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及其主要作品和风格
劳伦斯

因此,劳伦斯认为,人类社会要重新获得 生机和再生,根本途径就是自然人性的复 归,而通向复归之路的就是两性关系在感 情和肉体上的双重融合。探索一种所谓新 情和肉体上的双重融合。探索一种所谓新 的两性关系是劳伦斯创作的基本素材, 的两性关系是劳伦斯创作的基本素材,试 图以实现一种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摆脱 工业化社会对人性的压抑这是其作品的普 遍主题, 遍主题,也恰恰是其世界观中的根本缺陷。
第一代人:缺乏精神与心灵的感应与契合,幸福 第一代人:缺乏精神与心灵的感应与契合, 低层次” 是“低层次” 第二代人:畸形两性关系的写照。 第二代人:畸形两性关系的写照。 第三代人:灵与肉、 第三代人:灵与肉、生命与自然精神相融合的性 追求一种既能保持自我独立, 爱;追求一种既能保持自我独立,又能彼此和谐 的婚姻。 的婚姻。 《虹》在内容上着重通过三代人在建立和谐性关 系上的努力探索, 系上的努力探索,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 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找到新生活的强烈愿 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 望。
中期:(1915-1921 ) 1915-
《虹》 1915) 恋爱中的妇女》 (1915)《恋爱中的妇女》 1920) 迷失的少女》 (1920)《迷失的少女》 1920) 篇小说。 (1920) 三部长 篇小说。 《恋爱中的妇女》 主人公:杰罗尔德与古娟; 恋爱中的妇女》 主人公:杰罗尔德与古娟; 厄秀拉与伯金 主题: 主题: 理想的两性关系应该是灵与肉和谐、 理想的两性关系应该是灵与肉和谐、男女 双方的人格既独立又完整。 两个单人” 双方的人格既独立又完整。“两个单人”之间保 像星星一样的平衡” 持“像星星一样的平衡”。
三、劳伦斯的创作
于1906-1908年在诺丁汉大学读书期间开始 1906-1908年在诺丁汉大学读书期间开始 诗歌与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写了10部长篇 部长篇, 诗歌与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写了10部长篇, 40多部中篇,约1000首诗和4部戏剧。其中 40多部中篇 多部中篇, 1000首诗和 部戏剧。 首诗和4 最能体现他创作成就的是小说。 最能体现他创作成就的是小说。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早期: 1906-1914) 早期:(1906-1914) 主要是三部长篇: 白孔雀》 1911) 主要是三部长篇:《白孔雀》(1911) 逾矩的罪人》 《逾矩的罪人》(1912) 《儿子与情人》(1913) 儿子与情人》 1913)
劳伦斯ppt

谢谢观赏!!
Hale Waihona Puke 小说集中探究了人性的变异与心灵的 扭曲,以此来批判工业文明对人的自然 天性的摧残。 小说贯穿了劳伦斯三点主要思想: 一是哀叹和抗议由于工业发展造成自然 环境的污染; 二是对社会地位的强烈自卑感,决心挣脱 所属阶级的枷锁; 三是因不能正确对待婚姻与性生活的矛 盾而感到苦闷。
《恋爱中的妇女》
• 《虹》的姐妹篇。 • 小说描写了杰罗尔德与古娟、厄秀拉与伯金两对 情侣感情纠葛的故事。 • 杰罗尔德代表了冷酷的西方工业文明。 • 伯金和厄秀拉则在保留自己个性的同时又尊重对 方的个性。 • 《恋爱中的妇女》是劳伦斯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 破灭时创作的。作者对当时的英国和欧洲感到失 望,认为西方的现代文明已走向死亡的边缘。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 劳伦斯后期创作中最重要的 长篇小说,也是劳伦斯最有 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 • 作者在作品中以宗教般的热 忱赞美人间性爱,以细腻微 妙的笔触描绘两性关系中那 种欲仙欲死的境界,而那伴 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 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 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
这是一部探讨现代西方人 的生存与前途的作品,具有严 肃而深刻的思想,它深化了作 者以前小说中探讨的人与文明、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主题。 小说通过爱情故事的象征 性结构,阐明现代人自然生命 的复归在于摧毁文明给人和值 得障碍,挣脱意识、理性和原 有自我的束缚,创立一个新的 自我,而通向这一目标的途径 是纯洁的性爱。
母亲莉迪亚 -----塑造劳伦斯灵 魂的女人
创作历程
劳伦斯一生坎坷,文运多舛,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1906-1908年在诺丁汉大学读书期间开始诗歌与小说 的创作。作品有《白孔雀》(1911)、《逾 矩的罪人》 (1912)、《儿子与情人》(1913)三部长篇小说。 二、在第二个创作时期,劳伦斯写了《虹》(1915)、 《恋爱中的妇女》(1920)、《迷失的少女》(1920) 三部长篇小说。 三、在创作的后期,劳伦斯完成了四部长篇小说,它们是 《亚伦的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 (1926)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D.H.Lawrence

劳伦斯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被普遍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劳伦斯名著。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和谐的,父亲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
《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
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因公然违背了时代风气而遭禁数年,直到不久之前,人们才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并把它翻译成多种文字、拍成电影广泛流传。
劳伦斯的书语言优美,气势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带着希望的远景以外,其余的书都显得色调暗淡,冷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劳伦斯式的色彩。
D.H.劳伦斯全名为什么

D.H.劳伦斯全名为什么D.H.劳伦斯全名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通常写作D. H. Lawrence,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D.H.劳伦斯全名为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D.H.劳伦斯简介D.H.劳伦斯是一位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是一位具有非常大的争议的人物,正是这种争议的存在使得劳伦斯更加的出名,虽然,劳伦斯在很多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但是劳伦斯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
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有10部,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
D.H.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母亲却出身于中产阶级,父母的关系非常的恶劣,而劳伦斯跟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这样的家庭关系对劳伦斯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劳伦斯曾经做过工厂职员、教师,后来在其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了文学创作,之后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
D.H.劳伦斯的作品之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是因为其作品中充满着大量的性爱描写,甚至还有着同性恋的描写,这些情节的描写使得劳伦斯的作品一度被禁,一位出版商曾经这样评价劳伦斯作品“《儿子与情人》是我读过的最淫秽的一本书。
”1930年3月2日,劳伦斯在自己45岁的时候在法国芒斯去世,其妻子将其埋葬在了新墨西哥,劳伦斯在英国的旧寓所如今是一所博物馆。
D.H.劳伦斯作品D.H.劳伦斯全称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英语文学作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但是其最擅长的,也是最著名的要数小说的创作,劳伦斯短暂的一生之中写出了1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虹》、《爱恋中的女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D.H.劳伦斯的作品比较的丰富,尽管其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却写出了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些曾经风靡整个欧洲。
劳伦斯作品多视角解读

劳伦斯作品多视角解读摘要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是才华横溢的英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画家、思想家和文学艺术评论家,更是位多产的作家。
本文从心理分析、幽默反讽及古希腊文化的视角分析、解读劳伦斯的三部作品:《虹》、《两只蓝鸟》和《太阳》。
进而说明,三部作品分别以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为核心,倡导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大卫·赫伯特·劳伦斯《虹》《两只蓝鸟》《太阳》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是才华横溢的英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画家、思想家和文学艺术评论家,更是位多产的作家。
从他1911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到1930年在法国逝世,他共为后人留下了10多部长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和散文集、书信集以及多部绘画作品。
随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各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相继问世,对他各种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阐释便先后凸显出五彩斑斓的意义。
本文试从心理分析、幽默反讽及古希腊文化的视角分析、解读劳伦斯的三部作品:《虹》、《两只蓝鸟》和《太阳》。
进而说明,三部作品分别以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为核心,倡导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虹》:心理分析的视角英国心理分析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l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发展逐渐缓慢下来,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是英国社会的萧条的景象,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加激化。
强盛时代的维多利亚英国已一去不返,对现存秩序与传统制度人们日渐丧失信心,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潮是精神与信仰的危机和对传统的反叛。
步步逼近的工业浪潮使原本宁静的乡村都沦落为肮脏的工业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精神受到摧残,社会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
人类渴望与自然和社会共和谐,渴望内心得到关注,这时心理分析小说应运而生,文学开始了对人类心灵的探索与关照,希望在摒弃传统道德观的同时建立更符合人性的自然道德观。
DH劳伦斯

Features & Significance of Lawrence’s Writing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his novel --combined social criticism with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He was concerned with tracing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is character and criticism of the dehumanizing effect of the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on human nature. He made a bold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various human relations, esp. those between men and women, with a great frankness.
《虹》
以劳伦斯的家乡诺丁汉郡一带的矿区和农村生活为背 景,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的故事。 第一代汤姆·布兰温与波兰贵族后裔莉迪娅结合,他 们的婚后生活从对抗走向了和谐。 第二代安娜·布兰温与威尔在蜜月后就开始了无休止 的冲突,在互不了解中度过了一生。 第三代厄秀拉·布兰温在反叛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几 经挫折,最后找到了希望的彩虹。 小说反映了19世纪后期现代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英国 农民的境况, 表现人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
创作思想来源之二 社会和思想背景
社会:劳伦斯在世时英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他的家乡小镇一边是 青翠葱绿的森林田园,一边是黑烟滚滚的煤矿,象征着传统的农 业基地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对立。劳伦斯热爱自然,痛惜田园式 古老英国的消失,憎恶工业化机器文明,因为它破坏了乡村的自 然环境,也荀海龙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以及人与人之 间的和谐关系。 思想:弗洛伊德思想他赞同弗洛伊德关于自我与本我的对立,无 意识和有意识两种精神活动的冲突。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肉体与 黑暗,精神和光明的对峙,但是他不赞同文明的发展必须以压抑 无意识的欲望和本能为代价。他认为遭到压抑的欲望本能不是罪 恶,二压抑行为本身才是罪恶的。他反对建立在恐惧基础上的性 压抑。
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简要汇总

20世纪重要现实主义作家及其重要作品简介英国:作家简介: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国文学家,诗人。
为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儿子与情人》,《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误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译本。
重要作品:通常人们把《儿子与情人》看做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因为故事内容取材于劳伦斯的早年生活。
本书贯穿了劳伦斯三点主要思想:一是哀叹和抗议由于工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二是对社会地位的强列自卑感,决心挣脱所属阶级的枷锁;三是因不能正确对待婚姻与性生活的矛盾而感到苦闷。
作家简介: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直译为乔治·伯纳·萧,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
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
然而,由于世界观上的局限性,他没能成为无产阶级战士,而终生是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萧伯纳的爱情观很出名,他曾说过:“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
”作家简介: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劳伦斯及其主要作品和风格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平与创作劳伦斯(1885-1930),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
《白孔雀》(1911)、《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这些小说的核心内容,都围绕两性关系展开,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对人类的自然本性摧残和压抑,从而把两性关系作为探索人类灵魂的方式,并且把两性关系的和谐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
二、劳伦斯与色情小说、弗洛伊德1、劳伦斯与色情小说色情小说的特征:其目的在于宣扬赤裸裸的性行为,露骨而具体地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展现纯粹色情的形象,挑动人们的性欲,缺乏审美价值的小说。
它极易使读者产生性联想、性幻想或者引发性冲动,甚至会出现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性行为,以排遣性的冲动,从而造成性犯罪,因此为法律所严格禁止。
劳伦斯的小说中虽然描写两性关系,但是其两性关系的描写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哲理内涵和社会心理探索的内容。
两性关系是情感和思想的冲突、碰撞和交融的过程,并非单纯的性冲动;也不是强调男性或女性争夺性别权力的场所,是生命活力尽情挥洒的心灵领域。
从这个方面看,劳伦斯将社会矛盾的发展化约为两性关系的冲突、斗争与和谐。
2、劳伦斯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劳伦斯的主题有恋母情结。
但是这种恋母情结更多地来自母亲受到父亲情感伤害后的移情行为,最终带来的是下一代的精神扭曲与畸形。
如《儿子与情人》、《可爱的夫人》中罗伯特对母亲波琳的畸形之恋等具有一定社会批判内容。
然而劳伦斯的作品最终表现的是这些主人公如何挣脱恋母情结、走向自我与幸福的精神成长历程。
(2)劳伦斯描写性本能。
从这个方面接受弗洛伊德思想。
但是在性本能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上,劳伦斯并不将性本能视为混乱无序的性冲动,需要服从现实原则,并遭到超我的压抑,而是将性本能作为没有受到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玷污的最美好的人类自然本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一、生平与创作
劳伦斯(1885-1930),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
《白孔雀》(1911)、《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这些小说的核心内容,都围绕两性关系展开,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对人类的自然本性摧残和压抑,从而把两性关系作为探索人类灵魂的方式,并且把两性关系的和谐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
二、劳伦斯与色情小说、弗洛伊德
1、劳伦斯与色情小说
色情小说的特征:其目的在于宣扬赤裸裸的性行为,露骨而具体地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展现纯粹色情的形象,挑动人们的性欲,缺乏审美价值的小说。
它极易使读者产生性联想、性幻想或者引发性冲动,甚至会出现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性行为,以排遣性的冲动,从而造成性犯罪,因此为法律所严格禁止。
劳伦斯的小说中虽然描写两性关系,但是其两性关系的描写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哲理内涵和社会心理探索的内容。
两性关系是情感和思想的冲突、碰撞和交融的
过程,并非单纯的性冲动;也不是强调男性或女性争夺性别权力的场所,是生命活力尽情挥洒的心灵领域。
从这个方面看,劳伦斯将社会矛盾的发展化约为两性关系的冲突、斗争与和谐。
2、劳伦斯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劳伦斯的主题有恋母情结。
但是这种恋母情结更多地来自母亲受到父亲情感伤害后的移情行为,最终带来的是下一代的精神扭曲与畸形。
如《儿子与情人》、《可爱的夫人》中罗伯特对母亲波琳的畸形之恋等具有一定社会批判内容。
然而劳伦斯的作品最终表现的是这些主人公如何挣脱恋母情结、走向自我与幸福的精神成长历程。
(2)劳伦斯描写性本能。
从这个方面接受弗洛伊德思想。
但是在性本能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上,劳伦斯并不将性本能视为混乱无序的性冲动,需要服从现实原则,并遭到超我的压抑,而是将性本能作为没有受到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玷污的最美好的人类自然本性。
恢复人类的自然本性,才能使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走出没落与衰败。
艺术作品并非性本能的升华,即性本能遭到压抑之后的白日梦,而是展示人类自然本性的伟力。
作品中的性已不再是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性,劳伦
斯已赋予它严肃而深邃的寓意。
劳伦斯认为科学、机械败坏了文明,戕害了人性。
他反对理性,赞美性爱,他认为:“性与美是同一个事物,正如火与焰是同一个事物一样。
”在劳伦斯笔下,性爱是作为人的自然的天性、作为一种生命的原动力而展现的,他认为“性本身并不肮脏,只有当对待性的人自己堕落时,性才变得肮脏了。
因此性不等于色情,更有异于淫秽,一定的性的吸引是人类生活中的无价之宝。
”劳伦斯以其独特的抒情笔调,将两性关系描写得神圣、自然、纯洁,顺理成章、浑然天成。
劳伦斯毕生致力于男女性爱题材小说创作,他在赞美人间性爱的同时,将性爱描写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在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中描绘两性之间炽烈的性爱体验,展开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
他的性爱描写与严肃的寓意、社会批判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并伴随着真切透辟的写实手法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现当代英国乃至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3)劳伦斯对女性的态度。
劳伦斯对女性有着一种恐惧的态度,他作品中的女性都比男性更强势,而且女性身上的那种生殖力让劳伦斯产生神秘的崇拜。
而其作品中的男性则在女性这种神秘力量面前败
下阵来。
劳伦斯作品对男性的态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所转变。
早期的作品更多地是写男性的野蛮和堕落,二战后则在延续以往主题时候,转向表现“男性的柔情”。
由此可见,劳伦斯在战争之前把男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丧失人性本能视为社会矛盾的根源,战争之后却把男性具有旺盛生命力、充满阳刚之气的爱看作拯救社会、引导人类走向新生的原始生命动力。
劳伦斯对女性的态度非常复杂,害怕女人、迷恋女人并且为女人的美和魅力所征服的多重情绪交织在其作品中。
三、主要作品:
(1)《儿子与情人》
通常人们把《儿子与情人》看做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因为故事内容取材于劳伦斯的早年生活,其中的保罗、玛丽安与其母亲都可以在劳伦斯早年生活中找到原型。
本书主题:1、抗议由于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两性关系的破坏;2、受到由于社会地位带来的强烈自卑感与不能正确对待婚姻与性生活的矛盾的苦闷的双重困扰。
(2)《虹》
《虹》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
作者揭示了19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如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宗教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并且从探索两性关系变化的角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性的和谐遭到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破坏,并展现汤姆布朗温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勾勒出人们对完美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的追寻。
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布兰温。
通过他娶一个波兰妻子莉迪娅,带着对遥远的异国气息的憧憬,开始了他的家庭生活。
这种家庭成员的变化揭示工业化后的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长期生活在古老宁静的农村里的农民处在激烈变动时期的复杂心态。
但是布兰温与其妻之间是传统意义上的相濡以沫的两性关系。
这个家族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安娜,她几乎贯穿整个作品的始终。
她和丈夫威尔有着肉体接触而无心灵交流的关系,并非劳伦斯理想的两性关系。
这个家族的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厄秀拉。
她算是现代女性,坚决要走向更广大的世界,她要跟男人一样,为社会,为家庭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她更独立,
更要强,中学毕业时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毅然参加了工作。
厄秀拉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理想,但这理想却被冷酷的现实一次次毁灭。
小学教师的经历是她理想的第一次破灭,大学校园生活是她理想的第二次破灭,与男友的分手是她理想的第三次破灭。
经过这三次曲折,她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刻了,成熟了。
厄秀拉对爱情的追求不是单纯感官肉体的满足,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关系的统一。
但她的这一追求并没有实现。
(3)《恋爱中的女人》(1920)
《恋爱中的女人》的名字延续了《虹》的布兰温家族第三代的故事,但二者并无内在联系,而是独自成篇。
《恋爱中的女人》以两姐妹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恋爱体会。
姐姐厄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妹妹古娟则是一个小有名气、恃才傲物的艺术家。
古娟遇上了矿主的独生子杰拉德,原始的欲望点燃了爱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过后,失望而痛苦的她与另一位艺术家又陷入了爱的狂欢。
厄秀拉与本区督学伯金相爱了,她一心要让对方成为爱情的囚鸟,而对方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
(4)《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康妮(康斯坦斯的爱称)嫁给了贵族地主克利福德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
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
庄园里的猎场守猎人梅勒斯重新燃起康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原始的、充满激情的性生活。
康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
这时守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
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康妮为生下孩子先下嫁他人,只能让守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的降生。
四、艺术特色
(1)抛弃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集中于对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平经历的叙述性描写,其作品并不以塑造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重在对人物的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聚焦于主人公的心理探索。
有人评论说,劳伦斯是最早把现代心理学引入到小说的作家之一。
(2)作品情节淡化,却以丰富而充满激情的生活体验自然而然地形成作品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炽热的性爱描写与对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水乳交融。
自然环境的神秘化与隐微含蓄却升腾着生命活力的人物的心理描写相互映衬。
(3)作品的叙述性特征减弱,包含着诗化论说和诗的意象。
作品大量地运用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的手法,语言充满了激情,深刻、含蓄,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