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读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课件 (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课件 (共32张PPT)

庄 子
前369
前286
作者简介
庄子一生穷愁潦倒,他不是没有机会做官、过荣华富 贵的生活,而是不愿做官。庄子才能闻名遐迩,楚王 听说后,就派了两名使臣带着重金去聘请他当宰相, 却被庄子以“宁愿在污浊的泥水之中游戏自乐,也不 愿为当权者所束缚”为理由拒绝了。庄子厌恶虚伪的 封建制度,对当时的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庄子 后来当了隐士,以表明自己愤世嫉俗,蔑视名利、痛 恨权贵的心志。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 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 千里,变成鸟后,鸟的北部不知有几 千里,表现大鹏硕大无比的形象。
内容探究
大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代表“启明之方”。是大鹏心目中的理想境 地,表达大鹏追求光明的理想。
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鲲 大鱼的名字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 记载
文意疏通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

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不敬佩
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 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 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教学课件(共57张PPT)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教学课件(共57张PPT)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物:当做是有用的物,名词作动词。 自掊击于世者也: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
句。 苦其身:形容词作使动用,使……受苦 。
第五课:《恶乎往而不可》
(1)写出下列蓝字的通假字 颐隐于齐 (齐通“脐”) 亡,予何恶 (亡通“无”) 不翅于父母 (翅通“啻”) 取妻者止于外 (取通“娶”) 故不足以滑和 (滑通“汩”)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县通“悬”)
第三课:《东海之大乐》
(1) 指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时:按时
灌:流入 尽:全
旋:转过,调转 拘:局限 于:被
虚:所处环境 盈:溢出 虚:减少
过:超过 为:用 数:计算
自多:自 不似:不就像 卒:聚集
难穷:难以穷尽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又奚以自多:宾语前置句。 少、轻:形容词做意动,认为……很少, 认为……很轻。
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 之境。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 (顺应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御元气之辨” (驾驭阴阳等元气的变化)才能“无所待”而 “逍遥游”。
什么人才可入此境?庄子说“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无自我、无功利、 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这样,全 文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课:《鹏之徙于南冥》
第二段选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 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 宋荣子犹然笑之。
【译文】所以,有的人才智只能担任一官之 职,有的人行事只能庇护一乡之地,有的人德性 只能迎合一国之君的心意,有的人只能取得一 国人的信任,这些人自鸣得意,也就如同斥鷃 小雀一样。而宋荣子舒适自得的笑他们。
恐吾无其实(古义:实在的政绩;今义:表 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参考译文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李白用诗的语言,
上李邕
描述了《庄子》中的 大鹏形象。他借助这
李白
一形象,表达了一飞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冲天、一鸣惊人的高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远志向,以及不被世 俗认同的伤感,并希 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名士的赏识与引荐。
一词多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大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 (气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用)
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
“邪”同“耶”,表示疑问语气。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 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 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诗文朗读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节奏划分 给下列句子正确划分节奏。
其 翼/若 垂 天 之 云 海 运/则 将 徙 于/南 冥 抟 扶 摇 而 上 者/九 万 里 去/以 六 月 息 者 也 生 物 之 以 息/相 吹 也 其 远/而 无 所 至 极 邪 其 视 下 也 , 亦 若 是/则 已 矣
桐树下谈谈学问,或往田野上散步。一个历史上最 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朗读检测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天然形 成的水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选读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选读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课件)

《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选读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单元共有五节,所选择的材料是《庄子》的经典篇章,并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第一节《无端崖之辞》,主要是引导我们去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第二节《鹏之徙于南冥》,体现了庄子那种不断追求最高人生境界的思想;第三节《东海之大乐》,主要是引导我们在《庄子》的启发下超脱地域、时间以及所受教育方面的局限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第四节《尊生》,主要是引导我们理解庄子及其弟子们以生命为本的价值选择,培养珍重自我生命以及他人生命的道德情怀;第五节《恶乎往而不可》,主要体现了庄子那种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

. 上传者:xxj )下载课件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单元七则选文分别选自传世《老子》第二、十一、二十四、三十三、六十三、六十四、七十六章。

第1、2则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生,相辅相成的;第3、4则提醒人们,做人不应该自以为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第5则强调事物的难易大小互相转化;第6则强调做事要有预见性,要注重积累,要慎终如始;第7则阐述强与弱的辩证关系。

本课标题《有无相生》出自第1则选文,是老子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其实就是强调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也正好可概括7则选文中分别提到的两两相对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上传者:xxj 「下载次数:96」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本文选自荀子的《天论》,本篇课文的题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选自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荀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而整篇文章也主要是反映了荀子的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我国古代人民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庄子二则》PPT-完美版课件

《庄子二则》PPT-完美版课件

完全,肯定(是这样)。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疑问吾代知词,之哪而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已。经”。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 以引出下文。
我非子,固不知矣;鱼也之乐全惠子曰:“
33
整体感知
译: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 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 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其几千里也;化而为北冥有鱼,名鲲。之大不知/
9
整体感知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
北冥有鱼
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同“溟
”,海。
大鱼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传说中的大鸟名。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
天动之翅膀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合作探究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为什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鸟
10
整体感知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 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 长到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身躯庞大不知道
11
整体感知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
庄子运用大鹏凭借风的力量飞向南 巧借寓言,富有哲理。❼
27
写作特色
❷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庄子描绘了大鹏展翅而飞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 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 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庄子选读ppt1(10份) 人教课标版1

庄子选读ppt1(10份) 人教课标版1

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 小石小木 容,而从阴阳那里禀受了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块小石头小木头
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 见少,
又奚以自
在大山里面一样。正存有相比显得少(的自我认识),又凭什么自我赞
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许呢!算一算天下在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小土堆在大泽当中吗?
二、通假字
1.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__________________ 4.公子牟隐机.大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穷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 穷尽众口的辩才。我自以为最通晓事理了(见识最高远了)。可是我
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
异之。不知 论之不
现在听了庄子的话,糊里糊涂为之感到惊异。不知道是我的论辩赶不
七、熟语积累
1.望洋兴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管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锥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邯郸学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 少。 5.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 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庄子选读ppt1(10份) 人教课标版4

庄子选读ppt1(10份) 人教课标版4

匠石 归,
栎 社 见 梦 曰:“女将
木匠石回来后,那棵被人当作土神祭祀的栎树托梦给他说:“你要
恶 乎 比予哉? 若将 比 予 于文木邪? 夫柤 梨 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将把我跟有用的树木相比吗?山楂树、梨树、
橘柚 果蓏之属, 实 熟 则 剥,剥 则 辱; 橘树、柚子树等瓜果之类,果子成熟了就遭受击打,遭受击打就被挫伤;
离开
豳地。
(《庄子·让王》)
匠 石 之 齐,至于曲辕,

栎社
2.
木匠石到齐国去,到达曲辕这个地方,见到一棵被人当作土神祭
树。 其大蔽数千牛, 絜之
百围;
祀的栎树。它大小可以遮蔽数千头牛,量量它的粗细发现它粗达百围
其高
临山,十 仞 而
(一围往往指两臂合拱的长度);它高高地俯视着大山,树干七八十尺
害其 生,又 况 他物 乎!唯 无以天下为 者, 害自己的生命,又何况其他东西呢!只有那些不把天下当回事儿、忘
可以托天下 也。 怀天下的人(指子州支父一类珍重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子州支父:据说姓子,名州,字支父,是有道的隐士。
幽忧之病:指疾病深重难除。未暇:没有闲暇。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 适有 幽 忧 舜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碰巧有很厉害很顽固
后 有 枝,其可以为
舟 者旁 十数。观者
以后才有枝条,树枝当中可以做成独木舟的将近十几个。观看的人多
如 市,
匠 伯 不 顾, 遂 行 不 辍。
得像赶集的一样,可是木匠师傅根本不转头看,始终赶路不停止。
蔽:遮蔽。旁:通“方”,将 近,大约。不顾:不转头看。
弟子 厌观之,走及 匠石,曰:“自吾执斧斤 以 随 弟子饱览了一番,跑着赶上匠石,说:“自从我拿着斧头追随先生

《庄子》ppt课件

《庄子》ppt课件

其他: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天道》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 行而雨施矣。
《达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庄子中的寓言
成语
--赵勇
音响之喻
Text Text Text
山林之畏隹(cuī),大木白围之窍穴,似鼻,似口, 似耳,似枅(jī),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xiào)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 (yǎo)者,咬(jiāo)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喻(yú)。
例子二:《秋水》
原文1: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想象
同样是讨论生死问题,《至乐》前一段 是从活人的角度出发,而此段是从死人的 角度出发,告诉人们死之后,上无管束, 下不需对谁负责,没有春夏秋冬,也就没 有春耕秋收,是自在而又逍遥的。因此, 死亡是净除永生的痛苦的渠道。在庄子这 里,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死亡都是永久的 宁静与安逸,不用生生世世受轮回之苦。
2.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青 衣
3.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 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 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 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 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即办事要有针对性,否则必 然失败。
4
白驹过隙 出自《外篇· 知北游》
通过老子跟孔子的谈话,描述大道存在的独特方式, 借以说明大道的特点。这一部分在全篇中处于重要地位。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 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 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韬,堕其天帙。纷乎宛乎, 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 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 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 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 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 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哀感于惠子亡后无辩友
寓言故事:匠人斫垩
P78: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 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 言之矣
二、《庄子》其书
简介:《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
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 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 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 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 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 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们反映 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 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 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 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 跖》、《说剑》等。
个性: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
世嫉俗的人,曾做过漆园小 吏,但不久便辞去,不愿与 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还 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 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可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 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 者所羁,终生不仕”。就是 《庄子》一书中也多次提到 他鄙薄高官厚禄的故事。
庄周一生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他居处陋巷,向人借 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甘愿闲居独处,与 《史记》中简单的记载是十分吻合的。因此,从道德上 看,他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 的人
参考译文: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大的黑绳,用五十头牛
牲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每天都这样钓鱼,整 整一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大鱼食吞鱼饵,牵着巨大的钓钩,急 速沉没海底,又迅急地扬起脊背腾身而起,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 剧烈震荡,吼声犹如鬼神,震惊千里之外。任公子钓得这样一条大 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没有谁不饱饱 地吃上这条鱼的。这以后那些浅薄之人和喜好品评议论之士,都大 为吃惊奔走相告。他们举着钓竿丝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守候小 鱼上钩,至于想得到大鱼那就很难很难了。修饰浅薄的言辞来游说 一县之长,这对于获得显达的地位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 没听过任氏钩鱼的风俗,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了。
“言”外之意:
庄子通过本则寓言,主要是借:
小的钓竿,钓绳 类比 “小说
“ 奔向小河沟,守着小鱼儿 类比
“干县令

钓不到大鱼 类比 离“大达”
P79: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 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 奋鬐,白波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得若鱼, 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 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 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 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参考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
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弄脏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 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 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 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 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 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 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 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粉饰偏颇琐屑的言论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做对于获得很显 达的地位来说,也差得太远了)
寓言故事:任公子大钩
背景介绍
战国时候,诸侯王“得士者强,失 士者亡”,所以策士的游说之风大兴, 有些人因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比如 苏秦、张仪之流,史书上说他们“一当 万乘之主,而都(任职)卿相之位,泽 及后世”。但是如果游说的对象只是个 小县令,根本就没有飞黄腾达的空间。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 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 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 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 烈的觉醒与反弹。
艺术特色: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常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 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 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汪洋 恣肆,变化无端,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句式也富于变化,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 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 子 选 读
双安中学 叶倾城 cyf9194@
一、庄子其人(结合课本P77)
生平:庄子(约前369年—前286 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 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 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 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 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 “老庄哲学”。
“言”外之意: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 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 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 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 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 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 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 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 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 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