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山野菜
云南最常见的40种野菜,你吃过几种?

云南最常见的40种野菜,你吃过⼏种? 春眠不觉晓,野菜知多少?春的季节,万物复苏,新⼀季的春天⼜到了,野菜⼜上了我们的菜桌,⼤⾃然对我们⽆⽐的眷顾,翠绿满地的野菜⼜长了出来,这正是吃野菜的最好季节。
野菜有着纯净的品质,是⼤⾃然的美妙馈赠,也是⼈与⾃然相⽣相伴的见证。
野菜⽆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是绝佳的⾷材之⼀。
在⼩康时代的你是否的厌倦了⼤鱼⼤⾁的⽣活?是时候在餐桌上来⼀笔⼩清新了,返璞归真,品味原⽣态,回归⾃然,回归绿⾊!在保⼭的春天⾥,没有吃野菜,说明你还在冬天。
春天⾥,吃货的你,来点素⾷,带你来云南吃野菜,这些野菜你吃过吗?1野辣⼦尖(苦凉菜) 野辣⼦,中药材之⼀。
为爵床科植物枪花药的全草。
有⽣肌,⽌⾎之功效。
治⼑斧斫、枪伤……2蕨菜 也叫龙抓菜。
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感清⾹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成⼲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
春季正是蕨菜上市的季节……3⾹椿 功效:痔疮便⾎,⾹椿是名副其实的“⼗全蔬菜”,含有⼈体所需的⼏乎全部营养素,蛋⽩质、糖类、脂肪、各种维⽣素、矿物质等。
中医认为,⾹椿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可⽤于久泻久痢、肠痔便⾎等病症……4枸杞尖 枸杞尖,乃枸杞的柔嫩茎尖。
《⾷疗本草》中记载枸杞尖有强筋耐⽼、补益筋⾻、除风和去虚劳等作⽤。
因其营养丰富,脆嫩爽⼝,曾被称为“天下第⼀保健蔬菜”……5鱼腥草叶 鱼腥草中每百克含蛋⽩质2.2克、脂肪0.4克、多糖6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以及挥发油等。
这些物质对病灶有⼀定抑制作⽤。
经研究证实,鱼腥草对癌细胞分裂最⾼的抑制率为45.7%,多⽤于防治胃癌、贲门癌、肺癌等……6⽵节菜 ⽵节菜,属于鸭跖草属,被⼦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功效。
山野菜大全(53种)【建议收藏】

山野菜大全(53种)【建议收藏】1、曲麻菜: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
吃法: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2、苦脉菜(苦荬菜、苦碟子) : 治阑尾炎,肠炎,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黄水疮,痔疮。
吃法: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3、黄花菜(忘忧草):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
镇静,利尿,消肿。
吃法:新鲜的黄花菜,先在热水里烫一下,否则有毒的,然后用辣椒,肉,蒜苗(葱也可以)爆炒一下吃。
4、蒲公英(婆婆丁):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吃法: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包饺子或包子。
5、马蜂菜(马齿苋)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菌痢。
吃法:取鲜嫩马蜂菜去根、洗净后,下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用清水冲洗两次,洗去粘液,将蒜泥、香醋、盐、酱油浇在马蜂菜上,淋上香油,拌匀。
6、荠菜(地菜): 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吃法:包饺子、包子、馄饨。
另外荠菜不能生食、也不宜多食。
记住荠菜不能与鲫鱼、鳖肉同食。
7、燕尾菜 : 性凉,味甘苦,具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痛等。
吃法:可用来做火锅和炒食。
8、小根蒜(小蒜) : 蒜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对降低血糖有益。
吃法:有拌豆腐、炒肉、炒鸡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9、刺儿菜(刺刺芽) : 刺儿菜具有凉血、袪法瘀、止血的功效。
吃法:酸辣刺儿菜、刺儿菜粥。
食用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食10、山苜楂(山麻楂) : 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水的功效。
吃法:山苜楂可以凉拌,可以炒食。
通常多被大家用来包包子,包饺子,包馄饨。
11、地肤(扫帚苗): 强壮,利尿,明目,有溶解尿酸作用,适用于尿酸过多的疾病,尿酸性痛风等并可用于夜盲症。
其嫩苗亦有利尿消炎,清热明目作用。
吃法:凉拌,包饺子、包包子。
12、灰菜: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吃法: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
东北特产-山野菜

东北特产—山野菜东北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很高。
因山野菜生长在山野林中,故没有化肥的污染,为纯绿色食品。
山野菜不仅受国人的偏爱,在国外也极为畅销。
东北特产的山野菜品种近80种,主要有蕨菜、薇菜、猫爪子、猴腿儿、刺老芽、刺拐棒、鸽膀子、黄瓜香、小叶芹、山胡罗卜、萎灵仙、四叶菜、山玉米、芥梗、柳蒿芽、婆婆丁、蜇麻子菜等等。
其中刺老芽、刺拐棒、婆婆丁、柳蒿芽等山野菜的采摘期为五月中旬左右,蕨菜、猫爪子、猴腿儿、刺老芽、刺拐棒、鸽膀子、梗匙芽、四叶菜等山野菜的采摘期为六月中旬左右,其它山野菜的采摘期为七、八、九三个月份。
山野菜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延缓衰老,提高肌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
目前畅销的东北特产山野菜品种主要有蕨菜,黄瓜香,蒲公英(婆婆丁),刺老芽,猴腿等。
蕨菜,俗称“龙头菜”、“吉祥菜”,形似猫爪状,又被称为“猫爪子”菜。
蕨菜幼嫩的苗是食用部份,卷曲地向内弯抱着,形似猫爪状,呈青绿色,成熟后便伸开。
蕨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丰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C和磷、钙等,具有清热解毒、止泻利尿、强身健体等功效。
蕨菜幼嫩的叶茎,是别具风味的野菜佳品,蕨菜做法很多有炒食、煮汤、凉拌、盐渍等。
用热水略烫一下即可鲜食,一般晒成干菜或用盐渍长期保鲜。
目前其他地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工种植蕨菜。
黄瓜香别名荚果蕨、广东菜,生于林下或山谷阴处,因食之有黄瓜的清香味故名黄瓜香。
黄瓜香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丰富,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含有16种以上氨基酸。
黄瓜香根含淀粉40-50%。
因其有清香适口,风味异殊等特点,被誉为“林海山珍”。
黄瓜香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食疗作用,具有清热、滑肠、降气、驱风、益气安神、化痰等功能。
黄瓜香食用方法很多,如今用来做菜的黄瓜香有鲜品和盐渍品两种。
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是大家所熟悉的野生蔬菜和中草药。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

常见可食用、药用野菜山野菜是重要的可食性植物资源,而且大多数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疗功效和保健功能。
常见野菜如下:1问荆问荆(接续草《本草拾遗》、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中医药实验研究》,马蜂草、猪鬃草《东北药植志》、黄蚂草《四川中药志》、节节草、接骨草《陕西中草药》、笔头菜、马草)。
Equisetum arvense L.Sp.pl. 多年生草本。
生于田边、路旁、林缘湿地及河边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问荆皂甙、木贼甙、异槲皮甙、木犀草甙、硅酸(含量达干生药的5.19~7.77%)、有机酸、脂肪、β-谷甾醇、犬问荆碱、二甲砜、胸嘧啶、3-甲氧基吡啶、多种氨基酸。
孢子含五羟基蒽醌葡萄糖甙、廿八烷二酸、卅烷二酸、卅烷二酸二甲酯、棉花皮次甙和草棉甙。
嫩孢子茎含有胡萝卜素等成分,可食用,称“笔头菜”。
2分株紫萁分株紫萁(牛毛广、牛毛广东《长白山植物药志》、薇菜、桂皮紫萁、绿提琴头菜、野豌豆、巢菜、元修菜)Osmunda cinnamomea L. var. asiatica Fernald. 多年生草本。
生于林下或灌丛湿地。
嫩株可食,是一种野生蕨类山菜。
是名贵山珍。
每100克鲜品中含蛋白质3.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克、纤维3.8克、维生素B2 0.25毫克、维生素C 69毫克、胡萝卜素1.97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钾3120毫克、钙190毫克、镁293毫克、磷711毫克、铁12.5毫克、锰8.1毫克、锌6.2毫克、铜1.8毫。
还含有大量氨基酸、鞣酸等。
3蕨蕨(蕨菜、老蕨菜、龙头菜、如意菜、小孩拳、狼萁)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 latiusculum(Desv.)Underw. ex Heller多年生草本。
生于山坡向阳处、林缘或林间空地。
嫩茎、叶可食,是美味山野菜。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
每100克胡萝卜素1.04毫克、维生素B2 0.13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6.6克、脂肪0.9克、糖54.2克、粗纤维25.5克、维生素C 3毫克、维生素E0.53毫克、维生素PP2.7毫克、钾31.8毫克、钙1.9毫克、镁3.39毫克、磷5.16毫克、铁171微克、锰35微克、锌61微克、铜25微克。
28种常见野菜图

28种常见野菜图鉴1、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象倒卵形。
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
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
2、荠菜在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
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
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
3、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蒲公英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蒲公英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4、苦菜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
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
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
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
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5、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
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蕨菜吃起来鲜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
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烧、煨、焖都可以。
在现代菜谱中,用蕨菜烹调出的名菜有木须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种。
山中常见野菜及食用方法大全

山中常见野菜及食用方法大全马齿苋、长寿菜。
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为长倒卵形,因为样子像马齿而得名。
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因为它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它还含有一种叫做3—W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生成,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
比如马齿菜炒鸡蛋,蒸马齿菜馅包子,或煮点清热止痢的大蒜马齿菜粥。
蒲公英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三七,很多人都在野外见过。
它的花粉里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有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蒲公英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
它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它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比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苦菜苦菜的学名叫取麻菜或苣荬菜,又称苦叶。
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舌状。
晒干了的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锰、锌、铜等元素。
苦菜能够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化淤解毒、凉血止血。
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比较常见的吃法有蒜茸拌苦菜、酱拌苦菜、苦菜烧猪肝等。
蕨菜蕨菜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
蕨菜叶是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
吃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但干蕨菜或用盐腌过的蕨菜在吃前最好用水浸一下,使它复原。
常见的吃法有滑炒脊丝蕨菜、蕨菜扣肉、凉拌蕨菜等。
荠菜荠菜又称鸡母孵,花期在4—6月,田边地里,人们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白色荠菜花。
春天挖野菜,送你52种野菜大图片,带你见识不同的野菜和吃法

春天挖野菜,送你52种野菜大图片,带你见识不同的野菜和吃法春天挖野菜,送你52种野菜大图片,带你见识不同的野菜和吃法。
自从立春后,温度逐渐上升,让人能切切地感受到春天已经来到了。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赏花游玩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因为当你去赏花的同时,还会收获到野菜,野菜就是春天里最好的蔬菜之一,过了春天很多野菜就没有了。
春天的野菜品种有很多,下面经过我的整理,有52种野菜,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野菜吧。
1、荠菜荠菜是一种好吃的野菜,也是现在大量的上市的野菜。
荠菜的颜色是深绿色,含有大量纤维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荠菜全株都可以食用,需要焯水才能烹饪。
荠菜可以用来做成荠菜圆子,荠菜炒鸡蛋,荠菜饺子等多种做法。
荠菜2、面条菜面条菜的颜色是深绿色,修长又脆嫩。
面条菜的别名也叫麦瓶草。
面条菜是很多人都爱吃的野菜,最适合和面粉一起蒸熟食用。
面条菜3、扫帚菜扫帚菜是很多农村人喜欢种的植物,也是长大后,做成扫把用的植物。
扫帚菜的颜色是深绿色,叶子修长。
鲜嫩的扫帚菜可以用来和面粉蒸熟食用。
扫帚菜4、艾草艾草的颜色是深绿色,表面上有白色绒毛。
艾草的别名就是艾蒿。
艾蒿是药食两用的野菜,艾蒿打成汁水后,和糯米饭做成艾叶粑食用。
艾草5、鼠曲草鼠曲草也叫清明菜,叶子上有很多白色绒毛,开的是黄色小花。
鼠曲草打成汁水用来作清明粑食用非常不错。
鼠曲草6、野苦菜野苦菜是一种非常野菜,野苦菜的颜色是深褐色,叶子细长。
野苦菜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口感:比较苦。
需要焯水去除苦味。
春天适量吃些苦菜,对身体有些好处。
苦菜焯水后用来凉拌,或是加入面粉蒸熟后食用。
野苦菜7、水芹菜水芹菜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野生芹菜。
水芹菜叶子细小,菜杆细长,水芹菜的颜色翠绿色,有种特殊的气味。
水芹菜最适合用来和猪肉一起做馅料,包成饺子食用。
芹菜叶可以用来炒菜食用。
水芹菜8、黄鹌菜黄鹌菜的颜色翠绿色,叶子是椭圆形的。
黄鹌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菜。
黄鹌菜需要焯水后才能烹饪。
常见山野菜

常见山野菜注:本文是个人整理,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中有日期的为本人所拍摄。
1、东风菜别名:老母猪豁子、老母猪哼哼、老母猪耳朵、大耳毛、冬风草、仙白草、山白菜、小叶青。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辛;人心、肝、牌经。
【功效主治】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镇痛。
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头痛,咽痛,关节痛等病症。
常用量25~50g;外用适量,捣糊敷患处。
功用: 活血祛瘀,解毒、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毒蛇咬伤。
常用量25~50g;外用适量,捣糊敷患处。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76克,蛋白质2.7克,粗纤维2.8克,胡萝卜素4.69毫克,尼克酸0.8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
【食疗作用】1.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东风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健康少病。
2.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现代科学发现,东风菜含有某些物质,具有解热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保健食谱】1.凉拌东风菜东风菜500克,姜、蒜末各10克。
将东风菜去杂,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人盘内,加人味精、酱油、姜末、蒜末、麻油等,拌匀即可食用。
此菜清香碧绿,脆嫩爽口,具有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使人健康少病,泽肤明目而健美,常人皆可食之。
2.东风菜炒肉丝东风菜250克,猪肉1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将东风菜择洗干净,切段,猪肉洗净切丝;锅烧热加人肉丝煽炒,再加酱油、葱花、姜末煸炒,放人料酒、精盐,炒至肉熟,投人东风菜炒至人味,即可出锅。
此菜质地细嫩,咸鲜味美,具有滋阴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适用于体虚乏力,阴虚干咳,消渴,眼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3.东风菜汤东风菜根茎50克,黄酒适量。
将东风菜根茎洗净,切成小段,置矿锅内、加人义和黄酒,煎熬成汤,沸后撤去泡沫。
每日2次温服。
此汤清香甘醇,风味独特,具有清暑益气,疗痧缓急的功效,可用治夏天痧气腕痛。
【注意事顶】东风菜凉拌不可食之过量,以免导致泄泻;脾胃虚寒者慎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本文是个人整理,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中有日期的为本人所拍摄。
1、东风菜别名:老母猪豁子、老母猪哼哼、老母猪耳朵、大耳毛、冬风草、仙白草、山白菜、小叶青。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辛;人心、肝、牌经。
【功效主治】全草入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镇痛。
主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头痛,咽痛,关节痛等病症。
常用量25~50g;外用适量,捣糊敷患处。
功用: 活血祛瘀,解毒、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毒蛇咬伤。
常用量25~50g;外用适量,捣糊敷患处。
【营养成分】每100克含水分76克,蛋白质克,粗纤维克,胡萝卜素毫克,尼克酸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
【食疗作用】1.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东风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健康少病。
2.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现代科学发现,东风菜含有某些物质,具有解热镇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保健食谱】1.凉拌东风菜东风菜500克,姜、蒜末各10克。
将东风菜去杂,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段,放人盘内,加人味精、酱油、姜末、蒜末、麻油等,拌匀即可食用。
此菜清香碧绿,脆嫩爽口,具有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使人健康少病,泽肤明目而健美,常人皆可食之。
2.东风菜炒肉丝东风菜250克,猪肉1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将东风菜择洗干净,切段,猪肉洗净切丝;锅烧热加人肉丝煽炒,再加酱油、葱花、姜末煸炒,放人料酒、精盐,炒至肉熟,投人东风菜炒至人味,即可出锅。
此菜质地细嫩,咸鲜味美,具有滋阴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适用于体虚乏力,阴虚干咳,消渴,眼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3.东风菜汤东风菜根茎50克,黄酒适量。
将东风菜根茎洗净,切成小段,置矿锅内、加人义和黄酒,煎熬成汤,沸后撤去泡沫。
每日2次温服。
此汤清香甘醇,风味独特,具有清暑益气,疗痧缓急的功效,可用治夏天痧气腕痛。
【注意事顶】东风菜凉拌不可食之过量,以免导致泄泻;脾胃虚寒者慎食。
东风菜1)有很好的排毒,解毒的作用。
农夫在深山一旦被毒蛇咬伤,只要将东风菜植株捣烂,涂在伤口便可以延长蛇毒侵害人体的时间,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时间。
2)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以用于感冒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骨节疼痛等3)可以起到消积食作用,对儿童厌食者比较适用4)主要入心,肝,脾三经药典上对其保健功能的记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镇痛。
烹饪方法:最适合于与肉同炒。
东风菜叶烹饪方法:最适合于做肉馅,用于包饺子等。
2、唐松草(猫爪子、猫蹄、展枝唐松草)药典上对其保健功能的记载:解毒、消肿、明目、止泻。
烹饪方法:最适合于做牛肉羹。
猫爪子地上部分有清热解毒,保胃治酸的功能,对头晕、吐酸水,发烧等都有作用。
每一100克的鲜菜含蛋白质克、粗纤维克,胡罗卜素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C232毫克。
3、黄花龙芽别名:长虫把——黄花败酱1)清肝利胆,可处进消化功能改善。
2)有消炎作用3)有活血化瘀4)主要入胃大肠肝对于慢性胆囊炎,阑尾炎,肠炎,肝炎等有明显作用保健效果:对消化功能不良者有益。
烹饪方法:最适合于做凉菜(与藕片搭配)4、马齿苋别名:蚂蚱菜——马齿苋(xian马齿苋野菜,又名长命菜。
自古至今,马齿苋被中医作为草药而广泛应用。
在民间又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实为药食同源功能性食物。
马齿苋不仅有一般蔬菜的共同元素,且含大量的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苹果酸、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益物质。
它所含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以调节人体内糖代谢过程,进而降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马齿苋是一种良好的“肠道清洗剂。
长期便秘、肠道排泄不畅者易发多种疾病,食用马齿苋可清理肠道,促进排便、减少毒素的吸收,有利于健康和长寿。
马齿苋还具抑菌功能,早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本品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即卫生洁净,又保持其营养成分。
食味鲜嫩、清爽、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实为美味佳肴。
建议食法:食用前先用清水浸泡二十分钟左右。
主菜可作素食,亦可与肉类清炒;佐菜可配红烧肉、火腿或扣肉;也可包饺子、包子,还、可吃火锅。
5、新品大叶芹嫩茎叶可食用,翠绿多汁,清香爽口,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含量最高,对高血压患者久食新品种大叶芹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6、牛尾菜(龙须菜)别名:南玉带、菝葜、牛尾菜等等牛尾菜营养极其丰富,富含维生素B1、B2、氨基酸其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山野菜。
口感极佳,无异味。
7、刺嫩芽别名:刺龙芽、刺老芽、辽东楤木、龙芽楤木、鹊不踏等。
辽东楤木及其少刺变种;辽东楤木少刺变种,俗名也叫绵刺或母刺嫩芽。
刺嫩芽的嫩芽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样。
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
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着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
多年来,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而且供不应求。
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称赞。
可称得上是“美味山珍”。
刺嫩芽其嫩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较高。
8、蕨菜「别名」拳头菜、如意莱、龙头菜、粉蕨。
又称龙爪菜,为野生植物。
【别名】蕨菜、如意菜、狼萁【来源】凤尾蕨科蕨属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
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安神。
用于发热,痢疾,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头昏失眠,风湿性关节炎,白带,痔疮,脱肛。
【用法用量】~1两。
【备注】(1)嫩叶可食,称蕨菜,根状茎供提取蕨粉,为滋补食品。
我国许多省份均有出产,是一种无污染、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入脾、胃、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滑肠,健胃。
主治食膈气膈。
肠风热毒等病症。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滑肠,健胃。
主治食膈气膈。
肠风热毒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IO0克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C27毫克;每100克干品含蛋白质克,脂肪克,糖克,粗纤维克,维生素C3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毫克,钾毫克,钙毫克,镁毫克,磷毫克,铁171微克,锰35微克,锌61微克,铜25微克。
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蕨素。
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等。
9、刺五加别名:刺拐棒生于山地林下及林缘。
主产东北。
采制春、秋季采挖,去泥土,晒晒干。
性状根茎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表面灰褐色,有皱纹;上端有不定芽发育的细技。
根圆柱形,多分枝,常扭曲,长~12cm,直径~;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皮薄,剥落处显灰黄色。
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
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化学成分含刺五加甙(eleutherosideA,B,c,D,E,F,G)和多糖等。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10、猫把虎(把蒿、猫把蒿、毛把乎)——藿香别名土霍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别名排香草、土藿香、把蒿、猫把蒿、猫尾巴蒿、山猫巴、野苏子、仁丹草、狗尾巴香、拉拉香等●应用藿香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当密集的淡紫红色花盛开时.优美雅致.适用于花境,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
十分幽雅,也可盆载观赏。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
味辛,性微温。
入肺、脾、胃经。
功能:快气、和中、辟秽、祛湿、解暑。
主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内服:煎汤,5~1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广藿香含挥发油约%,油中主要成分是广藿香酮(Pogostone)和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
其他成分有苯甲醛(Benzaldehyde)、丁香油酚(Eugenol)、桂皮醛(Cinnamicaldehyde)等。
药理作用: 1. 抗真菌作用实验证明,藿香煎剂(8%~15%)在试管内对许兰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亦能抑制多种致病性真菌。
试验表明,藿香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及煎剂对趾间毛癣菌及足跖毛癣菌的抑菌浓度分别是3%、5%、10%、15%,提示浸出液的抗菌能力比煎剂为强。
2. 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藿香水煎剂在浓度为 15mg/ml 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当浓度增至 31mg/ml 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
3. 抗病毒作用有报告指出,藿香中的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作用。
从藿香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体——鼻病毒的生长繁殖,藿香中有抗病毒作用的成分是黄酮(黄碱素成分)。
以该成分为主,合成的抗病毒性更强、内服易吸收的药物用于鼻病毒感染者,效果良好。
4.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
但藿香煎剂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毒副作用:临床上曾有服用含藿香的中药制剂引起过敏性药疹的报告。
11、猴腿儿别名:绿广东、红广东采食方法:猴腿卷曲未展的嫩叶为当地群众喜食的山野菜,每年春季采摘,鲜食时需先将猴腿用开水烫过,也可加盐渍或晒成干菜。
猴腿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有质嫩脆、开胃不腻的“鸡丝拌猴腿”,有味鲜咸、清淡不腻的“滑炒是仁猴腿”,亦有色米黄、食之鲜美可口的“炒肉丝猴腿”,色、香、味俱佳,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山野菜中的佳品。
猴腿菜学名猴腿蹄盖蕨,别名猴腿菜,属于蹄盖蕨科。
来源:蹄盖蕨科植物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dentatum(Doell)Ching的嫩叶。
植物形态:多年声草本,高60-100。
分绿、紫两个品种。
根状茎短,斜升,密生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深禾秆色,基部黑褐色,羽片密集。
披针形,基部对称,平截,有短炳;第二次羽片近平展,基部略与羽轴合生,先端钝尖至渐尖,羽状浅至中裂;裂片顶端又-3个锯齿。
孢子囊群长圆形。
生羽片背部,叶草质,叶脉羽状。
生境:一般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或灌木丛中及沟边河岸草地。
杂木林或混交林下湿处.小兴安岭是我国主产区。
营养成分:猴腿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蛋白质和脂肪,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
评述:是长白山的一种主要山野菜。
猴腿卷曲未展的嫩叶为当地群众喜食的山野菜,每年春季采摘,鲜食时需先将猴腿用开水烫过,也可加盐渍或晒成干菜。
其味鲜美而独特,药用价值与蕨菜相似,是着名的食、药用山野菜之一。
12、窝瓜秧别名老山芹,窝瓜芹黑瞎子芹,短毛白芷。
网上叫黑瞎子芹,但和当地的黑瞎芹有出入,待考证。
来源:伞形科植物东北牛防风Heracleum moellendorffiiHance的嫩苗。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茎无毛或被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