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烤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传统密集型烤房与太阳能烤房比较

传统密集型烤房与太阳能烤房比较

传统密集型烤房与太阳能烟叶烘烤对比一、密集烤房①.定义: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以燃煤为燃料的密集烤房。

其加热炉有3种式样,即烧散煤的卧式炉、烧型煤的蜂窝煤炉、烧型煤的蜂窝煤炉和烧散煤的立式炉组合。

②.密集型烤房存在的问题:(1)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机制研究相对滞后。

中国对密集烤房的研究多集中于密集烤房加热炉形式的改进,配套技术的研究及自控技术的发展上,对密集烤房的机理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机理相近,但又不能完全采用,因此,有必要对密集烤房的烘烤机理,包括装烟密度、烘烤湿度、烤房内其流速等对烟叶品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高效合理的密集烘烤工艺。

(2)密集烤房的建造成本依然偏高。

目前,密集烤房的建造及使用成本仍然偏高。

所以要加大对密集烤房建造材料、配套设备的研发力度,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降低建造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才能降低密集烤房的使用成本,使密集烤房得到普遍推广。

(3)密集烤房的能耗较高。

烟叶烘烤是一个大量耗热的过程。

燃煤是中国烤烟烘烤最主要燃料,在中国每烘烤 1 kg 干烟叶,耗煤量一般为2.2~3.2 kg,热能利用率仅为20%左右,能量浪费十分严重。

在全球能源危机,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下,燃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必然会被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所取代。

(4)烘烤自控设备和技术尚需进一步改善。

由于软件设计简单和硬件不合理等因素所造成的供热量调控不均及温控不稳定,是烘烤自控技术的主要不足。

所以要不断完善烘烤自控技术,开发合理温控软件,并设计与烘烤工艺相配套的自控设备。

二、太阳能烟叶烘烤(1)热泵太阳能密集烤房结构及工作原理热泵太阳能密集型烤房的主要构成为:烤房装烟室;太阳能加热/供热系统;热泵供热系统;通风排湿系统;自动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太阳能温差控制系统。

热泵太阳能密集烤房结构及工作原理见图1。

使用时,启动热泵,热泵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入烤房加热室内。

太阳能加热室通过阳光板吸收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加热黑色吸热板及空气,通过开启太阳能加热室循环风机,太阳能加热室进风门自动开启,形成小循环,将加热的空气送入烤房加热室。

云南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

云南密集型烤房烘烤技术

密集烤房烘烤技术要领详解密集烤房是烤烟生产中烘烤烟叶的专用设备。

具有装烟密度大,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和热风循环,平面、立面干球温差和湿球温差小,烟叶变黄、干燥均匀,烤后烟叶黄烟率高,烘烤时间短的特点,另外,还有温湿度自控系统辅助烘烤设备,操作方便,容易掌握,降低烘烤工作强度明显,节省烘烤用工等优点。

密集烤房分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和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两种。

两种密集烤房在烘烤烟叶的过程中,虽然气流不同,但仍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目前云南烟叶已进入成熟采收烘烤阶段,为确保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特提出密集烘烤操作技术要点,供各地烘烤烟叶参考。

一、提前检修烤房并烧火试炉,确保烘烤工作顺利开展烟叶采收烘烤前,需对使用过的上年烤房进行散热管掏灰,更换石棉条,确保烧火旺,散热管检修盖板密封不漏烟,以后烘烤两炉次再掏灰一次;更换陈旧传感器纱布和对还可用的纱布用洗滴剂清洗,保证烘烤时传感器纱布吸水良好,测定数值真实可靠;对出现损坏的门窗、墙体和担烟梁等维护结构进行修复,提高烤房的保温、保湿性能。

烤房检查修理后,对新旧烤房都要先起动运行,烧火试烤,检查控制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散热器是否漏烟,助燃风机、循环风机和进风板的转动是否正常(注意风机不得反转),线路电压是否合理,附属设备发电机是否正常,若发现问题必须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另外,还要备足燃油,才能保障烘烤工作顺利展开(详见烤房组合图1)。

密集烤房组图1二、烤前查看田间,合理计划采烟,统一采收标准,提高采收成熟度相似性在烟叶采收前,必须到田间查看烟叶的成熟情况,认真估算需要采收的量,做好计划采收工作。

每次进行烟叶采烟前,要到田间对采收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统一采收标准。

采烟时要做到不多采、不少采、不漏采、不采生,缩小采收烟叶的成熟度差异(详见图2、图3、图4)。

图2 田间成熟期图3 采收的下部叶外观图4 田间集中成熟的中上部叶三、分类堆放,优化上竿,统计分配,对号装炕1、严格分类编烟。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烘烤技术,它采用了特殊的气流循环系统,可以实现对食品的均匀加热和高效烘烤。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一、原理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主要依靠热空气的对流传热来完成烘烤过程。

烘烤房内部设有热风循环系统,通过风机将热空气从上方吹入烘烤室,然后由下方的出风口排出。

这种气流下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持烘烤室内的温度均匀,避免食品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度干燥的情况。

二、特点1. 温度均匀: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的热风循环系统可以保持烘烤室内的温度均匀,使得食品可以均匀受热,烘烤效果更加理想。

2. 烘烤速度快:由于热空气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烘烤室,所以食品的烘烤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 节能环保:相比传统的烘烤方式,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在能源利用上更为高效,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减少烟尘的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4. 操作简便:该工艺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简便,只需设置好烤箱的温度、时间等参数,就可以自动完成烘烤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三、应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特别适用于面包、饼干、蛋糕等烘烤食品的生产。

使用该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时间和能源消耗。

此外,该工艺还可以适用于其他领域的物品烘干和加热,如电子元件、陶瓷制品等。

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是一种高效、均匀、节能的烘烤技术。

它通过热空气的对流传热,实现了对食品的快速烘烤和优质加热。

在食品加工行业和其他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烘烤工艺还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味。

密集烤房概述

密集烤房概述

密集烤房概述烤房是烤烟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烤房设备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烟叶烘烤的成败,是烤好烟叶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农村耕地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烤烟生产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烟叶生产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规模相对较大、能够最大限度反映烟叶品质效益、减少用工的烘烤设备。

密集式烤房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促进烟叶适度规模种植与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重任,是适度规模条件下准确落实烘烤工艺,改进和提高烟叶品质的设备保障,代表了我国烤烟烘烤设备的发展方向。

一、密集烤房(一)密集烤房的概念密集式烤房(bulk curing-barn)是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由装烟室(loading-room)、加热室(heating-room)、加热系统、通风排湿系统、温湿度自控系统等几部分设备组成。

以机械强制通风和热风循环方式对装烟室的烟叶加热,通过温湿度自控或半自控设备,使装烟室呈现封闭式内循环或部分开放式外循环结合内循环,控制烤房加热和通风排湿,达到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满足烟叶烤黄、烤干、烤香需要。

我国的密集式烤房有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两种,采用烟竿、烟夹或散叶装烟等多种形式。

(二)密集烤房的特点密集式烤房的推广使用是我国烟叶烘烤设备方面的重大改革[1 ,2 ]。

近几年来,密集式烤房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和以往的普通烤房相比,明显表现出提高烟叶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省工、节能等技术优点[3~5]。

其基本特点是强制通风、热风循环和烘烤过程自动控制。

纵观各种形式和结构的密集式烤房,其特点是:第一,烤房规模大,装烟密度大。

我国生产中应用的普通烤房,通常的烤烟能力为0.3-0.5hm²,普通标准化烤房改造为密集式考房的烘烤能力在0.53hm²以上,国外密集式烤房每座的烘烤能力一般为1-2hm²,装烟密度是普通烤房的2-4倍,甚至更大。

密集烤房的烘烤工艺

密集烤房的烘烤工艺

密集烤房的烘烤工艺密集烤房烘烤的烟叶密集烤房的烘烤原理与普通烤房相似,但是由于其装烟密度比普通烤房要大得多,而且实行强制通风和热风循环,所以在烘烤工艺方面又有其特殊性。

夹(编)烟与装烟同一烤房所装配的鲜烟叶要力争做到品种、营养、水平和生长状况以及部位、成熟度的一致,要在一天内完成采摘、夹(编)烟、装房并点火烘烤。

夹(编)烟夹(编)烟时将鲜烟叶叶柄对齐,自然、均匀地铺放到烟夹内,烟夹两端适当加铺。

使用针长14cm的竹木烟夹时,对叶片较小的烟叶,每夹夹鲜烟14~16kg,中部叶16kg 左右,上部叶17~18kg。

使用普通烟竿编烟时,每竿编鲜烟12~15kg,每撮烟叶4~6片。

装烟烟夹装房时,保持相邻两个烟夹之间距离5cm左右;烟竿装房时,相邻两个烟竿的中心距为8~12cm。

装烟密度宜控制在55~65kg/m3。

在无法达到全房鲜烟质量完全一致时,起码要做到同层烟叶质量基本一致,并确保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装烟密度必须均匀一致。

如果烟夹内烟叶密度不均匀,叶间温度、湿度不一致,会导致烟叶干燥不一致。

密度小的部位烟叶干燥过快形成青干,密度大的部位烟叶叶片变薄,颜色变淡,出现平滑烟。

若烟叶数量(烟夹或烟竿数量)不足以装满各层时,空缺的挂烟位置要用木板铺满铺严,其不足部分要用木板填满,不得将烟夹(竿)距离加大或留有空档、空隙。

长6m的烤房装烟量控制在4000kg左右,长8m的烤房装烟量要达到5500~6000kg。

变黄快的鲜烟叶及过熟叶、轻度病叶装在气流上升式烤房底层,质量好的鲜烟装在其中层和上层。

气流下降式烤房则相反。

据测试,密集烤房装烟室大门附近的下层和中层温度最高,上层温度最低。

因此,成熟度高的烟叶应吊挂在下层大门附近,适熟叶应吊挂在下层和中层靠近机械附近及中间,成熟度稍差的烟叶应吊挂在烤房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

烘烤操作装烟后要关严装烟室及进排气口,及时点火。

在烘烤过程中根据烟叶外观形态的变化,用烤烟温湿度监控仪(自控仪)结合三段式烘烤工艺实施烘烤操作,必要时可对温湿度进行在线调节。

密集烤房简介

密集烤房简介

密集烤房简介密集烤房分为两种:气流上升式;气流下降式。

密集烤房内部结构分为两部分:装烟室;加热室。

装烟室基本构造:装烟室由基础、墙体、炕顶、炕门、观察窗、送风口、回风口、装烟架(含挂烟台等)、排湿道、排湿口、上风道、下风道等部分共同构成,各司其责。

加热室的基本构造:加热室是制造热风并供应热风用以烟叶烘烤的场所。

其设计与建造,以产生热风和向装烟室供应热风为中心,同时兼顾回风循环及补风排湿。

密集烤房的工作原理:加热设备,热风循环,控制系统()。

(一)装烟密集容量较大(二)强制通风热风循环(三)设备先进保质节能三段三灵活量化烘烤工艺一以“三段式量化”烘烤工艺为基本模式(一)38℃一个温度变黄1 38℃完成烟叶变黄保持干球38℃、湿球36℃,充分延长时间。

确保烟叶低温慢变黄达8成左右,烟叶缓慢脱水达主脉尖部1/3左右凋萎发软,实现黄干协调。

2 对低于38℃的时段视为变黄准备或烟叶预黄3 只要自38℃升温即视为转火定色(二)慢加速升温54℃定色1 38~42℃时段1℃/4h升温自38℃转火升温,进入干片定色阶段,平均每4h升1℃,用16h升达42℃。

在此时段,既保叶片变黄、烟叶达黄片青筋,又保烟叶塌架变软、主筋1/2左右折不断。

既防烟叶“黄多干少”出现烤黑倾向,又防烟叶“黄少干多”出现烤青倾向。

确保烟叶黄干协调,奠定顺利定色基础。

2 42~46℃时段1℃/3h升温此时段为变黄扫尾、主攻叶脉变黄,同时加强排湿、保烟叶勾尖卷边软卷筒,持续保持黄干协调。

平均3h升温1℃,用12h升达46℃。

落实¡°黄烟等青烟¡±,追求烟叶烤后均匀一致,缓解鲜烟差异性。

落实¡°叶片等叶脉¡±,克服烟叶青筋。

3 46~50℃时段1℃/2h升温此时段主攻烟叶小卷筒,叶片2/3左右干燥,同时确保烟叶完全变黄(主攻叶基变黄和支脉基部变黄,必要时可在某一温度点上顿火)。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一、密集型烤房的设计原理1.烤房的布局:要保证烘烤设备的紧凑布局,烤房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小。

采用密集型布局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能源消耗。

2.热量回收利用:密集型烤房通常采用热量回收系统,将热源排出的废气通过热交换器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3.空气流通设计:密集型烤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空气流通系统,以保证热量均匀分布。

通常采用风机或通风设备,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使热空气均匀分布到每个烤房,提高烘烤效率。

二、密集型烤房的操作技术1.调整烤房的通风设备:密集型烤房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通风设备,可以根据物料的烘烤要求调整通风设备的风速和风量。

通风设备的作用是将热空气均匀分布到每个烤房,以达到均匀烘烤的效果。

2.控制烤房的温度和湿度:密集型烤房可以采用温湿度控制系统,根据物料的烘烤需求,调整烤房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烘烤效果非常重要。

3.调整烤房的烘烤时间:密集型烤房的烘烤时间可以根据物料的烘烤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烘烤时间越长,产品的烘烤效果越好,但是也会增加能源消耗。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物料的烘烤要求和能源成本进行权衡,确定适当的烘烤时间。

4.定期维护和清洁:密集型烤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烘烤效果。

维护和清洁工作包括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清洁烤炉的内部和外部,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部件等。

三、密集型烤房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密集型烤房进行烘烤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安全问题:密集型烤房涉及到高温和电气设备,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事故。

2.烘烤质量:密集型烤房可以提高烘烤效率,但也会增加烘烤负荷。

需要根据物料的烘烤要求和设备能力进行合理的搭配,以保证产品的烘烤质量。

3.能源消耗:密集型烤房在提高烘烤效率的同时也会增加能源消耗。

需要根据能源成本和烘烤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环境污染:密集型烤房通常会产生废气和废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的烘烤技术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

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

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

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

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

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

室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

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

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

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

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

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

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

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

当室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温度。

而当室湿度过大时,可打开排湿门降低室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集型烤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密集型烤房的种类已经较为齐全,从所用燃料看,有烧煤、烧油、烧天然气的;从气流方向看,有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从装烟方式上看,有烟夹式、烟箱式、网栏式等等。

虽然种类不同,型号各异,但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密集型烘烤设备,主要由装烟室和热风发生室及温湿度监控装置等部分组成。

装烟室包括密封围护结构、装载烟设备、分风回风道、排气窗,等等;热风发生室由燃烧炉、热交换器、风机等部分组成;温湿度监控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监控板。

该烘烤设备的工作原理是:燃料(煤、油、汽)在燃烧炉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流经热交换器,散热、加热由风机抽动而流经散热管四周的空气。

热空气由风机压入装烟室内的分风装置,均匀分散后流经烟层,加热烟叶,促进烟叶变化,并蒸发和带走烟叶水分,经排气口排出,使烟叶干燥;或者在不排湿时,热空气流经回风道,再回到热风发生室,重新加热后又进入装烟室,实现热风循环利用。

安装在监控板(箱)上的微处理器,接收从装烟室内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与设定的程序比较计算后,再向燃烧器发出信号,指示点燃油升温或关闭而稳温;若是烧煤,则是启动加煤装置和鼓风机烧火加温或停止助燃而稳温;若是热水供热,则通过启动或关闭水泵而调温。

湿度控制也是接受装烟室内的湿度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计算后,开启和关闭进排风门来实现。

1.装烟室
装烟室大小据装烟容量而定。

一般内径长5~9m,宽1.8~2.7m,净面积约11~25 m2。

装烟2~3层,分一路(仓)和两路(仓)两种类型。

其高度,从装烟室进风口地面算起,一般为2~3m。

调查结果表明,2.4~2.7m,长7 m左右,高3m ,两路三层的装烟室,一般可装烤鲜烟叶2000~3000kg,操作方便,比较适用。

装烟室在建筑上的要求与一般烤房基本相同,但由于它只装2~3层烟,建造得比较矮。

因采用机械强制通风,风速和风压都较高,对装烟室的密闭性能要求较高。

屋顶、墙壁、门、窗一定要保证严密不漏气,防止漏失大量的热量和湿气。

装烟室的地面以上20~40 cm高处设置分风板,分风板和地面形成进风道,进风口与热风炉相通,而在装烟室顶部设置一个回风口和热风炉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热风循环系统。

气流下降式烤房则相反,在装烟室顶板以下20~40 cm高处设置
分风板,分风板和顶板形成进风道,进风口与热风炉相连,而在烟层下面热风室壁上开设回风口,形成热风循环系统。

此外,还在热风室正面或侧面设置1~2个密封性能好的观察窗。

2.热风发生室
密集型烤房依靠热风发生室产生的热风供热。

热风发生室是密集型烤房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热风发生室主要有烟管式和风管式两种,而以烟管式使用较多。

热风发生室一般由燃烧炉、热交换器(烟管)和风机三部分组成。

因燃料不同,燃烧炉又分燃煤炉,燃油炉和燃气炉。

热交换器由3~4层来回式呈“品”字形排列圆型钢管所组成。

为提高热交换面积和热效率,多采用悬空式结构。

这样,燃料在燃烧炉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经热交换器换热后,由烟管末端进入烟囱排出室外。

风机置于热交换器上方,将循环空气加压穿过热交换器,吸收烟气的热量升温后,从进风口进入装烟室。

为了节省燃料,前几年国外的燃气炉,不用热交换器,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空气混合后直接进入装烟室。

这样,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烟叶中的生物碱反应,产生大量的有害物(亚硝胺)。

为降低有害物质,这两年又把这种直燃式供热改为经热交换器间接供热。

无论采用那种热风发生室,在设计和使用时,都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热能利用率:①创造条件使煤燃烧完全,提高热效率。

例如燃煤炉采用机械鼓风助燃,空气和燃料混合均匀,使煤燃烧完全。

燃油炉和燃气炉主要是调节好助燃空气进气量,助燃空气不足或过多都会使油气燃烧不完全,降低热效率。

②加大热交换器的对流传热面积,强化传热过程,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尽量减少无效的热量损耗,充分利用热量。

例如把燃烧炉改为悬空式,使火炉全部暴露于循环空气中,加大了炉体本身的散热面积,也充分利用了热能。

同时还要注意热风室的密闭和隔热,防止热量外传。

3.通风排湿设备
密集烤房采用机械强制通风,确定烤房的需风量和促使风速均匀是通风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烤房风量不足,烟叶干燥不均匀,局部地方还容易烤成烂烟;若风量过大,则烟叶脱水干燥过快,易出青黄烟,影响烟叶的内在质量。

因此,装烟室的风量要适宜,并由此来选择排风量适宜的风机。

通过各地的试验与调查,一般认为,当采用烟夹装夹烟叶,装烟密度为一般烤房的3~4倍,装烟室的需风量,每1m2地面应达到900 m3/h,才能保证烟叶干燥均匀一致。

根据上述需风量选择风机时,还要考虑系统阻力和风量损失。

循环空气在流经热交换器(烟管)和燃烧炉时,局部阻力较大,在循环过程中也要克服沿途的系统阻力,这都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造成通风量的损失。

部分调查表明,四层烟管错开排列时,风量损失约占总
风量的25 %左右。

因此,为保证装烟室有足够风量,风机的通风量应比实际需风量大25%左右。

热风发生室结构不同,风机的风量损失亦不相同,最好通过试验测定来确定。

在通风量损失的同时,风压也有一定损耗,但损耗不大,一般认为风压损耗不超过10mm 水柱。

风机的静压在10 mm水柱以上,就能满足使用要求。

密集型烤房要求大风量和低
风压,一般选用轴流式风机,较为经济。

在保证风量、风压的前提下,重点要考虑使装烟室内风量分布均匀,通常采用两项措施:一是建风道,上盖多孔分风板。

一般装烟室下部建20cm高的风道,上盖多孔分风板。


风板的孔洞总面积大多认为应占装烟室平面的25~30%为宜,从近年来对部分进口密集型烤房的试验和观察来看,以分风板的孔洞总面积略小于从热风室进入装烟室的进风面积为好;二是在风道进口处设“八”字形分风装置,向装烟室两侧分风,克服风道进口两侧风力较弱的弊端。

进风排湿口的设置。

密集型烤房的进风排气速度比自然通风烤房大得多。

需排湿的时候,自控装置自动开启新鲜空气进风门,风机工作产生的负压把新鲜空气大量吸入,经热交换器加热后通过进风道进入装烟室,由于进风门开启使回风口同时关闭或吸风力减小,使装烟室内压力增加,该压力推开活动排湿风门,使湿空从排气口排出。

因此,进风口的设置通常有两种:一是进风口和回风口垂直,共用一个风门,开启进风门时,就关闭了回风口。

二是进风口和回风口相对,开启进风门时,没有同时关闭回风口,回风口吸风力减小而促使湿汽从排湿口排出。

排湿口的设置则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回风口两侧各开一个20~40 cm见方的排气口,回风口关闭时湿汽自动从排湿口排出;第二种是开在装烟室门的上面,安活动风门,回风口关闭时,装烟室内的压力推开活动风门排湿;第三种是气流下降式烤房,排湿口开在装烟室下部两侧。

4.装夹烟工具
密集型烤房大多采用烟夹和烟箱装烟,具有装烟多,工效高,减轻劳动力强度等优点。

烟夹大多用钢铁或铝合金制造成两个扁宽形“U”字框架,其中一个容纳烟叶,另一个上面有一排钢针,烟叶放好后,把带钢针的框插压到另一个框上,来夹住烟叶,两端用卡子卡住即可。

烟箱多为长方形的“大网箱”,长度和装烟室内宽相一致。

宽50~60cm,高2.1m左右,相当于装三层烟的高度。

底部四角用四个铁轮支撑。

装烟时烟箱平卧,烟叶随机抖匀放入烟箱内,装满达到特定重量时,盖上网盖,插入金属针固定烟叶。

然后用提升机把烟箱竖直推入装烟室即可。

在国外,烟箱装烟往往和田间机械采收相结合,机械采收的烟叶通过皮
带传输入烟箱内。

在美国也有固定的装烟设备,烟箱放置在电子称上,从田间采回的烟叶放到输入装置上充分抖匀后才送入烟箱,达到规定重量后自动换箱。

5.自控装置
现在的密集烤房一般都设计安装干湿球温度自控系统,有的还安装了烘烤程序控制系统,把数套烘烤工艺录入控制系统,烘烤时根据鲜烟叶的素质选择相应的烘烤工艺,控制系统接收从装烟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经过与设定的程序比较计算后,再发出信号,实现温湿度的自动化控制,实现烤烟烘烤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