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太阳能热水器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14课《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第2课时(教案)

小学科学第14课《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第2课时(教案)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教案第一部分:引入(5分钟)目标:激发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1. 导入:通过问学生一个问题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提出他们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问题,鼓励他们想象和解释。
第二部分: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结构(15分钟)目标: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1. 演示:使用教具或图片展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外观,并向学生展示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
解释太阳能热水器是如何通过吸收太阳能来加热水的。
2. 示意图和解释:展示示意图,清楚地标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各个部分,例如: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罐和热水出水口,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3. 原理解释:简单解释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太阳能集热器中有黑色吸热涂层,它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热能通过管道传导到储水罐中,使水温升高。
当我们需要热水时,只需打开热水出水口即可。
第三部分:实验演示(20分钟)目标: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如一个玻璃瓶、黑色纸和太阳能灯。
2. 实验步骤:a. 将黑色纸剪成一个小方块,粘贴在玻璃瓶的一侧。
b. 将玻璃瓶填满水。
c. 将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确保太阳能灯直接照在黑色纸上。
d. 学生观察并描述玻璃瓶内水的变化。
3.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水的变化。
解释黑色纸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进而加热水的过程。
第四部分:讨论和总结(15分钟)目标:通过讨论和总结,巩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思考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和优势。
1. 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a. 太阳能热水器有哪些优点?它对环境有什么好处?b. 你认为太阳能热水器在哪些场合下会很有用?2.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
教材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太阳能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善于动手操作,但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制作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环保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2.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过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2.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太阳能热水器实验器材。
2.准备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太阳能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点评,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要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改进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提高热水器的性能。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绘制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步骤图,加深对太阳能热水器制作过程的理解。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要点。
小学科学第15课《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小学科学第15课《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教案)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教案导语: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而太阳能热水器则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加热的装置。
本课我们将通过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来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二、教学重点1. 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原理。
2.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瓶、黑色卡纸、胶带、剪刀、温度计、水。
2. 实验环境:阳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太阳能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太阳能的利用价值和环保优势。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太阳能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器和储水装置组成,利用太阳辐射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使水加热到一定温度。
其中,太阳能集热器通常使用黑色材料,因为黑色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
3. 实验操作(30分钟)步骤一:准备一个干净的透明塑料瓶,并将其底部割去,使其成为一个容器。
步骤二:将透明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包裹黑色卡纸,并用胶带固定,这将成为太阳能集热器。
步骤三:在太阳能集热器上方倒入适量的水,注意不要漏出来。
步骤四:将制作好的太阳能热水器放置在充足的阳光下,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每隔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
4. 理论与实验结合(15分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是如何升高的。
帮助学生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作用和原理。
5. 思考与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 如果将太阳能热水器放在阴暗的地方,它的效果会有什么变化?b. 如果我们换成其他颜色的卡纸来制作太阳能集热器,它的效果会有什么不同?c. 太阳能热水器在哪些场合可以使用?6. 总结与展望(5分钟)通过回顾全课内容,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小学科学课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教案

小学科学课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教案第一章: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作用。
2. 学习太阳能热水器如何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教学内容:1. 太阳能热水器的定义和组成。
2.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介绍。
3. 太阳能热水器如何提高水的温度。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概念,并提问他们是否曾经使用过或见过太阳能热水器。
2. 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方式。
3. 进行实验演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
第二章: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学习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教学内容:1. 太阳能热水器的历史发展。
2. 太阳能热水器的现状和趋势。
3. 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历史发展,包括早期的太阳能利用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发明。
2. 讲解太阳能热水器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3.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讨论太阳能热水器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和潜力。
第三章: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与维护教学目标:1. 学习太阳能热水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
教学内容:1. 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方法介绍。
2. 太阳能热水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调节水温、如何清洁和保养等。
2. 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维护和保养技巧,包括定期清洗太阳能板、检查连接管道等。
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太阳能热水器,体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第四章: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与不足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学习太阳能热水器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贡献。
小学科学课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教案

小学科学课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2)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程;(3)学会观察和分析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效果。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了解太阳能热水器;(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3)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情况。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太阳能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2)学会珍惜能源,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第二章: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2.1 太阳能的利用2.1.1 太阳能的定义:太阳能是指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2.1.2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太阳能可以通过集热器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水、供暖等。
2.2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2.2.1 集热器: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2.2.2 储热水箱:储热水箱用于储存通过集热器加热的水。
2.2.3 循环泵:循环泵负责将水在集热器和储热水箱之间循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2.2.4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调节太阳能热水器的运行,保证水温的恒定。
第三章: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历程3.1 早期太阳能热水器3.1.1 太阳能热水器的起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太阳能热水器就开始应用于生活。
3.1.2 早期的太阳能热水器:早期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采用平板式集热器,效率较低。
3.2 现代太阳能热水器3.2.1 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20世纪80年代,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问世,集热效率大大提高。
3.2.2 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热水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第四章: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缺点4.1 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4.1.1 节能环保: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小学科学《太阳能热水器》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太阳能热水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几个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和实验的方法对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因素进行了解、并作简单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整理认识到充足的科学证据才能说明道理;通过交流,展示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强科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几个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了解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几个重要因素。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易拉罐筒、塑料瓶、玻璃瓶、黑纸、白纸、胶水;温度计、计时表。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察现象,引入课题老师: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已经变成了非常普遍的新能源电器,出现在人们的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太阳能热水器是如何使水变热的呢?(学生回答)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太阳能热水器》(板书课题)。
(二)太阳能热水器老师:同学们平时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老师:(课件中不同样式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形式很多,袋状、桶状的传统样式,以及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化的样式,大小不一,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太阳的光和热,因此,它们在结构和选用材料上,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根据不同太阳能热水器之间的相同点,说一说你觉得哪些条件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使水变热?(学生回答)老师:大家都发现,太阳能的集热管大多都是黑色的,并且都呈现一定程度的倾斜,我们知道黑色更容易吸收辐射热,那么为什热水器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呢?(学生回答:会使水热的快)(三)实验探究集热管倾斜角度与吸热关系老师:我们要如何探究热水器倾斜是否真的是为了使水热的更快,(学生讨论交流,提出实验方案)老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找三个相同的易拉罐,倒入等量的水,三个易拉罐分别直立、斜放、平放,记录三个易拉罐中初始温度,放在太阳下照射,分别在5、10、15分钟测三个易拉罐中的水温,记录结果,大家动手操作吧。
2024年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15.认识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单元
《太阳能热水器》
课题
15.认识太阳能热水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技术与工程领域,将学习到的热传递知识和光的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活动。
学习内容及要求
引导学生在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包括:集热管为什么是深色的?集热管为什么要倾斜?为什么要有反射板?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有较深入的理解,明确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效果与颜色、光照角度及光照量有关。
谈话:我们在不同颜色的卡纸,有温度计,如果要对比不同颜色的吸热能力,在实验时,我们应该控制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形成设计方案:
将材质、厚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卡纸做成大小一致的低袋;将温度计放入低袋中,固定温度计的位置;保证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和光照的时间相同。
2.学生进行实验
在阳光下或较强的灯光下做实验,5分钟后,观察每支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引入环节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回答。
二、科学实践活动(预设30分钟)
一、太阳能热水器有哪些特点
1.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
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让学生看一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哪些结构。然后再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由哪些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小结:太阳能热水器由集热管、储水管、入水口、出水口等组成。太阳能热水器还有支架。
三、拓展与应用(预设5分钟)
1.探讨反射板的作用
探究实践
太阳能热水器有哪些特点?集热管为什么是深色的?集热管为什么会倾斜?
态度责任
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功能、特点产生探究的兴趣。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能够简单地描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过程。
2.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培养探究、创新、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
2.动手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将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和制作过程联系起来。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简单材料的组合设计出实用的太阳能热水器。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实验法、课堂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材料。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课前老师提醒家长或学生带来可回收材料如牛奶盒、塑料袋、废旧报纸等。
2.导入新课通过课堂画面或引入视频的方式呈现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应用的实际场景。
学生可以进行自由探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图。
3.重点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讲解重点介绍材料的选取、制作流程及涉及到的物理原理。
4.合作探究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探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筛选合适的材料并利用简单的工具将材料拼装成太阳能热水器。
组装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5.实验验证在学生制作完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后,教师在场地放置太阳能热水器,并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验证。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讲解太阳直射、辐射、传导等物理概念。
6.总结与输出学生将太阳能热水器带回家,自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将结果输出。
教师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以多维度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理解、想法和疑问。
七、作业:①将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及实验数据记录在科学实验本上。
②探究能否用更优的结构和材料制作出更高效的太阳能热水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人都成了科学家
―――《太阳能热水器》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指导学生了解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几个重要因素。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1、每组2个易拉罐,1个塑料瓶,3个玻璃瓶
2、黑、白纸、胶水
3、每组一个温度计,一块计时表
4、自家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形式:看一看、做一做、比一比、画一画、探一探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的知识,了解了太阳学人类的密切关系。
又一个炎炎夏日来到了,当一起的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回到家,是谁给予我们烧好了洗澡水,那就是――太阳能热器妈妈。
二、认识热水器,夸夸“好妈妈”。
1、学生把各自搜集来的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资料,自己家热水器的照片或图片拿出来小组类交流。
2、全班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家的热水器可真漂亮,种类繁多,有管式的、箱式的、板式的和组合式的。
三、明要求,巧动手,常探究
1、观察热水器的结构并出示各自带的材料,讲解实验条件。
2、分组到操场做实验。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选一名组长,明确各自实验目的。
)
①第一组:研究课题“什么材料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材料: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等不同材料的容器,倒同样多的水,同样时间,观察并量出水温,看哪一个容器升温高。
②第二组:研究课题
什么颜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所需材料:一个包有黑纸和白纸的易拉罐,倒同样的水,同样的时间,用温度计量水温。
③第三组
研究课题:怎样放置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材料及做法:
三个玻璃瓶中倒入同样多的水,一个直立,一个平放,一个倾斜,同样水的时间量出水温。
3、每组送一个记录员做好填表记录。
第一组第二组
第三组
4、明确研评
报实验情况。
让学生明确白色的易拉罐倾斜放温度提高
四、激发兴趣,实验探究
1、个小组做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比比看,那一组的加热快。
2、评议。
(评出优胜小组)。
3、把各组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画下来。
(鼓励大胆创新,形式多样)。
五、参与发现,实践创新
师小结:同学们,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它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温心馨的享受,既省电,又节约了能源,但是你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它有没有什么不足呢?2、(生畅说欲言)
不能出储热,阴雨天水温低,不能自动上水等不足。
3、讨论怎样弥补不足。
4、师小结:
同学们想的办法可真好,你们人人都是一个科学家,希望你们从小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师相信,一个完美无缺的热水器,一个伟大的发明将从你的手中诞生,诺内乐奖等你们去拿。
六、课外实践(课外研制能储垫的热水器,并写一篇小制作小论文)
课后小结:美国一家儿童博物馆的铭牌上刻着:“听见的容易弯记,看见的容易记好,亲手做过的才真正理解。
”动手实践让孩子们经历知识发点、发展、运用的过程,是把握知识技能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太阳能热水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它是怎样为人类服务的,学生就很难想象。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操作、观察、思考、争辩、分析、归纳、判断,多咱感官参与活动,全身心投入实践,弄懂了问题的答案,同时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推向纵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引起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