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关于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分类

合集下载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一、疼痛的定义对疼痛下定义一直是个困难而广受争议的问题。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对疼痛提出了以下定义:“与组织损伤和潜在的组织或类似的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

1994年,根据对疼痛内涵的进一步理解,疼痛的定义又有了更多的注释。

IASP 认为,对于大多数人群,组织损伤是疼痛定义的“金标准”。

但人们也认识到,没有组织损伤或组织损伤愈合以后,疼痛仍然可能存在,疼痛有时还受情绪等心理因素影响。

因此在对疼痛概念的进一步论述中认识到,疼痛与神经系统内组织损伤信号的传导并不等同,所以心理因素也不能完全从客观的疼痛指标中剔除。

换言之,疼痛通常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即每个人的体验和表达都是不同的。

因而定义疼痛时,也应该考虑两个问题:①大面积的组织损伤可能没有或只有轻微的疼痛;②疼痛可能没有组织损伤。

所以IASP进一步提出,同样的损伤可能引起不同的疼痛感受,并认为这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①产生疼痛的不同病理情况;②心理活动;③与疼痛有关的情绪变化如抑郁、焦虑或充满希望、乐观;④文化背景的影响,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忍耐。

理解疼痛如何来分类有助于提供有效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但是至今尚无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疼痛分类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划分。

正如Gatchel所述,时间分类可较好的帮助理解生物心理因素对疼痛的作用,以及指导评估和治疗。

但值得注意的是,简单的时间分类往往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如急性反复发作的疼痛(间歇性急性疼痛),进而忽略了与疾病进展有关的因素,如肿瘤和COPD。

在此我们首先从病程发展的角度来讨论常规分类的急性和慢性疼痛。

二、疼痛学相关的名词和术语疼痛术语的名词表最早出现在1979年第6期的Pain杂志上,在此前,很多名词业已存在并被广泛使用,如其中之一“异常性疼痛”已在疼痛和其他杂志的栏目中迅速应用。

神经病理学疼痛

神经病理学疼痛

需要指出:这些阶段不是完全独立的, 其中的神经生理机制会同时存在于同一 个体中。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癌性疼痛的治 疗中属于难治性疼痛
1. 发病机制复杂; 2. 患者症状多样,诊断困难; 3. 治疗困难,对阿片类药物反应较差, 需联合其他辅助镇痛药。
• 诊断要素:
1.病理学有已知的神经损伤; 2.疼痛的性质(烧灼、放射、刺痛、电击 样); 3.功能缺失,神经损伤后的感觉或运动缺 失; 4.存在与神经解剖相一致的疼痛分区和感 觉异常; 5.对常规治疗反应差;
• 试用抗惊厥药:小剂量起始,如耐受可以每3~5天,甚或每3~14 天(视耐受情况而定),增加剂量(例如,加巴喷丁,100~1,200 mg,每日3次;卡马西平, 100~400 mg,每日2次;普瑞巴林, 100~600 mg/d,分2~3次,或其他抗惊厥药)
• 考虑局部药物(例如,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贴剂) • 试用皮质类固醇:用于神经或骨受侵犯时疼痛危象的急诊处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癌性疼痛综合征(慢性疼痛)
{ 慢性疼痛 {非伤害感受性疼痛 {
伤害感受性疼痛
躯体伤害性疼痛
内脏伤害性疼痛 自发性疼痛 神经病理 反常性疼痛 性疼痛 心理性疼 痛

疼痛形成的神经传导基本过程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
•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 结构损伤或功能紊乱,当伤害性刺激或非伤害 性刺激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均可引发的病理性 疼痛。 •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 定义为:神经系统原发性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诱 发或导致的疼痛。 •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专业组 (NeuPSIG)最新修的定义为:创伤或疾病 累及躯体感觉系统后直接导致的疼痛。

老年人应对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老年人应对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专题/Special Topic2021年第5卷第2期2021 V ol.5 No.25病药物,能改变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调节胰岛素对脂代谢的作用,具有调节脂代谢指标的作用[9]。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 、TG 、L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表明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能调节精神分裂患者脂质指标水平,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同时可避免对患者机体的糖脂代谢指标产生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1] 刘晓凤, 郑华东. 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12(46): 151-152.[2] 苏力.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9): 148-149.[3] 丁勤章.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指南[J]. 中国临床医生,2002, 30(2):21-22.[4] 刘传芝. 奥氮平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P ANSS 评分的影响[J]. 淮海医药, 2018, 1(36):44-46.[5] 衡荣, 罗锐, 冯杰, 等.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 45(4): 22-24,31.[6] 龙珊珊, 雷秀萍, 余寒, 等.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糖脂代谢安全性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 44(6): 984-986.[7] 杨富菊.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分及疗效的影响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 156-158.[8] 刘传芹, 李璐. 老年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疗效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5): 16-17.[9] 应启昂, 徐静文, 童艳晨, 等.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血脂的影响[J]. 世界临床药物, 2019, 40(8): 547-552.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1910367050)作者简介:周新怡,2017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老年护理、疼痛管理。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

o P物质---导致血管舒张(发热、发红)
和水肿(肿胀),也可以促进炎症触发因 子—组胺的释放,从而导致疼痛加重。
疼痛传导途径——传导
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外周感觉(或传入)神 经从转换处到达脊髓后角末梢;再沿着
脊髓丘脑束上行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疼痛传导途径——调节
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疼痛传导的机
曲马多区别于:
传统阿片类药物: • 呼吸抑制 • 便秘 • 尿潴留 • 耐受性 • 依赖性 外周镇痛药: • 前列腺素作用 -心血管风险 -消化道溃疡 -出血倾向 -肾毒性 • 肝毒性
对曲马多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
一过性、非器质性不良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可耐受性,一般3-5天可耐受恶心、呕吐、头晕
中国六城市的慢性非癌性疾病疼痛调查
疼痛的测定方法
疼痛评价的工具
o 面谱表情 o 语言测定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 VRS) o 数字测定评分(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
o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面谱表情
佘守章,急性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定义:
连续性或者复发性的持续疼痛,并对患者的健康、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具有足够 时间和强度的不良影响
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 慢性腰背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血管源性痛
Sridhar V. Vasudevan, MD, WMJ • 2004 • Volume 103, No. 3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解热镇痛、抗炎

关于国内治疗疼痛药物注册临床试验的考虑要点

关于国内治疗疼痛药物注册临床试验的考虑要点

发布日期20071121栏目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标题关于国内治疗疼痛药物注册临床试验的考虑要点作者黄钦王水强马玉楠部门正文内容审评四部八室黄钦王水强马玉楠一、前言根据国际疼痛学会(IASP)的定义,疼痛可被描述为一种与急性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适感觉和情感体验。

疼痛的分类很复杂繁多,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按发病机制可分为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等,按疼痛的强度又可分为轻、中、重度。

而由于人类对疼痛的认识尚不是完全清楚,由此诊断、治疗的临床实践也存在某些混乱和不明确性。

如何考虑用于疼痛治疗适应症的药物注册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使其与当前的临床实践和科学认识相统一,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EMEA今年拟定了若干疼痛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考虑要点,而FDA也曾经制定过多个指导原则,但多数已过时,废弃不用,而新的也正在拟定之中。

从这些先进国家当前的进展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其共同的动向和趋势:疼痛指导原则的更新较快,随着对其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也必然及时对其重新考虑。

疼痛的分类趋向以发病机制为原则。

疼痛的适应症越来越具体化,含糊笼统的泛泛意义的适应症已多不使用。

在学习和消化先进国家思路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考虑要点。

由于偏头痛等头痛疾病的机制和治疗较为特殊,将另文阐述,本文不涉及该类药物。

二、考虑要点(一) 适应症疼痛的适应症的获准应根据所针对的具体疼痛模型的临床试验验证结果最终确定。

对于同一个疼痛模型的疗效和安全性须经过重复的研究验证。

一般地,希望有数个研究能够支持所报的适应症,举例如下:● 为获准上市,申报用于手术急性疼痛的药物应当显示对于躯体性(如大的整形手术)和内脏性疼痛(腹部、妇产科和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内脏性和躯体性之间的相互外推是不允许的。

● 对于特定模型的局限研究,其适应症仅限于定位为具体的疼痛,如大的整形手术后的疼痛。

● 对于适应症为除外原发性痛经的轻中度急性疼痛,可以用2个以上的不同疼痛模型(如一个研究针对拔牙,一个研究针对扭伤)的研究来支持。

ICD-11慢性疼痛分类

ICD-11慢性疼痛分类
病 人 的 日常 生 活 和 社 会 角 色 ) , 且 不 能 归 为 其 他 慢
合I C D — l 1 的基 础框 架 。现阶 段,疼 痛类 别划 分 的
准则并不统一 :有的基于疼痛 部位 ( 如头痛 ),有
的基 于疼痛病 因 ( 如癌性疼痛 ),有 的基于主要被 影 响的结构系 统 ( 如神经病理 性疼痛 ),还有 些疼

486 ・
中 国疼 痛 医 学 杂志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P a i n Me d i c i n e 2 0 1 5 . 2 1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9 8 5 2 . 2 0 1 5 . 0 7 . 0 0 2
其初级母词条和次级母词条被分至不同的种类 。
新的I C D分类 方法 涵盖 了大部分临床 中常见 的 慢 性疼痛 。这 些慢性疼痛 被划分为 以下 7大类 ( 见 图1 ): ( 1 )慢性原发性疼痛; ( 2 )慢性癌性疼痛;
卫生医疗 系统有义务提供这 种治疗 ,作为 一个全球
优先考虑的健康 问题 ,慢性疼痛应受到更大 的关注 。
小 组 正 在 丰 富 每 一 大 类 中 各 种 慢 性 疼 痛 的 内容 和 临
非常有用的工具,可用于规范诊 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
此外 ,在 临床研 究中也普遍 利用 I C D规范法则来诊 断病人 的 目标疾病和 并发症 。但是 ,当前的 I C D中
床 特征 。在 经过 WH O指导委 员会 的 同行审查 后, 2 0 1 7年的世界卫生大会将对 该慢性疼痛分类 系统 的 实施进行投票。
如腰 背痛 ( 既不 是骨骼肌疼痛 也不是神经病 理性疼 痛 ),慢性弥 散性疼痛 ,纤维 肌疼痛 以及肠 道易激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展与未来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展与未来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展与未来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疼痛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手术、外伤等)、带状疱疹、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头部创伤或中风等。

近几十年致力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数量急剧增加,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包括定义更新和分类。

疫情期间,还出现一个新名词COVID-19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

另外合理的联合治疗、药物再利用、非药理学方法(如神经刺激技术)和个性化治疗管理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今天就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定义、分类、评估和管理简述一下未来研究的热点及方向。

一、定义和分类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首次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由神经系统原发病变或功能障碍引发或诱发的疼痛。

2008年被修改为:由影响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引起的疼痛。

2011年以来神经病理性疼痛被正式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

这一定义将“功能障碍”一词去除,因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与神经病变或组织损伤相关。

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现被称为第三种疼痛类型,包括纤维肌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和肠易激综合征。

2017年,IASP对慢性疼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现已纳入世卫组织的《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11)。

每种疾病都是更详细的内容模型的一部分,该模型描述了支持明确诊断的调查,包含疼痛严重程度、时间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代码。

这是第一个国际公认的综合分类,代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管理向前一大步,可能有助于改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报告和治疗。

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与炎症有关)包括术后疼痛,急性坐骨神经痛,或急性带状疱疹,以及其他少见的情况,如格林-巴利综合征。

此外,很多患者接受具有神经毒性的化疗,如奥沙利铂或顺铂,可能有急性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当减少剂量或停止化疗时,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有持续性CIPN。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癌症相关性疼痛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CCRP)定义为由癌症原发或转移,或癌症治疗所引起的疼痛(以下简称癌痛)o不同癌症病人、癌症的不同阶段,其疼痛的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疼痛评估是治疗癌痛的首要环节,准确全面的疼痛评估对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因规范化癌痛评估体系的缺乏,影响了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

一、癌痛评估概述癌痛评估是癌痛获得合理、有效治疗的前提,必须做到〃首诊评估〃,同时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评估原则。

通过评估做出疼痛诊断,包括疼痛强度(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病因(肿瘤、肿瘤治疗、肿瘤无关)和疼痛机制及类型(癌症相关神经病理性疼痛、骨转移癌痛、癌性内脏痛和爆发痛λ(-)首诊评估首次接诊癌症病人时必须筛查和评估疼痛。

医护人员要主动询问病人的疼痛病史,相信病人的主诉,鼓励病人充分讲述疼痛的相关感受。

(二)癌痛评估原则1 .常规评估医护人员对癌症病人进行每日1次疼痛评估。

2 .量化评估采用疼痛强度评估量表,量化并记录病人描述的疼痛强度。

3 .全面评估对癌症病人的疼痛情况和相关病情做出全面系统地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和类型、疼痛发作情况、治疗疼痛情况、重要器官功能、心理和精神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

4 .动态评估持续动态监测、评估癌症病人的疼痛变化情况,包括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转归等,有利于滴定和调整镇痛方案。

(三)癌痛评估内容1 .疼痛情况(1)疼痛强度:采用单维度评估工具评估疼痛强度,包括当前的疼痛,过去24小时的平均疼痛、最严重和最轻微的疼痛,以及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等。

疼痛强度评估既是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更是评价治疗效果的基本手段。

(2)疼痛部位:可能有多个疼痛部位,应评估不同疼痛部位的疼痛强度。

(3)疼痛性质:躯体伤害感受性疼痛为定位明确的钝痛、酸痛、胀痛或锐痛等;内脏伤害感受性疼痛表现为定位模糊的弥漫性疼痛、绞痛,伴或不伴牵涉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多数局限在特定的神经支配范围,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关于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分类
一、相对全身性的综合征
1.外周神经通
2.残肢痛
3.幻肢痛
4.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5.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Ⅱ(灼痛)
6.中枢性疼痛(包括丘脑性疼痛和假性丘脑性疼痛)
7.脊髓空洞症(当影响至头部或肢体时)
8.风湿性多肌痛症
9.纤维组织炎或弥漫性肌筋膜痛症候群
10.风湿性关节炎
11.骨性关节炎
12.双磷酸钙盐沉积症
13.痛风
14.血友病性关节炎
15.烧伤
16.精神源性(心源性)疼痛
(1)肌紧张
(2)错觉或幻觉
(3)癔病性或忧郁性
17.伪病
二、头面部的神经痛
1.三叉神经痛(痛性抽搐)
2.中枢性神经损伤继发性的神经痛(三叉神经)
3.面部创伤继发的三叉神经痛
4.急性带状庖疹(三叉神经)
5.庖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
6.膝状神经痛(第7对颅神经;膝状神经节综合征
7.舌咽神经痛(第9对颅神经)
8.喉上神经痛(迷走神经痛)
9.枕骨神经痛
三、头面部来源于骨骼肌的疼痛
1.急性紧张性头痛
2.紧张性头痛:慢性形式(头皮肌肉收缩性疼痛)
3.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其功能障碍
4.颞下颌关节骨性关节炎
5.颞下颌关节风湿性关节炎
四、耳、鼻及口腔损伤
1.上颌窦炎
2.牙痛
⑴牙本质牙釉质交界处缺陷造成
⑵牙髓炎
⑶牙周炎和牙周脓肿
⑷不伴有损伤的牙痛(非典型性牙痛)
3.舌痛症及口疳(也称作舌灼痛或者口腔感知障碍)
4.裂齿症
5.干性齿槽炎
五、原发性头痛
1.典型的偏头痛
2.普通型偏头痛
3.偏头痛的变异型
4.颈动脉痛
5.混合性头痛
6.从集性头痛
7.慢性发作性单侧头痛(慢性状态)
8.慢性从集性头痛
9.丛集性痉挛症侯群
10.创伤后头痛
六、头面部心源性疼痛
1.错觉或幻觉疼痛
2.癔病性或抑郁性
七、后枕部和颈部肌肉骨骼障碍
1.肌筋膜综合征:颈部扭伤或过伸引起的损伤(颈椎过伸屈伸损伤)
2.肌筋膜综合征:胸锁乳突肌
3.肌筋膜综合征:斜方肌
4.茎状突综合征(Eagle症侯群)
八、颈内部痛
1.甲状腺癌
2.喉癌
3.喉结核
九、颈肩部、上肢神经源性头痛
1.椎板托垂
2.骨赘:颈部椎骨脱离
3.髓内肿瘤
4.颈椎骨折或骨裂
5.硬膜外脓肿
6.椎骨肿瘤
7.带状疱疹:急性
8.疱疹后遗神经痛
9.梅毒:脊髓痨和肥厚性硬脊膜炎
10.脑膜炎和蛛网膜炎
11.神经根外伤性撕裂
12.肺上沟综合征(Pancoast癌)
13.胸出口综合征
14.颈肋或第一肋骨畸形
15.手臂或肩胛带骨骼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十、臂丛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肿瘤
2.臂丛的化学刺激
3.臂丛外伤性损伤
4.受辐射后
5.手臂以及运动手指疼痛
十一、肩部、手臂和手部疼痛
1.二头肌肌腱炎
2.肩峰下滑液囊炎(三角肌下滑液囊炎、椎骨棘上的肌腱炎)3.轴转肌撕裂:部分或完全的
4.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5.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
6.狄魁文狭窄性腱鞘炎
7.手部骨关节炎
8.腕管练台征
9. 肩部及手臂心源性疼痛
(1)紧张性
(2)错觉性或幻觉性
(3)癔病性或忧郁性
十二、四肢血管性疾病
1.雷诺病
2.雷诺现象
3.冷冻伤
4.冻疮红斑(冻疮)
5.手足发绀
6.网状青斑
十三、四肢胶原病
1.硬皮病
2.麦角病
十四、四肢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1.肢端红痛症
2.血栓闭锁性血管炎
3.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十五,四肢动脉供血不足
1.间歇性跛行
2.静息痛
十六、四肢心源性疼痛
1. 紧张性
2.错觉
3. 感觉转移
十七、胸痛
1.急性带状抱疹
2.疱疹后神经痛
3.感染后和节段性周围神经痛
4.心绞痛
5.心肌梗死
6. 心包炎
7.主动脉瘤
8.膈肌疾病
(1)感染:胸腔或肺源性
(2)肿瘤:胸腔或肺源性
(3)肌肉骨骼疾病
(4)感染:胃肠道来源
(5)肿瘤:胃肠道来源
(6)胆石病
9.胸椎骨折或骨裂
10.肋骨滑脱综合征
11.乳房切除术后疼痛:急性和亚急性 12.乳房切除术后疼痛:慢性非恶性 13.乳房切除术后持续性疼痛或原位癌 14.胸廓切开术后症状
十八、胸部心源性疼痛
1.肌紧张
2.错觉
3.感觉转移
十九、胸痛:腹部或胃肠道牵涉痛
1.膈下脓疡
2.腹腔脏器疝
3.食管运动紊乱
4.食管炎
5.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
6.食管癌
7.胃溃疡伴胸痛
8.十二指肠溃疡伴胸痛
9.胸部脏器疾病引起的疼痛
(1)牵涉至腹部
(2)心包炎
(3)膈疝
二十、神经源性的腹部疼痛
1.急性带状疱疹
2.疱疹后神经炎
3.节段性或肋间神经炎
4.十二肋症侯群
5.腹部皮下神经卡压综合征
二十一、内脏引起的腹痛
1.心衰
2.胆囊疾病
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4.慢性胃溃疡
5.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6.胃癌
7.胰腺癌
8.慢性肠系膜缺血
9.克隆氏病
10.慢性便秘
11.肠易激综合征
12.结肠憩室症
13.结肠癌
二十二、全身疾病的腹部疼痛综合征
1.家族性地中海热
2.腹性偏头痛
3.急性间歇性紫质症
4.遗传性紫质症
5.异位性紫质症
二十三、腹部心源性疼痛
1.肌紧张
2.错觉或幻觉
3.感觉转移
二十四.子宫、卵巢及其附件疾病
1. 经期间痛
2.继发性痛经
(1)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2)伴有腺肌病
(3)伴有先天器官闭锁
(4)伴有后天器官闭锁
(5)心理因素
3.原发性痛经
4.子宫内膜异位症
5.后部的结缔组织炎
6.结核性输卵管炎
7.子宫后倾
8.卵巢疼痛
9.不伴有明显病理变化的慢性盆腔痛
二十五.直肠、会阴及其外生殖器部位的疼痛
1.髂腹下、髂腹股沟或生殖股神经炎
2.肿瘤侵润骶骨和骶神经
3.直肠,会阴及其生殖器的心源性疼痛二十六、背痛和躯干部、后背部神经源性的疼痛 1.椎间盘突出症
2.急性带状疱疹
3.疱疹后遗神经痛
4.髓内肿瘤
5.腰椎骨折
6.腰椎骨裂
7.硬膜外脓肿
8.椎骨肿瘤
(1)波及神经,胸部
(2)波及肌肉骨骼,胸部
(3)波及神经, 腹部:
(4)波及肌肉骨骼:腹部
(5)波及神经:腰部
(6)波及肌肉骨骼:腰部
9.腹膜后肿瘤
10.梅毒
11.脑膜炎和蛛网膜炎
12.脑膜癌病
13.腰骶丛神经的肿瘤浸润
二十七、背部肌肉骨骼源性的疼痛
1.骨赘
2.腰椎滑脱
3.腰部脊椎狭窄
4.腰椎骶骨化或者骶骨腰椎化(过渡性脊椎) 5.异常关节小面(关节小面趋向)
6.急性腰部扭伤
7.复发性腰部扭伤
8.外伤:急性
9.慢性力学性下背部痛
10.椎板脱垂损伤
11.马尾神经损伤
12.强直性脊柱炎.
13.腰四方肌症候群
14.臀肌症候群
二十八、内脏引起的背痛
1.直肠癌
二十九、腰部心源性疼痛
1.紧张
2.错觉
3.感觉转移
三十、腿、足部的局部综合征:神经源性
1.股外侧皮神经病变(感觉异常性大腿痛)
2,闭孔神经痛
3.股神经痛
4.坐骨神经痛
5.足部交叉性神经痛(莫顿跖骨痛)
6.充血性神经病变
7.足趾症候群
8.转移性疾病
三十一、臀部、大腿肌肉骨骼源性疼痛综合征1.坐骨粘液囊炎
2.股骨转子粘液囊炎
3.臀部骨关节炎
三十二、腿部肌肉骨骼综合征
1.脊椎狭窄
2.膝部骨关节炎
3.夜间抽筋
4,足底筋膜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