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危害及防治措施

饲料霉变危害及防治措施这几年霉菌毒素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玉米收获季节阴雨连连,导致玉米在收获前后感染了霉菌,产生了霉菌毒素。
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玉米后,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繁殖障碍(死精、不育、死胎等)、消瘦、抗病力下降等症状,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标签:饲料霉变;霉菌毒素;治疗;饲料加工1 饲料霉变的危害1.1 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在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
①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当猪采食受其污染的饲料后,首先干扰免疫系统,对疫病的易感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差;②凝血因子抑制剂,表现为伤口处长时间流血不止以及浆膜下层淤斑出血,小肠和结肠出血等;③侵害肝脏,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导致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利用率下降10%以上。
1.2 玉米赤霉烯酮一种生长在玉米、高粱和小麦上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
临床症状随剂量和猪只年龄不同而不同。
饲料中含玉米赤霉烯酮1~5毫克/千克,引起小母猪提前发情、外阴部水肿、脱垂和早熟性乳房发育;小公猪包皮增大、性欲降低和睾丸变小;成年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妊娠;妊娠母猪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超过305毫克/千克将出现早期胚胎死亡流产。
1.3 赭曲霉毒素一种霉菌肾毒素,给猪饲喂含赭曲霉毒素1毫克/千克的饲料3个月,引起腹泻、厌食和脱水,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
剖检多见肾苍白、坚硬,即橡皮肾。
1.4 新月霉菌毒素饲喂含有新月霉菌毒素的饲料,可引起皮肤直接刺激和坏死、淋巴系统严重损伤、胃肠炎和采食量下降,严重时病猪拒食、呕吐或心血管衰竭死亡。
1.5 麦角毒素饲喂含麦角毒素的饲料,猪只可在数天或数星期内表现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全身状况不佳,通常出现后腿跛行的症状,严重者尾巴、耳朵和蹄坏死。
1.6 念珠镰孢霉和增生镰孢霉普遍存在白玉米和黄玉米中,饲料中含量高于120毫克/千克时,可引起肺水肿和胸腔积液,发病率高达50%,病死率50%~90%。
饲料中含有2种以上的霉菌毒素,相互作用会进一步加深对猪的危害。
饲料霉变危害和防霉措施

另一 方 面 一 些 原料 供 应 商 为 了减 少 损失 . 一 般 在 好 的 原 料 卖 完后 , 剩 下
肝脏、 繁 殖 器官 ) 受损 。⑤ 繁 殖 障碍 :
对胚 胎 的致 死率 、流产 比例 增加 , 外
质 量 有 问 题 的加 工 成 粉 料 卖 给 小的
f 山东枣 庄 市 山亭 区 畜牧 兽 医局 2 7 7 2 0 0 李 庆德 )
酸 可 的松 5 0 ~ 1 0 0毫 克 .肌 肉或 皮下
般 无 特 效疗 法 . 可对症治疗 : ① 用 钙
制 剂 和 维 生 素治 疗 . 以及 强 心 、 补 液
注射 , 配合抗生素和磺胺药治疗 。③
用硫 酸钠 等 盐类 泻药 促进 毒 素排 出
囵
剂 等治 疗 .但 必须 在发 病 的前 期 . 后 期 治疗 一般 无 效 , 当一 窝 仔猪 中有 一 头 发病 时 . 立 即对 同窝 中其他 仔猪 隔
主要 饲料 如 玉 米等 最好 选 购颗粒 的 , 然后 自己进 行加 工 . 而 不要 选择 别人
+ - + 一 十 - +பைடு நூலகம்一 +
断奶 时 .适 当减 少 饲 喂 量 , 1周 后 再
逐渐 添 加到 足 量 . 均有 预 防效果 。一
离 治疗 。② 用 链 霉素 治疗 , 也 可 用醋
⑦ 采食 量 下降 . 生 长速度 下 降。 做 好饲 料 的 防霉 、 控( 脱) 霉措 施
而不 影 响 营养吸 收 的霉 菌吸 附剂 , 目 前 市 面 上 相 对 比 较 好 的 有 加 强 型 霉
消安 、 腾骏 霉 消安 、 百安明 、 脱 霉 素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霉菌对饲料的危害饲料或原料受霉菌污染后,霉菌大量繁殖,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耗较高,导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降低。
霉变可导致饲料产生极难闻的气味,适口性明显下降,畜禽出现采食量降低或拒绝进食的情况。
此外,霉变还会释放大量热量,导致饲料温度升高,其他各类霉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饲料的储存质量有所下降。
2、霉变饲料对畜禽的危害饲料霉变可导致饲料中呕吐毒素、曲霉毒素等大量积存,畜禽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常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生长性能受到抑制等情况,甚至会导致畜禽中毒死亡。
若10%左右的饲料出现霉变,肉鸡食用后极易出现白痢或呼吸闲难等情况,鸡群的健康水平及抗病能力降低;若40%的饲料出现霉变,则会对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干扰,导致其生长受限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在饲料中的大量积存,畜禽食用会对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正常代谢循环产生影响,导致畜禽的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受限。
3、霉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饲料霉变不仅会对食用畜禽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在食物链中不断循环积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如人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了大量被霉菌污染的蛋、肉、奶等产品,可造成肝脏、肾脏病变或免疫功能降低。
黄曲霉毒素是导致人类癌症疾病发生的重要源头,属于一类致癌物,在霉变的花生、谷物、大米等的积存量均较高,其中较为常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为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经哺乳动物肝脏代谢后,可产出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1属于羟基化代谢产物,在畜禽的肝脏组织、乳汁、蛋类等产物中均可存在,以乳汁中含量较高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及致毒性。
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左右,是砒霜的20倍,是敌敌畏的30倍,尤其对哺乳动物基因毒性极强,极易造成DNA 损伤。
因此,对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检测标准要求含量不可超过0.5 μg/kg。
二、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1 、严格控制饲料原料质量。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发酵和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它们极易产生在粮食、饲料、食品等食品中,对动物健康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
本文将针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原料、存放环境和制造过程中的不卫生导致的。
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1.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影响饲料的镰刀菌属(Aspergillus)霉菌毒素,它主要存在于玉米、谷粉、糯米、糙米中。
黄曲霉素的长期食用会对猪、鸡、牛等动物的肝脏、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危害。
赤霉素是由赤霉菌( Fusarium)产生的毒素,它主要存在于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等谷类作物中。
传统地,赤霉素主要导致的韧皮癌(粗毛规)病对雌性动物是有危害的。
二、饲料污染预防措施尽管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非常危险,但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保证动物的健康。
以下是防控措施的关键点:1. 采购优质原料饲料生产企业应该要采购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高质量原料。
采购的原料必须被登记并经过检验批准。
同时,不能使用失效、霉变、有毒有害、不能吃的原料作为饲料原料。
2. 合理运输、存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完整性和干燥性,以防止霉菌的生长。
它必须在干燥、阴凉、不潮湿的环境下储存。
3. 空气环境和维护设备清洁卫生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应确保空气和设备的清洁,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机会。
4. 审查饲料抽样检测饲料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饲料的抽样检测,以确保饲料中不含过量的霉菌毒素。
如果检测结果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扔掉超标部分或重新制作饲料。
5. 给动物隔离开药三、总结随着饲料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饲料污染导致动物群体病的概率。
因此,饲料企业应重视饲料污染问题,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质量,并保护动物的健康。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定期对饲料进行水分检测,一旦发现水 分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饲料 的吸湿,避免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
具体措施
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 的水分含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合理使用防霉剂
具体措施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 查饲料的防霉剂含量,确保其始 终保持在有效范围内。
氧化反应加速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加速饲料中的 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进 一步促进霉菌的生长。
温度适宜霉菌生长
温度影响霉菌生长速度
温度是影响霉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霉菌的生长速 度加快,导致饲料霉变。
高温高湿环境更危险
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霉菌的繁殖 速度更快,饲料霉变的风险更大。
饲料中营养物质丰富
营养物质提供霉菌生长条件:饲料中富 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为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了
霉菌的繁殖。
某些营养物质易受霉菌污染:如蛋白质 、脂肪等,这些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容
易被霉菌污染,导致饲料变质。
以上是针对饲料霉变原因的分析。在实 际情况中,为了预防饲料霉变,需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如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 、储存温度以及合理配料等,以确保饲
0302具体措施源自04仓库内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 ,减少霉菌的生长基质。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05
06
定期对储存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 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04
饲料霉变的检测与处理
Chapter
霉变饲料的检测方法
视觉检测
通过观察饲料的颜色、纹理和气味的变化,初步判断是否发生霉变 。霉变饲料通常会出现色泽变暗、斑点、发霉味等症状。
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饲料霉变原因及预防方案
一、饲料霉变的危害 二、常见的发霉现象 三、饲料霉变的原因分析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五、防止饲料发霉的主要措施
7、包装袋质量不好,内膜破损,封口不严,饲料易从袋 口和破损处吸潮后,引起霉变,然后向四处扩散。 8、饲料打包时未封好袋口。 9、上下车时装卸工人不小心将袋子刮破或震破内膜。 10、运输途中太阳曝晒;或是运输途中车蓬漏雨,车 厢打湿等原因,水从缝隙处渗入,导致吸湿发霉。饲 料遭遇到阳光的暴晒,饲料内的水分会散发出来,阳 光过后温度降下来,水蒸汽在内膜上积成小水滴,这 些小水滴被周围的饲料吸收后造成局部水分超标,引 起零星霉变。
5、所有品种在缝包时均将编口折叠,同时将 缝口处的针距密度缩小,针眼要密,并锁 紧。内膜袋破损的一律选出不用。
6、严格生产计划的制订,不能超订单生产,对生 产日期严格控制,作好翻包后的登记,库存超过 十五天必须返工。 7、上车过程中烂袋一律不得上车,车厢打湿必须 等干后才能上车;以防太阳暴晒或雨淋饲料,司 机必须盖好蓬布才能出厂。 8、广泛作好宣传,提高养殖户和经销商的储存条 件,堆放时要注意防雨、防潮、防曝晒、防鼠咬, 加强销售办事处、经销商、客户处饲料的管理, 不要存放过多的饲料,缩短使用周期,以预防饲 料发霉的发生。
水分 温度 湿度 储存条件和时间 微生物含量 原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加工工艺 包装及内膜质量
高水分是饲料发霉的主要原因
常见饲料原料的安全水分
温度与湿度
不同霉菌菌株生长所需的温度
四、预防饲料霉变的方案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温度湿度高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 殖,进而导致饲料霉变。
尤其是在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 料容易受潮,进而引发霉变。
饲料存储时间久
饲料存储时间过长,容易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氧化, 导致饲料品质下降,容易引发霉变。
存储时间过长的饲料也容易受到鼠害、虫害等影响,进一步 加剧霉变的发生。
治疗费用增加
由于动物因饲料霉变生病 ,养殖场需要支付额外的 治疗费用。
经济效率降低
饲料霉变还会导致养殖效 率降低,因为动物生长缓 慢,出栏时间延长。
03
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
控制饲料水分含量
水分是饲料霉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可以促进微生物的 生长和繁殖,从而引发饲料霉变。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可以有效地预防饲料霉变。
避免因潮湿、高温等因素导致饲料霉变。
03
在存储过程中,还应当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及时发
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及时治疗霉变饲料对动物的影响
01
尽管更换新鲜饲料能够有效地 避免动物摄入有害物质,但在 某些情况下,动物已经摄入霉 变饲料,出现了健康问题。
02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采取 治疗措施。
03
可以根据动物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 营养补充等措施,帮助动物恢 复健康。
霉菌毒素会损害动物的免疫系统 ,使动物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
感染。
生理异常
霉菌毒素还会导致动物出现生理异 常,如不孕、流产、死胎和畸形等 。
死亡率增加
严重的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动物死 亡,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经济损失严重
01
02
03
销售受损
由于饲料霉变,养殖场的 饲料销售会受到影响,因 为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有问 题的饲料。
浅谈饲料的霉变的原因及其预防

浅谈饲料的霉变的原因及其预防饲料霉变是指饲料中的一些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在特定条件下生长繁殖所产生的霉变物质,一般以霉菌最为常见。
霉变不仅会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下降和致病菌的滋生,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毒素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做好饲料的霉变预防工作对于保障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十分重要。
引起饲料霉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收环节不规范:一些原料如谷物,采收时间不当、收获过程中存放不善,或者是储藏环境温湿度不合适,都会导致霉变的发生。
另外,储存环境不清洁,设施设备等容易滋生霉菌的病菌,也会给饲料霉变提供土壤。
2.未经处理的原料:原料中携带霉菌孢子或霉菌的饲料未经适当处理(如烘干、杀菌等),会导致霉菌的繁殖生长。
一些含有霉变菌毒物质的植物源性材料,如玉米、豆粕等作为饲料原料常常成为霉变菌的滋生地。
3.收购及贮存环节不严格:采购时如果对原料的检验不严格,容易采购到霉变的或者含有霉变毒素的原料;贮存过程中,饲料堆积过高、通风不良、温湿度不稳定等都容易导致饲料发霉。
饲料霉变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储藏环境注意清洁:保持储藏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储存设备,确保储存环境无污染。
储存设施设备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2.原料的采购与检验:选用质量较好、安全的饲料原料,并对采购来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合格的原料应该满足基本质量指标,如含水率、霉变菌数等。
3.原料的处理:对于含有较多霉菌孢子和霉变毒素的原料,应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可以进行烘干、杀菌等工艺处理,减少霉菌的数量和活性。
4.储存方式:在储存饲料的过程中,避免饲料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避免饲料与水直接接触,严格控制饲料的含水率,并定期检查储存环境。
5.使用防霉剂:饲料霉变防控技术中,可以使用防霉剂对饲料进行处理,减少霉菌的繁殖。
防霉剂的选择应根据饲料的类型、用量和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饲料霉变给畜禽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动物的健康,我们需要从采收、储存、使用等环节都要注意相关的预防措施,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饲料霉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饲料霉变引起的危害
(1)霉菌毒素中毒 (2) 霉菌病 (3)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4)霉菌毒素与癌瘤的关系
(3)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受霉菌感染的饲料,由于霉菌生长需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 质,以及在霉菌所含霉的作用下使饲料组成成分发生分解, 故可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Bartov等(1982)报道, 贮存期间发霉的玉米(玉米含水量为15.1%,贮存96天)中 脂肪含量明显减少,由3.8%降低为2.4%;胡萝卜素含量由 3.1mg/kg降低为2.3mg/kg;维生素E含量由22.1mg/kg降低 为20.6mg/kg。Fritz等(1973)报道,串珠镰刀菌可使被感 染的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引起动物维生素 B1缺乏症。Richardson等(1962)报道,雏火鸡食入发霉 豆粕时可引起生长缓慢,而当添加赖氨酸时则可防止生长下 降。其它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用抑霉菌剂处理的饲料在贮存 40天后可引起脂肪含量下降(Bartov和Paster,1985)和胡 萝卜素含量下降(Nahm,1988)。冬小麦感染赤霉菌后脂 肪和淀粉的含量均降低。受霉菌污染的玉米,其代谢能下降 5%~25%。
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 措施
?
09动科 21号林伟东
霉变的饲料级肉骨粉
仓库里存放的过了保质期的饲料
饲料霉变的原因
(1)气候与季节 (自然原因) (2)饲料原料含水量高(自然原因) (3)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 (4)饲料贮存与运输不当(人工原因)
(1)气候与季节 (自然原因)
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与饲料卫生关系
2、饲料霉变引起的危害
(1)霉菌毒素中毒 (2) 霉菌病 (3)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4)霉菌毒素与癌瘤的关系
(1)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mycotoxin)是某些霉菌在基质
(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次 生代谢产物。动物摄入这种毒素污染的饲料 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 毒(mycotoxicosis)。霉菌种类很多,但能 产生霉菌毒素的只限于一部分产毒霉菌,而 产毒菌种中也只有少数产毒菌株能产生具危 险性数量的霉菌毒素。目前已知能产生霉菌 毒素的霉菌有150余种,霉菌毒素约有200种 左右。。
饲料霉变的原因
(1)气候与季节 (自然原因) (2)饲料原料含水量高(自然原因) (3)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 (4)饲料贮存与运输不当(人工原因)
(3)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处理 不当
在生产颗粒饲料时,如果冷却器及配套风机选择不 当,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校对不当,致使颗粒料冷却 时间不够或风量不足,导致出机的颗粒料水分含量 及料温过高,这样的颗粒饲料装袋后易发生霉变。 在饲料制粒系统的颗粒料提升料斗和管道中积存的 物料,如果未定期清理,可形成霉积料,脱落后进 入成品仓和包装袋,易引起整批颗粒料霉变。 此外,原料仓长期不清理或受到污染,积存在原料 仓的物料(尤其是粉碎后的物料)易于发霉。
(3)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贮存与 运输
饲料产品包装袋要求密封性能好,如有破损应停止
使用。近年日本有人研究饲料防霉包装袋。这种饲 料发霉包装袋由聚烯烃树脂构成,其中含有 0.01%~0.05%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它缓慢地释放 入饲料中,既可防霉,又具芳香味而增进适口性。 饲料产品的贮存应与原料贮存一样保证有良好的贮 存条件。产品销售出厂应按“先产先销”的原则, 尽量缩短产品库存时间。 运输饲料产品应防止途中受到雨淋和日晒。应向中 间营销商或用户强调注意饲料的贮存保管。
2、饲料霉变引起的危害
(1)霉菌毒素中毒 (2) 霉菌病 (3)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4)霉菌毒素与癌瘤的关系
(4)霉菌毒素与癌瘤的关系
近年来不断发现有些霉菌毒素与癌肿的发生有关,
并已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在致癌的霉菌毒素中 研究最多的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 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学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诱发肝 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动物试验证明, 用含有黄曲霉毒素15µg/kg的饲料饲养大鼠经 68周即可诱发肝癌。除肝癌外,在其它部位也可诱 发癌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乳腺 瘤、卵巢瘤等。黄曲霉毒素与人类肝癌的发生有密 切的关系,这已经从人类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 得到证实。
Luteosk yrin
Cycloch orotin
主要产 毒霉菌
黄曲霉, 杂色曲 寄生曲 霉,构 霉 巢曲霉
扩展青 霉,展 赭曲霉, 青霉, 鲜绿青 棒形青 霉 霉,棒 曲霉
桔青霉, 红色青 鲜绿青 霉,产 霉 紫青霉
黄绿青 霉
岛青霉
岛青霉
岛青霉
中毒危 害
中毒性 肝炎
肝细胞 坏死, 肾病
肾病, 肝细胞 坏死
3、饲料的防霉
(1)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 (2)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 (3)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贮存与运输 (4)应用饲料防霉剂 (5)选育抗霉的作物品种
(1) 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
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原料的含水量。一般要求玉米、 高粱、稻谷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4%;大豆及其饼 粕、麦类、次粉、糠麸类、甘薯干、木薯干等的含 水量应不超过13%;棉籽饼粕、菜籽饼粕、向日葵 仁饼粕、亚麻仁饼粕、花生仁饼粕、鱼粉、骨粉及 肉骨粉等的含水量应不超过12%。水分含量过高易 于发霉,同时会增加加工成本,并使饲料产品中水 分含量增高。因此应制定和执行原料含水量的内控 标准。凡不符合内控标准要求的原料不得采购和入 库。此外,要保证良好的原料贮存条件;原料出库 采用“先进先出”制;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尽量 缩短原料库存期。
中枢神 经系统 损害
中毒危 害
肾病
中毒性 肝炎, 出血性 素质
中枢神 经系统 损害
肝细胞 坏死、 肝硬化
肝细胞 坏死、 肝硬化
霉菌毒素是谷物里生长的真菌在田间、加工、 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 物,通过污染的饲料、垫料对动物造成危害。 报告显示,世界上25%的谷物被霉菌毒素污染。
2、饲料霉变引起的危害
饲料霉变的原因
(1)气候与季节 (自然原因) (2)饲料原料含水量高(自然原因) (3)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 (4)饲料贮存与运输不当(人工原因)
(4)饲料贮存与运输不当
饲料贮存与运输不当
饲料仓库潮湿、鼠害严重,库区未经常清扫
和定期消毒,饲料堆垛不合理,库存时间过 长,运输时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容易 引起饲料霉变。
(3)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霉变除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外,在霉变
过程中由霉菌产生的酶、饲料自身所含的酶 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 使饲料的感官性质恶化,如具有刺激气味、 酸臭味道、异常颜色、粘稠污秽感、结块等, 导致适口感不良。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污染的 饲料时,还可破坏瘤胃内异常微生物群的平 衡,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
(1)霉菌毒素中毒 (2) 霉菌病 (3)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4)霉菌毒素与癌瘤的关系
(2) 霉菌病
霉变饲料中大量繁殖的霉菌和霉的孢子进入动物机体而引起
的霉菌感染性疾病称为霉菌病(mycosis或mycotic disease)。最为常见的是曲霉菌病(aspergillosis)。此病 见于多种禽类(尤其是幼禽)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病 的特点是霉菌在肺、气囊等器官组织中大量繁殖而形成霉斑 结节和引起局部的炎症,故该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该病的 主要病原菌为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其次为黄曲霉(A.flavus),此外,黑曲霉、 构巢曲霉、土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 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发霉饲料中的霉菌和霉的孢子在动物采 食时被大量吸入,或者在畜舍内搬动和分发饲料时,霉菌及 霉的孢子污染畜舍的空气而被动物吸入。动物机体抵抗力减 弱、营养不良,或者呼吸道发生卡特性炎症等因素,都能促 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2)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 温度
饲料加工后如果散热不充分即装袋、贮存,会因温差导致水分凝结, 易引起饲料霉变。特别是在生产颗粒料时,要注意保证蒸气的质量, 调整好冷却时间与所需空气量,使出机颗粒料的含水量和温度达到 规定的要求(含水量在12.5%以下,温度一般可比室温高3~ 5℃)。同时,要注意在冷却器中进入和流出的物料流量应一致、 料流应均匀,使颗粒料含水量均匀,因为不均匀的冷却和干燥会使 颗粒料中有潮湿点,易引起霉菌生长。 关于饲料产品中水分含量的允许值,我国规定,猪、鸡配合饲料的 水分含量在北方不高于14.0%,在南方不高于12.5%。并规定,符 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允许增加0.5%的含水量,即:①平均气温在 10℃以下的季节;②从出厂到饲喂期不超过10天者;③配合饲料 中添加有规定量的防霉剂者。猪、鸡浓缩饲料的水分含量,在北方 应不高于12%,在南方不高于10%。
(4)应用饲料防霉剂
饲料防霉剂种类很多,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丙酸及其盐类(包括
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铵)。丙酸的防霉效果优于其 盐类,但丙酸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气味。二丙酸铵的防腐效果与 丙酸相近,且克服了丙酸具有腐蚀性及刺激性气味的缺点。目前 我国生产的饲料防霉剂产品如克霉灵、除霉净、霉敌101等,其 主要成分均为丙酸及其盐类。进口的饲料防霉剂产品如露保细、 万路保、克霉霸、诗华抗霉素等,其主要成分均为丙酸;“露保 细盐”的主要成分为丙酸钙;“露保细NC”的主要成分为丙酸铵; “万香保”的主要成分为二丙酸铵。 除丙酸及其盐类外,其它的防霉剂还有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山梨 酸钠、山梨酸钙,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富马酸和富马酸二甲酯, 甲酸和甲酸钠、甲酸钙,脱氢乙酸和脱氢乙酸钠,等等。 除了使用单一型的防霉剂外,目前国际使用防霉剂的发展趋势是 采用复合型的防霉剂,它们是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 而成。这种复合型防霉剂可以拓宽抗菌谱范围,增强防霉效果。 如上述的“万香保”防霉剂除主要成分为二丙酸铵外,还包括乙 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克霉霸”防霉剂是由丙酸、 乙酸、苯甲酸、山梨酸、氯化钠、硅酸钙等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