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练习题(绪论、第一章第一节)

植物保护技术练习题(绪论、第一章第一节)
植物保护技术练习题(绪论、第一章第一节)

绪论、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础知识(四节)

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填空

4.头部是昆虫体躯的最一个体段,由个体节愈合而成,形成一个坚硬的形头壳,表面有许多,将头壳分成许多小区。头壳的上面称,后面称,前面称,丙侧称,额的下面是。

5.蝗虫、蝶蛾的幼虫头式属于,步行虫的头式属于,蝉、蝽象、蚜虫的头式属于。

6.绝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位于额的,是昆虫的器官,主要有、和的功能,用来寻找和。

7.昆虫的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基部一节称,第二节称,第三节称,鞭节由许多组成。其形状变化很大,是识别和区分的重要依据,常见的类型有下列几种:、、、、、、、、、、及。

8.昆虫口器由、、、及五部分组成;刺吸式口器的上唇很短,呈,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前面有一个,里面藏着由、特化成细长的,四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和。

9.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节组成,有对胸足和对翅,是昆虫的中心;每个胸节由4块组成,背面的称,左右两侧称,腹面的称。

10.昆虫胸足由、、、、及爪组成,其的表面有很多感觉器,害虫有喷有剂的植物上爬行时,药剂由此进入虫体引起中毒死亡。

11.昆虫足的主要类型有、、、、游泳足、及。

12.昆虫的翅一般呈现三角形,与之间的角为肩角或基角,与之间的角为顶角,与之间的角称为臀角。不同类型的昆虫的翅,可以用来,是昆虫的重要特征。

13.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具有很多起着作用的翅脉,翅脉的排列状况称为,是的重要依据;翅脉可以分为和两类。

14.为适应其功能的需要,昆虫的翅有如下类型:膜质面透明的,革质的,角质的,前翅端半部膜质、基半部革质的,膜质翅上被有许多鳞片的,翅上被有很多细毛的,翅缘缀有很长的缨毛的。

15.腹部是昆虫和的中心,一般由节组成,第1-8腹节的两侧常具有一对,腹节具背板和,两侧具有膜质的,节与节间有相连;因此,腹部可以伸缩弯曲,以利于进行、和等。

16.昆虫的体壁具有高等动物和的功能,可支撑身体,着生,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调节,防止外部、及其他的侵入,接受外界分泌各种化合物,调节昆虫的行为。

17.昆虫的体壁由三部分组成,是紧贴在皮细胞下的一层薄膜;是一层活细胞,虫体上的、及各种,都由皮细胞特化而来;是皮细胞分泌的非细胞层,由内到外分三层:、、。

二、思考题

1.昆虫触角的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类型?代表昆虫有哪些?

2.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特征有何不同?怎样进行防治?

3.昆虫的足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4.画出昆虫翅的形态并标出分区名称。

5.昆虫翅的类型及代表昆虫有哪些?

6.昆虫体壁的结构怎样?具有哪些特性?其功能有哪些?

7.我们怎样根据昆虫的体壁构造特点来防治害虫?

第二节昆虫的繁殖、发育与习性

一、填空题

1.昆虫的繁殖方式有四种,其中,又称为,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孤雌生殖可分为三种类型: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如;经常性的孤雌生殖,蜜蜂、等同时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产下的卵有一部分未受精,未受精卵发育为,受精卵发育为;而介壳虫完全或几乎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极少;季节性的孤雌生殖,如,许多只在冬季来临之前产生进行交配,产下越冬,其他季节进行。

2.由一个卵产生或胚胎的生殖方式叫多胚生殖,如;卵在母体内成熟后,留在母体内进行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或,称为卵胎生;除两性生殖外,孤雌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均属于。

3.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可分为和两个阶段;是在卵内进行,至孵化为幼虫(若虫)的发育期,又称;是从卵孵化后开始至成虫的整个发育期。

4.昆虫的卵是一个,最外面是,内为一层很薄的,包围着和丰富的。就是卵的细胞核,位于卵的中央;卵的前端有一至数个小孔,称为;卵壳的结构十分复杂,具有高度的,

起着很好的作用。

5.各种昆虫的卵,其、、、各不相同,产卵的和产卵也不同。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卵从母体产下到孵化至,称为。

6.昆虫的不全变态有三种类型:有一类幼虫与成虫的生活环境,它们在外形上很,仅仅、及的发育程度不同,称为;有一类幼虫生活在中,成虫,其幼虫在上完全不同于成虫,称为;还有一类幼虫与成虫生活环境,外形也,但幼虫变成成虫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类似的形态,称为。

7.幼虫期是昆虫的时期,需要、和才能转化为成虫或蛹;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受到的限制,必须将才能继续生长,前后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称为。

8.蛹期是所特有的发育阶段,也是幼虫转变为成虫的时期,表面不食不动,但内部进行着分解、组成的剧烈活动。

9.成虫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成虫期本质上是昆虫的。

10. 有些成虫雌雄两性除第一性征不同外,在、、及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称为,如介壳虫的雄虫,雌虫;有一些雄蛾的触角为,雌虫为。在同一种昆虫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类型,称为。

11.昆虫从到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由开始活动,到第二年为止的一年内的称为生活年史。

12.昆虫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对食物条件的一定要求。根据食物来源不同,昆虫的食性可分为、、、、;根据取食范围的广窄,可分为、、。

13.对于外界刺激,昆虫非趋即避,趋向刺激称为,避开刺激称为。很多昆虫对光波的长短、强弱的反应不同,一般趋向于光,

这就是利用诱集昆虫的依据。利用昆虫的趋化性,可用诱杀黏虫等,利用麦麸做诱杀地下害虫,及用的诱杀等。

二、概念

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单性生殖)

多胚生殖

卵胎生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孵化

卵期

昆虫的变态

蜕皮

龄期

羽化

补充营养

产卵前期

产卵期

世代

生活年史

世代重叠

休眠

滞育

趋性

群集性

迁飞性

三、思考题

1.昆虫的主要繁殖方式及代表昆虫有哪些?

2.昆虫卵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有哪些类型?并举例。

3.怎样根据昆虫卵的特点进行害虫防治?(学习卵的知识的实践意义)

4.昆虫的变态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特点?

5.昆虫幼虫分为哪些类型?代表昆虫有哪些?幼虫的虫龄怎样计算?

6.“昆虫在蛹期是静止不变的”,这种说法对吗?蛹有哪几种类型?代表昆虫有哪些?

7.有些昆虫的成虫还要继续取食,这是为什么?

8.昆虫世代的长短受哪些因素影响?

9.比较昆虫休眠和滞育的异同点

10.怎样根据昆虫的食性、趋性、假死性来防治害虫?

第三节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填空

1.在有效温度范围内,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与成正比。水是虫体的

和生命活动的与。温度与湿度总是、

并综合作用于昆虫的。

2.光主要影响昆虫的活动与,协调昆虫的。多数昆虫对表现出正趋性,广泛应用的黑光灯发射的是波光;昆虫对不同光的颜色有明显的分辨能力,蚜虫对反应敏感;光周期是引起昆虫的主导因子。

3.土壤温度的变化主要与和有关;不同的土栖昆虫可以在不同的找到所需的温度,加上土壤的作用,土壤成了昆虫和良好场所。随着和的变化,土栖昆虫常作上下垂直移动,生长季节升到危害农作物,严冬季节可潜入土壤深处。

4.土壤的结构影响昆虫的分布,如蝼蛄喜欢含较多而的土壤;土壤的和也影响土栖昆虫的分布。

5.每种昆虫都有它最喜食的植物种类,在取食喜食植物时,昆虫的生长发育,死亡率,生育力;同种植物的不同对昆虫的影响也不同,如蚜虫在叶上比在叶上取食成活率显著提高;植物的含水量和昆虫的、及有密切关系。

6.不选择性是指植物的、的特点和的特性,或体内的某些的存在,阻碍害虫对植物的,或由于植物与害虫的不吻合,使局部或全部避免于害。

二、计算题

1.棉红蜘蛛蛛整个生活史的发育起点为8.5℃,完成一代所需有效积温为186日·度,某地年平均气温为15.6℃,试推算棉红蜘蛛在该地可能发生的世代数。

2.已知黏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有效积温为72℃,卵产下当时的平均气温为18℃,试推算几天后喷药防治为好?

3.已知三化螟赤眼蜂的发育起点为

4.6℃,有效积温为236℃,根据放蜂时间,要求在25天后释放,问应放在何温度下培养才能按时出蜂?

4.某农田,测得平均相对湿度为75%,同期平均温度为27℃,求其温湿系数。

5.黏虫完成整个生活史在平均温度15℃下需160天,在平均温度20℃下需67天,问黏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完成一代需要的积温常数。

四、思考题

1.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法则在害虫防治中有哪些作用?有哪些

局限性?

2.光是怎样影响昆虫的活动的?

3.土壤因素对昆虫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什么是食物链?昆虫的天敌有哪些类型?其代表有哪些?

5.根据植物抗虫性的机制,植物的抗虫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四节农业昆虫主要目科识别

一、填空题

1.为了害虫,益虫,我们必须认识昆虫,正确地鉴定昆虫的种类,根据昆虫的特征、、、及亲缘关系的远近,进行分门别类。

2.昆虫的分类阶梯是:、、、、、、;昆虫的学名是以两个表示,第一个字表示,第二个字表示,最后附上姓氏或它的缩写。

3.昆虫纲分为个目,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个目,其中不全变态的是:、、、,全变态的是:、、、、。

4.直翅目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口器,前胸大而,前翅,后翅纵折,后足或前足,产卵器,呈状、状或状,具听器,变态,多为食性。

5.半翅目昆虫体小至中型,个别大型,多,口器,触角状或状,前胸型,发达,呈形,前翅基部,端部,称翅,腹面中后足间多有,食性或食性。

6.同翅目昆虫体小型至中型,口器,喙节,复眼,触角状或状,前翅或,后翅,少数种类,食性,并能

传播植物的多种。

7.缨翅目昆虫体小型,细长略,褐色,口器,足短小而末端,翅,翅脉,翅缘具,变态,多为食性。

8.鞘翅目昆虫体小至大型,体壁,前翅为,后翅,口器,触角节,形状,单眼,复眼,变态,有食性、食性、食性和食性。分为亚目和亚目。

9.鞘翅目中肉食亚目腹部第一腹板被所分割,左右各分为的一块,中间不,与有明显分界线,食性或食性;多食亚目腹部第一腹板,中间不被所分割开,与无明显的分界线,多在一起,食性。

10.鳞翅目昆虫触角状、状、状,口器,身体、翅及附器均被有,组成不同颜色的,变态,幼虫型,口器。包括所有的和。

11.蝶类昆虫触角状,翅多,无,休息时背上,活动,蛹无;蛾类触角状、状等,末端不,后翅基部有,休息时背上,活动。

12.膜翅目昆虫体微小至大型,口器或口器,触角状或状,两对翅均为质,前后翅以相连。幼虫型或型,依据明显与否,分为亚目和亚目,前者为食性,后者为食性或食性。

13.双翅目昆虫体小到中型,成虫多为口器或口器,触角状、状或其他形状。前翅,翅脉,后翅退化为。全变态,幼虫式,型。按触角长短和形状分为亚目、亚目和亚目。

14.脉翅目昆虫体小至大型,柔软,翅,脉多如,口器,触角,状或状。成虫、幼虫都是食性,以蚜虫、介壳虫等为食。

二、思考题

1.昆虫分类阶梯有哪些?怎样表示其学名?

2.掌握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

翅目、脉翅目昆虫的特征及代表昆虫

三、填写表格

1.不全变态昆虫各目特点及代表昆虫

2.全变态昆虫各目特点及代表昆虫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精选范文

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的关系。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2毒力与药效3持效期与残效期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等三个历史阶段。 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和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或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等症状。 13.农药的毒性分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选择题(S为单选,M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 50 B LC 50 C EC 50 D ED 50 4. LD 50 值是( ) A.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 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 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试述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 5.试述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一、名词解释 1.分散度 2.农药助剂和表面活性剂 3种衣剂 4悬浮性和润湿性 5农药剂型与农药制剂 二、填空题 1.农药混用后可能会产生的结果有 、 、 等。 2.写出对应中文:WP 、EC 、SP 、DP 、GR 。 三、选择题 1. 常见的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有( )。 A 乳油 B 悬浮剂 C 微乳剂 D 粉剂 E 水乳剂 2.下列农药剂型中,不用外界热源,而是靠自身的挥发、气化、升华放出有效成分而发 挥药效的是() A 烟剂 B 热雾剂 C 气雾剂 D 熏蒸剂 E 乳油 3.运用常规喷雾法喷雾时,每公顷施药量一般为( ) A 600升以上 B 200-600升 C 50-200升 D 5-50升 E 40升 4.昆虫对于有毒气体有时会产生一种关闭气门的自卫反应,而( )则具有促进气门 开启的作用,把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设计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第六章麦类主要病虫害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综合题10套

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通常雄蛾的触角为丝状。() 2.昆虫任何一个虫态都具有四翅六足。() 3.高温重蒸效果良好。() 4.小蜂可进行孤雌生殖。() 5.水稻二化螟卵散产。() 6.蛾类幼虫都属于多足型。() 7.病毒为专性寄生物。() 8.线虫不属于植物病害的病原。() 9.细菌可直接侵入。() 10.单循环病害无再侵染。() 11.多数真菌病可经气流传播。() 12.非侵染性病毒主要由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 13.蚧类易引起煤烟病发生。() 14.检疫对象必须是气流传播病害() 15.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蝗虫的后足是:( ) ①跳跃足②步行足 2.已经脱了三次皮的昆虫应是()龄? ① 3 ② 4 3.昆虫的食物的主要消化部位是( ) ①前肠②中肠 4.防治蚜虫,宜用( ) ①内吸药剂②胃毒剂 5.Bt乳剂属于( )制剂。 ①真菌②细菌 6.( )是综合防治的基础。 ①农业防治②化学防治 7.下列事实中可称为植物病害的是()。 ①树木被风折断②叶片萎蔫 8.细菌以()方式进行繁殖。 ①裂殖②产生孢子 9.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①花叶②霉状物 10.植物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者的关系是()。 ①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两者互相不影响,没有联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这是什么目昆虫?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教案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 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 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 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 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 4 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 3 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 4 对臀足 1 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 对臀足 1 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 发育起点温度,K 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1农药 5 LD50与91.2.17 3.4.5.6. 7.8.9.10.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3.农药急性毒性最常用的测量尺度是( ) A LD50 B LC50 C EC50 D ED50 4. LD 50 值是() A.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B.杀死昆虫种群5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C.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浓度 D.杀死昆虫种群90% 的个体所需的剂量 四、问答题 1.简述农药的特点。 2.简述农药的发展史。 3.简述药害产生的原因。 4. 5. 1.分散度 1. 2. 1. A乳油 2.() A 3. A 600 4. 熏蒸剂与之混用可提高熏蒸剂效果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仿D甲醛 E 乙醚 5. 可兑水喷雾使用的农药剂型有()。 A WP B DP C EC D SC E SP 四、问答题 1.常用农药剂型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点(粒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性粒剂、缓释剂)。 2.简述农药混用的原则。 3 试述常用农药施用方法的特点。 第三章杀虫剂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 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鳃叶状触角的昆虫属于(A )。 A 金龟甲科 B 蝼蛄科 C 食蚜蝇科 D 蝗科 2.使花卉叶片形成缺刻、孔洞等为害状的害虫的口器类型是(B )。 A 刺吸式 B 咀嚼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 3.缨翅目蓟马的口器是(D )。 A刺吸式 B 咀嚼式 C 虹吸式 D 锉吸式 4.蝶类触角类型是(A )。 A 棍棒状 B 羽状 C 线状 D 栉齿状 5.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应选用药剂类型是(B )。 A 胃毒性杀虫剂 B 内吸性杀虫剂 C 化学保护剂 D 化学治疗剂6.蝼蛄的前足是(C )。 A 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7.蛾蝶类成虫的翅属于(D )。 A 缨翅 B 半翅翅 C 复翅 D 鳞翅 8.口器向前,与身体纵轴平行,该昆虫头式属(B )。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无头式 9.昆虫从卵产出到孵化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B )。 A 产卵期 B 卵期 C 成虫期 D 幼虫期 10.昆虫不经过两性交配,雌体直接产下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C )。 A 两性生殖 B 多胚生殖 C 孤雌生殖 D 卵胎生 11.蝇类幼虫胸腹部均无足,该类幼虫属(B )。 A 多足型 B 无足型 C 寡足型 D 原足型 12.昆虫从羽化到第一次产卵所经历的时间称为(A )。 A 产卵前期 B 产卵期 C 成虫期 D 卵期 13.三化螟只为害水稻或再生稻,这种食性是(C )。 A 多食性 B 寡食性 C 单食性 D 杂食性 14.既可取食活体动物,又可取食植物的昆虫的食性是(D )。 A 多食性 B 寡食性 C 肉食性 D 杂食性 15.口器虹吸式,翅两对,膜质,翅面及体上密布鳞片,该虫属(A )。 A 鳞翅目 B 膜翅目 C 双翅目 D 鞘翅目 16.菜粉蝶幼虫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该虫食性属( B )。 A 多食性 B 寡食性 C 单食性 D 杂食性 17.确定我国植保工作方针的会议召开在(B )。 A.1970年B.1975年 C.1978年D.1980年 18.蝗虫等大多数植食性昆虫头式属于(A )。 A.下口式B.前口式 C.后口式D.上口式 19.蝶类的口器为(B )。 A.咀嚼式B.虹吸式 C.刺吸式D.锉吸式口器 20.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是(A )。 A.两性生殖 B.孤雌生殖 C.多胚生殖D.卵胎生 21.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A )。 A.孵化B.羽化 C.补充营养D.滞育 22.下面属于渐变态昆虫的是(A )。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植物保护技术考试试题 专业:农村家庭经营科目:植物保护技术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5 个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 1、昆虫各体段的主要生理机能,头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 心,胸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腹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 、植物病害的病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型。 3 、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 ( 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拌种浸种、熏蒸法等。 4、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东 亚飞蝗。 5、根据金龟子的生活习性,防治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月份幼虫浅 土层的危害及 ______________月份成虫期的危害。 二、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把你认为正 确的选项代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 B、以虫治虫 C、合理密植 D、灯光诱杀 2、下列农药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是() A、漂浮法 B、振荡法 C、烧灼法 D、热溶法 3、下列农药不按防治对象来分的是() A、杀线虫剂 B、杀菌剂 C、有机农药 D、除草剂 4、下列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 A、天王星 B、敌敌畏 C、吡虫啉 D、扑虱灵 5、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农药适用()方法。 A、喷粉 B 、喷雾 C、拌种 D 、熏蒸 6、小地老虎()后昼伏夜出,夜晚活动取食。 A、2 龄 B 、3 龄 C、4 龄 D 、5 龄 7、防治水稻纹枯病哪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 A、多菌灵 B、井冈菌素 C、三唑酮 D、百菌清 8、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 B、较重 C、不发生 D、不影响 9、在成虫期,可用黄盆进行诱集的蔬菜害虫是() A、黄守瓜 B、温室白粉虱

植物化学保护试题2015年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保护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 ) 二问答题 1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试述化防的前景。 3.试述化学农药与可持续的关系。 4.试述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的关系。 5.试述化学农药在新的绿色革命中的作用。6试述化防与IPM 的关系。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与药效 3持效期与残效期 4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 5 LD50与LC50 6 ED50与EC50 7农药毒性与毒力 8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 9迟发性神经毒性 二、填空题 1.农药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 、 等三个历史阶段。 2.17世纪后在民间使用多年的 、 和 等三种主要杀虫植物先后被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3.按防治对象可将农药分为 、 、 、 、 、 、 。 4.按作用方式,杀虫剂可分为 、 、 、 、 、 等。 5.按防治原理,可将杀菌剂分为 、 、 。 6.按使用范围,可将除草剂分为 、 。按使用时间,可将除草剂分为 、 、 。 7.常用的农药毒力表示方法有 、 、 、 等。 8.常用的药效表示方法有 、 、 、 等。 9.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农药急性毒性有 、 、 三种。 10.根据我国暂用的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可将我国现有农药分为 、 、 。 11.农药慢性毒性的大小,一般用 或 表示。 12.农药对作物产生药害后,常表现出 、 、 、 、 等症状。 13. 农药的毒性分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选择题(S 为单选,M 为多选) 1.致死中量常用的剂量单位有( ) A mg/L B mg/kg C mg/个 D ml/个 E μg/g 2.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T=100 A B )中,A 表示( ) A 标准药剂的用量 B 供测药剂的用量 C 标准药剂的等效剂量 D 供测药剂的等效剂量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 B:0.5 C:0.6 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 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 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容提要 1.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概念。 2.农药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 3.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影响药害的农药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 4.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2.4-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吸剂效果好()。 3. 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畴()。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K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植物保护技术练习题(绪论、第一章第一节)

绪论、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础知识(四节) 一.名词解释 休眠:假死性:抗生性:生活年史:趋性: 二.单项选择。 1.能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的口器类型是()A.咀嚼式 B.虹吸式 C.刺吸式 D.锉吸式 2.()是昆虫分目的重要特征。 A.触角 B.翅 C.口器 D.头式 3.昆虫的体壁可分为3层,其中属于皮细胞分泌的非细胞层的是() A.底膜 B.真皮 C.上表皮 D.表皮层 4.属于季节性孤雌生殖的是() A.蜜蜂 B.蚂蚁 C.蚜虫 D.介壳虫 5.下列属于过渐变态的是() A.蓟马 B.蜻蜓 C.蚜虫 D.蝗虫 6.昆虫连蜕两层皮后,属于()龄幼虫。 7.引起滞育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湿度 C.光周期 D.土壤因素 8.有利于昆虫渡过不良环境的习性是() A.食性 B.群集性 C.假死性 D.迁飞性 9.昆虫的滞育低温区一般为()

~8℃~40℃~20℃~-10℃ 10.昆虫纲分为( )个科()目。 , 9 ,8 , 10 ,9 11.梨小食心虫属于()科()目 A.小卷蛾鳞翅 B.茎蜂膜翅 C.奇丁虫鞘翅 D.飞虱同翅 12.芒角亚目泛指() A.蚊类B蝇类 C.虻类 D.蝶蛾类 13.螨类属于()的生殖方式。 A.两性生殖 B.卵胎生 C.多胚生殖 D.孤雌生殖 14.使用农药时,药剂容易由()进入虫体,使其中毒死亡。 A.腿节 B.胫节 C.附节 D.转节 15.昆虫的腹部由( )节组成 ~20 ~11 ~8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触角由()三部分组成。 A柄节B梗节C亚节D鞭节 2.腹部可以伸缩弯曲,有利于() A.运动B交配C产卵D呼吸 3下列属于特异生殖的是() A.两性生殖B孤雌生殖C卵胎生D多胎生殖 4幼虫属于无足型的是() A天牛B象甲C蝇类D瓢虫

植物保护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产品运输和贮存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遭到病原生物的侵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程序,在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发生反常变化,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失去经济利用价值的现象。 2、病理程序:指病害对植物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病变过程。 3、菌溢:指细菌性病害的维管束横截后,在显微条件下从截口处向清水里溢出的菌脓状物 4、菌核和菌索: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菌索是由菌丝平行交织成的绳索状结构。二者都是休眠体。但前者形状是块状等,后者是长绳索形。 5、孵化:指幼虫或若虫破卵而出的过程。 6、生物防治: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7、地下害虫: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地下,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8、剥食和蚕食:前者食叶肉,但留下表皮或上表皮;后者吃掉上下表皮和叶肉,常造成缺刻或孔洞。 9、年生活史:指从上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下年越冬虫态越冬结束的整年生活过程。 10、农业防治:用农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11、昆虫性二型:除生殖器官不同外,在形态、习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 12、虫瘿和菌瘿:两者均为病虫害造成的畸形物,前者是害虫危害的,后者是病菌危害的。 13、病状和病征:前者是植物受病菌危害后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后者是病原在植物上表现的特征。 14、昆虫的趋光性:昆虫对光源刺激的定向反应。 15、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指生物间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是直链;食物网指由若干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后者包括前者。 16、全寄生和半寄生:前者是寄生性种子植物所需的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均来自寄主,后者仅无机营养来自寄主,而有机营养自己制造。 17、寄生性与致病性:前者指病原从寄主上获得养分的能力,后者指病原破坏寄主的能力。 18、初侵染和再次侵染:前者指由越冬菌原引起的第一次侵染,后者指由初侵染引起的所有侵染 19、世代:由卵开始至成虫死亡。 20、昆虫:体分头胸腹三段,四翅六足,具外骨骼,有变态的节肢动物。 21、补充营养:促进成虫性成熟的营养。 22、病原:导致病害发生的一切因素。 23、致病性:指病原破坏和毒害寄主的能力。 24、水平抗性:指能抗多种生理小种的抗性。 25、转主寄生:有些锈菌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26、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虫期或世代)所需天数,与同期内的有效温度(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N(T-C)K:有效积温,日度;N:发育天数(历期),日;T:实际温度,℃;C——发育起点温度,℃ 27、交配与受精:前者是雌雄两性交合的过程,后者是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8、刺和距:前者基部没有关节的,后者基部有关节的 二、填空 1、常见的病原有(真菌)、(病毒)、(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和(类菌原体等)。 2、菌丝的变态及菌丝组织体有(菌核)、(菌索)、(吸器)、(子座)和(子囊盘等)。 3、大白菜软腐病是(细菌性或维管束等)病害。 4、翅的变化类型有(鞘翅)、(鳞翅)、(膜翅)、(双翅)、(缨翅)和(半翅)等。 5、红蜘蛛的虫态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 6、桃小成虫出现可以早晚相差1月之多,?从而使其(世代重叠)。 7、麦蛾属于(鳞翅)目、(麦蛾)科。 8、昆虫常见的生殖方式有(两性)、(孤雌)、(卵胎生)和(多胚)。 9、半翅目的昆虫口器为(刺吸)式,分节的喙由头的腹面前端伸出,弯向下方。前翅为(半翅),可分为(革区)、(爪区)、(膜区)三个部分;后翅为膜质,很多种类在胸部腹面(中足)基节旁具臭腺开口,能分泌臭液,属(不全)变态。 10、国内的蝼蛄主要有(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11、在自然条件下,其中尤以(温度)、(湿度)气候因子较大差距,对昆虫的作用最为突出。 12、植物检疫可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两种。 13、菜青虫的蛹为(被蛹)类型,幼虫为(多足)类型。 14、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体段,头体段由若干(环节)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15、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温度)、(湿度)、(食物)。 16、昆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寄生性)两大类。 17、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裂殖)、(繁殖)、(增值)。 18、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数量)、(发生期)、(发生趋势)。 19、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显症期)四个时期。 20、玉米瘤黑粉病菌主要以(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21、植物的抗病机制有(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22、除草剂按杀草范围分为(灭生性)、(选择性)。 23、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桃小食心虫)。 24.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5.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坏死、腐烂、萎蔫、和变色。 26.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27.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前、中和后肠。 28.昆虫的腹部是生殖代谢的中心,腹腔内有消化_、循环、呼吸、神经、生殖等器官。29.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30.苹果锈病病原属于担子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菌瘿中越冬。 31、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 32、在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上常用波长为360nm 的黑光灯来诱集部分昆虫的成虫,这一习性又称为昆虫的趋光性。 33、昆虫的翅按质地和覆盖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金龟子的前翅为鞘翅,蝶的前后翅均为鳞翅,蓟马的前后翅均为缨翅,蝽象的前翅为半鞘翅,寄生蝇的后翅特化为平衡棒,黄蜂的前后翅为膜翅。 34、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部分称为营养体,其典型的形态是菌丝,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分化为特殊的变态结构,如菌核、菌索、假根和子座等。 35、某种病害在一定地区或在一定时间内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三方面的影响。 36、植物本身对昆虫的危害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与防御性,即植物的抗虫性,其可表现为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三个方面。 37、黑光灯发出的光的波长是360 nm,利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蚜 虫对黄绿光光比较敏感,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生产上可用色盘诱杀蚜虫。 38、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分节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 1.鳃叶状触角的昆虫属于 A 金龟甲科 B 蝼蛄科 C 食蚜蝇科 D 蝗科 2.使花卉叶片形成缺刻、孔洞等为害状的害虫的口器类型是 A 刺吸式 B 咀嚼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 3.缨翅目蓟马的口器是 A刺吸式 B 咀嚼式 C 虹吸式 D 锉吸式 4.蝶类触角类型是 A 棍棒状 B 羽状 C 线状 D 栉齿状 5.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应选用药剂类型是 A 胃毒性杀虫剂 B 内吸性杀虫剂 C 化学保护剂 D 化学治疗剂6.蝼蛄的前足是 A 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7.蛾蝶类成虫的翅属于 A 缨翅 B 半翅翅 C 复翅 D 鳞翅 8.口器向前,与身体纵轴平行,该昆虫头式属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无头式 9.昆虫从卵产出到孵化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 A 产卵期 B 卵期 C 成虫期 D 幼虫期 10.昆虫不经过两性交配,雌体直接产下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 A 两性生殖 B 多胚生殖 C 孤雌生殖 D 卵胎生 11.蝇类幼虫胸腹部均无足,该类幼虫属 A 多足型 B 无足型 C 寡足型 D 原足型

12.昆虫从羽化到第一次产卵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A 产卵前期 B 产卵期 C 成虫期 D 卵期 13.三化螟只为害水稻或再生稻,这种食性是 A 多食性 B 寡食性 C 单食性 D 杂食性14.既可取食活体动物,又可取食植物的昆虫的食性是 A 多食性 B 寡食性 C 肉食性 D 杂食性15.口器虹吸式,翅两对,膜质,翅面及体上密布鳞片,该虫属 A 鳞翅目 B 膜翅目 C 双翅目 D 鞘翅目16.菜粉蝶幼虫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该虫食性属 A 多食性 B 寡食性 C 单食性 D 杂食性 17.确定我国植保工作方针的会议召开在 A.1970年B.1975年 C.1978年 D.1980年18.蝗虫等大多数植食性昆虫头式属于 A.下口式B.前口式 C.后口式D.上口式19.蝶类的口器为 A.咀嚼式B.虹吸式 C.刺吸式D.锉吸式口器20.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遍的方式是 A.两性生殖B.孤雌生殖 C.多胚生殖D.卵胎生21.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 A.孵化B.羽化 C.补充营养D.滞育 22.下面属于渐变态昆虫的是 A.蚜虫B.蜻蜓 C.蓟马D.粉虱23.棉铃虫的幼虫是 A.原足型B.多足型 C.寡足型D.无足型

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试卷

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试卷 《农艺师》《助理农艺师》试卷姓名:_________ 1、黄、蓝板应用属于哪一种防治措施() A.生物防治 B.化学防治 C.物理防治 D.综合防治 2、产量构成三要素是指() A.基本苗、穗苗、粒数 B.穗长、穗重、粒重 C.穗数、粒数、粒重 D.最高总茎数、粒数、粒重 3、小麦幼穗分化始于() A.分蘖期 B.拨节期 C.抽穗期 D.开花期 4、玉米种子安全贮藏的水分为() A.18% B.15% C.41% D.5% 5、小麦最适收获期为() A.灌浆期 B.乳熟期 C.蜡熟期末期 6、()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A.使用化肥 B.增施有机肥 C.使用农药 D.灌水 7、()是指在前一种作物即将收割或未收割之前将后一种作物种入前种的行间株间的种植方式。

A.复种 B.复种指数 C.间作 D.套作 8、水稻是()科作物。 A.稻科 B.禾本科 C.十字花科 D.茄科 9、黄瓜嫁接所用的砧木主要是利用() A.甜瓜 B.西瓜 C.南瓜 D.苦瓜 10、小麦白粉病是()性病害。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生理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玉米高产栽培中“一增四改”是指:合理增加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人工种植为机械种植。 2、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三品一标”认证中,“三品一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部等五部委提出到2020年实现____________使用和______________使用零增长。 4、常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有:生物防治、 ________、农业防治、___________。 5、农作物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原物寄生引起的,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人为传播。 6、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有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4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4) 一、填空 1、桃小食心虫属目,科,又名、、 2、梨小食心虫属目,科,又名、。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为害、、的果实和 新梢。 3、梨小食心虫春季世代主要为害桃树等,秋季世代主要为害,夏季世代一般分为害,一部分为害。 4、梨小食心虫成虫对和以及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在桃树上卵多产于桃梢上部,每梢产一粒。在梨树上卵多产于,尤以两果靠拢处最多。 5、苹果腐烂病病菌有性阶段为菌,亚门目。无性阶段为菌,亚门目。 6、苹果腐烂病病菌主要以、和在树体病组织内越冬。果园附近堆放的上的病菌夜可作为初侵来源。 7、苹果轮纹病病原有性阶段为菌,亚门目。无性阶段为菌,亚门目。 8、苹果轮纹病病菌主要以、和在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气温达到15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产生大量经传播,通过或侵染,引起发病,无再侵染。 9、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和,也可为害、 、。 10、梨黑星病病菌有性阶段属亚门目。无性阶段为 亚门目。病菌主要以在内越冬, 1、葡萄透翅蛾属目,科。在葡萄产区发生普遍,是为害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 12、该虫一年发生代,以在葡萄枝蔓中越冬。成虫有性,飞翔力强。雌蛾能释放信息素,吸引雄蛾。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翌日开始产卵。卵单产于当年生新梢的、及叶柄上。 3、葡萄十星叶甲目、科,又名葡萄金花虫。 4、葡萄十星叶甲各地均以在枯枝下或蔓基部附近越冬。在南方温暖地方有以潜人石块、篱笆、墙壁或树皮缝隙里越冬的。 5、葡萄十星叶甲成虫白天活动,强光直射下则躲在叶背面或荫蔽的茎叶上,有性。

7、葡萄黑痘病病菌属门,目,属。病菌主要以潜 伏于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4 一 5 月间产生,借风雨传播,直接侵人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并重复侵染。 8、桃蠹螟属目,科,又名桃蛀螟、桃野螟蛾。 9、桃蠹螟以在树皮缝、向日葵花盘、玉米秸秆内越冬。一般在堆果场、仓库越冬虫量最多。。成虫昼伏夜出,对有一定趋性,卵多产在果树的上、扬花期的上、的花盘上。 10、我国桃褐腐病菌有两种:即菌和菌,均属亚门,目。年 11、桃缩叶病主要为害,也可为害、和。 12、李红点病主要为害和。病原菌为李多点霉,属亚门,目。病菌以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 孢子侵染。 6、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的蚜虫有、、三种。 7、十字花科蔬菜的三大病害是、、。 8、茄科青枯病的病原是,属于细菌。 9、瓜类疫病菌属于亚门真菌。 10、白菜留种株的花梗受病毒侵染,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成状。 11、菜粉蝶幼虫称。 12、猿叶虫有和两种,均属目科。 13、苹果树腐烂病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是,此病病菌越冬的形态有、、。 14、识别透翅蛾为害葡萄的标志是。 15、葡萄绿果感染葡萄黑星病后的典型症状是。 16、白菜霜霉病的典型病征是。 17、豆野螟雌虫喜产卵在豇豆的、、上。 18、甘蓝夜蛾有明显的现象。 19、白菜霜霉病主要以随病残体散落土中、种子中越冬。 20、十字花科菌核病病部的病征是和。 1鼠类属门亚门纲目,是陆生莆乳动物中种属最多的一类小型或中型世界性广布兽类。

植物化学保护学2期末复习思考题

《植物化学保护学2》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杀菌剂 1、何谓杀菌剂?杀菌剂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2、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策略是什么? 3、简述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 4、杀菌作用与抑菌作用有何区别? 5、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包括哪些方面? 6、杀菌剂主要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7、多作用位点杀菌剂与选择性杀菌剂有何不同? 8、如何配制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两者的有效成分、防治对象分别是什么?使用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9、多作用位点杀菌剂有哪几类?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及其防治对象。 10、选择性杀菌剂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及其防治对象。 11、无杀菌毒性药剂有何特点? 第二章除草剂 1、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2、水稻田插秧缓苗后可安全有效地施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的选择性原理是什么? 3、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部位有哪些? 4、除草剂的共质体系输导与质外体系输导有何不同? 5、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6、除草剂的主要使用技术有哪些? 7、按化学结构分,除草剂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列举出每类的主要品种、应用作物及其防治对象。 8、主要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有哪些?其作用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农业害虫抗药性及综合治理 1、何谓昆虫抗药性?昆虫抗药性有何特点? 2、何谓自然耐药性、选择性、交互抗性、负交互抗性和多抗性? 3、昆虫抗药性水平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4、什么是区分剂量? 5、有关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学说有哪些?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6、影响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昆虫抗药性的机理有哪些? 8、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试述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本策略及其具体措施。 10、害虫抗药性治理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技术有哪些? 第四章农药的科学使用 1、农药科学使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什么是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毒性、生物富集? 3、农药残留的产生途径有哪些?如何控制? 4、什么是每日允许摄入量、最大允许残留限量、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残留半衰期? 5、农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期末考试题型:填空题25%、名词解释15%、判断题10%、选择题15%、问答题35%。

植物保护技术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础知识(四节) 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填空 4.头部是昆虫体躯的最一个体段,由个体节愈合而成,形成一个坚硬的形头壳,表面有许多,将头壳分成许多小区。头壳的上面称,后面称,前面称,丙侧称,额的下面是。 5.蝗虫、蝶蛾的幼虫头式属于,步行虫的头式属于,蝉、蝽象、蚜虫的头式属于。 6.绝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位于额的,是昆虫的器官,主要有、和的功能,用来寻找和。 7.昆虫的触角由许多环节组成,基部一节称,第二节称,第三节称,鞭节由许多组成。其形状变化很大,是识别和区分的重要依据,常见的类型有下列几种:、、、、、、、、、、及。 8.昆虫口器由、、、及五部分组成;刺吸式口器的上唇很短,呈,下唇长而粗,延长成,前面有一个,里面藏着由、特化成细长的,四根口针相互嵌接组成和。 9.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节组成,有对胸足和对翅,是昆虫的中心;每个胸节由4块组成,背面的称,左右两侧称,腹面的称。 10.昆虫胸足由、、、、及爪组成,其的表面有很多感觉器,害虫有喷有剂的植物上爬行时,药剂由此进入虫体引起中毒死亡。 11.昆虫足的主要类型有、、、、游泳足、及。 12.昆虫的翅一般呈现三角形,与之间的角为肩角或基角,与之间的角为顶角,与之间的角称为臀角。不同类型的昆虫的翅,可以用来,是昆虫的重要特征。 13.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具有很多起着作用的翅脉,翅脉的排列状况称为,是的重要依据;翅脉可以分为和两类。 14.为适应其功能的需要,昆虫的翅有如下类型:膜质面透明的,革质的,角质的,前翅端半部膜质、基半部革质的,膜质翅上被有许多鳞片的,翅上被有很多细毛的,翅缘缀有很长的缨毛的。 15.腹部是昆虫和的中心,一般由节组成,第1-8腹节的两侧常具有一对,腹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第二章试卷

2012年植物保护技术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1分*20=20分) 1.昆虫触角的有许多亚节组成。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各节都是 2.下列害虫中,能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的是( ) A.蝽象 B.蝗虫 C.黏虫 D.梨茎蜂 3.有些昆虫的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如( ) A.蝇类 B.蝽类 C.蚧类 D.瓢虫类 4.蜜蜂的螯刺由特化而来. A.尾须 B.交配器 C.末端腹节 D.产卵器 5.只取食同属、同科和近缘科的几中植物的昆虫食性是() A.寡食性 B.杂食性 C.单食性 D.多食性 6.蝇类的蛹为() A.离蛹 B.被蛹 C.围蛹 D.祼蛹 7.利用糖醋液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假死性 B.趋光性 C.迁飞性 D.趋化性 8.昆虫对不同光的颜色有明显的分辨能力,蚜虫对哪种光反应敏感()A.黑光灯 B.红光 C.蓝紫光 D.黄光 9.引起昆虫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A.光周期 B.水分 C.温周期 D.光照强度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 B.冰雹砸损植物 C.棉花黄萎病 D.低温引起的冻害 11.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特点是() A.霉状物 B.粉状物 C.颗料状物 D.菌脓 12.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A.病原 B.病害 C.病害流行 D.再侵染 13.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最多的病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14.小地老虎属于昆虫分类中的哪个目() A.鞘翅目 B.膜翅目 C.鳞翅目 D.同翅目 15.真菌无性孢子中最常见的是() A.卵孢子 B.游动孢子 C.分生孢子 D.担孢子 16.确切的说子座是真菌的() A.营养体 B.繁殖体 C.菌丝体的变态 D.子实体 17.昆虫体壁的具有延展性。() A.内表皮 B.外表皮 C.上表皮 D.底膜 18.金龟甲的触角属于() A.念球状 B.锯齿状 C.球杆状 D.鳃叶状 19.下列昆虫属于下口式的是() A.蝗虫 B.步行虫 C.蝉 D.蝽象 20.水稻白叶枯病及棉花角斑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二、判断题(1分*16=16分) 1.昆虫的前翅着生在前胸节上。() 2.腹部是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 3.昆虫都有三对足,二对翅。() 4.蜕去了三次皮的昆虫为三龄虫。() 5.防治昆虫的最佳时间应在产卵期。() 6.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后开始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7.双翅目的蝇类是全变态昆虫。() 8.昆虫的跗节表面有许多感觉器,药剂可通过此处进入虫体,引起中毒死亡。() 9.有些植物尽管发生了一些变态,但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相反还提高了经济价值,一般不当作病害。如韭黄、葱白、茭白等。() 10.霉状物是病状,腐烂是病征。() 11.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也是能传染的,又称生理性病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