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市)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

合集下载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一落实国家和广东省的工作部署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土地资源国情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 ....................................................................... 2 二、指导思想 ....................................................................................................... 4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 5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 7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 8 六、规划范围 ....................................................................................................... 9 七、规划期限 ....................................................................................................... 9 第二章 南海区概况 ...................................................................................................10 一、区域概况 ..................................................................................................... 10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3 三、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 .................................................................................22 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30 一、耕地保有量 ................................................................................................. 30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1 三、建设用地 ..................................................................................................... 31 四、其他指标 ..................................................................................................... 32 第四章 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34 一、基本农田划入 .............................................................................................34 二、基本农田划出 .............................................................................................36 三、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8 第五章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41 一、建设用地调出情况 .....................................................................................41 二、建设用地调入情况 .....................................................................................41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情况 ...................................................................46 一、允许建设区 ................................................................................................. 46 二、有条件建设区 .............................................................................................46 三、禁止建设区 ................................................................................................. 47 四、限制建设区 ................................................................................................. 47 第七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48

佛山市南海区土壤地力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

佛山市南海区土壤地力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
加庆 阳 1 ,吴伟新 ,李瑞超 1 7徐润 生 - ,吕业成 -
(. 1 佛山市南海 区农林技术推广 中心 , 广东 佛山 5 8 0 ; . 山市农林技术推广 中心 F * 佛 山 5 8 0 ) 2 20 2 佛 - 20 0


要: 根据 自 18 以来 的土壤监测数据 , 9 4年 系统分析 了 2 0年来南海 土壤地力变化趋 势。结果 表明 , 区土壤存 在酸化 有机质 该
Ch n eTr n f ol tin sa d Co tol gTa tc n a src f s a a g e d o iNu re t n n r ln cis n Na h i S i i Ditit h n o Fo
JAQn —ag, i i ,I u c a XUR nse g, V Y .hn I igyn wuWe x L i h o, u -hn L e eg -n R — c
佛 山市土壤地力监测工作起始 于 18 94年冬 。 以 水稻土为主 , 9 1 0年在按广东省 的要求组织全市性 9 地力抽查的基础上 ,按土种的地力状况及施肥水平 , 设置 5 个主点及 l 个副点。 中, 4 其 南海区选择三角洲
Na h i n a. Ke wo d : r p a d s i o e t t n i s e t s i n t e t ; o n e me s r s y r s c l n o l r n ai p c ; o l u r n s c u t r a u e o ;i o n i
(. cl r— oet e hooyE tni e tr f ah i i r t f ohn M nc a t Fsa 2 2 0 C ia 2 i l r— 1 A u ue F rs yT c nlg xes nC n n a Dsi sa u ii ly ohn5 8 0 , hn ;.g c t e t r o w i o tn c e s d a e l sP c n e t rmai al n c e . c r i g y s mep o o a s o a o a l t ia in a d a l rt g h l K c n e t n r a e , sw l a o t n a t l e r h d Ac o d n l , o r p s l r e s n b yu i z t n mei ai e i d c y i f r l o o n t es i e ea s u o w r , w i h ma ei p s i l rv d ee e c rp tc in a dma a e n f rp a d r s u c e in o h o l w r lop t r a d s f h c d o sb et p o i e rf r n e f r e t n n g me t o l n e o re i r g o f t o o o o oc n

关于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管理的研究

关于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管理的研究

关于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管理的研究摘要:城市化是一个文明发展的过程,是城镇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化,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向农村地域不断扩散的过程。

然而,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土地非农化征用使得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显得异常激烈。

为有效保护农民土地利用的权利和权益,也为了规范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土地使用管理,本文选择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和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在完善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完善产权政策,规范使用和管理方面提出积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土地使用,土地管理Abstract: the urbanization is a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at number is town with scale,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to a city gathered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onstantly, rural landscape to the urban landscape evolutio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city to rural areas the steady spread of the proces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brought inevitable requisition land conversion related polici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ame between stakeholders is fierce.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land use right of the farmers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in China’s rural collective land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use of the lan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chooses,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rural collective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conversion, nanhai, perfect property policy, standard use and gives active management theoretical guidance.Keywords: nanhai, rural collective land, land use, the land management1 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现状1.1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保护管理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南海区政府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南海区丹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南海区丹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南海区丹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丹灶镇“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产业基地和康园)一、项目概况1、丹灶镇“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产业基地五金产业是丹灶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是丹灶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丹灶镇的五金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丹灶镇根据本地五金产业集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了建设“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五金产业基地,并对整个基地进行了总体规划。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产业高度集聚、完善产业配套体系,还能加强广东五金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五金交易网等服务机构对企业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产品交易、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康园康有为故居及纪念馆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苏村,是目前南海唯一一座专门展览康有为史迹的场所,是佛山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有为精神的主要载体。

但现时康有为故居及纪念馆存在着面积过小、建筑老化、设施陈旧、馆藏保护条件薄弱等问题,与其主人的历史地位不相适应,与发达的南海经济极不协调。

一个地方或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名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为了更加有力的开发保护康有为故居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源,故居扩建工作已全面扎实开展,并正式命名为康园,成为了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三级联动建设的城市升级和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力促地区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规划修改的原因丹灶镇“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产业基地和康园已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为满足项目建设需求,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23号)的有关规定,需对•南海区丹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进行局部修改。

三、规划修改情况(一)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状况项目共涉及调入地块面积为44.8157公顷,其中丹灶镇“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产业基地涉及面积为42.8016公顷,康园涉及面积为2.0141公顷。

项目调入地块现状和规划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与地力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与地力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与地力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耕地土壤养分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其中,氮、磷、钾等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对作物的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于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和地力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南海区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其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一直是广大农民和农业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南海区的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和地力评价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确定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增加质量,还有助于保障南海区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佛山市南海区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力评价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影像分析方法,研究南海区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南海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

2. 运用土壤地力评价理论,对南海区耕地土壤进行地力评价,确定不同地力等级的耕地所占比重和分布情况。

3. 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耕地土壤养分与地力等级之间的关系,揭示耕地土壤养分与地力水平之间的关联程度。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运用遥感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土壤地力评价理论等多种科学方法,构建研究技术路线如下:1. 数据采集和整理。

收集和整理南海区的遥感影像和土壤样本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集。

2. 遥感影像分析。

运用遥感影像分析方法,提取耕地样本,并获得样本所在的坐标位置、像元值和影像的频谱信息。

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将采集的样本数据导入地理信息系统中,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绘制南海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和地力评价图。

4. 土壤地力评价。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运用土壤地力评价理论,对南海区耕地进行地力分级,并得到不同地力等级的分布情况和比重。

5. 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力等级耕地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探究土壤养分与地力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

佛山市土地利用现状与管理分析与评价报告

佛山市土地利用现状与管理分析与评价报告

佛山市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分析与评价报告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人地关系的客体。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仅是协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之关键,更重要的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佛山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南与中山接壤,东北与广州毗邻,西连肇庆,南达江门,邻近港澳,处于我国南大门的开放前沿。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境内交通便捷,已成为富有发展潜力的珠江三角洲西翼的重要城市之一。

全市行政区划上分为2个区和4个县级市,即佛山城区、石湾区、顺德市、南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土地面积3 848.47 km2,2007年人口为719万人。

佛山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水域,其中平原面积最多,丘陵台地次之。

佛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21.7℃,年降雨量1646.9亳米。

西江、北江贯穿全境,地表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四季常青,盛产粮食、塘鱼、水果、蔬菜、花卉等作物,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佛山市内自然条件优越,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河网稠密,土地生产潜力高,但2007年人口密度高达1539人/平方公里,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佛山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佛山市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分析与评价(1)、佛山市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作者简介:李春江(1994—),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研究。 XIANGCUN KEJI 2019 年 8 月(下) 41
村 乡 科技
XIANGCUN KEJI
租期 10 年以内 11~20 年 21~30 年 31~40 年 41~50 年 51 年以上
表 1 佛山市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租期年限及占比
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期限
如表 1 所示,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租期 在 10 年以内的占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 11.56%,流 转租期在 11~20 年的占比为 20.29%,流转租期在 21~30 年的占比高达 41.47%,流转租期在 31~40 年的占比为 9.01%,流转租期在 41~50 年的占比为 15.92%,租期超过 50 年的占比为 1.75%。由此可以看出,南海区集体经营 性建设用地流转租期主要集中在 20~30 年,其次主要集
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现状
1.1 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以出租 为主
2015 年,南海区被确定为全国 33 个农村土地制度改 革试点地区之一,具体承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 市改革任务。通过调查与统计分析可知,目前南海区集 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总数为 13 709 宗,流转面积达 173.45 km2。其中,以出租方式进行流转的宗数为 12 559 宗,占流转总宗数的 91.61%;以出让方式进行流转的宗数 为 1 177 宗,仅占流转总宗数的 8.58%;其他方式进行流转 的宗数为 5 宗,占流转总宗数的 0.03%。从流转方式的选 择上来看,南海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以出租 方式为主,以出让方式进行流转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数量占比较少,租赁经济的特点明显。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南海为例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南海为例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南海为例
刘燕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年(卷),期】2007(024)001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的地区往往是土地利用分类研究的首选地区.南海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以南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的初步研究,尝试建立了南海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南海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是在现行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南海土地利用的实际,提出的一个三级续分的分类体系.其中包含了4个一级类型,21个二级地类.
【总页数】6页(P55-60)
【作者】刘燕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增城,5113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4(265)
【相关文献】
1.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转型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J], 段雄春;杨用华;曾宪群
2.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三农"的实证研究 --以广东南海市为例 [J], 宁凌;卓映洲
3.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 [J], 高怀友;周其文;张壬午;陶战;陈金法
4.我国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精准脱贫策略研究\r——以苏北地区为例 [J], 易爱军;王东
5.我国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精准脱贫策略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 [J], 易爱军;王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南海区(市)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学生姓名:林凡梓学号:12102101032系(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班级:12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王卫起止时间:年月——年月南海区(市)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摘要:南海区,广东省佛山市下辖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市,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南海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城市,是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区域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地矛盾日趋显现,未了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能满足人满生活对粮食生产的需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开展佛山市南海区土地资源空间开发利用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在土地空间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进行土地利用程度评价研究工作,为我们全面把握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条件,对南海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综合ENVI和ARCGIS软件,利用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与变化监测等技术,结合GIS中的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遵循土地利用分类精度要求,构建从影像数据输入、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校正、配准、增强处理等)影像数据土地利用分类到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分析与比较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系统。

与传统的系统相比,本系统是一种更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研究区域的信息进行更全方位、综合、高效的管理,为区域的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南海区区1990~1999年间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驱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人居、水域和未利用地之间。

(2)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从该区域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阐明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

耕地、居民用地均呈逐步增长的态势而林地、未利用地缓慢减少的趋势。

(3)土地利用变化主导因素分析在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趋势的基础上,从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方面入手,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快速增长、政策环境的变化是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空间分析、土地利用、最大似然分类法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in Nanhai DistrictAbstract: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area, locat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hinterland, i 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Guangzhou City, adjacent to the Hong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the advanced cit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 my and society, is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ity, National Sanitary City, China excellent tourism city, national cultural advanced counties,the na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city, GuangdongProvince jiaoyu qiangqu.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of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contradiction increasi ngly outstanding, my dear friend, not only to meet the socialdevelopment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land, and ca n meet the demand for food production is full of life,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to carry out the Fosha n Nanhai district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and urgent. In th espatial land use can know I years under the land use degree evaluation research work,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 rence for the use of conditions we fully grasp the land space resourc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 inable use of la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area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This paper combines ENVI and ARCGIS software,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land us e and change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spatialoverlay analysis and spati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GIS, follow the land use classificationaccuracy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pre processing of input i mage data from the image data(correction, registration, to enhance the processing of image data of land) use cla ssification toland use classification result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and use information of multi-sou rce data fusion based o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ystem, this system is a more professional i 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study the regional information more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efficient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for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to provide a more reliable basis for.By using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nalyzes theland use types in So uth China Sea District during 1990~1999 shift, the change range of 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land use chang e, driving factors of change etc.,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type of land us e change in the area mainlyoccurred in cultivated land, forest land, residential, water and unused land. (2) land use change trend analysis from the regional land use quantity changes, speed,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 this are a. Cultivated land, residential land showed a gradual increase trend and the forest, unused land reduced slowl y. (3) land use change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factor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research area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trends,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factors, population factors, social economic factors a nd policy factors,dominant factor on the changes of land use in the area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is the interaction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rapid population grow th, changes in policy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Key words: S patial Analysis、Land use、Maximum Likelihood目录1.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 (5)1.1.1地质与地貌1.1.2气候与水文1.1.3社会经济概况1.2数据来源 (6)2.数据处理2.1 运用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区界将南海区的区界范围给提取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