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作者:刘萱仪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叔本华意志主义

一、王国维的哲学思想背景

贯通中西的学术成就反映了西方哲学对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其中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为甚。王国维对叔本华思想的认识来自于他在东文学社时期的哲学涉猎。他本拟赴日本学习理科,却因病回国,弃科学而专力于哲学之研读,后又转及于文学和美学。而他对叔本华哲学的理解又与他忧郁悲观的天性不无关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中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这无疑也是他对叔本华哲学有深刻理解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先生曾在其早期的杂文《评论》中以叔本华的哲学评论《红楼梦》,这篇文章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为依据写的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他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认为“欲”是生活的本身,先于人生存在并且永恒,《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无独有偶,王国维不唯用叔本华思想指导其对《红楼梦》的研究,在研究词的时候也用到了与叔本华齐名且哲学体系相同的尼采的思想,《人间词话》中评李后主词时就直接提到了尼采。此外,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悲剧论”,而他的诗词更是体现了深刻的西方哲学思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评论》作于1904年,而《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1909年的《国粹学报》上。这个期间正是王国维的阅读及研究经历了哲学,教育学,伦理学而转向文学和诗词的过程。《人间词话》的写作,发表,整理正是这一阶段的后期。笔者以为,人间词话中广为人知的“三种境界”尤其体现了叔本华哲学对于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三种境界”的意志主义发微

本文拟讨论的“三种境界”出自《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此“三

种境界”有迥然于词话中出现的其他“境界”,并非简单的文学批评,而是对叔本华意志主义思想创造性的阐发。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意志和欲望。根据叔本华的理论,人生不外是意志的活动和欲望带来的无聊、烦恼、痛苦。心灵的本质在于思想和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奋斗不懈的生命力,自发的活动力,以及一切欲望的根源。“昨夜西风凋碧树”,这种凋落和旧有的破灭给了人们更广阔的视野,在意识的本能支配下造成了不满足。于是,人们就会由本能的意识产生前进和变革的欲望,也就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了。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痛苦。也就是在意志和欲望支配下的追求过程。叔本华说:“只要我们的意识中充满了意志,只要我们屈服于种种欲望以及永远随之而至的种种希望与恐惧,只要我们听任我们的意愿驱使,我们就永不能享有永恒的幸福和安宁。”而欲望又是衍生不息的,所以欲望和意志忍受阻挡的痛苦也就没有尽头,并且与生命不克分离。人们在本能的意识的前进和追求中“衣带渐宽”,而这一切又是必然的且永恒的,故而“终不悔”,所以人们痛苦,为了欲望和意志,在痛苦中“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表达了欲望实现时的厌倦和幻灭。从叔本华的角度讲,人类的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幸运的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了厌倦。人们在充满痛苦的追求中“众里寻他千百度”,到头来,除了自己外原来都是一无所得。就算欲望满足了,一旦逃避了痛苦,却又落入了厌倦和幻灭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是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

三、文学批评与哲学思想的交融

基于以上观点,对于这三种境界之说,笔者认为这“三种境界”之说并非简单的论词,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这“三种境界之说”,其实是用三句脍炙人口的词,形象地,创造性地对叔本华的人生哲学进行诠释和阐述,这实在大大超出了“词话”的范畴。

参考文献:

[1]王振铎:《与》,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3]叔本华:《生存空虚说》,作家出版社1987年。

[4]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5]李砾:《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刘萱仪(1992—),女,东北师范大学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