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合集下载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以沉郁顿挫的浑厚诗风和历尽沧桑而痴心不改的执拗的爱国情怀,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永远屹立的诗人形象。

杜甫生于712年,于770年逝世,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氏家族“奉儒收官”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际。

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特别值得称赞。

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杜甫的对祖国、人民、朋友等的情感决定了他的诗歌内容的广阔。

1、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在诗歌中表达人民的愿望。

杜甫的一生是逐渐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

他的一声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与壮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童年时代,他七岁能诗,十四、五岁称誉时辈。

二十时,开始壮游。

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他这个时候的诗歌都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轻诗人的心胸气魄,是杜甫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基础。

(2)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奸相李林甫操纵而落第。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知道天宝三十四载,才被任为右卫率府参军。

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生活有开始转折了。

诗人的理想都不到实现,这使他接近了现实,认识了社会,想人民迈出了第一步。

写出了倾诉不平、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如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时,杜甫就有揭露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指控唐王朝的穷兵黔武。

再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经典名句.(3)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思想、情感与形式的融合
杜甫的诗歌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雄浑豪放:杜甫的诗歌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常常以恢宏的叙事和广阔的
视角展现出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

2.真挚感人: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关注人性和人情,善于通过
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3.多样化的题材: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历史、
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

4.语言精练:杜甫的诗歌语言简练、含蓄深远,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
的思想和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5.形象生动:杜甫的诗歌形象生动、刻画细致,常常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描绘
来表现主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意图。

6.继承与创新:杜甫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同时又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真挚的情感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是杜甫诗歌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
1. 现实主义倾向:杜甫的诗歌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批判,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困境。

他直面人生的苦难和不公,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呼吁。

2. 境界宏大:杜甫的诗作通常以广阔的背景和宏大的氛围为特点,他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思考。

他将个体的遭遇和世界的命运相结合,使诗歌融入了更深远的意义和共鸣。

3. 自然写实:杜甫的诗作中经常包含对自然界的描写,尤其是山水景色和季节变化。

他以精确而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妙。

4. 情感丰富:杜甫的诗作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抒情手法,表达他内心的喜怒哀乐,情感真挚而深沉。

他的诗作既有悲愤的呼号,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讴歌。

5. 体现社会关怀:杜甫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和困境。

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同情心描绘了那些被生活所边缘化的人们的命运和苦难,表达了对社会道德和公正的追求。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社会关怀的意义。

他的作品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广泛: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他以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精炼传神: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炼、传神,他善于运用恰当、生动的词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3.雄浑豪放:杜甫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力量和气势,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4.意境深远:杜甫的诗歌意境深远,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5.叙事性强:杜甫的诗歌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他善于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表现社会生活和情感,使诗歌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思考。

6.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7.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杜甫的诗歌具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他不仅擅长抒发情感和表现社会生活,还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表现个人情感,使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多样
化的风格。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概述㈠安史之乱使战乱生活题材入诗⑴最早、最全面反映战乱灾难的是杜甫。

写战争许多重要事件,写百姓在战争中的苦难,以深广生动的形象,展现战火中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具史的认识价值,被称为“诗史”。

⑵诗史性质决定写作方法的变化:盛唐诗创造玲珑兴象以抒情,杜诗用叙事手法写诗。

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

⑶多数叙事诗作为抒情来写,融入强烈的抒情。

客观真实的叙述与主观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有时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

有赋的铺排、散文的句法、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记述时事,反映历史真实画面,实则抒发一己情怀。

律诗艺术⑴扩大律诗的表现范围。

⒈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⒉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议论,如《王命》《征夫》等。

⒊为扩大律诗表现力,以组诗形式表现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五律和七律都有。

⑵七律组诗最成功。

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

⑶杜律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⑷杜律最高成就是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使人忘其为律诗。

⑸声律的精心安排,从严谨中求变化,变化莫测不离规矩;有时为表达感情需要写拗体,晚年七律拗体更多,是成熟后的通变,表现为变化中的完整。

⑹炼字炼句。

⒈用力之处在表现神情韵味,刘熙载“少陵炼神”。

⒉善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用副词使诗疏畅富于转折,如“自”。

⒊善用颜色字强化某种情感色彩,用叠字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来更加亲切。

⒋炼字是自觉追求。

集大成⑴把文学从侧重抒发个人情怀引向写民生疾苦,集中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开拓创作视野。

⑵广泛学习前辈作家,总结文学艺术经验,因而成为诗歌的集大成者。

⑶杜诗集大成的体现:⒈不簿今人爱古人,虚心学习前人和时人经验。

⒉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并能推陈出新。

⒊功力深厚,能融会贯通,自铸伟辞,是杜甫集大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简述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简述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简述杜甫《登高》的艺术特点。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雄浑豪放:这首诗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心情。

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句子,既描绘出江水之滨的景色,也展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

2. 意象丰富:这首诗中有很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着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3. 语言精练:杜甫的诗歌以语言精练著称,《登高》也不例外。

诗人通过精确地使用每一个字词,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4. 情感深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思和愁绪。

在诗人描绘的壮美景象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国的忧思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综上所述,《登高》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雄浑豪放、意象丰富、语言精练和情感深沉等方面。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V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V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V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论文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创作了数百首诗歌。

他的诗歌在唐代就广泛传播,并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杜甫的诗歌形式多样,如长短不一的律诗、绝句、律绝等。

然而他的诗歌笔调庄重、语言含蓄朴素、意境深邃,使得他的诗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情感真挚深厚
杜甫的诗歌不仅有才华,而且有深厚的情感。

他的诗歌主题从国家政治到民生百态,从自然环境到人伦道德等等,但情感几乎全部体现出作者的深切感受。

他的情感真挚深厚,富有感染力。

三、立意高远深邃
杜甫的诗歌往往主题广泛,立意高远深邃。

他的诗歌不仅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与问题,更体现了刘宋理学及释道思想的深刻理解,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哲学等方面的广泛思考。

四、艺术表现手法多样
杜甫的诗歌艺术手法多样。

他善于使用对仗、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他的诗歌中也常常穿插历史人物的典故,使得诗歌更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艺术特色多样丰富。

他的诗歌自形式到内容都
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且情感真挚深厚、立意高远深邃、艺术表现手
法多样。

无论是对于现代文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杜甫诗歌的特色

杜甫诗歌的特色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以下特色:1.思想深刻:杜甫的诗歌涉及社会、政治、人生等方面,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2.情感真挚: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他善于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3.艺术精湛:杜甫的诗歌艺术精湛,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风格多样: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也有婉约细腻的,既有田园诗,也有边塞诗,他的诗歌风格丰富多彩。

5.反映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思想深刻、情感真挚、艺术精湛、风格多样、反映社会现实等特色,他的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这种关注社会现实的精神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情感真挚: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他善于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3.艺术精湛:杜甫的诗歌艺术精湛,他的诗歌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艺术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风格多样: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也有婉约细腻的,既有田园诗,也有边塞诗,他的诗歌风格丰富多彩,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开创诗史: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他的“诗史”精神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杜甫的诗歌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诗歌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诗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

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

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

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

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

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

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

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

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

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

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

”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

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

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

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

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第四、创造地运用各种诗体,并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

他的古体诗大概一共有五百多首,其中五古三百六十一首,七古一百四十五首。

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都是如此。

杜甫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全面发展和完善了诗歌体裁,真正做到了众体皆备。

将五言古诗这种诗体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并发展了律诗的形式。

第五、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

“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

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

“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综上所述,杜诗的艺术特色可谓鲜明,树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面大旗。

同时中国的诗歌到杜甫又达到了一座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对我国后来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