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地名的由来

合集下载

曹县风土人情

曹县风土人情

曹县风土人情古营集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11序中华民国 1914年,曹县属济宁道。

1928年废道,曹县直属省。

1937 年,曹县划属山东省第十专署。

1938年6月,曹县划属山东省第十一区行 政督察专员公署,直到1948年9月,曹县国民政府解体。

1938年10月,中 共苏鲁豫特委在曹县西北郭小湖建立考城抗日县政府,1939年3月撤销。

1940年8月, 中共鲁西南地委在县西北部建立曹县抗日县政府。

1941年5月, 冀鲁豫边区第三专署在县西北伊庄建立,曹县抗日政府属之。

其后,第三 专署相继改称第七专署,晋冀鲁豫边区二十二专署、二十专署。

1943年3 月,为纪念已故专员刘齐滨,改曹县抗日政府为齐滨县抗日政府。

9月, 于曹县东南部建立曹县抗日政府,在曹县、成武县结合部建立成曹县抗日 政府,亦隶属二十专署。

1944年8月,改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署为冀鲁 豫边区第十专署。

1945年9月,撤销成曹县,于青堌集建立复程县。

曹县 抗日政府迁至曹县城。

1946年2月,改十专署为五专署。

6月改曹县、齐滨、 复程三县抗日政府为民主政府。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平原省建立, 撤销冀鲁豫边区第三和第五专署,分别改称平原省湖西、菏泽专署,曹县、 齐滨属菏泽专署,复程县划入湖西专署。

齐滨县并入曹县。

中华人民共 和国 1 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曹县随菏泽专区改属山东省。

1958 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曹县属济宁专区。

1959年9月,恢复菏泽专区,曹 县还属。

1967年3月,菏泽专属改为菏泽地区,曹县属之。

2000年6月菏泽 地区改为菏泽市,曹县属之。

至2013年,曹县隶属菏泽市。

12目录序.....................................................................................................2 第一节 曹 县 概要 ………………………………………………………………………… ………………………4 第二节 曹县百科名片.....................................................................7 第三节 曹县烤全羊.........................................................................9第四节 曹县桃源花供闹新春...............................12 第五节 曹县七夕风俗....................................14第六节 伊尹.................................................................................17 第七节 广亮门.............................................................................20 第八节 望鲁集..............................................................................23 第九节 孙继先的故事..................................................................25 第十节 马金凤.............................................................................32 第十一节 李秉...............................................................................39 第十二节 刘齐滨...........................................................................41 第十三节 红三村...........................................................................4313第一节曹县概要曹县地处北纬34° 33′—35 ° 03′,东经115° 08′—115° 53′,位 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南临商丘、民权, 北接菏泽、定陶,东靠单县、成武,西濒东明、兰考。

山东省十七地市名称由来历史

山东省十七地市名称由来历史

山东省及各市、县、区地名的由来一、山东省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二、济南市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

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市中区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1955年9月起称济南市市中区。

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天桥区1955年9月8日定名为天桥区,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历下区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

1955年9月改称历下区。

槐荫区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历城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历城区。

长清区秦置卢县,东晋改为太原县,隋始名长清县,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2001年6月26日撤县设长清区。

章丘市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596年,改称为章丘县。

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平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榆山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济阳县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商河县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1086年改为商河县三、青岛市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

1930年改称青岛市。

市南区1949年6月2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成立,12月改为市南区公所,1951年改为市南区人民政府。

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曹县概况

曹县概况

曹县概况:曹县是山东省首批20个省管县之一,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处于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面积1969平方公里,耕地197万亩,辖2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7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61万,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劳动力资源第一大县。

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被称为“华夏第一都”。

明洪武四年开始设县,始称曹县。

历史上先后涌现了商朝宰相伊尹、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思想家庄周、汉朝农学家汜胜之、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等一批杰出人物,素有“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举重之乡”的美称,先后被评为中国柳编之乡、中国芦笋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县、中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中国百万担优质棉生产基地、中国首批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4年1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到曹县视察;2006年1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曹县人民一同欢度春节。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南临陇海铁路,北靠亚欧大陆桥,京九铁路贯穿全境,105、220国道和12条省干道交织成网,济郑高速、菏鱼高速横穿东西,济广高速纵贯南北。

距郑州国际机场190公里,距济南机场260公里,距青岛港480公里,距日照港390公里,距连云港320公里。

2010年底,在全市成立唯一一家公用型保税仓库,为对外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暖温带季风气候,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林、畜商品基地。

水资源丰富,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人均占有量是山东平均水平的1.47倍。

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

全县可开发利用土地30万亩,可利用存量土地7万亩。

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877514人。

矿产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测,石油、煤层气储量分别为1亿吨和420亿立方米。

目前经初步估算,曹县煤田煤炭资源总储量超过50亿吨,是华东地区目前探明的最大一块优质煤田,适合筹建大型煤化工基地。

曹县在山东名气不大,却被韩国顶礼膜拜,日本更是家喻户晓

曹县在山东名气不大,却被韩国顶礼膜拜,日本更是家喻户晓

曹县在⼭东名⽓不⼤,却被韩国顶礼膜拜,⽇本更是家喻户晓曹县,古称曹州,位于⼭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县交界处。

明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后复置曹州,曹县的名称沿⽤⾄今。

曹县南临新亚欧⼤陆桥的陇海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境,是东部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桥头堡和承接带,中原经济区东部县市之⼀。

去年,曹县实现地区⽣产总值434亿元,实现税收收⼊27.2亿元,增长20.6%,位居菏泽全市第⼀。

其中,争取地⽅专项债券15亿元,位居⼭东全省第⼀,曹县在职⼈员⼯资近年也⼤幅增长,⼯资⽔平居菏泽全市县级⾸位。

去年⼀年时间,鲁南⾼铁曹县段建设初步完成,砖庙镇姚堂社区“五天完成整村拆迁”,创造了“曹县速度”,作为可推⼴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做法在⼭东全省推⼴。

这么介绍曹县,并⾮意味着曹县多么富裕和有影响⼒,这座古⽼的县城在⼭东名⽓⼀般,只有在脱贫攻坚的时候才会频繁出镜。

曹县的历史⽐较古⽼,曾先后涌现了商朝宰相伊尹、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汉朝农学家氾胜之等⼀批杰出⼈物。

再往后数,还出过⼀个黄巢,京剧《珠帘寨》说黄巢“家住曹州并曹县”,其他的⼤⼈物或许⼀个巴掌就够了。

不过曹县曾有过箕⼦,这个⼈是纣王的叔⽗,官居太师。

孔⼦曾称箕⼦、国神⽐⼲、微⼦为殷之“三仁”。

箕⼦死后藏于商都亳城北,即今曹县郑庄街道。

这个箕⼦在韩国和朝鲜⾮常有影响⼒,地位类似于国内的轩辕皇帝。

2005年6⽉,前⼤韩民国曾委派⼤使来曹县箕⼦墓凭吊。

韩国和朝鲜为什么如此敬畏箕⼦呢?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武王访箕⼦,问“殷何以亡”,箕⼦讲出了《洪范》九章,被武王奉为治国⼤法。

箕⼦不愿为周⾂,率领殷⼈五千东去朝鲜。

武王封箕⼦为朝鲜王。

于是,箕⼦建⽴了延续千年的箕⼦朝鲜,为古朝鲜第⼀个开国君王。

箕⼦⼊朝时,把中⼟的诗书礼乐、医药⼘筮都带到朝鲜,教化⾂民,使朝鲜习⾏中国礼乐制度,其衙门官制、饮⾷⾐服全随中国。

箕⼦在古朝鲜建⽴的箕⽒王朝延续了近千年,朝鲜平壤⽴有箕⼦⾐冠冢,世称箕圣陵。

菏泽八县二区名字的由来

菏泽八县二区名字的由来

菏泽八县二区名字的由来菏泽各地命名的由来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曹州,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

辖牡丹区、巨野县、定陶县、曹县、成武县、单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8县1区及菏泽市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设31个街道办事处、121个镇、16个乡。

辖地南北长157公里,东西宽140公里,总面积12238.62平方公里。

每一个命名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菏泽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年久湮塞,遗址在菏泽市东南15公里处。

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为菏泽专区,治菏泽县。

“菏泽”又成为专区或地区级地方名称。

●牡丹区2000年,设立菏泽市牡丹区,以原县级菏泽市的行政区域为牡丹区的行政区域,因境内“菏泽牡丹甲天下”而得名。

●曹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州治因水患迁置楚丘县盘石镇,撤楚丘县入曹州,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为县,始有曹县,明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划黄河以北的十八都复置曹州,曹县应更名而未更,沿用至今。

●单县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单父县,其地直属单州。

次年7月,降单州为单县,单县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单卷,又名善卷,古人尊称单父。

相传为远古后期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氏族首领,善道术,居于单父。

《路史》载:“单父为舜师单卷所居……故称单父。

”这就是单县古称单父的来历。

●巨野巨野县因古为大野泽而得名。

原始社会时期,伏羲氏族曾在大野泽农耕渔猎。

上古帝王尧、舜、禹,都在此留下了宝贵足迹。

●郓城春秋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鲁在此驻军并筑城名郓,郓城自此而得名。

●东明公元前140年(西汉建元元年),在此地设置“东昏县”。

山东有个低调小城,将文字起源推前了数千年,名字只有一个字还常被读错

山东有个低调小城,将文字起源推前了数千年,名字只有一个字还常被读错

山东有个低调小城,将文字起源推前了数千年,名字只有一个字还常被读错山东,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低调、内敛、不张扬,却蕴藏着许多神奇之处。

即使是一些小镇,或者是小县,都有可能藏着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在山东省日照市下面,就有这样一座小县,它知名度不高,却孕育了山东三大古文化之一。

之所以说它知名度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相较于红遍网络的山东曹县,这座小县,真的不太知名,出了山东省,许多人都说没听过;第二,这座小县,虽然名字只有一个字,但是,许多人却常常将其读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座小县。

上图你看到的,即为该县的名字,单字一个:【莒】。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县名的时候,你能准确地一口读出它的名字吗?或许大多数人看见的第一反应会将它读作【lǚ】。

因为这个字看上去像是【吕】,因此,见字读半边,不就是【lǚ】啦!但是,这个【莒】字,并不读【lǚ】,而是读作:【jǔ】。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日照市西部,是日照市下面的一个县。

这个县面积不大,仅有1821平方千米,但是,在山东历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莒县所在地,在历史上,是著名的莒国。

“春秋莒国、鼎立齐鲁”,讲的就是这个古国。

众所周知,山东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两大古国,一个是齐国,还有一个是鲁国。

殊不知,在齐国和鲁国之外,山东这片土地,还曾孕育过一个很牛的古国,它就是莒国!莒国,有多厉害?这么说吧:早在7000多年前,莒氏部落的先民,就在这里活动,后来,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文。

经考古发现,这些奇怪的陶文,竟然比甲骨文还早1500多年,专家推断,这些莒地陶文,是汉字的始祖。

陶文的发现,将汉字起源向前推进了数千年。

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独特的文化特征,造就了与众不同的莒文化。

后来,莒文化被公认为,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的山东三大古文化。

然而,可惜的是,许多人只记得山东的齐鲁,却忘记了莒地。

有时间来莒县,不妨来莒国古城,或者是莒县博物馆看看,感受不一样的莒文化!图片如有侵权,联系电话180****1160删除。

曹县历史研究报告

曹县历史研究报告

曹县历史研究报告
曹县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证明了该地区在古代就有人类活动。

这些文化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商代遗址、战国时期墓葬等。

在历史上,曹县曾是齐国的一部分,并曾是显赫的诸侯国家。

公元前256年,曹县与陈国一起被齐国吞并。

后来,曹县成为齐国的属地。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曹县成为其属地,并建立了曹县郡。

这使得曹县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中心。

在后来的历史中,曹县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战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国和魏国的争斗。

曹县先后被两国占领,并成为东吴和魏国重要的战略据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县逐渐发展成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区。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曹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炭和金矿等。

在现代历史中,曹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

许多抗战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在曹县附近进行,如白亭战役和曹县战役。

这些战役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今天的曹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遗
迹。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代的建筑和文化,感受到曹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我的家乡曹县

我的家乡曹县
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总的来说,曹县是一个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秀 美、现代气息蓬勃的县级城 市。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相 信曹县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
感谢您的聆听
12
+
34
农业方面,曹县是中国的 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
物的重要产区之一
同时,曹县还积极推进旅 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5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
曹县也十分重视社会事业的 发展。在教育方面,曹县积 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教育质量。在卫生方面, 曹县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社会 保障方面,曹县不断完善社 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生活 水平。此外,曹县还积极推 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人
前来观光、研究
xxBiblioteka xxx其中,曹县的商都遗 址是中国最早的商都 遗址之一,也是中国
商文化的发源地
此外,还有大成殿、 明冉祠等古建筑和历
史遗迹
3
自然景观
3 自然景观
曹县自然景观秀美,拥有众 多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资源
其中,曹县的万亩荷塘是山 东省最大的连片荷花种植基 地之一,每年夏季荷花盛开, 绿叶碧波,清香四溢,吸引
6
夏商时期,曹县属中原王朝管辖
2
横交错,水患频发,改称曹州
隋唐时期,曹县改称临济县
5
3
春秋时期,曹县为曹国和宋国之地,
因而得名"曹县"
4
秦汉时期,曹县属济阴郡管辖
2
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
曹县有着深厚的文化 底蕴,众多的历史遗
迹和文化景点
此外,还有梁堌堆遗 址、古营集遗址等省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县地名由来
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州治因水患迁置楚丘县盘石镇,撤楚丘县入曹州,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为县,始有曹县,明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划黄河以北的十八都复置曹州,曹县应更名而未更,沿用至今。

一、基本情况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面积1966平方公里,耕地197万亩,辖24处乡镇、3处街道办事处、2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18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50万,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4万人。

曹县南临陇海铁路、北靠新石铁路,京九铁路贯穿全境,105、220国道和12条省干道交织成网,济郑高速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德商高速纵贯南北,京九铁路纵贯全境,距日东高速公路45公里。

往南50公里,是商丘陇海、京九黄金十字架,向北50公里,是菏泽新石、京九黄金十字架。

距郑州国际机场190公里,距济南机场260公里。

距青岛港480公里,距日照港390公里。

曹县周边15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菏泽、商丘、濮阳、新乡、开封、济宁、聊城等城市,总人口1亿人。

曹县承东启西,通南贯北,是苏豫皖通往山东的重要门户,也是发展商贸流通的最佳宝地。

相距50公里的菏泽海关、商检、动植检机构设置齐全,并设立了直通关。

近年来,曹县县委、政府相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全力优化招商环境。

行政审批运作规范,按照“进一家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按承诺日办结”的要求,成立了“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将竭诚为海内外客商来曹投资兴业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

目前,香港百隆、香港环球、紫山信达、河南金龙、圣奥化工、丽得食品、正大集团、伊春光明等近千家企业先后落户曹县。

二、历史文化灿烂悠久
曹县古称北亳,后称磐石镇,建县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县、复程县、齐滨县三县合并而成。

公元前1700年,商汤在此建都,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

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养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鲜第一个国王箕子、哲学家庄子、军事家吴起、农学家汜胜之、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等一批叱诧风云的帝王将相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

现存的古遗址有10多处约20万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罗棋布的地下历史博物馆,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商都文化开发已列入山东省“三山、两圣、一半岛”总体规划,汤王墓、伊尹庙、箕子墓正在开发修复中。

曹县是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都在这里战斗过。

曹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淳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素有“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举重之乡”的美称,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崔兰田,亚洲举重冠军马文广,著名举重教练马文辉,书画名家李荣海、张剑萍等都是曹县人。

资源丰富
三、自然资源
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过境,留下三条故道,自然资源丰富。

四、土地资源
共有157万亩耕地,黄河故道区正处于开发阶段,待整理的土地就有30万亩,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有实现“土地占补平衡”的比较优势。

水资源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

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有杨河、东鱼河、东鱼河南支、定新河、曹北河、新冲小河、白花河、太行堤河、团结河、胜利河、黄白河、引黄干线、贺李河等较大河流,均为淮河水系。

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人均占有量406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亩均水资源总量293.3立方米,在北方属丰水地区。

工业用水1.1元/m3。

其它资源曹县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五、劳动力资源
曹县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全县农村劳动力数达60万人,其中一半为富余劳动力,具有勤劳、朴实、能干的特点。

仅18—30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完全劳动力就超过15万人,多数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具有较高素质。

六、农业资源
曹县农业资源丰富,曹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建国后累年平均气温大于0°c活动积温为5200度,日照时数2640小时,无霜期212天,降水量708毫米。

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芦笋、杞条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菜篮子工程生产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芦笋生产第一县。

七、林业资源
曹县是全国最适宜植树的地区之一,是国家命名的平原绿化达标县、京九绿化示范县、淮太流域造林项目示范县、沙化治理先进县,是全省桐木制品、杨木制品、柳编制品出口第一县,2004年6月,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中国柳编之乡”称号。

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85万亩,农田林网176万亩,农桐间作40万亩,杞条8万亩,名特优果园7万亩,林木蓄积量289万立方,林木覆盖率达到28.8%。

年育苗1.5万亩,年采伐桐木4万立方,速生杨5万立方,年产杞条12万吨,年产果品1.5亿公斤。

八、畜牧资源
曹县是全国农区畜牧生产先进县、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十佳示范县,获得了养牛总量、秸秆养牛、良种牛育种三个全国农区县第一,也是全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实验基地。

鲁西黄牛、青山羊是全国有名的畜牧品种,牛羊皮张质地细腻,便于分割。

九、投资环境:
曹县具有优越的社会环境,实施“千万平安”工程,组建平安支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县”、“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和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县”。

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市经济工作先进县”、“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县”。

2007年4月16日—19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曹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曹县)国际芦笋节,在曹县成功举办。

十、工业经济体系初具规模
曹县已基本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工业经济体系,并逐渐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林木加工、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及与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格局。

林木加工业。

全县拥有各类木材、杞条加工企业、加工户达到2万家,林木加工量400多万方。

主要产品有拼板、集成材、细木工板、各类胶合板、木制工艺品、棺木、出口家具、家具散件等,主要生产加工基地有庄寨镇、普连集镇,主要骨干企业有金鲁公司、兴隆公司、美家家居公司、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花木公司、林源木业等。

食品加工业。

以芦笋为主蔬菜综合加工企业达到18家,加工能力15.6万吨。

主要产品有芦笋罐头、速冻蔬菜、面粉、食用油、白酒、休闲食品、凝乳酶等,主要生产加工基地有青古集、苏集、魏湾、曹城镇,主要骨干企业有中粮大宝公司、紫山信达、同发食品、华洋食品公司、巨鑫源公司、壮大公司、中大集团、永明面粉等。

棉纺织加工业。

主要产品有皮棉、普梳纱、精梳纱、色纱、针织坯布、巾被织物、毛纺织品、高档丝绸、服装、医用敷料等,主要生产加工基地在城区、庄寨、青古集、王集,主要加工企业有百隆公司、金牛纺织、恒信巾业、春龙纺织、万隆纺织、东信纺织、华鲁卫材、天笙纺织工艺品。

化学加工业。

主要产品有橡胶助剂、轮胎、木用胶脂、医药中间体等,主要生产基地在城区、庄寨镇等,主要生产加工企业有圣奥化工、三利公司、翔宇公司、庄寨胶厂等。

畜产品加工业。

全县大牲畜存栏量位居全省首位,各类规模饲养场140处,专业村132个,专业户11000户。

以银香伟业、天一皮毛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发展到68家,带动全县60%以上的农户从事畜牧养殖业。

主要产品有冻精细管、冷冻优质胚胎、软包装系列肉食品、牛、羊肉制品、湿皮、皮衣、地毯等产品,主要生产加工基地在城区、曹城镇、侯集镇,主要生产加工企业有中原肉牛公司、中大动物胚胎公司,归一乳业公司、侯集横店集团、天力皮毛公司、王光集团、远大生物公司、鲁牛乳业等。

能源和机械制造行业。

包括机械制造维修、建筑材料,主要产品有铜内螺纹盘管、变压器、农用汽车、搪瓷制品、砖瓦制品等,主要生产企业有新宇铜管公司、曹县汽车改装厂、山东辉煌电器公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