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企业战略变革及其原因
海尔企业战略变革及其原因

海尔企业战略变革及其原因海尔官方网站资料:其实可以总结下面这些战略:(一)集中战略从1984年到1991年,在7年的时间里,海尔只做了冰箱一个产品。
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传媒管道来打造冰箱名牌“海尔”,从而使海尔品牌的高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得以不断提升。
到1991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30万台,产值突破5个亿;全国100多家冰箱企业,海尔唯一产品无积压,销售无降价,企业无三角债;海尔商标在全国家电行唯一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
张瑞敏把这7年叫做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
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集中战略。
选择的理由:由于当时海尔创立之初,正面临着企业的生存考验,刚创业的企业要同时兼任许多个业务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最正确的做法也就是入张瑞敏所做的决策那样,先打响品牌,再扩大业务。
建立良好的品牌是一个为产品创造独特身份的过程。
它不但能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使他们易于将产品相对于其它品牌的产品来作定位。
而且,品牌的个性和形象能令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从而产生可靠性好感,养成购买习惯。
成功的品牌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上独占风骚。
有调查显示,品牌的受注意程度跟其市场占有率是很接近的。
品牌愈成功,便会吸引愈多人注意和购买,令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
因此的强势的品牌将得到消费者忠诚的支持,它们的重复消费使企业的营业额至少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而且,一个良好的品牌能让企业把产品的定价提高,从而得到可观的利润。
例如劳斯莱斯汽车,它的品牌给人的印象是名贵、质量优良,反映使用者高尚和有地位的特质。
所以即使其定价高昂,也不乏追随者。
(二)市场开发战略在冰箱打响市场之后,海尔果断采取了市场开发战略,也就是“名牌延伸战略”。
良好的品牌有助于企业进行跨行业扩张。
因为消费者已经熟悉这个品牌,较之于新的品牌,他们会更快及更容易接受其推出的新产品。
例如哈尔滨制药六厂“盖中盖”等原只是一种补钙产品,但近年来开始扩张业务,进占感冒药及其它药品市场。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1.开拓一个空荡的市场,主要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
2.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一路纵队开拓国际市场4.网上销售—零距离销售—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海尔国际化的步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只不过海尔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大量向海外出口产品,达到提高海尔知名度的目的。
并且采用的是“先难后易”的战略,即首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
当海尔产品在当地的销量达到当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时,则开始在当地建立工厂。
所以从1998年开始,海尔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
海尔国际化所采取的策略是在美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当地建厂,绝大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招用当地人,并提出了“三位一体”和“三融一创” 的本土化策略。
同时,海尔还直接在全球各地推出“海尔(Haier)”统一的自有品牌,这也是海尔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目标。
这样既实现了海尔创世界级名牌的目标,又有效规避了反倾销、技术壁垒等风险和麻烦。
海尔这种国际化的思路,拿张瑞敏的话说,就是“首先要让当地消费者认识有这么一个品牌,然后再进一步通过质量、产品创新、当地设厂,让他们认知海尔,了解到我们产品的内涵” 。
目前的海尔,在全球已拥有设计中心18个,贸易中心56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职工总数约30000人,其中海外员工达3000人。
海尔集团正在逐步建立起国际化企业的发展框架。
海尔的国际化在国人看来,似乎是一帆风顺:从1998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海尔在全球已拥有设计中心18个,贸易中心56个,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22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
然而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海尔的国际化就没有遇到风险和困难。
在2002年和2003年,由《中国税务》杂志社独家发布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上,号称营业额全国最大(2003年达806亿元)的海尔无论百强还是十强都榜上无名。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论文:海尔发展战略分析

郑州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所在系: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海尔发展战略分析—————————————————————————————摘要27年前,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还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
为了发展,这个小厂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长线,随后,从这里又传出了震撼全国的“砸冰箱”事件,海尔人从此走“名牌战略”(1984—1991)道路,随后经过“多元化战略阶段”(1984—1991)、“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2005)到如今的“全球化战略阶段”(2006—至今),海尔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如今世界品牌500强企业,并向着世界企业500强的目标迈进,海尔的成功跟他们27年的正确、科学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海尔发展战略的分析,得出海尔在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取得成功的经验,并根据如今的背景形势和所学知识,提出未来海尔集团发展战略的展望----加强海尔全球化的进程,使海尔做的更大更强!也通过对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分析使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可以从海尔的发展经历和经验中得到启迪!关键词:海尔集团,发展战略,阶段分析,全球化Abstractbrink of collapse. In order to develop, this small factory introduced Germany Liebherr refrigerator line of growth, then, from here came the shocked the nation" smashing refrigerator" event, Haier people from" famous brand strategy" ( 1984 - 1991 ) road, followed by" diversification stage" ( 1984 - 1991 )," the strategy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ge"27 years ago, Haier 's predecessor - Qingdao refrigerator factory is a small factory on the ( 1998 - 2005 ) to the" global strategy stage" ( 2006 - present), Haier development step by step to become the world's top 500 enterprises, Haier 's success with their 27 years of correc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re inseparab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aier, Haier in the right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uccess of the experi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and knowledge, put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aier Group Haier prospect -- strengthe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Haier do bigger and stronger! Also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aier Group makes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from Haier'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of enlightenment!目录绪论几乎所有当今公认的经济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有人们耳熟能详的世界级企业。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1. 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解析,以揭示其成功的原因。
2. 品牌战略海尔集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将品牌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海尔集团不仅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还致力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通过品牌战略,海尔成功塑造了高品质、可靠性和创新性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海尔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与全球知名企业的合作和收购,海尔集团快速进入了全球市场。
而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尔集团也注重本土化战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策略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4. 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是海尔集团发展的动力之一。
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不断推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外,海尔还积极推动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驱动的文化氛围和机制。
海尔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视售后服务。
海尔集团将服务视为关键竞争要素之一,并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全球售后服务网络和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6. 研发投入战略海尔集团一直将研发投入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尔集团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还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起开放式创新平台。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海尔集团能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7. 全球化组织架构战略海尔集团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建立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组织架构。
海尔集团建立了多元化的全球化团队,并推动各个业务单元的协同合作。
通过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8. 结论海尔集团凭借其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服务战略、研发投入战略和全球化组织架构战略等多方面的优势,成功地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海尔集团的战略演变

海尔集团的战略演变1名牌战略阶段对于海尔来说,第一个战略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一个战略发展阶段取得成功,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会决定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决定企业的成败。
历史证明海尔把名牌战略作为企业的第一个发展战略是完全正确的,海尔在当时虽然还是一个基础条件差,规模很小的企业,但是正是它的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使得海尔在最开始就注重品牌的打造、注重产品质量的建设、注重创新精神、注重时间和效率。
这也为这个企业奠定了牢固的发展根基,这也是海尔能够长期稳健发展的根本所在。
海尔最初的名牌战略核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优越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卓越的服务。
海尔在第一个阶段只做冰箱,且在最开始做出来冰箱的质量存在着很多问题,海尔在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采取措施,并在1985引发了海尔历史上最为出名的事件之一:“砸冰箱”事件,“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也使得海尔在以后的生产中真正的把产品质量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在“砸冰箱”事件以后,海尔由于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使得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
在这之后,经过海尔的不懈努力使得海尔在国内创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总结出了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海尔改变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在员工中牢牢树立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在国内同业中率先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
海尔以"真诚到永远"的服务,树立了整体企业形象,为海尔以后的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多元化战略阶段在海尔第一个发展战略取得成功之后,为了能够使得企业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尔决定打破仅局限于冰箱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使得海尔一下子从冰箱行业这个小鱼缸一下子跃入了家电行业这个大海之中,使得海尔真正有机会最终取得空前的成就。
从1992年开始,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
海尔企业战略分析

综合案例分析——海尔的企业战略摘要: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着。
海尔的成功有目共睹,我们小组从战略分析到战略选择再到战略实施,最后对战略进行简要评价,综合分析海尔企业战略。
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解海尔的高起点经营战略、多样化扩张战略、“先难后易”战略等问题,并对海尔领导人魅力及核心竞争力加以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掌握了课本相关理论知识并进一步熟悉了海尔。
关键字:海尔环境分析核心能力战略张瑞敏组织结构一、战略分析——海尔企业外部环境及核心能力分析每个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企业内部以及在企业和它之外的环境要素之间都发生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换,通常,企业的活动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正确地制定战略目标和达成这些目标的战略之前,必须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下面从海尔的外部环境分析和核心竞争力分析入手,(一)外部环境分析虽然每个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都处于与外部环境的动态作业之中,但是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它面对着自己唯一的外部条件,本文采用PEST模型对海尔进行分析如下:1、政治环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社会稳步发展,经济发达,可以说是政治局面稳定.我国现在十一五期间,极其重视对科技的发展,因此海尔企业生产的种种科技高新的产品会受到政策的优惠,面临这种政治环境,对海尔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2、经济环境这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高档品的需求也提升了,如空调,洗衣机,计算机,手机等,海尔也一样得到了发展。
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海尔等国内企业面临更多国外企业竞争,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海尔应该合理的作出决策,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打败竞争对手,争取在百家争鸣的竞争环境中独占鳌头.3、技术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冰箱的无氟化,手机锂电池的开发,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的普及,现在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发达了,而海尔是老品牌的公司,海尔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4、社会文化环境最近的几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相当的大,第一就是人口的剧增, ,要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与国外很廉价.第二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门就是公交车私家车,打电话用手机,洗衣服用洗衣机,用计算机看新闻等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海尔等企业的发展机会.第三点事价值观的改变,较以前的人,现在的人更舍得把钱花在使生活更舒适的产品上了,海尔家电的产品自然就更畅销了。
企业变革成功的案例

企业变革成功的案例
企业变革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这里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海尔集团的变革。
海尔集团是中国的家电龙头企业之一,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困境和品牌形象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海尔集团开始了一场深度的企业变革。
这场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重塑:海尔集团重新设计了品牌形象,强调其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通过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多元化发展:海尔集团开始涉足多个领域,从家电扩展到家居、智能科技等领域,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3. 国际化战略:海尔集团开始进军国际市场,通过收购和兼并等方式,快速拓展海外业务,成为全球化的品牌。
4. 组织结构调整:海尔集团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体系,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 技术创新:海尔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这些变革措施的实施,海尔集团成功地扭转了经营困境,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如今,海尔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其品牌价值和企业规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个案例表明,企业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变革的成功需要坚定的决心、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
只有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时代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企业战略变革及其原因
(一)集中战略
从1984年到1991年,在7年的时间里,海尔只做了冰箱一个产品。
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传媒管道来打造冰箱名牌“海尔”,从而使海尔品牌的高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得以不断提升。
到1991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30万台,产值突破5个亿;全国100多家冰箱企业,海尔唯一产品无积压,销售无降价,企业无三角债;海尔商标在全国家电行唯一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
张瑞敏把这7年叫做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
也就是我这里所说的集中战略。
选择的理由:由于当时海尔创立之初,正面临着企业的生存考验,刚创业的企业要同时兼任许多个业务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最正确的做法也就是入张瑞敏所做的决策那样,先打响品牌,再扩大业务。
建立良好的品牌是一个为产品创造独特身份的过程。
它不但能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记忆,使他们易于将产品相对于其它品牌的产品来作定位。
而且,品牌的个性和形象能令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从而产生可靠性好感,养成购买习惯。
成功的品牌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上独占风骚。
有调查显示,品牌的受注意程度跟其市场占有率是很接近的。
品牌愈成功,便会吸引愈多人注意和购买,令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
因此的强势的品牌将得到消费者忠诚的支持,它们的重复消费使企业的营业额至少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而且,一个良好的品牌能让企业把产品的定价提高,从而得到可观的利润。
例如劳斯莱斯汽车,它的品牌给人的印象是名贵、质量优良,反映使用者高尚和有地位的特质。
所以即使其定价高昂,也不乏追随者。
(二)市场开发战略
在冰箱打响市场之后,海尔果断采取了市场开发战略,也就是“名牌延伸战略”。
良好的品牌有助于企业进行跨行业扩张。
因为消费者已经熟悉这个品牌,较之于新的品牌,他们会更快及更容易接受其推出的新产品。
例如哈尔滨制药六厂“盖中盖”等原只是一种补钙产品,但近年来开始扩张业务,进占感冒药及其它药品市场。
由于企业形象一向良好,而且产品有效,所以新产品很容易就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继冰箱之后,海尔有开发了冷柜空调等白色家电市场,继而有开发了诸如计算机的黑色家电市场。
这样十多年来,海尔以不断的努力成为了中国家电业的
巨头。
选择理由:果断采取发展战略是正确的选择,所谓机不可失,九十年代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明显,这时迅速的扩张,占领市场,取得市场份额时最好的时机。
(三)海外开发战略(国际化战略)
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之后,海尔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把目光放到了世界,采取了海外开发战略,即“出口创牌战略”。
但是出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让外国人接受来自外国的品牌,还必须有相当的实力。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海尔并未知难而退,海尔以自身出众的质量和良好的海外合作伙伴协作效应,成功的打入美国德国等市场。
选择理由:“不想当将军的小兵不是一个好兵”
海尔也是一样,把目光放在国内市场是不可能前进的,所以海尔看到了海外市场,争取在国外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出口创牌,而不仅仅是创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