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玉米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玉米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玉米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玉米缺锌症状:
玉米缺锌,出苗后10d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

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

以后可以观察到老龄叶片脉间有失绿条纹,在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至黄白色带状失绿区,严重时以棕褐色大条斑状枯死;生长受阻,节间变短,植株矮小,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减产。

防治玉米缺锌的措施:
1施锌肥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氧化锌等。

施用方法:作基肥或追肥,一般用量为11.25~22.5g/公顷硫酸锌,可与酸性氮肥混合施用;浸种,硫酸锌浓度为0.1%~0.2%;根外喷施,幼苗期硫酸锌浓度为0.01%~0.05%,后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拌种用量为500g种子1~3g硫酸锌。

值得注意的是锌肥不能和磷肥混合使用。

2科学施用磷肥磷肥穴施、条施,即集中施用,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既提高磷肥利用率,又能降低磷与锌发生化学作用的机率,有利于发挥锌肥及土壤中锌的作用。

含磷肥料还可与农肥混合施用。

磷肥诱发玉米缺锌的诊断指标,一般认为植株体内的P/Zn比大于300时,会发生玉米缺锌症。

3增施农肥-农肥含有大量的有机态锌,而且有效性好,肥效期长。

增施农肥,能够满足玉米生长对锌的需要,同时,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使土壤中锌的有效释放。

实践证明,每公顷施150000~450000kg农肥可以消除玉米缺锌症发生。

1。

玉米缺锌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缺锌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缺锌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是一种常见的矿质元素缺乏症,会导致玉米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产量和品质。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缺锌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缺锌症状1. 叶片变黄:玉米缺锌时,叶片会出现黄化现象,且黄化从基部开始向叶尖扩散。

2. 叶片间绿色组织减少:叶片缺锌后,叶片间的绿色组织会逐渐减少,形成白色条纹。

3. 叶片形态异常:缺锌的玉米叶片会变形,变得短小、狭窄和卷曲。

4. 产量减少:由于缺锌,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受到限制,导致产量减少。

二、玉米缺锌的原因1. 土壤缺锌:玉米缺锌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缺乏锌元素。

常见的土壤缺锌原因有土壤酸度过高、钙、磷、镁等矿质元素过多,形成锌离子的络合物,导致锌元素难以被植物吸收。

2. 水分过多或过少: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玉米对锌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3. 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会影响锌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三、玉米缺锌的防治方法1. 施用锌肥: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及时施用锌肥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缺锌现象。

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氧化锌和螯合锌等。

2. 调整土壤酸碱度: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玉米对锌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纯碱等物质,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锌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3. 控制土壤湿度:玉米对锌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与土壤湿度有关。

因此,要控制土壤湿度,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

4. 种植锌高效品种:现在已经开发出一些锌高效品种,这些品种对锌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更强,种植这些品种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缺锌现象。

玉米缺锌是一种常见的矿质元素缺乏症,会导致玉米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及时施用锌肥,调整土壤酸碱度,控制土壤湿度,种植锌高效品种等措施,以防止玉米缺锌现象的发生。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之一,但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本文将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1. 缺锌的症状当玉米植株缺乏锌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叶片会出现黄化,主要集中在最年轻的叶片上。

这些叶片会逐渐变得白黄,并且出现叶缘烧焦的情况。

叶片上的叶脉也会变得黄色。

植株的生长速度会变慢,叶片太小和凋落也是缺锌的常见症状。

果穗上出现的粒细胞数量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2. 缺锌的原因缺锌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锌含量不足,或者锌在土壤中无法有效地被植物吸收。

锌在土壤中的活性较低,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了植物对锌的吸收能力。

土壤的pH值也会影响锌的有效性,当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时,会影响植物对锌的吸收。

3.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或治疗玉米缺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施用锌肥:根据土壤的锌含量和玉米植株对锌的需求,适当施用锌肥可以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锌,并提高植物的锌吸收能力。

常用的锌肥包括硫酸锌和螯合锌,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或土壤施用的方式使用。

-优化土壤pH值:通过调整土壤的pH值,可以提高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增强植物对锌的吸收。

对于土壤pH值过高的情况,可以施用硫辛酸等酸性肥料来降低pH值;对于土壤pH值过低的情况,可以施用石灰来提高pH值。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营养缺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同时综合考虑锌肥的使用量和施用时机。

施肥前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锌含量,从而调整施肥量。

-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可以促进土壤中锌的释放和吸附,提高植物对锌的利用率。

有机质的施用可以通过施用秸秆、绿肥、有机肥等方式进行。

-使用双作或轮作:通过合理的农作制度可以提高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双作或轮作可以减少土壤锌的累积和固定,从而提高植物对锌的吸收能力。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它不仅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主食,也为数以亿计的人口提供了生计。

近年来,水稻缺锌的问题日益凸显,给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为解决水稻缺锌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水稻缺锌的原因1. 土壤锌含量不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其中锌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微量元素。

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壤中锌含量较低,甚至缺乏锌元素。

这导致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充分吸收锌元素,从而引发了水稻锌元素的缺乏问题。

2. 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土壤的酸碱度对水稻的生长和锌元素的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土壤中锌元素的有效性降低,从而影响水稻对锌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这也是造成水稻缺锌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水稻品种选择不当水稻的锌元素吸收和利用能力与水稻品种有关,一些水稻品种对锌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锌元素的缺乏问题。

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也是很重要的。

4. 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不足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对土壤中锌元素的循环和释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不良的耕作方式和施肥管理方式会导致土壤微生物活动不足,从而影响土壤中锌元素的有效性,引发水稻缺锌的问题。

二、水稻缺锌的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水稻缺锌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施肥过程中,应适量添加含锌的肥料,尤其是选择一些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锌的含量,促进水稻对锌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3. 选用适宜品种4. 加强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也是预防水稻缺锌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农田管理过程中,应合理运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菌剂,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中锌元素的有效性,有效预防水稻缺锌的发生。

5. 科学耕作科学耕作也是预防水稻缺锌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合理安排农田种植结构,采取轮作和间作等措施,避免土壤中锌元素的累积和耗尽,从而预防水稻缺锌的发生。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许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锌症状。

本文将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1. 缺锌症状缺锌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是缺锌症状的一些特征:1.1. 叶片变白缺锌的玉米植株的叶片会变得比健康植株更加白化。

这是因为缺锌会导致玉米叶片中储存的叶绿素量不足,使叶片出现苍白的现象。

1.2. 叶片出现斑点缺锌的玉米叶片上常常会出现斑点。

这些斑点通常是黄色、褐色或白色的,而且形状不规则。

这是因为缺锌会影响叶片中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壁结构紊乱,出现斑点。

缺锌的玉米叶片可能会变得扭曲或变形。

这是因为缺锌会干扰植物的生长激素合成,导致细胞伸展和分化受到阻碍。

1.4. 生长停滞2. 防治措施玉米缺锌的防治有多种方法,这里列举几种主要方法。

2.1. 施用锌肥施用锌肥是治疗缺锌的最直接和最经济的方法。

农民可以向土壤中添加含锌的肥料,或者在植株叶面喷洒含锌的肥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用过多的锌肥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使植株缺氮。

2.2. 控制土壤pH值玉米生长所需的锌量与土壤pH值密切相关。

在pH值过低的酸性土壤中,释放的锌含量可能不足,而在pH值过高的碱性土壤中,锌会形成难溶的化合物,导致无法被玉米吸收。

因此,控制土壤pH值是治疗锌缺乏的重要方法。

2.3. 喷施海藻酸盐海藻酸盐可以帮助玉米吸收更多的锌,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植物的免疫力。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受到病虫害和其他压力时容易发生锌缺乏的地区。

2.4. 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锌吸收也有很大的影响。

玉米在高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佳,因为这些土壤中含有更多的微生物和其他活性成分,可以促进锌的释放和吸收。

因此,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治疗锌缺乏的重要方法之一。

结论玉米缺锌可能会对农户的产量和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农民应该及时识别缺锌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在水稻种植中属于高概率事件,诱因较多,是生理性障碍,在水稻种植期间一旦发生缺锌,就会限制水稻生长,导致移栽后不发棵,这种问题非常显著,甚至不返青,出现“坐兜”问题,不仅产量被影响,就连品质也保障不了。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缺锌的原因,以及科学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水稻缺锌原因分析土壤原因在水稻种植中,土壤作为基础元素,占据主要地位,同时也是缺锌的直接诱因。

如果土壤本身不具备条件,有效锌含量过低,那么就会连带水稻出现缺锌的现象。

通过检测缺锌土壤,可以得出结论,有效锌含量凡是不超过1 mg/kg,都会影响水稻生长。

另外,这种情况在碱性、低洼地区,比较常见,想必这和土壤积水后有关,此类土壤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pH值在7.5左右。

通过检测还发现,缺锌土壤中往往有机质含量高,通常情况下,都在3%以上,这类有机质会抑制水稻吸收锌。

肥料原因除了土壤之外,肥料也是主要因素,经过研究发现,在相同土壤环境中,造成缺锌的直接诱因就是肥料。

当土壤条件相同时,施用有机肥会变相增加缺锌病症的概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源于有机肥在分解阶段,可以明显抑制锌素吸收。

在水稻种植期,如果化肥比例不当,或者是没有进行换茬,连年施用尿素,缺锌病症概率就会增加,影响水稻吸收锌素。

秧苗原因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秧苗方面的影响,在水稻种植中,经常会出现稀植与密植两种不同的种植理念和方式,经过研究发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不会影响单个稻株生长,但结合现实却可以发现,密植田的僵苗率可以合理控制住,往往相对理想,明显低于稀植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稀植苗生长茂密,所以产生了大量物质积累,植株含锌量减少。

水稻缺锌防治措施及时施用锌肥为了改善土壤缺锌现状,需要在土壤中添加适当的锌肥,改善土壤环境,让土壤达到理想的种植条件,通常情况下,育秧田于移栽前一段时间,可以喷施锌肥, 另外,还要保证灌水保水。

在种植期间,移栽田在整地时,为了确保土壤含锌量充足,可以采用硫酸锌这种物质(或氯化锌)等作为有机底肥,施用量要控制好,30-45kg每平方米为宜,底肥每施用1年,可以保证水稻2-3茬不缺锌,效果还是相对明显的。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玉米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随着土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缺锌症状的情况越来越多。

本文将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的表现和防治措施。

一、缺锌症状当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锌缺乏时,植株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分为四类:1、叶片发黄:由于玉米植株缺少锌,导致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不足,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叶片顶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下扩散。

2、叶片出现白斑:缺锌的玉米叶子上会出现一些白斑,这种现象在叶片上、中部和底部都会出现。

白斑通常会出现在叶子两面,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3、叶子变薄软:当玉米缺乏锌时,叶子的细胞壁会变薄,并且变得软弱,叶片增长缓慢,不容易伸展。

4、叶片呈现“T”形:缺锌的玉米植物叶柄和叶片的连接会呈现“T”形。

这种症状通常会在成长期比较长的叶子上出现。

二、防治措施1、施肥:锌肥是防治玉米缺锌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施锌肥的时间一般在春季、夏季和晚秋。

在土壤排水不良、pH值过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中,施肥量应该增加。

一般而言,每公顷施用5千克左右的锌肥即可。

2、钙化处理:将一些钙含量高的物质添加到土壤中,可以防止土壤pH值降低,帮助玉米种植物吸收更多的锌。

钙石粉是一种常用的钙肥,可以在肥料或者土壤中直接添加。

3、合理深耕:在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深耕,这样可以将土壤中的锌元素充分暴露在土壤表面,有利于植物吸收。

4、加强管理:定期剪除萎黄植物,促进生长良好的植物生长;防止土壤干旱,注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及时处理病虫害。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保证土壤的养分和pH值的平衡,及时进行防治措施,才能减轻缺锌对植物生长所造成的损害。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缺锌症状
玉米缺锌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叶子发黄和褪绿,形态畸形、叶片矮小、皱缩、狭窄,株高矮小,叶片过早干枯,果粒发育不良,甚至导致产量减少。

这些症状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玉米死亡。

防治措施
1.施用含锌肥料
针对土壤缺锌,可以通过施用含锌肥料来增加土壤中锌的含量。

以低浓度、长效、可渗透的腐殖酸类有机锌肥为主,常用肥料有硫酸锌、碳酸锌、腐殖酸锌等。

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施用,并严格按照肥料使用说明使用。

2.喷施叶面肥料
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选择喷施叶面肥料。

叶面喷施锌肥可以快速补充玉米缺锌。

选择适当的肥料品种和使用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益。

3.适当调节土壤PH值
土壤PH值的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因此,适当调节土壤PH值,可以提高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尤其是酸性土壤中锌的有效性较低,需要加强肥料施用和管理。

4.精细化施肥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地块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精细化施肥。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锌风险。

总之,玉米缺锌症状的出现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同时,要注重土壤的养护,提高玉米的吸收能力,确保高产和稳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农作物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的缺锌症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缺锌症状;防治措施
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生长素(IAA,吲哚乙酸)的合成。

色氨酸是合成IAA的原料,缺锌时,将会导致IAA合成量锐减,尤其是在芽和茎中的含量明显减少,使作物生长停滞,并出现叶片变小、节间缩短等“小叶病”和“簇叶病”症状。

锌是某些酶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叶绿素的合成和稳定,缺锌时叶片黄化。

锌可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促进根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多,促进根系生长。

锌能改善糖的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

锌还可促进花粉发芽、花粉管伸长、受粉受精和增大单果重。

酸性沙壤土全锌含量很低,有效锌含量更低,当施用石灰降低酸性时极易诱发缺锌现象;河流冲积土有时含锌量也很低;水稻土中有机质含量高、施入大量未腐熟的有机肥或长期淹水都可能造成缺锌;平整土地或修筑梯田心土外露而表土未曾复位的农田,作物易表现缺锌症状。

笔者介绍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缺锌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1 水稻
1.1 缺锌症状水稻缺锌时新叶基部发白,中下部叶片中脉两侧内有不规则棕色斑,植株矮小(图1),茎节缩短,上下叶鞘重叠,叶枕并列,分蘖迟而少,根细短、新根少,通常在插秧后15~30 d发生。

一般石灰性稻田、还原性强的低洼田、磷肥用量过大的稻田较缺锌,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及低温天气等易引发水稻缺锌。

1.2 防治措施因地制宜选择锌肥,除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外,可采用0.5%~2%的锌肥泥浆沾秧根、秧苗喷施0.1%~0.3%的硫酸锌溶液2~3次、用0.1%的硫酸锌水溶液浸种24~48 h等。

在确认水稻缺锌后,及时用0.1%~0.2%的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2~3次,每次间隔5~7 d,将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 小麦
2.1 缺锌症状小麦生长期缺锌,植株矮化丛生,叶缘呈皱缩或扭曲状,叶脉两侧由绿黄直至发白,呈黄白绿三色相间的条纹带,中后期植株矮小,叶小而脆,根系变黄,且抽穗迟、穗小粒少。

2.2 防治措施在缺锌地区,用硫酸锌15~30 kg/hm2作基肥,整地时施入;浸种时将选好的麦种放入0.05%硫酸锌溶液中,浸泡12~24 h,捞出后晾干播种;用硫酸锌15 kg/hm2作基肥,在小麦苗期对细干土或有机肥200~300 kg/hm2,开沟施于行间,愈早效果愈好;用0.1%~0.2%硫酸锌溶液作根外追肥,在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

3 玉米
3.1 缺锌症状玉米是对锌较敏感的作物之一,随着杂交玉米的迅速推广和氮磷化肥的大量施用,使玉米缺锌的问题愈加突出,影响了玉米的生产。

玉米苗期缺锌出现白苗、花白苗,称花叶条纹病、白条干叶病;3~5叶期开始出现症状,幼叶呈淡黄至白色,特别从基部到植株2/3段更为明显。

玉米拔节后如继续缺锌,在叶片中脉和叶缘间出现黄白失绿条斑(图2),形成宽而白化的斑块或条带,叶肉消失,呈半透明状,似白绸或塑料状,风吹易撕裂,缺锌株型稍矮化,根系变黑,抽雄吐丝延迟,甚至不能吐丝抽穗,或者抽穗后果穗发育不良,形成缺粒不满尖的玉米棒。

3.2 防治措施增施锌肥,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在1.00 mg/kg以下时,施用锌肥可增产10%以上。

缺锌玉米最好在育苗移栽苗床施锌,以带土移栽,可防治栽后缺锌并提高锌肥利用率。

一般10 m2苗床施硫酸锌50~100 g。

直播玉米用硫酸锌15~20 kg/hm2作底肥,与渣肥混匀穴施或先用少量清水溶化后加入稀粪水中淋施。

玉米后期进行根外喷施是防治玉米缺锌症的常用方法,喷施浓度为0.1%~0.2%的硫酸锌溶液,5~7 d喷1次,连喷2~3次。

4 果树
4.1 缺锌症状果树缺锌时早春发芽晚、节间极短,叶片狭小、质脆、小叶簇生,俗称小叶病。

数月后可出现枯梢或病枝枯死现象。

病枝以下可再发新梢,新梢叶片初期正常,以后又变得窄长,产生花斑,花芽形成减少,且病枝上的花显著变小,不易坐果,果实小而畸形。

在沙地、瘠薄山地或碱性土壤中发生较多。

4.2 防治措施可在发芽前21~35 d结合基肥施入一定量的锌肥。

在树下挖放射状沟,每株成年结果树施50%硫酸锌1~1.5 kg/hm2或锌铁混合肥0.5~1 kg/hm2。

但在碱性土壤上,在萌芽前喷2%~3%、展叶期喷0.1%~0.2%、秋季落叶前喷0.3%~0.5%的硫酸锌溶液防治果树缺锌。

参考文献
[1]毕研文,夏光利,毕军,等.夏玉米施用氮、磷、钾、锌肥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488-489.
[2]李守芳.农作物缺锌症与锌肥合理施用[J]. 农技服务,2007,24(2):40.
[3]詹其厚,张效朴,张多妹.淮北变性土区玉米施用硫·锌微肥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80.
[4]周彦武.农作物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03,23(3):73.
[5]蒿宝珍,姜丽娜,李春喜,等.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56-7758.
[6]礼国.水稻等农作物缺锌原因及防治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1,12(7):33.
[7]马国瑞,石伟勇.农作物营养失调症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农技服务,2008,25(1):54,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