景。

4.测试工具:测试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试工具,如网络分析仪、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

三、测试方法1.信号覆盖范围测试:在不同距离下,测试设备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衰减的情况。

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接收功率来评估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2.数据传输速率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软件或工具,在不同信道、带宽等条件下,测试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

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文件的时间来确定设备的网络速度。

3.连接稳定性测试:在高负载和干扰环境下,测试设备的连接稳定性。

可以通过连续发送数据并监测丢包率和延迟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

4.安全性测试:测试设备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验证设备是否能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

可以使用专业的安全测试工具来模拟攻击并评估设备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 Aruba无线测试方案2011-051缩略语 (3)2测试设备列表 (3)3易用性测试 (4)3.1不同用户角色的VLAN控制 (4)3.2动态分配用户访问策略 (5)3.3动态分配用户带宽 (6)4安全性能测试 (7)4.1支持多认证方式 (7)4.2认证加密相结合 (8)4.3非法AP的检测/分类/抑制 (9)4.4用户非法流量触发黑名单测试 (10)5可管理功能测试 (11)5.1管理第三方AP统一认证 (13)5.2第三方AP下用户的认证权限测试 (14)5.3Web无线网管软件集中管控 (13)5.4远程抓包功能 (15)6可扩展性功能测试 (16)6.1无线控制器分级管理(Master-Local)测试 (16)6.2三层路由功能和NA T功能 (17)6.3远程AP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应用功能测试. (18)7.1无线组播流速率优化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现场测试无线组播流转单播性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语音呼叫审计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智能终端识别功能 (18)8无线频谱分析功能 (19)8.1无线频谱分析——实时傅里叶变换图 (19)8.2无线频谱分析——Duty cycle占空比 (20)8.3无线频谱分析——信道利用率 (21)8.4无线频谱分析——当前干扰设备 (22)1缩略语2测试设备列表3易用性测试3.1不同用户角色的VLAN控制测试说明要求配置针对无线用户安全控制功能,可根据单一用户或用户组设置不同的安全策略。

测试目的让连接在同一SSID下的用户根据不同的策略获取不同的vlan网段的IP地址,避免不同vlan的用户需要使用很多个不同的配置,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配置,简化工作,方便集中管理设备需求•一台无线交换机•一台AP•一台笔记本,安装windows XP SP2网络拓扑测试步骤•设置无线用户通过dot1x认证。

•新建两个用户userA和userB。

•在同一个AP下,同一台笔记本上分别使用A用户和B用户登录同一个SSID,A 用户被分配到VLAN10,IP地址分配为Vlan10的地址段。

B用户被分配到VLAN20,IP 地址分配为Vlan20的地址段。

结果记录3.2动态分配用户访问策略测试说明测试在同一AP,同一SSID下的不同无线用户能够通过无线控制器动态分配多个不同的访问策略。

(给不同的无线用户按登录用户名分配不同的访问策略)测试目的让连接在同一SSID下的用户根据不同的策略获取不同的访问策略,避免需要使用策略的用户需要使用很多个不同的配置,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配置,简化工作,方便集中管理设备需求•一台无线控制器•一台AP•一台三层交换机•一台DHCP Server(需能够配置DHCP Option)•多台笔记本,做为测试终端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 测试拓扑如上。

2. 配置多个用户组。

3. 为每个用户组配置相应的角色(Role)。

4. 为每个角色制定不同的访问策略。

5. 验证多个无线用户在同一AP、同一SSID下能够自动获不同的访问策略。

与AP所接入的端口vlan无关。

6. 验证单个无线笔记本在同一AP、同一SSID下能够根据不同无线登录用户名获得不同的访问策略。

结果记录3.3动态分配用户带宽测试说明测试在同一AP,同一SSID下的不同无线用户能够通过无线控制器动态分配多个不同带宽资源。

(给不同的无线用户按登录用户名分配不同的带宽资源)测试目的让连接在同一SSID下的用户根据不同的策略获取不同带宽,避免需要不同带宽限制的用户需要使用很多个不同的配置,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配置,简化工作,方便集中管理设备需求•一台无线控制器•一台AP•一台三层交换机•一台DHCP Server(需能够配置DHCP Option)•多台笔记本,做为测试终端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 配置多个用户组。

2. 为每个用户组配置相应的角色(Role)。

3. 为每个角色制定不同的带宽。

4. 验证多个无线用户在同一AP、同一SSID下能够自动获不同的带宽。

与AP所接入的端口vlan无关。

5. 验证单个无线笔记本在同一AP、同一SSID下能够根据不同无线登录用户名获得不同的带宽。

结果记录4安全性能测试4.1支持多认证方式测试说明设定两类接入的用户:内部用户,常驻供应商用户和访客用户;内部用户使用WPA/WPA2方式进行认证;常驻供应商用户使用网页方式+MAC地址认证进行认证;访客用户网页认证,但是弹出于供应商用户不同的Portal.测试目的根据使用人员的不同,做出访问的限制,避免内部资料泄露,保障安全设备需求•一台无线交换机•一台AP•一台三层交换机•一台应用服务器(安装DHCP、FTP等应用)•一台笔记本,安装windows XP SP2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 如上图进行网络设置:通过一个三层交换将无线交换机、AP、FTP服务器(或者是其它类型的应用服务器)以及Internet连接起来;用户通过、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在无线交换机内部数据库配置两个用户:user/password;vip/passwd;配置用户user只能够进行Internet上的HTTP访问,而用户vip可以访问FTP服务器2. 无线网络配置三个SSID:guest支持网页认证(访客Portal),wpa支持WPA/WPA2认证方式,vendor支持网页认证(Vendor Portal)+MAC地址认证。

三个SSID映射到同一个VLAN,分配同一段IP地址3. 配置笔记本连接上guest,在网页中输入user/password通过认证,并且验证只能够进行Internet上的HTTP访问;退出登录之后输入vip/passwd通过认证,可以访问FTP服务器4. 配置笔记本连接上wpa,在登录窗口输入vip/passwd通过认证,并且验证此次拿到与iii相同的IP地址段,并且可以访问FTP服务器;退出登录之后输入user/password通过认证,只能够进行Internet上的HTTP访问5. 确认访客Portal和Vendor的Portal是不同的欢迎页面6. 确认Vendor必须同时通过网页认证和MAC地址认证才可以接入网络7.确认访客,供应商,内部用户都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结果记录4.2认证加密相结合测试说明设定有两类数据用户,其中一类用户的MAC地址在控制器的内部数据库内,另一类用户没有在数据库内,测试目的根据用户使用网络的唯一性来提供网络,避免特殊访问人群的权限被别有用心的人盗取做非法之事设备需求•一台移动控制器•一台AP•一台二/三层交换机•两台笔记本,安装windows XP SP2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 如上图配置网络:使用移动控制器和AP连上,如图所示。

依次配置网络:指定SSID为test,接入模式为WPA2-PSK加密。

2. 在控制器上的用户数据库中配置相应的PC终端的MAC地址3. 配置相应的接入策略,使合法的用户接入到AP里4. 将PC终端与test相关联,通过WLAN注册到应用服务器上并进行记录结果记录4.3非法AP的检测/分类/抑制测试说明检测无线网络对于非法AP以及干扰AP的检测和区分以及抑制功能测试目的防止未被授权使用的设备接入网络,通过第三方网络的接入诱骗正常用户的登录盗取用户名和密码,从事非法活动设备需求•一台无线控制器•一台AP•一台第三方的AP,用于产生干扰•一台三层交换机•一台或多台笔记本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如上图配置网络:使用一台三层交换机将无线控制器和AP连接起来2.将第三方AP连接到三层交换机之上,并且使用笔记本和其连接,进行相关的FTP 下载业务3.无线网络可以检测到第三方AP,并将其认为是非法AP4.开启非法AP抑制功能,笔记本上进行的FTP业务将会发生中断结果记录4.4用户非法流量触发黑名单测试测试说明能够灵活根据认证失败次数、DoS攻击、及特定应用类型将用户自动加入黑名单并强制该用户下线。

测试目的有效的防止黑客手段的攻击,保障网络的安全使用设备需求•一台无线交换机•一台AP•一台笔记本,安装windows XP SP2 •一台带有黑客攻击工具电脑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 设置无线用户通过无线认证。

2. 设置无线用户发起到黑客攻击FTP流量攻击(常见为端口扫描等工具)。

3. 检查用户是否还可以登陆无线网络。

4. 检查系统黑名单中是否有无线用户的MAC地址结果记录5负载均衡测试5.1基于信道的负载均衡5.2基于频段的指引功能6可管理功能测试6.1管理第三方AP统一认证6.2第三方AP下用户的认证权限测试6.3Web无线网管软件集中管控7可扩展性功能测试7.1无线控制器分级管理(Master-Local)测试测试说明测试无线控制器分级管理功能测试目的通过分级管理,形成热备系统,减少宕机时间和可能性设备需求•两台无线控制器•两台AP•一台路由器•多台笔记本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 两台无线控制器通过3层互联2. 将一台控制器设为Master,另一台设为Local并加入Master3. 配置Master控制器,并检查Local控制器是否同步配置。

结果记录7.2三层路由功能和NAT功能8应用功能测试8.1智能终端识别功能测试说明连接不通的移动终端,通过控制器的智能识别技术进行终端的策略分类测试目的通过终端识别,可以很好的为不同终端的使用者$自动提供不同的策略访问,提供集中差异化管理设备需求•一台无线交换机•一台AP•一台无线交换机•一台PDA ipad•一台笔记本windows网络拓扑测试步骤1.分别连上无线网络,对不同操作系统的设备进行设置2.笔记本连上无线之后弹出定制portol1,认证后角色为windows 3. ipad 连上无线之后弹出定制portol2 , 认证后角色为apple结果记录9无线频谱分析功能9.1无线频谱分析——实时傅里叶变换图9.2无线频谱分析——Duty cycle(脉冲宽度:信号周期)占空比9.3无线频谱分析——信道利用率9.4无线频谱分析——当前干扰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