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期末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外国文学史期末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1、《人间喜剧》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文学巨著,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

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2.哥特式小说: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开山鼻祖是霍勒斯·沃波尔。

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式小说的模式。

其特点是:野蛮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具有中世纪和与之相接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

3、托尔斯泰主义: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基本内容是:鼓吹不以暴力抗恶,把宽恕作为救世的药方;鼓吹道德的自我完善,认为每个人以道德上完善自己,便可以摆脱利己和熏欲,消除罪恶;宣扬基督教博爱思想,作家反对官办教会的伪善,但主张信仰心中的上帝,认为信奉“博爱”可以拯救人类。

4、冰山原理: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而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感情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整理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整理

外国文学史一、考试范围:本门课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本大纲在每个章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

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记忆,并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

“理解”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熟知其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联系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及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简略说明。

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察。

总之,学生要在“识记”、“理解”、“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概述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最著名的诗人→萨福)和寓言;3)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历史上又称“雅典时期”,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散文(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和演说辞→苏格拉底)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理解: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掌握: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神话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希腊神话中主要神的名字,尤其是古罗马神名。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主题?各自的艺术特点何在?答: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的悲剧指矛盾冲突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生活,表达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并力图认识、掌握、驽驭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即黑格尔所认为悲剧的实质是伦理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

冲突的悲剧性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的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复仇女神》)等。

最能体现埃斯库罗斯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命运主题的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有感于人间茹毛饮血的野蛮和落后,盗取宙斯的火种送给人类,由此激怒了众神之主宙斯。

宙斯命令威力神和火神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暴露在雨雪风霜和烈日炙烤之中,并放出神鹰日夜啄食他的肉体,以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对人类滥施同情。

火神赫准斯托斯很同情普罗米修斯,但他无力反抗宙斯的命令,在威力神和暴力神的监督和催促下,将普罗米修斯牢牢地钉在了悬崖上。

普罗米修斯为了平凡的人类的福祉而牺牲自己,始终不屈不饶,作品通过对宙斯专制而凶残的描写,反衬出普罗米修斯的桀骜不驯和人类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和理想社会的渴望。

埃斯库罗斯作品皆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在他的笔下,神话人物具有人神复杂的感情、特性,除此之外,埃斯库罗斯的语言风格简短有力,从不冗杂和拖泥带水,如《阿伽门农》。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有《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的命运主题和艺术特点。

《安提戈涅》体现出的悲剧性正如黑格尔所说,是对立的双方各有它辩护的理由,分别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最后在否定对方的过程中发生冲突,结果就是悲剧。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名词解释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为背景所创作的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等多有批判,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2、托尔斯泰主义:指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

主要内容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

3、忏悔贵族:他们是托尔斯泰笔下的理想主人公,贵族知识分子,作家的自传性人物。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关于进行精神探索,探索宇宙,人类,阶级,个人的出路和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俄国民族的反思精神和作家本人的精神探索,寻找俄国出路。

代表作有尼古林卡的《自传三部曲》(《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4、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5、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代表作家有海明威。

6、冰山原则: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

外国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下学期)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19世纪初浪漫主义产生: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贫富对立更尖锐,阶级压迫更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更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特点:①浓郁的主观抒情性。

偏爱表现主观的思想,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②传奇性。

追求新奇,不满现实,对一切非凡的事情有强烈的兴趣③在表现手法上,喜欢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辞藻华丽,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

④对民间文学的重视。

利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进行创作,包括民间传说、民歌、民谣等⑤在体裁形式上多种多样,具有强烈感情色彩。

如抒情诗、抒情叙事诗、戏剧、历史剧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作品主题:鞭挞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揭露社会的不平,对受压迫者和贫苦人的同情《巴黎圣母院》:反映了作家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下层人民的同情(弗罗洛、爱斯美拉达、卡西莫多)《悲惨世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苦人注定要过悲惨的生活,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就是反对穷人的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作品主题:表达诗人渴望自由,反映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情绪,揭示沙皇专制制度反人民的本质《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他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奋起战斗;既接受了启蒙影响,想有所作为,又带有十二月党人脱离人民的弱点,同时不能克服贵族的懒散恶习。

他们聪明而有教养,自视清高,跟周围人格格不入,但不打算面对现实、深入实际,结果一事无成。

作品反映了俄国19世纪20年代贵族青年的彷徨苦闷和自私自利的品性,揭露与批判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

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文学。

其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其社会政治主张主要是改良主义,其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外国文学史资料(打印)最重要

外国文学史资料(打印)最重要
2.汉魏六朝时期:
(1)两汉经学时代:
1989-3.提出写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班固 D.扬雄
1997-10.提出写赋是“雕虫篆刻”“壮士不为”的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班固 D.扬雄
1997-4.主张诗歌要“吾手写吾口”的是黄遵宪;首倡“诗界革命”的是梁启超。
1989-20.梁启超提倡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运动,都是为了使文学成为变法维新,启迪民智的工具。
1996-28.近代诗坛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是黄遵宪、梁启超。
1993-9.“诗界革命”的倡导者是:
1991-13.“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奂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这首诗的作者是元好问,全诗充分肯定了陈子昂(谁)在诗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992-18.元好问《论诗绝句》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沈宋”指的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1994-15.元人方回编写的体现“格高”诗论的选本叫《瀛奎律髓》。
1992-13b.“诗缘情而绮靡”,这句话见于陆机的《文赋》。
(3)南朝:
1989-12.诗歌声律的“八病”是沈约提出的。
2003-24.诗歌声律的“八病”说是沈约提出的理论。
1994-7.《文心雕龙》共2卷,50篇。
1992-16.《文心雕龙·总述》把无韵的文章称为笔,有韵的文章称为文。
1994-7.下列作品中都属于《九章》的一组是:
A.《惜往日》、《哀郢》、《怀沙》、《抽思》
B.《思美人》、《惜往日》、《东君》、《卜居》
C.《橘颂》、《哀郢》、《怀沙》、《抽思》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导论一、欧洲文学由古希腊到十八世纪经由了发生、发展阶段、氏族阶段、奴隶阶段和封建阶段古代文学:12BC~5C 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体现的是世俗人本意识,主要体裁是神话和史诗中世纪(封建社会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期:一是历史意义是从5C~17C(1640年),二是文学意义是从5C~15C(以神为中心、基督教),包括宗教文学、市民文学和骑士文学,具有神本意识文艺复兴:15C~17C 是“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古典主义:17C的古典主义文学具有王权崇拜和君主专制的特点,主要背景是在文艺复兴中个人私欲膨胀、泛滥,社会急需秩序和规则启蒙文学:18C 这时期的文学具有反封建、反教会、政治性、革命性强,产生了特殊文学样式哲理小诗。

这时期的卢梭对情感自由的呼唤为19C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二、19C 繁荣和成熟期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40年代主要抒扬情感、自由、理想,既有主观性和抒情性。

主要背景是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人想回归自然,空想主义的发展,主要代表人是英国兴起的湖畔诗人第一代:华兹华斯、雨果、惠特曼、霍桑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是写实性、客观性、批判性,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小仲马、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

托尔斯泰、果戈理、普希金自然主义:左拉“艺术”唯美主义思潮的出现三、20C 作家不仅揭示社会问题,而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实主义(对19C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突破)现代主义:反传统性《尤利西斯》——西方“天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二战为界,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问答题1、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的精神特质有何不同?A、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古希腊文学就蕴含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外国文学史》(打印版)

《外国文学史》(打印版)

外国文学教学和考试大纲教学大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2学时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及所涉及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掌握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深入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

重点及难点古希腊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的特征;《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俄狄浦斯王》及古希腊悲剧的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古希腊文学概述一、古希腊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成就;古希腊抒情诗、寓言、散文及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文艺理论思想。

二、古希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对欧洲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及重大意义。

第二节神话一、古希腊神话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二、神的故事主要涉及到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故事、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等内容;神的故事中的旧神与新神;“奥林波斯神统”。

三、英雄传说的起源;赫拉克勒斯等英雄的事迹及意义。

四、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的特点;马克思认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第三节荷马史诗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三、《荷马史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四节戏剧一、悲剧与喜剧的起源;戏剧的繁荣与奴隶主民主制的关系。

二、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的创作;希腊悲剧的典范《俄狄浦斯王》。

三、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及其《阿卡奈人》等作品。

第五节古罗马文学概述一、古罗马文学发展分期;神话、喜剧;奥古斯都时代三大诗人。

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三、古罗马文学在文学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文学4学时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四种主要类型,辩证地认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价值;了解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掌握《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重点及难点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神曲》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的两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导论一、欧洲文学由古希腊到十八世纪经由了发生、发展阶段、氏族阶段、奴隶阶段和封建阶段古代文学:12BC~5C 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体现的是世俗人本意识,主要体裁是神话和史诗中世纪(封建社会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期:一是历史意义是从5C~17C(1640年),二是文学意义是从5C~15C(以神为中心、基督教),包括宗教文学、市民文学和骑士文学,具有神本意识文艺复兴:15C~17C 是“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古典主义:17C的古典主义文学具有王权崇拜和君主专制的特点,主要背景是在文艺复兴中个人私欲膨胀、泛滥,社会急需秩序和规则启蒙文学:18C 这时期的文学具有反封建、反教会、政治性、革命性强,产生了特殊文学样式哲理小诗。

这时期的卢梭对情感自由的呼唤为19C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二、19C 繁荣和成熟期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40年代主要抒扬情感、自由、理想,既有主观性和抒情性。

主要背景是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人想回归自然,空想主义的发展,主要代表人是英国兴起的湖畔诗人第一代:华兹华斯、雨果、惠特曼、霍桑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是写实性、客观性、批判性,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小仲马、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

托尔斯泰、果戈理、普希金自然主义:左拉“艺术”唯美主义思潮的出现三、20C 作家不仅揭示社会问题,而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实主义(对19C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突破)现代主义:反传统性《尤利西斯》——西方“天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二战为界,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问答题1、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的精神特质有何不同?A、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古希腊文学就蕴含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始欲望的象征性表述。

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欲望就是人的欲望,神就是人自己;神和英雄们为所欲为、恣肆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古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B、古罗马文学是对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再现,但古罗马人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性格,古罗马人崇尚文治武功,对人的力量的崇拜常常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业绩的追求,由此又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

因此,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风格上更趋向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

但,古罗马文学的人文观念的主体还是古希腊的世俗人本意志,仍属于古希腊原欲文化范畴。

2、希腊神话体现了希腊人怎么的一种文化精神?古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始欲望的象征性表述。

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欲望就是人的欲望,神就是人自己;神和英雄们为所欲为、恣肆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古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

例如,a、普罗米修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分离后的对自然的强烈的探索精神和俄狄浦斯王在反抗命运的过程正走向命运的圈套,有着困兽犹斗的抗争意识,体现了个体生命的无穷追求与“命运”的不断惩罚的矛盾,高扬了人的主题意识和自由意识。

b、神和英雄们对个人荣誉的崇尚,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对个体生命意志与欲望的放纵。

如阿伽门农。

c、神话中,对于爱欲的追求,是作为个体的人所表现的生命意志和情欲。

3、古代文学和中世纪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中蕴含着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它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向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

中世纪文学所蕴涵的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个体本位思想的宗教人本意识,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第一章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辉煌的起点一、古希腊文学1、起源、发展、特点a、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地中海式气候b、文化: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c、后世西方人对希腊文化的重视2、分期、发展、成就a、12BC~8BC 氏族公社到奴隶制过渡被称为“英雄时代”“荷马时代”主要是神话和史诗,具有民族意识b、8BC~6BC 城邦大移民时代背景:部落解体、自我意识觉醒、抒情性抒发个人意识c、8BC~4BC初古典时期、雅典时期:戏剧、散文、文艺理论戏剧更注重表现社会家庭、个人的情感意识d、4BC~2C “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田园诗“希腊化”是BC459年到BC454年,马其顿统一希腊半岛,后亚历山大大帝病逝(BC323~BC146)导致动乱,BC146年罗马入侵,希腊被灭,标志着“希腊化”时期的结束,罗马时代开始。

二、古罗马文学1、继承希腊文学,有所发展西塞罗:欧洲散文之父三、希腊神话1、起源、系统:是人们经过幻想,不自觉的创造出文学形式,口头流传2、家族:有清晰地血缘纽带,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类a、神的故事艺术形象旧神谱系(杂婚,伦理道德模糊;权力更迭,女权向男权制过渡;人性化了的神;与命运相抗衡的主体意识)和奥林匹斯系希腊神话的精神内涵?a、与命运相抗衡的主体意识。

(雅典娜的形象是理性的,法制的,智慧的,她维护男性制度具有时代进步意义,雅典娜身上寄托了雅典人民的理想的追求。

)b、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精神:人格化、世俗化的神,人神同形同身c、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追求自由的叛逆精神(赫拉对宙斯的爱情婚姻不忠的反抗,普罗米修斯敢于盗火而不怕严厉惩罚的精神)d、征服自然的冒险精神e、追求美和爱的酒神狂欢精神f、人的原欲意识鲜明强烈四、荷马史诗与“荷马问题”1、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伊利昂记》十年战争中的最后51天的内容2、荷马是否是盲人五、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1、埃斯库罗斯(525BC~456BC)出生于厄琉西斯的一个贵族之家,生平期间战争不断,动荡不安。

对外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对内是民主派立场。

具有“希腊悲剧之父”之称。

他的《俄瑞斯特亚》唯一一部完整的三连剧(《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作品反映了a、社会进程中,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家族内部流血斗争的悲剧b、对正义的张扬c、神对人的命运的操控,因果报应2、欧里庇得斯(484BC~406BC)生于贵族之家,喜欢思考、宁静、淡泊、哲学,在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怀疑神的特征。

代表作《美狄亚》,表现了两点:道德沦丧,只针对女性的道德,女性地位的失落以及自我维护的艰辛;人性的复杂,美狄亚阴险、毒辣、多变、野蛮、非理性3、索福克勒斯(496BC~406BC)生于工商业主家,民主制全盛时期,在政治上是民主派,特别热衷于社交。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反映了个人意志在对命运的抗争和命运对人的控制的天平;张扬人的自尊和能动自主性;反讽式的聚合体,有自我命运的探索和认识自己。

问答题:1、怎样科学的理解古希腊神话中蕴涵的深义?(P17)a、从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是低级阶段的反映b、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是氏族公社基本特征的表现c、从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2、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P18)a、想象力极强b、故事性极强c、哲理性极强3、希腊神话对后世的影响?(P18)a、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b、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c、受到后世的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普遍重视4、《伊利昂纪》所体现的含义有哪些?a、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文的文化价值观念,彰显了一种英雄主义情结。

b、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c、史诗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5、《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史诗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期,但是《荷马史诗》却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惊人的水平a、结构的巧妙和完整。

《伊利昂纪》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全篇围绕着他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选取精彩的战争部分来描写,有利于突出史诗所要歌颂的英雄主义思想,也有利于塑造英雄人物。

主要情节好比是史诗的主干,在这个大的支架当中,史诗还包含有很多插曲。

约占全诗的三分之二,主干与插曲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整个诗篇像一颗大树,主干分明、枝叶繁茂,更显得宏伟丰满。

b、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

c、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用韵尾,节奏感强,与史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是很协调的。

有些手法与朗诵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成为了欧洲文学史上的典范。

d、史诗有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

因为全诗极富生活气息,而且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6、《荷马史诗》的内涵?a、史诗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彰显了一种英雄主义情结。

b、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但由于超越了死的极限,神的生活既没有人生的艰难,也缺乏人生的严肃和厚重。

c、史诗通过描写人和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7、三个悲剧家在他们的剧作中对于人、命运和神分别是什么态度?a、埃斯库罗斯继承了荷马的带有浓烈的悲剧色彩的世界观。

他通过对阿特柔斯家族的世仇描述,深化了古希腊文学所一再强调的的命运主题,表述了人的生存始终与痛苦相伴,受到灭顶之灾和常处于身不由己的状态之中。

人类的悲剧在于期望美好的生活而不得不走向它的反面,在于不想作恶而又不得不作恶,在于极端惧怕死亡而又不得不坠入死亡的深渊。

同时,埃氏对于神的看法是,神要让一个人遭难,同时又相信神意的信念,最终会把人们引向公正与和谐,如普罗米修斯教会人们谋生的本领、雅典娜指引人们走向公正。

b、索福克勒斯相信神谕的正确,他通过《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善良刚毅的英雄俄狄浦斯在和邪恶命运的搏斗中遭到不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人的诚实、正直、善良和坚强的优秀品质与敢于直面严酷、勇于承担责任的刚毅精神。

但这出命运悲剧也体现了诗人对待命运的看法: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