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醛酮的性质
醛和酮的性质原理应用实验

醛和酮的性质原理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醛和酮的性质原理,了解它们的应用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实验器材:试管、显微镜、玻璃棒、滴管等;2.试剂:甲醛、丙酮、盐酸、碘液等。
三、实验原理醛和酮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都含有羰基官能团。
醛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羰基,而酮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直接连接一个羰基。
由于它们的结构差异,醛和酮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醛和酮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1.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醛和酮的熔点和沸点随碳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相对于相应的醇和酸来说,醛和酮的熔点和沸点较低;•醛和酮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醇、醚和酯等,但不溶于水。
2.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氧化性:醛能被氧化为相应的酸,而酮则不容易被氧化;•还原性:醛和酮均可被还原为相应的醇;•亲核加成反应:醛和酮的羰基易于与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缩水醇或缩酮。
四、实验步骤1.醛和酮的检验:–将少量待测物与碘液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醛试剂能与碘液反应,生成棕红色沉淀,而酮则无反应。
–加入少量盐酸,加热,观察气味。
醛试剂经加热后会发出刺激性气味的蒸汽,而酮则无明显变化。
2.羰基化合物的还原性实验:–取一小量醛和酮试剂分别与盐酸和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加热反应,观察气体的生成情况。
醛和酮在还原试剂的作用下会生成相应的醇。
3.亲核加成反应实验:–取一小量醛和酮试剂,分别与羟胺或水合肼混合,加热反应,观察颜色变化。
醛和酮的羰基与亲核试剂反应后,会生成颜色明显不同的缩水醇或缩酮。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加热时的控制,避免发生意外;3.所有废弃物需按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倒置于垃圾桶。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醛和酮的性质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方法。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和溶解性,而化学性质则包括氧化性、还原性和亲核加成反应性等。
醛和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和酮的性质实验报告醛和酮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化合物,它们在化学反应和性质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了解醛和酮的性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设计、结果和结论。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两种常见的醛和酮化合物,分别是乙醛和丙酮。
我们首先进行了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测定,包括熔点、沸点和溶解性。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实验,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
实验结果:1. 物理性质测定:乙醛的熔点为-123°C,沸点为21°C,可溶于水。
丙酮的熔点为-95°C,沸点为56°C,也可溶于水。
从物理性质上看,乙醛和丙酮都是无色液体,但丙酮的沸点较高,溶解性也较好。
2. 氧化反应:我们首先进行了乙醛和丙酮的氧化反应实验。
将少量乙醛和丙酮与稀性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混合,观察到乙醛产生了醋酸的气味和白色沉淀,而丙酮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说明乙醛可以被氧化为醋酸,而丙酮则不容易被氧化。
3. 还原反应:接着,我们进行了乙醛和丙酮的还原反应实验。
将少量乙醛和丙酮与氢气通入铜管中,观察到乙醛和丙酮都发生了反应,产生了相应的醇化合物。
这说明乙醛和丙酮都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醇。
4. 加成反应:最后,我们进行了乙醛和丙酮的加成反应实验。
将少量乙醛和丙酮与氢氰酸反应,观察到乙醛和丙酮都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相应的氰醇化合物。
这说明乙醛和丙酮都具有加成反应的性质。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乙醛和丙酮在物理性质上有一定的差异,如沸点和溶解性。
2. 乙醛可以被氧化为醋酸,而丙酮不易被氧化。
3. 乙醛和丙酮都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醇。
4. 乙醛和丙酮都具有加成反应的性质。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醛和酮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醛和酮作为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和性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醛和酮的性质,为我们在有机合成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醛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醛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CHO。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性:醛能够与氧气或氧化剂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例如,乙醛(CH3CHO)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醋酸(CH3COOH)。
2. 缩合反应:醛能够与众多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缩合产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缩合物。
3. 加成反应:醛能够与众多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氨、水、醇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4. 氧化反应:醛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
例如,乙醛可以经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
酮则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2CO。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1. 氢化还原性:酮与氢气或还原剂反应,发生氢化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例如,丙酮(CH3COCH3)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被氢气还原为异丙醇(CH3CH(OH)CH3)。
2. 缩合反应:酮也可以与众多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缩合产物。
例如,在肟反应中,酮与氢氧胺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肟。
3. 亲核加成反应:由于酮分子中的羰基上没有可供亲核试剂进攻的活性氢原子,因此酮分子不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但在碱性条件下,酮的α-碳上的酸性氢可以被碱取代,形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4. 氧化反应:酮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酮酸。
例如,丙酮可以经过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
醛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1. 工业化学:醛酮化合物可以作为重要的合成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有机合成试剂、药物、染料、香料等。
例如,乙醛被广泛用于合成乙醇、醋酸、醋酸乙酯等化合物。
2. 生物化学:醛酮化合物在生物化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醛酮化合物是糖的代谢中间产物,在糖的酵解和糖新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醛与酮的性质与制备

醛与酮的性质与制备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功能团,它们在化工和化学实验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醛和酮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一、醛的性质与制备1. 醛的性质醛是一种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以RCHO的结构式表示,其中R代表醛基中的取代基。
醛分子具有极性,使它们可以与其他极性或带有孤对电子的分子发生作用。
醛的物理性质包括沸点、熔点和溶解性等,这些性质与醛分子的结构和分子量有关。
醛还具有一些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加成反应等。
醛还可以通过缩合反应与另一个醛或酮形成肟、亚胺、恶唑等化合物。
2. 醛的制备方法(1)氧化还原反应:一些醛可以通过醇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到。
例如,乙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式如下所示:CH3CH2OH + [O] → CH3CHO + H2O(2)醇的酸催化:醇可以通过酸催化反应转化为醛。
例如,甲醇可以通过酸催化反应生成甲醛,反应式如下所示:CH3OH → CH3CHO + H2O(3)氧化分解反应:一些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分解反应生成醛。
例如,乙二酸二乙酯可以通过氧化分解反应得到乙醛,反应式如下所示:CH3CH2OCOCH2CH3 → CH3CHO + CH3COCH2CH3二、酮的性质与制备1. 酮的性质酮是一类具有C=O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以R2CO的结构式表示,其中R代表酮基中的取代基。
与醛类似,酮分子也具有极性。
酮的物理性质与醛类似,它们的沸点、熔点和溶解性等取决于酮分子的结构和分子量。
酮还具有一些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和亲核取代等。
2. 酮的制备方法(1)氧化还原反应:一些醛可以通过还原反应得到酮。
例如,乙醛可以通过还原反应生成异丁酮,反应式如下所示:CH3CHO + H2 → (CH3)2CO(2)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两个醛或一个醛和一个酮之间的缩合反应可以生成酮。
一种常见的缩合反应是亚胺酮的合成,反应式如下所示:2CH3CHO → CH3C(NH)CH3 + H2O(3)羰基化合物的酮化反应:一些羰基化合物可以通过酮化反应得到酮。
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醛酮化学性质的理解。
2、熟练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
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醛和酮都是含有羰基(C=O)的化合物,但由于醛基(CHO)和酮基(CO)的结构差异,使得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
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多种试剂发生氧化反应,如与托伦试剂(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斐林试剂(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酮在通常条件下较难被氧化,但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可被氧化。
此外,醛和酮还能与羰基试剂(如羟胺、肼等)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肟、腙等产物。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点滴板。
移液管、量筒。
2、试剂甲醛溶液、乙醛溶液、丙酮溶液。
2,4-二硝基苯肼试剂、托伦试剂、斐林试剂(A 液、B 液)、希夫试剂、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乙醇。
四、实验步骤1、与 2,4-二硝基苯肼试剂的反应分别取 3 支试管,各加入 2 滴甲醛溶液、乙醛溶液和丙酮溶液。
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2,4-二硝基苯肼试剂 5 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甲醛溶液和乙醛溶液中均出现黄色或橙色沉淀,而丙酮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反应方程式:RCHO + 2,4-二硝基苯肼→ RCH=NNHNO₂+ 2H₂O (R 为 H 或烷基)2、银镜反应(托伦试剂试验)配制托伦试剂: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2 mL 2%硝酸银溶液,然后逐滴加入 2%氨水,边加边振荡,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分别取 3 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 1 mL 托伦试剂。
然后分别滴加 5 滴甲醛溶液、乙醛溶液和丙酮溶液,振荡后将试管放在 60℃左右的热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甲醛溶液和乙醛溶液的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银镜,而丙酮溶液无此现象。
反应方程式:RCHO + 2Ag(NH₃)₂⁺+ 2OH⁻ → RCOONH₄+2Ag↓ + 3NH₃+ H₂O (R 为 H 或烷基)3、与斐林试剂的反应分别配制斐林试剂 A 液(硫酸铜溶液)和 B 液(酒石酸钾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醛和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和酮的性质实验报告醛和酮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类功能团,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对醛和酮的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增进对它们的了解。
实验一:醛和酮的溶解性比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甲醛和丙酮两种代表性的醛和酮进行了溶解性比较实验。
首先,我们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甲醛和丙酮,然后加入等量的水,并轻轻摇动试管。
结果显示,甲醛完全溶解于水中,而丙酮只溶解了一小部分。
这是因为醛分子中含有极性C=O键,使其具有较强的极性。
而酮分子中的C=O键则由于两侧均为烃基而较为非极性。
因此,醛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而酮的水溶性相对较差。
实验二:醛和酮的还原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乙醛和丙酮进行了还原反应实验。
首先,我们将少量的乙醛和丙酮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然后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橡皮塞封好试管。
结果显示,乙醛和丙酮在与氢氧化钠反应后都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了相应的醇。
乙醛还原生成乙醇,丙酮还原生成异丙醇。
这是因为醛和酮中的C=O键在还原反应中被还原成了C-OH键,形成了相应的醇。
实验三: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乙醛和丙酮进行了氧化反应实验。
首先,我们将少量的乙醛和丙酮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然后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并用橡皮塞封好试管。
结果显示,乙醛和丙酮在与高锰酸钾反应后都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相应的羧酸。
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丙酮氧化生成丙酸。
这是因为醛和酮中的C=O键在氧化反应中被氧化成了C=O双键,形成了相应的羧酸。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醛和酮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醛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而酮的水溶性相对较差。
此外,醛和酮在还原反应中都会生成相应的醇,而在氧化反应中都会生成相应的羧酸。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醛和酮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醛和酮作为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功能团,在化学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醛酮的化学性质。
2、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
3、通过实验加深对醛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醛和酮都是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但由于醛基(CHO)和酮基()的结构差异,导致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存在一些不同。
醛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如托伦试剂、斐林试剂)氧化,而酮不能。
此外,醛和酮都能与亲核试剂(如氢氰酸、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
滴管、移液管。
水浴锅。
2、试剂甲醛溶液、乙醛溶液、丙酮溶液。
2,4-二硝基苯肼试剂、托伦试剂、斐林试剂(A 液、B 液)、亚硫酸氢钠溶液、碘碘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乙醇。
四、实验步骤1、与 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分别取 3 支试管,各加入 2 滴甲醛溶液、乙醛溶液和丙酮溶液。
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2,4-二硝基苯肼试剂 5 滴。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与托伦试剂的反应配制托伦试剂: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2 mL 硝酸银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氨水,边加边摇动试管,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分别取 3 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 1 mL 托伦试剂。
分别用移液管吸取 10 滴甲醛溶液、乙醛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加入上述 3 支试管中。
将试管放入 60℃的水浴中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与斐林试剂的反应分别配制斐林试剂 A 液和 B 液。
取 3 支试管,各加入 2 mL 斐林试剂 A 液和 2 mL 斐林试剂 B 液,混合均匀。
分别用移液管吸取 10 滴甲醛溶液、乙醛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加入上述 3 支试管中。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反应分别取 3 支试管,各加入 2 mL 新配制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分别用移液管吸取 10 滴甲醛溶液、乙醛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加入上述 3 支试管中。
用力振荡试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醛酮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醛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官能团,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碳氧双键。
醛酮的性质对于有机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醛酮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官能团的化学反应。
一、物理性质的实验1. 溶解性实验将醛酮样品分别与水、乙醇、正己烷等溶剂混合,观察其溶解性。
实验结果显示,醛酮在水中溶解度较低,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这是因为醛酮分子中的极性碳氧双键使其能够与有机溶剂相互作用,而与水中的氢键相互作用较弱。
2. 沸点实验通过测定不同醛酮样品的沸点,可以初步了解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醛酮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分子量较大的醛酮分子间的分子力较强,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克服分子间力使其蒸发。
二、化学性质的实验1. 氧化反应实验将醛酮与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反应,观察是否发生氧化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醛酮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2. 还原反应实验将醛酮与还原剂如氢气、亚磷酸等进行反应,观察是否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醛酮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会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三、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实验1. 羟醛反应实验将醛酮与羟胺反应,观察是否发生羟醛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醛酮与羟胺反应会生成相应的羟醛化合物。
这是因为醛酮中的酮基与羟胺中的氨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新的羟醛官能团。
2. 亲电加成反应实验将醛酮与亲电试剂如溴化氢、溴水等进行反应,观察是否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醛酮与亲电试剂反应会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酮或醇。
结论: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对醛酮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醛酮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其沸点与分子量相关,且可以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此外,醛酮还可以参与羟醛反应和亲电加成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究醛酮的性质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1] 张宇. 有机化学实验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2] 钟丽华, 何瑞玲, 张秀玲.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2、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硫酸氢钠的反应 取六支干燥的试管,编号。按顺序分别滴加10滴苯 甲醛、正丁醛、丙酮、3~戊酮、环己酮、环辛酮 (熔点28℃,室温低时可放在热水里保温做此实 验)。 各加1ml新配置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边加边用力 摇动试管,注意观察有没有晶体产生。若果没有, 可将试管放置5~10分钟后再观察。 将产生的晶体分为两组试管,编号。一支试管加 2ml10%碳酸钠溶液,用力摇动试管,另一管加 2ml5%稀盐酸,用力摇动试管,都放在不超过50℃ 的水浴里加热,继续不断摇动,注意观察有何现象。
实验步骤
3、 与希夫试剂反应 取试管,各加1ml希夫试剂,再分别滴加1滴丙酮、 甲醛、乙醛,滴加后摇动试管,注意观察现象有何 不同。 另取2支试管,分别取出1滴于希夫试剂反应后的 甲醛、乙醛溶液。继续对应地滴加4滴甲醛、乙醛溶 液。继续对应地滴加4滴甲醛、乙醛。边滴加边摇动 试管,然后各加4滴浓硫酸。注意观察颜色有何变化。
实验步骤
4、 碘仿反应 取5支试管,编号。按顺序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 丙酮、乙醇、异丙醇。然后,又各加7滴碘溶液, 溶液呈深红色。加完碘液后,接着滴加5%氢氧化 钠溶液。边加边摇动试管,一直滴到深红色刚好小 时为止。 注意观察试管里的溶液,当深红色刚消失后有没有 沉淀立即产生,是否能嗅到碘仿的气味?如果有的 试管里是出现白色乳浊液,还不能说是碘仿,应该 将白色的乳浊液的试管放到50~60℃水浴中温热几 分钟,再观察有何现象。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醛、酮的化学性质
掌握醛、酮的鉴别
实验原理
羧基的存在是醛酮都能发生亲和加
成以及活泼氢的卤代反应。如与 2 , 4— 二硝基苯肼在亲和加成和活泼氢的反应 中,醛酮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结构 上差异表现不同。
仪器及试剂
仪器: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 水浴锅、 纱布、 表面皿、 试管、玻棒、广泛pH试纸。 试剂:甲醛、乙醛、丙酮、3-戊酮、环己酮、 苯甲醇、苯甲醛、、正丁醛、柠檬醛、 环辛酮、乙醇、异丙醇、亚硫酸氢钠、 碳酸钠、盐酸、二苯基乙二酮硫酸、 碱性品红、碘、氢氧化钠、三氧化铬、 硝酸银、氨水、硫酸铜、酒石酸钾钠、 柠檬酸钠、 2,4~二硝基苯肼、无水碳酸钠。
实验步骤
5、托伦试验 制备托伦试剂。将制得的拖轮试剂分装于6支试管里 并编号。 在1至5号的试管里分别滴1滴甲醛、乙醛、丙酮(化学 纯)、苯甲醛、柠檬醛,边加边用力摇动试管。 注意每只试管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第6号试管里加5滴或者再多点的丙酮,边滴边 用力摇动试管。注意观察试管里溶液的变化与前 面试验有何不同,并解释。 实验完毕后,将试管中物及时倒尽并加入硝酸, 煮沸洗涤干净。
实验步骤
1、 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取七支试管编号1~7号,按顺序加入两滴甲醛、 乙醛、丙酮、3-戊酮、环己酮、苯甲醇、苯甲醛, 然后分别向七支试管中滴加2,4--二硝基苯肼试 剂,遍地边摇动试管,一般10滴即可。 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每个试管里出现的颜色是 什么,颜色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将有丙酮腙沉淀的试管取出,再往试管里滴加 丙酮。边加边摇匀,直到滴加丙酮的量与2,4~ 二硝基苯肼的量相当或稍微过量为止。注意观 察沉淀变化,并解释之。
实验步骤
6、斐林试验 取4支试管各加1ml斐林试剂A和1ml斐林试剂B, 用力摇匀。然后分别加10滴(0.5ml)甲醛、 乙醛、丙酮及苯甲醛,边加边摇动试管。摇 匀后,将4支试管一起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至 5min。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并解释之。
本尼迪特试验
取4支试管各加1ml本尼迪特试剂。然后分 别加1ml甲醛、乙醛、苯甲醛和丙酮,边加 边摇动试管,摇匀后,用沸水浴加热5min。 注意观察试管里有何现象,这些现象说明 什么问题。
注意事项
试管应该洁净。
加试剂时滴管应垂直试管口悬空滴入。 实验要认真仔细,避免试剂的错加。 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题
1.做苯肼实验时,苯甲醇加了试剂后的现 象如何?如何解释?
2.在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