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2015年《审计》基础考点: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2015年《审计》基础考点: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内容导航】:(一)三种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二)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方法(三)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方法【所属章节】: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四章审计抽样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的内容。
【知识点】: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一)三种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在设计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用以选取测试项目的适当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注册会计师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有三种,即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方法、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方法和审计抽样。
(二)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方法(用于三种主要情形)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所有项目的单个金额都较大时,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测试所有项目。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所有项目虽然单个金额不大但存在特别风险,则注册会计师也可能需要测试所有项目。
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1)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2)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3)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例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4)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或明显不规范的项目;(5)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6)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7)其他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链接】2015年教材P103(5.5)倒数第2段“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使得对系统中的每一笔交易进行测试成为可能……”。
(三)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方法1.选取特定项目测试的方法,是指注册会计师从总体中的特定项目中选取一部分进行针对性测试(不属于审计抽样)。
2.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
项目选择方法

项目选择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决策矩阵法进行项目选择。
决策矩阵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进行多个指标的评估,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来进行加权,最终得出一个综合得分,从而进行项目选择的方法。
通过决策矩阵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项目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选择。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项目选择。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构建层次结构,然后对各个层次进行两两比较,最终得出每个项目在整体层次结构中的重要性,从而进行项目选择的方法。
通过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将项目选择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更加系统地进行选择。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投票法进行项目选择。
投票法是一种通过让相关人员对各个项目进行投票,然后根据投票结果进行项目选择的方法。
通过投票法,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项目在团队中的受欢迎程度,从而进行选择。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专家评估法进行项目选择。
专家评估法是一种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项目选择的方法。
通过专家评估法,我们可以借助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更加准确地进行选择。
最后,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项目选择。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成本和效益的比较进行项目选择的方法。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从而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项目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项目选择。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项目选择,确保选择的项目能够最大程度地符合我们的需求和目标。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需求分析法: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需要测试的功能点,例如安全性、稳定性、性能、兼容性等。
2. 风险分析法:根据系统的风险程度,选择需要测试的重点,例如安全漏洞、数据完整性、数据误差等。
3. 经验法:基于以往的测试经验,选择所需测试项目,例如基本功能、常用操作、发现的缺陷等。
4. 用户反馈法:根据用户的反馈或需求,选择需要测试的项目,例如用户易用性、用户界面等。
5. 自动化测试法: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测试,选择需要测试的功能点和测试用例,例如API接口、自动化脚本等。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遵循底线测试原则,保证系统的质量和可用性。
九、审计抽样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叫非统计抽样。
16
非统计抽样是一种主观的审计抽样方法。审计人员在 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和评价抽样结果的过程中, 主要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个人经验 和主观判断能力也就成为该种方法能否取得预期成效 的关键。 非统计抽样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
4
选取特定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 性测试。
5
选取特定项目的情形
大额或关键项目; 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6
审计抽样的性质和作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 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将审计抽样定义 为:“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 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45
均值估计抽样
1、定义:
均值估计抽样是指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再根据 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一种变量抽样本方 法。
2、步骤:
(1)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 (2)用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体规模得出总体金额的估计值; (3)总体估计金额与总体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就是推断的 总体错报。
13
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 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实用文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核心内容是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从题型看,既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在简答题或综合题中涉及。
尤其2012年以前以简答题形式为主,但是近几年经常在客观题和综合题中有所涉及,考生应重视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应对各种题型的考核。
本章近几年平均分值6分左右。
2018年考核了单选题和多选题。
本章教材变化本章内容无实质性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注册会计师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1.选取全部项目测试适用对象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如:资本公积(★★★)测试范围测试总体中的全部项目。
(如: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或其中的一层)适用情况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选取特定项目测试适用对象既适用于控制测试,也适用于细节测试。
测试范围1.大额或关键项目;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局限性容易形成非抽样风险(★★★针对性)注意事项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检查,通常是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构成审计抽样。
对按照这种方法所选取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
(★★★)3.审计抽样详见本章内容。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3年)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B.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C.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D.审计抽样更适用于控制测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取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不能推断至整个总体,不能由特定项目审计结果得出总体特征的审计结论,不构成审计抽样,所以选项A错误;注册会计师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总体中每个项目不是都具有被选取的机会,所以选项B错误;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而不适用于控制测试,所以选项C正确;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所以选项D错误。
注册会计师-《审计》大数据易错题-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6页)

②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例如,如果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抽样,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将贷方余额分离出去,作为一个单独的总体,如果检查零余额的项目对审计目标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测试,因为零余额的项目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不会被选取;③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④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以确定总体是否完整并与财务报表一致,不过如果相关会计数据以电子形式储存,就不会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⑤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二、大数据错题单选题1.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账面金额为1000万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个项目作为样本。
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为280万元,样本账面金额是300万元,利用均值法推断的总体错报是()万元。
错误率43%A.-400B.-100C.133D.200【答案】A【解析】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280/200=1.4(万元),估计的总体金额=1.4×1000=1400(万元),推断的总体错报=1000-1400=-400(万元)。
2.下列有关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错误率42%A.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可以推断总体B.从某类交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检查构成审计抽样C.对资本公积项目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D.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时,应当使总体中每个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答案】C【解析】注册会计师只选取特定项目实施审计程序,这不是审计抽样(选项B错误)。
在这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只能针对这些特定项目得出结论,而不能根据特定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选项A错误)。
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总体中每个项目不是都具有被选取的机会(选项D错误)。
10.审计抽样

五、分析样本误差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样本的结果、已识别的所有误
差的性质和原因,及其对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
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六、推断总体误差
(一)控制测试 样本偏差率=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样本规模 总体偏差率=样本偏差率,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二)细节测试 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误差金额推断总体误差金 额,并考虑推断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
调整后推断总体错报=推断总体错报-已更正具体错报
总体错报上限=调整后推断总体错报+抽样风险允许限度 比较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
前者≥后者 总体不能接受 结论:所测试交易或 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前者<后者 总体可以接受 结论:所测试交易或账 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
(二)细节测试中的抽样结果评价——非统计抽样
二、确定样本规模
(一)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可接受的 抽样风险 可容忍误差 预计总体误差 总体变异性 总体规模 控制测试 可接受的 信赖过度风险 可容忍偏差率 预计总体偏差率 总体规模 细节测试 可接受的 误受风险 可容忍错报 预计总体错报 总体变异性 总体规模 与样本规 模的关系 反向关系 反向关系 正向关系 正向关系 影响很小
二、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运用
(一)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单独或综合使用——如图10-1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情况 风险评估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通常不涉及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 细节测试:可以使 使用。 轨迹时,可以考虑 情况 用(变量抽样)。 如果实施同 使用(属性抽样)。 步控制测试, 当控制的运行未留 实质性分析程序: 不适用 则可能涉及 下轨迹时,不涉及 情况 不宜使用。 使用。 审计抽样。 适用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
审计抽样和选择性测试方法51页PPT

3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在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使用审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 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20
三、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
2. 影响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
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 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或在实施 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 际上不存在的风险(误拒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 的效率。
21
三、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
15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 他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考虑
2. 选取特定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
⑴大额或关键项目; ⑵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16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 他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考虑
⑶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⑷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4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统计抽样的样本必须具有这两个特征,不同时具备上 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一方面,即使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照随机原则 选取样本,如果没有对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 估,就不能认为使用了统计抽样。
另一方面,基于非随机选样的统计评估也是 无效的。
5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 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考虑 三、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范围
• ①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 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 ②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 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
类型 比较 内容 优点
统计抽样
1.计量和精确控制抽样风险; 2.高效设计样本; 3.衡量已获得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4.能定量评价样本的结果。
(2)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时,总体就 明都已归档,否则CPA不能对该
不是应付账款清单,而是后来支付的 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作出结论
证明、未付款的发票、供货商的对账
单、没有销售发票对应的收货报告,
或能提供低估应付账款的审计证据的
其他总体
返回
2.选取样本。
(1)确定样本规模 (2)选取样本 (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细节测试
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 估计总体总金额或总体中
数)
的错误金额
内控有效性
报表项目
定性评价[质量特征]
定量评价[数量特征]
项目 测试目的 测试方法
测试结论
适用范围
表 2-8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的关系
续表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确定实质性程序 确定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
固定样本量抽样、 均值估计、差异估计、比率估计、但有一
返回
(2)选取样本 ①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②系统选样 ③随意选样
返回
①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 术选样
随机数表
列
行
1
2
3
4
5
1
10480 15011 01536
02011
81647
2
22368 46573 25595
85313
30995
3
24130 48360 22527
3.统计抽样的方法
项目 抽样内涵
测试种类 测试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评价
表 2-8 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的关系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一 种 对 总 体中 某 一事 件 发生 率
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设定 用来对 总体 金额得 出结论
控制的每一次发生或偏离都被 的统计抽样方法 赋予同样的权重,而不管交易的
金额大小
续表
4
5
10281 53988 33276 03427 92737 85689 08178
17453 53060 70997 49626 88974 48237 77233
返回
①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第一步,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 第二步,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
【案例】假定CPA对某公司连续编号为500-5000的现金支
开单的项目中抽取样本不能发现误 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
差,因为该总体不包含那些已发运但 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
未开单的项目。为发现这种误差,将 案例(2)也可采用其他方法
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案例:(1)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总 案例:如果CPA从档案中选取付
体可以定义为应付账款清单;
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
票进行随机选样。
要求:随机位数本例定为前四位,按下表中的随机数据,
选取一组样本量为20的样本。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CPA可以使用的方法,有三种: ①选取全部项目; ②选取特定项目; ③审计抽样。
•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 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 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 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 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
返回
要求 控制 测试
细节 测试
定义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适当性
完整性
CPA应确定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 CPA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
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
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案例:要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 案例(1)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
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从已 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作出
返回
列 行 9 10 11 12 13 14 15
1
89759 85475 28018 63553 09429 10365 07119
随机数表
2
3
14342 36857 69578 40961 93069 61129 97336
63661 53342 88231 48235 52636 87529 71048
第一,样本设计。 第二,选取样本。 第三,评价样本结果。
1.样本设计
(1)确定测试目标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返回
(1)确定测试目标 ①控制测试。 ②细节测试。
返回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①总体 定义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选取样本方法。
②定义抽样单元。 ③分层 按照货币金额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进行分层。 按照显示较高误差风险的某一特定特征对总体 进行分层。
(二)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1.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概念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 抽样风险。
(二)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的选择
(1)根据具体情况并运用职业判断。 (2)CPA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 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停走抽样、发现抽 个例外,即 PPS 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
样
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
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对与错或是与否控制测试中运用的 金额是多少?或账户是否存在错报?主
抽样技术
要用途是进行实质性细节测试,以确定记
录金额是否合理
(三)审计抽样步骤
非统计抽样
1.操作简单,使 用成本低; 2.适合定性分析。
缺点
1.增加培训注册会计师的成本; 2.单个样本项目要符合统计要求。
1.无法量化抽样 风险
相同点
1.在设计、实施和评价样本时都离不开职业判断; 2.都是通过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特征; 3.运用得当都可以收集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 4.通过扩大样本量来降低抽样风险。
97265
76393
4
42167 93093 06243
61680
07856
5
37570 39975 81837
16656
06121
6
77921 06907 11008
42751
27756
7
99562 72905 56420
69994
98872
8
96301 91977 05463
07972
1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