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简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1.沉郁:杜甫的诗歌内涵深厚,情感饱满而深沉,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和对人生艰难困苦的深切体验。

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和社会矛盾的尖锐,表现出一种厚重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艺术氛围。

2.顿挫:这既指诗歌节奏和音韵上的抑扬顿挫,又寓含着情感表达的起伏转折。

杜甫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曲折回环、婉转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诗歌的内在情绪张力十足,读起来富有音乐美感和心理层次感。

3.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被誉为“诗史”。

4.多样化的艺术手法:杜甫的诗歌风格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多样,既有雄浑奔放的一面,也有清新细腻之处,既擅长工整精妙的格律诗,又能在古体诗中展现出自由奔放的气势。

5.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文关怀:杜甫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他以诗寄情,关心民间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仁爱、忠诚、正义的人文精神。

6.精湛的艺术技巧:杜甫在语言运用上追求精炼与精准,善于运用典故、象征和寓言等手法,创造出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和动人篇章。

杜甫作品特点

杜甫作品特点

杜甫作品特点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

杜甫的诗歌语言质朴厚重,内涵深刻,多写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2008-5-26 9:26:17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每天5分钟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2011年高考内容提要: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紧扣其生活的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以其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度精湛的诗艺技巧,系满腔热情于国于民,形成了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凝重深沉的感情境界、百转千回的表达方式、谨严铿锵的格律音韵于一炉的"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从而登上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树立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丰碑。

关键词:现实主义关心人民疾苦沉郁顿挫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公认的五座历史丰碑,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明星。

现实主义不仅渗透在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上。

杜甫几乎和现实主义同列并举的原因也就如此。

一、杜甫的生活经历与现实主义与李白不同,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

他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享有不服兵役,不拿租税等特权。

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青年时代南游吴越,北游齐赵。

天宝六载,到长安应试,因李林甫作梗,在长安潦倒1 0年左右。

安史之乱爆发后,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脱身逃至风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被贬为华中司空参军。

不久,关中大旱,为饥饿所迫,弃官入蜀,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后入四川节度使严武幕,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也称杜工部。

大历三年,舟出三峡,死于湘江舟中。

杜甫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

其诗结合时事有强烈的现实主义。

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都是揭露统治阶级专横骄奢,人民倍受其苦的不朽诗篇。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是杜甫诗歌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
1. 现实主义倾向:杜甫的诗歌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批判,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困境。

他直面人生的苦难和不公,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呼吁。

2. 境界宏大:杜甫的诗作通常以广阔的背景和宏大的氛围为特点,他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思考。

他将个体的遭遇和世界的命运相结合,使诗歌融入了更深远的意义和共鸣。

3. 自然写实:杜甫的诗作中经常包含对自然界的描写,尤其是山水景色和季节变化。

他以精确而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妙。

4. 情感丰富:杜甫的诗作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

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抒情手法,表达他内心的喜怒哀乐,情感真挚而深沉。

他的诗作既有悲愤的呼号,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讴歌。

5. 体现社会关怀:杜甫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和困境。

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同情心描绘了那些被生活所边缘化的人们的命运和苦难,表达了对社会道德和公正的追求。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社会关怀的意义。

他的作品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广泛: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他以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观察和表现社会生活,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精炼传神: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炼、传神,他善于运用恰当、生动的词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3.雄浑豪放:杜甫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力量和气势,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4.意境深远:杜甫的诗歌意境深远,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5.叙事性强:杜甫的诗歌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他善于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表现社会生活和情感,使诗歌具有生动的故事性和深刻的思考。

6.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7.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杜甫的诗歌具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他不仅擅长抒发情感和表现社会生活,还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表现个人情感,使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多样
化的风格。

杜甫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2008-5‎-26 9:‎26:17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每天5分钟‎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2011‎年高考‎内容提要:‎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紧扣其‎生活的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以其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度精湛的‎诗艺技巧,系‎满腔热情于国‎于民,形成了‎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凝‎重深沉的感情‎境界、百转千‎回的表达方式‎、谨严铿锵的‎格律音韵于一‎炉的"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从而登上‎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树立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丰‎碑。

关键‎词:现实‎主义关心‎人民疾苦‎沉郁顿挫‎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公‎认的五座历史‎丰碑,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明星。

现实主‎义不仅渗透在‎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上。

杜甫几乎‎和现实主义同‎列并举的原因‎也就如此。

‎一、杜甫的‎生活经历与现‎实主义与李‎白不同,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

他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享有不‎服兵役,不拿‎租税等特权。

‎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青年时代南‎游吴越,北游‎齐赵。

天宝六‎载,到长安应‎试,因李林甫‎作梗,在长安‎潦倒10年左‎右。

安史之乱‎爆发后,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脱身逃至风‎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被贬为华中‎司空参军。

不‎久,关中大旱‎,为饥饿所迫‎,弃官入蜀,‎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后入四川节度‎使严武幕,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也‎称杜工部。

大‎历三年,舟出‎三峡,死于湘‎江舟中。

杜‎甫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

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

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

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

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

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

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

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

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

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

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

”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

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

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

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

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就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展开论述。

思想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忧国伤时,表现深沉执着的爱国热情。

(三)、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府败,表现强烈的讽刺与憎恨。

(四)、热爱生活、自然、抒写亲友间的真情实意。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一)、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加以高度概括。

(二)、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三)、千锤百炼钢的文字功夫。

(四)、众体兼长,善于创新。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概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一)引论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人民性最强,反映生活最深刻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发的深切同情;2、忧国伤时,表现深沉执著的爱国热情;3、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表现强烈的讽刺与憎恨;4、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抒写亲友间的真情实意。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1、继承《诗经》、《汉东府》诗歌的传统,将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发展到新高峰;2、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件,加以高度概括,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深沉趋势的感情;3、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4、千锤百炼的文字功夫与苍劲、精工、凝练的语言风格;5、众体兼长,善于创新。

即使在今天,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仍然感召着广大读者。

(二)本论杜甫家庭有着“奉儒守信”的家风,这对杜甫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杜甫的思想发展,任凭创作活动依据其生活事迹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三十五岁前读书壮游期。

此时正逢开元盛世,家境较好。

这一时期的杜甫在盛唐精神的鼓舞下,豪情满怀,境意进进取,充溢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浪漫气息。

主要作品有《望月》、《洗兵马》等。

(二)、十年困守长安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大宝五年(746),杜甫入京求仕,就在这一阶段,国势转衰,政治黑暗,统治腐败,人民痛苦,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和他本人善良的天性使他走向人民,贴近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现实方义精神,创造出提示黑暗,批判现实,同情人民的优秀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

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沉郁顿挫”。

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关键词:现实主义排律气势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

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1)的不朽的诗人。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3)。

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充,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创作态度,诗歌的体式,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

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诗史”的称誉。

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4)可以说,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最辉煌的成就,主要就在于它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对立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真实。

他前后不止一次的把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农民的饥寒困苦做了对比,例如他的《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样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驱竖子摘苍耳》中的“富家酒肉臭,战地骸骨白。

”;《岁宴行》中的“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柚茅茨空。

”等等,这些诗句都典型的概括了贫富悬殊的两种阶级生活,更可贵的是杜甫还不自觉地接触到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问题,他揭露说到:“彤庭所分帛,本身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5),“子实不得吃,货币送王畿。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

”(6),这种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阶级剥削,在杜甫的笔下反映的多么明确呀,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到他的晚年,杜甫对于封建社会中的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无贵贱不卑,无富贫亦足”(7),指出贫贱者所以悲哀,困苦,正是由于有贵者,富者的存在。

这些应当说是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的精髓。

杜甫在他的诗歌里忠实的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暴虐奴役的痛苦和他们对这种处境的极度的不满。

他总是把人民的遭遇和心理活动放在那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写,而且,用艺术形象和诗歌的语言描写,所以,能够充分地显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战乱的时代特征。

这些有的是正史所没有记载的,因而,弥补了史书的不足。

杜甫的一组伟大的杰作“三吏”“三别”,不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唐朝社会和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反映了唐王朝官吏的残暴和人民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之下的痛苦遭遇。

例如他的《新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仃。

”杜甫的诗歌中着重写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妇女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

例如杜甫的《虎牙行》中写到妇女的悲惨遭遇是“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

”《白帝》中写到“哀哀寡妻诛求尽,恸哭秋何处村。

”《遣遇》中的“石间采蕨女,于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杜甫的诗歌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政治上的腐朽,生活上的奢侈和道德上的败坏,谴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种种罪恶。

这些统治者“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轻肥。

”(8)“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贫交行》),在他的《洗兵行》一诗中这样写到:“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还比较侧重于揭露,谴责上层统治集团的奢侈荒淫,例如他在《乐游园歌》这首诗中写的“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等句,在他的《壮游》中写到:“国马皆粟豆,官鸡输稻梁。

”还有《斗鸡》《丽人行》等诗篇。

杜甫的诗歌《前出塞》,《后出塞》,《后出塞》等,通过具体的事实揭露了天宝年间统治集团不断发动扩边战争,致使士兵长期远戍并且大量的死亡,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

然而,杜甫的诗歌不只是指斥了将帅们以杀人略地去邀功请赏:“古人重边功,今人重高熏。

”(9)还直接地批评了玄宗的穷兵赎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棘”。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不只是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并愤怒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种种罪恶,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用这种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批判了统治集团,并传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

这些都反映在了杜甫的诗歌当中,例如他的《行次昭陵》,《忆昔》,《前出塞》,《伤春五首》,《送陵州路使君之任》,《有感五首》等中。

在他的《往在》一诗中更具体地写道:“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

庸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

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中兴是国初,继体如太宗。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

”“这些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时期(10),”“也奠定了杜甫诗歌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1)”。

杜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诗人。

就比较而言,李白的诗歌天然涌发,大气滂沱,飘逸浪漫而且又不可让人模仿;但是杜甫的诗歌就不一样,杜甫的诗歌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

就这一点来说,杜甫的诗歌对后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是比及李白来说,“杜甫,上接古人,继承了风雅言志的传统,吸收了沈全期,宋之问写律诗的经验。

”有人又说杜甫的诗歌“尽得古今之体式,而兼文人所独专”,“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古今诗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和杜甫相比”(12),可见,杜甫的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绝非一般的。

杜甫的诗歌类型众多,风格也富于变化。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杜甫的诗歌应用范围很广泛。

他不仅用诗歌来叙事抒情,还用来描写人物传记和自传,书信,游记,政论,诗文评论等等,几乎是无所不能。

不过,这也给杜甫的诗歌带来部分上的偏重于理性化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是:杜甫对前代诗歌的继承是比较宽容的,杜甫主张“转以为多师”而不轻易否定。

比如对南朝的诗歌,杜甫虽然有所批评,但是,他却不曾像李白那样大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他对庾信,何逊,阴铿等众多六朝作家,都能够诚心地肯定和汲取其长处,从而,也丰富了杜甫自身的创作。

这一点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就曾经强调的指出过。

杜甫善于运用多种诗歌体式。

他的五,六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诗,在唐朝都是一流的。

杜甫的七言绝句虽然不如李白,王昌龄等那样杰出,但是他的诗歌也有自成一家的特点。

只有五绝,数量很少,稍微逊色。

在杜甫的诗歌中,有几种类型特别具有独创性,这些也就能够足以代表他对中国诗史的伟大贡献,我们分别加以介绍:一类是用五言古体诗的形式写成的自叙性的诗篇,《京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

这一类诗歌大都篇幅较长,往往是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这样,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例如他的《北征》这首诗歌长达七百字,叙述自己从凤翔至慵州探家的一路经历和所见所思,以及沿途的景物,战乱时的创痕,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家人重聚的情形等多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情绪起伏变化,成分体现了杜甫当时复杂的心情。

这类诗歌是从辞赋体变化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散文成分。

宋代诗歌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显然,受到杜甫这一类诗歌作品的饿深重的影响,但是在督抚诗中,由于感情的浓郁厚重,仍然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如此长篇,而不致失去诗歌的特性。

一类是以《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为代表的既有七言古体,又有五言古体的叙事诗。

这一类诗歌实际是古代乐府民歌的流变,但是,杜甫的诗歌打破惯例,不用乐府古体而“即事名篇”(根据所叙事实命名),这样就更能反映事实,更富于生活气息。

这一大创造,直接引导了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从叙事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些诗歌善于描绘人物的形象,尤其是运用了对话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在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的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类就是杜甫的七律。

杜甫在这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的诗歌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杜甫以前的七律诗歌的创作多用于宫廷的应制唱和,这类诗歌的内容很贫乏,,其语言也平缓无力,而在这以外,他的佳作还是不少的,到了杜甫,这个局面就从此被扭转了。

杜甫的诗歌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十分的崇高。

杜甫的诗歌有苍苍茫茫的气势,真的有些像大地上的山水。

平常的人读后就可以看出他伟大的力量,而不可以看到杜甫伟大的高尚的情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一首绝句,真的可以看出来杜甫的高尚和伟大,第一句清洁,有清洁可以看出高尚,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的时候,什么也不容纳,或者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

“窗含”“门泊”则是杜甫心扉的敞开。

虽然窗子很小,但是包含着西岭的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到门前的船,只不过是很蠢然没有灵性的事物,但是作者看来就绝非如此呀,在他眼里,船是具有灵性的东西,船中的人就是船的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

“窗含”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一句是伟大的力量。

后人都认为这一首诗歌是写实的,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是杜甫人格的真实写照。

杜甫的诗歌中蕴涵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是一时的蛮力横劲。

有的蛮横是一种病,杜甫的诗歌的力量并不是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

“其力如水拍岸,乃生之力,生之色彩。

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就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的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

”(13)杜甫的诗歌有《戏为六绝句》(其一)(其四)虽曰“戏为”,也是严肃的,所写的诗歌的见解,可以看出其创作的途径,批评的态度,“玩意儿”是做出来的,力气却是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杜甫的生之力,生之色彩。

读杜甫的诗歌第一要注意他的感觉。

例如他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