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引起学生对天堂与地狱概念的兴趣。

1.2 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在人类文化和宗教中的重要性。

1.3 分配阅读材料:《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

第二章:文学作品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2 学生讨论并分析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探讨其对天堂与地狱的描绘。

2.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天堂与地狱形象对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章:宗教文化探讨3.1 教师介绍世界主要宗教对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不同文化观念的思考。

3.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宗教对天堂与地狱的描述和信仰。

3.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宗教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第四章:哲学思考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对于人类的意义,探讨其对人类行为和选择的引导作用。

4.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不同观点和思考。

4.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于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和信仰。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5.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5.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如何实践天堂与地狱概念的想法和计划。

5.3 教师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善、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宗教中的天堂与地狱概念进行比较研究。

6.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种天堂与地狱概念的异同,并分享比较研究的结果。

6.3 教师总结学生的比较研究成果,强调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

第七章:作品创作与展示7.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天堂与地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天堂与地狱的故事、诗歌或散文。

7.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对天堂与地狱的思考和感悟。

7.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天堂与地狱比邻 教案教学提纲

天堂与地狱比邻 教案教学提纲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与结构。

2、能力目标:学习用寓言、用举例、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把握作者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培养热爱工作的态度。

检查学生出勤;提醒学生准备好上课所需学习用品、做好上课准备。

巡视、检查、提醒。

1、复习检查上周所学内容,讲评作业。

2、导入带领学生做一个关于“测试你的工作态度”的心理测试,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测试结果。

给出一些线索,让同学们猜猜是哪个人物:他是人类第一个亿万富翁他被称作“石油大王”比尔.盖茨把他作为自己唯一的崇拜对象公布答案:洛克菲勒展示作者给儿子的38封家书:洛克菲勒是怎样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呢?这与洛克菲勒的财富观和对子女的教育观息息相关——热爱工作、崇尚节俭,并热衷于慈善事业。

这些,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

这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企业家是如何看待劳动、看待职业,又是如何对待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

第12课天堂与地狱比邻一、介绍作者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

他的父母,个性截然不同:母亲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勤快、节俭、朴实,家教严格;而父亲却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险,善交际。

洛克菲勒作为长子,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讲求实际的经商之道,又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一丝不苟的长处,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

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朗读课文,正音释义学生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正音释义:1.磐(pán )石:厚而大的石头。

5《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5《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道德和价值观等话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节奏。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涉及的人生、道德和价值观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文学作品,引出本课的主题《天堂与地狱比邻》。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涉及的人生、道德和价值观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5.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或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主题讨论:评估学生在主题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天堂与地狱比邻》的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或相关视频资料。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文学作品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与《天堂与地狱比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作者对人生、道德和价值观的阐述。

2.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以《天堂与地狱比邻》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可以是短文、诗歌或剧本等形式,以此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天堂与地狱比邻》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教案纸天堂与地狱比邻一、导入新课1、设置问题①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是谁?②全球著名的投资商,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成为世界首富的是谁?③被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是谁?④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是谁?⑤世界首富"把谁作为自己唯一的崇拜对象,2、简介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国实业家,慈善家。

以革命了石油工业与塑造现代慈善的企业化结构而闻名。

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在全盛期他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十亿富豪与全球首富。

另一方面,洛克菲勒在他人生的后40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主要是教育和医药领域。

他出资成立洛克菲勒研究所,资助北美医学研究,广设学校。

今天的两所美国顶尖大学:芝加哥大学、与洛克菲勒大学都是他创办的。

并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与研究事业,洛克菲勒虽然成为了空前绝后的巨富,但他不烟不酒、不赌不色,一生精细、勤俭、务实、守信用、一丝不苟。

时时刻刻都在给他的子女灌输他的价值观。

防止他们挥金如土的第一步是不让他们知道父亲是一个富人,孩子小时侯就培养他们做轻微的家务,为了让孩子互相谦让,只买一辆自行车给四个孩子去学校。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绝不为过。

根据2008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当时的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的身价为620亿美元,如果洛克菲勒现在还在世,他的身价有2000多亿美元。

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三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延续六代,仍未现没落的迹象。

那么洛克菲勒是怎样创造这样的奇迹呢?今天就到《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中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一)整体感知课文1、关于本文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比尔•盖茨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由此进入本课的学习《天堂与地狱比邻》这既是一封家书,又是一篇说理文。

【免费下载】12语文教案 天堂与地狱比邻

【免费下载】12语文教案 天堂与地狱比邻

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如果洛克菲勒现在还在世, 通过观看视频,
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 产生学习兴趣。 5
有 2000 亿——根据 2008 年的
《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
当时的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
的身价为 620 亿美元。
洛克菲勒是怎样创造这样
的奇迹的呢?
播放视频《洛克菲勒家族
延续的脉络及原因》。
学生活动
阅读全文,
概括各部分大
时间 安排
15
研讨探究
北京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行动导向课改教案(学习情境)
然段):强调“工作是一种态
度”。
第四部分(第 25 自然段)
:结论——人生的天堂或地狱
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引导法)
问题: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 1.各学习组讨
(1) 洛克菲勒写这封信的良 发言题纲,各
她的女儿也考进了上海的一所 表达出来,激
大学。10 年间,她从来没有失 发学生“讲” 的兴趣,训练
业过,在雇主良好的口碑中先 学生的口语表
后服务过 20 多个家庭。最后, 达能力。
她被介绍给现在的雇主,成为
这个家庭 3 个家政服务员的主
管。面对记者的镜头,她说:
10 年前,她的梦想就是能够在
这个大都市有一个属于自己的
苦用心是什么?单从这封信本 组出代发言表
身看,你认为洛克菲勒的儿子 上台发言,要
能理解父亲的用心吗?为什么? 求声音洪亮、
(2)作者在信中说:“工作是 态度认真,措
一项特权,它带来比维持生活 辞得当。
更多的内容。工作是所有生意 2.思考职业,
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 自由发言

《天堂与地狱相邻》教案

《天堂与地狱相邻》教案

《天堂与地狱相邻》教案天堂与地狱相邻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介绍并探讨文学作品《天堂与地狱相邻》的重要主题和教学方法。

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善与恶、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增加学生们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 理解并分析《天堂与地狱相邻》的核心主题;- 探讨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通过文学作品对人性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判断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活动1. 首先,给学生介绍《天堂与地狱相邻》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上下文,并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了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随后,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3.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作品主题的短文,包括对人性、道德以及天堂与地狱的思考。

鼓励学生从个人经历或其他文学作品中寻找例证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4. 小组辩论: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就作品中的某个道德问题展开辩论。

辩论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论点,并能够相互倾听、回应对方的观点。

促进学生思辩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5.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作品的展示。

他们可以通过演讲、小剧场或其他形式将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呈现给全班同学。

这样的展示不仅加深理解,还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 闭幕讨论:在教学结束前,开展一次总结性的讨论,让学生回顾他们在研究期间的体验和收获。

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意见,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检查学生的个人作业,评估他们对作品主题、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辩论技巧;- 评估学生在展示中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收集学生在闭幕讨论中的反馈和建议,用于教师的教学改进。

5、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5、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13分钟
10分钟
教师讲授并板书
13分钟
作业布置
1分钟
预习《员工守则》
板书设计
1、选择职业应遵循的原则:个人喜好:虚荣心身体因素:体质个人能力:正确估计自
2、身能力选择怎样的职业的原则:有尊严,深信其正确
课后评注
本节课完成得规定的教学任务,这星期讲的是现代文,相较于文言文来说,现代文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时候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目的上来看,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四部分:建议——检视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觉愉快
二、理解文中重点语句
1、工作是一项特权,它带来比维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
分析:这段话强调工作是一项“特权”。这里“特权”的含义是指工作除了作为生活主要来源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从工作中学到经商的方法;第二工作可以创造出除去生活需要外的更多财富;第三工作可以发掘人的潜能,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而富有智慧。
5、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
章节及课题
五、天堂与地狱比邻
时数与日期
一课时
班级:特招班
时间:2016.9.26(七)
目的要求
了解洛克菲勒写这封信的良苦用心;体会文章中的表意方式;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文中寓言、实例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文中寓言、实例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过程
方法与手段
组织教学
1分钟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学习委员点名并
学习委员点名并记入日志。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

《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副本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激发学生对天堂与地狱比邻这个话题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课程主题介绍:天堂与地狱比邻课程目标介绍:探索天堂与地狱的关系,理解它们在人类文化中的意义。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堂和地狱的概念。

1.3.2 介绍课程主题:简述天堂与地狱比邻的概念和本课程的目的。

1.3.3 激发兴趣:分享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趣闻,让学生对天堂与地狱比邻产生兴趣。

第二章:天堂的观念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堂的定义和不同文化中的天堂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天堂的意义和价值。

2.2 教学内容:天堂的定义和特点不同文化中的天堂观念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堂的定义和意义。

2.3.2 讲解天堂的定义:详细解释天堂的概念和特点。

2.3.3 介绍不同文化中的天堂观念:分享不同文化和宗教对天堂的理解和描述。

第三章:地狱的观念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狱的定义和不同文化中的地狱观念。

引导学生思考地狱的意义和价值。

3.2 教学内容:地狱的定义和特点不同文化中的地狱观念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狱的定义和意义。

3.3.2 讲解地狱的定义:详细解释地狱的概念和特点。

3.3.3 介绍不同文化中的地狱观念:分享不同文化和宗教对地狱的理解和描述。

第四章:天堂与地狱的关系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的关系对人类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天堂与地狱关系对人类的意义4.3 教学步骤:4.3.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关系。

4.3.2 讲解天堂与地狱的关系:详细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4.3.3 探讨天堂与地狱关系对人类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愉快!
二、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作者“人生的天堂或地狱其实就掌握在自己 的手里”的内在涵义。
2、把握作者获得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用以指导自己 未来的职业生活。
字词
模样 (mú ) 簿记员 (bù) 磐石:厚而大地石头。
磐石 ( pán) 专心致志 (zhì) 繁文缛节:繁琐而 不必要地礼节。
热忱 (chén) 繁文缛节 (rù)
本课主要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在信中他告诫儿子:“如果你。” 这是积极的人生观,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从中受益的。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用寓言、实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 感受来阐述观点。本课对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提高学生职业 素质,推动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从中他获得了哪 些收获?对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活都有哪些启迪?
答:1、我永远也忘不了做我第一份工作——簿记员的经历,那
时我虽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办公室里点着的鲸油 灯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 着迷和喜悦,连办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缛节都不能让我对它失去 热心。
第十五封:财富是副产品 第十六封:不要找借口 第十七封:握有成功的种子 第十八封:没有权力当穷人 第十九封:就要做第一 第二十封:冒险才有机会 第二十一封:侮辱是动力 第二十二封:让对手恐惧 第二十三封:要有合作精神 第二十四封:不甘示弱会赢 第二十五封:每一分钱效益 第二十六封:忍耐就是策略 第二十七封:幸运眷顾勇者 第二十八封:真诚相信自己
天堂与地狱比邻
【美】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
他是人类第一个亿万富翁
他被称作“石油大王”
比尔.盖茨把他作为自己 唯一的崇拜对象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家族
导入新课
•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在商业 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 “家喻户晓来形容绝不为过。对于中国人来 说,富不过三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 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延续六代,仍 未现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 小对子女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洛克菲 勒是怎样创造这样的奇迹呢?
这个保姆的“梦想”算是梦想吗?你认为她的女儿毕业后怎样做才能留在 上海,并像她母亲那样快乐地工作呢?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课程小结
古老的寓言:没有工作,没有快乐,工作是 一种特权。
谈感悟,说明爬到高峰是出自对工作的热爱; 谈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借此说明应对工作和 雇主心怀感恩。
三个做同样工作的石匠不同的回答所体现的 不同工作态度。
工作的人生意义 敬业是一种信念 工作是一种态度
课文探究
洛洛克菲勒写这封信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答案:希望儿子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热爱工作, 并从工作中学习经营自己的事业一切有用的 知识和技能.
创意讲谈
洛克菲勒在信中写道:“老实说我是一个野 心家,从小我就想成为巨富。”事实证明,洛 克菲勒的“野心”实现了。请你也谈谈自己曾 经的“野心”和现在的“野心”,同时说说自 己准备如何来实现这个“野心”。
文学知识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 章。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 说 理性散文 三种。
说理性散文:就是在散文中分析问题,讲明道理, 进行论证的文章。说理性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披情入 理,情理交融。
课文脉络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寓言故事)引出工作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第二部分:(自己经历)说明热爱工作对职业成功的意义。 第三部分:(三位石匠)强调“工作是一种态度”。 第四部分:结论——人生的天堂或地狱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 里。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1897—1936
第一封:起点不决定终点 第二封:运气靠策划 第三封:天堂与地狱比邻 第四封:现在就去做 第五封:要有竞争的决心 第六封:为前途抵押 第七封:最可怕的精神破产 第八封:只有放弃才会失败 第九封:信念是金 第十封:忠诚于自己 第十一封:贪心大有必要 第十二封:地狱住满了好人 第十三封:没有白吃的午餐 第十四封:做傻的聪明人
第二十九封:尾声就是开始 第三十封:不让小人拖后腿 第三十一封:做目的主义者 第三十二封:拒绝责难推委 第三十三封:善用每人智慧 第三十四封:策略性思考 第三十五封:部属放第一位 第三十六封:财富是种责任 第三十七封:充实你的心灵 第三十八封:谁都能成伟人
一、说教材
《天堂与地狱比邻 》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上册 第二单元品读职业的第一课,是一篇说理散文,要求学生从 职业态度入手,把握作者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用以指导自 己未来的职业生活。
而结果是雇主不断地为我加薪。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 产品,做好你该做的事,出色完成你该完成的工作, 理想的薪金必然会来。
学会感恩,学会从底层做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研读探究
一位来自农村的保姆,用10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009年,她在上 海买了一小套房子,将丈夫接来上海,在她雇主的公司打工;这年,她的女儿 也考进了上海的一所大学。10年间,她从来没有失业过,在雇主良好的口碑中 先后服务过20多个家庭。最后,她被介绍给现在的雇主,成为这个家庭3个家政 服务员的主管。面对记者的镜头,她说:10年前,她的梦想就是能够在这个大 都市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现在她终于实现了。当问及现在的梦想时,她说: 希望女儿毕业后也能留这个城市,像自己一样快乐地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