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属(Ganoderma)的分类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间座壳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演化

间座壳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演化

间座壳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演化间座壳属(Ganoderma)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属于木耳科和居似木耳科。

该真菌属于定向型拮抗真菌,具有许多药用和经济价值。

研究表明,该真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其生物活性与化学特性极其变化丰富。

本文将探讨间座壳属真菌的分类及系统演化。

一、分类尽管该真菌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其分类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在过去,人们认为该真菌属于裙菌属(Polyporus),但现在已经被确定为单独的一类。

根据分子分析、形态特征分析以及生境选择,该真菌被划分为多个分类单元。

1. Ganoderma lucidumGanoderma lucidum是间座壳属真菌中最有名的一种,也被称为“灵芝”,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被广泛用作中药。

该真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例如,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已经被证明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功能。

Ganoderma lucidum的分类单元被广泛研究,包括亚洲型、美洲型以及大洋洲型等。

2. Ganoderma tsugaeGanoderma tsugae是间座壳属真菌的另一种常见类型,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广泛分布于北美大陆上。

该真菌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木材行业都有一定影响,但它也被认为是制假者所使用的一个重要资源。

3. Ganoderma oregonenseGanoderma oregonense被认为是在北美上最多的间座壳属真菌。

该真菌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例如抗病毒、抗肿瘤、抗菌作用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4. Ganoderma applanatumGanoderma applanatum是间座壳属真菌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生长在树干上。

该真菌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二、系统演化与其他真菌一样,间座壳属的分类单元曾经引起了许多争议。

通过对其基因组的分析,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分类单元,例如居似木耳科(Hymenochaetaceae)和木耳科(Polyporaceae)。

灵芝现代研究报告

灵芝现代研究报告

灵芝现代研究报告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中国传统的药用真菌之一,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对灵芝的现代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首先,灵芝中的活性成分已被鉴定出来,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增强免疫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压等。

其次,灵芝的抗氧化活性被广泛研究。

抗氧化活性是指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造成的损伤。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灵芝的抗肿瘤活性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这些活性成分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减少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从而提高抗癌治疗的效果。

此外,灵芝的抗炎活性也得到了研究证实。

炎症是身体对损伤或感染的反应,如果长期持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多糖、生物碱等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炎症导致的损伤。

此外,灵芝还被认为具有抗衰老活性。

研究发现,灵芝中的多糖成分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再生,提高皮肤的弹性和光泽,从而延缓皮肤衰老的过程。

总的来说,灵芝作为传统药用真菌,在现代研究中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灵芝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寻找新的药物和保健品提供了思路。

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灵芝的剂量、安全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灵芝活性物质抗衰老的研究进展

灵芝活性物质抗衰老的研究进展

灵芝活性物质抗衰老的研究进展以及产品开发情况摘要: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我国医药宝库的精华之一。

它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它包括赤芝,其中云头状赤芝其多糖有:BN3A、BN3B 和BN3C三种,鹿角状赤芝其多糖有: GLP、GLA、GLB、GLC ,薄芝,树舌,树芝,云芝等。

近年来, 灵芝的药理研究已进入细胞、分子乃至基因水平,本文仅探讨灵芝的多糖、提取液以及有机锗等对衰老增及抗强免疫和恢复免疫的机理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药用菌灵芝多糖抗衰老应用价值前言:据统计,中国已知的灵芝科药用真菌超过100种,人工栽培最多的赤芝(又叫丹芝) 和松杉灵芝(铁杉树芝) ,还有紫芝(中华灵芝) 。

现代药理药化和临床研究表明,灵芝子实体中抗衰老药效成分是多糖和水提取液。

长期服用能改善血液循环,使血流畅通,红血球携氧功能增强,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并与体内的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结合而排出体外。

灵芝以整体成分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化,无任何副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真菌药物和居家必备的健康食品。

1 灵芝多糖抗衰老的功能1.1 灵芝多糖提高DNA多聚酶的活性高大庆、刘恭植(1998)等在其文章中报道过,动物随年龄的增长,明显有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如3月龄和14月龄小鼠相比,其ConA 诱导淋巴细胞增强反应降低35.3 % ,但若用灵芝多糖可恢复这些功能,并能增强小鼠分泌IL - 2 的能力,对体液免疫也有同样的作用。

其机理可能灵芝多糖提高老年小鼠脾细胞DNA多聚酶活性,促进免疫细胞DNA合成和细胞繁殖有关。

以及上述灵芝多糖能增强和恢复免疫作用。

1.2 灵芝多糖抗氧自由基作用灵芝多糖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

氧自由基导致衰老是目前解释衰老机理颇受重视的一种理论,在徐承水(2000年)的实验中,GdLe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途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在于它可有效的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拮抗过氧化损伤。

灵芝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灵芝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灵芝属分类学研究进展概述了形态学特征、同工酶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灵芝分类上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灵芝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综述;灵芝;分类;对策S567.31A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又名万年茸,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中药[1]。

随着灵芝有效成分的不断发现,灵芝研究得到国际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先后对“灵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临床试验,但其中的一些研究结论相互矛盾[2]。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试验所使用的“灵芝”实际上属于灵芝属的不同种[2],因此,对灵芝属分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灵芝属(Ganoderma)是由芬兰植物学家Karsten于1881年建立的[1]。

在当时,灵芝是唯一的一个种,其后,许多学者对灵芝属的分类和鉴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 灵芝分类研究的现状1.1形态学研究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分类学工作者根据灵芝的菌盖漆样光泽特征、菌肉颜色、皮壳构造以及担孢子纹饰等形态特征对灵芝属进行分类鉴定[1,3,5 10]。

赵继鼎根据菌盖表面漆样光泽的有无,将灵芝属分为灵芝亚属(subgen. Ganoderma)和树舌亚属(subgen. Elfvingia),尽管蒙古灵芝(G.mongolicum)无漆样光泽,但这一形态特征仍然是灵芝属部分种分类鉴定的一个主要指标[1]。

此外,赵继鼎等的研究还发现,灵芝亚属(subgen. Ganoderma)中灵芝组(section Ganoderma)子实体的菌肉颜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淡白色至木材色,下层淡褐色至褐色;该亚属中紫芝组(section Phaeonema)子实体的菌肉则呈均匀的褐色、深褐色、肉桂色或栗褐色[3]。

唐传红等依据菌肉颜色特征对灵芝属子实体进行了灵芝组和紫芝组的分类,发现其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4]。

Corner也强调了观察灵芝亚属新鲜灵芝菌肉颜色对分类鉴定的重要性[5]。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摘要:灵芝多糖(GLP)是灵芝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灵芝的菌种筛选,发酵培养基组成和特点,发酵工艺和条件控制,以及灵芝多糖的提取、精制和纯化方法等,各个生产工艺对其含量和活性影响很大。

已有实验证实,灵芝多糖的生物保健功能体现在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调节免疫以及活血化瘀等多方面。

本文综述了目前在灵芝菌种筛选、发酵培养、提取分离纯化和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灵芝多糖的发展利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灵芝多糖;发酵;提取;纯化Studies on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Liu Lili (Major of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quatic products , Class 3,Grade 2011)Instructor Professor Wu Hongmian(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524088)Abstrac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GL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e ingredient of ganoderma lucidum with a grea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unique health care function, it has became the research focus. The strains filtr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com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ermentation, th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control of fer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xtraction, refinement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so on, each process of produc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f content and activity of GLP. Form the proof of the experimen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health care function embodies in lowering blood sugar ,cholesterol-lowering,anticancer, anti-aging, antioxidant ,regulate immune and remove blood stasi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is reviewing in the strains filtr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medical car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use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Key words: GLP;fermentation;abstract;purify前言:灵芝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大型真菌,自古就有“仙草”、“瑞草”之称[1]。

2022年我国灵芝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灵芝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3.2022年中国灵芝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达XX%我国灵芝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灵芝产品供应商。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灵芝行业市场上共有X家企业,其中知名品牌有X家,市场份额占比达到X%。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形式表现为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价格。同时,电商平台也成为了灵芝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如XX电商平台在2022年灵芝产品销售额达到X亿元,占据着市场份额的X%。
3.灵芝产品定位:中年人群健康益处精准定位:灵芝产品的品牌形象建设需要进行精准的目标客群定位。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最主要的消费群体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占市场比重达到60%以上。因此,品牌广告内容应紧密围绕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展开,例如注重强调灵芝产品对中老年人健康的益处,强调产品的科学性和医学认可度等。
A公司以高纯度、高品质灵芝产品,以及认证体系保障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获得明显竞争优势产品特点:A公司以其独特的产品特点脱颖而出。他们推出的灵芝产品具有高纯度、高品质的特点,并通过认证体系来保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这一有力的竞争策略帮助A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A公司研发投入大,新品频出,增强品牌竞争力不断创新及研发投入:在灵芝行业竞争对手中,A公司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最大。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A公司在2022年研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百分比超过10%,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2.健康养生需求增长,灵芝产品成新宠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养生风潮的盛行,消费者对灵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庭每年的灵芝消费支出约为X元,较上一年增长X%。消费者对灵芝产品的关注度主要体现在保健功能方面,其中,提高免疫力和调节身体状况是消费者对灵芝产品最关注的两个功能需求。
市场前景展望
1. 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我国灵芝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19年的30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约为67%。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搜狗百科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搜狗百科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搜狗百科物种简介灵芝: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俗称“灵芝草”,多孔菌科类、一年生真菌,其中以长白山赤灵芝尤为著名。

也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lma)真菌赤芝G.lucidum·karst和紫芝G.japonicrn L loyd的总称,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被《本经》称为上品。

近年来,对灵芝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临床研究颇多,对灵芝的生殖细胞——孢子药用价值的研究也颇受重视,本文综述灵芝孢子的研究近况。

物种概况灵芝孢子褐色,卵形,一端平截,(8.5~ll.2)um×(5. 2- 6.9)um,具双层壁。

在每个孢子的褐色内层产生许多针状小突起,深深地伸入孢子壁的透明外层,外层孢壁光滑。

灵芝孢子包裹的两层壁十分坚韧,一般的化学,物理方法很难将其打破,故限制了对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建立有效的破壁方法,可以促进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药用价值的研究。

相当具有营养价值。

GanodermaLucidum(英)LucidGanoderma别名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

多孔菌目灵芝科5张重达70公斤的千年灵芝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庐山最为出名采收: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度到50度烘干。

药材形态:赤芝形态: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 菌盖:皮壳坚硬,黄褐色到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孢子细小,黄褐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7~15cm,直径1~3。

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气味:气微香,味苦涩紫芝特征: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

菌柄长17~23cm 栽培紫芝特征:子实[1]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有健胃的好处。

灵芝功效科学研究

灵芝功效科学研究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

它主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真菌溶菌酶(fungal lysozyme),以及糖类(还原糖和多糖)、麦角甾醇、三萜类、香豆精甙、挥发油、硬脂酸、苯甲酸、生物碱、维生素B2及C等;孢子还含甘露醇、海藻糖(trehalose)。

它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

灵芝药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神奇珍品。

2000年,已知灵芝属(Ganoderma)真菌约100余种,分布最广的为赤芝(G.lu-cidum),其次为紫芝(G.japonicum),还有树舌(G.applana-tum)、松杉灵芝(G.tsugae)和簿树芝(G.capense)等均供药用。

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灵芝对神经衰弱、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克山病、高原不适症、肝炎、出血热、消化不良、气管炎等各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通过用灵芝食疗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建议可用决明子、黑乌龙等组方为决乌汤茶这种中医经典组方茶,对高血脂等症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药理研究证明,灵芝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1.Nat Commun:灵芝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doi:10.1038/ncomms8489腹有诗书气自华近日,来自台湾长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动物实验首次发现灵芝能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生态,改善肥胖。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一种名贵中药--赤芝中提取出一种水提取物(WEGL),将其添加到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食物中。

赤芝是灵芝的一种,也是传统中医学中使用的一种中药材,在亚洲中药材中已经被使用了几个世纪,用于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也有研究推测其具有抗糖尿病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芝属(Ganoderma)的当代分类现状及研究技术(07级微生物学陈博 Y0721412)摘要灵芝( Ganoderma ) 有“仙草”之美誉,从灵芝中提取的多种物质如灵芝多糖、三萜类、蛋白质类等化合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肝脏解毒及排毒能力以及抑制恶性肿瘤生长等作用 ,因而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

目前,被人们利用的灵芝近缘种已达18 种,几乎都隶属于灵芝属;同时灵芝属真菌菌种(76 种) 又占灵芝科菌种(98 种)的绝大多数,作为灵芝科的一个大属。

故对灵芝属真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我们全面了解和开发利用灵芝类物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学研究又是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生物分类系统已由过去的五界系统提升为八界系统,在这样的变化中,灵芝属分类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为了全面了解灵芝属真菌的资源状况,合理利用灵芝资源,本文将对灵芝属资源的分类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灵芝属( Ganoderma );分类学研究;近缘种;灵芝属级特征:灵芝为灵芝科灵芝属植物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Fr. ) Karst . 的子实体。

菌盖为半圆形或肾形,边缘薄而平截。

直径10~18cm ,厚1~2cm ,柄长3~7cm。

表面为环状棱形。

颜色为黄褐色或红褐色。

有漆样光泽。

菌柄侧生,少偏生。

菌肉白色至淡棕色。

孢子直径8. 5~11. 5 ×5~6. 5μm ,卵状椭圆形,顶端平截,孢壁双层,外壁光滑,透明无色,内壁褐色有小刺。

气微香,味苦涩。

紫芝为灵芝科灵芝属植物Gano2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子实体。

菌盖为半圆形或肾形,边缘薄或钝厚,有时断截状,全缘或波状至浅裂,直径5~11cm ,厚1~2cm ,柄长0. 6~11~20cm ,表面为同心环沟。

颜色为紫黑色。

有漆样光泽。

菌柄侧生,少偏生。

菌肉锈褐色。

孢子直径10~12. 5 ×7~8. 5um ,卵形至近椭圆形,孢壁双层,外壁无色,平滑,内壁褐色,有显著小刺。

气微香,味苦涩。

1 灵芝属真菌分类学方法学研究1.1 传统分类方法传统分类各派别的分类见解及分类系统灵芝属传统分类上各分类学家都以灵芝形态学特征为主,但对灵芝各表型性状在分类上孰优孰重,各有主张。

Haddow(1931) 第一个应用皮壳构造来鉴定灵芝属的若干种。

而Steyaert (1980) 依据皮壳构造又把灵芝属分为4 个灵芝亚属。

但赵继鼎(2000) 指出灵芝科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有可能变化,甚至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

过分强调这一特征在分类上的作用是不合适的。

Corner (1983) 也认为利用皮壳构造作为种以上单位的分类依据是比较合适的,而不适合种以下单位的分类。

在灵芝科担孢子方面,由于其担孢子具有特殊的构造,使其成为最可靠的分类依据,也是Donk(1948) 建立灵芝科的唯一基础。

而对于灵芝孢壁, Heim ( 1962) , Furtado ( 1962) , Pegler 和Young(1973) 及Corner (1983) 都认为灵芝属和假芝属的孢壁有5 层组成,但他们各自说的部分概念并不一致,但都应用两层壁的概念,即外(exosporium) 和内壁(endosporium)。

从Karsten (1881) 以Polyporus l ucidus 为模式种建立灵芝属以来, 各分类学家通过对灵芝外部形态、内部微观结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对灵芝的外观特征在灵芝分类上的作用都有独自的见解,形成了各自的分类系统。

在Potouillard (1889) 分类系统中,灵芝属分成两组, 即灵芝组和假芝组。

而Karsten ( 1889) 把Polyporusapplant us 从灵芝属中分离出来建立树舌灵芝属( Elf vingia P. karst . ) 。

在1939 年Imazeki又在灵芝属下设立3 个亚属,即灵芝亚属、树舌灵芝亚属、粗皮灵芝亚属。

依据菌盖皮壳构造的不同,Steyaert (1980) 又在Imazeki 灵芝属的三个亚属基础上新增了2 个亚属:类交织皮壳亚属和密交织皮壳亚属。

但不再把原粗皮灵芝亚属设为亚属,把它丛亚属的位置上删去了,即只包括4 个亚属。

而赵继鼎(1989) 在灵芝属下设立三亚属两组,这是被许多分类学家所接受的的一个系统,这3 个亚属包括灵芝亚属、树舌灵芝亚属和粗皮灵芝亚属。

综观这几个分类系统,只有Potouillard (1889) 、Steyaert (1980) 和赵继鼎(1989) 在灵芝亚属下设立组,且都为2 个组,都包括灵芝组,但另外1 个组都不同,分别为假芝组、等径孢组和紫芝组。

灵芝属传统分类方法都以灵芝形态特征为主,依据形态学差异而建立的分类系统至今仍在分类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比如国内灵芝属分类研究工作者大多仍采用赵继鼎灵芝属(1989) 分类系统,即把灵芝科分为4 个属,3 亚属,2 亚组,见表1。

表1 灵芝科分属检索表1.子实体有柄,中生、偏生或侧生 (2)1.子实体无柄,扇形至蹄形 (3)2.孢子卵形,顶端平截………………………………………………灵芝属Ganoderma2.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顶端不平截…………………………………乌芝属Amauroderma3.双系菌丝,角质菌丝暗色………………………………………………扁芝属Elfuingia 3.三系菌丝,角质菌丝淡色………………………………………………灵芝属Ganoderma灵芝属(Ganoderma)又分为二个组,四个亚组,其分组的检索表:1.菌肉白色、淡白色、材白色或者分二层;上层淡白色,近菌管层淡褐色至褐色……………………………………………………………………………灵芝组Sect Ganoderma (1)菌盖的皮壳由栅状细胞组成…………………………灵芝亚组Subsect Ganoderma (2)菌盖的皮壳不是栅状细胞组成………………粗皮灵芝亚组Subsect Trachyderma 1.菌肉为均匀的褐色、深褐色至栗褐色……………………………紫芝组Sect Phaeonema (1)菌盖的皮壳是由栅状细胞组成……………………… 紫芝亚组Subsect Phaeonema (1)菌盖的皮壳不同栅状细胞组成…………………………树舌亚组Subsect Elfvingia灵芝组(Sect Ganoderma)的分种检索表(常见种)1.孢子内壁有显著的小刺或仅具细微小刺 (2)1.孢子内壁无小刺,或具有不明显 (3)2.子实体无柄,或具柄基 (11)2.子实体有柄 (5)3.姿势体大,近圆形,直径达43cm,菌盖呈覆瓦状,孢子(6.9~8.7)μm×(5.2~6.5)μmμm………………………………………………………………………大圆灵芝G. rotundatum3.与上述特征不同 (4)4.菌盖半圆形或近扇形、孢子(7.8~10.4)μm×(5.2~6.9)μm…………………………………………………………………………………………………无柄灵芝G. sessile4.菌盖呈龟壳状,有柄基,孢子(7.8~8.7)μm×(5.7~7)μm……………黄灵芝G. luteum5.子实体生于针叶树干基部,柄粗壮,孢子(9~11)μm×(6~8)μm ………松杉树芝G. tsugae5.子实体生于阔叶树干上或木桩、腐木上 (6)6.孢子通常小于11 μm (7)6.孢子通常大于11 μm (8)7.盖面乌黑色,柄长可达23cm,孢子(8~10)μm×(5.5~7.5)μm……………黑灵芝G. atrum 7.盖面红褐色到黑褐色,柄长4~15cm ,孢子(8.7~10.4)μm×(5.2~6.9)μm…………………………………………………………………………………海南灵芝G. hainanense 8.盖面无光泽,菌管易破碎,孢子(9~12)μm×(6.5~8) μm …………蒙古灵芝G. mongolicum8.盖面有光泽,菌管不易破碎 (9)9.盖面光泽较弱,凸凹不平,有纵皱,孢子(8.7~11.3)μm×(5.2~6.9)μm………………………………………………………………………………………弱光泽灵芝G. curtisii9.盖面特征与上述不同 (10)10.菌盖半圆形至近圆形,12×20cm,厚2cm,孢子[8.5~11.2(12.1)]μm×(5.2~6.9) μm…………………………………………………………………………………灵芝G. lucidum 10.菌盖小,(2~2.7)×(2.4~4.5) cm,厚0.5~1.5cm,孢子[10~12(13)]μm×(6.2~8.7)μm……………………………………………………………………喜热灵芝G. calidophilum 11.子实体无柄,盖面紫褐色到黑褐色,孢子(9.5~12.1)μm×(6.1~6.9)μm………………………………………………………………………………………紫光灵芝G. valesiacum11.子实体有柄 (12)12.菌柄分枝呈鹿角状,子实层不孕,偶见成熟孢子,(8.7~10.4)μm×(5.2~6.9)μm…………………………………………………………………………………鹿角芝G. amboinense12.与上述特征不同 (13)13.子实体无柄或有短而粗之柄,菌肉有环纹,孢子(7.5~9.7)μm×(5.7~6.9)μm ………………………………………………………………………………………薄树芝G. capense13.子实体有细而长之柄,菌肉无环纹 (14)14.盖面紫褐色或近黑褐色,有稠密的环纹,孢子(8.7~10.4)μm×(5.7~6.9) m栽培种………………………………………………………………………………密纹薄芝G. tenue 14.盖面红褐色,无环纹,孢子(8.7~10.4)μm×(5.2~6.2)μm………………………………………………………………………………………………………………弯柄灵芝G. flexipes但外观特征是细胞内部基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的差异常导致外部表型的变化,如仅依靠外观特征进行分类研究,会导致分类结果与系统进化的不一致性,因此开发利用新的、稳定的形态标记已成为传统分类的内容之一。

2 灵芝属现代生物技术分类方法2.1蛋白质水平2.1.1同工酶技术和等位酶技术每一种生物体内催化同一生物化学反应的酶类种类数量及分子量有所差异,可以把其细胞的酶液提取后通过电泳分离及显色就可以得到同工酶谱,通过对不同灵芝真菌同工酶的分子量、数量及种类分析就可以用于分类鉴定依据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