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年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下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基因重组可发生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B.在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赤道板结构C.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3.某中学兴趣小组对果蝇(2n=8)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染色体数日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正进行减数分裂B.乙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丙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三组细胞中均含有X和Y染色体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染色体复制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CD与DH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5.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B.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g和细胞b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6.某研究者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四个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丙B.细胞甲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中四个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和丁D.丁细胞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相同7.如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绘制的同一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示意图。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生物分项详解(原卷版)

专题03 细胞的生命历程【2020年】1.(2020·山东卷)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
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
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 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 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 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2.(2020·山东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
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
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 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 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 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3.(2020·天津卷)一个基因型为DdTt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精细胞,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见下图。
导致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 基因突变B.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C. 染色体变异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2020·浙江卷)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B. 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C. 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D.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5.(2020·浙江卷)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 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B. 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C. 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D. 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6.(2020·浙江卷)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
实验0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实验0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实验步骤1、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好。
2、调好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件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1)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的原因:①雄性个体产生精子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的数量。
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分裂Ⅱ。
(2)精巢内精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
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关键提醒(1)临时装片制作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黏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黏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实验十四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024高考生物实验专题探究

实验十四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知识总结材料用具蒜或洋葱(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6),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甲紫(旧称龙胆紫)溶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方法步骤(1)将蒜(或洋葱)在冰箱冷藏室内(4℃)放置一周。
取出后,将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容器上方,让蒜的底部接触水面,于室温(约25℃)进行培养。
待蒜长出约1cm长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冷藏室内,诱导培养48~72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相同。
(4)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图象。
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1)细胞已经被盐酸杀死,观察到的均为死细胞。
(2)选取分生区细胞。
(3)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形态,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习题训练1.在某些真核细胞中,微管以中心体为核心组装延伸形成细胞骨架和纺锤体等结构,细胞内许多膜性细胞器和囊泡通过与微管结合从而分布在特定的空间或沿特定方向运动。
微管由微管蛋白构成,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的组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是合成微管蛋白的细胞器B.中心体在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参与形成纺锤体C.若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可能会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动物细胞,细胞的分泌、运动、分化会出现紊乱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酒精的是()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花生子叶切片进行脂肪鉴定时,洗去浮色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冲洗卡诺氏液D.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洗去解离液3.下列关于酒精的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95%的酒精洗去卡诺氏液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混合液进行解离C.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无水碳酸钠提取叶绿体中光合色素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进行检测4.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和℃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I和℃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B.用℃培育出℃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培育出℃常用的是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图中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紫色洋葱鳞片叶富含还原糖,鳞片叶外表皮呈紫色,内表皮无色透明,而管状叶呈绿色。
实验一减数分裂实验

实验一减数分裂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
2、了解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
3、了解动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二、实验原理
1、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2n)在形成配子时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
式,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进行一次复制。
结果产生的4
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含有原来的一半(n),所以称作减数分裂。
2、当雌雄配子产生合子时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2n,这样保证了物种世代间
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3、两次分裂均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Ⅰ染色体变化十分
复杂,又细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等5个时期。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1、大葱花穗
2、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大培养皿、立式染缸、酒精
灯、量筒、显微镜。
无水乙醇、冰醋酸、洋红、甘油、松香石蜡。
四、实验步骤
1、固定:12-24h。
经95%、80%乙醇中各停留约30min后,于70%的乙醇中保
存备用;
2、取材:取已固定好的花序,剥开花蕾,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3、制片:在花药上滴一滴1%醋酸洋红,染色2min-3min;
4、压片:以45度斜角盖上盖玻片,上面放吸水纸,用拇指适当用力垂直压
下,把周围染色液吸干;
5、烤片:细胞质颜色减退,使染色体得到充分鲜明的着色;
6、显微镜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五、作业
1、记录观察到的时期,绘制简图。
2、简单描述该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卷

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一生物学(A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35小题,1~20 题每小题1分, 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A.25% B.50% C.75% D.100%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aB、ab B.AB、ab、abC.ab、AB、AB D.AB、AB、AB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5.如图为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24条染色体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没有同源染色体D.姐妹染色单体正在分离6. 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 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存在时B或b控制的性状才可表现,tt为白色羽。
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白色羽雌鸡交配,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Z B Z b×ttZ b WB.TTZ B Z b×ttZ b WC.TtZ B Z B×ttZ B WD.TTZ B Z b×ttZ B W7.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121140083 朱琪璋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2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少分裂。
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3植物花粉形成过程: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每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
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下图)三实验器材与材料材料:蚕豆小花序将新鲜采取的材料投入3:1乙醇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再投入75%酒精中保存,若保存时间较久,可放在70%酒精一份,甘油一份的溶液中。
器材: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醋酸洋红染液,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①自保存液中取出蚕豆幼小花序,水洗几次,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按花蕾大小排在载玻片上。
②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用解剖针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③加一滴醋酸洋红放在花药上。
初步镜检,看取材是否合适,若不合,调换合适的花蕾。
④用解剖针轻轻剥开花药,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
染色20~30分钟。
⑤加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垫上后用拇指适力压一下,使材料分开。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
五实验结果①照片展示减数分裂过程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分孢子期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2个时期①减速第二次分裂后期②四分孢子时期(如图清晰可见4个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六问题讨论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选取的材料不能太老,不能减数分裂早已完成,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实验0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原卷版)

实验02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实验步骤1、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好。
2、调好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件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1)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植物的花药、动物的精巢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的原因:①雄性个体产生精子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的数量。
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分裂Ⅱ。
(2)精巢内精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
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关键提醒(1)临时装片制作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黏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黏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1000)3 讨论
芹菜在细胞遗传学方面研究较少, 仅陆子梅等
[ 1]
利
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雄性不育芹菜品种小孢子发生的过程 进行了观察, 对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仅仅是观察了减 数分裂时期的细胞形态, 并未对染色体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伞形科蔬菜作物中, 胡萝卜 、 防风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 4): 70~ 71 A cta A gr iculturae Jiangx i
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赵 冬, 张蜀宁 , 张 宇, 李俊星, 刘惠吉
(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 江苏 南京 210095) *
摘
要 : 以中国芹品种铁杆芹花蕾为材料 , 采用改良卡宝染色压片法对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了细胞学研究 。 结
膜, 形成单倍的子核, 胞质分裂, 形成 4个单倍核。当中 也会出现染色体桥 ( 图 1- S) , 占 2. 0%, 染色体末期分离 方式有对称型 ( 图 1 - T、 图 1 - U ) 和 四面体型 ( 图 1 V ) 。最终形成 4个含有单倍染色体组的子细胞, 即四分 体时期。 4个子细胞被胼胝质包被, 排式有四面体型 ( 图 1- W ) 、 十字交叉型 ( 图 1 - X) 、 左右对称型 ( 图 1- Y ) 。
果表明 :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胞质同时型 , 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 中期 和中期 细胞可见赤道板外染 色体 , 后 期 和后期 部分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 关键词 : 芹菜 ; 花粉母细胞 ; 减数分裂 中图分类号 : S63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8581( 2011) 04- 0070- 02
芹菜 ( Apium graveolens L . ) 属于伞形花科 2年生蔬 菜, 染色体数 2n= 2x = 22。芹菜营养丰富, 具有一定的 食疗效果, 为世界性蔬菜, 也是我国重要的绿叶蔬菜, 周 年生产。目前, 国内外对于芹菜的研究多集中在育种、 生 理以及农艺性状等方面 , 而芹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 究报道较少。关于芹菜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 的观察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卡宝染色压片技 术, 重点观察中国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铁杆芹, 属于中国芹, 青秆 实心。 2008年 8月 10日穴盘育苗, 10月 25日定植于露 地, 12月 7 日大 棚 覆 盖过 冬。 2009 年 5 月 上旬 抽 薹 开花。 1.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方法 2009年 4 月芹菜 初花期, 于上午 8 : 00 ~ 12: 00每隔 0 . 5 h取主枝、 侧枝完 整花序, 卡诺固定液固定 ( 无水乙醇与冰醋酸体积比为 3 1) 24 h, 经 95 %、 80% 乙醇各洗涤 0 . 5 h, 转入 70% 乙 醇, 保存于 4 备用, 采用改良卡宝染色液染色压片法, 火焰烤片 2 s分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拍照。
[ 5]
和茴香
[ 4]
等蔬
80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3 卷
适宜的播种期, 直播早稻在安全播种期播下, 日平均温度 稳定通过 15 C, 恒湖地区以 4月 10 日左右为宜; 一季晚 稻抽穗、 扬花应避开高温期, 抽穗扬花安排在 8月下旬至 9月初, 按此推算播种期; 双季晚稻的安全齐穗期应避开 9月下旬寒露风的危 害, 播种时间 安排在 6 月 20 日左 右, 插秧在 7 月 25日前, 确保安全齐穗期在 9月 15 日 之前。 3. 4. 2 选用科学种植方式, 坚持机插、 人插和直播 3种 不同种植方式并举 早稻以撒播为主, 大力推广工厂化 育秧机插秧工作, 争取早稻早熟, 延长双季稻有效生长时 间。一季晚稻以机插、 人插方式为主。二季晚稻以机插 为主, 机插秧工效高, 减轻劳动强度, 确保蔸数和有效穗 数, 可以获得高产。但要选好品种, 培育壮秧, 提高机插 质量, 争取早插早管早熟, 有效避开寒露风低温的危害。 3. 4. 3 加强田间管理 ( 1) 适期播种, 培育壮秧。适期 早播可有效地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 增长有效积温, 提 高光合干物质累积量, 促进早熟, 有效地减轻水稻生长后 期的高温伏旱或秋风的影响, 为提高水稻单产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秧苗素质, 可采用两段育秧、 旱床育秧和薄膜育 秧的方式。 ( 2) 适当稀植,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水稻种植密度 对水稻后期倒伏、 对病虫害发生、 对田间小气候和稻米品 质有较大的影响。在肥力保证的前提下, 适当稀植, 增加 通风透光条件, 增加单株营养面积可以提高产量和米质。 要大力提倡水稻宽行窄株栽培技术, 改变农民 乱插棵 的习惯, 合理密植, 实现壮个体健的群体目标, 增强抗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 ( 上接第 71页 ) 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都有异常出现, 在 前期 的终变期个别二价体的形态会有异常, 个别细胞在 后期 或后期 形成染色体桥, 可以作为鉴定是否出现染 色体倒位的依据之一 。落后染色体是由于中期 部分 同源染色体不能很好配 对, 在 分裂过程中滞 后而导致 的, 落后染色体的直接结果是形成微核 。芹菜的减数 分裂过程中中期 和中期 过程中均出现了落后染色体, 出现落后染色体的细胞形成的配子可能不育, 从而影响 芹菜的育性 [ 8] 。 参考文献:
4期
赵冬等 : 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71
结束时核膜消失, 每个染色体具两个姊妹染色单体, 共用 一个着丝粒, 两者间有明显互斥作用 ( 分开趋势 ) ( 图 1O ) 。中期 : 染色体各自排列在赤道面上, 每条染色体有 两个染色单体和一个着丝粒 ( 图 1 - P ), 其极面观可见 11条染色体 ( 图 1- Q) 。后期 : 多数细胞中姐妹染色单 体从着丝粒处分裂为二, 正常分离分别向两极移动 ( 图 1 - R ) 。末期 : 移到两极的染色体解螺旋, 出现核仁、 核
[ 1 ] 陆子梅, 高国训, 靳力争, 等. 芹菜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学 观察 [ J]. 华北农学报, 2007 , 22( 1 ): 120 ~ 122 .
[7] [ 6]
( 3) 合理肥料运筹。施好肥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 环节。在水的管理上要做到 浅水栽秧, 寸水活棵, 薄水 分蘖, 适时晒田, 有水孕穗, 干干湿湿到黄熟 。在施肥上 采取 稳增氮磷、 重增钾微、 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的配方 原则, 合理分配好基肥、 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 一般要求 基肥、 分蘖肥、 穗肥的比例为 5 3 2 ; 施用的肥料品种要 合理搭配, 一般要求氮、 磷、 钾比例为 4 . 5 2 3 . 5 。 ( 4) 科学排灌, 后期重管。水稻生长前期的水浆管 理重点注意减少无效分蘖并减少主穗与分蘖穗之间的差 距, 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后期的灌排措施是要提高根 系的活力、 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 进而提高品质和产 量, 是整个水浆管理的重点。幼穗分化期、 抽穗期和灌浆 期要浅水灌溉, 不宜断水过早; 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 以 免脱水过早而形成青枯死苗, 从而影响产量和稻米的外 观品质。 ( 5) 综合防治病虫害。水稻生产一方面要尽量减少 病虫对稻株和谷粒的危害, 以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另 一方面要减少农药用量, 严格控制毒性高、 残留期长的农 药品种, 保证稻米的安全。为此, 应坚持综合防治策略, 要在适期内用药, 科学用药。 参考文献:
Observation on M eiosis of Pollen M other Cells in Apium graveolens
* ZHAO D ong , Z HANG Shu- n ing , ZHANG Yu, L I Jun- x ing, L IU H ui- ji ( Co llege ofH orticu lture , N an jing A gricu ltura lU niversity ; K ey Open ing Laboratory of Southern V egetable Crop G enetic I mprove m ent , M in istry of A gr iculture , N anjing 210095 , China) Abstract : The flower buds o f ce le ry ( Ap ium graveolens ) w ere used to study the m itosis in po llen m other ce lls w ith enzyme- dyesquash techniqu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 llen m othe r cells carr ied on their m eiosis and cy tok inesis si m ultaneously and the ir tet rads were te trahedra l or decussate type ; a tm etaphases and there show ed a s m a ll number of chromosomes sca ttered outs ide their e quator ia l p la te ; at anaphases and there appeared chromosome bridges and lagg ed chro mo so m es in so m e po llen mother ce lls . K ey words : A p ium graveolens ; P ollen m other cells ; M e iosis
[ 2] [ 3]
菜都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对芹菜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与 其他伞形科蔬菜相似, 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胞质 同时型。通常认为, 中期 是染色体计数的最佳时期 , 本研究的中期 可以确定芹菜染色体数目为 2n = 2x= 22 , 同时在终变期早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 11个二价体。 ( 下转第 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