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视角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佳能EF11-24mm镜头技术简析3篇

佳能EF11-24mm镜头技术简析3篇

佳能EF11-24mm镜头技术简析3篇佳能EF11-24mm镜头技术简析1作为一支超广角镜头,佳能EF 11-24mm f/4L USM拥有着最大11mm焦距的广角,视角达到126度,它是除了鱼眼镜头外的佳能L 级镜头中最广角的镜头。

拍摄时能够收纳更多景物,拍摄出更宽广的画面,而且不会产生不自然的变形。

佳能EF 11-24mm f/4L USM搭载了多项新技术,在全焦段内均可实现符合L级镜头水准的高画质。

让我们来看看它都有哪些技术在其中,EF 11-24mm f/4L USM镜头可谓是用料十足,首先从镜头结构上来说它采用了11组16片的镜片组设计,其中包含1片超级UD镜片、1片UD镜片、1片研磨非球面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多达6片专业镜片在其中,有效的.抑制各种色像差的产生,保证了EF 11-24mm f/4L USM镜头的成像品质。

除此之外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在镀膜方面也融入了很多新的技术,除了传统的多层镀膜外,还融入了ASC空气球形镀膜和SWC亚波长结构镀膜。

ASC空气球形镀膜能有效抑制因光线反射而引起的镜头鬼影和眩光,尤其在超广角镜头中有着明显效果。

而SWC 亚波长结构镀膜同样能有效抑制镜头鬼影和眩光的产生,它在镜头表面形成一个个小于可见波长的楔形显微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持续改变折射率,从而消除折射率突然改变的边界。

在很多细节方面佳能EF 11-24mm f/4L USM镜头也做的相当出色,保证了品质。

防尘、防水滴的设计在户外拍摄时不用畏惧轻微的雨水给镜头带来的伤害。

而防污氟镀膜作为镜头表面的镀膜能有效减少镜片上附着点污迹,它具有憎油憎水的特征,即使有水滴或手上的油等附着于镜片,也能够轻松地擦除。

佳能EF11-24mm镜头技术简析3篇扩展阅读佳能EF11-24mm镜头技术简析3篇(扩展1)——佳能原厂EF 卡口35mm镜头大盘点3篇佳能原厂EF卡口35mm镜头大盘点1佳能EF卡口原厂镜头的起点:EF 35mm F2佳能公司在1990年推出了EF 35mm F2镜头,这款镜头也是佳能EF卡口首款35mm焦距镜头。

几种宽视角技术(广视角技术)-网上搜集

几种宽视角技术(广视角技术)-网上搜集

一、几种宽视角技术(广视角技术)LCD的宽视角技术通常有以下几种:1)TN+Film (TFT-Twisted Nematic +Film ,普通TN+视角扩大膜)2)IPS (In-Plane-Sweitching ,板内切换)3)VA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4)FFS(Fringe-Field Switching ,边缘场切换),属IPS系。

AFFS+( Advanced FFS +),HFFS(High aperture FFS)技術。

5)CPA (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

就是常被称为ASV的技术),属V A系。

一般来说,LCD的宽视角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TN模式+WV Film,另一类就是各种宽视角模式技术。

而宽视角模式里面主要有两大系,即IPS系和VA系。

因FFS(属IPS 系)和CPA(属V A系)技术目前应用比较多而且技术相对先进,所以上面特意列出来了。

1)TN+WV Film这个是最早期的宽视角技术。

因LCD是靠液晶分子旋转控制光线的,造成先天性视角狭小的缺点,尤其是在大尺寸屏幕上,视角狭小的问题随之显著。

早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普通TN上贴广视角膜,但由于这种膜材是由富士通独家提供,成本相对较高。

另外,即使加了宽视角的膜,视角也有限,而且色彩还原能力欠佳,侧面一定角度观看时失真明显。

因此,各大LCD厂商研发了新的材料和工艺,改善LCD显示,提高可视角度。

优点:技术成熟,良率高;液晶分子偏转容易提高,响应速度快。

缺点:对比度提高不容易,色彩单薄,视角有限。

主要厂商:TMD,CMO,AUO,BOE-HYDIS,Tianma 等。

2)IPS(In-Plane-Sweitching)& FFS(Fringe-Field Switching)IPS是由Hitachi最先开发出来的技术。

IPS与使用TN+Film技术不同的地方是液晶分子的方向平行于基板,而且是在平行于玻璃基板的平面旋转(如图1)。

广视角最新技术介绍与液晶显示器产业分析

广视角最新技术介绍与液晶显示器产业分析

關於奇美
2004及2005每月營收及出貨量
關於奇美
2005年第三季非合併財務報告與2005年第二季相比
關於奇美
關於友達
企業沿革
1990 1994 1996 1998 聯友光電成立,為聯電集團之子公司 成立台灣第一座TFT-LCD一代廠 達碁科技成立 與日本IBM簽訂TFT-LCD技術轉移合約,開發國內第一座3.5代 TFT-LCD生產線
關於奇美
VisionREAL技術方面,則能提供對比大於1000:1 超高對 比的立體層次畫質,及超越NTSC 75%色彩飽和度的亮麗 色彩品質 ,並能有效解決液晶面板畫面偏藍問題。 BlastSWITCH超快反應時間的技術,可真正有效改善動態 影像品質,平均3.6毫秒的灰階反應速度,為目前業界可 成熟量產技術最高水準。 展出使色彩生動鮮豔的多原色與超廣視角與超高對比技 術,可使TN型液晶面板水平與垂直視角皆達到160度的廣 視角。
3. 色差
從不同角度去看液晶顯示器,會發現顏色會隨著角度而變化,比如說本來是白 色畫面變得比較黃或比較藍,或是顏色變得比較淡等等。隨著角度變大,當顏 色的變化已經大到無法接受的臨界點時,定義該角度為視角。 return
液晶顯示器公司介紹與產業分析
台灣面板公司介紹 關於奇美 關於友達 LCD發展趨勢 結論
2002 2003
2005
關於奇美
奇美技術
獨家技術開發Super MVA 推出最新一代的VAextreme技術
VAextreme主要包含了三大液晶顯示技術: Omniview、VisionREAL及BlastSWITCH。 此三項技術使液晶顯示器擁有超廣視角低色偏、鮮豔自然的色 彩表現及超快反應時間。
關於奇美
奇美獨家開發的Omniview COLOR技術,能大幅改善液晶 顯示器的廣角顯示能力,透過「多區域維度(multidimension)」及「動態模式 (dynamic mode)」色彩補償 方法,可以大幅降低液晶顯示器在大角度觀看時灰階 (如:膚色)所產生的色偏狀態。 Omniview CONTRAST技術,則能保證無論從任何角度觀 看,對比仍能大於30 (CR>30)

VA产品显示原理

VA产品显示原理

解读液晶显示器显示技术前言:液晶面板就是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它的产量、优劣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关系着液晶显示器自身的质量、价格和市场走向,因为一台液晶显示器其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了面板上。

总之,面板一直是液晶显示器最重要的部件,在显示器玩家的眼里,面板更是他们选择的重点。

现在市场的主流面板有3类型,分别是TN、IPS和VA。

众所周知,TN效果是最差的,但VA和IPS究竟谁好一直被争论,它们究竟好在哪里?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相信不少普通消费者不知道,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TN、IPS以及VA屏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技术特性,让菜鸟也能赶快进阶。

TN面板: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主要生产厂商:三星,LG-Display,奇美,友达广电,瀚宇彩晶TN全称为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

更确切地说,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的TN面板为TN+Film类型面板。

这种类型的液晶面板应该算是应用于入门级和中端的面板产品,最为重要的有一点就是价格实惠、低廉,成为众多厂商选用的产品。

TN+film液晶面板主要应用于入门级和中端产品,它基于早期可视角度很小的TN技术(视角最大90度),但在面板上增加了一层转向膜,将可视角度提高到了170度左右,成为了一种视角较广的产品,所以严格的说,TN+film也算是一种广角技术。

工作原理图动态工作原理图断开(亮)动态工作原理图(暗)这是最普遍的液晶模式,当没有施加电压的时候,液晶分子按初始状态排列,这时光线就可以顺利的通过取向层,显示为亮。

而在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的排列作出了相应改变,光线便不能通过取向层,最终显示为暗。

在上面我们举的例子,只是最简单情况的表现,因为这只是一个象素,而且并没有考虑到色彩,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TN屏液晶分子排列由于其液晶分子排列固有结构,对比度很难得到比较大的提升。

IPS硬屏

IPS硬屏

In-Plane Switching横向电场效应显示技术IPS技术为日本日立公司于1996年开发成功的显示技术,是一种LCD广视角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在LCD-TV的制造上,能有效改善当视角差时,在TN屏幕上出现的色差及其他问题。

显示原理IPS型与TN型都是使用向列型液晶,两者不同的特征是施加于液晶分子的电场不同:TN型的电极在两片基板上面,施加的电场方向是垂直于基板,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板是平行与垂直两个方向运动;IPS型的施加电场方式是水平的,因此液晶分子是平行于基板进行扭转运动,未施加电场的液晶分子是平行基板配向(homogeneou s),上下二片偏光板是90度交叉配置,永远保持垂直。

底层偏光板的偏光轴与液晶分子的配像是相同,入射光经由平行配列的液晶层,直线前进不改变行进方向,射出光无法通过上层偏光板,所以呈现不透光的黑色状态,施加电场后,液晶分子会扭转,在液晶层产生双折射率,这会改变入射光行进的方向,通过上层偏光板,呈现透光状态。

液晶分子平交于基板作扭转运动,未施加电场,液晶分子配列在小预倾角时,黑色状态的视角是增大了,导致明暗比的视角也变广。

好处一但显示屏上的晶体管烧掉变成了死点,一般显示屏的死点会变成一个亮点,但IPS的显示屏却会变成了一个没有光的黑点。

坏处然而,较好的显示亦有代价的。

IPS技术的代价是较慢的反应率,大约为50毫秒。

另外,使用了IPS技术的显示屏亦非常昂贵。

所以IPS在1996年推出后,又不断有新的发展:在1998年,日立又推出了S-IPS(Super-IPS),除了有IPS原来的技术以外,亦在反应率有了改进。

在2002年,日立又推出了AS-IPS,在明暗比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硬屏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

在拥有这一技术并实现在量产的公司中,韩国的LG Display公司规模最大,技术水准处于领先地位。

LG Display的7.5代生产线在2006年1月已实现量产,月产能150K;切割技术成熟,成品率极高,达到95%。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FFS(边缘场切换)广视角技术
如同PVA 模式跟MVA 模式的关系一样,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严格来说应该IPS 模式的一个分支,主要改进是采用透明电极以增加透光率。

相对于已经比较完美的IPS 模式,FFS 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一代FFS 技术主要解决IPS 模式固有的开口率低造成透光少的问题,并
降低了功耗。

第二代FFS 技术(Ultra FFS)改善了FFS 色偏现象,并缩短了回应时间。

第三代FFS 技术(Advanced FFS)则在透光率、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色差上均有明显提高。

FFS 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由于电场的畸变导致灰阶逆转,但新一代的FFS
技术AFFS(Advanced Fringe Field Switching)通过修改楔状电极和黑矩阵解决了这一问题。

AFFS 拥有极高的透光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背光源得到
高亮显示。

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AFFS 都能实现惊人的180°视角。

如图,如果在其他方向的视角也能有效得到提高的话,那液晶显示器可视角度
不如CRT 的说法就要成老皇历,也许以后的液晶显示器参数上再也不用标可
视角度一项。

由于AFFS 具自补偿特性,在不同视角下不会发生色差变化。

采用透明电
极和舍弃黑矩阵有利提高开口率和高清晰度。

事实上AFFS 除了回应时间稍
逊之外,在其他方面它都代表着目前液晶显示器高画质和广视角兼得的最高
水准。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例如手机、电视、计算机等。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液晶材料的特性和光学原理。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物质,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

液晶分为向列相和向列相两种,其中向列相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液晶分子一般呈现长棒状结构,可以有序排列或无序排列。

在无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取向是随机的,由于无序排列,光线通过液晶时会发生散射,显示为不透明。

而在有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被电场强行排列,使得液晶分子取向趋于一致,光线通过时不发生散射,从而实现透明。

液晶显示屏通常由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之间夹着一层液晶材料。

玻璃基板表面带有透明导电层,称为ITO层。

ITO层在不同区域施加不同的电压,通过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控制这些区域的光透射性。

液晶显示屏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取向、扭曲和光调制。

第一步是取向,通过施加电压,液晶分子开始取向。

具体来说,在液晶分子的两个表面之间施加电压,此时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在两个玻璃基板上施加电压。

不同的电压施加会使得液晶分子倾向于面向玻璃基板排列,使得液晶分子在施加的电场下发生取向。

第二步是扭曲,液晶分子在两个表面电场作用下排列不同形式。

通常液晶分子会形成螺旋状排列,称为螺旋相。

这种排列能够使得光线通过时发生旋光和偏振。

旋光是指光线的偏振方向随着光通过液晶层而旋转,而偏振是指光线的波动仅在特定方向上。

因此通过调整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分子排列的扭曲程度,从而调整屏幕的亮度。

第三步是光调制,液晶分子的扭曲程度决定了光线的偏振方向。

光通过液晶层之前,会经过一个偏振器,这个偏振器有一个确定的偏振方向。

当液晶分子的排列与偏振器的偏振方向一致时,光可以通过液晶层并被另一个偏振器接收。

而当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扭曲,与偏振器的偏振方向不一致时,光经过液晶层后会被偏振器屏蔽,从而实现光的调制。

液晶显示屏的亮度调整实际上就是调整液晶分子的扭曲程度,进而改变光线通过液晶层的情况。

液晶面板显示模式介绍

液晶面板显示模式介绍

三、广视角技术
观察角度不同,获得的亮度不同
1.广视角分类:
TN+Film相位补偿方式 共面开关(In-Plane Switch, IPS)模式(日立的SuperIPS和现代电子的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液晶模式 则是IPS的改进 ) 多畴垂直取向(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VA )模式(三星公司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模式及夏普公司的ASV(Advanced Super V)模 式是MVA模式的延伸) 其它还有松下的OCB(Optical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及NEC的SFT(Super-fine TFT)技术等等
CF Pixel Array: 马赛克式::显示AV动态画面 直条式:较常显示文字画面,(Note Book)
面板Array:
单一画素结构:
TFT工作原理: TFT为一三端子元件,在LCD应用上可视为一开关 液晶组件的作用类似一个电容,藉Switch的 ON/OFF对电容储存的电压值进行更新/保持。 SW ON时信号写入(加入、记录)在液晶电容上,在 以外时间 SW OFF,可防止信号从液晶电容泄漏。
(1)Vgs>Vth:讯号读取
TFT组件在闸极(G)给予适当电压(VGS>起始电压Vth,注), 使通道(a-Si)感应出载子(电子)而使得源极(S)汲极(D)导 通。 【注】:Vth为感应出载子所需最小电压 。
(2)Vgs<Vth:讯号保持 当Vgs小于起始电压时没有感应出载子则通道成断 路。
IPS模式特性:
1.无论是垂直还是水平方向,±80º 内均没有阶调反转现象。 2.电压保持率很高。 3.视角特性的方位对称性不佳。在某些方位角视角范围不够宽。 4.开口率小,透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ewing Angle of MVA-LCDs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5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6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7
Wide Viewing Angle Technology Comparison
Mini NB PDA 10.4”(SVGA~XGA) 3~10吋 11.3”(SVGA~XGA) 反射型 TFT/LTPS STN/TFT 輕薄、低耗電量 Portable Game 輕、低耗電量 1.5~4吋 反射型STN/TFT DSC 重量輕、低耗電量 1.8~2.5吋
TFT/LTPS 低耗電量
Polarizer
LC Electrode
Polarizer
OFF
Quanta Display Inc.
ON
2002/9/27, p10
Super IPS (Hitachi)
On
IPS
Super IPS
NTSC: 50 →60 up Contrast ratio: 200 →350 Viewing angle(35:1):110.150→160.160 Response time: 40 →30 ms
2002/9/27, p7
ASV (Advanced Super-V: Sharp)
Pixel
Non-UV area with high pre-tile
20 % 80 %
UV area with low pre-tile
*Viewing angle:160 *Response time:15 ms *Contrast ratio:350:1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8
Wide Viewing Angle Technology Comparison
Key Technology
View Angle Left- Right Up- Down ↙ 45- 225 degrees ↘135- 315 degrees Gray Scale Reverse Color Variation Contrast Response Time (ms) Panel Transmittance Manufacturability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8
IPS (In-Plane Switching or Super-TFT)
當施加電壓,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平行於玻璃基版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9
IPS(in-plane switching)
液晶分子在靜態時並不是真的垂直配向。 當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變成接近水平配向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3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VA; Fujitsu Ltd.)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4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4
Wide Viewing Angle Technology
• Negative compensated film mode ( Fuji film ) • In-Plane Switching (IPS) mode (Hitachi, Matsushita, Mitsubishi) •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VA) mode (Fujitsu) •OCB ( 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 ) mode
4分割
2002/9/27, p6
資料來源:Nikkei Microdevices
註:IPS(In-Plane Switching);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
TN+Film(TN+視角擴大膜)
Quanta Display Inc.
15~30吋TFT 高解析度 HDTV 廣視角、高亮度 高反應時間 高對比、色純度高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
LCD之技術趨勢--反應時間與對比
影響反應時間的關鍵 •液晶低黏度化,以及高極性液晶材料的開發 •中間色調的反應時間與黑白顯示之間的反應速度差距 •驅動主動矩陣時的等價液晶容量大小
100
50 0 -60 -40 -20 0 20 40 60 視角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3
Viewing Angle
Gray scale viewing angle
Uniform LC alignment gives difference in transmitted light intensity with viewing angles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1
Basic Concept of IPS and MVA
MVA-LCD
IPS-LCD
Protrusion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2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畫素分割垂直配向)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2
Transmittance V.S. Slit width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3
Off state of MVA mode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4
1995 TN模式 IPS模式
350 300 200
1998 25ms
2001
2003 15ms
50ms
50ms
25ms
10ms
提升對比 •以前是200:1(IPS),現在已經提高 至350:1 (Super-IPS) •以前MVA是300:1,現在已經提高至 400:1,是因為降低漏光而使其提 高
Navigator 5.8~10吋 高耐久性 TFT/LTPS eBook 6”~10”(XGA) 輕薄、低耗電 STN/TFT/plastic
Mobile
Cellular Phones Internet 1.4~2.5吋 STN/TFT LCD TV 反射型
Family
LCD Monitor 15”(XGA~SXGA) 18”(XGA~UXGA) TFT 大畫面 高解析度
Structure of MVA-LCD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5
2-Domain MVA-LCD
Qua2/9/27, p16
4-Domain Protrusion pattern of MVA-LCD
Quanta Display Inc.
New protrusion wings to remove disclination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0
Protrusion without and with wing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1
Combination of protrusions and slit
WV-TN
Δ Δ ◎ ◎ Δ Δ Δ ○ ◎ ◎
IPS
○ ○ ◎ ◎ Δ Δ Δ Δ X Δ
Super IPS
◎ ◎ ◎ ○ Δ ○ X Δ X Δ
MVA
○ ○ Δ Δ ○ ○ ○ ○ Δ ○
ASV
◎ ◎ ○ ○ ○ ○ ◎ ○ ○ ◎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29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5
LCD之技術趨勢--廣視角
Super-IPS VA+薄膜 FFS IPS 廣 視 角 / 高 畫 質 VA+薄膜 TN+薄膜 TN 配向分割 無分割 2分割
Quanta Display Inc.
「HA/TN」+薄膜
TN+薄膜
VA+薄膜
PVA+薄膜
技術來源 • Hitachi:IPS(1995) Super-IPS(1999) • Fujitsu:MVA(1995) • Hyundai:FFS(1998) • Samsung:PVA(1998) • LG-Philips:UVA(1998) • NEC:SFT(IPS) • Sharp:ASV(TN+薄膜)
2002/9/27, p17
Display characteristics of MVA cells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8
Undesirable disclination in the pixel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9
廣視角相關技術介紹
Quanta Display Inc.
2002/9/27, p1
LCD應用產品的現況與未來
Office
LCD Monitor Notebook PC 15“(XGA~SXGA)、17.1”(SXGA) 12.1“(SVGA)、13.3”(XGA)、 18.1”(SXGA~UXGA)、20”(UXGA) 14.1”(XGA~SXGA)、15”(XGA~SXGA+) TFT/LTPS STN/TFT/LTPS 薄型、重量輕、低耗電量 薄型、重量輕、低耗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