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锻炼
尊革
作为父亲,他心里想
。
作为主席,他心里想
。
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他多么想见儿 子最后一面,但作为一位国家领袖,他要 从大局考虑,以身作则,不搞特殊。他最 后选择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这表现出了 一位伟人宽阔的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 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 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 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默读课文,思考:《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个课题是怎么来的?
课题出自毛主席在电报记录稿上
的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 马革裹尸还。”
出塞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歌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 清朝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要在战场上为国捐 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 百废待兴,需要稳定和平的环境。但是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直 接威胁到中国的和平安全。为了支援朝鲜, 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 怀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的烈士中,有用胸腔堵枪眼、 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烈火焚身,忍住剧痛, 不动一下的邱少云。这些牺牲的人当中也 有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毛主席接到长子毛岸 英牺牲的电报后的反应。
一个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战场上 牺牲了,会是什么反应?
毛主席有三个儿子,毛岸青五岁那年,流浪街 头时被警察打伤头部后来一直在接受治疗。另外一 个孩子毛岸龙不幸失踪,再无信息。而长子毛岸英 受尽苦难,才回到毛主席身边。而现在,被寄予厚 主席作为一个父亲的悲痛。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 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 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了。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壮烈牺牲
遗骨归国? 留在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 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 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 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 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 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 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言为心生,所有的语言都是内心当中无数次的呼唤!
“岸英!岸英!”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行为心显,所有的行为动作都是内心当中无意识的显露!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他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楠楠着。 他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他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 稿放在上面。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 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 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 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 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 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 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毛岸英的经历
毛岸英5岁时便与父亲分离。8岁时,由于 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敌人关进牢房。 杨开慧牺牲后,翌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毛岸 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壮烈牺牲
遗骨归国? 留在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 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 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 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 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 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 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言为心生,所有的语言都是内心当中无数次的呼唤!
“岸英!岸英!”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行为心显,所有的行为动作都是内心当中无意识的显露!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他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楠楠着。 他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他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 稿放在上面。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 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 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 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 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 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 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毛岸英的经历
毛岸英5岁时便与父亲分离。8岁时,由于 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敌人关进牢房。 杨开慧牺牲后,翌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毛岸 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 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 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 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 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 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 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 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 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简历: 毛岸英简历: 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长沙 月出生在湖南长沙; 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长沙; 1930年10月母亲被捕入狱 岸英也进牢房, 月母亲被捕入狱, 1930年10月母亲被捕入狱,岸英也进牢房,目睹了母亲 牺牲前的惨烈; 牺牲前的惨烈; 1931年 月起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 1931年4月起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其间岸英 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 1936年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 任少先队大队长; 年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 1936年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任少先队大队长; 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 年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 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 1946年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 1946年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春任工厂党委副书记 年春任工厂党委副书记; 1950年春任工厂党委副书记; 1950年10月 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 日壮烈牺牲。 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 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 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 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 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

资料介绍
邓小平临终前两个未了心愿:
在大海中永生
1.到香港自己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
2.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
大
也
他
在大海中永生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
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
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
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
——葬彭在德怀朝鲜!
——金日成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资料介绍
青山处处埋忠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 死,就比泰山还重。
——节选自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在大海中永生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练笔:
青山处处埋忠骨
在这一整夜里,毛主席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大
也
他
在大海中永生
大海呜咽,寒风 卷着浪花,痛悼伟 人的离去……
大
也
他
在大海中永生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
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
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
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
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
洋…… 大
也
他
作者:毛毛 全书对邓小
平迭宕起伏的政 治历程和他的家 庭的悲欢离合作 了生动的记述。
要求: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写出
主席的那一份肝肠寸断的痛。
在大海中永生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在大海中永生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 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 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 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 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 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 最后一个篇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完美版)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
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 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 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标注在书 上。
nǐ
拟定
fù
奔赴
xūn
xùn
勋鉴 殉职
chóu chú
踌躇
àn
黯然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 犹豫不决的样子。
黯然: 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 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 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 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 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 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 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 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 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三 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 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课文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铁 骨 铮 铮 的 毛 岸 英
毛岸英在俄当翻译
毛泽东和毛岸英
**毛岸英简介**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 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 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 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 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 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 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 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 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 “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 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 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 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 群众打成一片。
《青山处处埋忠骨》ppt课件

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理解。 (课后第3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 么死后尸身是否要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 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体现了毛主席豁达无私、以大局为重 的博大胸襟。同时,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有 许许多多的英雄儿女,和毛岸英一样为国 捐躯,他们即使安葬在异乡,精神也永远 与人民同在。
A.神态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 2.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朝鲜人民的 意愿吧。“( ) 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 无限的眷恋。( )
二、读句子,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 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 无限的眷恋。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青山处处埋忠骨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 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 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 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我 国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志 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朝鲜那块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 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读课文说一说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 的“忠骨”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谁?
忠臣的遗骨 毛岸英
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 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 见到电报时毛主席有怎样的表现。
动作描写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 ppt课件

“岸英!岸英!”主席 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交流
从收到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 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的饭菜已经热了好几次,还是原 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交流 交流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 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来了吗?这次 怎会……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 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收到电报起,毛泽 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 一支又一支 地 吸着烟 。桌上的的饭菜已经热了 好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 放在那里。
从收到电报起,毛泽 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 一支又一支 地 吸着烟 。桌上的的饭菜已经热了 好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 放在那里。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 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 边来了吗?这次怎会……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 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 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侄子毛楚雄(1927—1946),毛泽覃之子,随部队 打游击,不幸牺牲,年仅19岁。
大儿子毛岸英(1922—1950),幼年同母亲一起坐 过牢,解放后到朝鲜前线参加抗美援朝,光荣牺牲痛
尊重 奔赴 踌躇 黯然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
中( ),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十分
(
),面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时,
他(
),最终( )朝鲜人的意愿,
在电文稿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
革裹尸还”的批示。
同学们快速浏览 课文,用“( )” 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
交流
从收到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 说一句话,只幻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的饭菜已经热了好几次,还是原 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五年级语文下册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男,汉族,本名远仁,字岸英, 初名永福,湖南韶山人,中共党员,是毛 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生前是中国 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在抗 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安葬于朝鲜平安南 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 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 愿军参战的阶段,也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 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 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 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 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 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语言的句 子,思考人物内心感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痛失爱子 第二部分:艰难决定
梳理电报
司令部来电 司令部来电 朝鲜来电
• 岸英牺牲 • 是否回国
• 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 • 青山处处
埋忠骨
1.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交流自己的 感受。
2.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语言的句 子,思考人物内心感受。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小组交流自己的 感受。
毛岸英,男,汉族,本名远仁,字岸英, 初名永福,湖南韶山人,中共党员,是毛 泽东与其妻子杨开慧的长子,生前是中国 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在抗 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安葬于朝鲜平安南 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 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 愿军参战的阶段,也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 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 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 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 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 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语言的句 子,思考人物内心感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痛失爱子 第二部分:艰难决定
梳理电报
司令部来电 司令部来电 朝鲜来电
• 岸英牺牲 • 是否回国
• 葬在朝鲜
毛主席批示 • 青山处处
埋忠骨
1.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交流自己的 感受。
2.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神态、语言的句 子,思考人物内心感受。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小组交流自己的 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 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 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 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 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 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 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 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 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他像是自
我安慰的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心理描写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 一句话,只是一支一 支地吸着烟。桌子上 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 那里。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 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 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 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 英布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 怎么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课文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岸英简介**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 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 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 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 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 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 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 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参加了苏联 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 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 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 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 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 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 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 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 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 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 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 被打消了……就尊重朝鲜 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 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 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 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 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 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铁 骨 铮 铮 的 毛 岸 英
毛岸英在俄当翻译
毛泽东和毛岸英
•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 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 颂了
抗美援朝战争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我国人民激 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 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把新 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 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 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 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 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 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 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 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 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
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
的?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神态描写
(2)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
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听朗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 为什么感动?从中体会到 1、学习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
人的情感世界。 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 和对毛岸英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和平建设,但现在美帝的矛 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我们 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 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 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 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 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 上。倘若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 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 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 是保家卫国。
2、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 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
◆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nǐ
拟定
fù
奔赴
xūn
功勋
chóu chú
踌躇
xùn
殉职
àn
黯然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
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 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 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击中。 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 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1)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2)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 尚情操。
(3)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 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 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 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 动作描写 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 语言描写 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