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是指在建筑墙体中出现的裂缝,可能会给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建筑材料问题、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建筑结构设计缺陷等。
解决墙体裂缝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造成墙体裂缝的常见成因包括:
1.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质量不良或者施工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例如,水泥的配比不合理、墙体砌筑时未按规范进行加固等。
2. 地基沉降:地基土质松散或者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使墙体发生裂缝。
3. 温度变化:气温的突然变化或者持续高温会导致建筑材料的膨胀和收缩,造成墙体裂缝。
4. 建筑结构设计缺陷:建筑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如梁柱连接处设计不当、墙体上的应力集中等,也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为了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发现裂缝问题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问题恶化。
2. 墙体加固: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裂缝处加固钢筋或者设置局部加固材料。
3.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措施,如加固地基、填土加固等方式。
4. 使用优质建筑材料:在新建或者维护建筑物时,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问题。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材料、地基状况、温度变化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建筑质量。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墙裂缝是指墙体出现的裂缝现象,一般分为结构裂缝和装饰裂缝两种。
结构裂缝主要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原因导致,而装饰裂缝则是由于装饰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等问题引起。
下面将就墙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墙裂缝的原因1.结构设计问题:墙体梁柱的纵横向承载能力不均衡,导致墙体的应力分布不均,从而造成裂缝的产生。
2.施工工艺问题:墙体的施工工艺不规范,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均、水泥砂浆的比例不合理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3.土壤问题:地基土壤的不均匀沉降或土质松软等问题,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不均匀,从而出现墙体裂缝。
4.温度变化问题:墙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由于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墙体产生应力,从而引发裂缝。
5.地震和风力影响:地震和风力的作用会对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应力,从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二、墙裂缝的防治措施1.结构设计合理:在建筑物的初期设计中,要根据地基土壤条件和地震等因素,合理设计墙体梁柱的结构,确保墙体的承载能力均衡,减少裂缝的产生。
2.施工工艺规范: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规范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如振捣均匀、水泥砂浆配比合理等,确保墙体的质量。
3.土壤处理:在建筑物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可以采取加固或改进土壤的方法,确保地基土壤的均匀沉降,减少墙体的沉降不均匀。
4.温度控制:在墙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合理控制墙体的施工时间和温度,避免太大的温度差引发裂缝。
5.防震和防风措施: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地震和风力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震和防风措施,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三、墙裂缝的修复方法1.填补方法:根据墙体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适当的填缝材料进行填补,如水泥砂浆、聚合物填缝剂等。
2.加固方法:对于比较严重的墙体裂缝,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安装加固板、钢筋网等,提高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裂缝处理: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对墙体裂缝进行处理,如清除裂缝周围的杂物,清洁裂缝面,增加裂缝填补的粘结力和密封性。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高层住宅墙体裂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着住宅的美观,更可能对房屋的结构安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因此,深入分析高层住宅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住宅墙体裂缝的原因1、设计不合理在高层住宅的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墙体的受力情况、温度变化、材料特性等因素,就容易导致墙体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
例如,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过大,没有设置合理的伸缩缝,当温度变化时,墙体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无法得到释放,从而引发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地基不均匀沉降,就会使墙体受到额外的应力,导致墙体开裂。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质条件复杂、基础设计不合理、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在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地基土的压缩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3、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是导致高层住宅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砌筑墙体时,灰缝不饱满、砖块之间的粘结不牢固;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在墙体抹灰时,没有分层抹灰或者抹灰层太厚,都会使墙体容易出现裂缝。
4、材料质量问题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也是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砖块的强度不足、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防水材料质量差等。
这些质量问题会使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
5、温度变化由于高层住宅墙体的表面积较大,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在夏季,墙体表面温度较高,而内部温度相对较低,产生温度梯度,导致墙体膨胀不均;在冬季,情况则相反,墙体收缩不均。
这种反复的温度变化会使墙体产生温度裂缝。
6、地震等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建筑物产生剧烈的振动,导致墙体受力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裂缝。
虽然地震等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在高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到抗震设防的要求,以减少灾害对墙体的破坏。
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措施

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措施一、产生原因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全部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是斜向的,且多发生在门窗洞口上下。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
由于屋盖系统温度变化会使砖墙产生裂缝,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因不均匀收缩产生裂缝,或由于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也会产生裂缝。
3、干缩裂缝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砌块、水泥砖、灰砂砖等砌体材料会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产生收缩变形。
在含水率降低的过程中,若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水分散失过快过急时,变形将不均匀,甚至突变,这时将会引起较大的收缩变形,而引发墙体裂缝。
这类变形裂缝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程度也比较严重。
4、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水泥类砌块墙体存在着普遍的裂缝渗水现象,砌块的湿胀干缩尤其在外墙表现得相当明显,当砌块的干燥收缩率较大时,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砖的质量不合格,砂浆强度不够,这些都会造成整个砌体的强度不够。
当砌体质量较差,砌体灰缝饱满度不当时也会影响到砌体的强度。
而这些都可能在砌体结构中产生裂缝。
5、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当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砂浆稠度过大,吸水后干缩、砂浆不饱满或砂浆稠度不够时,会在平拱砖过梁处产生沿砖缝斜向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砌筑工人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意识不高及承包商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墙体裂缝。
6、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基础设计不合理或钻探不到位,导致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因考虑资金问题而屋面不设计保温层,导致屋面结构层与墙体之间易产生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变差而产生裂变;承重墙体的材料设计强度不足,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应力裂缝;后填充起围护结构的非承重墙体,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浆溶开裂。
墙体裂缝的原因及修补方案

墙体裂缝的原因及修补方案墙体裂缝是指墙面出现的裂缝,一般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设置和运用、施工质量和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所产生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墙体裂缝原因及修补方案。
一、常见墙体裂缝的原因:1.建筑物自身沉降:建筑物自身存在倾斜或沉降问题,导致墙体承受不均匀的力量,从而产生裂缝。
2.地基问题: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地面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土壤膨胀和收缩,会对墙体施加压力,导致墙体裂缝。
3.温度变化:气温的变化会导致建筑物扩张和收缩,过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墙体的裂缝。
4.水分问题: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水分积聚,会导致墙体材料膨胀,随着水分的消失,墙体收缩,产生裂缝。
5.结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缺陷、不良施工工艺等都可能导致墙体承受不均匀的压力,产生裂缝。
二、墙体裂缝修补方案:1.补漆法: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特殊的墙面补漆材料进行修复。
先将墙面裂缝进行清理,然后使用补漆材料填补裂缝,待完全干燥后,可以进行整体的墙面刷漆。
2.胶水法:对于较深的裂缝,可以使用专业的墙体填缝胶进行修复。
首先将裂缝内部进行清理,然后使用填缝胶填补裂缝,使其充分填满,在填缝胶干燥前进行修整和抹平,待干燥后,可进行表层的装饰。
3.外部加固法:对于较大和较严重的裂缝,需要进行外部加固修复。
首先对裂缝进行清理,然后在墙体外部开设修复口,进行加固处理。
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加固或加固钢板等方式,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4.补强法:对于部分负载墙体裂缝,可以采用补强加固的方法进行修复。
使用专用墙体加固材料,将其贴附在墙体裂缝附近,以增加墙体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5.防水处理:若裂缝是由于水分问题导致的,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首先找出水分渗透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如加装防水层或进行防水涂料处理,以免水分再次侵入造成裂缝。
三、预防墙体裂缝的方法:1.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在施工前充分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选择质量好、稳定性强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墙体裂缝的概率。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加强监测与检测
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等 手段,对墙体进行实时监 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问题。
03
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设计阶段预防措施
考虑结构安全
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充 分考虑结构安全性,确保 墙体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 形成原因及治理措 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墙体裂缝形成原因 • 墙体裂缝治理措施 • 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 工程实例分析
01
墙体裂缝形成原因
材料原因
材料质量不良
使用低质量材料,如水泥、沙子 等,可能导致墙体强度不足,易 开裂。
材料不匹配
不同材料收缩系数、膨胀系数不 同,搭配使用时可能引起开裂。
04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一:某住宅楼墙体裂缝成因及治理
裂缝描述
该住宅楼的墙体出现了明显的垂直裂缝,主要分布在承重墙和剪力墙上。裂缝自楼板以上 约1m处开始出现,向上延伸至约2m处后逐渐消失。裂缝宽度约为1mm,局部区域有渗 水现象。
原因分析
经过现场勘查和检测,发现裂缝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 不密实,导致墙体强度不足;2)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导致墙体干缩 裂缝。
工程实例三:某公共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治理
01
裂缝描述
02
原因分析
03
治理措施
该公共建筑的墙体出现了多条水平裂 缝,裂缝宽度在2-5mm之间,主要分 布在剪力墙上。裂缝自楼板以上约 1.2m处开始出现,向上延伸至约 2.5m处后逐渐消失。裂缝局部有渗水 现象。
经过现场勘查和检测,发现裂缝主要 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施工时 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导 致墙体干缩裂缝;2)墙体材料选择 不当,导致墙体强度不足。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住宅小区,墙体出现大面积的 裂缝,主要集中在横梁与墙体接
缝处。
案例二
某商业大厦,外墙出现不规则的 裂缝,影响建筑外观和保温性能
。
案例三
某办公楼,内部隔墙出现细微裂 缝,导致室内装修受影响。
成功防治案例解析
案例一解析
通过优化横梁与墙体的接缝设计,加强施工质量 控制,成功避免了裂缝的产生。
03
墙体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施工因素
施工方法不当
如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墙体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裂缝。
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如砂浆配比不当、搅拌不均匀、使用低质量材料等,影响墙体施工质量,引发裂 缝。
材料因素
材料质量不合格
如使用低标号水泥、过期水泥或砂石 含泥量高等,导致墙体强度不足,容 易产生裂缝。
结构性裂缝
总结词
由于房屋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的 墙体裂缝。
详细描述
结构性裂缝通常出现在房屋建筑 物的承重结构部位,如梁、柱等 ,由于结构承载力不足或过大, 导致墙体开裂。
非结构性裂缝
总结词
除温度、沉降、结构性原因之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 。
详细描述
非结构性裂缝通常包括装修材料收缩、施工不当等原因引起 的墙体开裂,这类裂缝通常不会对房屋结构安全造成影响, 但会影响房屋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形成原因 及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引言 • 墙体裂缝的类型与特征 • 墙体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 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 墙体裂缝治理的新技术与新材
料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引言
土木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木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墙体裂缝对各方面都有负面影响,其中墙体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最大。
这将导致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
因此,我们应重视这一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墙体出现裂缝。
关键词:工程;墙体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前言墙体裂缝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墙体裂缝问题。
1墙体裂缝1.1基础设置不均匀引起的裂缝建筑物完工后,基础下沉到一定程度,但如果在施工初期基础不均匀,建筑物完工后,会导致承载压力过大,导致地下基础不断下沉,导致墙体破坏。
如果产生更大的张力,这将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一般来说,这些墙体裂缝从墙体底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使墙体裂缝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这些裂缝通常不会在建筑物竣工后很长时间内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的数量和宽度逐渐增加。
1.2温度系数温度也是导致墙体开裂的关键因素。
如果我们不考虑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墙体表面就会出现裂缝。
温度裂缝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裂缝之一。
它们经常出现在不同材料的切割区域。
众所周知,每种材料都具有物理性质。
由于热膨胀和冷缩的物理性质,由于温度的影响,导致建筑结构系统中使用的材料发生变化,或者由于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导致建筑墙体表面隔热措施失效施工过程。
这会导致材料不断上升和收缩,从而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此外,在凝固和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但热量无法释放,只能在墙体内外持续累积,导致墙体内温度与墙体表面温度之间存在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拉伸应力。
在拉应力作用下,墙体逐渐开始产生裂缝并相应扩展。
此外,冷却过程中会出现裂纹,这是由部件因素引起的1.3其他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不合格,导致墙体漏水,外墙的水泥块会产生湿胀和干缩。
如果砌块干缩严重,墙体会产生裂缝。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施工管理松懈和在施工过程中随意选择材料,墙体出现裂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摘要:墙体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上似乎是一个通病,虽然有些裂缝很细小,但由于不知是何原因,往往认为是结构出现问题,造成心理阴影,且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因此,如何减少及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是房屋建筑工程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墙体裂缝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许多高档住宅、别墅应运而生,更有那网络上盛传的“豪宅”,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但是,所有这些,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带给大家些许遗憾,因为有些墙体不经意地会出现裂缝,虽然有些裂缝很细小,但由于不知是何原因,认为是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心理阴影,且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给居住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因此,如何减少及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经过学习相关资料及多个项目工程的教训总结,现将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浅析如下。
一、墙体裂缝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墙体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设计不当、材料不良、施工质量低劣、地震及机械振动造成的裂缝,此类裂缝比较容易观察和判别。
最常
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但也有因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的裂缝,则其危害性往往严重。
现将墙体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温度变形
1.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大的约束。
如平顶砖混结构顶层砖墙因日照及气温变化和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屋盖与砖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的裂缝,位置多在两端顶层墙体上。
2.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
如房屋长度太长,又不设置伸缩缝,造成贯穿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位置常在纵墙中部。
3.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约束。
如北方地区施工期不采暖,砖墙收缩受到地基约束而造成窗台及其以下砌体中产生斜向或竖向裂缝。
4.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
如较长的现浇雨蓬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
1.地基沉降差较大。
如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两端沉降大于中间时,产生倒八字裂缝;地基突变,一端沉降较大时,产生竖向裂缝。
2.地基局部塌陷。
如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体,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缝。
3.地基冻胀。
如北方地区房屋基础埋深不足,地基土又具有冻胀
性,导致砌体裂缝。
4.地基浸水。
如填土地基或湿陷黄土地基局部浸水后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纵墙开裂。
5.地下水位降低。
如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因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附加沉降导致砌体开裂。
6.相邻建筑物影响。
如原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造成原有建筑产生附加沉降而裂缝
(三)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
1.抗压、抗弯、抗剪、抗拉强度不足。
如中心受压砖注的竖向裂缝;砖砌平拱抗弯强度不足产生竖向或斜向裂缝;挡土墙抗剪强度不足而产生水平裂缝;砖砌水池池壁沿灰缝的裂缝。
2.局部承压强度不足。
如大梁或梁垫下的斜向或竖向裂缝。
(四)设计构造不当
1.沉降缝设置不当。
如沉降缝位置不设在沉降差最大处;沉降缝太窄,高层房屋沉降变形后,低层房屋随之下沉砌体受挤压而开裂。
2.建筑结构整体性差。
如混合结构建筑中,楼梯间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不闭合而引起的裂缝。
3.墙内留洞。
如住宅内外墙交接处留烟囱孔影响内外墙连接。
使用后因温度变化而开裂。
4.不同结构混合使用,又无适当措施。
如钢筋混凝土墙梁挠度过大引起墙体裂缝。
5.新旧建筑连接不当。
如原有建筑扩建时,基础分离而新旧砖墙砌成整体,使结合处产生墙体裂缝。
6.留大窗洞的墙体构造不当。
如大窗台墙下,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
(五)材料质量不良
1.砂浆体积不稳定。
如水泥安全性不合格,用含硫量超标的硫铁矿渣代砂引起砂浆开裂
2.砖体积不稳定。
如使用出厂不久的灰砂砖砌墙,因收缩不一致较易引起裂缝。
(六)施工质量低劣
1.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
如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茬,或不放拉接钢筋,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
2.砌体用断砖,墙中通缝、重缝较多。
3.留洞或留槽不当。
如某工程在500毫米宽窗间墙留脚手眼,而导致砌体开裂缝。
(七)地震和工程振动
1.地震。
如多层砖混结构宿舍在强烈地震下产生的斜向或交叉裂缝。
2.无下弦人字木屋架。
如顶层人字木无下弦屋架,在地震时产生水平推力,顶部墙体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顶层墙角在地震时出现角部
v形裂缝。
3.不均匀震陷。
如楼盖有圈梁,地震时一侧震陷较大窗间墙出现斜裂缝。
4.机械振动。
如某工程附近爆破所造成的裂缝。
二、墙体裂缝常见处理方法
日常工程施工中,杜绝墙体裂缝的困难很大,有时即使严格按照规范施工,也很难保证砌体不出现裂缝,这就要求从结构、材料、施工等环节入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设计、施工,一旦裂缝出现,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确保处理工作的安全实施。
当产生墙体裂缝时,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固补强法:一般是由于墙体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墙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用于砖柱或小墙肢, 把角钢锚固在砖柱的两侧,把原有的水泥砂浆面层剔凿,重新抹上一遍,使角钢与砖柱形成一个整体;
2.钢筋网修补法:对于墙体中较多裂缝,但不影响墙体的刚度,可以先在墙体裂缝处用钢钉镶上钢丝网, 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涂抹、找平;
3.填充材料法:对于一些裂缝,经过几个冬夏季交换,裂缝的宽度不再变化,可采用环氧树脂与水泥砂浆,用一定的比例配成水泥砂浆胶,堵在裂缝处,然后再用水泥砂浆加107胶抹裂缝表面与原面层找平;
4.新旧墙体连接时,沿新旧墙体两侧沿高度每隔五皮砖剔凿一道长1米、深10毫米的灰逢,埋入2 φ 6 的钢筋,钢筋的端部加直钩,直钩伸入砖墙竖缝中,然后,用1:2膨胀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前应将新旧墙体裂缝处用水湿润,再用水泥砂浆将缝修补平整,并按时浇水养护;采取以上措施处理后,实践证明墙体裂缝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墙体裂缝预防措施
墙体裂缝一旦出现,有的虽然不至于对工程结构造成影响,但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工程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绪。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墙体裂缝,从墙体裂缝的产生原因不难看出,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就会控制裂缝的产生,目前普遍采用的预防措施有:
(一)设计措施
1.为了防止因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裂缝,可按规范规定的房屋长度设伸缩缝,同时综合考虑房屋的使用功能,布置施工顺序,同时应避免楼盖错位,一般情况下,宜在房屋平立面变化处设伸缩缝,缝宽为30毫米,缝中填沥青麻丝。
2.构造柱除了按抗震要求设置外,在女儿墙上适当设置构造柱,一般根据开间设置,间距一般不超过2米。
3.砌体在墙体转角、交叉与构造柱相连处,墙体筋沿墙体之高度间距1.0米设加强筋两根,同时还要考虑到温度应力引起的抗剪强
度及变形方面考虑, 确定砌体材料砂浆标号。
一般外墙体特别是两端宜用370毫米厚砌体且砂浆标号不小于m5.0;
4.构造柱之间,女儿墙顶部加钢筋混凝土卧梁压顶,使之与砌体混凝土浇筑连接成一个整体,砌体被包在上下梁、两侧有柱的局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