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史简介ppt

合集下载

《中国数学史》PPT课件

《中国数学史》PPT课件

HC
G
Ⅰ’ Ⅱ’


A
B
EDF
邪田术曰:并两邪以半者,以乘正从者广 刘徽注:并而半之者,以盈补虚也
如图,求直角梯形的面积
圆田术曰:半周乘半径者也
刘徽注: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 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也
• 见P79
2、分数理论
实如法而一,不满法者,以法命之 约分术曰: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由量
四、刘徽的主要数学成就
• 三国以前,我国数学要籍,首推 《九章算术》。刘徽在数学上的贡 献,主要在其《九章算术注》一书。 《隋书》卷16《律历上》载:“魏 陈留王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 是知《九章算术注》完成于景元四 年(263年)。《隋书》卷34《经籍 志三》有《九章算术》十卷、《九 章重差图》一卷,均注明系刘徽撰。

了解亚历山大后期数学及《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数学内容,理解刘
徽、祖冲之及祖恒重要数学成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刘徽及祖恒获得球
体积公式的“牟合方盖”模型构造及过程,熟练掌握《九章算术》中的重要
数学成就和“出入相补”原理及其运用。
• 教学重点:《九章算术》及刘徽、祖氏父子数学成就
• 教学难点:球体积公式的证明
一、 亚历山大后期和希腊数学的衰落
• 主要代表人物:海伦、托勒玫、丢番图、帕波斯 • 海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代表作《量
度》,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 S=[s(s-a)(s-b)(s-c)]1/2
其中a,b,c为三边,s=(a+b+c)/2 • 托勒玫(约100—170年),代表作《天文学大成》,
接关系到天文历法、度量衡、水利工程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应用,所以精确计算 π值,是数学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国数学史简介ppt课件

中国数学史简介ppt课件
10
+ 祖冲之
11
+ 北宋的建立使得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数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从11~14世纪约30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 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 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 的《数书九章》。人们开始向高次方程进军
12
+ 中国从明代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晚期,16世 纪末以后,西方初等数学陆续传入中国,使中 国数学研究出现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鸦 片战争以后,近代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数 学便转入一个以学习西方数学为主的时期;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数学研究才真正开始。
+ 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界数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 就其特点来说,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学 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6
+ 《九章算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采用按类分 章的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算式都是从筹算记数 法发展起来的;以算术、代数为主,很少涉及 图形性质;重视应用,缺乏理论阐述等。
刘徽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3
+ 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 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 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时期的测 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 相应的提高。
筹算
4
+ 该时期人们慢慢的开始使用数学,用数来对周 围的一些事物进行描述

《中国数学史简介》课件

《中国数学史简介》课件

当代数学家的贡献
总结词
国际领先、创新发展
详细描述
当代中国数学家在许多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如陈景润在解析数论领域的“陈氏定理”,该 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景润定理”。此外,中国 数学家在几何、拓扑学、概率论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 的研究成果,如吴文俊在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方面的贡 献,为中国数学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这些当代 数学家的创新发展为中国数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05
中国数学史的意义与影响
Chapter
对世界数学史的影响
推动世界数学发展
01
中国数学史为世界数学史贡献了独特的数学思想和成就,促进
了全球数学的发展和进步。
丰富世界数学文化
02
中国数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文化,
为世界数学文化增添了多样性。
启发其他文明数学进步
03
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和成就可以为其他文明所借鉴,促进
《中国数学史简介》ppt课件
目录
• 中国数学史的起源 • 古代数学的主要成就 • 近现代数学的发展 • 中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 • 中国数学史的意义与影响
01
中国数学史的起源
Chapter
起源时期
起源时期概述
从远古时代到先秦时期,中国数 学逐渐萌芽,经历了从简单的计 数到初步的数学体系的发展过程
《九章算术》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 《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 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
南北朝的数学家与数学著作
祖冲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的主要成就 有《大明历》、圆周率、水碓磨、指南车等。
《张丘建算经》
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主要介绍了 代数和几何的基本概念,为后来的数学发展奠定了 基础。

中国古代数学ppt课件

中国古代数学ppt课件
评述
1.巴比伦:60进位的分数 2.埃及:单位分数 3.阿拉伯:主分数,单位分数 ——都未能给出行之有效的分数算法
中算分数算法的特点.
1. 除法运算定义分数 2. 分数概念的两重性 运算结果:独立的数; 运算过程:母与子 3 .基本性质 分子、分母同乘不为零的数,其值不变。 4. 通分——“齐同术” 母互乘子谓之齐,母相乘谓之同
初等数学理论的发展 刘徽:《九章算术注》(264AD) 祖冲之:3.1415926<π<3.1415927
刘 徽(造像)
祖冲之(造像)
隋唐:589-960AD
国家数学教育 国子监:明算科 李淳风:编纂“十部算经”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 缀术(唐朝佚) 数术记遗(南宋补) 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 五曹算经、五经算术 缉古算经
2 注释者
刘徽,魏晋间人,263AD年注释《九章算术》 “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 ——刘徽:《九章算术注》
祖冲之,祖暅:南北朝,圆周率,球体体积公式 李淳风:唐朝,“十部算经”国子监教科书 杨辉:南宋,《详解九章算法》 吴敬:明,《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李潢:清,《九章算术细草图说》 现代: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 白尚恕《〈九章算术〉注释》《〈九章算术〉今译》 李继闵《〈九章算术〉与刘徽注研究》《〈九章算术〉校证》 《〈九章算术〉导读与译注》 郭书春:汇校《九章算术》 沈康身:《〈九章算术〉导读》
负数是怎样进入数学的?
盈余与不足、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是负数概念在生活中的实例,教科书在向学生讲授负数是也多循此途。这就产生一种误解:似乎人类正是从这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而引进了负数的。 问题:那个文明最早使用负数?

数学史简介PPT课件

数学史简介PPT课件

• 直到19世纪实数理论的建立才完全消除
2021
31
谁推开了虚数的“大门”
• 12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伽罗说:“正数的平 方是正数,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因此一个正 数的平方根是两个,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负 数没有平方根”。
• 他太肯定了!“负数没有平方根”遏制了后人 的探索欲望。400年来,数学家都采取了回避
2021
35
数论与方程:第二次抽象
• 数的崇拜与禁忌:“1生2,2生3,3生万物”所以 1最神圣,7,8为吉祥数。4,13为一些民族的禁 忌
• 中国人崇拜“9”:故宫大门纵横九颗铜星,皇帝 九龙袍,九龙壁,“九九归一,侄极而返”
• “60”是古巴比伦人与毕达哥拉斯心中的神 • 数的文化:奇为女,偶为男,“一帆风顺,双喜
• 中国:黄河,长江 • 埃及:尼罗河 • 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 印度:恒河,印度河
2021
23
其他发达古国
• 希腊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达1000年 • 阿拉伯数学发达仅限于8至13世纪,有500年 • 欧洲国家数学发达是在10世纪以后的事 • 日本则迟至17世纪以后。
2021
态度。
• 1545年卡丹的 2229 (后面专门谈他)
让人莫名其妙
2021
32
大师的困惑与无知
• 卡丹(意大利数学家,医生,算命先生1501~ 1576)到达大门,不敢敲门。
• 欧拉彻底否认:他说“一切形如 1, 2 的数学式都是不可能有的,这类数 纯属虚构”
• 伟大的笛卡儿(法国数学家,1596~1650)创立 直角坐标系,给出理论武器。
• 求教欧拉:欧拉说“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我确 信它完全正确”
• 1900年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1862~1943)把 它列为23个世纪难题,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数学文化PPT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数学文化PPT
书等多种古代珍贵的文献,还有一部数
学著作,据写在一支竹简反面的字迹识 别,这部竹简算书的书名叫?算数书?,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经研究 ,它和?九章算术?〔公元1世纪〕有许 多相同之处,体例也是“问题集〞形式 ,大多数题都由问、答、术三局部组成 ,而且有些概念、术语也与?九章算术? 的一样。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2002年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汉城址考古
• 2002年7月,考古 人员在湖南龙山里
耶战国-秦汉古城 出土了36000余枚 秦简。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秦简 (2002年湖南龙山里耶出土)
• 记录的是秦始皇二十 六年至三十七年〔即
公元前221-前210年 〕的秦朝历史,其中
九九乘法表
• 文学作品中,就有很多“九九〞乘法口诀。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
经历七七四十九劫,九九八十一难。 • ?越王勾践?中,翻过九九八十一座山,渡过八
八六十四条溪,走了七七十九天,终于找到秦 溪山。 • 方言俗语、地方谚语,均能看到乘法表的影子 。 • “六六三十六,阎王接你吃腊肉〞、“不管三七 二十一〞等。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史记·夏本纪?
大禹治水 (公元前21世纪)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 在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 有一些是记录数字的文字,说 明中国已经使用了完整的十进 制记数,包括从一至十,以及 百、千、万,最大的数字为三 万。这是对世界数学最伟大的 奉献。
殷墟甲骨上数学 (商代, 公元前1400-前1100年 )
• 如图,Plato对等腰直角三 角形作了证明,他把腰上 两个正方形沿对角线切开 ,所得四个全等的等腰直 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原三角 形斜边上的正方形。

中国古代数学ppt课件

中国古代数学ppt课件
精品pp
4.2.1 《周髀算经》和勾股定理
《杜忠算术》和《许商算术》是中国有 记载可考的最早的数学著作
《算数书》是目前中国所能见到的最早 的数学专著
《周髀算经》是比《九章算术》更早的 一本具重要影响的数学专著
精品pp
4.2.1 《周髀算经》和勾股定理
《周髀算经》是一部介绍宇宙模型的天 文学著作,但其包含了深刻的数学内容, 如分数运算、勾股定理等
精品pp
4.2.2 《九章算术》
例说《算术》的成就: 1.各种比例问题
精品pp
精品pp
4.2.2 《九章算术》
例说《算术》的成就: 2.几何成就
勾股章第6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 出水一尺,引葭赴岸, 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 各几何?答曰,水深一丈 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精品pp
4.2.2 《九章算术》
中国数学中关于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都是二项展开式的原则运用。因此,找 出二项展开式中的系数的规律就可以利 用它来进行对高次幂的开方。中国数学 史上,较早给出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 规律的是北宋数学家贾宪。
精品pp
4.3.1 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贾宪利用贾宪三角进行高次开方 x2 =(a+b)2 , 称为“增乘开方法” 秦九韶在其名著《数书九章》中将“增
乘开方法”推广到高次方程的求解,称 为“正负开方术”
精品pp
精品pp
精品pp
精品pp
4.3.2秦九韶的数学成就
《孙子算经》中提出了“物不知其数问 题”并给出了解答,但对这类问题的研 究只是初具雏形。秦九韶把这个问题和 解法进行了推广,创立了“大衍求一 术”,得到了孙子剩余定理,从理论上 彻底解决了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解法。

中国数学史 ppt课件

中国数学史 ppt课件

19世纪的中国数学
二天三地T人四五 三天三人T地四二,求天地人之同数。 四地四人T天五五
2x3y-z45 3x3z-y42 ,求 x,y,z. 4y4z-x55
五 三 二七 丁二 T丙二 甲二乙二
京师大学堂校匾 (1898-1912 )
d2 -c2 a2b2 5 3 27
19世纪的中国数学
“五四”运动(1919)
徽率157/50即3.14
《九章算术注》
刘徽的割圆术
《九章算术注》
割圆术(6边形)
《九章算术注》
割圆术(12边形)
《九章算术注》
割圆术(24边形)
《九章算术注》
割圆术(48边形)
《九章算术注》
割圆术(96边形)
《缀术》
刘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到南北朝时期被祖冲之推进和发展
祖冲之(南朝宋、齐, 429-500)
《数书九章》(1247)
大衍术
秦九韶 :《数书九章》(1247)
大衍求一术(中国剩余定理 )
《孙子算经》(约公元400年) 物不知数问题(孙子问题, 孙子剩余定理):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
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明确给出了一次同余方程 组的一般性解法,早于西方的斐波那契。
珠算发展 西学东渐
珠算
明代算盘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 乘除法口诀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1366)记载算盘
明代珠算开始普及于中国
算盘图《魁本对相四言杂字》 (1371)
西方数学的传入
“西学东渐第一师 ”
利玛窦(意, 1552-1610)
西方数学的传入
(明, 1562-16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古代数学发展
+ 魏、晋时期出现的玄学,不为汉儒经学束缚, 思想比较活跃;它诘辩求胜,又能运用逻辑 思维,分析义理,这些都有利于数学从理论 上加以提高。吴国赵爽注《周髀算经》,汉 末魏初徐岳撰《九章算术》注,魏末晋初刘 徽撰《九章算术》注、《九章重差图》都是 出现在这个时期。赵爽与刘徽的工作为中国 古代数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
赵爽 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与推导的最早
的数学家之一。他在《周髀算经》书中补充的 “勾股圆方图及注”和“日高图及注”是十分重 要的数学文献。在“勾股圆方图及注”中他提出 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和解勾股形的五个公式;在 “日高图及注”中,他用图形面积证明汉代普遍 应用的重差公式,赵爽的工作是带有开创性的, 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中西方数学融合
+ 中国从明代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晚期,16世 纪末以后,西方初等数学陆续传入中国,使中 国数学研究出现一个中西融合贯通的局面;鸦 片战争以后,近代数学开始传入中国,中国数 学便转入一个以学习西方数学为主的时期;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数学研究才真正开始。
+ 从明初到明中叶,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和 这种商业发展相适应的是珠算的普及。明初 《魁本对相四言杂字》和《鲁班木经》的出现, 说明珠算已十分流行。前者是儿童看图识字的 课本,后者把算盘作为家庭必需用品列入一般 的木器家具手册中。
中国数学史简介
——计科7班 唐嘉良
-
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 学科,它的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根据它本身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 五个时期:
①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②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④中国古代数学的繁荣; ⑤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
中国古代数学的萌芽原始公社末期,私有制和货物 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器,上面已刻有表示1234 的符号。到原始公社末期,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 代结绳记事了。而商代中期产生一套十进制数字 和记数法,同时人们开始用数学的方法来记录时 间和季节。在《周髀算经》中提到西周初期用矩 测量高、深、广、远的方法,并举出勾股形的勾 三、股四、弦勾股定理勾股定理五以及环矩可以 为圆等例子。
+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 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例 如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 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 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 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 水平都是很高的。其中方 中国数学史
-
-
-
-
+ 刘徽
+ 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 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 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 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 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 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
-
+ 祖冲之
-
古代数学繁荣
+ 北宋的建立使得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数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从11~14世纪约300年期间,出现了一批 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如贾宪的《黄帝九 章算法细草》,刘益的《议古根源》,秦九韶 的《数书九章》。人们开始向高次方程进军
+ 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界数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 就其特点来说,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学 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
+ 《九章算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采用按类分 章的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算式都是从筹算记数 法发展起来的;以算术、代数为主,很少涉及 图形性质;重视应用,缺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得到普遍的应用,筹算 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种记数法对世界 数学的发展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时期的测 量数学在生产上有了广泛应用,在数学上亦有 相应的提高。
筹算
-
+ 该时期人们慢慢的开始使用数学,用数来对周 围的一些事物进行描述
-
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 秦汉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均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正是形成于这个时期,它的主要标志是算 术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以及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 学著作的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