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改革等级赋分方案出台21个等级进行赋分

浙江新高考改革等级赋分方案出台21个等级进行赋分

浙江新高考改革等级赋分方案出台21个等级进行赋分

来源:都市快报收藏本页【大中小】[ 2014年11月23日]

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新高考改革细则——《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时间排定,选考科目中最难理解的“等级赋分”规则出炉。

学业水平考试将在2015年10月进行首次开考,其中外语科目2016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外语“一考两用”,考试范围和要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又用于高考。

从具体细则来看,每一门选考科目的每次考试,都有1%的学生能拿满分。

21个等级进行赋分

另外,大家关心的等级赋分方案具体为: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各科考试日程安排: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值

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赋分100 97 94 91 88 85 82 79 76 73 70 67 64 61 58 55 52 49 46 43 40

人数比例(%)1 2 3 4 5 6 7 8 7 7 7 7 7 7 6 5 4 3 2 1 1

所以,新高考的成绩中,选考科目会出现两个分数,一个是卷面分,一个是等级赋分。卷面分不会被直接使用,而是将作为等级赋分的依据。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其中第21等级比例不超过1%。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同学物理成绩,必考题68分,加试题26分,卷面分为94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计算,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100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2%,参照等级比例和赋分值,他计入高考的物理分数应该为97分。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doc

2019年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 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 “新高考 “新高考后将没有成绩排名,镇海中学会有些吃亏。”杭州市第二中学的代表在镇海中学第二报告厅直截了当地说。 “既要把高三的老高考教学工作组织好,又要研究和实施高二新高考的应对方案,两者差异太大,特别累。”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这样透露。 表面上看,这是浙江两所最牛的高中在“倒苦水”,实际上是浙江省内高中名校长、名师以及国内专家7月7日至8日聚在镇海中学,就如何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与走班教学“抱团取暖”。 按照新高考方案,浙江省内今年9月上高二的普通高中学生都要进入大规模走班教学阶段。此前,有关专家在浙江调查发现,有的老师对此“极度恐慌”。 “一考定终身”变为“一选定终身” 浙江省人民政府9月9日发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课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

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国内有关高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新高考浙江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文东茅说,取消文理分科以后,浙江“7选3”科目有35种选择组合。 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校长任学宝介绍,文理分科时,该校文科4个班,理科8个班,但是对今年9月上高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选课意向调查发现,35种组合中选择了34种,只是第一次调查缺少政治、生物、技术课组合,第二次调查没有生物、历史与技术组合。 “新高考是一次新的挑战。”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派出的特别代表说,在高二年级选课时,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家长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选课。 更为重要的是,高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新高二课程作出选择,选择组合方案一旦上报不可更改,即使将来可能允许个别学生修改,也将极大浪费高二年级的时间成本,改过来以后的学生也很可能失去了高考的竞争力。 有关人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过去社会批判高考最多的是“一考定终身”。但是,现在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一学生在16岁至17岁的年龄段就要选择喜欢的专业,并与两年后高考报考的“专业+大学”密切相关。这不是变成了“一选定终身”吗? 杭州市第二中学英语组组长朱旭峰表示,对于高一学生这种选择方式是否合理,尚无定论。现在该省有些高中的做法是,高一年级学生考试后,把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成绩排名列出来,再把不同选课组合成绩的年级排名拉出来,一并交给学生家长。然而,面对一大串排名,并且组合不同科目在年级前后不

解读高考改革新方案

解读高考改革新方案 篇一: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给基础教育的启示 XX年高考改革新方案给基础教育的 启示 对目前我省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考试科目只有两种选择:文科或者理科,这种高考制度有好的一面但存在许多弊端,人们呼吁高考必须改革。对于XX年后上高一的学生,就要应对新高考,他们三年后的高考,科目选择面临20(6选3)种可能。现在高考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已公布,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及考生有必要事先了解、研究和适应高考改革新方案。 一、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新方案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两个层次。一是合格性考试(共12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如果合格性考试不过关,学生将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不能参加等级性考试。二是等级性考试(6门),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2、新高考科目的搭配。新高考的科目搭配是3+“6选3”共20种选择。“3”是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10门科目的合

格性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合格者,可以在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份)高考报名前参加1次补考。 3、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合格性的成绩不纳入高考总分,对考生影响不大,语文等10门科目的合格分数线,以实际卷面成绩划定。各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的“不合格”比例控制在3%以内,有不合格学科者,将可能当年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或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等级性考试是考生必须关注的,其成绩使用也较为复杂。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参加考试的考生总人数,把学生成绩按从高到低划分为A、 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的比例依次为:A 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25%。 考生的等级确定后,再按等级折算成分数,这样才能计入高考总分,折算方式是将五个等级进一步细化成21级,并按从低到高的原则,起点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为3分,满分为100分,折算成相应的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每个考生的总分值最多有20个(每个考生只用其中一个),但究竟哪个总分对考生起 作用,就由考生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所报的学校、专业进行选择,比如:你报北大考古系,录取时,可能按你的“3+化学、历史、地理”这个总分录取。再如,有的管理类专业可能要看你的“3+2文+1理”总分,有的理学类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解读

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 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 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 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 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 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 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 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 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 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教育

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 “为什么要启动新高考改革,要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要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程介明教授讲到,“社会在变,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是中国教育是不是随时代进步呢我们既没有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随着社会和时代变化,去更新我们孩子的知识结构。因此,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可能考出很高的分数,但是他们本身是缺乏社会竞争能力的,同时也是无法适应社会对创新的要求的。 我们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这几年来,国家一直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每一年我们也在强调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但实际上,我们大学生创业比例非常惨淡,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选择达到20%,而按照2016年北京市公布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北京市总共有23万学生毕业,但是23万学生中只有700人,也就是只有千分之三选择创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反思,中国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教育是不是为学历而服务。不管从个性发展,还是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来说,我们必须推进高考改革。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要推进科学选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要从大学的建设说起。虽然现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取得非常好的成就,比如说,我国的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上排名逐

渐提高,其实这是靠论文获得的排名提高。而实际上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大学的质量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背后跟中国大学选才是有关系的。因为中国的大学现在总共有2600多所,都是用一张试卷,通过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因此,我们只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选才体系,实行多元评价。 第三个问题是推进高考改革还要解决高考公平。大家可能会说,中国当前的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制度,因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实际上,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脆弱的公平,是表面的公平,而不是真正的公平。 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什么 我国提供了新高考改革,核心内容总体看来包含两大方面,第一是高考的内容改革,也叫科目改革,第二是高考的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录取方式改革,这是完整的高考改革体系。 而从浙江、上海以及全国的整体高考改革方案看,我国高考的科目改革主要指未来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多次考,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同时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两依据一参考”。 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我国未来高考是“3+3”模式,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分考两次,语文、数学、外语分数都是150分,后面三门则是由学生自我选择。目前从全国各地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看,浙江省是七选三,其他省

新高考实施细则--等级赋分和时间安排

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新高考改革细则—《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和选考科目考试时间排定,选考科目中最难理解的“等级赋分”规则出炉。 学业水平考试将在2015年10月进行首次开考,其中外语科目2016年10 月进行首次考试,外语“一考两用”,考试范围和要求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又用于高考。 从具体细则来看,每一门选考科目的每次考试,都有1%的学生能拿满分。 学业水平考试 设5个等级 新的高考方案,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上升到了国家级考试,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组织管理。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考场进行,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卷、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网上报名。所有普通高中在校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每科至多报考2次。2次考试都不合格的可以增加1次考试机会。 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其中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外语参加全国考试,其余科目实行全省统一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2015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其中外语科目2016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每年4月开考除外语以外科目,10月开考全部科目,外语另一次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进行。 学业水平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各80分钟,外语12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60分钟。 学业水平考试各科分值为:语文、数学各100分,外语15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70分。评卷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成绩采用等级制,设A、B、C、D、E 5个等级,E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A、B、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也就是说,大约15%的同学可以拿到A,得到E的同学不超过5%。 普通高中2013级及之前的在校生仍按原办法参加考试。因休学、留级等原因转入2014级的学生,其已获得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有效。

浙江省2017年11月新高考英语试题

浙江省2017年11月新高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man looking for? A. His pen B. His book C. His phone 2. What does Carol’s father ask her to do? A. Talk with her friends B. Go out with him C. Put on warm clothes 3. How many members are there in Alice’s group now? A. Two B. Four C. Six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ays of cooking B. Healthy food for kids C. Kids helping in the kitchen 5. What is the woman? A. She’s a shop assistant B. She’s a receptionist C. She’s a secretar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does the man sound surprised? A. Lily rejected a job offer B. Lily was absent from school C. Lily turned down a scholarship 7. What has Lily decided to do? A. Travel to Dubai B. Stay with her mom C. Start a busines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Relatives C. Classmates 9. What is Sabrina’s sister doing? A. Touring in Africa B. Teaching in a village C. Working in a company 10. How can Sabrina reach her sister now? A. By phone B. By email C. By lett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does Maria think of the soup? A. Tasteless B. Just fine C. Thick 12. What does Karl say can be added to the soup? A. Salt B. Onions C. Pepper 1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home B. At a restaurant C. At a friend’s house

2020河北省选考科目“2”赋分成绩怎

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 试卷相同、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 我省实施方案确定,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什么选考科目“2”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解决选考科目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选择物理(或历史)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选择2门不同的科目。由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考生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等级赋分规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下表),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不含缺考及因违纪作弊已被取消该科成绩的人数)。

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影响

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影响 新高考方案,带着强烈的新政意图,顺应民众的现实诉求,契合教育的时代旨趣,亮点纷呈。其中突出的亮点不是玩考试内容的加减,也不是搞学考与高考的联动,而是将高考的考录从“总分匹配”向“专业+总分”双匹配模式的转变。这是恢复高考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方向性改变。这将激励高校和高中在育人的根本问题上,必须走向更高层次,即:立德树人下的多元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高考改革,但以往历次的高考改革,一直停留在考试科目、内容难度、时间长度、组卷方式和组考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上,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高校录取的“总分匹配”模式下进行的。“总分匹配”模式所带来的表观公平,以及考录过程的简单快捷,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人感受到了它的优越性。 但30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总分匹配”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积累,给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造成的深层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高校建设而言,单一的总分录取模式,让大学的起点竞争过分集中于录取总分的高低,大学形象“只见学校不见专业”。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大学对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对大学的专业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也阻碍了普通高校对“超级大学”的专业超越,阻碍了高校的多元分层发展。这可能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综合化”倾向严重,“做大”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做大”才有可能在招生竞争获得更多“眼球”。就中学教育而言,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让中学教育形成了路径依赖,加剧了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只认大学招牌,只求分数利用最大化,只知专业是否热门,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的有效学习,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教育资源,也给许多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困扰。 浙江新高考方案,设定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7选3”选考科目,高校可以自主设定各专业录取的必要选考科目;同时把报考专业与选考科目是否匹配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在报考专业与选考科目匹配的前提下,再按总分高低分专业录取。这样一种“专业+总分”的考录模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总分匹配”模式。这一变化,给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1.“专业导向”成为学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话题 方案中,由于高校将按专业分别录取,这在高校招生的“学校招牌”竞争上撕开了一道口子,高校教育的专业成就,会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若干年后,一般高校在某一专业上与“超级大学”一决高下的局面有望形成。高校的招生竞争,有望从表面的“学校竞争”客观地转向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竞争,这是一种良性竞争,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层发展。可以预期,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大学的专业排名将与大学的综合排名同样重要。 “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用高考的指挥棒引导学生去更多地了

新高考等级赋分excel操作

新高考等级赋分Excel操作 【前言】本设计是目前网络尚未出现先例的原创作品,该作品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直指核心,对公式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原始公式以便复制粘贴,零基础实现等级赋分excel制作的完成与优化,适合全国目前公布的各个新高考赋分方案。本设计是针对很多省份新高考改革后,各学校迫切需要对选择性科目进行赋分评价而设计。完全切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年级及学校教学管理者进行新高考赋分及综合素质合格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是学校进行周测、月考、联考赋分模拟统计的最佳利器。通过对该框架设计,excel公式运用的深入浅出式解读,让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能轻松掌握等级赋分统计模板的制作及运行。本设计实现了各省市新高考要求及具体班级、学科、学校评价的需要,制作出适合自己的新高考选择性科目的赋分和合格性考试的评价模板。下图为 3+1+2模板赋分后的输出效果。 一、新高考等级赋分的原理(初步了解过程就行,操作步骤中有详细说明) 1、根据《各省市新高考赋分办法》的比例,将考生分数分成A、B、C、D、E五个等级(或8个等级、21个等级);选科模式及赋分比例统计如下: 按各省的规定,确定每个等级总体赋分区间【左端,右端】的端点值;如以湖南等5省为例:

2、将某学科的所有分数按比例分成5个等级,记住将原始分为”0”的赋值为”0”(这个设计完美的解决考试分为0分或缺考科目很难赋值或运行出错或者错误赋值为”30分”的问题。);可用公式模块 “=IF(K2>0,LOOKUP(IF(K2>0,RANK(K2,K$2:K$1001))/COUNTIF(K$2:K$1001,">0"),{0;0.15;0.5;0 .85;0.98},第二公式!$D$2:$D$6),IF(K2=0,0))”, 说明:{0;0.15;0.5;0.85;0.98}是各等级前几个等级累积和,可根据各省具体比例修改。 3、通过组合公式: “=MIN(IF(第一公式!O$2:O$1001=$D2,第一公式!K$2:K$1001))”、“=MAX(IF(第一公式!O$2:O$1001=$D2,第一公式!K$2:K$1001))”求出每个学科等级中所有分数的最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相应等级的赋分区间;”第一公式”与”第二公式”是两个多功能模块工作表(相互链接),在”第二点中的具体操作”中会按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 4、根据学生考试的实际分数所在的区间【左端,右端】,利用新高考规定的等级等比例公式进行赋分,公式如下: 学生的学科本次赋分值=总体等级赋分区间左端+(实际分数-学科等级赋分区间左端)*(总体等级赋分区间右端-总体等级赋分区间左端)/(学科等级赋分高档-学科等级赋分区间左端)。 5、最后通过公式: “=IF(X2>=86,"A",IF(X2>=71,"B",IF(X2>=56,"C",IF(X2>=41,"D",IF(X2>=30,"E","0")))))”,赋值学科等级; “=IF(K2=0,"0",IF(K2<>0,RANK(K2,K$1:K$1001,0),))非零式排名,与条件计数公式实现“等级”及“人数”、“学科名次”显示等。 二、具体设计步骤(非常重要):

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doc

2018年最新宁夏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面对高考改革新政策,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宁夏高考改革时间及方案解析】 各省执行时间改革亮点宁夏2022年1.2017年建立普通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3.选考科目调整为“6选3”。 4.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各省份录取批次改革类型】 1、取消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浙江:分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三个录取分数线。 2、取消本科内部所有录取批次的省份 上海:只设本科一个分数线; 山东、海南:文理科各一个分数线。 3、本科内部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的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黑龙江、辽宁、江苏、福建、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共21

个省市自治区。 4、本科内部三个批次未合并 吉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计6个省市自治区。 【新高考有哪些变化】 从各地公布的方案来看,总体改革方向大体一致,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要改革高考科目设置、考生录取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而多地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办法。 1、文理不分科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趋势,高考科目“3 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 2、多地实行“3 3”模式 “3 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在分值设置上,绝大多数省份明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不过,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确3门选考科目每门70分,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此

新高考改革新的体现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新高考改革“新”的体现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新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使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录取模式有了新的格局;为招生取向带来新的变化。这些充分证明了新高考改革的价值所在。 一、新高考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举措 (一)基本精神 新高考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取消加分事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一定程度上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钱权交易的存在扼殺在摇篮中。高考公平关系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关乎着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二是走班制实行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新高考要求选课走班制是学校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也为每个学生发展特长方面提供了可能性,也鼓励了学生能够很好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取其学生所长,进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出大量的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三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培养,这也刚好迎合素质教育的倡导,也是对核心素养的充分表达。四是新高考方案的提出,加重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靠拢。 (二)重要举措 1.一考定终身的旧格局已被打破。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已41年,现今是知识、信息技术爆炸时代,传统的高考制度已满足不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传统高考模式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考试是教师教学的法宝,分成了学生学习的命根,大多数学校唯“升学率”是图,家长拿孩子的“分数”是问,社会唯“名牌高学历”是追。唯分数论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得学校家长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2.学生自主选择权大大增加。新高考改革意见中,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理化生”模式。新高考做到了文理科不分家,考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择所要考取科目,这样赋予了考生更大的选择权,给予学生更多的“学其所好,考取所长”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产生自我效能感。通过“3 3”“6选3”“两次机会”“等级赋分制”等措施的提出,增加了学生对高考科目的选择权,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录取模式有了新格局。教育考试指导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新高考”改革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为了尊重学生选择权;二是为了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实现高效和考试之间的双向选择。不论是浙江的“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模式,还是上海的“专业群高校”志愿填报模式,事实上都打破了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投档的传统模式。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概念已经不复存在,新高考方案强化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学生将“择大学”变为“择专业”。 新高考出现的这种录取和择校模式更加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涌而至的冲向所谓的985、211学校,出现“择校热”问题。考生也逐渐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很好的发展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发其所长。学校也会培养一批批拔尖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一个发展中的学生来说,除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外,兴趣、抱负、理想、素养等个性化因素更为重要。纵览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基本上都坚持这样一个共同理念:品学兼优。这里的品是指学生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体育竞技等综合素质,学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一方面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发展,学校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浙江省2017年11月新高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浙江省2017年11月新高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浙江省2017年11月新高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man looking for? A. His pen B. His book C. His phone 2. What does Carol’s father ask her to do? A. Talk with her friends B. Go out with him C. Put on warm clothes 3. How many members are there in Alice’s group now? A. Two B. Four C. Six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ays of cooking B. Healthy food for kids C. Kids helping in the kitchen 5. What is the woman? A. She’s a shop assistant B. She’s a receptionist C. She’s a secretar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does the man sound surprised? A. Lily rejected a job offer B. Lily was absent from school C. Lily turned down a scholarship 7. What has Lily decided to do? A. Travel to Dubai B. Stay with her mom C. Start a busines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2021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doc

2019年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2021年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浙江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浙江2021年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面对高考新政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这些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一代学生命运的事情,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弄不清楚的考生和家长势必要吃很多亏。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是什么呢。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关于浙江新高考改革新政策解读的相关知识,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浙江新高考改革时间安排 启动时间:2014年 执行时间:2017年 二、浙江新高考改革详细要点解读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选考科目实行7选3 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三、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细则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政策对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2012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4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9年2004从到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中新课程实验,年,2010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的高考方案相)市、区(年及之前先行实验的各省2006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年高考2010年高考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2009广东省在其中,有的已经付诸实施。继出台,2009调整方案,江苏省年高考方案也将进行局部调整。综观已经出台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等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不难看出,各地都在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力求积极、稳)市、区( 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这些方案既有共同点,又各具地域特色。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共同点之一:为主体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外语+数学+“语文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外语+数学+“语文”)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本,“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高考改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年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的2009年宁夏、山东,2007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理科综合”。

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文科综合+外语理科综/文科综合+外语+数学+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为基础,合”~2009年2007广东省物(与理科基础30%)生物占化学、物理、,70%地理占历史、政治、(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70%理、化学、生物占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30%),政治、历史、地理占理科综合”的模式。/文科综合+外语+数学+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2010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年高2009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安徽省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共同点之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市、区(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江苏、天津、浙江、辽宁、安徽与福建等省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如安徽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

各新课改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 . . . . . . 各新课改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2006年及之前先行实验的各省(市、区)的高考方案相继出台,有的已经付诸实施。其中,广东省在2009年高考方案的基础上推出了2010年高考调整方案,江苏省2009年高考方案也将进行局部调整。 综观已经出台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不难看出,各地都在紧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力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这些方案既有共同点,又各具地域特色。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共同点之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07年宁夏、山东,2009年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07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

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规则

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 ? 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已经实行了的等级赋分情况来看,可以分为3个类型:以浙江、上海、天津为代表的等级赋分方案,以海南为代表的标准分方案,以山东为代表的等比例转换赋分方案。这3种类型的方案均具有不同的优势,也都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任何改革,任何政策,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绝对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你的优待,就是对别人的不公平;对你的不公平,就是对别人的公平。对已经确定的政策,与其牢骚满腹,吐槽抱怨,不如摆正心态,读懂政策,吃透规则,积极面对。 排名决定赋分海南、山东的赋分有点复杂。网传的江苏方案也很复杂,一般人弄不明白 ~ 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方案多复杂,公式多花哨,总改不了一个现实: 不论考分多少,你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最终决定赋分成绩。浙江方案最简单,本文以此为例进行解读。

▲上表为浙江省2018高考等级赋分方案

等级赋分遵循的原则:原始考分→转化为百分比例;排名等级→转化为最终分数。转换后的分数分布在21个等级点上,起点分数为40分。 举例: 生物80分,但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 化学80分,但全省排名36%,最后成绩79分。 结论: 排名,决定最终赋分。 2、技术角度:人少的地方不能去 举一个例子:假设某省2021年新高考,为便于计算,赋分方案假设按上表实施。 此处的选科人数也是假设。化学选科5万人;生物选科30万人。?某学霸A,化学、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千名之内。?某同学B,成绩还行,化学、生物均能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该怎样选科?①学霸A,化学、生物均排名全省1千名。如选择化学,排名2%之内;如选择生物,则排名0.3%之内。无论选哪科,影响都不大,根据等级换算,都是100分,或接近100分。备注: 此处假设,化学成绩好的同学,全部都选了化学。 原因在于,近几年来,某省(如,江苏)有一个趋势,各个高中的实验班、竞赛班,只选物理+化学组合,即全江苏水平最高的那一批理科生,全部选的是物理+化学组合。 ②同学B,成绩还可以,化学、生物成绩均能排名全省1万名之内。如选化学,则5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排名大致为20%之内。如选生物,则30万人中的排名前1万,排名大致在3.3%之内。 化学,20%之内,赋分85分以上。 生物,3.3%之内,赋分94分以上。二者相差可能最高会达到9分。综上:学霸A,随便怎么选~同学B,人少的地方不能去。在化学、生物成绩差不多,且兴趣都喜欢的情况下,哪门科目选的人多,你就选那个科目。题外话:等级赋分的大前提下,文科比理科吃亏吗?因为文科组合远远少于理科组合人数。 答: 表面看是这样,文科人数少,文科吃亏了。 但,实际却是文科生赚了大便宜。2019江苏高考:理科一本线345分,文科一本线339分;北大理科录取分424,文科录取分409。2021年新高考,不分文理,同样竞争,文科生划算。 提醒:等级赋分制的根本规则,由考生排名比例决定。选择的人越多,分母就越大,越容易得高分。但,这又一个悖论!事实情况却并不一定如你所愿,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学霸、成绩排在你前面的同学大家都来选生物,虽然增大了分母,但你的排名反而落后了。除了①选课总人数外,你的②学科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还是以江苏为例,哪天竞赛班、试验班不强制物理+化学组合了,悖论成立,就要小心了。 3、培养人才角度:选物理+化学 上文的分析,没有考虑职业规划,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凡事都有正反面,有利有弊:“出来混迟早都要还”!比如物理,比如化学,新高考也许可以技巧性地回避,但到了大学,很多专业都少不了化学、物理基础。选择物理,选择化学,表面看是吃了小亏,长远来看是“赚了大便宜”。 使选科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专业出发,这是新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但选课的总原则不能变:学科优势、兴趣爱好。千万不能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竞争。脱离了兴趣和优势,盲目追求高赋分,都属于投机性选科。如“弃化学”,或许讨巧,占了几分的“小便宜”,实际上却吃了大亏,不利于职业规划,不利人才培养。 中国大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