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盆地基底构造

合集下载

云南区域地质

云南区域地质

云南区域地质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云南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综述为简要反映各类矿产形成的地质背景,本文将对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壳结构及深部构造等特征作一概略介绍。

云南区域地质云南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岩浆活动强烈,且往往在同一地带持续活动,构成较大规模的构造岩浆带;变质岩广布,各类变质作用兼具;地壳活动性普遍较强,地质构造复杂。

北西——南东方向斜贯全区的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比较清楚地划分出东西两大部分。

东部主体属于扬子准地台的西缘或准地台古生代 (主要是晚古生代) 增生部分;西部则分属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

一、东部地区即金沙江——哀牢山断裂以东部分。

包括《云南省区域地质志》所划分的中甸褶皱带、扬子准地台和滇东南褶皱带。

它们之间的界线分别为北东向转南北向的小金河断裂——格咱河断裂南段及北东向的弥勒——师宗断裂。

西北部的中甸褶皱带是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的南延;东南部的滇东南褶皱带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西段。

二者在晚古生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与扬子地台连为一体,又都在印支期先后转化为地槽。

中部的扬子准地台被一系列南北向深 (大) 断裂分割为地质发展差异显着的数个块体,《地质志》自西至东划分为丽江台缘褶带、川滇台背斜和滇东台褶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

本区地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显现清楚。

有鉴于此,以下拟按几个大的地质发展阶段予以叙述。

(一)前震旦纪地质出露于西南边缘的哀牢山群,由一套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的变粒岩、片麻岩、大理岩组成,最近于混合岩中获得1736.9±25Ma的年龄值 (锆石U—Pb)、一般认为其原岩为早元古代优地槽型建造,是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可能于晚华力西——早印支期大规模推覆作用而逐步达于上部构造层次。

北延的点苍山变质岩系,经最近的研究 (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1990),被分解为沟头箐群和苍山群。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特征及构造演化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特征及构造演化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特征及构造演化陈跃昆;廖宗廷;魏志红;李明辉【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4(026)003【摘要】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发育于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格局基础之上,其形成演化与特提斯-三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由于受中特提斯关闭引起的造山运动的影响,下侏罗统普遍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盆地再次下沉接受中侏罗统-白垩系的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该区地壳大面积隆升,兰坪-思茅盆地遭受强烈变形,形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对冲构造,继而在中生代盆地基础上叠加了新生代的拉分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的沉降作用、沉积作用、火成活动和构造格架.【总页数】5页(P219-222,228)【作者】陈跃昆;廖宗廷;魏志红;李明辉【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650200;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650200;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6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相关文献】1.呵叻盆地与兰坪—思茅盆地钾盐成矿特征分析及找矿启示 [J], 王猛;韦昌山;王敏;2.呵叻盆地与兰坪—思茅盆地钾盐成矿特征分析及找矿启示 [J], 王猛;韦昌山;王敏3.兰坪-思茅中生代原型盆地的性质 [J], 廖宗廷;陈跃昆4.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形成 [J], 苗忠英;张震;郑绵平;牛新生;张雪飞5.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J], 朱创业;夏文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滇西兰坪—思茅地洼盆地内中轴断裂带的初步研究

中国滇西兰坪—思茅地洼盆地内中轴断裂带的初步研究
大地构遭 与成矿 学 。倪电 叨 血 ! ∀ !# “叨娜 血
第 ∃% 借
& ∋ ( ∃%
地 台活化 区 的地 洼型 裂 陷盆地 〔∃ ) )∗ , 尹 汉辉 等〕, 夹持 于苍 山 一哀 牢 山深 断裂 带 +, − . /和 洲 沧
江 深 断 裂带 +(. / 之 间 。 一般认 为 该盆 地 的形成 演化 受边 界 深 断裂 带 +, − . 和 廿/控 制 不无理
另一 方面 , 沿 兰坪 一 动 腊 一线 , 除基 盘 古生 界呈 块 断零 星 出游 外 , 喜 山期 逆 掩 推筱 构 造在
盆地东 部十 分发 育 , 但 推筱 体前 锋未 见越 过该 线 。
6 是盆 内东 、 西部 中、 断生 代岩桨 差异 活动 的 分界带
兰坪 一 思 茅 地洼 盆地 内中 、 新生 代岩 浆 活动普 遍 。 三叠 纪火 山 岩 主要 分布 于盆 地边 缘 , 东
构造 位置 , 变质 带的差 异性 明显 , 特 别在 盆地 的南 部 0 ∃/ 西侧 以 景 洪变质 岩 带为代 表 , 变 质地层 为 泥盆 系 、 石 炭 系及 二叠 系 , 变质 程度 属 低绿 片岩 相带 , 由东 向西 +向澜 沦江 靠近 /变 质程 度 逐 渐加 深 , 变 质作 用时 期为 晚海 西期 , 属 区 域低 温动 力变质 作用 , 6/ 中部 以 无 量 山 变质 岩带 为主 ,
动腊 一带 , 中生 界在 东 部侏 罗 一 白荃系 发育 完 全 , 以陆 相 为 主 Μ 西 部 下侏 罗 统缺 失 , 中、 上 侏 罗 统为紫 红色 块状 泥岩 夹凝 灰质砂 岩和 酸性 火 山岩 , 并含 较多 的海相 灰岩 。新生界第三 系红 色 建 造 和蒸 发岩 建造 则主 要沿 该带 呈狭长 带状 形成 与分 布 。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分析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成钾地质条件分析

项 目资 助 :钾盐 资 源地 质调 查计 划 项 目( 编号 :1 2 1 2 0 1 1 0 8 5 5 2 4 ) ,内生 金属 矿 床成 矿机 制研 究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自主研究 课 题( 编号 : Z Z K T - 2 0 1 1 1 3 ) ,国
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批准号: 4 0 8 7 2 1 3 4 , 4 1 2 7 2 2 2 7) 联合资助 。
第 一作 者 简 介 :杨 尖 絮( 1 9 8 7 一 )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从 事 盐 构 造 研 究 。 E ma i l : y i n q i u z i j i a n @g ma i l . t o m 通 信 作 者 :尹 宏 伟 ,教授 ,主 要 从事 构 造 地 质 与盐 构 造研 究 。E ma i l : h wy i n @n j u . e d u . c n
在陆相 条件下热水 沉积形成 。 但是 盆地 内所有 盐类矿
在 北 半球 的加 拿 大 、俄罗 斯 、德 国 、 中亚 土库 曼斯 坦、 南 亚 泰 国与老挝 等少 数 国家 的个 别 大型矿 床 中 。
物中 B r 、s r等微量元 素特征却指示 成盐 、成 钾的 卤 水 主要来 源于 海水 ,后期有 深 源补 给( 邓 尔新 ,1 9 8 2 ; 许 效松 和吴嘉 陵, 1 9 8 3 ; 张从伟 等, 2 O L O ) 。 对于 成矿模 式 的认 识 ,前人 认 为该 区成盐 与盐 湖 的蒸 发 沉积 直 接相关 ,勐野井钾 盐矿床 为滨海盐 湖环境 , 是 在古新 世持续 干旱气候 下形成 的蒸 发岩沉积 矿床( 岳维好等 , 2 0 1 1 ) 。世 界 上大型 的钾 盐矿 床基本 上都是海 相沉 积 成 因,陆相 沉积 盐类 矿 床远 不 如海 相 沉积 矿 床规模 大,故通 过分 析兰 坪一 思茅盆 地盐类 矿床 的沉积成 因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思茅坳陷油气保存条件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思茅坳陷油气保存条件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思茅坳陷油气保存条件
陈超;郑海;韦宝东;黄开创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22(42)3
【摘要】野外露头和A井钻探表明,思茅坳陷二叠系烃源岩、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层较发育,保存条件是本区油气成藏的关键。

通过盖层、构造、岩浆、地下水、地
表油气显示等分析,本区发育侏罗系-白垩系、龙潭组两套区域性泥岩盖层,盖层条件好,膏岩局部分布,但构造活动强烈,发育通天断裂,地表水下渗深度大,火山活动强烈、局部发现热变质现象,地表油气显示丰富,综合分析认为思茅坳陷保存条件较差,局部保存条件较好的区域为下步勘探工作重点。

【总页数】6页(P419-424)
【作者】陈超;郑海;韦宝东;黄开创
【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4.7
【相关文献】
1.云南思茅坳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2.思茅坳陷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远景展望
3.思茅坳陷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4.云南思茅坳陷的含油气远景
5.云南兰坪-思茅盆地生物地球化学找钾技术方法研究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坪一思茅盆地的构造—古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成矿作用

兰坪一思茅盆地的构造—古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成矿作用

兰坪一思茅盆地的构造—古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成矿作用
孙由政;孔世雄
【期刊名称】《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17)003
【摘要】兰坪-思茅盆地为弧后裂谷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历史可分为裂谷期、地堑期、堑沟期和回返期,盆地分为7个构造-古水文地质期。

着重研究了盆地古新世时古水动力场和古水文地球化学场,指出沉积水初始迁移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是在沉积承
压水系统区与渗入木承压水系统之间的过渡层状压力带。

特大型兰坪金顶铅锌矿就位于此带上。

【总页数】11页(P102-112)
【作者】孙由政;孔世雄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4.4
【相关文献】
1.云南兰坪-思茅地洼盆地演化的深部因素及幔-壳复合成矿作用 [J], 尹汉辉
2.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与兰坪—思茅盆地蒸发岩的形成 [J], 苗忠英;张震;郑绵平;牛
新生;张雪飞
3.滇西兰坪—思茅盆地构造转换机制及成矿响应 [J], 李以科;王安建
4.兰坪—思茅盆地与楚雄盆地古新统含盐系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J], 张从伟;高东林;张西营;唐启亮;时林
5.兰坪—思茅盆地古新统粘土矿物研究与成盐环境探讨 [J], 时林;高东林;张从伟;张西营;唐启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成因

滇西兰坪-思茅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成因

入 , 具有大 陆裂谷型岩浆作用特 征− 盆地 中
丰 产有 色 金属 矿 产和 盐类矿 产 −
Ε 、 盆 内 中轴断 裂带 的 主 导作 用 中 国大
陆 内 的地 洼 盆 地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 一 般 以 大 幅
第灿 掩 , 期)
< 3 . /#
纪念地洼学说 创立 姗 五 周年学术论 文摘要Χ且Φ
Χ山 西省 孟 县 科 学技术 协会 , ΔΛ 匆Δ Φ
; Χ5 )’! Η疚血 # ! 1
ΔΧΦ ∃ Γ ! ∀ # % 月. . 故 Η ∀ ! Ι
! & 4 8 ! /Τ , 5 Γ # ! Ζ ∀ ≅ / [ ∀!
, ΔΛΣ+ Φ
张城堡 泉位 于 山 西省 孟 县上社 镇张 城堡
村东北 ΡΔ 米处 , 涌 水 量 Σ 升 ς 秒, 水 温
. Ι / 4 ! ! & / # 8 %# ∀ ! . Γ Ε Σ Γ < ! ! Γ / . # /Τ Ι = ∀Υ # ; Γ
/Τ ΧΙ% Φ
度 升 降运 动为主 要 特征 , 形 成 盆一岭 构 造 组 合
然 不 同, 从而 导致 盆地的形 成演化和 成 因上
且受边界断裂的 控 制。 兰 坪一思茅地洼盆地 除 此以 外, 受 盆 内 中轴 断裂 带的 主 导 控 制尤 为 明显和强烈 。 中轴断 裂将盆 地划分 为东 、 西 两部 − 两 者 的浅层 构造 形相 、 沉 积建造 、 岩 浆建 造显 著差 异 − 由于 中轴断 裂带 的扩 张 、 裂陷 导 致 盆 内 多 世 代 盆 地 的分 解 和 迭 加 。 并 以强烈 的穿透 作用将 深 部地 慢成矿 物质 、 地 慢流 体 渗 透 到 盆 内 。 到 喜 山 运 动 晚 期, 印度 壳体与欧 亚 壳体 拼 合而 结 束 了盆 地 的 发 展 演

云南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简表

云南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简表
云南大地构造分区简表
Ⅰ级构
造单元
Ⅱ级构
造单元
Ⅲ级构造单元(大地构造相)
Ⅳ级构造单元
扬子—华南陆块区(Ⅴ)
上扬子
古陆块
(Ⅴ-2)
Ⅴ-2-3康滇基底断隆带
Ⅴ-2-3-1落雪褶皱基底隆起
Ⅴ-2-3-2禄丰-江舟上叠陆内盆地
Ⅴ-2-3-3嵩明上叠裂谷盆地(P)
Ⅴ-2-3-4玉溪褶皱基底隆起
Ⅴ-2-3-5建水陆块周缘坳陷(Pz)
Ⅴ-2-4川中前陆盆地(Mz)
Ⅴ-2-4-1水富-威远隆起
Ⅴ-2-5楚雄陆内盆地
Ⅴ-2-5-1元谋-盐边基底断隆
Ⅴ-2-5-2大姚-新平坳陷盆地
Ⅴ-2-6丽江-盐源陆缘褶-断带
Ⅴ-2-6-1鹤庆陆缘坳陷
Ⅴ-2-6-2宁蒗陆缘坳陷
Ⅴ-2-7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
Ⅴ-2-7-1威宁-昭通褶-冲带
Ⅴ-2-7-2曲靖-水城褶-冲带
Ⅴ-2-8哀牢山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带
Ⅴ-2-8-1点苍山结晶基底断块
Ⅴ-2-8-2哀牢山结晶基底断块
Ⅴ-2-9金平陆缘坳陷
华南陆
块(Ⅴ-3)
Ⅴ-3-1南盘江克拉通盆地(T1-2)
Ⅴ-3-1-1个旧凹陷
Ⅴ-3-1-2普安—师宗凹陷
Ⅴ-3-1-3丘北—兴义断陷
Ⅴ-3-2滇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带
西藏—三江造山系(Ⅶ)
Ⅶ-2-7-1碧罗雪山陆缘弧带
Ⅶ-2-7-2临沧岩浆弧带
Ⅶ-2-7-3双江陆缘弧带
怒江-昌宁-孟连结合带(Ⅶ-4)
Ⅶ-4-1澜沧俯冲增生杂岩
Ⅶ-4-2铜厂街蛇绿混杂岩带
保山微陆
块(Ⅶ-8)
Ⅶ-8-1丙中洛断块
Ⅶ-8-2潞西地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磁资料处理中!磁场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盆 地中存在一个广泛分布的)平均深度为#;@!&;$ ]M 的磁性界面!其起伏平缓)落差不大!基本上反 映了中 新 生 界 基 底 $即 三 叠 系 底 或 二 叠 系 顶&的 形态#
多期的构造运动而表现较大区别#
关键词思茅盆地"基底构造"电性特征"基地平面特性"大地电磁测深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0
!!云南思茅坳陷位于古特提斯构造域中有利于 油气聚集的大地构造环境!是我国南方具有良好油 气勘查远景的地区之一#为剖析盆地整体结构及 圈闭 局 部 构 造 异 常!发 现 保 存 良 好 的 生)储)盖 组 合!中国石化于#$$$年在景谷和普文#个区块完 成了#>条测线!计>$$%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 $73&工作#在资料处理过程中!根据地下介质构 造的非二维性!采用了有效视电阻率的概念#在对 剖面资料进行波动分离)偏移成像和综合信息建模 的基础上!对 思 茅 坳 陷 的 电 性 分 层 结 构 进 行 了 分 析!划分和追踪了侏罗系和白垩系下界面及古生界 和元古界顶面等主要构造层#对思茅坳陷的双层 基底构造)沉积历史及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从电性特 征方面有了比较细致的认识#
@$!@$$
古 生 界
* /
灰岩
泥岩)砂岩)&$$! 火山岩 B$$
>$$!@$$
灰岩
砂岩)泥岩 &$$! 夹火山岩 B$$
@$!&$$
砂岩)泥岩
C
夹火山岩
@$!&$$
元 古 *S 界
浅中变质岩 深变质岩
>$!#$$ #$$!>$$$
#!构造层划分与追踪
利用大地电磁资料!对坳陷内主要构造层界面 进行追踪和划分是解释工作的基本步骤#首先根 据已知资料!细致分析各构造层的岩性组成)物性 特征)分布及厚度变化特点!建立地电模型#然后 结合地质)物性特点!对典型 73 曲线进行定性解 释!划分不同地电模型的分区#如图#<和图#I中 的曲线形态分别对应景勐凹陷中的次级凹陷 $Y+Y 型!即3>,3#33&,3!33@&和凸起$Y 型! 即3>,3#33&&"图#J和图#L的曲线形态分别对 应景星%江 城 凹 陷 的 中 心 $Yg 型!即 3> ,3# 3 3&33!&和边缘$Y+Y 型&"图#H和图#T的曲线形 态对应中央凸起区次级凸起和坳陷东西两侧的凸 起区$多为 Y 型&#由于本区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 不具备典型的二维特性!三维特征比较明显!进行 二维反演会因旁侧影响!造成反演结果电性和构造 畸变!因而剖面采用了构制1有效电阻率2曲线的方 法'#(!通过运用经过多项式改进后的一维反演'&(计 算来得到各剖面的反演结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 上!根据剖面反演成像成果对白垩系和侏罗系下界 面及古生界和元古界顶界面进行定量追踪#由表 >可知!侏罗系为区内低阻标志层#在图&中对该 层的划分可以 瞄 准 深 度 >! N>]M!电 阻 率 值 为 &>!!#0,M 的低阻条带!这样可确定上述第一 和 第 二 个 界 面 "古 生 界 顶 界 面 主 要 依 据 中 生 界 与 古生界之间电阻率由低转高的梯度界面来识别! 可将大约#]M 深度处约>%B0,M 等值线做为 !!!!
另外还可注意到!结晶基底相对起伏较大!其 幅度可达到 >>]M!而 且 各 局 部 起 伏 的 规 模 也 较 大!走向各异!与地面构造方向有明显差异#可以 认为!这些 都 是 本 地 区 多 次 构 造 运 动 长 期 作 用 的 结果# ."#!古生界沉积 变质基底
地质研究表明!思茅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双重基 底!即在元古界变质岩基底$刚性基底&之上还有古 生界沉积 变质基底$塑性基底&#
摘要通过对思茅盆地#>条剖面!共>$$%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分析!采用有效视电阻率概念对剖面进
行反演处理!继而从电性特征方面对坳陷的双重基底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坳陷内中生界侏罗系)元
古界浅中变质岩是剖面构造层追踪和划分的标志层"基底平面特性上除中央凸起外!呈现自东西两侧向中央逐
步下降的三级构造格局"古生界沉积变质基底的起伏与结晶基底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局部起伏范围)位置因
古生界基底具有以下特点* 盆地内石炭%二叠系之上普遍缺失下三叠统!
图@!思茅坳陷基底三级构造特征
第#期
徐新学P 云南思茅盆地基底构造电性特征研究
,#>>,
中三 叠 统 局 部 发 育!上 三 叠 统 则 广 泛 分 布!在 石 炭%二叠系与上三叠 统 之 间 大 约 有 >$ 7<的 剥 蚀 隆起时期#一般认为是古特提斯海槽封闭时板块 挤压)碰撞)俯冲!从而使区内地壳普遍隆起!形成 了上下地 层 之 间 的 角 度 不 整 合 接 触 关 系!以 及 变 质)变形程度的明显差异#
区&阻隔!形成南北#处中心$景谷凹陷区和普文凹 陷区&#其 中 南 部 中 心 较 深!标 高 可 达 到 N?;? ]M#坳陷中央的次级凸起!与地幔上隆有关!地幔 隆轴部的堑沟构造$槽状膏盐沉积&!经后期的喜马 拉雅 运 动!遭 受 强 烈 挤 压)褶 皱 并 上 升 遭 受 剥 蚀 形成#
上述三级基底下陷加上坳陷中央的次级凸起! 形成了坳陷基底由东向西有凸有凹的基本格局# 而南北方向由于普洱附近基底次级上凸)南部基底 隆起以及 北 部 下 凹 区 缩 小!也 出 现 了 凸 凹 相 间 的 面貌#
由图#可知!区内绝大多数 73 曲线尾支都 呈现下降 趋 势!说 明 坳 陷 基 底 具 有 巨 厚 层 低 阻 特 征#根据>??!年 73 剖面资料!在下元古界哀牢 山群上分布的测点!反演的电阻率近千 0,M!而 中元古界澜沧群给出的浅层电阻率只有几十!一 百多 0,M#这表明中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主要 是一套绿泥片岩)绢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等&的电阻 率很低#区内巨厚低阻基底由上述中)上元古界浅 变质岩系为主组成#图!是根据 73 反演断面电 阻率变化梯度确定的结晶基底顶面分布图!与航磁 反演计算的基底形态与深度相当一致!客观上反映 了这一共同界面的存在#
思茅坳陷区域构造演化经历了%个阶段!即元
,墨江凸起"-景星 江城凹陷".营盘山断凸"/景勐坳陷" 2澜沧江凸起"/> 景谷次凹"/# 普洱次凸"/& 普文次凹" /! 勐醒次凸
图>!云南思茅坳陷区域构造示意
收稿日期#$$" $" >?"改回日期#$$" >> >!# 作者简介徐新学$>??$%&!男!工程师!硕士在读!现主要从事大地
在对磁场$"3&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后!利用波 数小于#@的低频段拟合直线求出盆地磁性基底平 均埋深为?;%&]M#再根据维纳反褶积反演计算
得到盆地磁性基底埋深数据!显示盆地基底由边缘 向中心呈&个 阶 梯 下 陷!其 埋 深 最 大 可 达 >#]M# 另外!根据磁性基底视磁化强度反演结果!并与盆 地边缘出露的元古界变质岩系进行对比!反映出盆 地元古界结晶基底主要有弱磁性)中等磁性的变质 岩系组成!推断岩性为中绿片岩相变质岩!它广泛 分布于盆地中!特别是盆地中部#而无磁性)弱磁 性的变质岩$低绿片岩相变质岩&和具有较强磁性 的变质岩系$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变质岩&则呈 条带状相间分布#
>!区域概况
!"!!地质概况 区域构造位置上!思茅坳陷处于喜马拉雅%特
提斯构造区域的印支陆块!界于澜沧江断裂带和哀 牢山断裂 带 之 间!呈 南 宽 北 窄 的 北 北 西 向 帚 状 展 布!是一个中新生代盆地'>(#盆地具有双层基底! 其下部为元古界组成的结晶基底!上部为古生界组 成的褶皱基底#盆地巨厚的沉积盖层可分为古生 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大构造层#区内基底岩系深 埋地腹!仅在坳陷周边有元古界出露"下古生界仅 出露志留系地层"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地层均有分布!但出露比较零星"中生界地层比较 发育!厚度巨大!但各层系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新生 界地层分布则极不均匀#
表>!思茅坳陷岩石电性规律统计
地层
主要岩性
碳酸 盐岩
碎屑岩
电阻率+
$0,M&
碳酸 盐岩
碎屑岩
电阻率 示意曲线
g
新 生4 界
(
沙)泥)砾 泥岩)粉砂 岩夹煤层 泥岩)砂岩 夹膏盐层
#$!@$ >$!@$ >$!@$
Y
砂岩)泥岩
#$!>$$
中 生
V
泥岩)砂岩 夹灰岩
>$!B$

3
灰岩
泥岩)砂岩)&$$! 火山岩 B$$
第!"卷第#期 #$$%年&月
石!油!物!探 '()*+,-./01*2)-*(/3.4'5)2*(32)1(67
89:;!"!49;# 7<=;!#$$%
文章编号>$$$ >!!>$#$$%&$# $#$% $"
云南思茅盆地基底构造电性特征研究
徐新学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天津&$$>B>
电磁测深应用与研究工作#
,#$B,
石!油!物!探
第!"卷
!"#!电性特征 岩石电性参数的差异是电磁法应用的地球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