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制度概论共36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司法制度概论精要幻灯片PPT

中国司法制度概论精要幻灯片PPT
Page 33
〔2〕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所有诉 讼参与人都应该平等适用法律,既不能剥削 和限制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也
不能免除或减少其应尽的诉讼义务。
四、保障人权原那么
1.法律依据 ?联合国宪章?、?人权宣言?等都对此做了相应规定。 2.我国法律如何保障人权原那么的?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
用死刑。 〔2〕刑法还专章设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民主权利罪等。〞 结论: 〔1〕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根本人权。 〔2〕保护广阔公民的合法权益。 如:使用 民族语言文字进展诉讼;罪犯居住的监舍应当
稳固、通风、通光、清洁、保暖。
Page 35
五、承受监视原那么 它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展司 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主动承受国家权力机 关、检察机关、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的监 视,切实纠正自己的违法行为,预防司法腐
Page 8
第一,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那么将对公民 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 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拥有压迫者的力 量。
第二,如果同一个人或者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 成同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利,即制定法律权、执行 公共决策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那么一切都完 了。
2.制定司法工作方针、政策,保证司法工作的正 确方向。
3.考察推荐司法干部人选,由国家权力机关讨论 并正式任命
4.对司法机关中的XX员干部进展监视,发现有违 法违纪的予以法律处分或建议国家权力机关予以 罢免。
Page 24
结论 第一,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而不是工
作领导或业务领导; 第二,国家法律是由XX领导人民制定的,司法机关严格执

报告中国法制史司法制度.pptx

报告中国法制史司法制度.pptx
• 第三,规定了审判回避制度。唐称之为 “换推”制,即凡主审官与当事人系五 服内亲属或姻亲、系师生关系,曾为本 部行政长官,以及此前曾有仇嫌者,均 应回避。
精品文档
18
– 宋朝规定了严格而完备的法官责任制度,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是法官若故意出入人罪,将根据其原因 处以不同的但较重的刑罚。
• 二是法官要按规定的时限、规格要求办案, 违背者,将承担失职的法律责任。
精品文档
21
• 中国古代自秦朝起便建立了较为完善 的起诉制度,其起诉方式根据起诉主 体之不同主要有两类:
一是官吏代表官府对罪犯的起诉,类似今 之公诉;
二是当事人及其家属直接对罪犯的起诉, 类似今之自诉。
精品文档
22
汉代称起诉为“告劾”,与秦朝一 样,分当事人自诉与政府官员公诉两种 形式,但其公诉人主要是监察官吏。由 于汉代起诉形式更接近近世,且基本定 型,所以一直沿袭至清末。只是有些朝 代称谓不同或有些特殊规定。
精品文档
13
精品文档
14
精品文档
15
司法官员的职责
• 司法官责任及回避制度 – 中国古代自西周时起开始建立司法官法律责 任制度。西周统治者强调司法的审慎,要求司 法官依法办案,力戒徇私枉法,为此,对司法 官责任规定了“五过”制度,所谓“五过之疵, 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精品文档
16
– 其中“惟官”指法官依仗权势或官官相护; – “惟反”指法官利用职权私报恩怨; – “惟内”指法官顾及亲属旨意屈法枉断; – “惟货”指法官敲诈勒索,贪赃枉法; – “惟来”指法官接受请托,枉法循私。 – 凡司法官审案有此“五过”之一,故意出
精品文档
20
诉讼审判制度
一、起诉形式及限制 • (一)起诉形式

第二讲 中国的司法制度-审判制度

第二讲 中国的司法制度-审判制度

幻灯片1中国司法制度----法院制度幻灯片2上篇中国司法基本制度●第一章法院制度幻灯片3第一节法院制度的概念、本质及特征●一、法院制度的概念●法院制度,是指有关法院的性质、功能、组织体系、法官制度及其基本运作机制等方面制度的总称。

幻灯片4●在以“三权分立”原则作为宪政基础的西方国家,法院、司法与审判基本上属同一概念,法院是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司法权的专门机关。

●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在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领导下,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分别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体制,与“三权分立”有原则性的区别。

幻灯片5二、法院制度的本质法院制度的本质指法院制度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法院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即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有什么性质的法院制度。

幻灯片6三、法院制度的特征●法院制度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下列特征:●1.从形式上看,法院制度是国家司法职能的制度化表现形态。

●2.从目的上看,法院制度为维护法律秩序服务。

●3.从文化角度看,法院制度是一国法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幻灯片7第二节法院的职权和功能(一)法院职权概述法院的职权,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法院在其职责范围内所享有的权力。

①专有职权,即审判职权。

②特殊职权,诸如法律解释权、立法权、司法审查权、程序规则制定权以及司法行政事务处置权等。

幻灯片8(二)国外法院的几种基本职权1.审判权。

2.司法解释权。

3.立法权。

4.违宪审查权。

幻灯片9●美国的违宪审查有以下特点:①违宪审查权由普通司法机关行使,即联邦最高法院行使;②违宪审查权的对象和范围包括联邦国会立法和行政立法,也包括美国各州的法律;③法院的违宪审查权不得主动行使,而只能采取受理诉讼的方式进行。

幻灯片105.程序规则的制定权。

司法制度概论

司法制度概论

司法制度概论一、名词解释1、司法P2:是指由专门的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特别是指法院的审判活动。

(狭义的司法,特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广义的司法,除了法定的司法机关外,其他具有司法功能和权限的机构及其活动也涵盖在司法范畴中,如检察机关的活动及行政裁决、仲裁、调解和公证等)。

2、司法权P4:是一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相区别的重要的国家权力,是一种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属权力,具有执行权、裁判权、救济权的特性。

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权(狭义)指法院的审批权。

在我国,司法权包括审批权和检察权(广义)。

3、司法体制P30:是一个国家有关司法机关的设臵、各司法机关之间的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的体系、制度、形式和活动原则的总称。

4、实质正义P34:是追求司法活动结果的正确,包括事实判断和法律适用的正确。

5、程序正义P34:是指为了实现正义和公正必须保证司法活动在形式、手段和方法上以及过程中的公正。

6、法律职业P61:指专门从事司法及其他法律活动、具有国家授予的特定专业资格的职业法律工作者。

7、一元化模式P65:即各种法律职业尽管存在内部的分工,但相互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并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和途径。

8、分业模式P65:各种法律职业从就职开始就有明确分工,各种职业之间联系较松散,原则上不存在升任或转化的关系。

9、司法责任P68:指司法机关、司法辅助机构及司法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因职务上的行为不当而引起的依法应当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10、法律思维P71:即法律家(主要是指实务法律家)在具体的司法或法律适用活动中依据法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11、语义解释P72:又称文理解释,是指严格遵循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的、一种以尊重立法者意志为特征的解释。

12、论理解释P72:是指斟酌法律理由,以一定的方法或标准进行推理论证来确定和阐明法律本义的解释方法。

13、法律推理P73: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的法律推理,特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

中国司法制度ppt课件

公民之间,中国法人、公民同外国或地区法
人、公民之间,外国或地区法人,公民之间
的海事商事案件]。
铁路运输法院
森林法院
12
最高人民法院内设机构
1.立案、审判执行和审判监督机构[立案庭 专司立案工作;执行办公室负责判决的执行; 审判监督庭专司审判监督工作。实行立案与 审判分立、审判与执行分立、审判与监督分 立“三个分立”]。
29
审级制度的实质与问题
实质:审判按审判程序严格进行,不得越级审理案件。 问题:
(1)死刑案件:除最高法院判决的外,高级法院以 下宣判的死刑案件应当报请最高法院核准。但是,最 高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就杀人、强奸、抢劫、爆 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 案件,授权给高级法院行使。此时,最高法院动用的 是核准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级],而非审判权。
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22
地方各级检察院
设置[与地方法院的设置一样,与地方行政区划相 对应。设在同一行政区的检察院与法院具有相同级 别,具有共同的辖区]。
机构[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和检察员若干人外, 还在各级检察院内设立检察委员会。各级检察院检 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各级检察院设立了 若干检察业务机构[从组成人员数量看,省级检察 院检察委员会委员为9—15人;地区级检察院检察 委员会委员为7—11人,县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 员为5—9人。检察委员会是各级检察院的权力机关, 在检察长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 题]。
最高法院是最高审级,其第1审、第2审判决或裁是终审的。 推论:尽管存在4级法院,但对具体诉讼来说,其所能发动 的审判只有2次。由于大量的诉讼分布在基层、中级法院, 对一个具体的诉讼(特别是经济案件、民事诉讼)来说,两 审终审制往往会终结在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客观上为目前 明显的地方保护提供了法律方便。

讲义一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共22页文档

讲义一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共22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讲义一 中国司法制度概述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刑法学辅导:司法制度-fashuo.doc

刑法学辅导:司法制度-fashuo.doc

一、司法机构(一)中央司法机关在中国奴隶制时代,国王或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掌握最高司法权,他握有生杀予夺和决定诉讼胜败的大权,一切重大案件都由王或天子裁决。

在国王之下,历朝均设有专职的司法官吏来辅佐天子行使司法权。

传说舜帝时期的皋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官。

在夏朝,专门的司法官吏称为“士”和“理”,中央的最高司法官叫“大理”,是国王的司法助手。

到商朝,国王之下的最高司法官改称“大司寇”(或称“司寇”),和其他五个中央机关并称为公卿。

大司寇有权审理重大案件,但必须奏请商王批准才能执行。

商朝在大司寇之下设“正”“史”等属官,协助大司寇具体审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

西周时期,中央的最高司法官仍称“大司寇”,作为周天子的“六卿”之一负责实施全国的法律,辅佐周王全面行使司法权,是全国最重要的司法官员。

大司寇之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

在大司寇和小司寇之下,有各种专职的属吏,负责各个方面的具体司法事务。

(二)地方司法机关自夏朝开始,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地方司法官员大多以“士”命名。

有“乡士”“遂士”“县士”“方士”“讶士”等等,分别负责审理不同地区的刑事、民事案件。

二、诉讼制度(一)天罚与神判在神权法思想的支配下,夏、商两朝(特别是商朝)将宗教意识与审判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天罚”与“神判”制度,这是夏商诉讼制度的根本特征和基本面貌。

首先,统治者利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迷信心理,假托神意进行审判。

其次,假托鬼神之意,实施“天罚”。

夏商两朝的“天罚”思想和神判制度至春秋以后仍长期残留在中国历代的诉讼文化之中。

(二)“狱”与“讼”到西周时期,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已有明确的区分,凡民事案件,一般称为“讼”,刑事案件则称为“狱”。

”讼,谓以财货相告者”。

“狱,谓相告以罪名者。

”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

受理民事诉讼时要先收取诉讼费,受理刑事诉讼时要收取证据材料。

(三)“五听”“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

中国司法制度,课件

中国司法制度,课件

中国司法制度,课件篇一:法规课件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1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层次。

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一、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发布的文件是指调整经济关系中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简称《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

(一)《会计法》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最早是在1985年发布,经过两次修订;第二次是在1999年10月31日修订,并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即现行会计法)。

(二)《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10月31日发布,1994年1月1日实施。

二、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6月21日发布,20XX年1月1日实施。

·《总会计师条例》,1990年12与31日发布并实施。

PS:一般提示“x xx条例”等的是属于国务院发布的会计行政法规。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立法法》制定会计规章(也叫会计部门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1.会计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2.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直接发布。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第2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会计行政管理(财政部门)会计自律管理(会计行业)单位会计管理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