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技术改进与效果评价
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 6 8 4・
史国 物 I 床 2 0 1 4 年1 Z 第 1 4 誊第 1 2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D e c e m b e r 2 . 0 1 4 , V o 1 . 1 4 , N o . 1 2
s e a r c h n e e d s [ J ] . C h e s t , 2 0 0 8 , 1 3 4 ( 4 ) : 4 3 — 5 6 . [ 4 ]C h e t t a A , F o r e s i A, M a r a n g i o E, e t a 1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Re s p i r , 2 0 0 6: 2 7: 3 9 7 - 41 2 .
量 的独立危 险 因素 , 本研究 通过干 预患者焦虑抑 郁 , 观察组 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差异 , 要 求我们临床医师要
及早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并给予相应 的治疗 , 同时使患者树
【 2 ] Ma t h e r s C D, L o n c a r D . P r o j e c t i o n s o f g l o b l a mo r t a l i t y a n d b u r d e n fd o i s e a s e f r o m 2 0 0 2 t o 2 0 3 0 [ J ] . P L o S Me d , 2 0 0 6 , 3 : e 4 4 2 . [ 3 ] Ma u r e r J , R e b B V, B o r s o n S , e t a 1 . A n x i e t y a n d d e p r e s s i o n i n
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

·临床研究·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杨光永(浙江省台州医院 骨科,浙江 台州 317000)摘要:目的对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使用了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观察患者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来分析处理对策。
结果本组患者中,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中主要出现的异常情况有(48例),导致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15例)、手术操作不当引起异常(3例)、肌松药使用不恰当(7例)、不合理使用吸入麻醉药(12例)、磁场干扰(3例)、患者体位摆放不当(4例)、电极线连接故障(3例),还有1例患者的原因不明。
在发现了患者的异常情况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监测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在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较多,要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性的处理,针对具体的原因来改正,帮助患者的病情更快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脊柱手术;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原因;处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0540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在脊柱手术中,逐渐引入了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通过有效的监测来对患者的脊髓情况等进行有效的观察,便于更好的制定预后措施[1]。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检测系统中包括有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自由肌电图(EMG)来对患者进行多模式的监控,尤其是应用在脊柱手术中,能够通过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来对患者的各个手术部位进行监测,更加准确了解到患者的身体状况[2]。
但从目前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情况来看,有的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影响了监测的效果[3],需要引起重视。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

手 术 要 求 对 脊髓 及神 经 根 的完 整功 能进 行 有 效 的 监 测 . 笔 者 将 着 重 介 绍 脊 柱 外 科 常 用 的 神 经 电 生 理 监测 技 术 及 术
中多 模 式 神 经 电 生 理 监测 的应 用 现 状 。
Th e c u r r e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 e u r o l o g i c a l mo n i t o r i n g i n s p i n e s u r g e r y
邱 勇 。 刘兴 勇
( 南 京 大 学 附 属鼓 楼 医院 脊 柱 外 科 2 1 0 0 0 8 南京 市 )
在 脊 柱 外 科 的手 术 中 ,神 经 并 发症 是 临 床 医 师不 可
回 避 的 问题 。各 种 神 经 电 生 理 监 测 技 术 的 引 入及 成熟 . 可 明 显 降 低包 括 脊 髓 、 马 尾 及 神 经 根 损 害 的 发 生 率 。 由于 每 种 神 经 电 生 理 监测 技 术都 有 一 定 的适 用 范 闹 , 而 脊 柱 外 科
估, 且 需 要 术 前 的 数 据 。癫 痫 、 皮质病变 、 颅骨缺损 ( 囟门 、
1 常 用 的神 经 电 生理 监 测 技 术 颅 骨 切除 术后 ) 、 体 内有 心 脏 起 搏 器 者 为 其 禁 忌 证” 3 1 。其 对
1 . 1 体感 诱 发 电位 ( s o m a t o s e n s o r y e v o k e d p o t e n t i a 1 s . S E P ) S E P是应 用 于 临 床 神 经 电生 理 监 测 最 早 和最 广 泛 的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善 要 查 找 原 因 并 处 理 。 自发 E MG 术 中有 连 续 肌 电反 应 则 柱结核 患者 5 0 例 作为 研 究对 象 。所有 患者入 院后经 临床表 应 告知医生,防止过度牵拉或剥离神经根等 。 现、病史询 问、x线 、C T 或M 等检查确诊 ,签署知情 同意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黄 萍 ,赵苏丽 ,太琼志 ,樊若琳 ,赵卓华 ,王焕琼 ,程 丽秀 ( 云南省 曲靖市第 一人 民医 院麻 醉科 ( 手术室) ,云南 曲靖 6 5 5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脊柱 外科 手术 中应 用神 经 电生理监 测技 术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接诊 的脊柱 外科手 术 患者5 0 例作 为研 究对 象,其 中胸椎 ( T ~L : ) 患者3 2 例采取体 感诱 发 电位 ( S E P ) 与经 头颅 电刺 激运动诱 发 电位 ( T E S — ME P )监 测 ,而腰 椎 或腰 骶 椎 ( ~S ) 患者 1 8 例 采取 S E P 加T E S - ME P 加 自发 肌 电 图 ( E MG) 监 测 ,总 结 分 析 监 测 效 果 。 结 果 S E P 监 测成 功率 为 1 0 0 . 0 0 % ,T E S — ME P 监 测 成 功 率 为9 4 . o 0 % ,联 合 监 测 成 功率 为9 4 . 0 0 %;手术 患者5 0 例 发生神经 功能损伤3 例 ,发生率 为6 . 0 0 %;E MG监 测患者1 8 例 中,均 能准确判 断神 经根功 能,但 出现不 同程度 肌 电反应 患者6 例 。结 论 脊柱 外科 手术 中采取神 经 电生理监 测技 术处理 ,
T E S . ME P :波 幅 降 幅不 低 于 5 0 %或 潜 伏 期 延 长 不 低 于 1 0 %, 重复刺激或者增加强度但依 旧未恢复 。S E P 与T E S — ME P  ̄ -者 之 一 出 现 异 常 则 为 阳 性 ,应 及 时 停 止 手 术 , 若 1 0 mi n 后 无 改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个脊 柱 中心 已常规 应 用 , 且其 在 不 同脊 柱手 术 过 程
中 的敏 感性 、 特异 性 、 临床经 验及 结果 测定值 已出版
。
Str ut 等 认 为 MIM 是脊 柱手术 中监 测脊 髓 e O
M P被 证 明检测 脊髓 局部缺 血更 敏感 ¨ 当体 温下 E …,
降及灌注不足时不会减弱¨ 。③M P在脊髓 内肿 E
瘤 切除术 中与运动 功能结 局 相关 性 很 高 。缺点 : ① 尽管 ME P被 认 为 安 全 性 高 , 仍 有 一 些 相 关 但 禁 忌 证 。禁 忌 证 包 括癫 痫 症 、 质 病 变 、 骨 缺 损 皮 颅 ( 囟门 、 骨 切 除术 后 ) 体 内有 心 脏 起 搏 器 者 。 颅 、
・
32・ 8
脊 柱 外科 杂 志 .0 1年 1 21 2月 , 9卷 第 6期 第
JSia S r , cm e 0 1 V l1 , o6 pn l ugDee br 1 , o 2 N 2 ・综 述 Nhomakorabea・
多 模 式 神 经 电生理 监 测 在 脊 柱外 科 中 的应 用
杨 兴华 , 李 明 , 传峰 , 王 赵颖 川 , 朱晓东
测 模 式 效 力 减 小 时更 有 意 义 。MI M 在 国 外 几 O
优点 : 它 是 手术 中最 长 用于 评 估脊 髓 功 能完 ① 整性 的方 法 J 3。② 比较 容 易 获 得 , 抗 干 扰 性 强 , 且 波形 稳定 。③ 它对 技术 上 的错 误影 响 、 体温 、 低 低血
m or h , M ) , yg py E G 等 各种监测 方法在监测过程 中 a 都 有 自身 的优缺 点 。 目前 多倾 向于针对 不 同 的监 测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为了总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现状,笔者广泛阅读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术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对各种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分析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
本文认为仅行单一监护方法监测,容易导致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采用多模式联合的电生理监测模式,可以全面地监测脊髓功能,加强监测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
脊柱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脊髓相关疾病,因手术部位邻近神经血管,手术中很容易对血管神经造成医源性损伤,同时,随着手术技术及相关硬件设施的不断进步,手术亦向高难度领域迈进。
神经血管并发症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1]。
尽早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医源性损伤病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可有效地降低此类并发症发生率[2]。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出现,就是为了降低脊柱手术中医源性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3]。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欧美国家已广泛使用,甚至在社区医院都已开展该项技术,但我国术中神经监护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部分知名度较高医院开展。
2009年,美国脊柱侧凸学会(SRS)在2009年发出声明:IONM是脊柱矫形手术中必备方案,而不是可有可无,其已被证实能有效监测脊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手术中向手术操作者、麻醉医生及电生理监测技术员及时反馈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能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方案,避免不可逆的损害,降低手術的风险。
笔者就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1 脊髓神经功能监测方法1.1 踝阵挛试验踝阵挛试验是最早应用于脊柱手术中进行脊髓神经功能监测的一项技术[4]。
其操作流程简单,但需要完整的脊髓伸展反射传导系统以及中枢抑制的丢失才能引出。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早期,最初开始恢复的是下运动神经元,而此时中枢抑制系统仍处于麻痹状态,这一时间段为踝阵挛试验最佳时期,当麻醉深度进一步下降时,中枢抑制系统开始恢复,踝阵挛因受中枢抑制系统影响无法引出。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838例效果分析

3 1 1 .
[ 1 4 ]陈尚军 , 冯爱宏 , 蒋蒙 , 等.拉米夫定起始联合 阿德福韦酯 与恩 替 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 炎患者 l 临床观察 [ J ] . 实用肝 脏病杂 志 ,
6 0 0 —6 01 .
[ 1 5 ]张建春. 拉米夫定和 阿德 福韦酯 初始联合 与恩替卡 韦单 药治疗 高 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J ]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2 0 1 2 ,
5( 3 ) : 1 4 2—1 4 4 .
[ 3 ] L o k A S , Mc Ma h o nB J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B: u p d a t e2 0 0 9 [ J ] .H e p a t o l -
2 0 1 1 , 4 ( 3 ) : 1 0—1 1 . [ 1 8 ]耿建章 , 范 晓红 ,陆海英 , 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 偿期初始拉米 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 病毒治 疗的疗效观察 [ J ] . 临床 肝胆病 杂
91 .
本 研 究为 一项 基 于 临床 实 践 的真 实 研 究 , 对入组 1
年的初步分析显示 , 通过临床诊断的代偿期 乙肝肝硬化
患者 的基 线特 征 与 既 往 研究 中肝 穿 证 实 的代 偿 期 乙肝
[ 1 1 ]Z o u l i m F, L o e a r n i n i S .Ma n a g e me n t o f t r e a t me n t f a i l u r e i n c h r o n i c h e p . a t i t i s B [ J ] .J H e p a t o l , 2 0 1 2, 5 6: S 1 1 2—1 2 2 .
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关键词】术中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脊柱矫形手术过程中有潜在的神经并发症,其中运动功能损害尤其瘫痪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随着脊柱内固定机械的广泛应用,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逐年增加〔5〕。
大规模调查研究〔18〕表明严重神经并发症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中发生率为%,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为~%。
因此有效的术中脊髓监护十分有必要。
一个好的监测方法应能尽早的发现神经损害,并辅助手术医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或减轻术后神经损害。
因此术中监测必须对神经损害很敏感,且对预测术后神经后遗症的特异性高。
下面就目前的术中脊髓监测方法进行回顾。
1 唤醒试验1973年,Vauzelle等〔6〕首次提出唤醒试验可以用来监测脊髓功能。
唤醒试验反应运动功能的特异性较高,结果阳性,则说明总体运动功能完整,所以也有人称唤醒试验是IOM的金标准。
唤醒试验虽不需借助复杂仪器设备,但操作时需麻醉师的密切配合,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不宜用于有神经肌肉病变、肌力弱的病人,也不宜用于不合作的病人、小孩、精神病人等。
另外,降低麻醉水平有使病人脱管、扰乱手术台及增加病人痛苦等不足。
由于临床中一般只是手术结束前行唤醒试验,故它不能及时发现术中损害。
2 踝阵挛试验Happfeld等〔21〕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踝阵挛试验应用于脊柱侧凸手术的术中监测。
踝阵挛反射主要是由S1神经控制的脊髓牵张反射。
踝阵挛阳性说明整个反射弧功能未受损,脊髓功能正常。
踝阵挛试验操作虽简单,但它只能在很短的时间窗内偶然引出,重复性差。
踝阵挛阳性说明脊髓功能正常,但踝阵挛阴性并不表示脊髓受损。
踝阵挛阴性可能提示脊髓功能受损,也可能是麻醉水平过浅的表现。
因此,踝阵挛试验不能单独作为一种监测方法进行脊髓监测。
3 体感诱发电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体感诱发电位就开始应用于神经系统病损患者的研究〔2〕。
体感诱发电位测定是通过特定的神经电生理仪器,采用脉冲电刺激周围混合神经的感觉支,在近端周围神经、脊髓表面或头皮皮层感觉区记录生物电活动波形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技术改进与效果评
价
标题: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技术改进与效果评价
摘要:脊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方法,但手术过程中潜在的神经损伤风险仍然存在。
为了减少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论文将探讨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技术改进与效果评价。
关键词:脊柱手术、电生理监测、技术改进、效果评价
一、引言
脊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方法,如脊髓瘤、脊椎畸形等。
然而,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神经损伤的发生。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电生理监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电生理监测的原理
电生理监测是通过监测神经系统的电活动来评估神经功能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电生理监测包括脊髓诱发电位(SSEP)、脑干诱发电位(BAEP)、肌电图(EMG)等。
这些监测和评估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纠正手术过程中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三、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技术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脊柱手术的不断探索,电生理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主要的改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质量提升:通过改进电极的设计和放置位置,提高电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噪音干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2. 自动化程度提高: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解读,减少人工判断误差,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可视化技术应用:通过引入实时影像技术,将电生理监测结果与手术过程实时融合,使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手术操作策略。
4. 多模态监测方法:结合不同的监测手段,如结合SSEP和EMG 监测,可以全面评估神经系统在手术过程中的功能情况,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效果的评价
针对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1. 监测的灵敏性:即监测是否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到神经功能的异常变化。
通过与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评估监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2. 监测对手术操作的引导作用:电生理监测是否能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手术操作策略,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通过对手术数据和监测结果的对比,评估监测对手术过程的指导作用。
3. 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对使用电生理监测的患者群体与不使用监测的患者群体进行对比,评估使用监测技术对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的影响。
4. 术中监测的安全性:评估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中的安全性,并分析监测本身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
五、结论
脊柱手术中电生理监测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效果的评价,电生理监测将发展成为脊柱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监测技术的效果,并进一步优化监测方法,使其更适应不同类型的脊柱手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