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辅修论文
大学英语专业论文六篇

大学英语专业论文六篇高校英语专业论文范文1(一)职后培训短缺高校英语老师的职后培训状况不容乐观。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本院共有在岗并从事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老师56人,每工作5年有1次进修经受(包括攻读学位、访学、留学,进修时间不少于1年)的老师不到10%。
35岁以下的老师除攻读学位而外,有外出进修经受的人次为1人。
教龄达20年以上的高校英语老师16人,近10年内进修过的比例为43.7%;教龄在10年至15年的老师(攻读学位除外)13人中仅2人有进修经受,笔者本人工作14年多次申请进修未果。
从课间休息时老师之间的沟通中获悉,多数高校英语老师都有外出进修的剧烈愿望,但皆因各种缘由未能如愿以偿。
主要缘由有两项:一是高校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任务太重不能放人,除非攻读学位,"工作量大,教学任务繁重是阻碍高校英语老师自身进展的客观缘由'[2];二是接受老师进修的高校少且每年可接收的老师数量有限。
其余渠道的进修培训不多,"高校英语老师培训网'只有"培训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能申请注册,受众面比较窄。
(二)教学颇受诟病社会上多年来盛行不衰的形形的英语培训学校、辅导班,以及讨论中大量消失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等词汇使得广阔英语老师颇受诟病。
将英语辅导学校的盛行归因于学校英语教学的不力好像有几分道理。
高校生参加高校英语教学状况调查时亦做出类似反馈,将胜利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高校英语老师的教学不得法[3]。
此处暂不考虑这样的归因是否合乎规律,但高校英语老师无论如何是脱不了干系的。
首先,绝大多数中学校英语老师是高等教育培育的。
其次,作为"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携带者的高校生们刚走出高校校门即被识破,充分说明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如何。
再者,为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21世纪以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和是否广泛推广ESP专业英语教学的争辩热点都不约而同地指向高校英语老师专业化进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英语语言学论文六篇

英语语言学论文六篇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2[关键词]英美文学语言教学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进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的高校英语教育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众多高校英语老师都在不断地摸索,总结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目前,许多老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用丰富的视听材料给同学创设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环境。
作为一种补充,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同学爱好,促进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英美文学教育,作为高校英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想象力以及制造力。
其功能和应用价值的体现不仅仅适用于英语专业高班级的同学,同时也适用于高校外语教学,而文学语言也可以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范本,在提高高校生人文素养情操及文学鉴赏力量的同时,提高同学的文学语言感悟力。
一、文学语言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进展众所周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人靠语言来表达思想。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语言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容量。
作家可以直接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及心情、情感渗透在作品中,从而以情达理,以理融情,情、理相生。
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当细心去体会,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性。
因此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
对文学语言美的敏感与驾驭力量,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加美妙的不行或缺的方面。
文学阅读的魅力与意义也就在于此。
目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仍旧停留在传统的单纯课文教学,语言点讲解等层面上,课本内容相对陈旧,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并无创新之处。
其弊端是忽视英语的基本功能即表达功能,也忽视了同学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另外还忽视了对同学英语学习爱好的培育,将生硬的课本内容强行“灌输”;至同学脑海中,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缺乏生气,长此以往,高校英语教学将陷入僵局。
英语专业论文(5篇)

英语专业论文(5篇)英语专业论文(5篇)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1.专业老师英语教学阅历不足,教学热忱不高。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老师始终由本专业老师担当,专业老师一般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英语教学技巧与水平有限,教学仅停留在专业英语课文阅读与重点句子翻译层面。
老师过分注意科研,忽视教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学责任心不强,老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上应付了事,教学质量差。
目前,专业英语老师采纳的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缺少吸取新学问、提高学术水平的热忱和动力。
2.同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爱好不高。
国内农业院校绝大多数同学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学习专业英语很吃力,再加上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学习爱好不高,简单产生厌倦心情。
有的同学专业词汇功底浅,很少并且很难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不能够准时猎取国际性的本专业的最新讨论动态。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平凡。
当前,各院校开设的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与综合性学术英语之间缺乏连接性,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及文章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忽视了对同学专业英语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力量的综合培育。
各高校所用的教材主要有自选原版英文教材和自行选编教材两种形式,自编教材内容编排过于古板、陈旧,还有的教材内容难度偏高或者涉及的专业内容过于简洁,不能满意专业要求。
再有,各高校通常采纳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偏重于老师的讲解,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不高,同学只是被动接受学问。
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死板,同学无法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同学的学习爱好与英语语感的培育,最终导致我国专业英语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二、本项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特色与成效在园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系列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肯定成效,详细改革如下。
英语论文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

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英文): Femin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Feminism inGone with the WindWritten bySupervised byA Thesis Submitted to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In English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October 2011AcknowledgementsI am very glad to dedicate this thesis to all the people in my life.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thanks to you, my respected teacher, Professor Lu Lingmei. Thanks for instructing us, I enjoy every minute of your fascinating word. In your instruction, I have learnt lots of useful phrases,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he magnificent culture of western countries in your class which I used to have very little contact with. Without your encouragement and instruction, I could not have completed my thesis.Thanks for reading, I will do the best part of mine to going on trying to learn English in a high-quality level. My respected teacher,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lessons and I cordially wish you all the best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ain the tough character of the author after her marriage went to a failure, and, the relevance feminism. I have divided my paper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content of feminism.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femin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 the impact of author's experience to the character Scarlett.The final part is a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Gone with the Wind is a powerful drive to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feminist in the world. In addion to the trend is it 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American women. The charming beauty of the nice women in the troublous time deserves the praise of us.Key words: Scarlett; Gone with the Wind; feminism摘要这篇论文的目的,旨在阐述作者的婚姻失败引发作者笔下主人公的坚强性格,及对女性独立的联系。
大学英语教研部全部整合辅修方案新鲜出炉

大学英语教研部最新辅修方案新鲜出炉学制更短最短2年半可以取得辅修双学位无毕业论文压力毕业更轻松明星教师精品课程定会让你受益匪浅更有暑假小学期课程可供选择免除周末上课烦恼选修大英部辅修课程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选择你想让自己的大学过得充实而有益吗?你想更多地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吗?除了自己本专业的学位证书外,你想同时获得英语专业的学位证书从而使自己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吗?大学英语教研部《英语语言文化》辅修专业能帮你实现心中的梦想!修读要求学制:辅修双学位2-3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目前共有19门课程供选择。
辅修结业:30学分,任选10门课程;毕业审核合格,由学校颁发辅修结业证书。
辅修专科:38学分,任选13门课程;毕业审核合格,由学校颁发辅修专科证书。
辅修双学位:45学分,任选15门课程,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只需完成一篇毕业总结;毕业审核合格,由学校颁发辅修学士学位证书。
明星教师王瑞瑶:所开课程:《求职英语》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英语教育学硕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学院任访问学者。
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
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主讲大学英语读写译、视听说课程;并开设英语口语、英语高级阅读及求职英语等辅修课。
著有多篇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论文。
马振旗:所开课程:《英语电影赏析》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
23年大学英语教学经验,长期担任国家大学英语CET考试阅卷员、CET口语主考官。
主讲《大学英语四六级》、《如何大规模记忆英语单词》、《中国人使用英语常见错误分析》、《美国电影赏析》、《研究生英语阅读》、《研究生英语视听说》、《MBA英语》、《考博英语辅导》等课程。
课堂授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深受学生喜爱。
被授予北京市骨干教师和校级优秀主讲教师。
李树清:所开课程:《媒体英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兹威格学院硕士。
关于大学为什么辅修英语专业的英语作文

关于大学为什么辅修英语专业的英语作文The Importance of Minoring in English in University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the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as a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overstated. Therefore, the decision to minor in English in university holds immense value, both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Here are some reasons why students should consider adding an English minor to their academic pursuits. Firstly, English is the lingua franca of the modern world. It i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iplomacy, and academia. By minoring in English, students gain proficiency in a language that opens doors to a wide range of opportunities. Whether it's collaborating with colleague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or accessing research papers in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ies, a solid command of English is invaluable.Secondly, an English minor enhances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Studying English litera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ways of thinking and values of English-speaking societies. This cultural awareness is crucial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where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Moreover, an English minor sharpen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e studyof English involves analyzing texts, understand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forming well-argued opinions. These skills are not only valuable in academic pursuits but also in everyday life, where we are constantly faced with complex issues requiring critical analysis. Additionally, an English minor can lead to career diversification. Many professions, from marketing to law to technology, require proficiency in English. Having an English minor on your resume demonstrates your linguistic abilities and dedication to learning, making you a more attractive candidate for employers.Finally, the study of English is enriching and enjoyable. Whether it's reading a captivating novel, watching an insightful film, or engaging in a lively debate, English offers a window to a vast and diverse cultural landscape. By minoring in English, students not only acquire skills but also embark on a journey of discovery and appreciation of human creativity and expression.In conclusion, minoring in English in university is a valuable choice. It enhances linguistic proficiency,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career opportunities. Moreover, it is an enriching and enjoyable experience that broadens one's horizons and deepens one's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s diverse cultures.。
英语系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摘要: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2.1 跨文化交际理论概述2.2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2.3 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第三章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分析3.1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3.2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4.1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4.2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4.3 实践教学与文化交流4.4 跨文化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案例一: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5.2 案例二:跨文化实践活动组织5.3 案例三:跨文化能力评价体系实施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 研究结论6.2 对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附录:[此处可附上相关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资料]摘要: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职场、学术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英语专业作为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摇篮,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
论文结构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现状分析、培养策略、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六个部分。
第二章文献综述2.1 跨文化交际理论概述跨文化交际理论主要包括文化差异理论、交际障碍理论、交际适应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2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培养策略等方面。
2.3 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第三章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分析3.1 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1)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不足;(2)跨文化交际技巧缺乏;(3)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英语专业大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1中美文化比较的教学实践机制(1)中美文化比较在阅读板块中的教学实践机制。
这里笔者想起了在电影《ZG合伙人》中的一句台词,大意是:为什么你们在阅读《ZG日报(英文版)》时能理解文中的意思,但在阅读《纽约时报》时则有时很难读透文章的含义,这就是因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不同。
这里所谈及的美国人思维方式似乎与中美文化比较无关,实则不然,一国国民的思想方式深受其所在GJ社会文化的影响,而思维方式的不同自然会在文章的写作中反映出来。
因此,通过中美文化比较下的教学方式,将能使学生站在美国人的习惯视角下来阅读外文,这将极大地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参与感。
但这里也需要正视一个问题,我们教会学生站在美国人的习惯视角来看待美国人的问题,而不是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与价值推断。
这就意味着,在实施比较文化教学时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再说没有长时间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也无法形成美国人式的思维方式。
那么如何来把握好这个度呢?把握好这个度需要从比较文化元素的选择,以及对该元素的释放环节上下工夫。
(2)中美文化比较在听说板块中的教学实践机制。
不难理解,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在中美各自的语言习惯上打上了烙印。
如,ZG 人较为含蓄,而美国人则较为直率。
从美国人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中还能发现,他们更习惯于直线思维和对数量参数的应用。
这些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不仅与他们特有的移民文化不可分离,也深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
可见,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也需要使学生从总括层面来把握美国人的思维习惯,以及对特定事物的态度。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对中美文化比较知识的传递。
与上文的价值取向一致,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但是否需要应该建立起学生思维的转换模式呢?笔者认为,这将影响学生在听说能力训练上的实效性。
遵循“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应在特定的情境下来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熟练掌握英语通常的表达习惯与交际形式。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发现,中美文化比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英美人士的思维习惯,从而提升在阅读和听说训练上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辅修课程论文题目: 从“梦想”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院(部):
辅修班级:
专业学号: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201 年月日
从“梦想”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概念非常广泛,它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笔者结合“中国梦”、“美国梦”两方面诸多差异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美国梦:
美国最受欢迎的新媒体网站之一《Huffington Post》的总主编Arianna Huffington 要为今年即将入围《时代》最有影响力100人名单的李开复写一段评语,她概括李开复的个人经历为一个由移民、创新和无惧三个关键词组成的“典型的美国梦”(Kai Fu Lee’s story has elements of what we think of as a typically American story ---- of immigration, innovation, ultimately and fearlessness)。
何谓“美国梦”?“美国梦”反应了什么样的西方文化?
“美国梦”缘起于美国殖民时期, 在19世纪得以大发展。
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美国梦”的意义有所变化,而且在20世纪更是不断遭到人们的质疑与批评,但其基本要素并无变化,且至今仍然被大多数美国人视为一种普遍的信仰。
若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美国梦”就是:在美国,每个人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都可以获得成功,过上美好的生活。
在这其中,人人平等、大家机会均等乃是其灵魂,而人的才能、勤奋与坚忍不拔则是必要条件,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则是下层阶级向上层阶级的流动。
还有人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解说它,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美国梦”强调物质财富上的成果及其所带来的快乐。
虽然貌似空想主义,但现实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像雅虎的杨致远、布什政府的劳工部长赵小兰、
美国总统奥巴马等等成功事例告诉我们“美国梦”是现实存在。
“美国梦”注重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对个人所能创造的价值的强烈肯定,一定意义上,体现出西方社会的民主与平等、自由,同时反应了西方文化对民主与平等、自由的向往。
二、中国梦:
据有人考证,“中国梦”一词,最早出自宋朝诗人郑思肖(1241—1318)的《德祐二年岁旦》。
诗中说,“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其意为,我一心梦想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
当然,据诗评家解释,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中原”。
此后,当“中国梦”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概应该算是600余年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了。
那时,有一幕话剧就叫《中国梦》,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排演过。
讲述的是一个留学美国的上海姑娘,觉得一切并不如意,因而有了回到祖国、寻找失落的回忆的中国梦想。
从此我们可以看到,这时的“中国梦”已经包含了“美国梦”所具有的一些基本要义。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力日渐增强,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梦”这一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三、文化差异
从内容上来看,“美国梦”强调个人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而“中国梦”强调个人依托于群体,这体现出中国文化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并且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
于是有了许多文化差异表现: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
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从本质上看,“美国梦”与“中国梦”,前者过于强调物质财富上的成果及其所带来的快乐,或许是其致命的缺陷,而“中国梦”过于强调强国、精英,而且过于注重在精神激励的层面上谈理想,也有其显而易见的不足。
从思想上看,前者突出了理性的逻辑思维,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认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因此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重利”、“重法”;强调个人竞争之上的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充分尊重他人。
很少人以自己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这一切文化体现都是为了社会高速发展。
而后者更彰显了感性的逻辑思维,这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谋而合,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
行整体判断。
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重义”、“重情”;等级观念比较强,“官本位”思想还大有市场,“家长制”、“一言堂”,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进行。
而这一切文化体现是为了社会平稳发展。
四、结语
“我有一个“中国梦”,为你,为他,为大家,为祖国。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的口号,要说原因,因为你是中国人!面对改革开开放所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体现出的不足之处还需改进,比如我们的教育方式。
虽然西方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仍是发展国家,但中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这也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伟大。
我想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包容,毕竟一方水土一方人,他国的文化精华在我国可能是文化糟粕。
参考文献:
[1] 蔡立颖.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今日科苑 2007:24.
[2]王雪,顾相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科技信息 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