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杠杆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公开课_1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公开课_1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十一章第一节内容,它既是前面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面其它简单机械内容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相当重要,本节学习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理解杠杆及杠杆五要素,二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三是介绍生活中的杠杆。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水平,而且他们对生活中的杠杆有一定了解,例如剪刀等,但他们对杠杆的理解比较肤浅、片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观察、讨论、猜想、探究,又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并能准确找出五要素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实行简单的计算3、会对杠杆实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进而归纳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提升探究的乐趣。

2、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杠杆,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杠杆五要素、力臂画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会分类难点:力臂的画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用具杠杆、铁架台、钩码、剪刀、钢丝钳、指甲刀、核桃夹、手机支架、鱼竿、镊子、筷子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完美的体现了物理学中威力巨大也十分具有魅力的杠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杠杆。

(二)精讲点拨(过度)请看大屏幕,这些都是杠杆,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谁来说?(学生答)它们都能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上台指给大家看)(总结)原来这些杠杆都是静止的,现在动起来了,说明受到了力的作用,杠杆的定义就有了,杠杆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注意是硬棒,软的易变形。

看桌面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找出杠杆,以这样的句式来告诉我——某物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手指示一下)转动的硬棒,所以某物体就是杠杆。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杠杆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杠杆
• 2.正确判断阻力的方向! • 3.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_垂__直__
距离!
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你知道吗?
●什么叫杠杆平衡? 在力的作用下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你思考了吗?
●如何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原因: A、便于方便读出力臂的长度; B、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F1·L1 =F2·L2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 阻力的几分之一)
杠杆的平衡条件
• 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 • 杠杆平衡条件是古希腊学者
阿基米德发现的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 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杠 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L1 L2
·
⑴左右力臂L1:L2=____?
⑵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 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杠杆____(填“能或 不能”)平衡? _____边下降?
例1:在已平衡的杠杆两边分别挂上不 同数量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杠 杆仍然平衡,如图,则:
⑶若使杠杆再次平 衡,可在 ___边 的钩码下再挂 ___ 个钩码?
拔图钉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 杆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 撬动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道钉撬
杠杆的特征
• 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之为杠杆 • 杠杆:直的?弯的? • 固定点:在哪儿?
F1 动 力
L1
动力臂
F2
支点
O
L2 阻力臂
阻 力 F2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

杠杆----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杠杆----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支点 动力 阻力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
图中的0点.
F1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
l2
中的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
图中的F2
O

l1
力的作用线
F2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 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阻力臂短 只要用较小的力, 就能把坚硬的金属片剪开.
动力臂长
园艺师使用的剪刀
园艺师使用的剪刀有很多种,
如修整冬青树的剪刀
剪花枝的剪刀
调查一下
它们各有特点.请你调查一下,园艺师使用了哪些剪刀?它 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
习题
例题
据报道,一位物理老师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 一头大象的质量.在称象过程中,他还用到了吊车铁笼和 一根很长的槽钢等辅 助工具,如图 11-8(a) 所示
做一做
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你能直接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从 图11-1中选择合适的工具把图钉拔出来。
议一议
你是怎样拔出这枚图钉的? 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一种 方法更方便、省力?
生活中有许多任务都是用类似的方法完成的.观察图11-2, 指出图中的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杠杆
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 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 杆。为了解杠杆的作用,我们 先以螺丝刀撬钉子为例来认识 几个与杠杆有关的名词
习题
用弹簧测力计竖 直向下拉住槽钢 的另一端,使之再 次在水平位置平 衡
将大象引入铁笼
他首先将铁笼系于槽钢 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 钢上的悬吊点移至0点时, 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测 得OB=7cm.

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杠杆(课件)1讲解

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杠杆(课件)1讲解

多远处才能使扁担平衡?
L=1.8m
分பைடு நூலகம்:人肩挑处是 扁担的支点O,前 后两货物的重分别 为动力和阻力,要 求的肩处离前端的
距离是动力臂。
L1 O L2
F1=G1=600N F2=G2=200N
已知:L = 1.8m F1= 600N F2=200N
求 :L1=? 解 :根据L1+L2=1.8m得出
L2=1.8m-L1-----(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将(1)代入得 600N X L1=200N X (1.8m-L1) 解之得:L1=0.45m 答 :人肩应挑在离前端0.45m处才能使扁 担平衡。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o L2
L1
F2
F1
手动抽水机
生活中的杠杆
撬棒 起子 天平
缝纫 铡刀 手动
机脚
抽水
踏板



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动力臂 〉阻力臂)




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动力臂〈阻力臂)

等臂杠杆
O
动力臂l1
F1
F2
杆天 的平 典是 型等 应臂 用杠
动力臂=阻力臂
已知:F1=1000N F2=3000N L1=1.5m 求 :L2=? 解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L2=F1L1 / F2 =(1000N X 1.5m) / 3000N
=0.5m 答 :它的阻力臂为0.5m.
想一想
一根轻质扁担长1.8m,前后两端分别挂上
重600N和200N的货物,问:人肩应挑在离前端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科版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科版
杠杆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
任何复杂而先进的机械,都是由杠杆、滑 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一、杠杆的概念
1 . 固定点
2 . 绕固定 点转动
转在 动力 的的 硬作 棒用
•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 A、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 画的一条直线。
• B、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 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 • 若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是作用
的方向改变,力臂是要改变的。
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3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200)N的物体。
科版

o L2
F1
L1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F2
o L2
L1
F2
F1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F1
L1 O
L F 2 2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L1
F1
L2
O
F2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F2
l1


F1
l2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杠杆平衡的条件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杠杆的平衡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或绕支点作匀速转动时,都叫做杠 杆平衡。
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定律》苏 科版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杠杆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杠杆

O
F2
F1 l1
l2
O
l2
F2
l1
F1
活动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
活动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设计实验: 请阅读课本P3“学生实验”部分1、2两点,并思考 下列问题:
问题1 实验前,杠杆应在哪个位置平衡,如何调节?
问题2 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1.力臂一定是在杠杆上吗?
2.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之 和一定等于杠杆的长吗?
l1
l2
l2
l1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活动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活动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问题: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位置 静止,现仅改变F2的方向,问F2的力臂是否改变?
11.1杠杆(1)
如东县实验中学 刘冬梅
活动1 认识杠杆 F
O
在力的作用下 共 固定点(点O) 同 点 转动
硬棒
O F
F
O
活动1 认识杠杆 杠杆: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问题: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吗?
活动1 认识杠杆 杠杆: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问题:根据刚才的观察判断,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活动2 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点0)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F1
O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说明: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 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F2
活动2 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问题:大人可以把小孩翘起,那么小孩可以把大人 翘起吗?可以怎么做?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杠杆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杠杆

实验次数 1 2 3
动力F1/N
2 5 10
动力臂l1/m
0.15 0.08 0.1
阻力F2/N
3 10 5
阻力臂l2/m
0.1 0.04 0.2
Hale Waihona Puke ④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 力臂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动力动力臂 阻力
次数 F1/N l1/m
F2/N
1 2 0.15
还有其他假设吗?
F12+L12=F22+L22 F13+L13=F23+L23 ……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调节杠杆两端 的螺母,使杠杆在 不挂钩码时,保持 水平并静止,达到 平衡状态。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 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是杠杆两 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量。
G F
提示
小结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支. 点杠(O杆)的:五杠要杆F素绕1L:着1=转F动2L2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 的距离。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4) 进行实验:
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螺母
螺母
➢杠杆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杠杆向左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右调。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
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然后把 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L2
L1
F2
F1
③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 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1杠杆课件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1杠杆课件

学生练习展示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 米德曾宣称:“给我一 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 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 地球。”
找支点
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 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
标垂足,标力臂
练习:巩固力臂的画法
❖ 例题:请把下图中的支点与力臂画出来。
(1)
A
F1 O
B
L2
L1
F2
(3)
强调注意
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 2.力的作用线是一条直线,没有方向。 3.力臂和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且力臂的长度应该用大括号 标记;垂直的地方应有垂足;支点处用O标记。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论语 魏灵公>>
人与机械
11.1杠 杆
认识杠杆
1、尝试用羊角锤拔钉子 2、尝试用工具镊子、取出瓶内的 玻璃球 3、尝试用起子其瓶盖
想一想:以上过程的共同共同特点是什么?
F2
杠杆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称做 杠杆
举出日常生活中其它杠杆的实例来?
判断下列实例是杠杆吗?
撬棒
跷跷板 压水井把
方法:根据杠杆定义判断Fra bibliotek拓展知识:人体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 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肘关节是支点。
当你抬脚跟的时候,是脚跟后面 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支点, 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实际上是 一个杠杆(如图),这时肌肉的拉 力比体重要小。
杠杆的这些概念很重要!
动力
思考:什么是力臂呢?
力臂怎样来画?
阻力
动力臂
支点
阻力臂
动力 作用线
阻力 作用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呢? 是不是 在其他位置不是平衡状态? 在其他位置只要处于静止状态,也是平衡状态。
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可在杠杆上直接读取
2、我们用钩码分别挂在杠杆两侧,即动力和阻 力在支点两侧,那动力和阻力能否在支点的同一 侧呢?也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
(2)画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作力作用线
l1
的垂线。
l2 O F2
F1
动动手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O F1
F2 O
F1 F2
“想一想”: 通过刚才的画图,你能找到画杠杆五个要
素的巧妙方法吗?
(1)先找到支点 (2)再找到动力和阻力
(3)最后画力臂
你发现两个力的方向有何特点呢? 若支点在杠杆的中间,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若支点在杠杆的一端,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活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想一想”:如图,大人被小孩跷起来了,为什么? 如果大人要把小孩跷起来,应该怎么做呢?
“做一做”:如图1是实验室里所用的杠杆。在图2中
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L1 LO2
图1
F1图2 F2源自2、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时,我们 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右图,杠杆是否处 于平衡状态呢?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动力×动力 阻力 阻力臂 阻力×阻力
序号 F1/N L1/m 臂/N·m F2/N L2/m
臂/N·m
1
2 3
“分析、得出结论”: 3、杠杆平衡条件: (1)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表达式: F1 ?¨¢L1=F2 ? (3)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羊角锤起钉子
钳 子 订书机
钓 鱼 杆
筷子

船 桨

托盘天平 独轮车
铡刀 铁锨铲士
开瓶扳手
O L2
F2
L1 F1
跷跷板
O
L1
L2 F2
F1
夹子
O
L2 F2
L1 F1
剪刀
O
F1 L1
L2 F2
羊角锤
F1
L1
O L2 F2
3.画力臂
(1)找支点;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
“猜想”: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实验”:
1、使用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数目不等的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分别作为动力 和阻力,调节钩码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别测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填入表格中 3、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操作,将 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1、杠杆:
(1)概念: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
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L2
O
(2)杠杆的几个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F1
L1
杠杆必须有支点,且支点必在杠杆上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F2
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杠杆上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力臂(L) :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