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图表、统计数据等大量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对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型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

一、题目类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通常以表格、图表、统计数据等形式呈现,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的特点,这类题目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进行数据分析,推断相关结论。

2. 表格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表格数据进行信息提取、计算和推断。

3. 统计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量计算等。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考生需要掌握以下解题思路和技巧:1.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阅读资料分析题时,要仔细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和所给信息,确保对于数据的理解准确。

2. 抓住关键信息:在分析图表和数据时,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例如数据的单位、时间顺序、数值大小等。

有时题目会给出提示,考生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提示信息。

3. 综合分析和计算:根据所给信息,考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推断未给出的数据和结论。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4. 注意信息的逻辑关系:当分析图表或数据时,要注意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多做推断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 刻意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考生需要进行刻意练习,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以下以一道典型的图表题为例进行解析。

题目要求: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插入一道相关的绘图题图表)解题思路:首先要仔细观察图表,注意解读图表的各个部分,包括标题、坐标轴、单位等。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推理。

1. 图表概述:该图表展示了2016年至2020年某城市GDP的变化情况,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GDP数值。

2. 数据分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GDP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资料分析与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

资料分析与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

资料分析&图表分析类题型解题技巧讲义第一部分:解题技巧第一节:基本概念基期:比较的基准时期现期(或比较期):与基期相比较的时期;基期量:基准时期的数值现期量:与基期相比较时期的数值。

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增长幅度意义相似,代表一个增长的幅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现期量÷基期量年均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n为年数)年均增长量=(末期量-初期量)÷年份数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总体基期量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

例如:2015年5月与2014年5月相比较;2015年第一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度相比较;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时期相比。

如:日环比(与前一天相比)、周环比(与前一周相比)、月环比(与前一月相比)、年环比(与前一年相比)等。

比重: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百分数:n%,即n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一般在考试中,单位为“个百分点”。

比如:2012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

核心提示:百分数一般用来进行量之间的比较,需要除以参考值;百分点一般用来进行比例或增长率之间的比较(偶尔特殊情况也会用百分数来比较),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指数:一般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假定基期为100,其他量和基期相比得出的数值。

常见指数包括: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上证指数和区域价格指数等。

【注】①相应两期实际值的比=相应两期指数的比。

②指数的增长率=实际值的增长率。

③指数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们并不关心其绝对值大小,而只关心其相对变化的指标量。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文字资料
统计图
柱状图
饼状图 折线图
柱状图(蜡烛图 直方图) 特点是: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容易比 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的差别。 一般用于绝对量的描述。
简单的如2009年国家公考第136题的
(亿)
1818 1551 1334 884 1085
2226
436
523
651
783
此外还有(扩展型) 例:2009年国家公考121题
统计表:
统计表是最容易分析的,但计算量很大。 尤其是根据给出时间序列数据,判断数据 的趋势。在判断趋势的时候,注意寻找趋 势的转折点和特殊点,事倍功半。
单 2000 位
企业总数
2001
2002
2003
2004
个 22276 21776 2290 4 28.4 26.2 设有科技机构企 % 32 业的比重 科技人员 万 145.4 138.7 人 4.78
根据国家农调队统计数据,2005年农户 人均从耕地即种植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1098 元.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为0.14公顷。即每公 顷耕地的纯收人为7842元。以预期寿命70岁 计算.农民一生从1公顷耕地中获得的纯收人 为54.89万元,这还没有考虑农产品价格上涨 因素和土地增值、保值因素(即70年后土地还 可用于农业生产)。


例如: 百分比: 比过去增长20%、计划完成率为80%等 百分点: 计划完成率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平均数与中位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 据的个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 指标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 于数列中间为是的数,即为中位数

2007国考116题-120题 2006年5月份北京市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2.2亿元,创今年历 史第二高。据统计,1-5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社 会消费品零售额13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 长12.5%。 汽车销售继续支撑北京消费品市场的繁荣。 5月份,全市机动车类销售量为5.4万辆,同 比增长23.9%。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 企业统计,汽车类商品当月实现零售额32.3 亿元, 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 比重的20.3%。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部分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资料分析的题型通常包括文字型、图表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表格型等。

这些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文字型资料通常是对某个主题的详细阐述,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在阅读这类资料时,考生要有意识地对关键信息进行标注和提炼,比如时间、数据主体、关键词等。

例如,“2022 年,_____地区的GDP 达到了 5000 亿元,同比增长 8%。

”这里的“2022 年”是时间,“_____地区”是数据主体,“GDP”和“5000 亿元”以及“8%”是关键数据和增长比例。

图表型资料则以直观的图形展示数据。

柱状图能清晰地对比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折线图侧重于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饼状图主要用于展示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关系。

对于图表型资料,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要素。

比如,在一个折线图中,如果纵坐标表示产量,横坐标表示年份,那么我们就能直观地看出产量随年份的变化情况。

表格型资料以行列的形式呈现数据,结构相对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格中的数据可能会比较密集,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条理地进行梳理。

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还是其他指标。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迅速定位到相关资料中找到所需数据。

在查找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看错行或列。

计算是资料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在实际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每一个结果,而是要善于运用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增长率时,如果数据比较接近,可以使用“增长量÷基期量”的近似算法;在计算乘法时,可以根据数字特点进行凑整或者约分。

事业编c类职测题型

事业编c类职测题型

事业编C类职测题型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事业编C类职业能力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逻辑推理、文字表达等。

1. 阅读理解:给出一篇短文或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要点和细节,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或推断。

2. 逻辑推理:给出一段文字或一组语句,要求考生根据逻辑关系,判断或推理出正确的答案。

3. 文字表达:要求考生用规范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思,并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事业编C类职业能力测试中考察数学应用能力的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学思维等。

1. 计算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基本的数学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数和小数的计算等。

2. 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数据,并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或推断。

3. 数学思维: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包括方程式、不等式、排列组合等问题的解决。

三、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事业编C类职业能力测试中考察信息处理能力的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文字、图表等资料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1. 文字资料分析:给出一篇短文或报告,要求考生理解文章的结构、要点和细节,并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2. 图表资料分析:给出一张图表或一组数据,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图表、理解数据,并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或推断。

四、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事业编C类职业能力测试中考察逻辑推理能力的一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1. 逻辑推理:给出一段文字或一组语句,要求考生根据逻辑关系,判断或推理出正确的答案。

2. 判断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能够根据判断结果作出相应的决策或行动。

3. 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五、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事业编C类职业能力测试中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部分。

5.29 资料分析2:表格资料

5.29 资料分析2:表格资料

统计表直接查找型专项训练材料一:某市证券行业主要经济数据某市保险行业主要经济数据1.到2010年末,股民资金开户数比2005年末增长了大约:A.90%B.98%C.100%D.101%2.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增长的年份共有几个:A.1个B.2个C.3个D.4个3.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的户均交易量最大的是哪个年份:A.2007B.2008C.2009D.20104.2005—2010年财产险每年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比大约在什么范围内A.10%—25%B.20%—50%C.40%—70%D.60%—90%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每年获得的人身险保费收入约为财产险保费收入的2—3倍,因此获得人身险给付的人数比获得财产险赔款的人数更多B.2008年出现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下降约为60%,而期货交易量同比增长约为90% C.2005—2010年,2010年的财产保费收入和人身保险费收入增长最快,2008年的财产险赔款支出最接近人身险给付支出D.2005—2010年,该市的证券营业部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末比2005年末增加了27家材料二:6.该省1997-200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的年份共有:A.3年B.4年C.5年D.6年7.该省1997-200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与GDP总量的发展变化是:A.均为增加B.均为下降C.前者增加,后者下降D.前者下降,后者增加8.该省1997-2004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均最高的年份为:A.2004年B.2003年C.2000年D.1998年9.按表中数据计算可知,1996年该省房地产业增加值为:A.20.3亿元B.21.3亿元C.22.3亿元D.23.3亿元10.按表中数据计算可知,2004年该省GDP总量比1997年增长:A.204.45%B.210.45%C.104.45%D.110.45%材料三:1995年、2006年世界前十位国家或地区国际旅游支出及出境旅游人数11.2006年世界出境旅游的平均支出是:A.760美元/人次B.772美元/人次C.780美元/人次D.791美元/人次12.在2006年出境旅游人数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中,国际旅游平均支出相对较低的三个国家或地区是:A.中国、波兰、俄罗斯B.波兰、斯洛伐克、意大利C.英国、香港、加拿大D.香港、俄罗斯、波兰13.1996-2006年中国国际旅游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量是:A.22.3亿美元B.24.6亿美元C.34.0亿美元D.39.5亿美元14.1995年美国国际旅游平均支出与德国相比:A.美国高于德国B.美国低于德国C.美国与德国相等D.无法比较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1995年国际旅游支出位于前三位的国家或地区,其国际旅游支出总额占当年世界国际旅游支出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2)1995年出境旅游人数位于前三位的国家或地区,其出境旅游人数之和占当年世界出境旅游人数总和的比重没有超过五分之一;(3)2006年国家旅游支出位于前三位的国家或地区,其国际旅游支出总额占当年世界国际旅游支出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4)2006年出境旅游人数位于前三位的国家或地区,其出境旅游人数之和占当年世界出境旅游人数总和的比重没有超过五分之一。

公务员行测:图表类资料分析

公务员行测:图表类资料分析

公务员⾏测:图表类资料分析 【例题】根据下⾯图表,回答1-5题。

2008年l-2⽉,福建省⼯业产品销售率达97.74%,⽐上年同期⾼0.26个百分点。

分设区市看,莆⽥、三明、南平、厦门、福州5个设区市产销衔接好于上年,产销率分别为98. 58%、97.91%、97.93%、99.20%、97.04%,分别⽐上年同期⾼2.01个、1.21个、1.14个、0.96个、0.80个百分点;龙岩、宁德、泉州3个设区市产销率有所下降,分别为97.67%、96.62%、98. 19%,分别⽐上年同期低2.28.个、2.21个、0.59个百分点;漳州市的产销率为93. 63%,与上年同期持平。

1.2007年1-2⽉份,福建省⼯业产品销售率达( )。

A.97.48%B.97.74%C.98%D.97.26%2.关于三明市,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是( )。

A.2008年-2⽉三明市规模以上⼯业增加值是福建省最多的B.2008年1-2⽉三明市规模以上⼯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福建省最快的C.2008年1-2⽉三明市规模以上⼯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去年同期增长速度快7.5个百分点D.2006年1-2⽉份三明市规模以上⼯业增加值约为11亿元3.2006年1-2⽉份,福建省⼯业增加值是()。

A.368.5亿元B.378.5亿元C.380亿元D.382亿元4.2007年1-2⽉份,福建省⼯业产品销售率最⾼的地区是( )。

A.厦门B.龙岩C.三明D.泉州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08年1-2⽉福建省⼯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B.2008年1-2⽉宁德市⼯业增加值增速退居全省九设区市第⼆C.2008年1-2⽉厦门、莆⽥、南平、泉州4个设区市⼯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D.2008年1-2⽉宁德、福州、漳州、龙岩4个设区市⼯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同期也有所加快【解析】1.A。

“1-2⽉,福建省⼯业产品销售率达97.74%,⽐上年同期⾼0.26个百分点”知道2007年1-2⽉份,福建省⼯业产品销售率达97.74%-0.26%=97.48%。

资料分析-统计表3

资料分析-统计表3

图表资料分析练习题一、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1~4题:1销量增速最快的是:A大客 B中货 C轿车 D中客2销量增速为负增长的是:A轿车 B微货 C轻货 D中货32003年1~6月销量增速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是:A中货、微货、大客 B微货、大客、中客C微货、大客、微客 D中货、轿车、大客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2002年1~6月与2003年1~6月重货销售量增长率上升B 2003年1~6月中客销售量增长率为42.01%C 2002年1~6月轿车销售量增长率为负数D未给出二、根据下列统计图回答图后问题:1这个专业女生人数最少的年级为:A 一年级B 二年级C 四年级D 研究生 2男女生总数最多的年级是:A 一年级B 二年级C 四年级D 研究生 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一、二年级总人数比三、四年级总人数少B 四年级总人数比二年级总人数多C 三年级男生比女生少D 未给出4男生人数达到或超过40人的年级是: A 一、二年级 B 二、三年级 C 三、四年级 D 四年级、研究生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研究生男生比女生少 B 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 C 四年级男生比女生多 D 以上都错三、花木、运输、建筑是某乡镇的三个特色行业,下图是该镇这三个行业近年来的创利情况。

根据图形回答。

图 某乡镇创利情况0.30.81.533122.578.524589.524681019971998199920002001利润(百万元)花木运输建筑1.该乡镇2000年度花木、运输和建筑三个行业的利润是多少万元? A.18 B.180 C.1800 D.180002.该乡镇2001年度三个行业的利润总和与97年以来花木行业的利润总和相比,情况如何? A.多500万元 B.多200万元 C.相等 D.少100万元3.该乡镇建筑行业5年来的利润积累是97年度该行业利润的几倍? A.20 B.14.25 C.13.25 D.104.与上年相比,哪个行业哪一年的利润增长额最大?A.花木2000B.建筑2000C.运输2000D.建筑1998 5.三行业5年来利润增长率的大小顺序是A.花木>建筑>运输B. 建筑>花木>运输C. 运输>花木>建筑D. 一样大四、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1.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A.1952 B.1957 C.1978 D.19852.1952年,国有经济比重约占A.3.5B.3.5%C.35%D.无法确定 3.取消个体经济的年份是A.1952B.1957C.1978D.1985 4.没有集体经济的年份是A.1952B.1957C.1978D.1985 5.个体经济所占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A.1952 B.1957 C.1978 D.1985五、下图是甲乙丙三个企业的产品成本及其构成比例,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表资料分析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涉及的图表资料,主要有统计图和统计表两大类一、统计表分析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

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例题1】表6-1是某一年几个国家农作物自给率的统计表(自给率即某种农作物本国1.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A.五个国家中麦产量最高的国家是法国B.丹麦和法国的薯类产量相等C.西德的肉产量与麦产量相等D.以上三种结论都不对2.丹麦本国肉产量是总供给量的几倍?A.3.51倍B.2.51倍C.4.51倍D.不能确定3.五类农作物都不能完全自给的国家是:A.法国B.西德C.苏联D.丹麦4.五类农作物都能完全自给的国家是:A.法国B.西德C.苏联D.丹麦【解答】首先要理解统计表的要求,理解自给率的概念,即某种农作物本国产量与总供给量的比例。

由此可知,表中所提供的数字是自给率,是百分数,因而所有数字都是相对数而非绝对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题1中选项D为正确答案;题2中选项A为正确答案;题3中选项B为正确答案;题4中选项D为正确答案。

【例题2】1.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苏联(前)C.美圉D.印度2.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小的是:A.中国B.苏联(前)C.美国D.印度3.表中所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大的是:A.苏联(前)B.法国C.印度D.以上三个国家均不对4.意大利从事非信息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多少?A.35.5B.35.5%C.64.5D.64.5%5.美国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比苏联(前)多多少?A.320.5万人B.330.5万人C.330.6万人D.330.4万人【解答】正确答案1.A 2.A 3.D 4.D 5.C首先要弄明白统计表的内容。

这张统计表罗列的是中、美、日等国的就业总人数及信息业从业人数,因为有一个信息业所占比例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弄明白,这里面不仪涉及绝对值,更有相对值的比较,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往下看题。

我们发现,从中国到意大利这六个国家的信息业从业人数大体上按一个递减的顺序排列,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做出第一题,选中国。

第一题是绝对值的比较,但到了第二题,出现了相对值的比较,比的是信息业从业人数占本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不过,这个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它给出了具体数字,不需计算直接比较就可以。

第三题及第二题是同二种题目,只不过问的是比重最大的而已。

第四题开始进入计算环节,它已经不是直接的比较,而是要求考生对所给的相对值进行简单的一步处理后,得出答案。

需要理解的是从事信息业和从事非信息业的比值之和为“1”,这就容易做了。

最复杂且较难的是第五题,因为他已经涉及了第二步的比较处理,首先需要将美国与苏联(前)的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计算。

这一过程要求敏锐地搜寻所需数据和进行精确的量化比较。

但只要细心,就没问题了。

【例题3】1.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里,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A.71.8%B.70.5%C.69.6%D.73.1%2.同上一年相比,大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有下降的是:A.1982年和1983年B.1983年C.1982年D.1985年3.假定有一个地方,表中各项指标与全国完全一样。

1986年,该地区有大学生1万人,则该地区总人口是多少人(精确到万)?A.580万B.582万C.565万D.586万4.大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最低的一年的每万人口学生总数,比这个比例最高的一年的每万人口学生总数多多少人?A.523.7B.516.7C.523.7万D.516.7万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1978年到1987年,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多B.从1978年到1987年,大学生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每年都在上升C.从1978年到1987年,各级学校在校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每年都在下降D.从1978年到1987年,全国小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减少【解答】正确答案1.C 2.C 3.C 4.B 5.D近两年资料分析中所给出的题型,有许多是牵涉到人口的复杂数据的题型。

这类题,数据相比较而言,比较复杂,例如本题,就给出了十组数据。

这些数据,相互关联,彼此相差又不是很大,就视觉显示上,容易混淆,因而许多人一见这种题就“烦”,面对这种题就会产生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就题本身而言,这是资料分析中比较复杂又容易出错的一种,限于时间的紧张性和考生不同的心理素质,这类题有时会起到“一题定江山”的作用;遇到这类题不慌的人,大多成绩不会差,而一旦慌,则不但本题分数尽失,连前面的题也可能因心理状态不良而在检查过程中改错。

实际上,做题,尤其是做复杂题,要求的是一个“稳”字。

题中所给的数据虽然不少,但落实到具体的一个个题目中,大多数情况下涉及到的不会超过两组,只要不看错,不粗心,分数应该是可以拿的。

至于那一两道涉及整体数据的题目,不能像“老虎咬天”一样,而要像上台阶一样,一步步地做,各步骤联起来就可以形成最后答案。

当然,这对计算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

从第一题来看,主要分两步做:第一步,通过对大学生十年来不同数据的比较,找出具体在哪一年大学生在每万人口中最多;第二步,找在这一年的一组数据中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为C。

这一题没什么特别要求,只是要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准,一旦出了差错,努力就白费了。

第二题同样是一个全组数据作比较的问题,它要求首先在统计表中找出大学生所在一组的数据,然后进行逐个的比较。

这类题可以用比较排除法来做,即从上到下两个两个比较,数字小的去掉,看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得出答案为C。

第三题是一个纯计算的题。

在实际的统计表中,这类问题往往最常见。

但是,做这类题,需要对统计的具体计算方法有所把握,懂得数字和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明了这一点,在1986年这一组中找到大学生所占每万人口的比例,很容易就会得到答案为C。

第四题实际上是综合比较的两次应用,需要在大学生这一项所属的数据中,比较出最大项和最小项,即需要两次运用比较排除法,指出这两个项所在的年份,再将学生总数分别综合后,对得到的两个数字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最后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材料中,除了相对值外,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一种量,这要求必须带有单位,否则,就是可以排除的项。

第五题又是对材料进行量化分析和趋势判断的题,这需要的是对材料的整体把握。

因为需要使用的数据较多,所以本题在这组题目中是最不容易把握的,因为要求的是选择正确的,所以需要一项项地排除。

好在我们已经在上面的四道题中对整个材料及其反映的问题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可以省不少力。

【例题4】表6—4 我国某股票市场产业结构情况1.该股市中,占比重最大的是:A.工业股B.两业股C.公共事业股D.综合股2.1993年上半年与1992年同期相比,该市股本总额增加了多少?A.134.65亿元B.9.44亿元C.125.2l亿元D.121.51亿元3.1992年上半年,尚未上市的股票是:A.工业股B.商业股C.地产股D.公共事业股4.1993年上半年与1992年同期相比,地产股比重增加多少?A.15.79B.9.76C.15.79%D.9.76%5.1993年上半年,占比重最小的股票是:A.商业股B.地产股C.公共事业股D.综合股【解答】正确答案,1.A 2.C 3.D 4.D 5.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股市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深圳、上海、北京等许多城市,都存在股市。

顺应这种形势,近年来许多有关统计表的公务员考试,都以股票市场作为背景材料。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求对股市及其一般的操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对这类题的提问和应对才能有所了然。

如果从未接触过股市知识,做这类题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从第一题来看,这道题考察的是相对值的比较,在相对值已经给出的情况下,这类题是比较容易做的。

第二道题已经变成了绝对值的比较了,需要弄清楚的是,它要求的不是两种股票在同一时期的比较,而是同一股票在不同时期的比较,因而必须找准关联量,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量化处理。

再看第三题,我们对在某一时期未出现的项目的数据习惯用“-”代替,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图表,就会在相应的区间找到正确的答案“D”。

在第四题中,除了对地产股在不同时期的比重进行比较量化处理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绝对值与相对值的表示方式。

一般说,在资料分析中,不带“%”的是绝结值(在项目一格中作过规定的除外),只要出现在供选择的答案中就必须带相应的单位,而相对值只需有“%”即可。

因此,在处置第四题的四个供选择答案中,通过对题意理解,首先可以排除A、B,然后在C、D中选择即可。

第五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只需要找到正确的区间,将其中的数据进行大小的比较即可得出答案为D。

二、统计图分析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

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

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

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相比之下,统计图在整个材料分析中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它既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又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很容易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然而,它要求考生平时对统计图有一定的接触,对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不论什么题,无论它多么简单,假如你从未接触过,都是很难逾越的。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解答有关统计图的试题时,既要注意考察图的直观形象,又要注意核对数据,不要被表面形象所迷惑。

【例题1】图6-1是1983-1987年各年年底我国某市人口数示意图(单位:千人)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1984~1987年中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2.1984~1987年中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3.截止到1985年底,该市人口数为:A.37689.9人B.9508.4人C.37689900人D.9508000人【解答】正确答案为1.D 2.C 3.D。

这是一个条形结构图,通过其直观特征不容易觉察出来。

可以通过简单计算来求解,我们通过比较相邻两年问人口数字差可知:人口增长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人口增长最少的一年是198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