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杨万里的古诗

宿新市杨万里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
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原文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新绿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年代: 宋作者: 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赏: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
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春意盎然的美图。
注释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一径:一条小的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上。
花落:花落下。
未:没有。
阴: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奔跑着、快追。
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无处:没有地方寻:寻找、找寻。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塘村)。
南宋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
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
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
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
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
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
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
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宿新市徐公店》诗意

《宿新市徐公店》诗意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
注释:
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一说湖南攸县东北,一说当涂县(今属安徽马鞍山)东五十里。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
走,跑的意思。
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诗人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暮春风光。
最新-《宿新市徐公店》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3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壶知道编辑帮助大家整编的《宿新市徐公店》教案【3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默写这首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
3、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2月4日立春过后,春天来了,它是那么美丽,引起许多诗人的赞美。
你知道有哪些诗是赞美春天的吗?2、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宋代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新市徐公店,领略那儿暮春时节的美丽的风光。
3、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明题意1、读题目,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你是怎么想的,你会换一种说法吗?小结: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说法,祖国的语言文字真丰富,让我们把诗题再读一遍。
2、学习这首诗,你想知道什么?3、想知道诗中写了什么,那有什么办法?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其实呀,我们只要去多读、多思,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所有问题。
三、解字词,明诗意1、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发音、节奏。
2、请同学们自已读一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
3、同桌互读,如果他读得好就给他打“☆”,读得不好就打“☆”。
4、请得“☆”的同学举手,看来你们读得很认真。
你没有得“☆”,请站起来,老师想再给你一次机会(指读),打“☆”。
没有得到“☆”的同学都站起来,老师给你们一次机会(齐读),打“☆”。
5、同学们都读得很好了,愿意读的站起来,齐读。
6、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出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认真学习,以对这首诗了解得更清楚:☆自由轻声读诗,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或句。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同学们问得真好,这说明你们真正已做到边读边思考了,不懂的地方请别的同学帮帮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儿童诗:宿新市徐公店全文及注释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四大家。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 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 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急走奔跑。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 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 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
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
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 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 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
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 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 这*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
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 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 生命力。
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 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 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儿童诗宿新市徐公店全文及注释】。
树新市徐公店的译文

树新市徐公店的译文《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译文及赏析《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先观察乡土风俗,暗示了作者的客居他乡;第二首写篱落、菜花、儿童、黄蝶,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
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原文其一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⑵。
其二篱落疏疏一径深⑶,树头花落未成阴⑷。
儿童急走追黄蝶⑸,飞入菜花无处寻⑹。
注释⑴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一说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⑵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⑶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样子。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远很远。
深,深远。
⑷头:树枝头。
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
阴:树叶茂盛浓密。
⑸急走:奔跑着、快追。
走,是跑的意思。
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⑹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译文其一春天的风光都集中在柳梢头,挑选一些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上。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的歌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赏析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
杨万里吉水(今属江西)人,平生嗜酒,此时在新市,身在他乡。
作为酒徒,自然先从酒楼写起;作为客人,自然先观察乡土风俗。
这第一首诗在组诗里地位远不如第二首诗,但此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流传甚广。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解释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解释如下: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佳作。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
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二句是人物动态描写。
“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
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
“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
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
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
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
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
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课题,师读课题)师:宿--住宿,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
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
(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