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设计七步法
薪酬设计七步法

薪酬设计七步法薪酬设计七步法薪酬设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激励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薪酬设计的七个步骤,帮助企业制定合理、公平、有效的薪酬政策。
一、确定薪酬策略企业需要明确其薪酬策略,即在什么情况下给员工加薪、奖金等福利待遇。
这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目标、竞争环境以及员工需求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确定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
二、收集信息在制定薪酬政策前,企业需要收集各种信息来了解市场情况和员工需求。
这包括行业内其他公司的薪酬水平、同一岗位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公司中的薪资差异以及员工对福利待遇的期望值等。
三、制定职位描述职位描述是指明每个职位所需技能和经验等方面要求。
这有助于确定每个职位在组织中所占位置和相对价值。
同时,职位描述也有助于确定薪酬差异。
四、评估职位价值评估职位价值是指确定每个职位的相对价值,以便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内部评估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来完成。
五、制定薪酬结构在确定了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后,企业需要制定适当的薪酬结构。
这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各种福利待遇。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绩效、工作经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六、实施薪酬政策在制定好薪酬政策后,企业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这包括与员工沟通政策内容、建立绩效管理体系以及不断监测和调整政策等。
七、评估效果最后,企业需要评估其薪酬政策的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
这有助于确保薪酬政策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并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绩效。
总结:以上是薪酬设计的七个步骤,企业需要在制定薪酬政策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同时,在实施政策后也需要不断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企业薪酬设计包含七大步骤

参考资料:职位薪资体系设计流程
3、找到相应职类的对应薪酬做数据分析,找到所有同职类薪酬的25%,50%,25%,100%关键数 据,作为未来职等可参考因素并进行调整使之切合企业当前实际。 4、划分职类以及职级,根据岗位职者的内容区分不同职级人员能力项要求和工作任务区分并匹 配相对应的岗位工资。 5、可以考虑一定的绩效公司使调整更具有柔性的特点。
企业薪酬设计包含七大步骤
参考资料:薪酬设计技术
任何科学的薪酬设计都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即结构设计、等级设计和晋升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介绍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薪酬设计作为薪酬管理最基 础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很多企业老板的重视。倘若企业的薪酬设计存在问题,就会造成企业 薪酬水平不合理,薪酬结构不科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企业要想做好薪酬管理,首先要做好薪酬设计,通过薪酬设计获得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可 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薪酬管理的效率。一般而言,企业薪酬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步、报请批准。但是进行薪酬设计,要么是薪酬体系存在问题,要么是为了更好的改进薪酬 体系,所以这需要企业HR经理事先汇报给企业高层,得到批复后可以执行。 第二步、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又称为岗位分析,就是指全面了解获取与工作有关的详细信息的过 程,是对企业中某个特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 第三步、岗位评价。
参考资料:职位薪资体系设计流程
薪酬体系的设计思路有很多种,由于薪酬设计目的和点不同,薪酬设计的呈现方式有很大差异。 传统的固定薪资与同岗同酬因激励效果不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 职位薪酬体系设计,顾名思义是基于职位而去考虑薪酬构成。最初的设计逻辑是基于:“同岗同 酬”的朴素理念。但是同岗同酬,不利于区分员工的贡献大小,所以就有了基于职位基本工资的 “同”,与职位不同贡献大小的“不同”。这样才符合现代企业的用人理念,符合“多劳多得” 的市场经济。这是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在基础上薪酬体系设计可分为以下五个流程步骤: 1、全面梳理企业各部门职责及员工各岗位职责。 2、将岗位职责相近的人员归为一个职类,在同部门中做纵向对比,在不同部门中做横向对比。
薪酬设计七步法(答案)

单选题正确1.企业薪酬管理系统设计七步法包括:①薪酬变革前期准备工作②薪酬数据收集与深度分析③薪资架构设计④职位评估与职层评估⑤薪酬管理运作体系设计⑥薪酬战略澄清⑦福利设计。
步骤正确和一项:1. A ①③⑤⑦②④⑥2. B ①④⑤②⑥③⑦3. C ①⑥④②③⑦⑤4. D ②④⑥⑤①⑦③正确2.薪酬战略举措的外部竞争性表明它的第一个竞争区域范围是:1. A 竞争区域2. B 区域市场3. C 核心资源4. D 薪酬定位正确3.下列不属于以能力为核心的薪酬管理模式的优点是:1. A 组织结构变化时需要调整2. B 相对比较灵活3. C 有助技术人才队伍稳定4. D 激励人才成长正确4.“澄清薪酬战略” 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是:1. A 薪酬战略定义分析2. B 薪酬战略现状扫描诊断3. C 调整组织结构4. D 收集薪酬数据正确5.能够确定技术人员和技工序列的各技术层级的职等与薪职期间薪酬的是:1. A 薪酬运作体系2. B 任职资格评估3. C 薪酬管理目标4. D 任职能力分析正确6.佐佳的七因素分析法是以:1. A 任职资格为基准的2. B 岗位职责为基准的3. C 薪酬管理为基准的4. D 任职能力为基准的正确7.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要在职位等级评估中取得较高级别,第一个自身职能要求是:1. A 了解销售2. B 深晓运作3. C 知识面广4. D 预算成本正确8.收集薪酬数据时涉及到的表格有:1. A 薪资数据收集表2. B 福利需求调查表3. C 福利现状调查表4. D 以上三种表格正确9.薪资数据外部对比运用的数理分析模型技术叫:1. A 对比分析2. B 逻辑分析3. C 回归分析4. D 协议分析正确10.线形回归分析主要是运用数学分析的模型,找出薪资的等级与企业薪酬数据之间的:1. A 逻辑关系2. B 四角关系3. C 公共关系4. D 数量关系错误11.根据市场水平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战略的需要给予特定员工的福利叫:1. A 补充福利2. B 法定福利3. C 奖励福利4. D 员工福利正确12.设计薪资架构的包括①决定变动工资占固定工资的比例②建立和调整市场薪资曲线③确定固定工资带宽④确定固定工资中位值和级差这四步曲,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1. A ①②③④2. B ④③②①3. C ②④③①4. D ②③④①正确13.下列不属于法定福利的一项是:1. A 工作日规定2. B 休假制度3. C 养老保险4. D 年资奖励正确14.固定薪资的带宽是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差距,表明了一个人在这个岗位上的发展历程是:1. A 高职等的员工的带宽应该越窄2. B 低职等的员工的带宽应该越宽3. C 高职等的员工的带宽应该越宽4. D 业绩突出员工的带宽应该越窄正确15.薪资概算办法是:1. A 取最大值2. B 取最小值3. C 取中位值4. D 取样本方差。
岗位薪酬体系设计的七个步骤

岗位薪酬体系设计的七个步骤处于我国现阶段的一般性企业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旧是员工的最有力方式,而不合理的则严重的影响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很多企业的薪酬依据还是基于职务的凹凸、工作年限的长短。
调查显示,员工对薪酬的满足率还不到30%。
基于岗位价值和业绩导向的薪酬结构即岗位薪酬形式是目前薪酬设计的主流。
通过下面七个步骤进行岗位薪酬的设计,相信对于企业自己建立合适的薪酬体系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一步:梳理工作岗位。
从企业整体需要动身,基于工作流程的顺畅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梳理目前的工作岗位。
分析不同岗位之间划分的合理性:工作职责是否清楚,各个岗位间的工作联系是否清楚、合理。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形成岗位清单和各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
第二步:进行岗位价值评估。
选择某种岗位价值评估工具,并组织企业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逐个对岗位进行评价,这个过程假如企业自身认为力气不够时可以考虑请外部专家进行和指导。
岗位价值评价方法和工具有许多,分为量化的和非量化的两类。
对于评价岗位较多时,建议优先考虑计分法。
计分法的优点是结果量化直观,便于不同岗位间的价值比较。
对于一般制造型企业的评价工具可以考虑北大纵横的28因素法。
第三步:岗位分类与分级列等。
首先,对岗位进行横向的职系分类;然后,依据评价结果根据一定的分数段进行纵向的岗位分级;最终考虑不同岗位级别的重叠幅度。
分级时应当考虑两个平衡:不同职系间岗位的平衡和同类职系岗位的平衡。
不同职系和级别的岗位薪酬水平不同。
第四步:设定薪酬水平。
依据上一步的岗位分等列级的结果,对不同级别的岗位设定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的设定要考虑企业薪酬策略和外部薪酬水平,以保证公司薪酬的外部性和公正性,以保障公司薪酬的吸引力和掌握公司重点岗位员工的流失。
第五步:确定薪酬结构。
以设定的岗位薪酬水平为该岗位的薪酬总额,依据不同职系岗位性质确定薪酬结构构成,包括确定固定部分与绩效浮动部分比例以及工龄工资各种补贴等其他工资构成部分。
薪酬设计七步法

薪酬设计七步法薪酬设计是组织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组织的绩效。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如何合理设计薪酬制度成为了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为了帮助组织有效地进行薪酬设计,下面将介绍一种名为“薪酬设计七步法”的方法。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策略在进行薪酬设计之前,组织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策略。
这包括明确组织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和战略定位。
只有明确了这些目标和策略,才能根据组织的需要来设计薪酬制度,从而保证薪酬制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步:分析工作在这一步中,组织需要对不同职位的工作进行分析。
这包括确定各个职位的工作职责、技能和知识要求等。
通过对工作的分析,可以确定出薪酬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薪酬制度。
第三步:确定薪酬结构在确定薪酬结构时,需要考虑各个职位之间的内在价值差异。
通常情况下,不同职位之间的工作价值不同,因此需要在薪酬结构中体现出来。
薪酬结构是指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差距和薪酬层次的构成,它可以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复杂程度和工作价值等因素来确定。
第四步:确定薪酬水平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考虑到组织内部的公平性和外部市场竞争力。
组织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薪酬测算来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绩效管理等因素,以确保薪酬与员工的表现相匹配。
第五步:设计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是薪酬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评估和激励员工的绩效来影响薪酬水平。
在设计绩效管理制度时,需要确立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激励措施,并将其与薪酬制度相结合,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绩效。
第六步:实施和监控在实施薪酬设计之后,组织需要进行监控和评估。
这包括定期对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其与组织目标和策略的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监控员工的反馈和满意度,以及组织的整体绩效。
第七步:沟通和培训最后,组织需要进行薪酬设计的沟通和培训。
这包括向员工解释和介绍薪酬制度的设计原则和细节,以及培训员工如何理解和利用薪酬制度。
薪酬设计七步法概述(DOC 40张)

建立和调整市场薪资曲线_选择中位调整基准点
RMB高
案例:选择10等为基准职等
RMB低
1
2
3
4
5
6
7
8
职等
9
10
11
12
13 14 15
确定固定工资中位值和级差
薪资
q
a e
c
g
f
薪资政策线
级差是指高一 职等薪资中位 值与相对低一 职等薪资中位 值差距
d
b
职等
案例 G
2 3 4 5 6
XX公司固定收入薪资构架
日本:以资历能力为中心转变到以职位为中心的 欧美:以职位为中心,发展能力薪酬的模式 q薪酬未来的发展:将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薪酬模式与以职位为基准的薪酬模式 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单一的薪酬模式将为复合的薪酬模式所取代。
薪酬策略—管理两大基本模式对比
七步法第二步---“澄清薪酬战略”活动内容
1 2 3
薪酬战略现 状扫描诊断
50P
12264 15481 19542 24669 31140
最小值
14956 17624 20957 24808 29554
中位值
16452 19563 23262 27661 33100
最大值
17948 21502 25567 30514 36646
级差
0.19 0.19 0.19 0.20
带宽
如何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性
薪酬 策略
竞争的区域、薪资曲线定位、时效性、薪酬结构
薪酬 文化
管理 程序
倡导什么样的薪酬文化
设计什么样的薪资模式?规划、预算、沟通、评价 等程序
薪酬战略的主要内容
薪酬设计七个步骤详解

薪酬设计七个步骤详解薪酬设计七个步骤详解薪酬设计是一个组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满意度以及绩效。
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设计方案,能够帮助组织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并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但要达到这些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薪酬设计需要有系统性、科学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组织和员工的需求。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薪酬设计的七个步骤,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战略定位一个好的薪酬设计方案应该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定位相匹配。
在这一步骤中,你需要明确你的组织目标是什么,以及你希望通过薪酬设计达到哪些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吸引和留住高层管理人才,你可能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
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绩效,你可能需要设计一个绩效导向的薪酬方案。
第二步:分析工作和人员需求在设计薪酬方案之前,你需要对组织的工作和人员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这包括对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要求的了解,以及对员工的价值和潜力的评估。
只有对工作和人员的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才能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薪酬。
第三步:制定薪酬结构和级别在这一步骤中,你需要根据工作和人员需求,制定薪酬结构和级别。
薪酬结构是指公司内各个职位的薪酬范围和差异,薪酬级别是指根据工作内容和要求划分的不同级别。
制定薪酬结构和级别需要考虑到市场薪酬水平、员工绩效和潜力等因素,以保证薪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四步:确定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一个好的薪酬设计方案必须能够与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相结合。
在这一步骤中,你需要设计并确定员工绩效的评估方式和标准。
你可以采用360度评估、关键绩效指标等方式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
并根据员工的绩效水平,决定他们的薪酬增长空间。
第五步:设计激励和奖励机制除了基本薪酬,一个好的薪酬设计方案还应该有激励和奖励机制。
在这一步骤中,你需要设计并确定员工的激励和奖励方式。
你可以为员工设立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等激励机制,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薪酬设计七步法

在大量的“以战略绩效为主线,提升中国企业战略执行”的管理咨询项目中,总结出薪酬设计七步法的实战操作步骤。
该七个步骤包含:第一步,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薪酬管理变革的第一步。
它主要包括推进团队的组建、编制推进计划、内部调查、资料收集、组织岗位与任职资格体系建设等内容。
该步骤很多企业往往比较容易忽视,而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而导致管理变革最终失败的案例,这些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前期准备工作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后阶段管理变革实施的工作成效。
薪酬设计七步法在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内容有:组建变革的团队、编制变革计划、进行前期的调查、收集资料,在必要时设计还需要进行组织岗位与任职资格体系等等内容。
第二步,澄清薪酬战略薪酬设计七步法的第二步即澄清你公司的薪酬战略,实际上是进行薪酬设计与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对薪资与福利在设计与日常运作中几个最为关键问题的回答。
在薪酬系统的设计中,薪酬战略的选择是十分重要而往往也是很容易被部分企业忽视的一项工作。
澄清薪酬战略要求你主要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性的薪酬管理问题:你公司薪酬目标是什么,它支持未来怎样的人力资源目标,是吸引人才,还是保留人才,亦或激励人才?如何确保内部薪酬分配的相对公平性,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如何确保企业薪酬外部的竞争力,竞争对比的区域范围有多大,竞争水平如何,薪酬结构如何与竞争要求相匹配?倡导什么样的薪酬文化,如何鼓励业绩突出者?选择什么样薪资模式以适应战略核心能力培育的要求,薪酬管理程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等等内容。
第三步,职位评估/职层排序职位评估或职层排序是薪酬设计七步法第三个环节的工作。
前者又称岗位价值评估,一般适应于以职位(又称岗位)为核心薪资管理模式;而职层排序主要则适应于以能力为核心的薪资管理模式,它一般不考虑职位变换而主要考虑能力素质要求。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并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中国企业薪酬治理常见的问题与整体解决方案
一.头脑风暴:企业治理的核心职能是什么
治理企业的时候,应当以什么样一个职能作为企业治理的核心?人力资源治理的书籍讲企业应当以人力资源作为治理的核心,人才是企业的全然;一些财务治理的书籍讲企业所有的生产运行的活动都应当围绕着财务来做,销售、生产制造、采购,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财务预算……那个地点总结了五个不同的观点:
以产品作为治理的核心
也确实是强调产品的研发,比如做ISO9000体系的时候,它就强调质量是企业的全然,所有的这些活动都应当围绕着产品的质量来做。
财务预算作为治理的核心
专门多的财务治理的书籍都强调预算治理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财务预算。
以市场营销作为治理的核心
强调市场导向,强调市场营销,闻名的营销治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曾经在《营销治理》这本专著里面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到:企业所有的活动,一开始各项职能是分散的,围绕着客户转的是生产治理,是财务治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各项职能是分散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这种观点在不断的转变,顾客是企业所有运行职能的核心,而围绕着客户做的是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的职能,而企业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是服务于市场营销的。
这是典型的第三种观点,强调营销导向、市场导向。
人力资源治理为治理核心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是治理核心。
战略治理为治理核心
强调战略,也确实是讲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的活动,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财务预算,差不多上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战略来做的。
二.学员互动:哪一种治理职能更重要
企业这五项职能当中,哪一个治理的职能是企业以后进展的导航器,而其他的治理职能是服从和服务于它的呢?
学员A:我认为是市场营销。
讲师:这是第一个观点。
理由是市场是企业的导向,各种职能运行的导向应当以营销作为治理的核心。
学员B:我觉得是市场营销和战略的结合。
讲师:市场营销和战略的一个结合,假如是单项选择呢?
学员B:单项选择就选战略。
因为企业进展的方向是由企业的领导人做了一个预判,包括放弃一些市场东西,然后选择一些
他们希望企业进展的趋势,可能战略是更具主导性,市场是它的一个参照值。
讲师:那个观点确实是强调以战略作为治理的核心,理由是
因为企业的高层在做决策的时候,不是单一的考虑市场一个因素,市场是在做战略决策的时候的一个参照值。
学员C: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侧重,而且这些侧重都有成功
的企业。
像人力资源治理,各个企业差不多上以人为本。
比如战略那个决策有可能是一个团队,一个智囊团或者一个企业所有的部门来共同组成的,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这些差不多上人去做的,因此各个部门没有人力资源的协调配合的话,其他也是妄谈。
讲师:那个观点是强调人力资源治理在企业治理当中的重要
支持作用。
那么,这五项职能当中,哪一个治理的职能是基于核心或者是主导地位,而其他治理职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它,是企业以后进展的导航器?
学员D:我比较赞同财务预算的核心作用。
……
得到的答案有所不同,有些人强调战略,有些人强调HR,有的人会强调财务的预算,还有一些人更加赞同市场营销。
图1-1 咨询公司市场调查数据分析
受调查中国企业统计数
据分析:
1.产品
2006年3月份佐家治理咨询公司针对沿海的几个都市的职业经理做了一个抽样调查,一共发放了200多份调查问卷,回收190多份,其中有10份左右是无效问卷,也确实是讲有170多
份调查问卷的样本。
经统计,其中有6%的人认为企业治理的核
心职能是产品职能,美国闻名的营销治理学家李斯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营销净式》,讲了一个案例,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热衷于T型车产品的开发,当外部市场的种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在强调提升产品的质量,如何样把T型车产品的质量做的更好,从而导致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跟日本丰田汽车进行对抗的时候,退出了曾经辉煌的舞台。
假如我们强调以产品作为治理的核心,会使企业忽视外部市场的需求。
这篇文章差不多批判了这种观点。
2.财务
那么财务的预确实是不是企业以后进展的导航器,是不是一种核心的治理的职能呢?其他的治理职能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财务预算呢?我们并不否认预算治理关于企业在年度生产运行过程当中的指导的作用,然而要考虑一下,年度财务预算的来源是什么?从程序来讲,首先是年度经营打算,是销售打算、采购打算、生产打算、人力资源打算,所有这些打算最后通过预算的质询以后,会体现在财务收支上,然而年度的经营打算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中长期三到五年的规划,中长期的三到五年的规划来源于什么?它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也确实是讲,预确实是服务于企业以后进展战略的资源配置、资金配置,它是支持企业以后进展战略的。
什么缘故在专门多企业会看到一种现象,做财务预算的时候,把去年财务收支的数据拿过来以后,变成了第二年财务预算的数字游戏,导致了专门多的预算活动脱离了企业以后的进展战略。
因此,我们认为预算也不是企业进展的导航器。
3.市场
36%的人认为企业的治理应当以市场作为治理的核心,也确实是强调市场导向。
市场营销在企业各项职能当中的引导是不能忽视的,然而,企业高层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不是单一的考虑市场一个因素呢?不是如此。
在做决策的时候,在确定企业进展方向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的是市场,同时还要考虑到内部的资源能否支持我们在那个市场里面、在那个行业里面进行生存和进展。
4.人力资源
12%的人认为企业的治理应当以人力资源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核心,这是搞HR的人们的一些观点,我们也并不否认人力资源治理在企业治理当中这种重要性,然而,HR(人力资源)日常的工作行为应当协同于企业的以后进展战略。
比如集团公司假如没有进入房地产业,绝对可不能去储备和招聘房地产人才,假如是一个全国性的企业,也确实是业务战略以后的进展将会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跟不的同类竞争对手争夺人才的时候,那么我们的人力资源薪酬战略应当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薪酬战略就应当是一个聚焦与全国市场的竞争力的对比。
{案例1-1}某企业薪酬战略的制定
某浙江企业的老总向咨询顾问询问企业的薪酬对比范围,老总认为他的企业对比范围应在绍兴市或浙江省。
咨询顾问答道:您的企业在以后三到五年业务扩张的范围,到底是在绍兴市依旧浙江省,或者是全国?假如要做一个全国性的企业,意味着是在全国,不管是北方依旧南方跟你的竞争对手去争夺所需要的人才。
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的薪酬的战略、薪酬竞争力对比的范围假如仅仅局限于绍兴市或者是浙江省,会导
致什么样的现象出现?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的薪酬竞争力失去可比性。
因此,人力资源的各个功能模块应当考虑一个问题确实是:如何协同于企业以后的进展战略,人力资源治理的职能也不是企业以后进展导航器。
一个企业家做企业,绝对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是因为为了实现自己企业以后的进展战略目标而培养人才。
5.战略
企业的各项职能应当能够紧紧的围绕着25%的人所倡导的这种观点,也确实是紧紧的围绕着企业以后进展战略来做。
深圳的一家做手机电池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在2002年的时候,他们制定了企业以后五年的进展战略目标,希望在手机电池制造行业能够成为行业的老大,销售额在2010年的时候,能够达到十个亿的销售收入。
董事长讲:在2010年能否成为行业的老大,取决于在2004
年的关键战略举措,叫战略转型。
战略转型
也确实是讲,必须把客户结构进行调整。
用他自己的话讲,70%的收入是在低端市场实现的,所谓的低端市场指的是国内的批发市场。
他接着讲到:我们以后的以后的进展方向,能否实现十个亿
的销售收入,必须要把我的客户结构由原来的70%在低端的这种销售的格局,转变为高端市场是70%,30%的销售收入是低端市场,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支撑我在那个行业里面成为行业老大。
什么缘故呢?高端市场是哪些客户呢?国际批发市场的客户,还有像给三星、像摩托罗拉如此的一些国际手机电池的制造商提供手机电池的配套,还有国内的手机电池制造商像中兴通讯,像TCL如此的企业,给他们做手机电池的配套,这叫高端市场的客户。
什么缘故使他要做如此的战略转型?他讲,我们那个企业从1998年成立的时候,具有的核心的资源是我们的研发团队,也确实是讲,我们在研发的技术上面是超越行业里面一般竞争对手的,处于领先地位。
既然我有专门强大的研发团队,那么意味着什么呢?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性能、安全性能等等一系列的技术参数,可能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
而低端市场的竞争要素是什么呢?低端市场的叫客户价值主张,确实是客户决策购买因素,关注的首先不是产品的性能,也不是产品的质量,是价格。
只要价格卖的专门低,就来买你的产品,还有一个是应付账款,能给你铺多少货。
然而给TCL或者是像摩托罗拉、三星如此的一些企业做手机电池配套的话,他们首先关注的不是价格,而是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性能,你的技术参数、品牌等一系列的要素,价格是排在最后面的。
依照我们企业的核心能力,假如选择低端市场去跟客户打价格战的话,那么市场方向就选择错了,因此要做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